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1 章
两张自行车的滇池 作者:韦无西
第 21 章
可以的,不过你得先交钱,加上按摩费,一共六百六
那没问题,不过说好的按一个小时,你这才多一会啊,起码得过半个钟头,四舍五入嘛
好的”
就这样一直按,谁也没说话,现在葛俊已经不紧张了,反倒开始没话找起话来:
“小姑娘,你干这行多久了?
没多久,我刚来,服务不周到的多见谅
哦,那好好的为什么来干这些呢
家里面还有个弟弟念大学,父母身体都不好,生病住院也花了好多钱,借了很多亲戚的债都没办法还,这才……
这么说你也不容易啊,读过书没?
读过,高中毕业家里面没钱就退学了
没高考啊?考个大学之类
考啊,成绩不好,考了个二本。大哥发财多照顾”
话说到这儿葛俊已经没再让她按下去,照她这种按摩技术,再往下自己就适得其反了,指不定回按出什么问题来,其实他才不管这些话的真假,现在看时间也差不多,直接交了钱,准备做今天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许多事情的第一次大都这样,就像他和金玲的第一次一样,还没完全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已经结束了,除了回忆是美好的以外,没大家口中说的那么爽,分析得出很多人都是在吹牛,特别是那些爱吹牛者,在同伴面前往往以几个小时来计算时间,认为自己勇猛无比,殊不知这是欲盖弥彰,很少有人能经过半个小时的,再者按照规律来讲,超过二十多分钟女的已经无聊得不行了。
以往看小电影多了,按照亚洲人的口味,自然选择日本片较多,导致了欧美那些口味接受不了,和自己妻子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往往自己主动的时候多,日子久了,也容易累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自己是开了钱的顾客的上帝,要求那女的主动,自己完全被动,什么都是那女的来,脱衣,按摩,姿势这些,都是女方主动,这让他很享受,那女的在上面,一边享受一边鼓励,你好棒好厉害之类的说个停。有些时候,我们明知道是假话但也一直坚信就是在这种时候,真假话给人的鼓励与自信是不容忽视的,这让事后葛俊送走小姑娘后对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微笑,感觉自己从未这么自信过,这么男人过,虽然很快,事情他却很满意,不像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总感觉到不够尽力的地方。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这样的收费显然是贵的,但第一次干这事的葛俊觉得值,内心似乎有洪荒之力在乱窜,自信无比,笑容灿烂,要是打开窗帘的话,今天的A县一定美过任何一座景区。心里也不知哪里来的平衡,一下子对张欣没了那么多放在心中不说的成见。事后想起金玲却有不一样的感觉,看着宾馆房间里面乱了一地的酒瓶瓜子壳,乱哄哄的床,那个刚才还在,一收了钱立马不见人影的小姐,看新闻联播已经结束,天气预报马上开始,想起与金玲,突然莫名流起了眼泪,试想要是当年自己爱的也爱着自己的人知道现在的自己成了这个样子,心里面会怎么样?对张欣无愧,金玲呢?她又没有做过什么,反倒是自己对不起她,那些年把最好的青春与美丽都给了自己,最好的时光都在与自己一同度过,现在这些事情算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这种深受且在远方的人只有用阿Q的办法来解决:她不知道,不知道等于没发生。抓起地上还剩下的两瓶啤酒,一下子全部都给打开了,放在床上,边喝着边看着天花板。也就是从这件事情以后,葛俊更是不再联系金玲。那晚他难得独处,没有各种鸡汤文中说的独处的种种好处,想起了远方的妻,远方的父母,想自己为何发展到如今地步,顺着思维与记忆试图寻找自己变形经过的蛛丝马迹,越喝越难以找寻。
葛俊第二次入眠也是一样,这次也一样的进入梦乡,但梦里面出现的并不是金玲,也不是刚才的小姐,而是张欣,一副并不责怪他的意思,表情温柔,伸出手来挽住他的手,另一只手挽住刚会走路的小孩,梦里面没看得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家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金色季节,路上满是金黄落叶,妻与子都一直往前走,只是自己时不时会向后望,也不知在望些什么。
依然还是被敲门声弄醒了,这次开门已经没了上次的紧张。只是敲门声特别大,葛俊眯睡眼慢慢走过去开门,边走边看时间,已是晚上的十点。门开了,几个公安人员站在门口,葛俊吓了一大跳。
“查房,请您配合”
两个男公安没再说话,直接进去了,开了灯看了卧室和卫生间没人,二话没说很快出来
“谢谢您的配合,早点休息”
尾随在后面的是那个老板娘,手里拿着一大串钥匙,陪着笑,这下葛俊知道了,在这样的地方,完全安全,不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没猜想,等公安走后,事情真如葛俊想的那样,又有人来敲了他的房门,年纪也多是二十来三十出头,可他已经没了兴致,反锁后,开着电视,一直睡到天明也回到了自己的县城。
☆、传来传去
第二十二章 传来传去
谣言的杀伤力在于传播过程中的变种,说是止于智者,这不一定,最后搞不好智者也死于谣言之下,当然谁都知道不要轻易相信隔耳的传言,除非你当面证实,否则你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是寓言故事《牛是怎么死的》告诉大家的,可是认为站着有风险,躺着就不会中枪了吗?真正慧眼识珠的有多少?厚厚一叠历史,死在谣言之下的数目真不敢想。
阿三这一天躺在自己的宿舍里面,复习了一段时间很累,结果中枪了,母亲打来电话,说是让他实在过不下去就回家,家里面有吃有住,饭管够!不要在外面这样过日子,来由让阿三莫名其妙,他很想梳理清楚却很是烧脑。
大致对话意思是母亲认为他在外面过得连油都没得吃了,打个电话让儿子回家过日子算了,城里很危险,没钱寸步难行,大体如此意思。前思后想理不出头绪之下,阿三只得用最笨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说顺藤摸瓜,现在这个被动傻瓜要倒着找谣言的出处。回了个电话给母亲,渐渐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不久前有个“亲戚”来找阿三,按照他的性格,与人交流半天,却信了人家一面之词,那人怎的厉害!与派出所工作的人员一样的等级,差别在于有过之其而无不及,前前后后把阿三家的祖宗三代说了个遍,阿三觉得自家的族谱未必有他说的详尽,相信了他是亲戚,也没和家里面的人说,搞半天原来是来找阿三帮忙的,说是自己的妻子住院了,没地方弄东西吃,想麻烦阿三到他的住处弄东西吃,这当然不是什么大事,再者来就来了,自己住处本就简陋,项多能做些简单的吃。自己虽说有餐具厨具,用的少,多数时间还是到外面吃快餐的多。这阿三是算过账的,外面吃一顿快餐10元,管饱,省时省力。反过来自己在宿舍煮一样的,水电加上蔬菜,差不多一样的价格,偶尔也就是快餐吃腻了才自己煮点吃,多数还是面条对付的多,不过要是人多的话自己煮就划算很多。
阿三什么都没问,做了这样几件事情:请他全家吃了顿饭,在外面的饭店请的;因为住处不够住,出于关心人家病人陪床家属,把自己未用过的一床棉被送给了人家;瞒着房东配了一份钥匙给人家;买了点水果去医院看了自己信以为真的亲戚。总共就这四件,因为后来人家病人出院回家没告诉阿三,只是有段时间发现很久没来住处弄东西,才猜想人家可能病好出院回家了吧。结果是真的回家了,然后谣言却又去而复返。
就这样阿三在人家口中变成了彻底的lser,没车没房,甚至穷到连油都没得吃,和解放前,再往前一点说是旧社会还要差很多,这不对啊?明明自己准备好了一大罐猪油放那儿的,植物油也有的,那男的说的时候也是好好的,不亚于粉丝见到明星时的崇拜模样,现在除了感慨故事里面的那头牛死得太惨,老妈的话还得改改,不仅城里面很危险,农村也很危险,改来改去,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有危险。下次再遇上这样的事,只有躲,避而不见,胜过好好招待带来的风险,这就是教训,否则下次家乡的“新闻”有可能出现这样可能:阿三已死、阿三在城里面得了绝症、阿三在城里打光棍、阿三pchg被抓、阿三成了亿万富翁。最后一种不会出现,但只要出现的一定是负面,想想都后怕。
西方只有愚人节才有可能出现谣言,多还是娱乐成分,而中国天天都是愚人节,谣言乱飞,这是一种特产,在农村更甚!不是说城里面的钢筋混凝土不好,它的好和它的坏都是隔出了相对的自由隐私和难免的孤独,农村呢?有出息的人外出打工找钱,在家务农生意,只有一部分什么都不做,打麻将、嗑瓜子、东西南北乱蹿户,唯一的工作就是造谣,以此为业为乐。偶尔也会看看电视,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机,功能机也仅限于打电话,以前多是女的,现在男的混入队伍里面。哪一家吵架或是生孩子了,他/她便病毒式广告般传播,让人知道他/她就在现场一般,其实两家根本不在一处。所以在阿三的家乡,做广告是完全没有用的,因为识字的也不多,性价比最高的广告莫过于找一个村里面最能谣传的舌妇,给一定好处,不管人家用什么方式,单以成果来计算,一定纳入中国年度十佳广告,实打实告诉你什么是真的广而告之,幸好不识字,要是识字有文化,很多做广告的都得失业。
阿三很怄气,他深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因为自知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被人误成这样,有苦难言,复习也没心力没兴趣,越想越不服气,反思自己究竟是哪个地方做得不到位?还是摸黑自己对他们有什么好处?都不是,只能认为他们就是样的人。说说主动式被害,在路边上看见乞讨者,主动给他一些钱,这是好的;要不然被他们抱住大腿,抹不开面子给点也说得过去,被动;主动施舍,结果乞丐揪住你不放,反诬你打劫,这就是阿三碰到了主动式被害,这也就是今天大家为什么口味变得越来越喜欢被动,变种就是现在的碰瓷、扶老人。好人居多,谁都害怕碰到万一的坏马,汤里面的老鼠屎,阿三真幸运,都碰到了。
怎么办?阿三是不会太担心的,唯一让他生气的是母亲竟然因此而担心自己,至于谣言,最多过不了几天,一定又会被东家的狗西家的猫占据头条,自己便不会被关注了。担心谣言是担心家人的牵挂,外出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为了让家中老人放心,是会将自己的工作生活往好了说的,报喜自然不用担心,报忧可就麻烦了,特别是从别人嘴里面报出来的忧,真实性自然被放大。冲动的生气让阿三想打个电话回去帮那人梳理一下家谱,可惜连方式都没有,和母亲说了半天,母亲甚至也想不起来到底这个所谓的亲戚是哪一个,这才发现不单被黑了,还被骗了。
好在现在阿三听说传谣言是要判刑的,终于入了刑法,他想早就该这样了,因为谣言的杀伤力太大,以前纠结了好久,酒驾才入了刑,两者相比,其实酒驾根本就算不了什么,顶多死一两人,一两家人因此与幸福无缘,与痛苦长伴,谣言可就不一定了,在精心策划之下,成百上千的人命没了,古代还得株连,证据确凿,这是陷害善用的伎俩,催生出了小鬼、小人这类避之不及的物种,稍与他们有摩擦,小的缺胳膊少腿,大的就是上面说的株连。这也就是为什么阎王根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其身旁的小鬼,还为此发明了充耳,以示充耳不闻,实际作用根本没说的那么大。
其实对于谣言的证实是非常之困难的,前不久有部有名的电视剧《琅琊榜》,一整支精锐部队,就因为造谣被黄帝全灭了,故事的起因就在此,经过一群小人的精心设计,谣言充当了原始洪荒之力,摧枯拉朽,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整个故事就是花那么长的篇幅来翻案,就是证实谣言,最后因为报仇上升到了家国层面。让谣言止于智者是不可能了,只能让谣言止于法律,让造谣传谣者代价惨重,兴许还有些希望。
经历过表白男事件,金玲终还是有所担心了,爱情在别人的作品里面总是表现得那么美好,在自己的经事中却是这样的尴尬,勤工是自由的,在自己的有闲无课的时间即可,这让金玲自己调节了一下勤工的重心,多待图书馆,少待宿舍楼,保不齐哪一天表白男还得故伎重施,爱情也得分人,喜欢和不喜欢的,自然会有另外一种极端,事后金玲作过假设,要是那一天来表白的是葛俊(因为她认识的男生不多,加之经历过一些事情,下意识也多是这样),自己真不知道怎么办。
春城的金秋依然是春城,四季如春,这在习惯了的当地人来看不稀奇,换成别的地方的学生定会感受不同,认为世界上还真有一个地方四季如春,一年四季叶子都是绿的!阳光也刚好,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往往能在绿叶下闻出一股阳光的香味,温暖的午后,春城的太阳仿佛也在告诉人们:这儿很安全很暖和。高中的苦和大学的闲成了对比,让一些人沉浸其中,乐不思蜀,慢慢学业下降,逃课、挂科、恋爱、校外同居,最终闹出“人命”,两学生还商量出私奔的想法。家长和老师撒的谎其实还有些真的成分在里面,像金龟子身体里面真的能提炼出少许的黄金一样,大学对于闲人真的很闲,但不是金玲这类。
金玲很喜欢这个校区,住在梓苑,离校区围墙往北几百米外有条铁路,几乎每天都是火车的报鸣声充当了闹铃把她从睡梦中叫醒的,那时有首歌很出名,是陈楚生的《有没有人告诉你》,把校区和这首歌联系了起来,听歌容易让人想到那条铁路,想到校区,反过来亦然。她也曾在日记里面无数次记录过这首歌,说是日记,其实很多时候都无日可记,在生活步入规律,日记便成了一件难事,写日记的人都知道,希望日记记下的每一天中都有些精彩,而金玲在规律的日子里面写下这些歌词,便觉得每天都是精彩,特别是在写的时候,恰好火车路过,报鸣声想起:
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
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
我打开离别时你送我的信件
忽然感到无比的思念
看不见雪的冬天不夜的城市
我听见有人在欢呼有人在哭泣
早习惯穿梭充满诱惑的黑夜
但却无法忘记你的脸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
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
第 21 章
恋耽美
第 21 章
可以的,不过你得先交钱,加上按摩费,一共六百六
那没问题,不过说好的按一个小时,你这才多一会啊,起码得过半个钟头,四舍五入嘛
好的”
就这样一直按,谁也没说话,现在葛俊已经不紧张了,反倒开始没话找起话来:
“小姑娘,你干这行多久了?
没多久,我刚来,服务不周到的多见谅
哦,那好好的为什么来干这些呢
家里面还有个弟弟念大学,父母身体都不好,生病住院也花了好多钱,借了很多亲戚的债都没办法还,这才……
这么说你也不容易啊,读过书没?
读过,高中毕业家里面没钱就退学了
没高考啊?考个大学之类
考啊,成绩不好,考了个二本。大哥发财多照顾”
话说到这儿葛俊已经没再让她按下去,照她这种按摩技术,再往下自己就适得其反了,指不定回按出什么问题来,其实他才不管这些话的真假,现在看时间也差不多,直接交了钱,准备做今天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许多事情的第一次大都这样,就像他和金玲的第一次一样,还没完全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已经结束了,除了回忆是美好的以外,没大家口中说的那么爽,分析得出很多人都是在吹牛,特别是那些爱吹牛者,在同伴面前往往以几个小时来计算时间,认为自己勇猛无比,殊不知这是欲盖弥彰,很少有人能经过半个小时的,再者按照规律来讲,超过二十多分钟女的已经无聊得不行了。
以往看小电影多了,按照亚洲人的口味,自然选择日本片较多,导致了欧美那些口味接受不了,和自己妻子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往往自己主动的时候多,日子久了,也容易累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自己是开了钱的顾客的上帝,要求那女的主动,自己完全被动,什么都是那女的来,脱衣,按摩,姿势这些,都是女方主动,这让他很享受,那女的在上面,一边享受一边鼓励,你好棒好厉害之类的说个停。有些时候,我们明知道是假话但也一直坚信就是在这种时候,真假话给人的鼓励与自信是不容忽视的,这让事后葛俊送走小姑娘后对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微笑,感觉自己从未这么自信过,这么男人过,虽然很快,事情他却很满意,不像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总感觉到不够尽力的地方。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这样的收费显然是贵的,但第一次干这事的葛俊觉得值,内心似乎有洪荒之力在乱窜,自信无比,笑容灿烂,要是打开窗帘的话,今天的A县一定美过任何一座景区。心里也不知哪里来的平衡,一下子对张欣没了那么多放在心中不说的成见。事后想起金玲却有不一样的感觉,看着宾馆房间里面乱了一地的酒瓶瓜子壳,乱哄哄的床,那个刚才还在,一收了钱立马不见人影的小姐,看新闻联播已经结束,天气预报马上开始,想起与金玲,突然莫名流起了眼泪,试想要是当年自己爱的也爱着自己的人知道现在的自己成了这个样子,心里面会怎么样?对张欣无愧,金玲呢?她又没有做过什么,反倒是自己对不起她,那些年把最好的青春与美丽都给了自己,最好的时光都在与自己一同度过,现在这些事情算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这种深受且在远方的人只有用阿Q的办法来解决:她不知道,不知道等于没发生。抓起地上还剩下的两瓶啤酒,一下子全部都给打开了,放在床上,边喝着边看着天花板。也就是从这件事情以后,葛俊更是不再联系金玲。那晚他难得独处,没有各种鸡汤文中说的独处的种种好处,想起了远方的妻,远方的父母,想自己为何发展到如今地步,顺着思维与记忆试图寻找自己变形经过的蛛丝马迹,越喝越难以找寻。
葛俊第二次入眠也是一样,这次也一样的进入梦乡,但梦里面出现的并不是金玲,也不是刚才的小姐,而是张欣,一副并不责怪他的意思,表情温柔,伸出手来挽住他的手,另一只手挽住刚会走路的小孩,梦里面没看得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家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金色季节,路上满是金黄落叶,妻与子都一直往前走,只是自己时不时会向后望,也不知在望些什么。
依然还是被敲门声弄醒了,这次开门已经没了上次的紧张。只是敲门声特别大,葛俊眯睡眼慢慢走过去开门,边走边看时间,已是晚上的十点。门开了,几个公安人员站在门口,葛俊吓了一大跳。
“查房,请您配合”
两个男公安没再说话,直接进去了,开了灯看了卧室和卫生间没人,二话没说很快出来
“谢谢您的配合,早点休息”
尾随在后面的是那个老板娘,手里拿着一大串钥匙,陪着笑,这下葛俊知道了,在这样的地方,完全安全,不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没猜想,等公安走后,事情真如葛俊想的那样,又有人来敲了他的房门,年纪也多是二十来三十出头,可他已经没了兴致,反锁后,开着电视,一直睡到天明也回到了自己的县城。
☆、传来传去
第二十二章 传来传去
谣言的杀伤力在于传播过程中的变种,说是止于智者,这不一定,最后搞不好智者也死于谣言之下,当然谁都知道不要轻易相信隔耳的传言,除非你当面证实,否则你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是寓言故事《牛是怎么死的》告诉大家的,可是认为站着有风险,躺着就不会中枪了吗?真正慧眼识珠的有多少?厚厚一叠历史,死在谣言之下的数目真不敢想。
阿三这一天躺在自己的宿舍里面,复习了一段时间很累,结果中枪了,母亲打来电话,说是让他实在过不下去就回家,家里面有吃有住,饭管够!不要在外面这样过日子,来由让阿三莫名其妙,他很想梳理清楚却很是烧脑。
大致对话意思是母亲认为他在外面过得连油都没得吃了,打个电话让儿子回家过日子算了,城里很危险,没钱寸步难行,大体如此意思。前思后想理不出头绪之下,阿三只得用最笨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说顺藤摸瓜,现在这个被动傻瓜要倒着找谣言的出处。回了个电话给母亲,渐渐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不久前有个“亲戚”来找阿三,按照他的性格,与人交流半天,却信了人家一面之词,那人怎的厉害!与派出所工作的人员一样的等级,差别在于有过之其而无不及,前前后后把阿三家的祖宗三代说了个遍,阿三觉得自家的族谱未必有他说的详尽,相信了他是亲戚,也没和家里面的人说,搞半天原来是来找阿三帮忙的,说是自己的妻子住院了,没地方弄东西吃,想麻烦阿三到他的住处弄东西吃,这当然不是什么大事,再者来就来了,自己住处本就简陋,项多能做些简单的吃。自己虽说有餐具厨具,用的少,多数时间还是到外面吃快餐的多。这阿三是算过账的,外面吃一顿快餐10元,管饱,省时省力。反过来自己在宿舍煮一样的,水电加上蔬菜,差不多一样的价格,偶尔也就是快餐吃腻了才自己煮点吃,多数还是面条对付的多,不过要是人多的话自己煮就划算很多。
阿三什么都没问,做了这样几件事情:请他全家吃了顿饭,在外面的饭店请的;因为住处不够住,出于关心人家病人陪床家属,把自己未用过的一床棉被送给了人家;瞒着房东配了一份钥匙给人家;买了点水果去医院看了自己信以为真的亲戚。总共就这四件,因为后来人家病人出院回家没告诉阿三,只是有段时间发现很久没来住处弄东西,才猜想人家可能病好出院回家了吧。结果是真的回家了,然后谣言却又去而复返。
就这样阿三在人家口中变成了彻底的lser,没车没房,甚至穷到连油都没得吃,和解放前,再往前一点说是旧社会还要差很多,这不对啊?明明自己准备好了一大罐猪油放那儿的,植物油也有的,那男的说的时候也是好好的,不亚于粉丝见到明星时的崇拜模样,现在除了感慨故事里面的那头牛死得太惨,老妈的话还得改改,不仅城里面很危险,农村也很危险,改来改去,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有危险。下次再遇上这样的事,只有躲,避而不见,胜过好好招待带来的风险,这就是教训,否则下次家乡的“新闻”有可能出现这样可能:阿三已死、阿三在城里面得了绝症、阿三在城里打光棍、阿三pchg被抓、阿三成了亿万富翁。最后一种不会出现,但只要出现的一定是负面,想想都后怕。
西方只有愚人节才有可能出现谣言,多还是娱乐成分,而中国天天都是愚人节,谣言乱飞,这是一种特产,在农村更甚!不是说城里面的钢筋混凝土不好,它的好和它的坏都是隔出了相对的自由隐私和难免的孤独,农村呢?有出息的人外出打工找钱,在家务农生意,只有一部分什么都不做,打麻将、嗑瓜子、东西南北乱蹿户,唯一的工作就是造谣,以此为业为乐。偶尔也会看看电视,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机,功能机也仅限于打电话,以前多是女的,现在男的混入队伍里面。哪一家吵架或是生孩子了,他/她便病毒式广告般传播,让人知道他/她就在现场一般,其实两家根本不在一处。所以在阿三的家乡,做广告是完全没有用的,因为识字的也不多,性价比最高的广告莫过于找一个村里面最能谣传的舌妇,给一定好处,不管人家用什么方式,单以成果来计算,一定纳入中国年度十佳广告,实打实告诉你什么是真的广而告之,幸好不识字,要是识字有文化,很多做广告的都得失业。
阿三很怄气,他深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因为自知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被人误成这样,有苦难言,复习也没心力没兴趣,越想越不服气,反思自己究竟是哪个地方做得不到位?还是摸黑自己对他们有什么好处?都不是,只能认为他们就是样的人。说说主动式被害,在路边上看见乞讨者,主动给他一些钱,这是好的;要不然被他们抱住大腿,抹不开面子给点也说得过去,被动;主动施舍,结果乞丐揪住你不放,反诬你打劫,这就是阿三碰到了主动式被害,这也就是今天大家为什么口味变得越来越喜欢被动,变种就是现在的碰瓷、扶老人。好人居多,谁都害怕碰到万一的坏马,汤里面的老鼠屎,阿三真幸运,都碰到了。
怎么办?阿三是不会太担心的,唯一让他生气的是母亲竟然因此而担心自己,至于谣言,最多过不了几天,一定又会被东家的狗西家的猫占据头条,自己便不会被关注了。担心谣言是担心家人的牵挂,外出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为了让家中老人放心,是会将自己的工作生活往好了说的,报喜自然不用担心,报忧可就麻烦了,特别是从别人嘴里面报出来的忧,真实性自然被放大。冲动的生气让阿三想打个电话回去帮那人梳理一下家谱,可惜连方式都没有,和母亲说了半天,母亲甚至也想不起来到底这个所谓的亲戚是哪一个,这才发现不单被黑了,还被骗了。
好在现在阿三听说传谣言是要判刑的,终于入了刑法,他想早就该这样了,因为谣言的杀伤力太大,以前纠结了好久,酒驾才入了刑,两者相比,其实酒驾根本就算不了什么,顶多死一两人,一两家人因此与幸福无缘,与痛苦长伴,谣言可就不一定了,在精心策划之下,成百上千的人命没了,古代还得株连,证据确凿,这是陷害善用的伎俩,催生出了小鬼、小人这类避之不及的物种,稍与他们有摩擦,小的缺胳膊少腿,大的就是上面说的株连。这也就是为什么阎王根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其身旁的小鬼,还为此发明了充耳,以示充耳不闻,实际作用根本没说的那么大。
其实对于谣言的证实是非常之困难的,前不久有部有名的电视剧《琅琊榜》,一整支精锐部队,就因为造谣被黄帝全灭了,故事的起因就在此,经过一群小人的精心设计,谣言充当了原始洪荒之力,摧枯拉朽,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整个故事就是花那么长的篇幅来翻案,就是证实谣言,最后因为报仇上升到了家国层面。让谣言止于智者是不可能了,只能让谣言止于法律,让造谣传谣者代价惨重,兴许还有些希望。
经历过表白男事件,金玲终还是有所担心了,爱情在别人的作品里面总是表现得那么美好,在自己的经事中却是这样的尴尬,勤工是自由的,在自己的有闲无课的时间即可,这让金玲自己调节了一下勤工的重心,多待图书馆,少待宿舍楼,保不齐哪一天表白男还得故伎重施,爱情也得分人,喜欢和不喜欢的,自然会有另外一种极端,事后金玲作过假设,要是那一天来表白的是葛俊(因为她认识的男生不多,加之经历过一些事情,下意识也多是这样),自己真不知道怎么办。
春城的金秋依然是春城,四季如春,这在习惯了的当地人来看不稀奇,换成别的地方的学生定会感受不同,认为世界上还真有一个地方四季如春,一年四季叶子都是绿的!阳光也刚好,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往往能在绿叶下闻出一股阳光的香味,温暖的午后,春城的太阳仿佛也在告诉人们:这儿很安全很暖和。高中的苦和大学的闲成了对比,让一些人沉浸其中,乐不思蜀,慢慢学业下降,逃课、挂科、恋爱、校外同居,最终闹出“人命”,两学生还商量出私奔的想法。家长和老师撒的谎其实还有些真的成分在里面,像金龟子身体里面真的能提炼出少许的黄金一样,大学对于闲人真的很闲,但不是金玲这类。
金玲很喜欢这个校区,住在梓苑,离校区围墙往北几百米外有条铁路,几乎每天都是火车的报鸣声充当了闹铃把她从睡梦中叫醒的,那时有首歌很出名,是陈楚生的《有没有人告诉你》,把校区和这首歌联系了起来,听歌容易让人想到那条铁路,想到校区,反过来亦然。她也曾在日记里面无数次记录过这首歌,说是日记,其实很多时候都无日可记,在生活步入规律,日记便成了一件难事,写日记的人都知道,希望日记记下的每一天中都有些精彩,而金玲在规律的日子里面写下这些歌词,便觉得每天都是精彩,特别是在写的时候,恰好火车路过,报鸣声想起:
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
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
我打开离别时你送我的信件
忽然感到无比的思念
看不见雪的冬天不夜的城市
我听见有人在欢呼有人在哭泣
早习惯穿梭充满诱惑的黑夜
但却无法忘记你的脸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
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
第 21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