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0
清和 作者:来自远方
分卷阅读490
清和 作者:来自远方
分卷阅读490
清和 作者:来自远方
分卷阅读490
气得眼底泛红,怒极而笑。
这张纸上,至少有三人曾被朝廷征辟,却端着架子,不肯给他面子。如今却主动投向平王,在儒学中授课?在这些士人眼中,他竟然不如自己的儿子?!
好,很好!
朱棣怒火中烧,似猛虎要择人而噬。
杨铎恭立不言,不喜不怒。
“杨铎。”
“臣在。”
“再派人去普安州。”将薄薄的宣纸一点一点攥紧,握在掌心,朱棣一字一句道,“这上面的人,都给朕‘请’到京城来。”
“臣遵旨。”
杨铎领命,退出暖阁。
阳光依旧刺眼。
杨铎微微眯起双眼,狭长的眼尾,似带着锋锐。站在门旁的宦官不由得退后一步,打了个哆嗦。这位杨指挥使,愈发的没有人气了。
回到锦衣卫北镇抚司,杨铎即刻遣同知纪纲带校尉力士十数人赶往贵州。
“尔等归来,天子定不在京城。人先关进诏狱,不必动刑,等天子北巡归来再做计较。”
“是!”
纪纲领命,走出被镇抚司前堂,亲自点人,备好马匹路引,赶在城门关闭前飞驰而出。
弹劾锦衣卫?
想把锦衣卫当垫脚的石头踩?
纪纲冷笑,亲王如何,得士人拥护又如何?钝刀子割肉,可比一刀了解痛上百倍千倍。
对杨铎,纪纲佩服,更多的却是恐惧。
探子上报的消息,分开看都算不得大事。换做平时,兴办儒学,平王或许还能得到嘉奖。可偏偏赶在许思恩事发,天子气不顺,经指挥使上报,立刻引来雷霆之怒。
如果之前对杨铎还有一丝不服,自此之后,纪纲再生不出半丝争胜之心。
得罪了锦衣卫,还有万分之一的活命可能。同杨指挥使对上,当真是削尖了脑袋找死。
弹劾杨指挥使?
究竟是哪位才子想出来的主意?
纪纲出发不久,永乐帝连下两道旨意,斥责平王“不察是非,从小人之言,不遵礼法,违高皇帝之训”,赐书令平王自省。
“尔居深宫,行腐儒之道,不闻外事,皆由左右小人作威福。更与奸佞之辈狎昵,素日不察是非,任其所行,毁誉于军民。今赐书令尔自省,去谗佞之辈,有罪者,立械送至京城。毋听小人,悔改犹未晚也。”
朱棣的口气并不严厉,平王府秘结朝臣,平王私设儒学,都提也未提。可就是这样“和蔼”的语气,却让朱高炽冷到骨子里。
随后,朱棣又下旨削减平王禄米。由八千石减到六千石,同汉王和赵王相差整整四千石。
旨意下达,拥护平王的朝臣都暗道不好。
明面上,天子没有降平王的爵位,实际上,他已差了两个弟弟一截。
在被训斥之后,朱高炽立刻上表自陈,言受人蒙蔽,犯下错事,使得父皇震怒。然上有仁爱之德,人非本恶,有官属犯错,请拘押王府,行感化教诲。
徐皇后没有为长子求情,只道不要涉及长孙。
永乐帝按下平王上表,下令再减平王禄米。
儿子有仁爱之德,老子就是凶恶残暴?使出的手段都是他玩剩下的,当真是不知悔改!
皇帝嫡长子,堂堂亲王,禄米只有四千五百石,还不及世子郡王。
朱高炽终究没能跳出六界,眼见老爹丝毫不留情面,再不敢玩任何心眼,也不再听官属幕僚和平王妃的谏言,再次上表,自陈过错,誓言一定痛改前非。只是希望父皇能宽限些时日,再送坐罪之人入京。
有朝臣想为平王说话,却无处着手。
天子处置平王,理由正当。亲情大义均站都住脚。
以宗室之法,平王没有降爵,只减禄米,已是从轻处罚。殊不见犯错的其他藩王,要么关押宗人府,要么贬为庶人,发边陲劳动改造。处罚最轻的也没了爵位,只能老老实实做个富家翁。
为平王喊冤?不可行。万一弄巧成拙,谁也无法承担责任。
得知父王目前情况,朱瞻基在朱棣面前几次求情,都没能让朱棣松口。
朱棣却也未曾气恼,只和道衍说:“朕的长孙远比他父王聪慧百倍,可惜了。”
听到朱棣的话,道衍念了一声佛号,没有接言。
纵有惋惜,心意已定,终不会更改。
“今日兴宁伯入宫授课。”朱棣话锋一转,“你师徒二人也有数日未见,可要与朕同去文华殿?”
“陛下有命,安敢不从。”道衍站起身,虽须眉皆白,更显苍老,却不需人搀扶,走得极稳。
文华殿中,孟清和点着挂起的“世界地图”,口沫横飞。
两位亲王和两位世子听得如痴如醉,双眼放光。
只苦了举图的宦官,胳膊酸了,也必须等到轮班才能休息。
朱棣和道衍来时,孟清和正讲到开辟新航路的美好前景,列出船队远航能为大明带回的利益。主题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海外广阔,遍地是黄金,不挖白不挖啊!
海外之地讲完,话题又转到了临近的日本琉球等地。
“倭寇侵我沿海,卫所官军屡次出击仍无法剿灭,长此以往必成大患。”
孟清和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明中后期,倭寇的确是盘踞在大明沿海的一颗毒瘤。到了后期,假倭数倍于真倭,商人海盗之外,甚至有官员勾结其中,更难以剿灭。
“倭寇非癣疥之患,我大明威武之师,不能剿灭此等凶徒,怎安百姓?”
点到即止,不能说得太过。
朱高炽和朱高燧都陷入沉思,朱瞻基没有出声,朱瞻壑有些懵懂。
暖阁外,朱棣抬手,不令宦官通报,和道衍驻足片刻,却没有进入暖阁,而是转身离开。
北虏,南倭,辽东女真,西南番邦。
想起锦衣卫递上的条子,对照孟清和的授课内容,朱棣停下脚步,看向道衍,感慨道:“少师收了个好徒弟。”
道衍谦虚,笑道:“陛下也有了个好臣子。”
朱棣笑了,何必羡慕大和尚,自家人,有能耐才好。
既然有才,那就该赏。
当日课程讲完,孟清和正准备出宫,白彦回却在文华殿外候着,见到孟清和,笑着行礼,道:“恭喜伯爷。”
孟清和脚步一顿,“白公公所指为何?”
“陛下有旨,赏兴宁伯银一百两,宝钞五百锭。”
孟清和眼睛圆了,平白
分卷阅读490
肉文屋 /
分卷阅读490
分卷阅读490
分卷阅读490
清和 作者:来自远方
分卷阅读490
清和 作者:来自远方
分卷阅读490
气得眼底泛红,怒极而笑。
这张纸上,至少有三人曾被朝廷征辟,却端着架子,不肯给他面子。如今却主动投向平王,在儒学中授课?在这些士人眼中,他竟然不如自己的儿子?!
好,很好!
朱棣怒火中烧,似猛虎要择人而噬。
杨铎恭立不言,不喜不怒。
“杨铎。”
“臣在。”
“再派人去普安州。”将薄薄的宣纸一点一点攥紧,握在掌心,朱棣一字一句道,“这上面的人,都给朕‘请’到京城来。”
“臣遵旨。”
杨铎领命,退出暖阁。
阳光依旧刺眼。
杨铎微微眯起双眼,狭长的眼尾,似带着锋锐。站在门旁的宦官不由得退后一步,打了个哆嗦。这位杨指挥使,愈发的没有人气了。
回到锦衣卫北镇抚司,杨铎即刻遣同知纪纲带校尉力士十数人赶往贵州。
“尔等归来,天子定不在京城。人先关进诏狱,不必动刑,等天子北巡归来再做计较。”
“是!”
纪纲领命,走出被镇抚司前堂,亲自点人,备好马匹路引,赶在城门关闭前飞驰而出。
弹劾锦衣卫?
想把锦衣卫当垫脚的石头踩?
纪纲冷笑,亲王如何,得士人拥护又如何?钝刀子割肉,可比一刀了解痛上百倍千倍。
对杨铎,纪纲佩服,更多的却是恐惧。
探子上报的消息,分开看都算不得大事。换做平时,兴办儒学,平王或许还能得到嘉奖。可偏偏赶在许思恩事发,天子气不顺,经指挥使上报,立刻引来雷霆之怒。
如果之前对杨铎还有一丝不服,自此之后,纪纲再生不出半丝争胜之心。
得罪了锦衣卫,还有万分之一的活命可能。同杨指挥使对上,当真是削尖了脑袋找死。
弹劾杨指挥使?
究竟是哪位才子想出来的主意?
纪纲出发不久,永乐帝连下两道旨意,斥责平王“不察是非,从小人之言,不遵礼法,违高皇帝之训”,赐书令平王自省。
“尔居深宫,行腐儒之道,不闻外事,皆由左右小人作威福。更与奸佞之辈狎昵,素日不察是非,任其所行,毁誉于军民。今赐书令尔自省,去谗佞之辈,有罪者,立械送至京城。毋听小人,悔改犹未晚也。”
朱棣的口气并不严厉,平王府秘结朝臣,平王私设儒学,都提也未提。可就是这样“和蔼”的语气,却让朱高炽冷到骨子里。
随后,朱棣又下旨削减平王禄米。由八千石减到六千石,同汉王和赵王相差整整四千石。
旨意下达,拥护平王的朝臣都暗道不好。
明面上,天子没有降平王的爵位,实际上,他已差了两个弟弟一截。
在被训斥之后,朱高炽立刻上表自陈,言受人蒙蔽,犯下错事,使得父皇震怒。然上有仁爱之德,人非本恶,有官属犯错,请拘押王府,行感化教诲。
徐皇后没有为长子求情,只道不要涉及长孙。
永乐帝按下平王上表,下令再减平王禄米。
儿子有仁爱之德,老子就是凶恶残暴?使出的手段都是他玩剩下的,当真是不知悔改!
皇帝嫡长子,堂堂亲王,禄米只有四千五百石,还不及世子郡王。
朱高炽终究没能跳出六界,眼见老爹丝毫不留情面,再不敢玩任何心眼,也不再听官属幕僚和平王妃的谏言,再次上表,自陈过错,誓言一定痛改前非。只是希望父皇能宽限些时日,再送坐罪之人入京。
有朝臣想为平王说话,却无处着手。
天子处置平王,理由正当。亲情大义均站都住脚。
以宗室之法,平王没有降爵,只减禄米,已是从轻处罚。殊不见犯错的其他藩王,要么关押宗人府,要么贬为庶人,发边陲劳动改造。处罚最轻的也没了爵位,只能老老实实做个富家翁。
为平王喊冤?不可行。万一弄巧成拙,谁也无法承担责任。
得知父王目前情况,朱瞻基在朱棣面前几次求情,都没能让朱棣松口。
朱棣却也未曾气恼,只和道衍说:“朕的长孙远比他父王聪慧百倍,可惜了。”
听到朱棣的话,道衍念了一声佛号,没有接言。
纵有惋惜,心意已定,终不会更改。
“今日兴宁伯入宫授课。”朱棣话锋一转,“你师徒二人也有数日未见,可要与朕同去文华殿?”
“陛下有命,安敢不从。”道衍站起身,虽须眉皆白,更显苍老,却不需人搀扶,走得极稳。
文华殿中,孟清和点着挂起的“世界地图”,口沫横飞。
两位亲王和两位世子听得如痴如醉,双眼放光。
只苦了举图的宦官,胳膊酸了,也必须等到轮班才能休息。
朱棣和道衍来时,孟清和正讲到开辟新航路的美好前景,列出船队远航能为大明带回的利益。主题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海外广阔,遍地是黄金,不挖白不挖啊!
海外之地讲完,话题又转到了临近的日本琉球等地。
“倭寇侵我沿海,卫所官军屡次出击仍无法剿灭,长此以往必成大患。”
孟清和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明中后期,倭寇的确是盘踞在大明沿海的一颗毒瘤。到了后期,假倭数倍于真倭,商人海盗之外,甚至有官员勾结其中,更难以剿灭。
“倭寇非癣疥之患,我大明威武之师,不能剿灭此等凶徒,怎安百姓?”
点到即止,不能说得太过。
朱高炽和朱高燧都陷入沉思,朱瞻基没有出声,朱瞻壑有些懵懂。
暖阁外,朱棣抬手,不令宦官通报,和道衍驻足片刻,却没有进入暖阁,而是转身离开。
北虏,南倭,辽东女真,西南番邦。
想起锦衣卫递上的条子,对照孟清和的授课内容,朱棣停下脚步,看向道衍,感慨道:“少师收了个好徒弟。”
道衍谦虚,笑道:“陛下也有了个好臣子。”
朱棣笑了,何必羡慕大和尚,自家人,有能耐才好。
既然有才,那就该赏。
当日课程讲完,孟清和正准备出宫,白彦回却在文华殿外候着,见到孟清和,笑着行礼,道:“恭喜伯爷。”
孟清和脚步一顿,“白公公所指为何?”
“陛下有旨,赏兴宁伯银一百两,宝钞五百锭。”
孟清和眼睛圆了,平白
分卷阅读490
肉文屋 /
分卷阅读490
分卷阅读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