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五十二章 椰奶与椰蓉饼、鼎香园二分店开张
云沙岛的椰子大丰收,负责后勤的老窦随后接受了椰肉相关食品的研究课题。
要说老窦此人也不简单,来岛工作的这些日子,在厨艺上用心下了一番功夫。加上原先的底子,当前无论是煎炒烹炸,炖锅煲汤,还是面食、冷拼,都整得似模似样,颇有几分大厨子的风范。
至于烘焙方面,自然也不是新手。他与石锁儿一块儿在厨房里鼓捣了几个钟头,后者又使用平板电脑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提供一手的技术支持。
第二天的早餐桌上,几杯乳白色的椰奶以及两大盘椰蓉饼闪亮登场。
据老窦介绍,椰奶是将椰肉切成黄豆大小的碎粒,然后放到豆浆机里,加水磨成糊状,经过过滤、小锅加热,最后再添加一点儿野蜂蜜,搅拌均匀,于是这岛产的天然椰奶便宣告诞生。
冒着热气的乳白色椰奶芬芳馥郁,口感顺滑无阻,味道香甜鲜美、纯正而敦厚,和昨天直接饮用的椰汁是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各有千秋。
平日里,为了增强大家的营养,后勤部那边定期将采购的纸盒装牛奶运送过来,做为早餐饮料。
成品纸盒牛奶大伙儿平时喝着也还算过得去,但现在与这自制椰奶一对比,立刻便落了下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
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座的都习以为常了。假如哪天岛产食材比外面市场上同类的差,那才会令大家感到惊诧。肯定是在某些环节出问题了。
还有椰奶过滤之后剩下的渣子,霜雪一般的晶莹,非常漂亮,它的学名叫做椰蓉,也派上了大用场,那就是制作椰蓉饼的上好材料。
家常椰蓉饼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具备普通烹饪条件即可。
使用低筋面粉、植物油、鸡蛋液、白糖、苏打粉等数种食材,加入椰蓉混合搅拌均匀,接下来拿勺子舀起面糊,在面板上搓圆压扁。然后搁在铺垫锡纸的烤盘上送入烤箱。大约烤个一刻钟至二十分钟左右,金黄色、香喷喷的椰蓉饼就新鲜出炉了。
这算是一道甜点,松软可口,易于消化。热量高、营养丰富。最适于体力劳动者的早餐所用。
上述两道新增美食。大伙儿都吃得赞不绝口,也让老窦面带红光,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餐后。众人又心怀感慨。
因为他们知道,这椰奶和椰蓉饼都受季节、产量限制,不可能像海蛎子煎饼、鸡蛋葱花煎饼那样成为岛上的常规食品,随自己等人尽情享用。
按照惯例,做为餐饮业原料供应基地,岛产高级食材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大头儿肯定会被运出去,加入鼎香园以及口福多的餐饮产品行列,以获取商业利润。
所以这种口福机会有限,值得珍惜。
至于新产椰子的用途,江逸晨早已有了打算,基本上与前期的几批水果一样处理。
给鼎香园和口福多的主要管理人员分一些,其余的用来制作口福多椰奶风味冰激凌,这也是由晴晴建议的。
她从顾子芬那里获知,现在市场上口福多系列冰激凌异常紧俏,前面准备的各种水果原料的消耗速度极快,库存已经所剩不多,经销商联合会的人为此经常上门催货,希望己方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搞得张凤兰也不胜其烦。
江逸晨同意了这个方案,这批椰子总产量不算小,运出去应该可以顶上一阵子了。
毕竟口福多冰激凌属于新产品,虽然市场反响不错,但口碑初建,如果长期断货的话总不是什么好事儿。
随后,他又跟晴晴开起了玩笑,说市场供货紧张,丁总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一部分责任,因为她不仅个人消耗量剧增,还引诱拉拢苏晓佳成为同好,这样挤占了不小的市场供应份额。
这个说法让晴晴在电话中嗔怪不已,赌气给江逸晨戴上了吝啬老板的帽子,还将他与旧社会的地主、资本家相提并论。
来顺儿在主业之余,也开始着手进行蟋蟀的准备工作。
先是在海岛上各处巡视,查看今年蟋蟀的活动情况。
接着又把存放在岩洞仓库里的那五十个蛐蛐罐找出来,重新清洁拾缀了一番,这些都是去年到花鸟鱼虫市场采购的,用于斗虫的专项调养。
另外还安排石木匠制作了一批精编细长条竹笼,做为虫子们的集体宿舍。当然,里面都分隔成单间,以避免这些天生好勇斗狠的小家伙们无谓厮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准备工作就绪,只待稍晚几天就要开始捕捉虫子了。
******************************************
九月中旬,经过精心筹备的鼎香园北城松石路二分店正式开张营业。
店长名叫王伟成,粼江本地人,原先在总店担任大堂副经理,也就是刘敏秀的副手。现年三十一岁,正值年富力强,人还比较能干,这次分店开张,经过管理层的考察与选拔,最后任命他出任店长职务。
王伟成的手下共有十五名店员,其中大约一半儿是新招聘的,整体上仍采用以老带新的成熟运作模式。
至于客源方面,管理层的思路很简单,就是从总店进行分流。近期已在总店大厅以及门口处张贴告示,做充分的宣传。
人气的持续上升,导致鼎香园总店目前的接待能力已经不堪重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营业大厅内人声鼎沸,拥挤混乱,尽管工作人员竭尽全力地维持秩序,但仍不可避免地造成就餐环境恶化,摩擦事件增多,顾客们也是怨声载道。
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吴大娘和刘敏秀经商议,曾采用过排号分批入场的模式,以控制就餐区的人数。
但因为总店的面积实在有限,并没有专门等候的场地。既然限制了现场人数,大量的顾客只能在大门口排成弯弯曲曲的长龙,风吹日晒,要赶上下雨天,更是遭罪。
这项政策仅实行了短短几天,便在众多顾客的强烈抗议之下无疾而终。
如今松石路二分店的出现,令广大顾客甚为高兴。他们中间有相当部分人都住在城北和城东,来西水井街并不很方便,如今则有了选择的余地,实在是喜事一桩。
松石路二分店开张当天上午,大批食客如约呼朋唤友、携家带口前往捧场,分流效果明显,总店的拥挤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
同时因为店方推出八折优惠的酬宾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从而产生羊群效应,逐步影响到在路边观望瞧热闹的行人以及部分松石路当地的居民,带动他们陆续加入进来。
相比起从前的鼎香园,这回的开业盛况可谓是水到渠成,顺利之至。
如此热闹的场面,也引起了松石路周边其他商家的关注。
一开始,他们以为这家新店为了给开业做宣传,造声势,不惜花血本请人到场免费吃喝,心里还颇不以为然,认为这么大的店面,如此行事未免太过于铺张浪费。
谁知再进一步透过落地玻璃橱窗对营业大厅进行观察,却发现里面与他们想象中大宴宾客的情形大相径庭。
只见那些顾客在收款台前排成长队,手中拿着白色、粉色的单子,交钱拿号牌,接着去取另一处的领餐口领取食物,然后自行找座位就餐。
多名工作人员在现场忙于现场维持秩序,引导顾客,解释各种问题。
待看清楚了情况,小老板们顿时感到十分惊讶。
一般来讲,新店初始起步,人气往往比较清淡,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宣传与坚持,经营状况才能慢慢好转。尤其是像松石路这样的地方,地理位置本就有些偏僻,又是新建街区,做点儿生意更为不易。
但眼前的这家鼎香园,貌似并非那种成名已久,连锁遍地的所谓名店。但开张首日便顾客盈门,人气爆棚,实乃平生所罕见。
众位小老板们对此钦羡不已,于是纷纷相互打听这究竟是何方神圣。(未完待续……)
要说老窦此人也不简单,来岛工作的这些日子,在厨艺上用心下了一番功夫。加上原先的底子,当前无论是煎炒烹炸,炖锅煲汤,还是面食、冷拼,都整得似模似样,颇有几分大厨子的风范。
至于烘焙方面,自然也不是新手。他与石锁儿一块儿在厨房里鼓捣了几个钟头,后者又使用平板电脑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提供一手的技术支持。
第二天的早餐桌上,几杯乳白色的椰奶以及两大盘椰蓉饼闪亮登场。
据老窦介绍,椰奶是将椰肉切成黄豆大小的碎粒,然后放到豆浆机里,加水磨成糊状,经过过滤、小锅加热,最后再添加一点儿野蜂蜜,搅拌均匀,于是这岛产的天然椰奶便宣告诞生。
冒着热气的乳白色椰奶芬芳馥郁,口感顺滑无阻,味道香甜鲜美、纯正而敦厚,和昨天直接饮用的椰汁是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各有千秋。
平日里,为了增强大家的营养,后勤部那边定期将采购的纸盒装牛奶运送过来,做为早餐饮料。
成品纸盒牛奶大伙儿平时喝着也还算过得去,但现在与这自制椰奶一对比,立刻便落了下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
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座的都习以为常了。假如哪天岛产食材比外面市场上同类的差,那才会令大家感到惊诧。肯定是在某些环节出问题了。
还有椰奶过滤之后剩下的渣子,霜雪一般的晶莹,非常漂亮,它的学名叫做椰蓉,也派上了大用场,那就是制作椰蓉饼的上好材料。
家常椰蓉饼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具备普通烹饪条件即可。
使用低筋面粉、植物油、鸡蛋液、白糖、苏打粉等数种食材,加入椰蓉混合搅拌均匀,接下来拿勺子舀起面糊,在面板上搓圆压扁。然后搁在铺垫锡纸的烤盘上送入烤箱。大约烤个一刻钟至二十分钟左右,金黄色、香喷喷的椰蓉饼就新鲜出炉了。
这算是一道甜点,松软可口,易于消化。热量高、营养丰富。最适于体力劳动者的早餐所用。
上述两道新增美食。大伙儿都吃得赞不绝口,也让老窦面带红光,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餐后。众人又心怀感慨。
因为他们知道,这椰奶和椰蓉饼都受季节、产量限制,不可能像海蛎子煎饼、鸡蛋葱花煎饼那样成为岛上的常规食品,随自己等人尽情享用。
按照惯例,做为餐饮业原料供应基地,岛产高级食材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大头儿肯定会被运出去,加入鼎香园以及口福多的餐饮产品行列,以获取商业利润。
所以这种口福机会有限,值得珍惜。
至于新产椰子的用途,江逸晨早已有了打算,基本上与前期的几批水果一样处理。
给鼎香园和口福多的主要管理人员分一些,其余的用来制作口福多椰奶风味冰激凌,这也是由晴晴建议的。
她从顾子芬那里获知,现在市场上口福多系列冰激凌异常紧俏,前面准备的各种水果原料的消耗速度极快,库存已经所剩不多,经销商联合会的人为此经常上门催货,希望己方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搞得张凤兰也不胜其烦。
江逸晨同意了这个方案,这批椰子总产量不算小,运出去应该可以顶上一阵子了。
毕竟口福多冰激凌属于新产品,虽然市场反响不错,但口碑初建,如果长期断货的话总不是什么好事儿。
随后,他又跟晴晴开起了玩笑,说市场供货紧张,丁总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一部分责任,因为她不仅个人消耗量剧增,还引诱拉拢苏晓佳成为同好,这样挤占了不小的市场供应份额。
这个说法让晴晴在电话中嗔怪不已,赌气给江逸晨戴上了吝啬老板的帽子,还将他与旧社会的地主、资本家相提并论。
来顺儿在主业之余,也开始着手进行蟋蟀的准备工作。
先是在海岛上各处巡视,查看今年蟋蟀的活动情况。
接着又把存放在岩洞仓库里的那五十个蛐蛐罐找出来,重新清洁拾缀了一番,这些都是去年到花鸟鱼虫市场采购的,用于斗虫的专项调养。
另外还安排石木匠制作了一批精编细长条竹笼,做为虫子们的集体宿舍。当然,里面都分隔成单间,以避免这些天生好勇斗狠的小家伙们无谓厮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准备工作就绪,只待稍晚几天就要开始捕捉虫子了。
******************************************
九月中旬,经过精心筹备的鼎香园北城松石路二分店正式开张营业。
店长名叫王伟成,粼江本地人,原先在总店担任大堂副经理,也就是刘敏秀的副手。现年三十一岁,正值年富力强,人还比较能干,这次分店开张,经过管理层的考察与选拔,最后任命他出任店长职务。
王伟成的手下共有十五名店员,其中大约一半儿是新招聘的,整体上仍采用以老带新的成熟运作模式。
至于客源方面,管理层的思路很简单,就是从总店进行分流。近期已在总店大厅以及门口处张贴告示,做充分的宣传。
人气的持续上升,导致鼎香园总店目前的接待能力已经不堪重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营业大厅内人声鼎沸,拥挤混乱,尽管工作人员竭尽全力地维持秩序,但仍不可避免地造成就餐环境恶化,摩擦事件增多,顾客们也是怨声载道。
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吴大娘和刘敏秀经商议,曾采用过排号分批入场的模式,以控制就餐区的人数。
但因为总店的面积实在有限,并没有专门等候的场地。既然限制了现场人数,大量的顾客只能在大门口排成弯弯曲曲的长龙,风吹日晒,要赶上下雨天,更是遭罪。
这项政策仅实行了短短几天,便在众多顾客的强烈抗议之下无疾而终。
如今松石路二分店的出现,令广大顾客甚为高兴。他们中间有相当部分人都住在城北和城东,来西水井街并不很方便,如今则有了选择的余地,实在是喜事一桩。
松石路二分店开张当天上午,大批食客如约呼朋唤友、携家带口前往捧场,分流效果明显,总店的拥挤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
同时因为店方推出八折优惠的酬宾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从而产生羊群效应,逐步影响到在路边观望瞧热闹的行人以及部分松石路当地的居民,带动他们陆续加入进来。
相比起从前的鼎香园,这回的开业盛况可谓是水到渠成,顺利之至。
如此热闹的场面,也引起了松石路周边其他商家的关注。
一开始,他们以为这家新店为了给开业做宣传,造声势,不惜花血本请人到场免费吃喝,心里还颇不以为然,认为这么大的店面,如此行事未免太过于铺张浪费。
谁知再进一步透过落地玻璃橱窗对营业大厅进行观察,却发现里面与他们想象中大宴宾客的情形大相径庭。
只见那些顾客在收款台前排成长队,手中拿着白色、粉色的单子,交钱拿号牌,接着去取另一处的领餐口领取食物,然后自行找座位就餐。
多名工作人员在现场忙于现场维持秩序,引导顾客,解释各种问题。
待看清楚了情况,小老板们顿时感到十分惊讶。
一般来讲,新店初始起步,人气往往比较清淡,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宣传与坚持,经营状况才能慢慢好转。尤其是像松石路这样的地方,地理位置本就有些偏僻,又是新建街区,做点儿生意更为不易。
但眼前的这家鼎香园,貌似并非那种成名已久,连锁遍地的所谓名店。但开张首日便顾客盈门,人气爆棚,实乃平生所罕见。
众位小老板们对此钦羡不已,于是纷纷相互打听这究竟是何方神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