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深度催眠 作者:celiacici
分卷阅读18
迁怒到夏雪身上,也只能拉着夏雪在沙发上坐下。郑荞倒是不客气,当中隔着个谢锦天,也照样隔空喊话地把夏雪的个人情况和家庭背景都一一“审问”了遍。谢锦天几次想发作,但都因为夏雪按着他手背的暗示而勉强克制了。幸而阿姨郑欣实在听不下去,拉着丈夫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地把话题扯远了,这才让神经紧绷的夏雪稍稍松了口气。
郑欣家里请了保姆,也不需要她忙什么,可这一顿饭吃得真教她心力交瘁。她也是知道她姐姐脾气的,要不是她姐姐难得开口,她真不想做这中间人,让她从小看着长大的谢锦天如此憋闷。饭桌上,郑荞对夏雪不搭理也就算了,竟然还故意夹菜给谢锦天吃,嘘寒问暖的,和方才判若两人。谢锦天那脸色,简直是要随时摔碗走人了,要不是碍着这里是她阿姨家,顾着几分面子。
吃完饭,忍无可忍的谢锦天本已经想找个借口告辞了,却被郑荞一句“你不是要你小时候的照片?”给绊住了。因为要做婚礼上播放的双方成长视频,谢锦天先前确实发消息和郑荞提起过此事,只是没想到她现在倒带来了,这下真不好就此走了。
在阿姨郑欣的圆场下,几人看似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看谢锦天儿时的照片,那些照片里,几乎都只有谢锦天,偶尔一两张也有郑荞的身影,但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那个本该出现的男人,当然,在场的任何人都不会提及此事。
然而谢锦天却因此忽然想到了手机里的那张在易杨家翻拍的合影,他趁着郑欣去帮着保姆准备水果盘时,悄悄过去翻出那张手机里的照片:“阿姨,你还记得这家人吗?”
郑欣一瞧,险些水果刀切到了手,忙按住那手机压低声音道:“别给你妈看到……”
正说着,就听到背后一个冷飕飕的声音道:“看到什么?”
两人一怔,同时回过头来,正对上郑荞那对因为长期失眠而深陷在眼。
谢锦天向来是不愿在郑荞面前服软的,此时便冷冷道:“以前的合影而已。”
郑荞一把夺过他手机,划开屏幕看那照片,随后表情瞬间变得扭曲而狰狞:“哪来的?”
“家里翻出来的。”谢锦天故意扯谎道。
“你少骗我!”郑荞将手机拍到桌上,“谁会留着这家人的照片?”
此话一出,郑欣和谢锦天都是一怔。
郑欣慌忙将谢锦天推出厨房,随后关了门和郑荞不知在说什么,不一会儿,就听到里头传来郑荞歇斯底里的尖叫声。
“凭什么不要讲?他们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谢锦天猜到了他母亲骂的是易杨家,这就仿佛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他忍无可忍,和同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johnson打了个招呼,便拉上目瞪口呆的夏雪离开了。
而当天下午的易杨,刚发完消息告诉樊逸舟他的坐标,随后关了手机,走入了清明上河园的迎宾门。
清明上河园是以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为题材的文化主题公园。易杨选择来此,只是因着微博上无意间看到的介绍。
这个后世再造的繁华汴京,不过是照猫画虎的产物,那朱红的新漆、明黄的旗帜、大声喧哗的游客和穿着戏服扮演各路角色穿梭在园内的演员们,无一不令易杨觉得刻意营造的突兀。而似乎也只有他,是一本正经地来这里寻找千年前的汴京遗迹,因而,更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始终萦绕着他的落寞,在他站在红得刺眼的虹桥上俯瞰汴河时,被阳光晒得发酵成了惨白的脸色。映在水中,仿佛索命的水鬼。
有谁撞了他的肩,还骂他站得碍事。易杨却依旧维持着那样俯瞰的姿势,沉浸在他的思绪里。当年,作为汴京命脉的汴河,因着雨季黄河水位大涨而受波及,汹涌成了水患,使得来往船只不少都撞毁在桥墩上,也正因此,被时人称为无脚桥的“飞桥”诞生在了那个年代,而这座在战乱中被损毁的“虹桥”便是当时堪称艺术奇观的造桥人的呕心沥血之作。如今,它又借尸还魂地复活在了这座游人如织的古城,凌空飞架,状若霓虹,完美得好似摘下的半轮明月,供后人赏玩、狎昵,再无昔日沉淀的亲民的质朴和历史的厚重。
或许是因着宋朝覆灭的屈辱,才令易杨觉得,这一座城池处处上演的排演好的欢歌笑语是如此的不合时宜。但世人都喜热闹,正如不远处上演的“王员外招婿”,绣楼下人头攒动,都起哄着要那一身红装的女子快些抛了绣球。那绣球,是良缘,也是富贵,是亘古不变的趋名逐利的浮躁。
易杨忽然有些后悔独自来这里,他明知是寻不到他精神世界的寄托的,却还固执地踏入这世俗的欢愉,一番伤春悲秋。
黯然地坐在虹桥广场的木凳上,易杨只觉得疲惫和沮丧。他忽然明白,依着他如今的心境,是到哪一处都无法释怀地融入的。合上眼,就会出现一张模糊的脸,在红绳的彼端,在午后的教室,在道场的尽头,在枇杷园的废墟之中……尽管一次次地将他推入潜意识的深渊,可他一次又一次地重生在他的眉眼之间,化为一道愁绪,一路阴霾,一生茕茕独立的决然。
求而不得的情愫,是如影随形的魑魅。画皮掩丑,也逃不过原形毕露的惨淡。
易杨一直枯坐到夜晚,才随着人流去看了一场名为“东京梦华”的水上实景演出。
贯穿着六幕四场的《虞美人》、《醉东风》、《蝶恋花》、《满江红》等八首宋词,配合着水上的歌舞升平,一派万国来朝、国泰民安的盛世繁华。尤其是第四场的《满江红》,炮火的轰鸣震得易杨无暇想别的,只怔怔望着被灯火映照得仿佛燃烧起来的汴河直到苏东坡的《水调唱头?明月几时有》被澄清的童声吟唱而出,他的心才随着百盏孔明灯飘飘忽忽地飞向天际。
一场瑰丽的梦境附着着盛世画卷谢幕在了夜色之中,易杨随着人群退场,恍惚地来到门外,却发现打车的人早已大排场龙。不得已,易杨与一位和他同方向的老人一同拼了车。
老人似乎还因为方才的演出而兴致勃勃,介绍自己是特意来寻找北宋遗风的某高校退休的教授,易杨礼貌地回了一句,他便开始侃侃而谈。易杨先还有些游离的状态,但因着与老教授某些历史观点的不谋而合,便也忍不住攀谈起来。
聊到兴头上,老教授忽地一叹道:“这里曾经也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可惜金人攻陷汴京后便被毁了。”
“嗯,我知道,宋徽宗建的……”然而话到嘴边,那园林的名字却如一尾滑腻的鱼儿,一扭身便又重新跃入记忆的深海中,令易杨无从寻找。
老教授以为他只是一时间想不
分卷阅读18
分卷阅读18
迁怒到夏雪身上,也只能拉着夏雪在沙发上坐下。郑荞倒是不客气,当中隔着个谢锦天,也照样隔空喊话地把夏雪的个人情况和家庭背景都一一“审问”了遍。谢锦天几次想发作,但都因为夏雪按着他手背的暗示而勉强克制了。幸而阿姨郑欣实在听不下去,拉着丈夫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地把话题扯远了,这才让神经紧绷的夏雪稍稍松了口气。
郑欣家里请了保姆,也不需要她忙什么,可这一顿饭吃得真教她心力交瘁。她也是知道她姐姐脾气的,要不是她姐姐难得开口,她真不想做这中间人,让她从小看着长大的谢锦天如此憋闷。饭桌上,郑荞对夏雪不搭理也就算了,竟然还故意夹菜给谢锦天吃,嘘寒问暖的,和方才判若两人。谢锦天那脸色,简直是要随时摔碗走人了,要不是碍着这里是她阿姨家,顾着几分面子。
吃完饭,忍无可忍的谢锦天本已经想找个借口告辞了,却被郑荞一句“你不是要你小时候的照片?”给绊住了。因为要做婚礼上播放的双方成长视频,谢锦天先前确实发消息和郑荞提起过此事,只是没想到她现在倒带来了,这下真不好就此走了。
在阿姨郑欣的圆场下,几人看似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看谢锦天儿时的照片,那些照片里,几乎都只有谢锦天,偶尔一两张也有郑荞的身影,但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那个本该出现的男人,当然,在场的任何人都不会提及此事。
然而谢锦天却因此忽然想到了手机里的那张在易杨家翻拍的合影,他趁着郑欣去帮着保姆准备水果盘时,悄悄过去翻出那张手机里的照片:“阿姨,你还记得这家人吗?”
郑欣一瞧,险些水果刀切到了手,忙按住那手机压低声音道:“别给你妈看到……”
正说着,就听到背后一个冷飕飕的声音道:“看到什么?”
两人一怔,同时回过头来,正对上郑荞那对因为长期失眠而深陷在眼。
谢锦天向来是不愿在郑荞面前服软的,此时便冷冷道:“以前的合影而已。”
郑荞一把夺过他手机,划开屏幕看那照片,随后表情瞬间变得扭曲而狰狞:“哪来的?”
“家里翻出来的。”谢锦天故意扯谎道。
“你少骗我!”郑荞将手机拍到桌上,“谁会留着这家人的照片?”
此话一出,郑欣和谢锦天都是一怔。
郑欣慌忙将谢锦天推出厨房,随后关了门和郑荞不知在说什么,不一会儿,就听到里头传来郑荞歇斯底里的尖叫声。
“凭什么不要讲?他们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谢锦天猜到了他母亲骂的是易杨家,这就仿佛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他忍无可忍,和同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johnson打了个招呼,便拉上目瞪口呆的夏雪离开了。
而当天下午的易杨,刚发完消息告诉樊逸舟他的坐标,随后关了手机,走入了清明上河园的迎宾门。
清明上河园是以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为题材的文化主题公园。易杨选择来此,只是因着微博上无意间看到的介绍。
这个后世再造的繁华汴京,不过是照猫画虎的产物,那朱红的新漆、明黄的旗帜、大声喧哗的游客和穿着戏服扮演各路角色穿梭在园内的演员们,无一不令易杨觉得刻意营造的突兀。而似乎也只有他,是一本正经地来这里寻找千年前的汴京遗迹,因而,更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始终萦绕着他的落寞,在他站在红得刺眼的虹桥上俯瞰汴河时,被阳光晒得发酵成了惨白的脸色。映在水中,仿佛索命的水鬼。
有谁撞了他的肩,还骂他站得碍事。易杨却依旧维持着那样俯瞰的姿势,沉浸在他的思绪里。当年,作为汴京命脉的汴河,因着雨季黄河水位大涨而受波及,汹涌成了水患,使得来往船只不少都撞毁在桥墩上,也正因此,被时人称为无脚桥的“飞桥”诞生在了那个年代,而这座在战乱中被损毁的“虹桥”便是当时堪称艺术奇观的造桥人的呕心沥血之作。如今,它又借尸还魂地复活在了这座游人如织的古城,凌空飞架,状若霓虹,完美得好似摘下的半轮明月,供后人赏玩、狎昵,再无昔日沉淀的亲民的质朴和历史的厚重。
或许是因着宋朝覆灭的屈辱,才令易杨觉得,这一座城池处处上演的排演好的欢歌笑语是如此的不合时宜。但世人都喜热闹,正如不远处上演的“王员外招婿”,绣楼下人头攒动,都起哄着要那一身红装的女子快些抛了绣球。那绣球,是良缘,也是富贵,是亘古不变的趋名逐利的浮躁。
易杨忽然有些后悔独自来这里,他明知是寻不到他精神世界的寄托的,却还固执地踏入这世俗的欢愉,一番伤春悲秋。
黯然地坐在虹桥广场的木凳上,易杨只觉得疲惫和沮丧。他忽然明白,依着他如今的心境,是到哪一处都无法释怀地融入的。合上眼,就会出现一张模糊的脸,在红绳的彼端,在午后的教室,在道场的尽头,在枇杷园的废墟之中……尽管一次次地将他推入潜意识的深渊,可他一次又一次地重生在他的眉眼之间,化为一道愁绪,一路阴霾,一生茕茕独立的决然。
求而不得的情愫,是如影随形的魑魅。画皮掩丑,也逃不过原形毕露的惨淡。
易杨一直枯坐到夜晚,才随着人流去看了一场名为“东京梦华”的水上实景演出。
贯穿着六幕四场的《虞美人》、《醉东风》、《蝶恋花》、《满江红》等八首宋词,配合着水上的歌舞升平,一派万国来朝、国泰民安的盛世繁华。尤其是第四场的《满江红》,炮火的轰鸣震得易杨无暇想别的,只怔怔望着被灯火映照得仿佛燃烧起来的汴河直到苏东坡的《水调唱头?明月几时有》被澄清的童声吟唱而出,他的心才随着百盏孔明灯飘飘忽忽地飞向天际。
一场瑰丽的梦境附着着盛世画卷谢幕在了夜色之中,易杨随着人群退场,恍惚地来到门外,却发现打车的人早已大排场龙。不得已,易杨与一位和他同方向的老人一同拼了车。
老人似乎还因为方才的演出而兴致勃勃,介绍自己是特意来寻找北宋遗风的某高校退休的教授,易杨礼貌地回了一句,他便开始侃侃而谈。易杨先还有些游离的状态,但因着与老教授某些历史观点的不谋而合,便也忍不住攀谈起来。
聊到兴头上,老教授忽地一叹道:“这里曾经也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可惜金人攻陷汴京后便被毁了。”
“嗯,我知道,宋徽宗建的……”然而话到嘴边,那园林的名字却如一尾滑腻的鱼儿,一扭身便又重新跃入记忆的深海中,令易杨无从寻找。
老教授以为他只是一时间想不
分卷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