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辣 > 花落燕云梦

花落燕云梦第22部分阅读

    花落燕云梦 作者:肉书屋

    花落燕云梦第22部分阅读

    骑马等候着我,身边还有另外一匹骏马,我向他点点头,跃上马背。

    两骑一前一后,乘着夜色向金陵飞驰而去。

    ::

    蝶舞江南(五)

    接近金陵不远,细密的雨点洒落下来,我拉紧了缰绳,纪纲原本始终保持了一段距离跟在我马后,此时加速赶上,在我身旁说道:“郡主不必如此着急,我们找个地方避过这场雨再走。”

    前面不远处就有一所客栈,我们在客栈前下马,店小二热情无比迎出来:“二位客官里面请!是打尖还是住店?”

    纪纲丢了一锭银子给他,说:“我们歇息片刻,把马伺候好。”

    那店小二眉开眼笑,忙去打点准备。

    我独自站立在屋檐下,遥望苍茫夜色中金陵的方向,眼前不断下落的雨滴如同我此时的心绪。

    顾翌凡离开我时并没有流泪。

    真正的心痛不是嚎啕大哭,而是眼看着一切发生无力挽回时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失去过顾翌凡,决不能让相同的情形在燕王身上再次发生。

    纪纲的声音从身后飘来:“皇上为二位殿下之事心烦意乱,数日没有视朝。东宫常妃娘娘对郡主爱如己出,郡主回京后可要先见她?”

    我伸手掠了一下被风雨吹得纷乱的发丝,知道他是担心我自身难保,想要我求助于常妃,但是东宫与诸王的关系并不密切,我并不想让常妃牵连其中,淡然一笑道:“母妃对我恩深情重,我心中已有愧于她,不能再让她为我担心了。我既然敢去见皇上,就有信心说服他。”

    纪纲幽幽说道:“感情这东西多不如少,多了是麻烦。”

    他自怀中取出呈菱角之状的一件东西,递给我说:“此物迎风晃动可生浓烟,一旦吸入鼻中即刻昏迷,你先服下解药,如果情形危急就利用它逃出宫外,千万不可束手就擒。”

    他似乎对我此去并不抱任何信心,已帮我预留退路,我伸手接过了他给我的迷烟和解药,在客栈中换好一套宫中太监的衣服。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快马兼程进入金陵城中,纪纲一骑当前,皇城守门护卫早已恭恭敬敬退让在一旁,并不敢多加盘问。

    锦衣卫杀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得罪了他们,很可能在一夜之间人间蒸发掉,不但尸骨无存,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对纪纲的畏惧正是来源于此。

    我跟随在纪纲身后进入皇城。经过燕王府门前时,果然见到大批锦衣卫肃然守护在围墙之外,严密监视着王府中的动静。燕王身怀武功,王府中的护卫也均非泛泛之辈,奉命看守燕王府的一定都是锦衣卫中的高手。

    其中一人,虽然身着同样的制服,身形却娇小玲珑,正是金疏雨。她见到纪纲经过,随即走了过来。

    纪纲问她道:“情形如何?”

    金疏雨昔日开朗洒脱的态度全然不见,答道:“殿下并未踏出书房半步,宫中也没有任何消息。”她一眼看见了我,眸光转动:“郡主回来了。”

    我跳下马背,轻声问道:“他还好吧?”

    金疏雨眼中的光芒立即暗淡下来,说道:“他怎么会好?他被拘在王府里多少天,就醉了多少天,一句话也不肯说,什么人都不肯见,再这样下去,只怕……”

    我的心头顿时隐隐作痛,无法想象他无辜蒙受这样的不白之冤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他从十八岁起镇守在漠北边疆,一次次征战浴血沙场,身上还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痕,却被自己的父亲怀疑通敌叛国。

    幼时的漠视,如今的猜忌,朱元璋的心从来都没有偏向过他。

    我正要进王府大门,纪纲拦住我说:“皇上下旨,任何人不得接近燕王府,郡主此刻不能见燕王殿下。”

    纪纲虽然愿意帮我,但他不能当着自己的下属的面公然违背皇帝的旨意带我进燕王府。

    我明白他的苦衷,点头说道:“我知道。”

    我不再回头,跃上马背抓紧缰绳往宫城疾驰而去,纪纲随后紧追而来。到了皇宫门口,他和我同时下马,向朱元璋所居容华殿步行。

    我低垂着头,混在一列太监中间,纪纲在殿外停住了脚步。

    我进入容华殿后,只见数名宫女太监垂手侍立,朱元璋斜倚在一张金漆软缎龙榻上,他发出一阵猛烈的咳嗽和喘息,身旁的侍女急忙轻轻按揉着他的后背,两名侍女跪捧着嗽盂,另一名年轻的妃嫔忙递过水,用手绢擦着他额头的汗珠。

    我轻轻走到龙榻前,叩首说道:“民女凌熙恭请皇上圣安。”

    朱元璋止住咳嗽后,缓缓开口问道:“朕听这声音很熟悉,是谁?”

    那妃嫔认识我的模样,说道:“回皇上,好象是永嘉郡主。”

    我抬头看向龙榻上的人,我面前的皇帝并没有让人震慑的“龙威”,他坐起身来,以手示意身旁诸人全部退下,目光向我身上扫射过来:“原来是你。当初你不辞而别,朕还时常想起你。还记得朕赐给你的封号吗?”

    我答道:“民女记得。”

    我并不以皇孙女自称,朱元璋并没有太介意,他看向榻旁的梨木圆几,说:“你到朕身边来。”

    近他身旁,他突然沉声发问道:“你也是为了棣儿来求朕?当初你不肯嫁与他,离京而去,如今又为什么还要护着他?朕早已说过,胆敢为他们求情者杀无赦,你不怕死吗?”

    他话语中犹带几分怒意,我摇头说:“民女并非为他,本是为皇上而来。”

    他看了看我,脸上表情放松了一些,身体靠回榻上的软枕上,问道:“你是为朕而来?不妨继续说下去。”

    我看着他说:“请问皇上,皇上哪一个指头受伤的时候会觉得疼?”

    他冷冷一笑道:“这个问题,你大可不必问朕。”

    我说:“皇上英明。十个指头都是皇上自己的骨肉,碰到了、伤到了,疼的是您自己;如果您下决心断掉一个两个,疼的也还是您自己。”

    我清楚看见他的眼神顿时喷射出愤怒的火焰。

    我接着说:“文正殿下的事情,皇上应该还没有忘记。”

    喷射着的火焰霎时变得无比暗淡。

    朱文正死时,朱标还不到十岁。

    朱元璋对朱文正倾注的感情并不比亲生儿子朱标少,朱文正之死正是他心底最深重的痛。

    朱元璋出身贫寒,家中常受饥饿困扰,他的大哥心疼弟弟,把食物悉数留给他,最后自己活活饿死,死时留下一子朱文正。朱文正以朱元璋为父,跟随着他南征北战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因狂妄自大被朱元璋以谋反治罪,惨死在父亲的刀下。

    无论多调皮的孩子,在父母眼中其实都是可爱的孩子。

    我看见了他腮边滴落的一颗泪珠。

    “正儿,标儿,榛儿,楠儿……”

    他额头上渗出大颗的汗珠,颤动的嘴唇不断地喊着朱文正、太子、秦王和小皇子的名字,即使贵为天子,他也只能眼看着马皇后,达定妃,胡充妃,这些他曾经心爱的人和一个个亲生儿子先他而逝去。

    我有些害怕,急忙走近他,摸摸他额头,发觉烧得烫人,忙拿起枕畔的绢帕替他拭去汗珠。

    朱元璋的目光盯住我,神情无比激动,气息微弱说道:“你告诉朕,为何上天要这样惩罚朕?朕真的不是个好皇帝吗?为何朕的儿子都不肯听朕的话?为何他们一个个等不及朕死,都开始图谋造反?……”

    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传来,身边侍立的宫人都不在他身边,我只能一手扶着他的肩膀,一手递水给他喝。

    看到他这副伤心颓废的模样,我忍不住说道:“皇上是大明朝的开国帝君,如今一统中原,收复沦陷多年的幽云十六州,纵观汉唐崩溃以来的英雄豪杰,无人能与皇上比肩,皇上的北伐檄文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定将万古称颂,皇上怎能如此妄自菲薄?”

    自唐朝崩溃以来,明朝是唯一一个大一统的汉族政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除汉唐外仅有的三个完整大一统又能长治久安的汉人执政封建王朝之一。北宋失去的幽云十六州,是在朱元璋的手中收回。

    明朝的国力并不输于汉唐盛世,国家地位甚至在汉唐之上,明朝拥有中国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属国数目,航海、交通得以大力发展,国家地位之高史无前例。大明帝国的缔造者朱元璋虽然生性猜忌嗜杀,但是所有的封建帝王都有这些缺点,他在恢复中华文明上的功绩还是不可埋没的。

    朱元璋一把抓住我的手,面上露出一丝笑容,喘息着说道:“丫头,你再说说看,朕比那宋太祖赵匡胤如何?”

    我见他情绪稳定下来,朗声答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皇上的功绩和文治武功犹在宋太祖之上。”

    我说的并不是假话。

    朱元璋继续问:“朕若胜似宋祖,比那秦皇汉武唐太宗又如何?”

    以我研究学习七年历史的经验,他问的是几个相当大型的研究课题,但是对我来说并不算是问题,我立刻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这几个皇帝的生平功过都评价了一遍。

    几乎是行云流水,出口成章。

    朱元璋看着我,眼中射出了意外赞赏的光芒。

    我隐隐感觉到不妙。

    他唤来宫人说:“传燕王来!”

    然后,他注视着我说:“朕以前竟然不知道你如此有见识,难怪棣儿对你一往情深。朕可以答应你赦免棣儿之罪,给他重新改过的机会,但是从此以后你必须留在宫中,给朕作女史官,帮朕编录此生传记。你可愿意?”

    我的背脊上顿时起了一层冷汗,给朱元璋做女史官编制书籍?

    我来到金陵,如愿救了朱棣,却困住了我自己。

    我再一次跌入了皇宫这个金色的牢笼。朱元璋的命令就是圣旨,任何人都没有反对的余地。

    我的手触碰到了纪纲给我的迷烟,如果我此时要逃,应该还来得及。

    如果我做了朱元璋的女史官,或许只有到他驾崩的时候我才会有机会离开皇宫。

    容华殿外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他离我越来越近,我的心意也越来越坚决。如果我的禁锢能够换回朱棣的自由,我愿意为了他留在朱元璋的身边。

    我退立在龙榻后面,燕王进殿来一眼就看见了我。

    他的紫眸中透出的光芒几乎可以照彻容华殿,随之而来的却是疑惑与迷茫,还带着担心与期望。

    我眨了一下眼睛,向他微微一笑。

    他在榻前跪下请安,朱元璋问:“这些日子以来,你可有悔过?”

    燕王低头说道:“儿臣已知错了。”的

    朱元璋说:“你若要继续养病,就留在京中;若是身体好了,就回北平去,替朕再征蒙元,驱逐鞑靼残部。”

    朱元璋的话意很清楚,如果燕王再次拒绝出征,等待他的就是在金陵燕王府中一生监禁的命运。与我在w城的“映柳小筑”中逍遥世外,对燕王朱棣而言永远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燕王终于抬起头来,却并不说话,目光直直看向我。

    朱元璋回头看了看我,命道:“你出去吧。”

    我知道朱元璋一定有话对燕王说,不敢有违,退步而出。

    殿外纪纲负手而立,殿中发生的一切他都了然于心。

    微风吹起他层层叠叠的衣摆,他看着宫院内的一缕浮云,对我说:“看来你与皇宫的缘份真是不浅。”

    我笑了一下:“只可惜我并不稀罕这缘份。我既然已经来了,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只要耐得住寂寞,做女史官也并不是坏事。”

    “好!好!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突然,荣华殿内传来朱元璋的一声怒斥和木杖落地的声音,却没有听见燕王说话。

    我吓了一跳,不顾一切冲进殿中,只见燕王依然跪在地上,身旁斜放着一根木制手杖,这手杖本来是放置在龙榻之侧,一定是朱元璋盛怒之下投击燕王后落在他身旁。

    燕王面容平静,脸上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惧色。

    朱元璋的怒火更盛:“从来没有人敢和朕讨价还价……你……你……”

    我跪在燕王身旁,他立刻抓住我的手,说道:“儿臣愿意带兵远征蒙元,朝中不缺史官,也不乏才华横溢之人,父皇为何偏偏选中她?儿臣心中如今惟有她一人,求父皇把她还给儿臣。”

    我望着他脸上被手杖击中的伤痕,眼泪一颗颗直落下来。

    燕王看到我落泪,立即转过头去,伏在地上叩首道:“除了她,儿臣从来没有向父皇要过什么,恳请父皇开恩!”

    朱元璋凝视着我们,很久很久,威严的表情竟然渐渐松弛下来,说道:“棣儿,你已经是第二次为了她来求朕了。朕要她做的是意义深远的大事,你怎么如此执迷不悟?朝中史官虽多,却无一人能有她这般见识!待过几年朕自然会放她出宫去,你们有的是一生相处的机会。”

    燕王抬头说道:“请问父皇还要儿臣等多久?”

    朱元璋说道:“五年之后,朕定将她还给你。”

    燕王神情肃然,说道:“多谢父皇千金一诺。儿臣愿意等,届时儿臣一定前来接她。”

    (洪武二十七年的故事至此结束,下一章时间从洪武三十一年开始)

    ::

    斗转星移(一)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了文锦楼的窗阁,我穿着一件玉色长裙,站立在一排排书架前,书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是新编修的《皇明祖训》,空气中还散发着一种清新的墨香。

    一名机灵的小女史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用手中的佛尘轻轻拂拭着书架,对我微笑着说:“姐姐每天都来得好早!”然后,她又轻声埋怨道:“这可都是我们的心血呢,这里春天风沙大,昨天才拂过,又落了一层灰土!”

    我微笑着看了看她,自汉代以来历代宫廷都会选拔有才学的女子赐予女史职位,她们都是精心选拔出来的才女。

    四载光阴如流水一般从我指端的彤管下渐渐滑过。

    按照唐蕊的年纪计算,我今年应该有二十二岁。但是别的女史都长大了,惟独我没有长,依然还是六年前蜀中唐蕊的少女模样,连一点点变化都没有。

    岁月仿佛遗忘了我,或许这是时空错乱导致的结果。

    燕王奉旨离开金陵,一直征战在外。

    洪武二十八年,洪武二十九年,洪武三十年,朱元璋不断发动对北蒙残部的攻击,燕王的身影始终没有在金陵出现过。

    断断续续,我会收到一些来自漠北的信函,从那些字字句句里,我仿佛看见了他在刀光剑影中伤心思念我的模样。

    我的回信很短,每次都是一幅画,一匹奔腾在草原的骏马和一朵宫墙内的小花。

    我想他一定会明白我的心意。

    皇宫的文锦楼就是国家图书馆,比w大的图书馆大上几十倍还不止,我每天在这里博览群书,带着一帮小女史撰写整理书籍,做着汉时班昭班婕妤曾经做过的事情。

    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将一生的执政经验进行重新修订编辑,为了大明天下长治久安、流传万世,给子孙制定了一套“家法”,其中包括禁用酷刑、禁立丞相、对犯法皇亲国戚的处置、对四方各国的外交策略,以及对皇室子孙持守、祭祀、出入、国政、礼仪、法律、后宫、内官、职制、兵卫、营缮、供用等各方面的详细规定,正是我面前这一套《皇明祖训》。

    我在二十一世纪北京图书馆所看到的《祖训录》明抄本和《皇明祖训》明刻本的历史典籍,有些部分居然是我亲自书写的,只不过没有署上我的名字而已。

    我穿越到了明代,总算为历史做出了一点贡献,的确没有虚度这四年时光。

    我走到一列书架前,正要伸手去整理几本位置摆放得不太端正的书籍,却发觉有人先我一步,将它们扶好了。

    那明黄|色的云妆飞纹的衣袖已经告诉我他是谁。

    他时常前来这里翻阅古籍,今天似乎来得特别早。

    “参见太孙殿下。”

    朱允炆温柔的声音立即传入我耳中:“对你说过多少次了,我还是喜欢听你叫我允炆哥哥。”

    成家立室后的朱允炆,斯文和蔼依然如故,身上却多了一点点男人成熟的感觉。

    我淡然说道:“小小女官,哪里有资格叫太孙殿下哥哥。殿下今天要找什么书?”

    朱允炆看着我说:“我不是来找书,是来找你的。母妃今日周年忌辰,你难道忘了吗?”

    我当然不会忘,去年常妃薨逝时,我暗自痛哭了几天几夜,却只能眼看着她离开,连送葬的资格都没有,后来是朱允炆把我带到了常妃的灵柩前。

    朱允炆象我在东宫时一样,拉起我的手说:“走吧,我们一起去皇陵。”

    我轻轻抽回手,却发现他的手已不象以前那样容易挣脱,费了好些气力才拿开。

    他的眼中立即闪过淡淡的一丝失望。

    我跟随在他身后,走到御花园中,盛开的牡丹和含苞欲放的玫瑰还带着露珠,朱允炆停下脚步,采下一朵丝绒般光滑润泽的大红玫瑰。

    我问道:“叶妃近日还好吧?”

    朱允炆看着那朵花,轻声道:“她昨天又开始头疼了。”

    朱允炆似乎并不太喜欢常妃吕妃为他精心挑选的名门之女马妃。

    叶逐月入宫后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朱允炆,心情抑郁不堪,是我设法让她见到了朱允炆。两人一见钟情,叶逐月深得他的宠爱,被立为侧妃,却时常生些莫名其妙的小病,朱允炆为此心烦不已。

    我宽慰他道:“有小毛病的人不会生大病,只要御医用心调理,她的身体一定能好起来。”

    朱允炆一扬手,我躲闪不及,他已将那朵花儿插在我发髻上,说道:“东宫佳丽虽多,始终难及一人。”

    我还未来得及答话,只听不远处一名女子冷笑道:“殿下好兴致,一大早在花园里逛,原来是园中别有风景。只是叶妃妹妹此刻独守空房,殿下岂不心疼?”

    阴阳怪气,还带着七分醋意。

    来人身着粉红宫裙,正是马妃,本来也是美人胚子,可惜拉长着脸,眉间还带着怨愤和煞气,将她的端庄美丽破坏殆尽。

    朱允炆对她似乎很忍让,说道:“你不要胡乱猜测。早上花园里天凉风大,你应该回宫中歇着才是。”

    不料马妃丝毫不给他面子,噘着嘴说:“我才不象那些病美人,成天在殿下面前装一副狐媚可怜样,我就是死了也没人疼没人管!殿下还理睬我做什么!”

    朱允炆走近她,柔声说了几句话,马妃的脸色才由阴转晴,并不顾忌我就在不远处,扑到他怀里说:“那你今天晚上过来吗?”

    朱允炆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马妃看了看我,问:“殿下要同她去哪里?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朱允炆说:“我们去皇陵拜祭母妃,宫中今日也有法事,你如果同去,法事就无人主持了。”

    马妃灿然一笑,看了看我,才说:“殿下还记得我才是您明媒正娶的妃子吗?”

    我在数丈之外等了好一会儿,才看见朱允炆走过来。

    那朵红玫瑰早已被我取下,放到池塘边的一棵柳树枝桠上。嫩绿色的柳枝配上大红色的艳丽花朵,虽然美丽,但是始终让人觉得不够协调,别扭之极。

    朱允炆对我说:“她说话一向如此,你不必与她计较。”

    我说:“我怎敢与东宫娘娘计较?殿下多虑了。”

    朱允炆说:“蕊蕊,这个位置……”却突然顿住,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速去速回吧。”

    我们从皇陵返回的时候,听到太原传来晋王病逝的消息。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的秋天就已经缠绵病榻,虽然躺在床上,还能够看书说话,晋王病逝后,他的病情开始加重。

    今年只有三十二岁的晋王英年早逝,与心中的失望和所受的打击不无关系。

    自从朱元璋立皇太孙后,这个他最疼爱的儿子再也没有来过金陵。连续失去了几个儿子,经历数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朱元璋的健康底线终于彻底崩溃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崩殂于皇宫容华殿内,终年七十一岁。

    三日后,朱允炆登基即皇帝位,是为建文帝。

    我和其他女史身着素白色的孝服,跪在容华殿前,却听见容华殿内传来一片哭叫之声。

    一名相熟的太监一边抹眼泪,一边匆匆而过,我叫住他问道:“林公公,出什么事情了?”

    他面容悲惨凄切,说道:“凌宫人莫非不知道皇上有遗诏要旧宫人全部殉葬吗?”

    殉葬?!

    我极力回忆思索,只听说过朱元璋有遗诏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同时不准诸藩王回京奔丧、各自固守封地以防内患外乱的遗诏,那遗诏的内容我还记得:

    “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固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今中者,推此令从事。”

    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过朱元璋有遗诏要求宫人集体为他殉葬。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所有旧宫人都必须殉葬,我也是其中一名。

    朱元璋已经忘记了自己对燕王五年之约的承诺。

    我却决不能在这里等死。

    ::

    斗转星移(二)

    我抬起头,眼前“容华殿”三个大字的匾额、朱漆的圆柱和精雕细刻的龙凤图案在丧仪的映衬下呈现满目狰狞。

    今天是五月十五,全国距离金陵最远的藩王也该收到皇帝驾崩的邸报和抄送的遗诏了。

    懿文太子、秦王、晋王先后薨逝,燕王此时是朱元璋最年长的儿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皇族的注目。

    史载“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燕王棣率师如京。”

    虽然朱元璋有遗命不准藩王离开属地,但是燕王仍会赶赴金陵奔丧,而且来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大批兵马。

    殿前的太监宣读完毕殉葬的遗诏,伴随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的破灭,我身旁的小女史立刻晕厥过去。女史们有些神情惶恐,有些还是一副无法置信的表情,有些已经开始哭泣,容华殿内外响起了一片哭声。

    面对着密密层层将我们包围起来的侍卫和锦衣卫,所有人都是待宰的羔羊,她们除了用哭泣表达心中的恐惧和哀伤,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地。

    白茫茫的殿阁,身着素服哭泣的宫女和太监,构成了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皇宫内一幅凄凉的画面,仿佛下了一场大雪,直冷到人的心里。

    一名小太监神情焦急,目光在女史中梭巡,似乎是在找人,他正是东宫的看门太监喜福。

    他看见了我,立即喜形于色,叫道:“郡主!”

    他对看守我们的侍卫耳语了几句,那侍卫点头,看了看我,说道:“皇上有旨,请凌宫人前往勤政殿见驾。”

    勤政殿已经更换了主人。

    隔着高高的台阶和数丈远的距离,雕龙金漆宝座上端坐之人,正是他们口称的“皇上”,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

    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子少傅黄子澄侍立在金阶下。

    我在金銮殿前跪下,静侯着他的旨意。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身旁的李公公随即说道:“皇上赐凌宫人起,请凌宫人回文锦楼去,依旧司女史之职。”

    朱允炆赦免了我。

    我还没来得及俯首称谢,黄子澄见状上前奏道:“臣启奏皇上,先皇已有遗诏,旧宫人一律殉葬,皇上千万不可违逆先皇旨意。”

    朱允炆说道:“朕知道。皇爷爷的遗训,朕一定会遵循。凌宫人昔日与朕有兄妹之情谊,难道黄卿觉得朕不该赦免她吗?”

    黄子澄似乎颇有顾虑,恭声奏道:“微臣斗胆,皇上确实不可破此先例,否则日后天下民心难服。”

    “好了。”朱允炆打断了黄子澄,微有不悦之色:“黄卿你不必再奏了,昔日在东宫时,黄卿对朕说过天子无戏言,朕既已赦免她,又怎能反悔?”

    黄子澄哑口无言,看向齐泰。

    齐泰与黄子澄是洪武十五年同科进士,二人私交相契,如今已是朱允炆的左膀右臂,黄子澄见朱允炆心意坚决,无计可施,只得求助于他。

    齐泰之为人较黄子澄圆滑得多,他看我一眼,嘴角扬起一抹轻微的笑意,出列说道:“微臣有两全之策,既可不违先皇旨意,亦可全皇上之心愿,只是不知皇上可愿意?”

    朱允炆说道:“齐卿既然有计策,何妨说出来给朕听听。”

    齐泰眼珠一转,说道:“皇上遗诏中所言殉葬者是‘旧宫人’,如今新皇已登基,她若是皇上妃嫔,自然不算‘旧宫人’……”

    我顿时惊呆了,齐泰居然想出这样的馊主意,要朱允炆封我为妃。

    正在此时,殿外专司祭祀的太监匆匆进来,跪禀道:“所有殉葬宫人共计四百八十二名,已点数四百八十一名,尚缺一名,钦天监所择时辰已至,恭请皇上下旨,奴才即刻便将他们遣送皇陵。”

    他奏完这些话后,目光带着几分迟疑向我看来:“皇上,凌宫人……”

    我脑子里马上想到了一个字:“逃!”

    但是,纪纲赠我的迷烟今天并没有带在身边,殿外密布大内高手和锦衣卫,以我的身手想要逃出皇宫难如登天,如果我强行闯出去,瞬时就会丧命在那些侍卫手下。

    我抬头看向金銮殿上的皇帝。

    齐泰与黄子澄面面相觑,朱允炆沉默不语,他的目光正好碰上我的目光,眼神里带着疑问与探询。

    他没有轻易作决定。

    我的脑子无比清醒,无论如何我决不能轻易死。

    朱棣等候了我四年,我不能让他来到金陵以后连我的尸骨都看不到。眼下只有先避过这一关,是什么名分对我而言并不重要,即使朱允炆册立我为妃嫔,迟早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只要有机会,我就立刻远遁天涯。

    我对他轻轻眨了一下眼睛。

    “黄卿,齐卿,”朱允炆会意,立即转向黄子澄和齐泰,问他们道:“依你们之见,朕给她拟什么名号好?”

    黄子澄仔细打量了我一番,才说道:“凌宫人天生丽质,色若春花之蕊,不知皇上以为封其‘蕊妃’如何?微臣听说凌宫人为永嘉郡主时闺名正是此字,可谓恰如其分。”

    朱允炆面带满意的笑容,说道:“黄卿果然有才华,朕就封她为蕊妃吧。”

    我不得不叩首拜谢道:“臣妾谢皇上恩典!”心中却想:“只要拿到了迷烟,我马上就逃。”

    那祭祀太监仍在殿中侯旨,朱允炆站起身,淡淡说道:“你送她们上路去吧。”

    这句话无疑是宣判了四百多人的死刑。

    众臣退出之后,朱允炆对我说:“爱妃你随朕来。”

    乍然听见“爱妃”这称呼,我只觉得无比肉麻。

    往殿后走去,朱允炆果然在殿外等候着我,身边的太监早已不见踪影。

    他缓缓转过身来,对我说:“蕊蕊,我今天很意外,也很开心。你永远都是我的好妹妹,无论你是不是真心留在我身边都不要紧,我也没有太多非分之想,只要你平平安安在皇宫里就好。”

    他早已看穿了我的心思,也知道我和朱棣的关系。

    我低头说道:“谢谢皇上。”

    朱允炆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忙,你先回去,我晚上再和你一起去见太后。”

    吕妃已被尊为太后,马妃被册立为皇后,叶逐月晋为皇贵妃。

    我想起那些殉葬的女史,对他说道:“那些殉葬的宫人……”

    朱允炆摇了摇头,双眼凝望着我道:“皇爷爷曾经教导过我,一旦身为万万人之上的帝王,若要君临天下、执掌乾坤,任何时候都必须以大局为重,我不能让皇爷爷失望,也不能赦免她们。”

    我很想对他说:“难道以大局为重就一定要对所有人残忍吗?难道以大局为重就必须有人作出牺牲吗?如果你心中没有亲疏之分,你为什么不把我一起杀掉?你为什么不把对我的仁心和怜悯也一起抛掉?”

    这些话,我并没有说出口。

    朱允炆不想辜负朱元璋的一片苦心,但是他始终不是一个狠决的皇帝。

    我怅望着他的身影渐渐远去,在黄昏的落日中仅余一片淡黄|色的朦胧幻影。

    我下定决心准备今晚乘夜色逃出宫外,正要回自己居所去,却看见马皇后带着几个侍女走过来。

    人还未靠近,她冷傲的声音已经飘过来:“恭贺蕊妃册封之喜!”

    我不得不暂时低头,躬身行礼:“妾妃恭迎皇后娘娘。”

    马皇后冷冷说道:“你在宫中也有几年了,这么不懂规矩吗?”

    皇后身为六宫之主,除皇贵妃外,普通嫔妃都要行礼参拜,但是也不必每次见面都跪拜,马皇后存心刁难我,我只想赶快溜出宫外,并不想惹是生非,只得忍气吞声跪在地上,说道:“妾妃参见皇后娘娘!”

    马皇后用手中的绢帕擦了擦鼻翼上的粉,抬头看看天色,说道:“我想和你说说话,太后却要我取件要紧的东西,这可怎么办呢?”

    那侍女笑道:“这还不容易,皇后娘娘去取了来,再同蕊妃娘娘说话也不迟啊。”

    马皇后看着我笑道:“那就只好委屈你在这里等我一小会儿了。”然后得意洋洋对那几个侍女说道:“我们走吧。”

    马皇后以为我会跪在当地等着她回来,我心道:“你们未免太小看我凌熙了。”

    她们前脚走,我后脚就施展轻功往居所而去。

    手脚麻利收拾好随身包裹,将迷烟藏入衣袖中,看准了出逃的路径,静待天黑。

    临走前,我又看了一眼生活了四年的地方,门窗桌椅都带着熟悉的味道,桌案上的笔架上,还搁置着几枝磨秃的毛笔。

    我将包袱搭在肩上,轻轻带上门,转身却撞到了一个人。

    一阵淡淡的兰麝之香传入鼻端,朱允炆伸手挡在我面前说:“蕊蕊,你要去哪里?”

    他的身后跟随着四名锦衣卫,为首一人穿着和纪纲一样的衣服,一双苍狼般机警的眼睛,鹰钩鼻子,年纪二十开外,正是新任锦衣卫副指挥使蒋献。

    朱元璋卧病后,朝中大事逐渐移交到朱允炆手中,纪纲一年前被派往宁夏追查一宗大案。纪纲一离开金陵,京中锦衣卫的管辖大权尽落于蒋献之手。蒋献为人心狠手辣,不但不输于纪纲,手段更加登峰造极。

    我心中暗叫不妙,纪纲给我的迷烟对蒋献他们毫无用处,他们手里一定有解药。

    无可奈何对朱允炆笑了一下:“搬家啊!难道皇上打算让我一直住在这里吗?”

    他脸上泛起一丝微笑,说道:“朕听说皇后让你跪在宫院里,去找你时你已经不在了,料你定是在此。朕也正要接你过去。”

    一列领路的太监掌着宫灯,蒋献等人亦步亦趋跟在我们身后。

    皇帝就是皇帝,朱允炆迎接我去新宫室,身边居然还带着几个锦衣卫。

    我们来到一座清新典雅的宫殿前,宫灯将院落照得亮如白昼,满目花枝招展,简直就是鲜花的海洋。朱元璋下诏“哭临三日,皆释服”,一排穿着浅桃红衣裙的宫中侍女齐齐跪下参拜。

    朱允炆拉着我走进殿门,转身对蒋献说道:“从今以后,蕊妃娘娘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如有任何闪失,朕惟你是问。”

    蒋献恭声说道:“微臣遵旨,锦衣卫一定尽心尽责护卫好娘娘。”

    殿中简洁精巧的装饰清丽脱俗,一种如兰似馨的香气在室内静静蔓延。

    走进内殿,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巨大的落地铜镜,四周镶嵌着玳瑁和玛瑙,铜镜中映射出我们的身影。

    朱允炆站在我身后,凝视着镜中人雪白中透着粉红的冰肌玉肤,精巧秀丽而又艳光四射的脸庞说:“以后你就住在这里,把包袱放下来吧。”

    我躲开他的注视,对他说:“皇上是要他们护卫我?还是要将我软禁起来?”

    朱允炆温柔说道:“我当然是要他们护卫你。宫中现在诸事未定,万一有歹徒潜入宫中伤了你怎么办?六宫你皆可随意出入,若是觉得闷,就去文锦楼中看看书,我空闲的时候就来陪你。”

    ::

    斗转星移(三)

    总管太监左安带着两名小内侍进寝殿来跪地叩安:“奴才请示圣驾!”

    朱允炆对他说:“蕊妃日常使用之物均依皇后之例供给,饮食起居你们也要多加留心侍候。若是让朕知道你们照应不周,朕可不会留情面的。”

    左安恭恭敬敬说道:“奴才遵旨。”

    朱允炆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左安答道:“奴才都已安排妥当了。”

    朱允炆对我说:“爱妃先换套衣服,然后陪朕用膳去吧。”他的态度很温和,语气也带着关切和体贴,宫人们看不出我们之间有丝毫破绽。

    蕊珠宫的红墙碧瓦、画楼飞檐之间,杨柳依依、百花齐放,在粉红的宫灯掩映之下,处处呈现花团锦簇的气息。

    出了正殿的后门,可见一座巨大的荷花池,两行翠柳拥着一条长廊通往池中央的小亭,小亭精巧状若莲花,池中还有一艘金碧辉煌的画舫。

    皇帝今晚在此传膳,亭中的侍女太监早已站了一大排,我环顾四周,蒋献手下的四个锦衣卫分散站立在小亭外荷花池畔,看似悠闲踱步,眼睛却时刻紧盯着我。朱允炆就坐在我身旁,他的轻功也不弱,看来今晚的逃遁计划要宣告失败了。

    朱允炆以眼神示意左安,亲自执起酒壶,向我面前的玉杯中斟上小半杯酒,微笑着说:“这些菜都是你最喜欢吃的,多吃一点。”

    桌上的菜式有西湖醋鱼、樱桃豆腐、笋芽含香、江南一品酥……都是我以前在东宫时常吃的宫廷菜,我却心猿意马坐立不安,连半点胃口都没有。

    片刻后,只见画舫上一列焰火冲天而起,呈北斗七星之状,刚刚湮灭,又有一列五光十色的焰火升上夜空,不但颜色各异,大小形状也不尽相同,犹如天女散花,极其美丽。

    朱允炆坐在我身旁仰望夜空,似乎带着无限憧憬,对我说道:“蕊蕊,还记得五年前中秋之夜我们一起放焰火的情景吗?”

    我既没有心情欣赏今晚的焰火表演,也没有心情和他叙旧,却不得不敷衍他:“我记得!”

    他清澈的眼眸看向我:“第一次在荷花池畔见到你的时候我觉得好开心,我终于有一个妹妹了,还长得象神仙一样美丽。原来我一直在猜测母妃会给你择个怎样的妹夫,却没想到你会成为我的妃子。”

    内值太监捧着一个金漆盘走近他跪下,侍女揭起覆盖的大红金绣绸布,金漆盘内赫然是数十枝无暇美玉所雕琢而成的玉钗,绿玉、翡翠、黄玉、羊脂白玉……应有尽有,款款都极尽新颖别致,那太监禀道:“宫中库房所珍藏玉钗皆已在此,恭请皇上圣裁。”

    朱允炆看着我说:“这些玉钗都赐给你,你可以随意挑选搭配衣服。”

    我穿着一套水绿色宫裙,发髻上别无装饰,朱允炆仔细端详后,拣择了一枝碧玉钗,替我簪在发间。

    花落燕云梦第22部分阅读

    欲望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