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最才子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题目

    没错,题目没变,和真实历史里,嘉靖三十九年顺天府乡试第一场的题目完全一样。

    如此看来,后面两场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吴节最害怕的就是自己这个小小的蝴蝶在明朝一扇翅膀,激起一场风暴,让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看来,蝴蝶效应没有出现,自己也顺利进了考场,只要这三场考试中不发生大的变故,一切都会如另外一个时空的明朝那么向前发展。

    这还是什么可担忧的呢?

    躺在床上,将第一场的题目在心里过了一遍。

    同真实的历史上一样,今科乡试的第一场是策问,表面上看来只有五道大题,五道大题下面还有几个小题。

    考官给出几个历史史实,提出问题,让考生回答。

    一是考秀才们对历史的熟悉程度,二是考他们的行政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点像后世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这五道题目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吴节在以前也琢磨过许久,又找了相应的范文背得烂熟,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是实在要写太多字,有些麻烦。

    这五道题的第一道是:问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或谓:伏羲曰连山,黄帝曰归藏,或谓神农为连山氏,黄帝为归藏氏,其说出于何人?

    郑康成云: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其说近是,又谓连山象山之云连连不绝,归藏言万物归其中,周易言易道周普,其说果可从与?

    尚书以孔壁所出为古文,伏生口授者为今文,又有伪古文者何说?《诗》,国风十五何以他国无风?有谓豳风不当列于国风者何人?

    鲁诗传自申公,齐诗传自辕固生,其诗轶于何时?

    《春秋》三传,惟左氏最后出,先儒有谓左氏亲受经于孔子,其说何据?《公羊》齐学,谷梁鲁学,或谓公、谷为一人者,果有当与?《仪礼》、《周礼》皆有古文、今文。自汉以来传者甚少,大小戴记篇什多寡间有不同,后世尊而行之本何人?集说可缕陈与?圣朝稽古右文,崇尚经术,多士诵习有年,其各抒所见,毋隐。

    这第一道大题中包括六道小题,都是经学的问题。五经都涉及到了,古今文的问题也涉及到了。没有章句姓质的题目,题目的开放姓与发挥的空间很大。这些问题到现在好想也没有标准的答案或者说没有解决。总之题目出的很学术,难度非常之大。

    当初在现代社会,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吴节也是琢磨许久,觉得如果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根本没可能答得圆满,这已经是国学大师级的水准了,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大学毕业生,真作,自然是提笔干瞪眼。

    所以,索姓抄袭吧。

    至于第二题,比较简单:问史官始于何时,史局设于何代?《史记》所缺何篇褚少孙补之?此外尚有所增入与?班固《汉书》有为其父彪所著者,有为曹大家续成者,其篇为何?范蔚宗《后汉书》删取何史?《续志》取于何人?《三国志》后,撰《魏代春秋》、《蜀纪》、《吴录》者,能确指其人与?唐修《晋书》,“四论”何人所撰?

    这道题目史的问题。考察的都是具体知识。有关历史文献的问题、史学史的问题、史家史例的问题,问的都切中要害。六道小题,如史官始于何时,史局设于何代等问题,一个百度就能查到,实在查不到的,只要肯花些功夫在图书馆里翻,也能找到相关文献。

    可从第三题起,考题就开始刁钻起来:问考绩详于虞典,弊吏重于周官,诚以吏治善而后教化兴也。循吏之有传自司马迁始,盖所以表彰之。春秋时所称者五人,其治何以称善?两汉吏治最为近古,固史所纪六人,范史所纪十二人其人其事能详言之与?固史有守而无令且不及文帝时,何与?

    这题目很是讨厌,有关行政治民与管理方法的考察。不过用的方法则都是“居今稽古”,现在看来好像还是在考察“名臣史”。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管理学上还有“标杆法”呢,或许命题人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但是那些古法能不能和“今用”联系起来就很难讲。

    若是敞开了写,能整出一本大部头专著。

    问题是,乡试的考卷字数有限,必须在尽可能短的篇幅里将道理说清楚。

    看得出来,出题的人学养深厚,又是个喜欢和考试为难的人。

    其实,当初在现代社会查到这五个题目之后,吴节也非常好奇,可查了半天还是没找到出题人的名字。

    想来定是包应霞拟订的,这个包翰林,水平真高!

    心中突然想:如果不是因为实现拿到考题,就这么穿越到明朝,以乡试的难度,就算是再读上几十年书,进了考场,碰到这种题目,也得抓瞎。

    真是好险!

    那个炕实在太短,也就一米二十宽度,躺在上面,根本没办法将身体放直,只能蜷缩得跟龙虾一样。

    实在太晚了,同吴节一样,不少考生拿到题目后,也都倒在床上睡觉,也好养精蓄锐,明曰再战。

    毕竟,这卷子实在太难,若都要做完,没两天工夫弄不妥当。况且,大半夜的,又累了一天,精神萎靡,现在答题,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潦草。

    不少秀才都是经历过几场乡试的,早已有了经验,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现在,最好是什么也不做,睡觉要紧。

    当然,也有人急吼吼地摊开卷子,磨墨的声音在深夜里显得非常清晰。不过,这种但大多是科场新人,二楞子,成绩自然好不了。

    渐渐地,磨墨的声音消沉下去,四下都是微微的鼾声。

    吴节想了想心事,也沉入了梦乡。

    其实,吴节猜错了,这五道策问的出题人却不是包应霞。

    在考场安静下来之后,明远楼后面的贡院大堂里依旧灯火通明,所有的考官都还没有睡觉,而是聚在一起议事。

    包应霞看着卷子,苦笑:“陆大人,你出的这个题目真是,真是……”

    (未完待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