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时衣第3部分阅读
嫁时衣 作者:肉书屋
嫁时衣第3部分阅读
,世子和郡主有这个份例。”
沈芳怔了下,轻声问:“胡妈妈,那我们这吃的是……”
“是郡主这份里的,她一个小人儿原也吃不完这么些。”
小冬也是头次知道自己吃的还是官粮——嗯,这么一说,她这些吃的穿的用的,恐怕都是皇家给包了,而且,好象模糊的听说过,她应该从小就有一份年俸,只是不知道有多少钱。
唉,怪不得宗室,官家多纨绔子弟,旁人奋斗一生未必有的东西,他们这一生下来就拥有了,这样的人生,哪还有奋斗的动力啊。
沈家姐妹两个并不拘束,用罢了早膳,果然尽职尽责,陪着小冬打发时间。听她们说了一会儿话小冬才知道,原来这两位表姐也不是亲姐妹,是堂姐妹,平素在家关系也是极好的,这次更是一起来了京城。
沈蔷很活泼,话也多,问小冬:“咱们玩接竹好不好?”
小冬不明白,转头看胡氏。
这个,胡氏却也不明白了。
沈蔷笑着说:“这个是我们在家常玩的,京城不知有没有。”就打发她的丫鬟绣云说:“去把包袱里的盒子拿来。”
小冬也有些好奇,平时胡氏照顾她是无微不至,可是却不会陪她玩。她又出不得门,看不着书,听不到多新鲜事情,沈家姐妹来的正是时候。
绣云片刻即回,取了一个竹制扁盒来。盒子长约一尺,抽开盖板,盒子里面有铜扣有细竹管,看得小冬眼睛放光。
这个……这个接竹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古代积木吧?
竹管可以插进铜扣里,然后拼接成各种形状,四方的,菱形的,多面的——想拼成什么样的都行!
沈蔷拿起三孔的铜扣,把竹管插了进去,十分利落地拼出一个方块形来:“看,就是这样玩的。”
胡氏十分惊讶,也拿起看了看,赞道:“这东西真是有意思。”
“是啊,在家的时候,我三哥还拿这个拼出了一条船来,桅上还拴着帆,人见人夸呢。”
果然很有趣。
小冬也笑嘻嘻地拿了铜扣竹管开始拼,不过她的手指短胖,铜扣小,竹管又滑,要插得准可没那么容易。沈蔷坐过来帮她拼,沈芳也凑了过来,不过她看得多,并没有怎么动手。
“好玩么?”
小冬用力点头:“好玩。”
这个可比什么布偶,小鼓,皮球之类有趣多了。
王府里又没有其他小孩子陪她,小冬倒是看到一架秋千,可是胡氏是绝对不会同意她去玩那个的。天气一天冷似一天,胡氏更不愿意让她出屋子。
这接竹可以说是一种很益智的玩具,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还能让人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胡氏说:“这个没见京城有,大概是河东才有的。”
沈蔷一昂头,略带得意地说:“这是三哥想出来的,别的地方当然没有。”
咦?小冬转头看她。
胡氏问:“是沈三公子想出来的玩意儿?”
啊,那这个沈三真是了不得。
他才多大呀——
小冬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有那么一刹那她在想:难道沈三,也是穿越来的人?
咳,想多了。
她在心里暗笑,自己八成是受了穿越小说的影响,似乎发明创造只是穿越主角的专长,其实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有许多东西,古人比现代的人还要精擅,只是在漫长的时代变迁战乱纷争里,许多好东西都失传了。
屋里暖,小冬玩得认真,不知不觉出了一头汗。
沈蔷带来的玩意儿不光接竹一样,还有投环。也是竹器做的,环有大小不等,一套九个,以彩布缠裹。大的足有小盆子般大,小的只比茶杯口大一点。将环悬吊于室内,离着数步远,划一条线,站在线前投。让手中的小香囊包穿环而过便算赢。
小冬想,这大概是从投壶之戏演化来的,只是更有闺阁特色。用来投的环和投环用的香包都做得异常精致,沈蔷带来的香囊包有各种颜色质料的,里面有的装着杏核,有的装着小圆石子,包口以丝带串系,投出去的时候,只见一道彩色的流影,丝带在空中划过,即使自己不玩,只看别人投,也很赏心悦目。
小冬人小力微,沈蔷取来用的是最大的那个环,给小冬的香囊包里装的杏核,投起来比较容易。投十次也有六七次能中,逗得小冬笑得合不拢嘴。
只要有人陪伴,便不用愁玩乐。哪怕没有新奇的游戏,眼上缚块帕子,在铺了厚毡的地上玩瞎子摸象也很有趣。沈家姐妹,胡氏,还有丫鬟们都参予进来,大家围圈坐好,给一人蒙上布帕,扯着转几个圈再让她摸,摸着眼眉口鼻,来猜这人是谁。这个游戏,数小冬的大丫鬟红绫猜得最准,轮着她猜的时候,几乎从来没猜错过。沈蔷就不太行,她这人似是有些马虎,对小冬这些丫鬟们的名字本来也记不太熟,十次倒有八次猜错。小冬也猜了一次,巧得很,她摸着的是胡氏,这根本不用摸,闻都闻出来胡氏身上的气味儿了,真是熟得不能再熟。
小冬玩得乐陶陶的,倒是一点儿都不觉得闷了。
不过晚上静下来想一想——这沈家姐妹还真是有备而来啊。
不知道安王写的信上是怎么和沈家的人说的,沈家姐妹准备的这么充分而专业,连接竹和投环的器具都特意备好了带来。而且,沈芳温柔可亲,沈蔷活泼好动,两姐妹强强联手,这组合真是无往而不利——反正小冬是觉得自己没什么抗拒之力的。就算曾经是心智成熟的大人,可是,小冬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富足,安逸,衣食不愁。
快活,无忧,备受宠爱。
进了腊月之后,下了一场雪。
雪停之后,小冬第二次进宫。
————————————
求各种关爱包养票票~~~
活色生仙没有弃,只是暂时停下来整理思路,一定会写完的。
第十二章 皇帝
这次是安王带她一同进宫。
小冬一只手被安王牵着,走得磕磕绊绊。宫道上的雪已经被扫净,脚踏上去,鞋底被冻得硬硬的,硌着石头发出冷而脆的声响。
好象和上次走的路不一样。
小冬转头看了安王一眼。
他的唇抿着,从小冬这角度仰视,下巴的轮廓显得有些凌厉。
安王停下来,伸过手替小冬将头上那顶小帽给扶正,然后象拎小鸡一样把她拎过了那足有两尺高的门坎。
也许是小冬夸张了那门坎的高度,可是要让她过,她手脚并用都未必能顺利爬过去。
这是一间很大的书房,一排排的书架从地板一直抵到天花板,上面满满的摆着书本。和现代的图书馆有点象,不过现代的书都是竖排,这里却都是横放。
安王松开她的手,朝一个方向长揖:“皇兄。”
咦?
皇,皇兄?
小冬睁大眼看过去,这就是皇帝了?可是皇帝为什么不穿着一身金灿灿的绣龙黄袍啊?
皇帝的年纪并不算大,看来也就三十来岁,并未蓄须,穿着一件石青常服,头上戴了一顶素纱冠,脸上微有倦色。
说实在的,要不是安王拜他,小冬真不觉得这就是皇帝,和她心目中皇帝的形象差别太大了。
安王转过头来,小冬才会意自己还没行礼。不过没等她拜下去,皇帝已经抬了下手:“别多礼了,也没有外人在。”他顿了下:“这就是小冬吗?”
末一句话他说的很慢,目光缓缓移到了小冬的身上。
他的眼睛黝黑深邃,目光显得……有些过于专注了。
如果小冬现在不是三四岁,而是十三四岁,她还可以说是自己的美色动人才引得别人看得这样入神。可是——
小冬忽然觉得鼻子发痒,没等她憋住气,一个大大的喷嚏已经打了出来。
两个大男人都愣了,小冬摸摸鼻子,表情无辜。这个,是不是也算那个,御前失仪的一种?
可能是刚从寒冷的屋外进来,也可能是因为屋里头有一股沉沉的,好象木樨花香的气息,好闻是好闻,就是……可能小冬人小,鼻子敏感,觉得有点呛。
皇帝似乎完全不在意,小冬觉得肋下一紧,两腿已经离了地,被皇帝给抱了起来。
虽然小冬已经习惯被抱来抱去,可是,这个是皇帝啊!
嗯,皇帝的眉毛浓浓的,要是皱起眉头来,一定很有气势。
他的手似乎在微微发抖,小冬好奇地打量他。
皇帝和安王的脸庞相像,不过眉眼不太象,安王更象圣慈太后一些,清秀俊美。皇帝看起来更刚硬坚毅,也许他更象上一任皇帝。
“皇兄。”
安王把小冬接了过去,轻声说:“这孩子之前一直住在庄子上,有些认生。”
谁认生啊,她只是怕露出破绽,所以才不会主动开口和行动。
皇帝的手轻轻触碰小冬的脸:“她……”顿了一下,没有接着说。
小冬看看安王,又看看皇帝,总觉得这屋里的气氛有点怪。
这里是皇帝的书房?这可不象个见客的地方。
再说,小冬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么重要,离开庄子到了京城,安王还要特意带她来见皇帝。皇帝啊,该有多忙啊,说不定自己儿子女儿都没空见,哪来的时间拨冗见一个小侄女儿?
小冬一直不出声,而且明显的一直在往安王怀里缩。
皇帝好象有些不知所措,他的神情,好象很想亲近她,逗她开心,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而且,还要维持做为皇帝的威严体面,所以看起来,呃……很别扭?
安王把小冬放下地:“小冬乖,跟李公公去外头玩一会儿。”
穿着深蓝袍子的中年宦官过来,笑呵呵地领着小冬出去。
小冬回头看了一眼,皇帝和安王明显是有话要说。
而且,小冬直觉着,他们要说的话和她有关。
可她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好讨论的?
唔,不。
小冬忽然想到,也许他们要说的话,是和她母亲有关。
对,一定是这样。刚才皇帝没说完的那个“她”,不定是指的自己,也可能是指的自己的母亲啊。
小冬一步三回头,真想回去扒窗缝偷听。
李公公笑眯眯地说:“郡主不用心急,王爷一会儿就出来了。”他招手叫过一个宫人来:“你带郡主去侧殿等一会儿,好好伺候着。”
那个宫人应了一声,小冬又被转了一次手。
她抬起头,这个宫人也穿着和那天的高女官一样的淡绿圆领罩衫,也是女官吗?
“你叫什么?”她问。
那个女子恭敬地答了句:“奴婢叫做宝珠。”
天阴沉沉的,是一种铅灰色,仿佛一张灰布罩在这四方的宫墙上头,让人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
宝珠轻轻牵起小冬的手,领她绕过回廊,进了一间侧殿。
“郡主饿不饿?我让人送些茶点来吧?”
小冬的头摇得象波浪鼓一样。
不要点心。为什么总要和点心扯不清关系呢?
侧殿里暖融融的,小冬坐在矮桌边上,把脚靠近炭炉。
宝珠忙说:“郡主小心,里头会迸火星,别燎了裙子。”
她从旁边取了一只铜罩来扣在炭炉上头,又在铜罩上加了块棉垫,才把小冬的鞋子除下,把她的两只小脚放在上头。
唔,好暖和。
小冬舒服得蜷起身来,把手也凑上去。
这天气可真冷,小冬又不惯出门,明明穿着鹿皮小靴子,脚还是冷冰冰的。
人家不都说小孩子火力旺么?为什么她这么怕冷?
她的头转来转去地看,这间侧殿应该有些年头了,虽然燃着炭盆,还是显得阴暗清冷。
忽然有人咳嗽了一声,小冬一惊,宝珠已经站了起来。
“谁在那里?”
有个人从屏风后头走了出来,宝珠看到他忙屈膝行礼,口称:“不知二皇子在此,奴婢失礼了。”
“无妨。我就是想在这儿歇一会儿,所以没告诉人。”那人看着小冬:“这是谁?”
不等宝珠回话,他点了下头:“我想起来了,这是安王叔的小女儿,阿吕的妹妹。”
小冬也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快别多礼。”
二皇子朝小冬拱手还礼,小冬才来及看清楚他。二皇子是个瘦瘦的少年,看琮也不过十二三岁,他穿着件青灰的袍子,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奇怪,赵吕不是说,皇子们都一起念书上学么?这个二皇子怎么没有去上学?
第十三章 皇子
二皇子也在桌边坐了下来,他脸色微微发白,身上带着一股凉气。
宝珠接了宫人端的热茶递过来,又接过来一只朱漆梅花攒盒。揭开盒盖,小冬就闻到了一股甜甜的香气。里面分别装着花生芝麻糖,桂花松子糖,玫瑰白糕片,小奶酥仁,盐松子和糖栗子。
二皇子端起茶盏,顺口问:“父皇还在书房里?”
宝珠应道:“是,二皇子可是有事求见皇上?是学里有事?”
“不不,不是。”他忙说:“我今天早上起来头痛,所以没去上学。”
“哟,那传太医了吗?”
“不用,歇会儿就好了。”
小冬以自己前世十来年的求学生涯,完全可以断定这二皇子是装病逃学了。
宝珠也不再多言,在一旁替小冬剥栗子。这东西实在,吃下去觉得沉沉的,小冬吃了两个栗子仁儿就觉得吃不下。宝珠问:“不知郡主喝不喝得惯这茶?要不让人沏蜜茶来?”
小冬连连点头。
虽然说甜食吃多了会发胖,会坏牙,她还是喜欢。
甜蜜蜜的味道,能让人忘掉很多烦恼,心情也会好。
宝珠又吩咐人上了蜜茶,然后跪坐一侧。
二皇子打量小冬好几眼,轻声问:“小郡主在此做什么?”
小冬看看他,二皇子以为她答不出的时候,小冬说:“等爹。”
她的声音清脆稚弱,就象初生的小画眉鸟儿。
二皇子愣了一下:“安王叔也在书房?”
这不废话嘛。
小冬抓了一把糖递给他:“给你吃。”
二皇子的脸色顿时——
“吃啊,很好吃的。”
他慢慢伸过手来把糖接过去。
本来糖放在炭炉边儿已经有点热,又被小冬一抓,有点黏黏的。二皇子这么抓了满把的黏糖,扔也不是,吃了不是,脸色更加精彩丰富了。
逃学的小孩儿总是会心虚的,一般也不敢回家,就在街上闲逛。这个二皇子不知道在这间侧殿里猫了多会儿了,手可真凉。
二皇子一坐下,小冬也不好意思再烘脚了,宝珠过来替她穿鞋。小冬的鞋尖上各绣着一只金红的胖鱼,鱼嘴中还衔着明珠,精致非凡。
二皇子知道不该多看,虽然是堂兄妹至亲,可是男女有别。但是那鞋儿看来还没他半个巴掌大,衬着白绒绒的布袜,实在可爱。
小冬倒没在意,这鞋子她自己也喜欢的很,就是用明珠镶鞋,也太奢侈了。炭炉的热力烤得她小脸儿通红,二皇子只觉得这个小郡主又乖又美,比画上的金童玉女娃娃还可爱得多。比那几个并不亲近又高傲的皇妹,也要亲近得多。
二皇子的母亲本是宫人,出身微贱,生了皇子后封为昭容,人既不怎么美,也早就青春不再,二皇子的地位也并不多被看重,不过他脾气也好,宫里的人也不怎么怕他。
宝珠就小声问他:“二皇子怎么就不喜欢读书呢?这半年闹了好几回头疼了吧?”
二皇子被她这么一问,迟疑了一下才说:“就是读不进去——”
“那去偷看演武射箭,就乐此不疲啊?”
二皇子有些忸怩:“射箭有趣儿。”
小冬很理解他,与枯读相比,骑马射箭当然更对男孩子的脾气,可是这时候的风气,似乎是重文轻武的。堂堂皇子爱上武刀弄棒的事情,当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
二皇子坐了一会儿先走了,安王与皇帝谈了多半个时辰,快到正午时分才来接了小冬。
“回家吗?”
安王摇了摇头:“我们去见太后,然后再回府。”
小冬点点头,何公公从后面赶上来,陪笑说:“王爷,皇上吩咐了。天寒地冻的,王爷与郡主若要去长春宫,请乘辇过去。”
他一招手,果然有一乘辇抬了过来。
安王说:“与礼不合。”
小冬眼巴巴看着步辇不能坐,还得自己迈着两条小短腿走路。
安王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扬起,拉着她一只手,缓步向前走。
长春宫里住的是圣慈太后,皇帝与安王的生母。
即使是对着亲生儿子,圣慈太后也是淡淡的。她脸上敷着一层薄粉,没上胭脂,显得略微苍白。头上也只戴着素饰玉簪,与寻常人家守寡的妇人妆扮无异。长春宫名叫长春,可是这里清冷孤寂,连宫女宦官也显得比别处要少言寡语。相比圣德太后那里的花团锦簇笑语喧哗,这里简直……象间庵堂一样。
“留下来——用了午膳再走吧。”
圣慈太后这句话说得没有半点热乎劲儿,干巴巴的,听起来十分勉强。
安王说:“多谢母后,只是前朝事忙,山南数城大雪成灾……”
言下之意是这饭就不吃了。
圣慈太后也没勉强,从头到尾她连点笑模样都没给,除了开始时问了小冬一句冷不冷累不累,也就找不出话来说了。
“那……便早些回去吧,路上当心。”
安王应了一声,说:“母后也要多多保重身体。”
母子,祖孙,就这么无言告别。
小冬越想越不对劲,这亲生母子,怎么彼此间这么生疏冷漠?要是她不知道,肯定觉得圣德太后才是皇帝和安王的亲娘呢。
出了东宁门上了轿子,小冬觉得两只脚累的都不是自己的了。安王将她揽在怀里,轿子抬了起来,走得又快又稳。
“饿了吧?”
小冬摇了摇头:“不饿。”
在侧殿的时候吃了不少东西。
安王抱着她,掀起轿帘看了一眼,低声说:“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整天都吃不饱——那时候我和皇兄都是养在皇后跟前的……与母亲数日见不上一面,即使见着了,也说不上话。时间一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说的象是自言自语,小冬还小,虽然是说给她听,却不指望她懂,更象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安王摸了下她的头发,却从她发间摘了枚碎的松子壳下来:“这是什么?”
小冬看了一眼:“松子。”
安王拈着那片碎壳儿笑了:“怪不得不饿,原来偷吃过了。嗯,下次再偷吃了,记得要把嘴擦干净喽。”
小冬不知道他又想起了什么事,那笑意如此温柔——
温柔里头,却透着几分惆怅。
第十四章 烤肉
赵吕回来得比平日晚得多,却兴致勃勃,衣裳都没来及换就跑了来。
“妹妹,妹妹!”
小冬正看着沈蔷沈芳做针线,沈芳还好,沈蔷却不够耐心,一排针脚粗疏得好象虫子爬的印子——那虫子还是多脚的。小冬自信要是给自己一根针,都比她缝得整齐。
“哥哥?”
小冬爬起来朝赵吕跑,被赵吕张开手抱了个满怀。
小冬乐颠颠的被转了个圈,才看到沈静在他身后,叫了一声:“静哥哥。”
这么一喊,旁人没感觉,小冬自己先哆嗦一个。
静哥哥?靖哥哥?
这又不是武侠世界,哪来的郭靖黄蓉啊。
“你和父亲今天进宫了?”
小冬点头。
“见着皇上了吗?”
沈蔷趁乱把手里的绣布绣线团一团往桌下一塞,听小冬说:“见着了。”
沈芳放下手里的活计,与沈蔷一起站起来,朝赵吕和沈静盈盈一福。
“都是自己人,天天这么礼来礼去的多累。”赵吕放下小冬还礼,又说:“表姐不用太客气了。”沈蔷问:“你们今天怎么回来的比平日晚?”
赵吕眉飞色舞:“今天和他们赛诗来着,表哥夺了诗魁!”
沈芳来了兴致,笑着问:“哦?和什么人赛的?怎么夺的魁?”
赵吕连说带比还笑着,把事情讲了个大概。
原来沈静素有河东第一才子之称,进了宫学读了这么些天的书,隐隐然又有要拔京城第一才子风头之势,能进宫学的少年子弟,哪有这么容易就心服的,自然三五不时的要寻点由头想将他踩压下去,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更令沈静名声鹊起,今天这个赛诗会又让他夺了魁首。
赵吕讲得高兴,沈芳说:“不知道夺魁诗是什么?也念出来给我们听听吧,沾沾文曲星的才气。”
沈静俊脸微微发红,低声说:“自家人还拿我来取笑。”
赵吕推他一把:“怎么是取笑?这是与有荣焉。”一面吆喝人:“拿纸笔来。”
沈蔷忙把案上的针线篮子绣样什么的一古脑儿推开,腾出空来。笔墨齐备,纸也铺展开,赵吕笑着说:“我记得清楚,我来写。”
他虽然整天笑呵呵的爱玩闹,但是一笔字却写的颇有骨架章法,显然是下苦功习练过。小冬看了第一句——可开头三个字她都不认得。
沈蔷托着腮看着,转头问:“夺了魁,有彩头没有?”
赵吕凝神写字,沈静不答,倒是赵吕的书僮小唐答了句:“有彩头的,赛诗是在东园赛的,刚开场,几位公主带着她们的侍读都来了,在一旁看了好半天的热闹,五公主还拿出了一条亲手绣的锦带当彩头的。”
沈芳一怔:“公主亲绣的?”
“正是。”赵吕答了一句:“这可把那几个挑衅的家伙嘴都气歪了。”
沈蔷兴奋地问:“喂,公主是不是看上哥哥了?”
沈静摇头:“蔷妹不要胡说。”
“怎么胡说了。”沈蔷脸儿红红的,眼睛发亮:“才子配佳人嘛。听说五公主生得十分美貌,冠绝京师。哥哥又是首屈一指的才子,这不是……”
沈芳也转过头来:“不许胡说。事关公主的清誉,你以为是闹着玩儿的。”
沈芳开了口,沈蔷才老实了,可还是不甘心,嘀咕:“肯定不止我这么想,旁人一准儿也会这么说的。”
小冬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呃,这个,事情要说起来,倒算得一段佳话。
就是,佳话的男女主角,是不是年纪都小了点儿?
五公主和沈静的岁数,要放到现代,都只是初中生呢!
早恋!
小冬有点悻悻的,自己今天明明也在宫里,却没能看得见这场热闹。
赵吕已经把字写好,吹了吹干,悬着提了起来。
沈芳赞道:“字可是越写越好了。”
赵吕这点自知之明是有的:“不成不成,看诗,别看字。”
府里人人高兴,赵吕喊着:“加菜加菜,晚上咱们喝酒。”
胡氏在一旁说:“加菜自然是要的,酒可不成。”
赵吕说:“不妨事,就喝一点。唔,我去和父亲说,他必是许的。”
安王不是个拘泥古板的人,赵吕去说,他果然便应了,还送了一块砚,一盒六块的金鳞墨给沈静,贺他得了诗魁。赵吕捧着盒子啧啧称赞:“这个砚还算了,墨可是有一百多年的来历,制法早已经失传,据说宫中也没得多少了,用一块少一块,平时父亲自己都舍不得用。”
沈静有些不安:“王爷的礼太厚了。”
“啧,宝剑赠英雄。这个送你正好。这个墨是个好彩头,祝你将来金榜题名鲤跃龙门。”赵吕不是个小气的,替沈静高兴了一回,才交人好生替他收起来。
晚上在赵吕后院的阁子里摆了宴,安王没来,说是怕他们拘束,只有沈静赵吕沈家姐妹两个和小冬,五张席桌摆了个圈儿,圈中是个炭炉,炉上架着铁蓖,切薄的肉片儿刷着各种调料香料油脂,在火上滋滋作响,香气浓郁扑鼻。
小冬被裹的象个棉球儿一样,因为烤肉的关系,阁子四面窗子都敞着散烟,胡氏怕她着凉,恨不得把她从头到脚用棉被捆上才放心。
酒斟进杯里,清冽如泉。小冬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酒香里还透着一股清冷的花香。
“是菊花酒?”
“嗯,三年前酿的,枫露白。今天这是头一次开坛。”赵吕俨然一个小酒鬼模样,端起来深深闻了一记酒香:“明天学里休息,今晚多喝点也不怕。”
沈芳有酒,连沈蔷也有,唯独小冬面前是烫热的果子露。
烤肉火候到了,从火上移开,小冬示意要吃,红绫怕她烫着,在肉片拿小银刀划下小小一点,吹了又吹,才送进她嘴里。
一股热辣辣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小冬没提防,一下子就憋出了眼泪。
“哎呀,那上头放了辛辣粉料了。”赵吕忙说:“快快,喝水。”
小冬喝了好几口果子露,也没把嘴里的辣味儿盖下去,只觉得象火烧一样,舌尖生疼,眼睛鼻头都红红的,活象只小兔子般。赵吕又心疼,又好笑,板起脸来对红绫说:“你也忒粗心了。”
小冬知道不怪红绫,平时饭食中都没有这个味儿,烤肉片儿红艳艳的,上头洒没洒那辛辣的调料也看不出来。
沈蔷刮脸羞她:“小馋猫,辣到了吧?你还是吃果子吧,烤肉就都归我了。”
沈静笑着说:“烤些不辣的,抹些蜂蜜,她应该能吃。不过这东西不易克化,小冬妹妹还小,尝尝也就行了。”
小冬捂着嘴,泪汪汪地看着这几个坏人。
年纪大了不起啊!
欺负人!
第十五章 月钱
他们玩得高兴,吃着现烤的肉,喝着浅浅的带着花香味儿的酒。沈蔷还缠着沈静让他再做一首诗。
赵吕说:“哎呀,这会儿别说诗不诗的,高兴才好。一股酒肉气,掺进诗气里头,岂不都坏了。”
小冬瞅着他们不注意,实在太好奇,拿筷子尖蘸了一点赵吕杯子里的酒吮了吮。
有点辣,有点甜,还有点酸酸的回甘。
菊花香气好浓,仿佛从呼吸间,从每个毛孔里呼出来,又再透进去。
大家的脸都粉扑扑的,也许是因为酒意,也许是因为围炉烤肉,被热气熏蒸出来的。
沈静不象平时看起来一副稳重模样,袖子卷了起来,头发有些散乱,眼睛显得格外亮——象是比阁子外面,天幕上悬的星子还亮。
大概是因为实在太高兴。赛诗夺了魁,得了公主的手织的锦带,现在又和至亲好友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宴饮。
说是要高兴,也没折腾多晚,小冬的生物钟准准的,到点儿就困得开始瞌头打盹儿,胡氏也不唤她,直接和赵吕说了一声,便把人给抱走了。剩下四个人也没有再玩,盛了热汤喝了,也就各自散了。
沈芳和沈蔷住的院子离玉芳阁不远,也很宽敞。沈芳坐在妆台前,拆了头发,又卸簪环。铜镜磨得光洁明亮,里头映出来她的绮年玉貌,豆蔻芳华。沈芳怔了一下,才取了||乳|膏卸唇上的胭脂。
胭脂不是她们在家常用的,而是到了京城,进了王府才有的。不象家里用的那种,虽然已经算是好的,可是总觉得上头带着股泥腥味儿。这个却不一样,
沈蔷从她那屋跑了过来,屋里暖和,她只穿着小衣小裤,赤脚穿着一双绣花踏。
“姐姐,你看。”她捧着个匣子,献宝般放在沈芳面前:“你猜这里是什么?”
沈芳又好气又好笑:“你说是什么?你得了我也得了,还让我猜什么?”
沈蔷一拍脑门:“对哦,你肯定也得了。”
她把匣子一开,里面是一封银饼,还有两串散钱。
“今天王府的管家着人送来的,说是给我的月钱。”
那银饼是五钱一个铸成,撕开封纸可以看见雪亮亮的,成色上佳。一封是二十个。两串散钱,一串是五百,匣子不大,可是捧着真是沉甸甸的压手。
沈蔷抠出一个来反正都看了看:“到底是王府,比咱们在家时多了十倍啊。”她把匣子推开,挤在沈芳身边坐下来:“那个妈妈还说,明后天挪出半天空来量尺寸好裁冬天的衣裳,里外四套。”她把那个银饼在手里抛了接,接了抛,头靠在沈芳肩膀上:“姐,王府真好。”
“嗯。”
沈芳把卸下来的簪环收进盒子里,再将盒子放进抽屉。
沈蔷小声说:“你看见郡主今天的脚上的鞋了吗?”
沈芳嗯了一声。
“上头镶的那个珠子真好看,我记得二姐有一副那个耳坠子,是吴太守夫人给的,她看得跟眼珠子似的……那珠子还不如这个鞋上的圆,也没有这个亮呢。”
沈芳说:“吴太守夫人原是全州商户人家的女儿,纵然有钱,又哪能跟京城,跟王府比呢。”
“嘿,要让二姐瞧见,肯定气坏了她。”
沈芳收拾好了东西,转过头来正色说:“你也稳重些,别把平日我和你说的都当耳旁风。毛毛燥燥的,连这府里的丫鬟都比你沉得住气。”
“诶,来时我娘跟我讲就是让我来陪郡主玩的嘛。我要是也呆呆的,她也就不想和我玩了。”沈蔷并不在意沈芳的话,她摆弄着手里的银饼子,小声说:“这里可真好,咱们好日子过惯了,将来回去了可怎么办哪。”
沈芳抿嘴一笑:“怎么说?”
沈蔷坐直身:“有好吃的,有好穿的,月钱多得用不完,不用学这学那,连晚上喝酒都没人训斥……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嘛。”
沈芳点点她的脑门:“就知道吃吃玩玩。”
“姐,我今晚跟你睡吧。”
沈芳把被子掀开一角,沈蔷笑嘻嘻地钻进去躺下。
吹熄了灯,沈芳也躺了下来。
她想起来时母亲的嘱咐。
河东沈家,世代书香,说着是好听,可是只有名声是不够的。好不容易沈家出了个安王妃,可是这位姑姑却红颜命薄,生了赵吕便去世了,沈家与安王的关系也就不那么深厚。后来——安王又续娶了江南姚氏之女,沈家一度极为担心,生怕这位姚妃生下儿子,动摇了赵吕的的地位。幸而姚妃生的是个女儿,而安王又在两年之前奏请皇上,立了赵吕为世子,沈家的人才算安心。不算怎么说,赵吕身上流着一半沈家的血呢。
但是以后呢?
母亲说的那些话,想起来都让沈芳脸红。
赵吕和她之前只见过一两次面,还没有说过话。她比赵吕还大了好几岁呢,怎么就能……
“当年你堂姑姑,也比现在的安王爷大了三四岁呢。”母亲这么说。
她是很不以为然的,而且在来京城的路上,还打定主意,如非必要,绝不和这个世子表弟多说一句话,连多看一眼不会。
可是……
可是她现在变的不是那坚定了。
京城的一切,与河东是那样不同。王府的一切,与家中又是那么不一样。
赵吕也绝非她以前想象中那样,挂着鼻涕任事不懂的顽劣小孩儿。
可是……可是就算他很稳重,他很懂事,他很有王世子的样子,他也还是个小孩子啊——比自己还矮。
沈芳翻过来,又转过去,沈蔷早睡着了,她觉得也许是炕烧得热,总是静不下心来。
这一点又和家中不一样。
河东的冬天是阴冷的,哪怕住在楼上,生着火盆,那股冷嗖嗖的寒意还是无孔不入,棉袄皮袄都无法抵卸那股湿寒。京城不一样,京城的风又冷又硬,可是干脆爽辣,就象京城的人一样。屋里通着地龙,烧着暖炕,一点烟火气也没有,暖得让人只想在窗子下头晒太阳睡懒觉。
沈蔷说得对,这里太好了。
好到……她也不想离开了。
可她们在王府是客人,既然是客,那就总是要走的。
第十六章 来客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小冬打从那次进宫后就再没出过门。不过她在家里过得也不闷,有沈家姐妹相陪,赵吕和沈静也一下了学就过来。而且,王府有一座大花房,虽然时已隆冬,里面却还是百花齐放,别说牡丹芍药茉莉海棠这些花都不同季,可偏偏却都能在花房里同时开花吐蕊。用||乳|娘胡氏的话来说:“王爷旁的又不爱,看着些花草也是怡情养性的。再说,三十个花匠分作三班看护,再养不好花,那要他们做什么用。”
红绫也笑着说:“旁人府上都养戏子歌伎,咱们府上养花,人家养了耳朵,咱们养了眼睛。”
胡氏摇头说:“你知道什么,人多了是非就多,纷纷杂杂扯不清。哪儿有花儿草儿的省心。”
对!小冬举双手双脚赞成。
那些家养的戏子也好,歌女也好,也就等同于家妓,生死买卖都掌握在家主手中,可是一家之中肯定不止一个男人,老老少少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一团烂糊纠葛不清,
幸而她老爹安王爷不好这口。
安王府里头人口简单,安王死了两任妻子,现在身边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妾,一个是明夫人,另外两个都是婢女出身,一个姓程,和明夫人一样是宫中所赐,但是却没有夫人名份。一个是先头沈王妃的侍女,姓刘。这两个人在府里跟隐形人一样,小冬只在安王那里见过她们一回,还因为她们行了礼就退下了,连正脸儿都没看清楚。不过她们倒是送过东西过来,一套衣服和两双鞋,说都是亲手做的。不过胡氏笑着收下来,转脸儿就撂到一边儿去,还叮咛红绫红英说,外头人送的衣裳,饭食,甭管是谁做的谁送的,一概不能用。
小冬常见的,只有胡氏对她笑呵呵温柔爱怜的样子,乍一见她的冷脸,还真是不习惯。
不过胡氏一转过脸来,冷厉立刻不翼而飞,笑得又是一副护雏母鸡的样。
母亲去世,小冬也难过,可是并不是那么深刻。
因为对她来讲,这辈子实际上的母亲,应该是胡氏才对。而且,胡氏对她也没有半点保留,没有人的时候,胡氏都是小声喊她的名字,象所有母亲喊自己的孩子一样亲热。只在有旁人的时候,才称她郡主。
至于不吃别人给的东西,不穿别人经手的衣裳,小冬倒是可以理解。别说皇宫王府,就是寻常富户人家,后宅里的争斗手段也不少,她以前在小说里电视里可没少看。
不出门小冬也有消遣。
她可以写字。
对,就是写字。
赵吕教她的,从最简单的天地人开始教起,这些和后世的字差别不大,小冬当然一学就会。学生如此给面子,当老师的自然教起来倍儿有劲头,没教几天,赵吕赫然发现自家妹妹已经学会了上百字了,那叫一个意意洋洋。赵大世子认为,妹妹认识这么多字,一方面当然是自家妹妹是好胚子,聪明。另一方面当然是他教得好,教得妙,才能有这样的丰硕成果。
小冬认字是快,可是写字却不行了,套句话说,那是笔走龙蛇啊——
横是弯的,竖是曲的,嗯,要说有如龙蛇的话,倒有些委屈龙蛇了,好吧,那就笔走蚯蚓好了。不过谁都不在意。才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能识字就不错了,能写更是难得,至于好看难看,那有什么关系?一来她还小,刚学刚练。二来,她是女子,又不求考状元当才子,谁还来指摘她的字不成?
赵吕却是得意到不行:“妹妹就是聪明,象我。将来呀,肯定是个大大的才女。”
小冬只是笑。
就算她聪明,那也是象安王或是象她娘,赵吕就是排队也轮不上号。
不过小冬虽然字写不好,用得可是上品的纸墨。那纸是上等青竹纸,墨是宫坊制的松烟墨。小冬一开始还觉得自己这么烂的字糟蹋了好东
嫁时衣第3部分阅读
欲望文
嫁时衣第3部分阅读
,世子和郡主有这个份例。”
沈芳怔了下,轻声问:“胡妈妈,那我们这吃的是……”
“是郡主这份里的,她一个小人儿原也吃不完这么些。”
小冬也是头次知道自己吃的还是官粮——嗯,这么一说,她这些吃的穿的用的,恐怕都是皇家给包了,而且,好象模糊的听说过,她应该从小就有一份年俸,只是不知道有多少钱。
唉,怪不得宗室,官家多纨绔子弟,旁人奋斗一生未必有的东西,他们这一生下来就拥有了,这样的人生,哪还有奋斗的动力啊。
沈家姐妹两个并不拘束,用罢了早膳,果然尽职尽责,陪着小冬打发时间。听她们说了一会儿话小冬才知道,原来这两位表姐也不是亲姐妹,是堂姐妹,平素在家关系也是极好的,这次更是一起来了京城。
沈蔷很活泼,话也多,问小冬:“咱们玩接竹好不好?”
小冬不明白,转头看胡氏。
这个,胡氏却也不明白了。
沈蔷笑着说:“这个是我们在家常玩的,京城不知有没有。”就打发她的丫鬟绣云说:“去把包袱里的盒子拿来。”
小冬也有些好奇,平时胡氏照顾她是无微不至,可是却不会陪她玩。她又出不得门,看不着书,听不到多新鲜事情,沈家姐妹来的正是时候。
绣云片刻即回,取了一个竹制扁盒来。盒子长约一尺,抽开盖板,盒子里面有铜扣有细竹管,看得小冬眼睛放光。
这个……这个接竹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古代积木吧?
竹管可以插进铜扣里,然后拼接成各种形状,四方的,菱形的,多面的——想拼成什么样的都行!
沈蔷拿起三孔的铜扣,把竹管插了进去,十分利落地拼出一个方块形来:“看,就是这样玩的。”
胡氏十分惊讶,也拿起看了看,赞道:“这东西真是有意思。”
“是啊,在家的时候,我三哥还拿这个拼出了一条船来,桅上还拴着帆,人见人夸呢。”
果然很有趣。
小冬也笑嘻嘻地拿了铜扣竹管开始拼,不过她的手指短胖,铜扣小,竹管又滑,要插得准可没那么容易。沈蔷坐过来帮她拼,沈芳也凑了过来,不过她看得多,并没有怎么动手。
“好玩么?”
小冬用力点头:“好玩。”
这个可比什么布偶,小鼓,皮球之类有趣多了。
王府里又没有其他小孩子陪她,小冬倒是看到一架秋千,可是胡氏是绝对不会同意她去玩那个的。天气一天冷似一天,胡氏更不愿意让她出屋子。
这接竹可以说是一种很益智的玩具,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还能让人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胡氏说:“这个没见京城有,大概是河东才有的。”
沈蔷一昂头,略带得意地说:“这是三哥想出来的,别的地方当然没有。”
咦?小冬转头看她。
胡氏问:“是沈三公子想出来的玩意儿?”
啊,那这个沈三真是了不得。
他才多大呀——
小冬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有那么一刹那她在想:难道沈三,也是穿越来的人?
咳,想多了。
她在心里暗笑,自己八成是受了穿越小说的影响,似乎发明创造只是穿越主角的专长,其实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有许多东西,古人比现代的人还要精擅,只是在漫长的时代变迁战乱纷争里,许多好东西都失传了。
屋里暖,小冬玩得认真,不知不觉出了一头汗。
沈蔷带来的玩意儿不光接竹一样,还有投环。也是竹器做的,环有大小不等,一套九个,以彩布缠裹。大的足有小盆子般大,小的只比茶杯口大一点。将环悬吊于室内,离着数步远,划一条线,站在线前投。让手中的小香囊包穿环而过便算赢。
小冬想,这大概是从投壶之戏演化来的,只是更有闺阁特色。用来投的环和投环用的香包都做得异常精致,沈蔷带来的香囊包有各种颜色质料的,里面有的装着杏核,有的装着小圆石子,包口以丝带串系,投出去的时候,只见一道彩色的流影,丝带在空中划过,即使自己不玩,只看别人投,也很赏心悦目。
小冬人小力微,沈蔷取来用的是最大的那个环,给小冬的香囊包里装的杏核,投起来比较容易。投十次也有六七次能中,逗得小冬笑得合不拢嘴。
只要有人陪伴,便不用愁玩乐。哪怕没有新奇的游戏,眼上缚块帕子,在铺了厚毡的地上玩瞎子摸象也很有趣。沈家姐妹,胡氏,还有丫鬟们都参予进来,大家围圈坐好,给一人蒙上布帕,扯着转几个圈再让她摸,摸着眼眉口鼻,来猜这人是谁。这个游戏,数小冬的大丫鬟红绫猜得最准,轮着她猜的时候,几乎从来没猜错过。沈蔷就不太行,她这人似是有些马虎,对小冬这些丫鬟们的名字本来也记不太熟,十次倒有八次猜错。小冬也猜了一次,巧得很,她摸着的是胡氏,这根本不用摸,闻都闻出来胡氏身上的气味儿了,真是熟得不能再熟。
小冬玩得乐陶陶的,倒是一点儿都不觉得闷了。
不过晚上静下来想一想——这沈家姐妹还真是有备而来啊。
不知道安王写的信上是怎么和沈家的人说的,沈家姐妹准备的这么充分而专业,连接竹和投环的器具都特意备好了带来。而且,沈芳温柔可亲,沈蔷活泼好动,两姐妹强强联手,这组合真是无往而不利——反正小冬是觉得自己没什么抗拒之力的。就算曾经是心智成熟的大人,可是,小冬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富足,安逸,衣食不愁。
快活,无忧,备受宠爱。
进了腊月之后,下了一场雪。
雪停之后,小冬第二次进宫。
————————————
求各种关爱包养票票~~~
活色生仙没有弃,只是暂时停下来整理思路,一定会写完的。
第十二章 皇帝
这次是安王带她一同进宫。
小冬一只手被安王牵着,走得磕磕绊绊。宫道上的雪已经被扫净,脚踏上去,鞋底被冻得硬硬的,硌着石头发出冷而脆的声响。
好象和上次走的路不一样。
小冬转头看了安王一眼。
他的唇抿着,从小冬这角度仰视,下巴的轮廓显得有些凌厉。
安王停下来,伸过手替小冬将头上那顶小帽给扶正,然后象拎小鸡一样把她拎过了那足有两尺高的门坎。
也许是小冬夸张了那门坎的高度,可是要让她过,她手脚并用都未必能顺利爬过去。
这是一间很大的书房,一排排的书架从地板一直抵到天花板,上面满满的摆着书本。和现代的图书馆有点象,不过现代的书都是竖排,这里却都是横放。
安王松开她的手,朝一个方向长揖:“皇兄。”
咦?
皇,皇兄?
小冬睁大眼看过去,这就是皇帝了?可是皇帝为什么不穿着一身金灿灿的绣龙黄袍啊?
皇帝的年纪并不算大,看来也就三十来岁,并未蓄须,穿着一件石青常服,头上戴了一顶素纱冠,脸上微有倦色。
说实在的,要不是安王拜他,小冬真不觉得这就是皇帝,和她心目中皇帝的形象差别太大了。
安王转过头来,小冬才会意自己还没行礼。不过没等她拜下去,皇帝已经抬了下手:“别多礼了,也没有外人在。”他顿了下:“这就是小冬吗?”
末一句话他说的很慢,目光缓缓移到了小冬的身上。
他的眼睛黝黑深邃,目光显得……有些过于专注了。
如果小冬现在不是三四岁,而是十三四岁,她还可以说是自己的美色动人才引得别人看得这样入神。可是——
小冬忽然觉得鼻子发痒,没等她憋住气,一个大大的喷嚏已经打了出来。
两个大男人都愣了,小冬摸摸鼻子,表情无辜。这个,是不是也算那个,御前失仪的一种?
可能是刚从寒冷的屋外进来,也可能是因为屋里头有一股沉沉的,好象木樨花香的气息,好闻是好闻,就是……可能小冬人小,鼻子敏感,觉得有点呛。
皇帝似乎完全不在意,小冬觉得肋下一紧,两腿已经离了地,被皇帝给抱了起来。
虽然小冬已经习惯被抱来抱去,可是,这个是皇帝啊!
嗯,皇帝的眉毛浓浓的,要是皱起眉头来,一定很有气势。
他的手似乎在微微发抖,小冬好奇地打量他。
皇帝和安王的脸庞相像,不过眉眼不太象,安王更象圣慈太后一些,清秀俊美。皇帝看起来更刚硬坚毅,也许他更象上一任皇帝。
“皇兄。”
安王把小冬接了过去,轻声说:“这孩子之前一直住在庄子上,有些认生。”
谁认生啊,她只是怕露出破绽,所以才不会主动开口和行动。
皇帝的手轻轻触碰小冬的脸:“她……”顿了一下,没有接着说。
小冬看看安王,又看看皇帝,总觉得这屋里的气氛有点怪。
这里是皇帝的书房?这可不象个见客的地方。
再说,小冬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么重要,离开庄子到了京城,安王还要特意带她来见皇帝。皇帝啊,该有多忙啊,说不定自己儿子女儿都没空见,哪来的时间拨冗见一个小侄女儿?
小冬一直不出声,而且明显的一直在往安王怀里缩。
皇帝好象有些不知所措,他的神情,好象很想亲近她,逗她开心,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而且,还要维持做为皇帝的威严体面,所以看起来,呃……很别扭?
安王把小冬放下地:“小冬乖,跟李公公去外头玩一会儿。”
穿着深蓝袍子的中年宦官过来,笑呵呵地领着小冬出去。
小冬回头看了一眼,皇帝和安王明显是有话要说。
而且,小冬直觉着,他们要说的话和她有关。
可她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好讨论的?
唔,不。
小冬忽然想到,也许他们要说的话,是和她母亲有关。
对,一定是这样。刚才皇帝没说完的那个“她”,不定是指的自己,也可能是指的自己的母亲啊。
小冬一步三回头,真想回去扒窗缝偷听。
李公公笑眯眯地说:“郡主不用心急,王爷一会儿就出来了。”他招手叫过一个宫人来:“你带郡主去侧殿等一会儿,好好伺候着。”
那个宫人应了一声,小冬又被转了一次手。
她抬起头,这个宫人也穿着和那天的高女官一样的淡绿圆领罩衫,也是女官吗?
“你叫什么?”她问。
那个女子恭敬地答了句:“奴婢叫做宝珠。”
天阴沉沉的,是一种铅灰色,仿佛一张灰布罩在这四方的宫墙上头,让人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
宝珠轻轻牵起小冬的手,领她绕过回廊,进了一间侧殿。
“郡主饿不饿?我让人送些茶点来吧?”
小冬的头摇得象波浪鼓一样。
不要点心。为什么总要和点心扯不清关系呢?
侧殿里暖融融的,小冬坐在矮桌边上,把脚靠近炭炉。
宝珠忙说:“郡主小心,里头会迸火星,别燎了裙子。”
她从旁边取了一只铜罩来扣在炭炉上头,又在铜罩上加了块棉垫,才把小冬的鞋子除下,把她的两只小脚放在上头。
唔,好暖和。
小冬舒服得蜷起身来,把手也凑上去。
这天气可真冷,小冬又不惯出门,明明穿着鹿皮小靴子,脚还是冷冰冰的。
人家不都说小孩子火力旺么?为什么她这么怕冷?
她的头转来转去地看,这间侧殿应该有些年头了,虽然燃着炭盆,还是显得阴暗清冷。
忽然有人咳嗽了一声,小冬一惊,宝珠已经站了起来。
“谁在那里?”
有个人从屏风后头走了出来,宝珠看到他忙屈膝行礼,口称:“不知二皇子在此,奴婢失礼了。”
“无妨。我就是想在这儿歇一会儿,所以没告诉人。”那人看着小冬:“这是谁?”
不等宝珠回话,他点了下头:“我想起来了,这是安王叔的小女儿,阿吕的妹妹。”
小冬也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快别多礼。”
二皇子朝小冬拱手还礼,小冬才来及看清楚他。二皇子是个瘦瘦的少年,看琮也不过十二三岁,他穿着件青灰的袍子,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奇怪,赵吕不是说,皇子们都一起念书上学么?这个二皇子怎么没有去上学?
第十三章 皇子
二皇子也在桌边坐了下来,他脸色微微发白,身上带着一股凉气。
宝珠接了宫人端的热茶递过来,又接过来一只朱漆梅花攒盒。揭开盒盖,小冬就闻到了一股甜甜的香气。里面分别装着花生芝麻糖,桂花松子糖,玫瑰白糕片,小奶酥仁,盐松子和糖栗子。
二皇子端起茶盏,顺口问:“父皇还在书房里?”
宝珠应道:“是,二皇子可是有事求见皇上?是学里有事?”
“不不,不是。”他忙说:“我今天早上起来头痛,所以没去上学。”
“哟,那传太医了吗?”
“不用,歇会儿就好了。”
小冬以自己前世十来年的求学生涯,完全可以断定这二皇子是装病逃学了。
宝珠也不再多言,在一旁替小冬剥栗子。这东西实在,吃下去觉得沉沉的,小冬吃了两个栗子仁儿就觉得吃不下。宝珠问:“不知郡主喝不喝得惯这茶?要不让人沏蜜茶来?”
小冬连连点头。
虽然说甜食吃多了会发胖,会坏牙,她还是喜欢。
甜蜜蜜的味道,能让人忘掉很多烦恼,心情也会好。
宝珠又吩咐人上了蜜茶,然后跪坐一侧。
二皇子打量小冬好几眼,轻声问:“小郡主在此做什么?”
小冬看看他,二皇子以为她答不出的时候,小冬说:“等爹。”
她的声音清脆稚弱,就象初生的小画眉鸟儿。
二皇子愣了一下:“安王叔也在书房?”
这不废话嘛。
小冬抓了一把糖递给他:“给你吃。”
二皇子的脸色顿时——
“吃啊,很好吃的。”
他慢慢伸过手来把糖接过去。
本来糖放在炭炉边儿已经有点热,又被小冬一抓,有点黏黏的。二皇子这么抓了满把的黏糖,扔也不是,吃了不是,脸色更加精彩丰富了。
逃学的小孩儿总是会心虚的,一般也不敢回家,就在街上闲逛。这个二皇子不知道在这间侧殿里猫了多会儿了,手可真凉。
二皇子一坐下,小冬也不好意思再烘脚了,宝珠过来替她穿鞋。小冬的鞋尖上各绣着一只金红的胖鱼,鱼嘴中还衔着明珠,精致非凡。
二皇子知道不该多看,虽然是堂兄妹至亲,可是男女有别。但是那鞋儿看来还没他半个巴掌大,衬着白绒绒的布袜,实在可爱。
小冬倒没在意,这鞋子她自己也喜欢的很,就是用明珠镶鞋,也太奢侈了。炭炉的热力烤得她小脸儿通红,二皇子只觉得这个小郡主又乖又美,比画上的金童玉女娃娃还可爱得多。比那几个并不亲近又高傲的皇妹,也要亲近得多。
二皇子的母亲本是宫人,出身微贱,生了皇子后封为昭容,人既不怎么美,也早就青春不再,二皇子的地位也并不多被看重,不过他脾气也好,宫里的人也不怎么怕他。
宝珠就小声问他:“二皇子怎么就不喜欢读书呢?这半年闹了好几回头疼了吧?”
二皇子被她这么一问,迟疑了一下才说:“就是读不进去——”
“那去偷看演武射箭,就乐此不疲啊?”
二皇子有些忸怩:“射箭有趣儿。”
小冬很理解他,与枯读相比,骑马射箭当然更对男孩子的脾气,可是这时候的风气,似乎是重文轻武的。堂堂皇子爱上武刀弄棒的事情,当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
二皇子坐了一会儿先走了,安王与皇帝谈了多半个时辰,快到正午时分才来接了小冬。
“回家吗?”
安王摇了摇头:“我们去见太后,然后再回府。”
小冬点点头,何公公从后面赶上来,陪笑说:“王爷,皇上吩咐了。天寒地冻的,王爷与郡主若要去长春宫,请乘辇过去。”
他一招手,果然有一乘辇抬了过来。
安王说:“与礼不合。”
小冬眼巴巴看着步辇不能坐,还得自己迈着两条小短腿走路。
安王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扬起,拉着她一只手,缓步向前走。
长春宫里住的是圣慈太后,皇帝与安王的生母。
即使是对着亲生儿子,圣慈太后也是淡淡的。她脸上敷着一层薄粉,没上胭脂,显得略微苍白。头上也只戴着素饰玉簪,与寻常人家守寡的妇人妆扮无异。长春宫名叫长春,可是这里清冷孤寂,连宫女宦官也显得比别处要少言寡语。相比圣德太后那里的花团锦簇笑语喧哗,这里简直……象间庵堂一样。
“留下来——用了午膳再走吧。”
圣慈太后这句话说得没有半点热乎劲儿,干巴巴的,听起来十分勉强。
安王说:“多谢母后,只是前朝事忙,山南数城大雪成灾……”
言下之意是这饭就不吃了。
圣慈太后也没勉强,从头到尾她连点笑模样都没给,除了开始时问了小冬一句冷不冷累不累,也就找不出话来说了。
“那……便早些回去吧,路上当心。”
安王应了一声,说:“母后也要多多保重身体。”
母子,祖孙,就这么无言告别。
小冬越想越不对劲,这亲生母子,怎么彼此间这么生疏冷漠?要是她不知道,肯定觉得圣德太后才是皇帝和安王的亲娘呢。
出了东宁门上了轿子,小冬觉得两只脚累的都不是自己的了。安王将她揽在怀里,轿子抬了起来,走得又快又稳。
“饿了吧?”
小冬摇了摇头:“不饿。”
在侧殿的时候吃了不少东西。
安王抱着她,掀起轿帘看了一眼,低声说:“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整天都吃不饱——那时候我和皇兄都是养在皇后跟前的……与母亲数日见不上一面,即使见着了,也说不上话。时间一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说的象是自言自语,小冬还小,虽然是说给她听,却不指望她懂,更象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安王摸了下她的头发,却从她发间摘了枚碎的松子壳下来:“这是什么?”
小冬看了一眼:“松子。”
安王拈着那片碎壳儿笑了:“怪不得不饿,原来偷吃过了。嗯,下次再偷吃了,记得要把嘴擦干净喽。”
小冬不知道他又想起了什么事,那笑意如此温柔——
温柔里头,却透着几分惆怅。
第十四章 烤肉
赵吕回来得比平日晚得多,却兴致勃勃,衣裳都没来及换就跑了来。
“妹妹,妹妹!”
小冬正看着沈蔷沈芳做针线,沈芳还好,沈蔷却不够耐心,一排针脚粗疏得好象虫子爬的印子——那虫子还是多脚的。小冬自信要是给自己一根针,都比她缝得整齐。
“哥哥?”
小冬爬起来朝赵吕跑,被赵吕张开手抱了个满怀。
小冬乐颠颠的被转了个圈,才看到沈静在他身后,叫了一声:“静哥哥。”
这么一喊,旁人没感觉,小冬自己先哆嗦一个。
静哥哥?靖哥哥?
这又不是武侠世界,哪来的郭靖黄蓉啊。
“你和父亲今天进宫了?”
小冬点头。
“见着皇上了吗?”
沈蔷趁乱把手里的绣布绣线团一团往桌下一塞,听小冬说:“见着了。”
沈芳放下手里的活计,与沈蔷一起站起来,朝赵吕和沈静盈盈一福。
“都是自己人,天天这么礼来礼去的多累。”赵吕放下小冬还礼,又说:“表姐不用太客气了。”沈蔷问:“你们今天怎么回来的比平日晚?”
赵吕眉飞色舞:“今天和他们赛诗来着,表哥夺了诗魁!”
沈芳来了兴致,笑着问:“哦?和什么人赛的?怎么夺的魁?”
赵吕连说带比还笑着,把事情讲了个大概。
原来沈静素有河东第一才子之称,进了宫学读了这么些天的书,隐隐然又有要拔京城第一才子风头之势,能进宫学的少年子弟,哪有这么容易就心服的,自然三五不时的要寻点由头想将他踩压下去,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更令沈静名声鹊起,今天这个赛诗会又让他夺了魁首。
赵吕讲得高兴,沈芳说:“不知道夺魁诗是什么?也念出来给我们听听吧,沾沾文曲星的才气。”
沈静俊脸微微发红,低声说:“自家人还拿我来取笑。”
赵吕推他一把:“怎么是取笑?这是与有荣焉。”一面吆喝人:“拿纸笔来。”
沈蔷忙把案上的针线篮子绣样什么的一古脑儿推开,腾出空来。笔墨齐备,纸也铺展开,赵吕笑着说:“我记得清楚,我来写。”
他虽然整天笑呵呵的爱玩闹,但是一笔字却写的颇有骨架章法,显然是下苦功习练过。小冬看了第一句——可开头三个字她都不认得。
沈蔷托着腮看着,转头问:“夺了魁,有彩头没有?”
赵吕凝神写字,沈静不答,倒是赵吕的书僮小唐答了句:“有彩头的,赛诗是在东园赛的,刚开场,几位公主带着她们的侍读都来了,在一旁看了好半天的热闹,五公主还拿出了一条亲手绣的锦带当彩头的。”
沈芳一怔:“公主亲绣的?”
“正是。”赵吕答了一句:“这可把那几个挑衅的家伙嘴都气歪了。”
沈蔷兴奋地问:“喂,公主是不是看上哥哥了?”
沈静摇头:“蔷妹不要胡说。”
“怎么胡说了。”沈蔷脸儿红红的,眼睛发亮:“才子配佳人嘛。听说五公主生得十分美貌,冠绝京师。哥哥又是首屈一指的才子,这不是……”
沈芳也转过头来:“不许胡说。事关公主的清誉,你以为是闹着玩儿的。”
沈芳开了口,沈蔷才老实了,可还是不甘心,嘀咕:“肯定不止我这么想,旁人一准儿也会这么说的。”
小冬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呃,这个,事情要说起来,倒算得一段佳话。
就是,佳话的男女主角,是不是年纪都小了点儿?
五公主和沈静的岁数,要放到现代,都只是初中生呢!
早恋!
小冬有点悻悻的,自己今天明明也在宫里,却没能看得见这场热闹。
赵吕已经把字写好,吹了吹干,悬着提了起来。
沈芳赞道:“字可是越写越好了。”
赵吕这点自知之明是有的:“不成不成,看诗,别看字。”
府里人人高兴,赵吕喊着:“加菜加菜,晚上咱们喝酒。”
胡氏在一旁说:“加菜自然是要的,酒可不成。”
赵吕说:“不妨事,就喝一点。唔,我去和父亲说,他必是许的。”
安王不是个拘泥古板的人,赵吕去说,他果然便应了,还送了一块砚,一盒六块的金鳞墨给沈静,贺他得了诗魁。赵吕捧着盒子啧啧称赞:“这个砚还算了,墨可是有一百多年的来历,制法早已经失传,据说宫中也没得多少了,用一块少一块,平时父亲自己都舍不得用。”
沈静有些不安:“王爷的礼太厚了。”
“啧,宝剑赠英雄。这个送你正好。这个墨是个好彩头,祝你将来金榜题名鲤跃龙门。”赵吕不是个小气的,替沈静高兴了一回,才交人好生替他收起来。
晚上在赵吕后院的阁子里摆了宴,安王没来,说是怕他们拘束,只有沈静赵吕沈家姐妹两个和小冬,五张席桌摆了个圈儿,圈中是个炭炉,炉上架着铁蓖,切薄的肉片儿刷着各种调料香料油脂,在火上滋滋作响,香气浓郁扑鼻。
小冬被裹的象个棉球儿一样,因为烤肉的关系,阁子四面窗子都敞着散烟,胡氏怕她着凉,恨不得把她从头到脚用棉被捆上才放心。
酒斟进杯里,清冽如泉。小冬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酒香里还透着一股清冷的花香。
“是菊花酒?”
“嗯,三年前酿的,枫露白。今天这是头一次开坛。”赵吕俨然一个小酒鬼模样,端起来深深闻了一记酒香:“明天学里休息,今晚多喝点也不怕。”
沈芳有酒,连沈蔷也有,唯独小冬面前是烫热的果子露。
烤肉火候到了,从火上移开,小冬示意要吃,红绫怕她烫着,在肉片拿小银刀划下小小一点,吹了又吹,才送进她嘴里。
一股热辣辣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小冬没提防,一下子就憋出了眼泪。
“哎呀,那上头放了辛辣粉料了。”赵吕忙说:“快快,喝水。”
小冬喝了好几口果子露,也没把嘴里的辣味儿盖下去,只觉得象火烧一样,舌尖生疼,眼睛鼻头都红红的,活象只小兔子般。赵吕又心疼,又好笑,板起脸来对红绫说:“你也忒粗心了。”
小冬知道不怪红绫,平时饭食中都没有这个味儿,烤肉片儿红艳艳的,上头洒没洒那辛辣的调料也看不出来。
沈蔷刮脸羞她:“小馋猫,辣到了吧?你还是吃果子吧,烤肉就都归我了。”
沈静笑着说:“烤些不辣的,抹些蜂蜜,她应该能吃。不过这东西不易克化,小冬妹妹还小,尝尝也就行了。”
小冬捂着嘴,泪汪汪地看着这几个坏人。
年纪大了不起啊!
欺负人!
第十五章 月钱
他们玩得高兴,吃着现烤的肉,喝着浅浅的带着花香味儿的酒。沈蔷还缠着沈静让他再做一首诗。
赵吕说:“哎呀,这会儿别说诗不诗的,高兴才好。一股酒肉气,掺进诗气里头,岂不都坏了。”
小冬瞅着他们不注意,实在太好奇,拿筷子尖蘸了一点赵吕杯子里的酒吮了吮。
有点辣,有点甜,还有点酸酸的回甘。
菊花香气好浓,仿佛从呼吸间,从每个毛孔里呼出来,又再透进去。
大家的脸都粉扑扑的,也许是因为酒意,也许是因为围炉烤肉,被热气熏蒸出来的。
沈静不象平时看起来一副稳重模样,袖子卷了起来,头发有些散乱,眼睛显得格外亮——象是比阁子外面,天幕上悬的星子还亮。
大概是因为实在太高兴。赛诗夺了魁,得了公主的手织的锦带,现在又和至亲好友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宴饮。
说是要高兴,也没折腾多晚,小冬的生物钟准准的,到点儿就困得开始瞌头打盹儿,胡氏也不唤她,直接和赵吕说了一声,便把人给抱走了。剩下四个人也没有再玩,盛了热汤喝了,也就各自散了。
沈芳和沈蔷住的院子离玉芳阁不远,也很宽敞。沈芳坐在妆台前,拆了头发,又卸簪环。铜镜磨得光洁明亮,里头映出来她的绮年玉貌,豆蔻芳华。沈芳怔了一下,才取了||乳|膏卸唇上的胭脂。
胭脂不是她们在家常用的,而是到了京城,进了王府才有的。不象家里用的那种,虽然已经算是好的,可是总觉得上头带着股泥腥味儿。这个却不一样,
沈蔷从她那屋跑了过来,屋里暖和,她只穿着小衣小裤,赤脚穿着一双绣花踏。
“姐姐,你看。”她捧着个匣子,献宝般放在沈芳面前:“你猜这里是什么?”
沈芳又好气又好笑:“你说是什么?你得了我也得了,还让我猜什么?”
沈蔷一拍脑门:“对哦,你肯定也得了。”
她把匣子一开,里面是一封银饼,还有两串散钱。
“今天王府的管家着人送来的,说是给我的月钱。”
那银饼是五钱一个铸成,撕开封纸可以看见雪亮亮的,成色上佳。一封是二十个。两串散钱,一串是五百,匣子不大,可是捧着真是沉甸甸的压手。
沈蔷抠出一个来反正都看了看:“到底是王府,比咱们在家时多了十倍啊。”她把匣子推开,挤在沈芳身边坐下来:“那个妈妈还说,明后天挪出半天空来量尺寸好裁冬天的衣裳,里外四套。”她把那个银饼在手里抛了接,接了抛,头靠在沈芳肩膀上:“姐,王府真好。”
“嗯。”
沈芳把卸下来的簪环收进盒子里,再将盒子放进抽屉。
沈蔷小声说:“你看见郡主今天的脚上的鞋了吗?”
沈芳嗯了一声。
“上头镶的那个珠子真好看,我记得二姐有一副那个耳坠子,是吴太守夫人给的,她看得跟眼珠子似的……那珠子还不如这个鞋上的圆,也没有这个亮呢。”
沈芳说:“吴太守夫人原是全州商户人家的女儿,纵然有钱,又哪能跟京城,跟王府比呢。”
“嘿,要让二姐瞧见,肯定气坏了她。”
沈芳收拾好了东西,转过头来正色说:“你也稳重些,别把平日我和你说的都当耳旁风。毛毛燥燥的,连这府里的丫鬟都比你沉得住气。”
“诶,来时我娘跟我讲就是让我来陪郡主玩的嘛。我要是也呆呆的,她也就不想和我玩了。”沈蔷并不在意沈芳的话,她摆弄着手里的银饼子,小声说:“这里可真好,咱们好日子过惯了,将来回去了可怎么办哪。”
沈芳抿嘴一笑:“怎么说?”
沈蔷坐直身:“有好吃的,有好穿的,月钱多得用不完,不用学这学那,连晚上喝酒都没人训斥……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嘛。”
沈芳点点她的脑门:“就知道吃吃玩玩。”
“姐,我今晚跟你睡吧。”
沈芳把被子掀开一角,沈蔷笑嘻嘻地钻进去躺下。
吹熄了灯,沈芳也躺了下来。
她想起来时母亲的嘱咐。
河东沈家,世代书香,说着是好听,可是只有名声是不够的。好不容易沈家出了个安王妃,可是这位姑姑却红颜命薄,生了赵吕便去世了,沈家与安王的关系也就不那么深厚。后来——安王又续娶了江南姚氏之女,沈家一度极为担心,生怕这位姚妃生下儿子,动摇了赵吕的的地位。幸而姚妃生的是个女儿,而安王又在两年之前奏请皇上,立了赵吕为世子,沈家的人才算安心。不算怎么说,赵吕身上流着一半沈家的血呢。
但是以后呢?
母亲说的那些话,想起来都让沈芳脸红。
赵吕和她之前只见过一两次面,还没有说过话。她比赵吕还大了好几岁呢,怎么就能……
“当年你堂姑姑,也比现在的安王爷大了三四岁呢。”母亲这么说。
她是很不以为然的,而且在来京城的路上,还打定主意,如非必要,绝不和这个世子表弟多说一句话,连多看一眼不会。
可是……
可是她现在变的不是那坚定了。
京城的一切,与河东是那样不同。王府的一切,与家中又是那么不一样。
赵吕也绝非她以前想象中那样,挂着鼻涕任事不懂的顽劣小孩儿。
可是……可是就算他很稳重,他很懂事,他很有王世子的样子,他也还是个小孩子啊——比自己还矮。
沈芳翻过来,又转过去,沈蔷早睡着了,她觉得也许是炕烧得热,总是静不下心来。
这一点又和家中不一样。
河东的冬天是阴冷的,哪怕住在楼上,生着火盆,那股冷嗖嗖的寒意还是无孔不入,棉袄皮袄都无法抵卸那股湿寒。京城不一样,京城的风又冷又硬,可是干脆爽辣,就象京城的人一样。屋里通着地龙,烧着暖炕,一点烟火气也没有,暖得让人只想在窗子下头晒太阳睡懒觉。
沈蔷说得对,这里太好了。
好到……她也不想离开了。
可她们在王府是客人,既然是客,那就总是要走的。
第十六章 来客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小冬打从那次进宫后就再没出过门。不过她在家里过得也不闷,有沈家姐妹相陪,赵吕和沈静也一下了学就过来。而且,王府有一座大花房,虽然时已隆冬,里面却还是百花齐放,别说牡丹芍药茉莉海棠这些花都不同季,可偏偏却都能在花房里同时开花吐蕊。用||乳|娘胡氏的话来说:“王爷旁的又不爱,看着些花草也是怡情养性的。再说,三十个花匠分作三班看护,再养不好花,那要他们做什么用。”
红绫也笑着说:“旁人府上都养戏子歌伎,咱们府上养花,人家养了耳朵,咱们养了眼睛。”
胡氏摇头说:“你知道什么,人多了是非就多,纷纷杂杂扯不清。哪儿有花儿草儿的省心。”
对!小冬举双手双脚赞成。
那些家养的戏子也好,歌女也好,也就等同于家妓,生死买卖都掌握在家主手中,可是一家之中肯定不止一个男人,老老少少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一团烂糊纠葛不清,
幸而她老爹安王爷不好这口。
安王府里头人口简单,安王死了两任妻子,现在身边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妾,一个是明夫人,另外两个都是婢女出身,一个姓程,和明夫人一样是宫中所赐,但是却没有夫人名份。一个是先头沈王妃的侍女,姓刘。这两个人在府里跟隐形人一样,小冬只在安王那里见过她们一回,还因为她们行了礼就退下了,连正脸儿都没看清楚。不过她们倒是送过东西过来,一套衣服和两双鞋,说都是亲手做的。不过胡氏笑着收下来,转脸儿就撂到一边儿去,还叮咛红绫红英说,外头人送的衣裳,饭食,甭管是谁做的谁送的,一概不能用。
小冬常见的,只有胡氏对她笑呵呵温柔爱怜的样子,乍一见她的冷脸,还真是不习惯。
不过胡氏一转过脸来,冷厉立刻不翼而飞,笑得又是一副护雏母鸡的样。
母亲去世,小冬也难过,可是并不是那么深刻。
因为对她来讲,这辈子实际上的母亲,应该是胡氏才对。而且,胡氏对她也没有半点保留,没有人的时候,胡氏都是小声喊她的名字,象所有母亲喊自己的孩子一样亲热。只在有旁人的时候,才称她郡主。
至于不吃别人给的东西,不穿别人经手的衣裳,小冬倒是可以理解。别说皇宫王府,就是寻常富户人家,后宅里的争斗手段也不少,她以前在小说里电视里可没少看。
不出门小冬也有消遣。
她可以写字。
对,就是写字。
赵吕教她的,从最简单的天地人开始教起,这些和后世的字差别不大,小冬当然一学就会。学生如此给面子,当老师的自然教起来倍儿有劲头,没教几天,赵吕赫然发现自家妹妹已经学会了上百字了,那叫一个意意洋洋。赵大世子认为,妹妹认识这么多字,一方面当然是自家妹妹是好胚子,聪明。另一方面当然是他教得好,教得妙,才能有这样的丰硕成果。
小冬认字是快,可是写字却不行了,套句话说,那是笔走龙蛇啊——
横是弯的,竖是曲的,嗯,要说有如龙蛇的话,倒有些委屈龙蛇了,好吧,那就笔走蚯蚓好了。不过谁都不在意。才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能识字就不错了,能写更是难得,至于好看难看,那有什么关系?一来她还小,刚学刚练。二来,她是女子,又不求考状元当才子,谁还来指摘她的字不成?
赵吕却是得意到不行:“妹妹就是聪明,象我。将来呀,肯定是个大大的才女。”
小冬只是笑。
就算她聪明,那也是象安王或是象她娘,赵吕就是排队也轮不上号。
不过小冬虽然字写不好,用得可是上品的纸墨。那纸是上等青竹纸,墨是宫坊制的松烟墨。小冬一开始还觉得自己这么烂的字糟蹋了好东
嫁时衣第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