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50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150
借着草原副本升级!这是各方的共同立场,现在他就已经很嚣张了,这要再有个胜仗,还有别人活路吗?坑爹的是他还是个间歇性的精神病患,经常不靠谱!
到了这个地步,彼此之间已经被逼出了默契,这个皇帝就是不废也要把他弄残了。先架空了他再说!
两三天后,叶广学也向郑靖业表达了相似的意向。
—————————————————————————————————————————
对于大数人来说,对于狄人犯边的义愤只是停留在抽相的层面上,大数的国民连狄人长什么样儿都说不清楚,对于狄人的认识比萧令先还要少得。尤其是女人们,京城的女人们提到狄人,大会说:“那里的皮毛好。”再说到犯边什么的,就抽象了:“不就是时不时地犯个边,又被打退?”
哪怕是像郑琰这样的父亲培养她,丈夫不限制她,她对狄人的了解也没有深刻到能张口说出狄部的形势来。狄部的事情,她是听池脩之说的,说话的时候她正在捏着女儿的小胖手,检查她的指甲,小孩子的指甲薄而锋利,很容易挠伤自己的小嫩皮肤。
“朝中有
173、宝宝的名字 ...
大事发生么?你这样忙。”
“要打仗了。”
“嗯?跟谁?”
“北边,狄人。青牛部像是发了疯,圣人震怒。”
池脩之现在忙得厉害,太府掌天下库藏,虽有户部在,许战争中要用的物资还是要经太府之手。又有,旦有了战事,太府还要兼顾物价,不能因为战争而使国内物价飞涨,增加不安定因素。直充当橡皮图章的萧文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履行职责。
郑琰小心地放下女儿的手,食指却被小孩子抓着玩:“很严重么?”
杀人放火抢东西,怎么不严重?“是。这事透着奇怪,”伸手摸摸宝宝柔软的胎发,“恐怕狄部之内有什么变故,究竟是什么现在还说不上,我们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了,就当狄人会八部联合,大举进犯。”
郑琰笑道:“还不至于罢?要是八部联合,那就好对付,又不是连成体了……”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齐声道:“没那么巧吧?”
郑琰对狄人是不熟悉,虽然她穿越之前的那个时空也有北狄这种说法。但是,她至少在历史课本上读到过许次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农耕民族固然有“开疆拓土”的时候,但是,的情况下,还是游牧民族由于种种原因抢夺、侵略农耕民族。
可以说,只要游牧民族兴起了,伴随而来的必然就是农耕民族的被侵略。游牧比农耕还要“靠天吃饭”,老天爷个不小心把今年的雪下大了,那就要去抢上抢。只要某个游牧民族有了个核心,形成了个比较统的整体,农耕民族你就等着被抢吧。
历史经验表明,对于绝大数人来说,每每个游牧民族兴起的时候,绝不是开启了个“送经验、送装备、送声望”的草原副本,而是来了道催命符。甭管出了少英雄,都掩饰不了国土曾经被侵、百姓饱受摧残的事实。
农耕民族的拓张还要带点温情的面纱,什么教化啊、什么抚其首领啊、什么安置其民啊,到了游牧民族那里,半以屠杀抢劫开始,以压迫相继,打完了才想起顺个毛。等他们想起顺毛的时候,人都死了几百万了好吗?【2】
池脩之道:“极有可能,没有倚恃光凭着青牛部部之力,他们怎么敢?现在顶好是青牛部出了个疯子,才来招惹。要真是八部统了……”边乱起矣!内里还有萧令先这个猪队长,这日子没法过了。
“咱们明天去跟阿爹说说?”
池脩之苦笑声:“我原是盼着能在这事上头有所建树的,现在看来,还是想得过于简单了。”
————————————————————————————————————————
次日,郑琰抱着女儿回娘家,娘家人都不是头回见到小婴儿了,还是稀罕得不得了。这小丫头真是采着爹娘的优点长的,经展示,就被人抢着要抱。最后杜氏以彪悍的战力pk掉所有对手,包括孩子她娘,把外孙女儿给抢到手。边晃着孩子,边得意地问郑琰:“你到底给她起了个能听的名字没有啊?”
郑琰语塞,宝宝这个名字难道不能听吗?“长安想了这有年了,还是没起出个大名儿来。”
杜氏很坚定地道:“要不我先给她起个小名儿吧。”虽然有那么个语气助词,却用的是肯定句式。
郑琰不得不颤巍巍地问:“您想让她叫什么?”不得不先问下 ,据说这位亲娘大人,在自己小时候给起的小名儿叫二丫。后来是孩子她爹看不下去了,早早地给起了个大名叫郑琰,这才避免了土鳖的闺女过于乡土。
杜氏道:“就□华吧,”杜氏觉得这名儿起得好,比较得意地问大家,“你们说呢?”
赵氏等都觉得还不错,古人起名字,完全没有现代小资那么讲究。郑琰傻眼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个名字,也只是比二丫好上了那么丁点,只有丁点而已!什么春夏秋冬的,那不都是坑爹的丫环名儿么?
杜氏皱皱眉头,不得不说,这个小女儿就是事儿挺的:“你不喜欢?那要不就叫丽华?”
窝勒个去!还不如春华呢?郑琰膝盖软,差点就给她跪了!“还是□华吧。”回去就掐着池脩之的脖子让他给起名儿,他不起,她自己起!
宝宝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杜氏口个“小春华”,听到郑琰耳朵里就像在喊“小春花儿”,那叫个憋屈。赵氏笑道:“我总想生个闺女,总不如愿,如今可好了,有了外甥女儿,也算有些安慰了。”拿食指点着小婴儿的嫩脸颊。
郑家就缺小姑娘,堆女人围着个小丫头打转,换尿布都不用乳母的。
杜氏因为阿宣照顾小春华照顾得妥贴,甚至把手挥,把阿宣两口子长期外派到了郑琰那里。这件事情上,阿成还是乐见其成的,阿宣与郑琰熟识,到了郑琰那里,儿子、儿媳都吃不了亏。再者,池氏夫妇将来前程也不会差了,到哪里伺候不是伺候呢?
由于带来了宝宝,郑家的曾孙辈也被抱了来,小豆丁里已经有几个能走路能说话了。做为姑祖母,郑琰表示听到豆丁们被教导着喊她家牙都没长的闺女“姨母”她的鸭梨很大。
片欢腾之中,李莞娘的神色就有些落寞了。郑琰看在眼里,再看女儿时半会儿是抢不回来了,拉着李莞娘到外面说话,说的自然也是这生育的话题。
李莞娘打起精神道:“您放心,我没事儿,也算看得开了。再等等,再等等,再过二年要是还没有……”不行,她还是说不出来让丈夫纳妾的话。
郑琰道:“跟四郎好好说,你们侄子、堂侄大堆。”过继也行的。如果郑德良不乐意,非要自己生,这个……郑琰还真不好强制。
郑琰打住话头,又把开解徐莹的话跟李莞娘说了几句,什么不要太紧张了类,又有注意饮食等等。李莞娘用心听着,又道:“我活了二十年,也就这么件不如意的事情,比旁人已经好得太啦,姑母也不用为我担心的。”说着咧嘴笑,虽然笑得有些勉强。郑琰揽着她的肩:“外头还凉,进去罢。”
这天总的来说还是过得不错的,郑府的女眷们对于狄人入侵这件事情,基本上没什么概念,该说的说该笑的笑,丝毫不见紧张。
傍晚,郑靖业携子婿等归来,杜氏迫不及待地向孩子的外祖父、父亲、舅舅、表兄们宣布了小女娃的名字。郑靖业捋须:“这名字不错。”池脩之居然也很狗腿地道:“名字很好。”郑琰都要囧裂了。
待吃过饭,郑靖业不免又开小小的家庭核心会议。郑琰充分体会到了什么是“有妈的孩子像块宝”,闺女往杜氏那里放,她就能蹿进郑靖业的书房聊天。郑靖业对这样的女儿也有些无语:“来吧,又想说什么?”
“盐、铁、粮、茶。”
郑靖业咧嘴看着池脩之:“还真让她说着了。”
池脩之解释道:“阿爹已经奏请圣人了,事情弄明白之前,关榷场,停互市。不许商人往外贩运盐、铁、粮、茶四样。”
啧,弄了半天,人家早想到了,郑琰有些懊丧,又想,要是连战略物资管制都想不到,她爹这丞相也就白干了。战争是双方的事情,既然她爹有准备了,这仗就不会太艰难。她现在,还是想想,怎么给女儿弄个她觉得好听的名字吧。
扳扳指头,郑琰决定去找她先生,如果顾益纯同意给孩子另换个好听的正式的名字,想必她爹定会很狗腿地赞成,而池脩之肯定会同意的。
打定主意,郑琰第二天就跑到了庆林大长公主府里去,庆林大长公主居然不在家,顾益纯个老宅男正在家里努力纠正顾宽的用词。郑琰的到来解放了顾宽,欢呼声:“阿姐~”
郑琰雷达开,很快地截口道:“阿宽累不累?累了就去找你哥玩儿,看看他养的那只八哥还在不在。”
顾宽急于摆脱顾益纯的魔爪,得了台阶就下,奔去找顾宁:“哥~我想你~”
顾益纯带过无数的师弟,也教过许徒弟,全加起来也没有顾宽难搞定,顾宽跑掉了,他居然长出口气,颇有种解脱的感觉。郑琰看得发笑:“阿宽用词是别致了点儿,却没有用得离谱过,听的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顾益纯摇摇头:“估计是像他舅家那些人。”
郑琰喷笑出声:“可千万别让师母听到了。”
“她去宫里了,你别告诉她啊。”
“行啊!那您帮我个忙。”
“你如今还有自己办不了的事?”
“我们家宝宝,阿娘给取了个小名儿,我想给她取个大名儿,长安想了年也没想出个合适的,他们现在又忙。您给起吧~”
顾益纯很认真地道:“我也想过给大娘想名,只是还没定。你娘给她取了个什么名儿?”
郑琰抽抽嘴角:“□华。”
出乎意料地,顾益纯严肃地道:“这个名字很好,生发而繁盛,做大名也做得了。”
郑琰很崩溃,就求了这么个大名回来。好吧,既然大家都喜欢,那就是它了。母亲起的名字不能反驳,老师给定的名字,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替换掉,郑琰的长女正式挂了个“池春华”的铭牌。
顾益纯解决了件事情,心情大好,开始关心起郑琰来了:“你爹和长安近来都忙吧?”
“嗯,为着狄人的事儿,不是什么难事儿,他们都知道怎么应对呢。”
“如此便好,你知道括隐的事情么?”
“嗯,暂缓了。”
“括隐是好事,只是圣人太急了。对了,京中宗室渐,有许四处钻营的,圣人对亲戚总是照顾的,你有个数。”
“师母这里没少被人打扰吧?
“我这才知道,萧氏族人之,不亚于任世家。”
两人东拉西扯着些八卦,互相交换些情报,都挺无聊的。恰在这时,宫中来使:“娘子宣韩国夫人进宫呢,小人们去了夫人府上,府上说夫人到了这里,真怕跟您走岔了道儿。”
郑琰道:“你都把我绕晕了,究竟是什么事?你这笑逐颜开的,是有好消息?”
“正是!娘子有孕了,想见夫人,大长公主正在昭仁殿里照顾呢。”
郑琰还没说什么,顾益纯已经以手加额:“大幸!”
————————————————————————————————————————
郑琰匆忙与宫使起入宫,还没到昭仁殿,就已经感受到了热烈的气氛。昭仁殿里,庆林大长公主之外,徐莹的母亲郡主也来了,连江阴大长公主这样的大长辈都到了,屋子的女人欢乐和谐得塌糊涂。
郑琰进屋差点没闪瞎眼,她越看越觉得徐莹整个人都在发光。也为徐莹高兴,开心地道:“恭喜。”
徐莹不好意思地道:“刚刚才诊出来,你们也别太激动了。”
明明你比别人都激动好吗?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的手都抖了!郑琰也不拆穿她,挨着庆林大长公主坐了:“我去寻师母没遇着,原来您到这里来了。”
徐莹笑道:“姑母是我的福星呢。”原来,庆林大长公主躬逢其会,被徐莹觉得此人有福气。江阴大长公主道:“嗯,她是命里带福的,是个有后福的人,”十分欣慰的样子,“看见你这样,我也就放心啦。”
徐莹道:“是我不孝,让您担心了。”
祖孙俩诉了番亲情,徐莹几乎要掉下泪来,庆林大长公主又劝:“别哭别哭,这是喜事,这时候哭,尤其伤眼睛,对孩子也不好。”
徐莹渐渐收泪,擦擦眼角:“我今天却是有事相托的。”
郑琰眨眨眼:“什么事?”
“我如今有了身子,诸事不便,”主要是想安心养胎,“想托姑母与阿琰些事务,”就是自己休息了,也不把内外命妇
173、宝宝的名字 ...
的事情交给别人,“姑母是长辈,阿琰是我女侍中,名正言顺。且宫中位份高者为婕妤,她又有儿子要照看,其余人等品级又低了。”
庆林大长公主道:“娘子正位中宫,万事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我们来走动走动倒是可以的。否则,有些事情还真是不太好说。”
徐莹痛快地拍板:“如此,谢姑母啦。”
庆林大长公主也很痛快地道:“都是应该做的,有什么谢不谢的呢?”江阴大长公主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口气很是轻快:“这样就好了啦,你也能安心养胎,交给她们也能放心。天气渐渐热了,也不要用太的凉物。”
歪楼到了孕妇经上面。
皇后有孕是件大好事,完全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虽然没有刻意宣传,已经有许人知道了。因后宫们都在掖庭,徐莹管得又严厉,消息过去的时候就稍晚了些,徐少君等人被这消息砸懵完了,收拾收拾过来道贺的时候,萧令先已经到了。
彼时郑琰已经离了昭仁殿,路过大正宫工作区的时候停了小会儿,抓了把钱让个小宦官去把池脩之叫来“偶遇”下,顺便传递了消息。出大正宫门的时候又遇到了郭靖,郭靖认得郑琰的车,因是亲戚,特意打了声招呼。
郑琰于车内回话,又顺便告诉了他:“你快去等着,兴许圣人时开心叫你升官发财。”她路就这么拖拖拉拉,中途还派人往娘家递了回消息,不消么会儿,半个京城就传开了。
这时萧令先正在昭仁殿里当着小妾的面夸老婆:“这孩子真是福星,今天收到的消息,青牛部战败,惧天威遁逃了!”徐莹笑遂颜开,谁不喜欢听吉祥话呢?眼风扫过眼色各异的后宫诸人,徐莹得体地答道:“是圣人英明,将士用命。”
“都样,都样的。”萧令先乐哈哈,他是得意的。旦有了嫡子,意义就不样。而战争的胜利,似乎证明了他是天命所归,他的威信也能增加,以后对内推行改革,就会顺利。
“战而定,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的。”萧令先描绘着美好前景,全然没有留意到徐莹眼中的异色。当个属性为不靠谱的人说以后会越来越好,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徐莹是不信的。
如果郑靖业在这里,他会告诉萧令先,别做梦了,狄部里个变态眼瞅就要吞并八部统全族,跟你干仗了。
如果郑琰在这里,定会告诉萧令先,有梦想是好的,不过人还是要活得清醒点。
战而定?快别天真了,就是先帝,也前前后后打了五六年的仗,还亲征过。这还是在狄部分裂的情况下。
遇上个有核心的、比较统的游牧政权,打十年能基本安定,那算你走了狗屎运,打个二、三十年都是平常。遇上北方有雄主,对峙上几十年也不稀奇。你头疼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作者有话要说:【1】个人直认为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执行。国共合作也是“安内”呢,至于攘完外之后你再开片,已经是另外个问题了。委员长棋差着。
【2】中国历史上,从匈奴开始,各种少数民族政权,就木有不南侵的,也木有不屠杀平民的。这里还要提个个例,西晋末年的时候,中原政权对少数民族也不怎么客气的,贩卖胡人奴婢什么的,下手也是很凶残的。当时最著名的奴隶就是石勒了,等他朝翻身做主人,晋人就倒了大霉了。
最后,徐莹妹子我没打算让她没孩子滴~
ps:下文的发展会变得挺诡异……
等徐四和梁横完蛋的同学们,不用等太久了……我在努力写,他们的结局已经想好了。
174
174、次小聚会 ...
萧令先的得意只维持了短短的三天。
他以为的“天威所致,凶狄遁逃”,实际上是“抢够本了,战略转移”。在这三天里,萧令先的底气十足,面下令统计本次俘获、损伤、奖励,面下令下诏责问青牛部,同时要派使巡谕诸狄以作威慑。
因为是天朝“胜利”了,而且蒙受了些损失,所以萧令先要求诏书的措词要强硬。李神策明明白白翻了个白眼,只是当时萧令先正在慷慨陈词,没有看到。李神策对于狄部的了解比别人都深刻,即使他没有像郑靖业那样差点把狄八部给玩死——最近几年他的心力都用在这个上面了,明明白白地感觉到了这其实的不对劲。
与萧令先相比,郑靖业、蒋进贤就老成了,他们提出:“圣人,边民受难,请先抚之。”
萧令先才想起来,他激动,当看着战争胜利的结果,忘了自家百姓还在受苦受难。这才令安抚臣民。
郑靖业又提出:“三城被焚,宜重建,谨防狄人再范。”
萧令先脸便秘,显然,他又没想到。不过丞相就是干这个活的,郑靖业提醒了,没耽误事儿就好。再让郑靖业与有司合计筑城的费用,如何迁民实边类。
如果御座上坐的是先帝,郑靖业肯定不敢这么干,这样条条地拎出来,那是在红果果地打皇帝的脸,证明皇帝无能想不到这些问题。遇上先帝,郑靖业会写个仔细的条列,用词委婉地做份计划交给皇帝,让皇帝去宣布。对现在的萧令先,郑靖业已经失了这份耐心。
所以说,有时候别以为大臣什么事都提出来了就是真的为你着想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做法,里面隐藏的心意是不同的。
萧令先这菜鸟哪事老狐狸的对手?他见庶务已经安排妥当了,又沉浸在对狄胜利的喜悦中了。只要是雄性,就难免会热衷于激烈碰撞带来的快感。尤其军事的胜利还能带来政治上的收获,接着滚雪球样的引来丰硕的成果。青牛部进犯,也算是给萧令先敲响了警钟——不可疏忽了边事。
萧令先督促着中书舍人写诏书。
写诏书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对外,不但有各种措词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与恩怨情仇。池脩之、柳敏转岗,只剩下蒋卓与郑文博两个中书舍人,这两个人硬着头皮写好了草稿,萧令先看了还觉得不满意。他觉得没有把他的意思给完全表达出来。
郑文博是个实诚孩子,闷头不坑声。蒋卓坏点,恭恭敬敬地请示萧令先:“臣驽钝,请圣人明示。”萧令先的文化水平绝对不及蒋卓,他只觉得不好,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好来,只好赌气似地吩咐蒋卓:“你去趟鸿胪那里,问问李神策狄部的情况,重新写了来。”
蒋卓答应声就收拾好文具去找李神策了,实际上他是在磨洋工,点也不肯出力。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蒋卓看来,你好歹是个皇帝,咱先写道诏书抚慰边民好吗?你被人屠了三座城啊!难道不该先安抚民众、查查青牛部发的什么疯吗?
郑靖业与李神策已经分别在做这件事情了,以前对狄部不算忽视了,却由于距离的原因没有过分关注,也不可能把重点全放到这里。狄部其实挺大的,事务千头百绪,难以全盘掌握。现在有了个清楚的目标,调查起来反而容易。
先是,郑靖业接到了张进
分节阅读150
欲望文
分节阅读150
借着草原副本升级!这是各方的共同立场,现在他就已经很嚣张了,这要再有个胜仗,还有别人活路吗?坑爹的是他还是个间歇性的精神病患,经常不靠谱!
到了这个地步,彼此之间已经被逼出了默契,这个皇帝就是不废也要把他弄残了。先架空了他再说!
两三天后,叶广学也向郑靖业表达了相似的意向。
—————————————————————————————————————————
对于大数人来说,对于狄人犯边的义愤只是停留在抽相的层面上,大数的国民连狄人长什么样儿都说不清楚,对于狄人的认识比萧令先还要少得。尤其是女人们,京城的女人们提到狄人,大会说:“那里的皮毛好。”再说到犯边什么的,就抽象了:“不就是时不时地犯个边,又被打退?”
哪怕是像郑琰这样的父亲培养她,丈夫不限制她,她对狄人的了解也没有深刻到能张口说出狄部的形势来。狄部的事情,她是听池脩之说的,说话的时候她正在捏着女儿的小胖手,检查她的指甲,小孩子的指甲薄而锋利,很容易挠伤自己的小嫩皮肤。
“朝中有
173、宝宝的名字 ...
大事发生么?你这样忙。”
“要打仗了。”
“嗯?跟谁?”
“北边,狄人。青牛部像是发了疯,圣人震怒。”
池脩之现在忙得厉害,太府掌天下库藏,虽有户部在,许战争中要用的物资还是要经太府之手。又有,旦有了战事,太府还要兼顾物价,不能因为战争而使国内物价飞涨,增加不安定因素。直充当橡皮图章的萧文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履行职责。
郑琰小心地放下女儿的手,食指却被小孩子抓着玩:“很严重么?”
杀人放火抢东西,怎么不严重?“是。这事透着奇怪,”伸手摸摸宝宝柔软的胎发,“恐怕狄部之内有什么变故,究竟是什么现在还说不上,我们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了,就当狄人会八部联合,大举进犯。”
郑琰笑道:“还不至于罢?要是八部联合,那就好对付,又不是连成体了……”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齐声道:“没那么巧吧?”
郑琰对狄人是不熟悉,虽然她穿越之前的那个时空也有北狄这种说法。但是,她至少在历史课本上读到过许次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农耕民族固然有“开疆拓土”的时候,但是,的情况下,还是游牧民族由于种种原因抢夺、侵略农耕民族。
可以说,只要游牧民族兴起了,伴随而来的必然就是农耕民族的被侵略。游牧比农耕还要“靠天吃饭”,老天爷个不小心把今年的雪下大了,那就要去抢上抢。只要某个游牧民族有了个核心,形成了个比较统的整体,农耕民族你就等着被抢吧。
历史经验表明,对于绝大数人来说,每每个游牧民族兴起的时候,绝不是开启了个“送经验、送装备、送声望”的草原副本,而是来了道催命符。甭管出了少英雄,都掩饰不了国土曾经被侵、百姓饱受摧残的事实。
农耕民族的拓张还要带点温情的面纱,什么教化啊、什么抚其首领啊、什么安置其民啊,到了游牧民族那里,半以屠杀抢劫开始,以压迫相继,打完了才想起顺个毛。等他们想起顺毛的时候,人都死了几百万了好吗?【2】
池脩之道:“极有可能,没有倚恃光凭着青牛部部之力,他们怎么敢?现在顶好是青牛部出了个疯子,才来招惹。要真是八部统了……”边乱起矣!内里还有萧令先这个猪队长,这日子没法过了。
“咱们明天去跟阿爹说说?”
池脩之苦笑声:“我原是盼着能在这事上头有所建树的,现在看来,还是想得过于简单了。”
————————————————————————————————————————
次日,郑琰抱着女儿回娘家,娘家人都不是头回见到小婴儿了,还是稀罕得不得了。这小丫头真是采着爹娘的优点长的,经展示,就被人抢着要抱。最后杜氏以彪悍的战力pk掉所有对手,包括孩子她娘,把外孙女儿给抢到手。边晃着孩子,边得意地问郑琰:“你到底给她起了个能听的名字没有啊?”
郑琰语塞,宝宝这个名字难道不能听吗?“长安想了这有年了,还是没起出个大名儿来。”
杜氏很坚定地道:“要不我先给她起个小名儿吧。”虽然有那么个语气助词,却用的是肯定句式。
郑琰不得不颤巍巍地问:“您想让她叫什么?”不得不先问下 ,据说这位亲娘大人,在自己小时候给起的小名儿叫二丫。后来是孩子她爹看不下去了,早早地给起了个大名叫郑琰,这才避免了土鳖的闺女过于乡土。
杜氏道:“就□华吧,”杜氏觉得这名儿起得好,比较得意地问大家,“你们说呢?”
赵氏等都觉得还不错,古人起名字,完全没有现代小资那么讲究。郑琰傻眼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个名字,也只是比二丫好上了那么丁点,只有丁点而已!什么春夏秋冬的,那不都是坑爹的丫环名儿么?
杜氏皱皱眉头,不得不说,这个小女儿就是事儿挺的:“你不喜欢?那要不就叫丽华?”
窝勒个去!还不如春华呢?郑琰膝盖软,差点就给她跪了!“还是□华吧。”回去就掐着池脩之的脖子让他给起名儿,他不起,她自己起!
宝宝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杜氏口个“小春华”,听到郑琰耳朵里就像在喊“小春花儿”,那叫个憋屈。赵氏笑道:“我总想生个闺女,总不如愿,如今可好了,有了外甥女儿,也算有些安慰了。”拿食指点着小婴儿的嫩脸颊。
郑家就缺小姑娘,堆女人围着个小丫头打转,换尿布都不用乳母的。
杜氏因为阿宣照顾小春华照顾得妥贴,甚至把手挥,把阿宣两口子长期外派到了郑琰那里。这件事情上,阿成还是乐见其成的,阿宣与郑琰熟识,到了郑琰那里,儿子、儿媳都吃不了亏。再者,池氏夫妇将来前程也不会差了,到哪里伺候不是伺候呢?
由于带来了宝宝,郑家的曾孙辈也被抱了来,小豆丁里已经有几个能走路能说话了。做为姑祖母,郑琰表示听到豆丁们被教导着喊她家牙都没长的闺女“姨母”她的鸭梨很大。
片欢腾之中,李莞娘的神色就有些落寞了。郑琰看在眼里,再看女儿时半会儿是抢不回来了,拉着李莞娘到外面说话,说的自然也是这生育的话题。
李莞娘打起精神道:“您放心,我没事儿,也算看得开了。再等等,再等等,再过二年要是还没有……”不行,她还是说不出来让丈夫纳妾的话。
郑琰道:“跟四郎好好说,你们侄子、堂侄大堆。”过继也行的。如果郑德良不乐意,非要自己生,这个……郑琰还真不好强制。
郑琰打住话头,又把开解徐莹的话跟李莞娘说了几句,什么不要太紧张了类,又有注意饮食等等。李莞娘用心听着,又道:“我活了二十年,也就这么件不如意的事情,比旁人已经好得太啦,姑母也不用为我担心的。”说着咧嘴笑,虽然笑得有些勉强。郑琰揽着她的肩:“外头还凉,进去罢。”
这天总的来说还是过得不错的,郑府的女眷们对于狄人入侵这件事情,基本上没什么概念,该说的说该笑的笑,丝毫不见紧张。
傍晚,郑靖业携子婿等归来,杜氏迫不及待地向孩子的外祖父、父亲、舅舅、表兄们宣布了小女娃的名字。郑靖业捋须:“这名字不错。”池脩之居然也很狗腿地道:“名字很好。”郑琰都要囧裂了。
待吃过饭,郑靖业不免又开小小的家庭核心会议。郑琰充分体会到了什么是“有妈的孩子像块宝”,闺女往杜氏那里放,她就能蹿进郑靖业的书房聊天。郑靖业对这样的女儿也有些无语:“来吧,又想说什么?”
“盐、铁、粮、茶。”
郑靖业咧嘴看着池脩之:“还真让她说着了。”
池脩之解释道:“阿爹已经奏请圣人了,事情弄明白之前,关榷场,停互市。不许商人往外贩运盐、铁、粮、茶四样。”
啧,弄了半天,人家早想到了,郑琰有些懊丧,又想,要是连战略物资管制都想不到,她爹这丞相也就白干了。战争是双方的事情,既然她爹有准备了,这仗就不会太艰难。她现在,还是想想,怎么给女儿弄个她觉得好听的名字吧。
扳扳指头,郑琰决定去找她先生,如果顾益纯同意给孩子另换个好听的正式的名字,想必她爹定会很狗腿地赞成,而池脩之肯定会同意的。
打定主意,郑琰第二天就跑到了庆林大长公主府里去,庆林大长公主居然不在家,顾益纯个老宅男正在家里努力纠正顾宽的用词。郑琰的到来解放了顾宽,欢呼声:“阿姐~”
郑琰雷达开,很快地截口道:“阿宽累不累?累了就去找你哥玩儿,看看他养的那只八哥还在不在。”
顾宽急于摆脱顾益纯的魔爪,得了台阶就下,奔去找顾宁:“哥~我想你~”
顾益纯带过无数的师弟,也教过许徒弟,全加起来也没有顾宽难搞定,顾宽跑掉了,他居然长出口气,颇有种解脱的感觉。郑琰看得发笑:“阿宽用词是别致了点儿,却没有用得离谱过,听的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顾益纯摇摇头:“估计是像他舅家那些人。”
郑琰喷笑出声:“可千万别让师母听到了。”
“她去宫里了,你别告诉她啊。”
“行啊!那您帮我个忙。”
“你如今还有自己办不了的事?”
“我们家宝宝,阿娘给取了个小名儿,我想给她取个大名儿,长安想了年也没想出个合适的,他们现在又忙。您给起吧~”
顾益纯很认真地道:“我也想过给大娘想名,只是还没定。你娘给她取了个什么名儿?”
郑琰抽抽嘴角:“□华。”
出乎意料地,顾益纯严肃地道:“这个名字很好,生发而繁盛,做大名也做得了。”
郑琰很崩溃,就求了这么个大名回来。好吧,既然大家都喜欢,那就是它了。母亲起的名字不能反驳,老师给定的名字,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替换掉,郑琰的长女正式挂了个“池春华”的铭牌。
顾益纯解决了件事情,心情大好,开始关心起郑琰来了:“你爹和长安近来都忙吧?”
“嗯,为着狄人的事儿,不是什么难事儿,他们都知道怎么应对呢。”
“如此便好,你知道括隐的事情么?”
“嗯,暂缓了。”
“括隐是好事,只是圣人太急了。对了,京中宗室渐,有许四处钻营的,圣人对亲戚总是照顾的,你有个数。”
“师母这里没少被人打扰吧?
“我这才知道,萧氏族人之,不亚于任世家。”
两人东拉西扯着些八卦,互相交换些情报,都挺无聊的。恰在这时,宫中来使:“娘子宣韩国夫人进宫呢,小人们去了夫人府上,府上说夫人到了这里,真怕跟您走岔了道儿。”
郑琰道:“你都把我绕晕了,究竟是什么事?你这笑逐颜开的,是有好消息?”
“正是!娘子有孕了,想见夫人,大长公主正在昭仁殿里照顾呢。”
郑琰还没说什么,顾益纯已经以手加额:“大幸!”
————————————————————————————————————————
郑琰匆忙与宫使起入宫,还没到昭仁殿,就已经感受到了热烈的气氛。昭仁殿里,庆林大长公主之外,徐莹的母亲郡主也来了,连江阴大长公主这样的大长辈都到了,屋子的女人欢乐和谐得塌糊涂。
郑琰进屋差点没闪瞎眼,她越看越觉得徐莹整个人都在发光。也为徐莹高兴,开心地道:“恭喜。”
徐莹不好意思地道:“刚刚才诊出来,你们也别太激动了。”
明明你比别人都激动好吗?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的手都抖了!郑琰也不拆穿她,挨着庆林大长公主坐了:“我去寻师母没遇着,原来您到这里来了。”
徐莹笑道:“姑母是我的福星呢。”原来,庆林大长公主躬逢其会,被徐莹觉得此人有福气。江阴大长公主道:“嗯,她是命里带福的,是个有后福的人,”十分欣慰的样子,“看见你这样,我也就放心啦。”
徐莹道:“是我不孝,让您担心了。”
祖孙俩诉了番亲情,徐莹几乎要掉下泪来,庆林大长公主又劝:“别哭别哭,这是喜事,这时候哭,尤其伤眼睛,对孩子也不好。”
徐莹渐渐收泪,擦擦眼角:“我今天却是有事相托的。”
郑琰眨眨眼:“什么事?”
“我如今有了身子,诸事不便,”主要是想安心养胎,“想托姑母与阿琰些事务,”就是自己休息了,也不把内外命妇
173、宝宝的名字 ...
的事情交给别人,“姑母是长辈,阿琰是我女侍中,名正言顺。且宫中位份高者为婕妤,她又有儿子要照看,其余人等品级又低了。”
庆林大长公主道:“娘子正位中宫,万事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我们来走动走动倒是可以的。否则,有些事情还真是不太好说。”
徐莹痛快地拍板:“如此,谢姑母啦。”
庆林大长公主也很痛快地道:“都是应该做的,有什么谢不谢的呢?”江阴大长公主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口气很是轻快:“这样就好了啦,你也能安心养胎,交给她们也能放心。天气渐渐热了,也不要用太的凉物。”
歪楼到了孕妇经上面。
皇后有孕是件大好事,完全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虽然没有刻意宣传,已经有许人知道了。因后宫们都在掖庭,徐莹管得又严厉,消息过去的时候就稍晚了些,徐少君等人被这消息砸懵完了,收拾收拾过来道贺的时候,萧令先已经到了。
彼时郑琰已经离了昭仁殿,路过大正宫工作区的时候停了小会儿,抓了把钱让个小宦官去把池脩之叫来“偶遇”下,顺便传递了消息。出大正宫门的时候又遇到了郭靖,郭靖认得郑琰的车,因是亲戚,特意打了声招呼。
郑琰于车内回话,又顺便告诉了他:“你快去等着,兴许圣人时开心叫你升官发财。”她路就这么拖拖拉拉,中途还派人往娘家递了回消息,不消么会儿,半个京城就传开了。
这时萧令先正在昭仁殿里当着小妾的面夸老婆:“这孩子真是福星,今天收到的消息,青牛部战败,惧天威遁逃了!”徐莹笑遂颜开,谁不喜欢听吉祥话呢?眼风扫过眼色各异的后宫诸人,徐莹得体地答道:“是圣人英明,将士用命。”
“都样,都样的。”萧令先乐哈哈,他是得意的。旦有了嫡子,意义就不样。而战争的胜利,似乎证明了他是天命所归,他的威信也能增加,以后对内推行改革,就会顺利。
“战而定,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的。”萧令先描绘着美好前景,全然没有留意到徐莹眼中的异色。当个属性为不靠谱的人说以后会越来越好,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徐莹是不信的。
如果郑靖业在这里,他会告诉萧令先,别做梦了,狄部里个变态眼瞅就要吞并八部统全族,跟你干仗了。
如果郑琰在这里,定会告诉萧令先,有梦想是好的,不过人还是要活得清醒点。
战而定?快别天真了,就是先帝,也前前后后打了五六年的仗,还亲征过。这还是在狄部分裂的情况下。
遇上个有核心的、比较统的游牧政权,打十年能基本安定,那算你走了狗屎运,打个二、三十年都是平常。遇上北方有雄主,对峙上几十年也不稀奇。你头疼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作者有话要说:【1】个人直认为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执行。国共合作也是“安内”呢,至于攘完外之后你再开片,已经是另外个问题了。委员长棋差着。
【2】中国历史上,从匈奴开始,各种少数民族政权,就木有不南侵的,也木有不屠杀平民的。这里还要提个个例,西晋末年的时候,中原政权对少数民族也不怎么客气的,贩卖胡人奴婢什么的,下手也是很凶残的。当时最著名的奴隶就是石勒了,等他朝翻身做主人,晋人就倒了大霉了。
最后,徐莹妹子我没打算让她没孩子滴~
ps:下文的发展会变得挺诡异……
等徐四和梁横完蛋的同学们,不用等太久了……我在努力写,他们的结局已经想好了。
174
174、次小聚会 ...
萧令先的得意只维持了短短的三天。
他以为的“天威所致,凶狄遁逃”,实际上是“抢够本了,战略转移”。在这三天里,萧令先的底气十足,面下令统计本次俘获、损伤、奖励,面下令下诏责问青牛部,同时要派使巡谕诸狄以作威慑。
因为是天朝“胜利”了,而且蒙受了些损失,所以萧令先要求诏书的措词要强硬。李神策明明白白翻了个白眼,只是当时萧令先正在慷慨陈词,没有看到。李神策对于狄部的了解比别人都深刻,即使他没有像郑靖业那样差点把狄八部给玩死——最近几年他的心力都用在这个上面了,明明白白地感觉到了这其实的不对劲。
与萧令先相比,郑靖业、蒋进贤就老成了,他们提出:“圣人,边民受难,请先抚之。”
萧令先才想起来,他激动,当看着战争胜利的结果,忘了自家百姓还在受苦受难。这才令安抚臣民。
郑靖业又提出:“三城被焚,宜重建,谨防狄人再范。”
萧令先脸便秘,显然,他又没想到。不过丞相就是干这个活的,郑靖业提醒了,没耽误事儿就好。再让郑靖业与有司合计筑城的费用,如何迁民实边类。
如果御座上坐的是先帝,郑靖业肯定不敢这么干,这样条条地拎出来,那是在红果果地打皇帝的脸,证明皇帝无能想不到这些问题。遇上先帝,郑靖业会写个仔细的条列,用词委婉地做份计划交给皇帝,让皇帝去宣布。对现在的萧令先,郑靖业已经失了这份耐心。
所以说,有时候别以为大臣什么事都提出来了就是真的为你着想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做法,里面隐藏的心意是不同的。
萧令先这菜鸟哪事老狐狸的对手?他见庶务已经安排妥当了,又沉浸在对狄胜利的喜悦中了。只要是雄性,就难免会热衷于激烈碰撞带来的快感。尤其军事的胜利还能带来政治上的收获,接着滚雪球样的引来丰硕的成果。青牛部进犯,也算是给萧令先敲响了警钟——不可疏忽了边事。
萧令先督促着中书舍人写诏书。
写诏书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对外,不但有各种措词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与恩怨情仇。池脩之、柳敏转岗,只剩下蒋卓与郑文博两个中书舍人,这两个人硬着头皮写好了草稿,萧令先看了还觉得不满意。他觉得没有把他的意思给完全表达出来。
郑文博是个实诚孩子,闷头不坑声。蒋卓坏点,恭恭敬敬地请示萧令先:“臣驽钝,请圣人明示。”萧令先的文化水平绝对不及蒋卓,他只觉得不好,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好来,只好赌气似地吩咐蒋卓:“你去趟鸿胪那里,问问李神策狄部的情况,重新写了来。”
蒋卓答应声就收拾好文具去找李神策了,实际上他是在磨洋工,点也不肯出力。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蒋卓看来,你好歹是个皇帝,咱先写道诏书抚慰边民好吗?你被人屠了三座城啊!难道不该先安抚民众、查查青牛部发的什么疯吗?
郑靖业与李神策已经分别在做这件事情了,以前对狄部不算忽视了,却由于距离的原因没有过分关注,也不可能把重点全放到这里。狄部其实挺大的,事务千头百绪,难以全盘掌握。现在有了个清楚的目标,调查起来反而容易。
先是,郑靖业接到了张进
分节阅读150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