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22
莫笑女儿狂 女户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22
,便去看您老。晚间还回来住。且您老与我娘,得闲也得来看来不是?”
林老安人道:“这便好,过几日便是玉姐生日,天也暖了,往去山上慈渡寺里烧香还愿罢。”
秀英道:“是哩,主簿娘子才说,新府君将到,来了也要见见这些秀才们,许还要吃酒作诗文,不定是什么日子,趁他没来,我们先去烧个香。”
既要烧香,林老安人极虔诚,便要先斋戒,不戒三日也要戒上日,沐浴衣,雇了轿儿,连同苏先生也惦记与方丈论道,又雇了牲口,玉姐因说小茶儿与朵儿太小,怕走不太远,又央洪谦雇辆车儿,与她两个道坐了,连李妈妈同捎上。行也颇浩荡,直往慈渡寺里去。留袁妈妈领二丫、花妮在家备饭,只待主人家回来,在新家与玉姐做九岁生日。
半道上却遇出殡人家,林老安人心中颇觉晦气,吴妈妈便劝道:“见官发财,原是吉兆,咱家姑爷出门遇上这等事,不日还要中举人做进士,连着娘子也有五花诰命哩。”林老安人方喜道:“正是正是!”
那头车里,玉姐听人议论纷纷道是与洪谦道中了秀才的人家里出殡。原来这家祖父、父亲两人,合起来读了几十年的书,头发读白且是白身,偏生出个伶俐孩子来,今年十三岁,便中了秀才,乃是江州从未有过的年轻,便是全国上下,恐也再没有比他年轻的秀才了。且考了第二名,把他家老太公乐,乐死了。
玉姐将车帘儿拨了个角儿,顺着缝儿看出去,片缟素,也看不清头脸。又挤了些看小秀才,玉姐看不分明,甚觉无趣,又放下帘儿来。
行到得慈渡寺里,洪谦亲抱了金哥,老安人等也下了轿儿,家抬阶步上,入了庙里烧香。洪谦袖子里装了盒子纸团儿,在佛前捻出个来,打开个,是个“玄”字。
苏先生自寻方丈去,小沙弥见他来,道烟跑往方丈里:“师傅,那个先生又来了!”不想苏先生身强体壮,平日还习箭、搬砖、四处迷迷路,走得不比他慢,小沙弥示警未毕,苏先生已经寻秃而来。
方丈略尴尬,不得不令烹香茗、待佳客,说得光头上冒出汗来,苏先生尚意犹未尽,直到玉姐寻了他来。玉姐说要寻苏先生,小沙弥巴不得这声儿,殷勤引路。玉姐脚踩进门槛,却听内里方丈道:“小僧修行尚浅,先生欲寻人究之天人感应之根本,小僧也曾云游修行,与京城大相国寺内住持悟道禅师有些交情。小僧可修书封,为先生引荐。”
玉姐脚踏空,活似见鬼般看着苏先生,满眼不敢置信——苏先生独个儿,下辈子能走得到京城么?方丈叫先生逼急了,想毁尸灭迹哩!
内里苏先生也是脸菜色,想当年他赴京赶考,却是他爹陪着的,就为怕他走失。他到江州,并非有目的,乃是路迷路迷过来的,现在叫他去京城,又没人跟随,路途且长,不知要迷路到何方了。
玉姐忙出声道:“打扰大师了,先生,前头他们求签哩,您不为家里人求支?也是‘奉母命权作道场’。”方丈不由莞尔,暗道小姑娘十分有趣。读书人好个“子不语”,却又有些“放不下”,便拿家中老安人作借口,号为“奉母命权作道场”。当下含笑道:“如此,贫僧便不阻这片拳拳之心。”好容易送这煞星出门。
————————————————————————————————
这日归家,除开苏先生,余皆心满意足。到得巷口,却遇见陆氏也从轿儿里出来,牵着念郎的手儿。念郎哼声,叫陆氏拽了下儿,复低头走了。
虽遇着不喜之人,洪、程二姓也没放在心上,下了轿,算了钱,打发了轿儿车马。回来与玉姐做生日,洪谦便在合家吃玉姐生日面汤时与玉姐取个大名儿,唤做“洪成玄”来。
原来不止玉姐,便是洪谦听来,也觉不好。若是依旧姓程,叫个程玉姐,倒也没甚关碍,洪玉这名儿发音便是红玉,倒好似个丫环名儿。不如改来,便写了许字,装作个匣子,到佛前随手捻个出来,恰是个“玄”字。听起来似个男儿名,总好过个丫环名。
玉姐喜不得,将“洪成玄”三个字念回,道:“这个名儿我喜欢!”秀英等因这名里嵌个“成”字,也欢喜,心道太公疼玉姐回,虽归了宗,也要有个念想方好。苏先生也笑了笑,低头干了手中酒。
玉姐得了名儿,读书愈上心,逼得洪谦也与她道用功,生恐叫闺女比了下去——但玉姐坐住了,洪谦稍有动,苏先生眼里便能飞出刀子来。如是数日,新府君到任,要见城内读书人,方渡了洪谦这劫。
却是纪主簿亲来寻洪谦:“新府君是宗室哩,带着好大家子来,他们有使了钱有门路的,探问知道这府君今年四十五了,带着夫人,并几位公子、小娘子道儿过来。”
洪谦便问:“可知是哪枝的?”
纪主簿道:“我将要说哩,说来与官家还是堂兄弟,是皇叔吴王的儿子。吴王家人丁兴旺,这位府君二十三个兄弟里排行第四,家里好有九儿七女,小娘子打探不得,最小个九公子今年也有九岁了。这许人口,羡煞人!”
纪主簿儿女双全,也止是儿女双全而已,不曾添儿半女,看人女儿成群便欣羡异常。洪谦微哂笑,心道,儿女也未必是好事情哩。
作者有话要说:忍不住叫玉姐吐槽回先生,这才像她爹的闺女嘛!大家能猜得到谁是男主谁是男配谁又是炮灰么?
☆、世情
洪谦之腹诽也是实情,尤其是宗室之家,儿女太,直能愁掉爹娘头发。本朝尚俭,立朝承数十年战乱攻伐之疲弊,不得已而为之,然则立朝日久,自上而下生活也渐渐奢侈起来,然则俸禄却还是依旧。又若干年来,物埠民丰,米粮之价回落,其余花费却节节攀高,又承平日久,甚样享乐的法子都来,不消说,还是要钱。
本朝宗室便是如此,开国之初与他们的俸禄也是不少,架不住积年来世情改。有样,彼时册封,天家骨肉还少,人个名号儿份俸禄,这些年下来,各人又繁衍,却是家子统共承这份俸禄。纵新生之男女,或可有封号,却也无法顾及,总是不如前。原有些家业的人,又因过得舒坦了,纳妾蓄婢生下许子女,男婚女嫁花费不消说,父母去再分家,各家得的自不如前。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分二分,贫者愈贫。
本朝不行分封,连块封地出产都无有,止靠些田地、商铺过活,善经营者又少,三不五时还要出些个好玩乐好败家的,总是大数人越过越辛苦。天潢贵胄四个字,于天家郦氏中许人来说,也只是面上好看、说着好听罢了。此外项用处,便是贩卖儿女婚姻。有等实在过不得的人家,便拿这好名声儿,与富足人家结亲,亲家图个好听,他们赚儿媳嫁妆、女儿聘礼——总是嫁宗女的时候些。
然则等富贵人家,未必非要与穷困宗室结姻,肯花钱买媳妇、女婿的,唯有那起家不足的人家才肯。这又以商户人家最好做这种花钱买体面的事来,是以本朝虽重文士而轻商人,天家却有不少商人亲戚。自然,有了钱有了脸面,自家便也不亲自经商了,转而买田置地做富家翁,却不忍放手买卖,只叫家仆或远亲出面。
是以当秀英与玉姐叹回新府君出身清贵之时,洪谦唯恐教坏了女儿,不得不将这实情剖明。
秀英道:“府君是官家堂兄弟,官家亲兄弟凋零已尽,这便是最亲的了罢?”洪谦哭笑不得:“你知道官家有少堂兄弟么?单这位府君的父亲吴王,便养活了二十三个儿子!为养活这家子,吴王连京中王府都不要了,舍脸赖在东南道转运使的位置上二十年不肯挪窝儿,终教御史给参了下来这才回的京。不得已,除开长子次子,其余子女,也是买卖婚姻。这位府君听说有九个儿子,还有闺女,你自家算罢!纵有万贯家财,分分,各人还买不得咱家这般宅子哩。”
秀英哑口无言。
玉姐道:“能做到府君,想也有些本事,纵没本事,也有人帮扶,纵无人帮扶,也有运道。”
洪谦道:“这却不知了,说与你们只叫你们眼界放宽些罢了。我去看书,过几日还要与秀才们道见他哩。”
洪谦自去读书,玉姐向摇篮里看回金哥,金哥睡得正香,玉姐戳戳他,他也不醒,玉姐冲他扮个鬼脸儿,对秀英道:“娘,他睡得真!”秀英笑道:“你像他这般大时,也是样,个两个,睡得像猪仔。”玉姐冲金哥叫了两声“猪仔”方道:“我功课做完,去看安人阿婆。”
秀英道:“天儿热日头毒,叫小茶儿与你撑个伞遮遮,休要晒黑了。”玉姐应了声,出得门来,且不用玉姐吩咐,小茶儿早撑了把伞出来:“姐儿遮遮日头。”朵儿记在心里,暗想以后每次出门都要记得这个。
————————————————————————————————
玉姐到了程家,林老安人又叫厨下安放果子,又以叫取井里湃的梨来去暑气,时入四月,已交夏季。林老安人看迎儿削了果皮切作小块儿,眼见玉姐吃了几块,又不叫吃:“休要贪凉。”玉姐笑从吴妈妈手里接过团扇来,亲与林老安人打扇儿。
林老安人道:“看着你我夏天凉冬天暖,再不用这个的。你且歇来,时来与我说些话,我心便舒坦了。”又问金哥如何。玉姐笑道:“他总是睡哩,前几日白天睡得,夜里又不睡,哭了起来,将爹娘都吵将起来哩。”
林老安人道:“是说白日睡得了?”玉姐道:“是哩,胡妈妈、李妈妈都是这般说,也唤郎中来瞧,都这般说,近来白日里娘便不叫他睡,教他翻爬,夜间便睡得稳了。如今只晌午睡会儿,我过来时他还在睡,想不久便要唤醒他。”
林老安人方放下心来。又问洪谦:“天热,你爹读书躁不躁?天可怜见,你娘自落地没离了这家,如今出去住,总有看顾不周之处,可时常买了冰?若你娘有忘了时,你来说与我,我买与他们,他们年轻才立家哩。”
玉姐笑道:“您老放心,误不了,爹心里也不躁,就是苏先生每撩他。”
林老安人也笑了:“那便无妨。”
玉姐便问:“我阿婆哩?”林老安人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每天热时节便要昏昏沉沉,我打发她歇下了。”
祖孙二人便这般时常说笑,玉姐因天热且老安人年高,便自家腿脚勤快些跑来。有时素姐不睡,也来与玉姐说笑。这日又在戏笑时,间壁赵家却又遣了人来,来人是他家老安人身边个小丫头。厚德巷内住家,虽也使奴唤婢,各家奴婢却都不,是以相互却也混个脸儿熟。
林老安人见这丫头进来,脸上变色,还道赵家老安人去了,不想来人进来叩个头,说是:“家里娘子病得沉。”林老安人想,这便是林氏了,因林氏与林老安人毕竟认了门干亲,再则毕竟街坊邻居场,也不好掖着藏着,若真个不好,须得及早告知,免得这头办白事,那头因不晓得却定了喜日子。
林老安人日子过得舒畅,虽还有个秀英要操心,却比往年不知好上少倍,心头松,便道:“回去说与你家安人,今日过晌了,明早我带人探望去。”
次日,连同秀英也单备了份儿茶点,使小喜拎着,道去赵家。到了先与赵家老安人说话,赵家老安人依旧副将死而未死之状,字喘儿:“叫我去了倒好,怎地她也病了……”
林老安人见她实在吃力,便说:“你放宽心,她年轻哩,扛得住。”便携了秀英往看林氏,入得室内,秀英吓了跳:“怎地这样了?”却见林氏脸皮腊黄,眼下青白,两眼深陷。林氏苦笑道:“我也不知,怕是时候儿到了。亏得不是痨病,死前还好见见我文郎。”
林老安人道:“年纪轻轻说甚破气话哩,好生养着,这冬夏,最易犯懒,歇着便是。”
林氏眼中流泪,就枕上与林老安人磕个头儿,道:“我年轻不懂事儿,但有得罪处,还请体谅。我旦去了,这家中虽是亲人,我却怕我文郎穿芦衣。”
秀英道:“你真心疼他,便自家看顾好他,凭谁,也比不得亲娘。文郎呢?”
林氏道:“头半晌儿送他读书,后半晌儿来与我说话。是那位教出十三岁小秀才的先生,这先生教出过十个秀才、三个举人哩。”
秀英道:“还是,还是,眼看着文郎要出息起来了,你在这里说甚晦气话来咒自家?”
林氏悲悲切切:“我自家事自家知道,实是顶不住了,甚也吃不下,但有病人,只要肚里壮,能受药、受补,便不坏事,我是不成了的。如今唯有文郎放不下。”
林老安人道:“便有人与他芦衣穿,他还有舅家,有人打骂他,我使人递信与你娘家去。”
林氏径儿摇头,终是含羞将话儿递了出来:“不怕你们恼,也是我高攀,想为他求玉姐哩。”伸手要摸枕边只红漆匣子。林氏的小丫头过来为她取了,又跪下道:“安人、娘子,可怜可怜我家娘子罢,我家文郎也是读书上进的人,又实在,管不慢怠府上大姐儿。”
秀英脸上变了颜色,旋又回转过来。林老安人毕竟经得,接口道:“你这丫头倒做起主人家的主来了,跪这做甚?这事却是你们想岔了,我两个须做不得主,秀英、玉姐皆是洪家人,须得玉姐爹放话才作得准哩。休要胡思乱想,安心养病为要,待你好了,我再来看你。”
语毕携了秀英出门,也不令她回洪宅,只拎了来又通数说:“你这是甚模样?!猫儿叼了你的舌头去了?句拦的话儿也不会了?气气气,生气有甚用?”
秀英冷笑道:“阿婆不说话,我便要啐她脸上哩!仗病要逼我应,做她娘的春秋大梦去!休问官人,便是官人应了,我也不肯答应的!这等狗眼看人低,往日生怕玉姐儿赖上他家文郎,如今又上赶上来讨,哪有这等好事?”
林老安人叹道:“也是这家里委屈你了,不曾教你些好交际事,如今你做了秀才娘子,孙女婿要再进步,你这样子可要再改改,哪有处处得罪人的呢?便不喜,也不要将话说绝了。事能做绝,话却要留线儿。这事儿须不好瞒着孙女婿,你要与他说了。”
秀英得林老安人面授机宜,回来吃罢午饭,洪谦来歇晌儿,秀英五十说与洪谦。洪谦亦冷笑:“回得好!”秀英放下心来,与洪谦说些闲话,洪谦忽道:“府君家娘子近来总邀些城里娘子处说个话儿,时要带家中哥儿、姐儿去,道是消夏。你有个数儿,休要慌乱。”
秀英真个有些慌乱:“我活这般大,见过最大官儿不过是街坊纪主簿,这这这……府君家娘子怎会唤我?”
洪谦笑道:“赵家能求咱闺女,府君娘子如何不能请你请?衣裳无须另做,咱家新做的夏衫就好,首饰也不须太,满头珠翠乱铺,才叫人笑哩。玉姐也寻常妆束便好,我闺女不拘放到哪里,都比人强。”
作者有话要说:快吧快吧,都有人求婚了= =!(喂,那是求婚么?其实还真是,比文郎自己求婚都有法律效力喂!公告:本文8号入v,届时三,明天继续新不停。
☆、夏宴
虽有洪谦说无须盛妆,秀英还是做足了心思,她此生尚是头回往这等宴上去,不免又郑重几分。然前思后想回,又依了洪谦。只取今年新夏衫,头上也不插戴得十分华丽——恐不够文雅庄重。为着能似模似样,还特特向何氏请教有何要领。
何氏道:“亏得你问了我,不然怕要出丑哩,我与娘子们头遭儿见府君家娘子,州府里叶主簿家娘子好快的嘴儿,直夸她年轻!”
秀英奇道:“她好有四十几岁的人了罢?怎地夸她年轻倒不好了?”
何氏歪脸:“正因不是四十几岁人!这位乃是填房来的,比这府君少了十几岁。叶家娘子开口便是‘看着倒似三十岁人’,亏得府君娘子不甚计较。次后她们有下了死力气打听来的,方知是填房,人也就是三十出头儿,你说难看不难看?”
秀英拿帕子掩口笑:“马屁拍到马脚上,确是尴尬。当面人不计较,旁人也要笑话哩。”
何氏道:“可不是!”
秀英又问衣裳首饰类,何氏道:“你家官人说的是,你本年轻颜色好,怎地穿来都好看。似这等宴,是府君娘子的东道,当是她家出彩,你出的甚头?十分颜色好便罢了,强挣扎了,岂非自讨没趣?且他们下帖儿,也是般身份人拨,与你道的都是读书人家里的,也要看着清雅些儿才好哩。”
秀英心中,原是要为洪谦争争脸面的,听丈夫与何氏都这般说,方熄了此心。
又犹豫着对何氏道:“嫂嫂知道的,我家大姐儿今年足有九岁了。往些年家中不顺耽误了她,我也没心为她留神好后生,就怕看到好的,又嫁不了,心里难过。门当户对人家,生下来便割襟做亲家的都有。如今她爹好歹有个功名,要为她寻个好婆家。只先前我家又是那样,上好的人家可不敢打听不敢想,并不知人家根底事,于这处好比是瞎子聋子。然则日久才见人心,匆忙打听就怕听得不实在,叫人瞒了甚样阴私事。她再五、六年须得定亲……”
何氏接口道:“你是想着趁着机会,打听打听,且带着大姐儿去晃圈儿,有看上的,自来求你?好作个家有女百家求?”
秀英道:“这样可妥当么?”
何氏道:“可不是,我娥姐儿说亲时,我且恨日子太短,不能尽知前事,唯恐她受气哩。玉姐样样好,且是你心头肉,自要及早。待到好出门子时节再相看,可就晚了!看得着外头光彩,又怕内里不好,总要挨几年光景,细细看来方得,免生纰漏。女儿嫁了便是人家人,苦乐由人,且须娘家有人撑腰。从来女儿便不欲她远嫁,不就是为的这个么?”
秀英大有知音之感,与何氏愈发说得投契,又问娥姐夫家事。何氏道:“才说不想她远嫁哩,女婿做了太学生,便在京里住,婆家与他在京里赁了房儿。你想,叫她两个分开了,她倒在我眼前了,却是夫妻不相见,如何过得日子?要打发她上京,我这心呐!”说着直捣胸。
秀英又拿话来安慰,两人絮絮说着许话。
秀英自何氏处得了窍门儿,也用心装扮了,上身穿件月白衫儿□系条杏黄裙,腰悬双玉佩,耳垂明珠铛。头青丝挽作髻儿,插几根簪子。林老安人知秀英要去赴宴,便托同赴宴的林秀才娘子代为看顾。秀英带着小喜、小乐两个小丫头,也令她们穿了新置细布夏衣,掐了时辰,先与舅母林家娘子会面,再同往州府里去。
府君娘子头遭见人,却是只邀各家娘子去,是以玉姐并未得去,止在家中读书。
————————————————————————————————
秀英回来两颊微红,是有了些酒,兴致也高。今日林老安人与素姐道往洪宅来看金哥,金哥“咿咿呀呀”只管自家乱叫,几人皆不明其意,把他急得小脸通红大声叫嚷起来。
秀英洗了脸,又逗金哥阵,金哥方安静了下来。林老安人笑道:“这便是母子连心了,”因问,“今日如何?”
玉姐支楞起耳朵来听,秀英道:“府君娘子好和气人,也不以势凌人。看她身上衣裳、头上插戴,也是富足人家。”
素姐道:“天家人,怎会不富足?”
秀英也不与她细说分明,她有些酒了,略躁热,拿手来扇风。玉姐将手边碗酸梅汤递与她,秀英仰而尽,擦擦嘴,又道:“听说这城里秀才、举人也不少,今天却没见着太哩。”
林老安人道:“想是这位细致些,分作几拨罢咧。这也是常有的,有细致的就细些儿,有不在意的,就总儿邀了去坐坐。妇道人家这里,也不算恁样大事,府君见孙女婿他们,才是正事哩。”
秀英道:“那我便知了。哎~今天有位王老秀才家的娘子,好有四、五十岁了,头上戴好大鬏髻,也不怕压坏了脖子。”林老安人道:“她年轻时头发便少。”听得秀英吃吃地笑,又说:“府君娘子真是个好人物,也不总端着,与谁个都能说到处。”
林老安人道:“那便好,你现与她也见不少面儿,相着就是了。与旁人呢?那些秀才娘子们
分节阅读22
欲望文
分节阅读22
,便去看您老。晚间还回来住。且您老与我娘,得闲也得来看来不是?”
林老安人道:“这便好,过几日便是玉姐生日,天也暖了,往去山上慈渡寺里烧香还愿罢。”
秀英道:“是哩,主簿娘子才说,新府君将到,来了也要见见这些秀才们,许还要吃酒作诗文,不定是什么日子,趁他没来,我们先去烧个香。”
既要烧香,林老安人极虔诚,便要先斋戒,不戒三日也要戒上日,沐浴衣,雇了轿儿,连同苏先生也惦记与方丈论道,又雇了牲口,玉姐因说小茶儿与朵儿太小,怕走不太远,又央洪谦雇辆车儿,与她两个道坐了,连李妈妈同捎上。行也颇浩荡,直往慈渡寺里去。留袁妈妈领二丫、花妮在家备饭,只待主人家回来,在新家与玉姐做九岁生日。
半道上却遇出殡人家,林老安人心中颇觉晦气,吴妈妈便劝道:“见官发财,原是吉兆,咱家姑爷出门遇上这等事,不日还要中举人做进士,连着娘子也有五花诰命哩。”林老安人方喜道:“正是正是!”
那头车里,玉姐听人议论纷纷道是与洪谦道中了秀才的人家里出殡。原来这家祖父、父亲两人,合起来读了几十年的书,头发读白且是白身,偏生出个伶俐孩子来,今年十三岁,便中了秀才,乃是江州从未有过的年轻,便是全国上下,恐也再没有比他年轻的秀才了。且考了第二名,把他家老太公乐,乐死了。
玉姐将车帘儿拨了个角儿,顺着缝儿看出去,片缟素,也看不清头脸。又挤了些看小秀才,玉姐看不分明,甚觉无趣,又放下帘儿来。
行到得慈渡寺里,洪谦亲抱了金哥,老安人等也下了轿儿,家抬阶步上,入了庙里烧香。洪谦袖子里装了盒子纸团儿,在佛前捻出个来,打开个,是个“玄”字。
苏先生自寻方丈去,小沙弥见他来,道烟跑往方丈里:“师傅,那个先生又来了!”不想苏先生身强体壮,平日还习箭、搬砖、四处迷迷路,走得不比他慢,小沙弥示警未毕,苏先生已经寻秃而来。
方丈略尴尬,不得不令烹香茗、待佳客,说得光头上冒出汗来,苏先生尚意犹未尽,直到玉姐寻了他来。玉姐说要寻苏先生,小沙弥巴不得这声儿,殷勤引路。玉姐脚踩进门槛,却听内里方丈道:“小僧修行尚浅,先生欲寻人究之天人感应之根本,小僧也曾云游修行,与京城大相国寺内住持悟道禅师有些交情。小僧可修书封,为先生引荐。”
玉姐脚踏空,活似见鬼般看着苏先生,满眼不敢置信——苏先生独个儿,下辈子能走得到京城么?方丈叫先生逼急了,想毁尸灭迹哩!
内里苏先生也是脸菜色,想当年他赴京赶考,却是他爹陪着的,就为怕他走失。他到江州,并非有目的,乃是路迷路迷过来的,现在叫他去京城,又没人跟随,路途且长,不知要迷路到何方了。
玉姐忙出声道:“打扰大师了,先生,前头他们求签哩,您不为家里人求支?也是‘奉母命权作道场’。”方丈不由莞尔,暗道小姑娘十分有趣。读书人好个“子不语”,却又有些“放不下”,便拿家中老安人作借口,号为“奉母命权作道场”。当下含笑道:“如此,贫僧便不阻这片拳拳之心。”好容易送这煞星出门。
————————————————————————————————
这日归家,除开苏先生,余皆心满意足。到得巷口,却遇见陆氏也从轿儿里出来,牵着念郎的手儿。念郎哼声,叫陆氏拽了下儿,复低头走了。
虽遇着不喜之人,洪、程二姓也没放在心上,下了轿,算了钱,打发了轿儿车马。回来与玉姐做生日,洪谦便在合家吃玉姐生日面汤时与玉姐取个大名儿,唤做“洪成玄”来。
原来不止玉姐,便是洪谦听来,也觉不好。若是依旧姓程,叫个程玉姐,倒也没甚关碍,洪玉这名儿发音便是红玉,倒好似个丫环名儿。不如改来,便写了许字,装作个匣子,到佛前随手捻个出来,恰是个“玄”字。听起来似个男儿名,总好过个丫环名。
玉姐喜不得,将“洪成玄”三个字念回,道:“这个名儿我喜欢!”秀英等因这名里嵌个“成”字,也欢喜,心道太公疼玉姐回,虽归了宗,也要有个念想方好。苏先生也笑了笑,低头干了手中酒。
玉姐得了名儿,读书愈上心,逼得洪谦也与她道用功,生恐叫闺女比了下去——但玉姐坐住了,洪谦稍有动,苏先生眼里便能飞出刀子来。如是数日,新府君到任,要见城内读书人,方渡了洪谦这劫。
却是纪主簿亲来寻洪谦:“新府君是宗室哩,带着好大家子来,他们有使了钱有门路的,探问知道这府君今年四十五了,带着夫人,并几位公子、小娘子道儿过来。”
洪谦便问:“可知是哪枝的?”
纪主簿道:“我将要说哩,说来与官家还是堂兄弟,是皇叔吴王的儿子。吴王家人丁兴旺,这位府君二十三个兄弟里排行第四,家里好有九儿七女,小娘子打探不得,最小个九公子今年也有九岁了。这许人口,羡煞人!”
纪主簿儿女双全,也止是儿女双全而已,不曾添儿半女,看人女儿成群便欣羡异常。洪谦微哂笑,心道,儿女也未必是好事情哩。
作者有话要说:忍不住叫玉姐吐槽回先生,这才像她爹的闺女嘛!大家能猜得到谁是男主谁是男配谁又是炮灰么?
☆、世情
洪谦之腹诽也是实情,尤其是宗室之家,儿女太,直能愁掉爹娘头发。本朝尚俭,立朝承数十年战乱攻伐之疲弊,不得已而为之,然则立朝日久,自上而下生活也渐渐奢侈起来,然则俸禄却还是依旧。又若干年来,物埠民丰,米粮之价回落,其余花费却节节攀高,又承平日久,甚样享乐的法子都来,不消说,还是要钱。
本朝宗室便是如此,开国之初与他们的俸禄也是不少,架不住积年来世情改。有样,彼时册封,天家骨肉还少,人个名号儿份俸禄,这些年下来,各人又繁衍,却是家子统共承这份俸禄。纵新生之男女,或可有封号,却也无法顾及,总是不如前。原有些家业的人,又因过得舒坦了,纳妾蓄婢生下许子女,男婚女嫁花费不消说,父母去再分家,各家得的自不如前。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分二分,贫者愈贫。
本朝不行分封,连块封地出产都无有,止靠些田地、商铺过活,善经营者又少,三不五时还要出些个好玩乐好败家的,总是大数人越过越辛苦。天潢贵胄四个字,于天家郦氏中许人来说,也只是面上好看、说着好听罢了。此外项用处,便是贩卖儿女婚姻。有等实在过不得的人家,便拿这好名声儿,与富足人家结亲,亲家图个好听,他们赚儿媳嫁妆、女儿聘礼——总是嫁宗女的时候些。
然则等富贵人家,未必非要与穷困宗室结姻,肯花钱买媳妇、女婿的,唯有那起家不足的人家才肯。这又以商户人家最好做这种花钱买体面的事来,是以本朝虽重文士而轻商人,天家却有不少商人亲戚。自然,有了钱有了脸面,自家便也不亲自经商了,转而买田置地做富家翁,却不忍放手买卖,只叫家仆或远亲出面。
是以当秀英与玉姐叹回新府君出身清贵之时,洪谦唯恐教坏了女儿,不得不将这实情剖明。
秀英道:“府君是官家堂兄弟,官家亲兄弟凋零已尽,这便是最亲的了罢?”洪谦哭笑不得:“你知道官家有少堂兄弟么?单这位府君的父亲吴王,便养活了二十三个儿子!为养活这家子,吴王连京中王府都不要了,舍脸赖在东南道转运使的位置上二十年不肯挪窝儿,终教御史给参了下来这才回的京。不得已,除开长子次子,其余子女,也是买卖婚姻。这位府君听说有九个儿子,还有闺女,你自家算罢!纵有万贯家财,分分,各人还买不得咱家这般宅子哩。”
秀英哑口无言。
玉姐道:“能做到府君,想也有些本事,纵没本事,也有人帮扶,纵无人帮扶,也有运道。”
洪谦道:“这却不知了,说与你们只叫你们眼界放宽些罢了。我去看书,过几日还要与秀才们道见他哩。”
洪谦自去读书,玉姐向摇篮里看回金哥,金哥睡得正香,玉姐戳戳他,他也不醒,玉姐冲他扮个鬼脸儿,对秀英道:“娘,他睡得真!”秀英笑道:“你像他这般大时,也是样,个两个,睡得像猪仔。”玉姐冲金哥叫了两声“猪仔”方道:“我功课做完,去看安人阿婆。”
秀英道:“天儿热日头毒,叫小茶儿与你撑个伞遮遮,休要晒黑了。”玉姐应了声,出得门来,且不用玉姐吩咐,小茶儿早撑了把伞出来:“姐儿遮遮日头。”朵儿记在心里,暗想以后每次出门都要记得这个。
————————————————————————————————
玉姐到了程家,林老安人又叫厨下安放果子,又以叫取井里湃的梨来去暑气,时入四月,已交夏季。林老安人看迎儿削了果皮切作小块儿,眼见玉姐吃了几块,又不叫吃:“休要贪凉。”玉姐笑从吴妈妈手里接过团扇来,亲与林老安人打扇儿。
林老安人道:“看着你我夏天凉冬天暖,再不用这个的。你且歇来,时来与我说些话,我心便舒坦了。”又问金哥如何。玉姐笑道:“他总是睡哩,前几日白天睡得,夜里又不睡,哭了起来,将爹娘都吵将起来哩。”
林老安人道:“是说白日睡得了?”玉姐道:“是哩,胡妈妈、李妈妈都是这般说,也唤郎中来瞧,都这般说,近来白日里娘便不叫他睡,教他翻爬,夜间便睡得稳了。如今只晌午睡会儿,我过来时他还在睡,想不久便要唤醒他。”
林老安人方放下心来。又问洪谦:“天热,你爹读书躁不躁?天可怜见,你娘自落地没离了这家,如今出去住,总有看顾不周之处,可时常买了冰?若你娘有忘了时,你来说与我,我买与他们,他们年轻才立家哩。”
玉姐笑道:“您老放心,误不了,爹心里也不躁,就是苏先生每撩他。”
林老安人也笑了:“那便无妨。”
玉姐便问:“我阿婆哩?”林老安人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每天热时节便要昏昏沉沉,我打发她歇下了。”
祖孙二人便这般时常说笑,玉姐因天热且老安人年高,便自家腿脚勤快些跑来。有时素姐不睡,也来与玉姐说笑。这日又在戏笑时,间壁赵家却又遣了人来,来人是他家老安人身边个小丫头。厚德巷内住家,虽也使奴唤婢,各家奴婢却都不,是以相互却也混个脸儿熟。
林老安人见这丫头进来,脸上变色,还道赵家老安人去了,不想来人进来叩个头,说是:“家里娘子病得沉。”林老安人想,这便是林氏了,因林氏与林老安人毕竟认了门干亲,再则毕竟街坊邻居场,也不好掖着藏着,若真个不好,须得及早告知,免得这头办白事,那头因不晓得却定了喜日子。
林老安人日子过得舒畅,虽还有个秀英要操心,却比往年不知好上少倍,心头松,便道:“回去说与你家安人,今日过晌了,明早我带人探望去。”
次日,连同秀英也单备了份儿茶点,使小喜拎着,道去赵家。到了先与赵家老安人说话,赵家老安人依旧副将死而未死之状,字喘儿:“叫我去了倒好,怎地她也病了……”
林老安人见她实在吃力,便说:“你放宽心,她年轻哩,扛得住。”便携了秀英往看林氏,入得室内,秀英吓了跳:“怎地这样了?”却见林氏脸皮腊黄,眼下青白,两眼深陷。林氏苦笑道:“我也不知,怕是时候儿到了。亏得不是痨病,死前还好见见我文郎。”
林老安人道:“年纪轻轻说甚破气话哩,好生养着,这冬夏,最易犯懒,歇着便是。”
林氏眼中流泪,就枕上与林老安人磕个头儿,道:“我年轻不懂事儿,但有得罪处,还请体谅。我旦去了,这家中虽是亲人,我却怕我文郎穿芦衣。”
秀英道:“你真心疼他,便自家看顾好他,凭谁,也比不得亲娘。文郎呢?”
林氏道:“头半晌儿送他读书,后半晌儿来与我说话。是那位教出十三岁小秀才的先生,这先生教出过十个秀才、三个举人哩。”
秀英道:“还是,还是,眼看着文郎要出息起来了,你在这里说甚晦气话来咒自家?”
林氏悲悲切切:“我自家事自家知道,实是顶不住了,甚也吃不下,但有病人,只要肚里壮,能受药、受补,便不坏事,我是不成了的。如今唯有文郎放不下。”
林老安人道:“便有人与他芦衣穿,他还有舅家,有人打骂他,我使人递信与你娘家去。”
林氏径儿摇头,终是含羞将话儿递了出来:“不怕你们恼,也是我高攀,想为他求玉姐哩。”伸手要摸枕边只红漆匣子。林氏的小丫头过来为她取了,又跪下道:“安人、娘子,可怜可怜我家娘子罢,我家文郎也是读书上进的人,又实在,管不慢怠府上大姐儿。”
秀英脸上变了颜色,旋又回转过来。林老安人毕竟经得,接口道:“你这丫头倒做起主人家的主来了,跪这做甚?这事却是你们想岔了,我两个须做不得主,秀英、玉姐皆是洪家人,须得玉姐爹放话才作得准哩。休要胡思乱想,安心养病为要,待你好了,我再来看你。”
语毕携了秀英出门,也不令她回洪宅,只拎了来又通数说:“你这是甚模样?!猫儿叼了你的舌头去了?句拦的话儿也不会了?气气气,生气有甚用?”
秀英冷笑道:“阿婆不说话,我便要啐她脸上哩!仗病要逼我应,做她娘的春秋大梦去!休问官人,便是官人应了,我也不肯答应的!这等狗眼看人低,往日生怕玉姐儿赖上他家文郎,如今又上赶上来讨,哪有这等好事?”
林老安人叹道:“也是这家里委屈你了,不曾教你些好交际事,如今你做了秀才娘子,孙女婿要再进步,你这样子可要再改改,哪有处处得罪人的呢?便不喜,也不要将话说绝了。事能做绝,话却要留线儿。这事儿须不好瞒着孙女婿,你要与他说了。”
秀英得林老安人面授机宜,回来吃罢午饭,洪谦来歇晌儿,秀英五十说与洪谦。洪谦亦冷笑:“回得好!”秀英放下心来,与洪谦说些闲话,洪谦忽道:“府君家娘子近来总邀些城里娘子处说个话儿,时要带家中哥儿、姐儿去,道是消夏。你有个数儿,休要慌乱。”
秀英真个有些慌乱:“我活这般大,见过最大官儿不过是街坊纪主簿,这这这……府君家娘子怎会唤我?”
洪谦笑道:“赵家能求咱闺女,府君娘子如何不能请你请?衣裳无须另做,咱家新做的夏衫就好,首饰也不须太,满头珠翠乱铺,才叫人笑哩。玉姐也寻常妆束便好,我闺女不拘放到哪里,都比人强。”
作者有话要说:快吧快吧,都有人求婚了= =!(喂,那是求婚么?其实还真是,比文郎自己求婚都有法律效力喂!公告:本文8号入v,届时三,明天继续新不停。
☆、夏宴
虽有洪谦说无须盛妆,秀英还是做足了心思,她此生尚是头回往这等宴上去,不免又郑重几分。然前思后想回,又依了洪谦。只取今年新夏衫,头上也不插戴得十分华丽——恐不够文雅庄重。为着能似模似样,还特特向何氏请教有何要领。
何氏道:“亏得你问了我,不然怕要出丑哩,我与娘子们头遭儿见府君家娘子,州府里叶主簿家娘子好快的嘴儿,直夸她年轻!”
秀英奇道:“她好有四十几岁的人了罢?怎地夸她年轻倒不好了?”
何氏歪脸:“正因不是四十几岁人!这位乃是填房来的,比这府君少了十几岁。叶家娘子开口便是‘看着倒似三十岁人’,亏得府君娘子不甚计较。次后她们有下了死力气打听来的,方知是填房,人也就是三十出头儿,你说难看不难看?”
秀英拿帕子掩口笑:“马屁拍到马脚上,确是尴尬。当面人不计较,旁人也要笑话哩。”
何氏道:“可不是!”
秀英又问衣裳首饰类,何氏道:“你家官人说的是,你本年轻颜色好,怎地穿来都好看。似这等宴,是府君娘子的东道,当是她家出彩,你出的甚头?十分颜色好便罢了,强挣扎了,岂非自讨没趣?且他们下帖儿,也是般身份人拨,与你道的都是读书人家里的,也要看着清雅些儿才好哩。”
秀英心中,原是要为洪谦争争脸面的,听丈夫与何氏都这般说,方熄了此心。
又犹豫着对何氏道:“嫂嫂知道的,我家大姐儿今年足有九岁了。往些年家中不顺耽误了她,我也没心为她留神好后生,就怕看到好的,又嫁不了,心里难过。门当户对人家,生下来便割襟做亲家的都有。如今她爹好歹有个功名,要为她寻个好婆家。只先前我家又是那样,上好的人家可不敢打听不敢想,并不知人家根底事,于这处好比是瞎子聋子。然则日久才见人心,匆忙打听就怕听得不实在,叫人瞒了甚样阴私事。她再五、六年须得定亲……”
何氏接口道:“你是想着趁着机会,打听打听,且带着大姐儿去晃圈儿,有看上的,自来求你?好作个家有女百家求?”
秀英道:“这样可妥当么?”
何氏道:“可不是,我娥姐儿说亲时,我且恨日子太短,不能尽知前事,唯恐她受气哩。玉姐样样好,且是你心头肉,自要及早。待到好出门子时节再相看,可就晚了!看得着外头光彩,又怕内里不好,总要挨几年光景,细细看来方得,免生纰漏。女儿嫁了便是人家人,苦乐由人,且须娘家有人撑腰。从来女儿便不欲她远嫁,不就是为的这个么?”
秀英大有知音之感,与何氏愈发说得投契,又问娥姐夫家事。何氏道:“才说不想她远嫁哩,女婿做了太学生,便在京里住,婆家与他在京里赁了房儿。你想,叫她两个分开了,她倒在我眼前了,却是夫妻不相见,如何过得日子?要打发她上京,我这心呐!”说着直捣胸。
秀英又拿话来安慰,两人絮絮说着许话。
秀英自何氏处得了窍门儿,也用心装扮了,上身穿件月白衫儿□系条杏黄裙,腰悬双玉佩,耳垂明珠铛。头青丝挽作髻儿,插几根簪子。林老安人知秀英要去赴宴,便托同赴宴的林秀才娘子代为看顾。秀英带着小喜、小乐两个小丫头,也令她们穿了新置细布夏衣,掐了时辰,先与舅母林家娘子会面,再同往州府里去。
府君娘子头遭见人,却是只邀各家娘子去,是以玉姐并未得去,止在家中读书。
————————————————————————————————
秀英回来两颊微红,是有了些酒,兴致也高。今日林老安人与素姐道往洪宅来看金哥,金哥“咿咿呀呀”只管自家乱叫,几人皆不明其意,把他急得小脸通红大声叫嚷起来。
秀英洗了脸,又逗金哥阵,金哥方安静了下来。林老安人笑道:“这便是母子连心了,”因问,“今日如何?”
玉姐支楞起耳朵来听,秀英道:“府君娘子好和气人,也不以势凌人。看她身上衣裳、头上插戴,也是富足人家。”
素姐道:“天家人,怎会不富足?”
秀英也不与她细说分明,她有些酒了,略躁热,拿手来扇风。玉姐将手边碗酸梅汤递与她,秀英仰而尽,擦擦嘴,又道:“听说这城里秀才、举人也不少,今天却没见着太哩。”
林老安人道:“想是这位细致些,分作几拨罢咧。这也是常有的,有细致的就细些儿,有不在意的,就总儿邀了去坐坐。妇道人家这里,也不算恁样大事,府君见孙女婿他们,才是正事哩。”
秀英道:“那我便知了。哎~今天有位王老秀才家的娘子,好有四、五十岁了,头上戴好大鬏髻,也不怕压坏了脖子。”林老安人道:“她年轻时头发便少。”听得秀英吃吃地笑,又说:“府君娘子真是个好人物,也不总端着,与谁个都能说到处。”
林老安人道:“那便好,你现与她也见不少面儿,相着就是了。与旁人呢?那些秀才娘子们
分节阅读22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