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465 章
玩唐 作者:午后方晴
第 465 章
这一次大洋洲的开垦,首先给王家带来一个聚宝盆,这是从私人利益出发的。可这一次影响远远会超过萧亚轩的想像。
殖民地的开垦,不但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晚唐后唐朝天灾人祸,经常发生粮食危机,现在一斗米涨到几百文前,老百姓叫苦连天了,晚唐后几百文钱一斗米,是正常不过的了,有时候因为战乱发生,城中每斗米涨到几万文。
这只是粮食的角度。随着开元的到来,人口急剧增涨,土地紧张,棉花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份紧张的到来。有了大洋洲几百万平方公里,原始的土地,将会减少这份危机感。主要哪里有许多地方天气暖和,适宜唐朝百姓居住。
还有,大洋洲百姓迁居得越多,两地来往密切,无疑会造成造船技术更加发达,为后面更广阔的大航海到来创造条件。来往密切后,还会造成商贸繁荣,为唐朝经济发展带来生机。
同时大洋洲只是一个号角,以后条件越好,更多的地方,比如非洲、美洲大陆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果这些地方全部成为汉人的殖民地,想像将来吧。这一点与欧洲那些国家的人不同。虽然他们创新能力无可否认,可是他们自由散漫,虽然国人喜欢内斗,可根观念很深。就是以后分裂成若干国家,遇到危机时,必然会联起手来。这就象一个比喻,弟兄俩可以打得头破血流,可遇到外人时,同样会联起手。这就是汉人最好的写照。数百年后,汉人有可能因为这次楔机,掌控了一半地球面积。那时候还会出现他穿越前,四面挨打挤压的局面么?
当然,那个什么扁与什么辉的不能算的。
也就是说,这件事办好了,远胜过世人眼中任何功绩。
因此,王画将萧亚轩带到狄仁杰墓祭拜,这是代表对这些开创者的认可。
来到白马寺狄公墓前,王画却意外地看到了一个人,魏元忠带着几个仆人也来到狄墓前,在祭拜。
王画奇怪地问道:“魏相公,怎么你也来了?”
魏元忠手倚着一株青松说道:“来看一下老朋友。”
王画轻声笑道:“魏相公,这番回到朝中可有什么感受?”
魏元忠低头不答。过了一会儿,他才向王画问道:“可某不知道你这几年倒底要做好什么?”
特别是指王画起兵之事。
王画哧笑一声说道:“魏相公,今天我在我恩师墓前,应当不会说假话吧。”
魏元忠点头,现在王画的想法许多人摸不着头脑。王画又答道:“恩师一生一世,只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但我在恩师灵前同样大胆地说一句,我王画虽然配不上恩师的高尚情操,但我依然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所有的百姓。但爱的考虑方式不同罢了。”
说到这里,他无比地讥讽道:“小雀笑鹏,彼且奚适也?我腻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也?魏相公,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想多做解释了。”
他话说完后,魏元忠带来的几个家仆勃然变色,怎么说魏元忠声满天下,可不是王画一点浮燥之名能相比的,可是王画居然将自己比作一只大鹏,将魏元忠比作了一只小麻雀了。
第358章 鸣
但魏元忠脸上却出现了微笑。
他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家仆稍安务燥,然后向王画施了一躬,说道:“某老了,以后就看你们。”
说完后满怀惆怅地离开。
王画也没有说话,目送着他远去,久久不语,随后与萧亚轩对狄仁杰祭拜。
送走了萧亚轩后,眼看就要进入七月了,可在这时候洛水暴涨,河水冲破洛堤,洛水两岸两千余户皆被洪水冲垮。
就连王画家中也一度积了半人深的水,许多东西被水淹没。南市同样也进了一尺深的积水。这是京畿要地,朝廷立即组织人手,将缺口堵上,安抚难民。但随着这一次事件的发生,米价应声猛涨,从五十几文,变成了六十几文,七十几文,然后一路飞涨到了一百多文,直到两百三十文才停落下来。
大臣们都吓傻眼了,这不是王画围困洛阳那次,只是洛阳城中慌乱,暂时性的涨价,不但洛阳,其他地方也因为洪水泛滥成灾,随声而涨。先是郑州米价接近两百文大关,然后关中米价跟着猛涨,从渭水到黄河中下游,许多地方米价都接近了两百文,或者已经破掉两百文大关。
这才是灾难性的大事。
为什么老武艳羡李世民时,每斗米经常在五文钱上下浮动。因为米便宜,换成现在的价值计算,每斤米才一毛几分钱,这么便宜,自然大多数人能吃得饱了。老百姓吃饱了肚子,自然不会造反了。可变成了两百多文,变成了七跌到十几文,普通棉布从二十文跌到涨到五十几文时,不是王画一个人料到后果,朝中智慧之士也有不少。就象武三思没有智慧?只是智慧用的地方不对罢了。早就料到这种局面了,因此上奏,李显也下诏到江南调动粮食进入洛阳,平衡米价。
不过这一波涨价风波与原来局部地区涨价波不一样,几乎在象全国蔓延。从各地反馈来的消息,江南的米价也在应声上扬,朝廷这一次前往江南调粮食,未必会有一个满意的消息。
还有一个办法,将洛阳含嘉仓打开,向市场强行对冲价格。虽然唐朝不象隋朝那样荒唐,在洛阳储藏了可供天下人吃几十年的粮食,但几百个粮仓里还是经常藏有几亿斤的备粮(唐朝最大的藏粮基地在洛阳,因为有洛水与黄河之便,而长安虽然有渭水,可通过的船只吨位小得多。其他各地也有一些粮仓,但规模相当小。这一点与宋朝略有不同)。
但这也不是一个办法,向市场强行流通,可如何保证将粮食交给真正需要的百姓手上?而不是被一些权势人家吞并过去?反过来没有起到作用,还使国家的财产瞬间变为私人的财产。就是有办法交到需要的百姓手中。如果秋后粮食还是紧张怎么办?难道国库再去买下高价粮储备?
第 465 章
恋耽美
第 465 章
这一次大洋洲的开垦,首先给王家带来一个聚宝盆,这是从私人利益出发的。可这一次影响远远会超过萧亚轩的想像。
殖民地的开垦,不但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晚唐后唐朝天灾人祸,经常发生粮食危机,现在一斗米涨到几百文前,老百姓叫苦连天了,晚唐后几百文钱一斗米,是正常不过的了,有时候因为战乱发生,城中每斗米涨到几万文。
这只是粮食的角度。随着开元的到来,人口急剧增涨,土地紧张,棉花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份紧张的到来。有了大洋洲几百万平方公里,原始的土地,将会减少这份危机感。主要哪里有许多地方天气暖和,适宜唐朝百姓居住。
还有,大洋洲百姓迁居得越多,两地来往密切,无疑会造成造船技术更加发达,为后面更广阔的大航海到来创造条件。来往密切后,还会造成商贸繁荣,为唐朝经济发展带来生机。
同时大洋洲只是一个号角,以后条件越好,更多的地方,比如非洲、美洲大陆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果这些地方全部成为汉人的殖民地,想像将来吧。这一点与欧洲那些国家的人不同。虽然他们创新能力无可否认,可是他们自由散漫,虽然国人喜欢内斗,可根观念很深。就是以后分裂成若干国家,遇到危机时,必然会联起手来。这就象一个比喻,弟兄俩可以打得头破血流,可遇到外人时,同样会联起手。这就是汉人最好的写照。数百年后,汉人有可能因为这次楔机,掌控了一半地球面积。那时候还会出现他穿越前,四面挨打挤压的局面么?
当然,那个什么扁与什么辉的不能算的。
也就是说,这件事办好了,远胜过世人眼中任何功绩。
因此,王画将萧亚轩带到狄仁杰墓祭拜,这是代表对这些开创者的认可。
来到白马寺狄公墓前,王画却意外地看到了一个人,魏元忠带着几个仆人也来到狄墓前,在祭拜。
王画奇怪地问道:“魏相公,怎么你也来了?”
魏元忠手倚着一株青松说道:“来看一下老朋友。”
王画轻声笑道:“魏相公,这番回到朝中可有什么感受?”
魏元忠低头不答。过了一会儿,他才向王画问道:“可某不知道你这几年倒底要做好什么?”
特别是指王画起兵之事。
王画哧笑一声说道:“魏相公,今天我在我恩师墓前,应当不会说假话吧。”
魏元忠点头,现在王画的想法许多人摸不着头脑。王画又答道:“恩师一生一世,只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但我在恩师灵前同样大胆地说一句,我王画虽然配不上恩师的高尚情操,但我依然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所有的百姓。但爱的考虑方式不同罢了。”
说到这里,他无比地讥讽道:“小雀笑鹏,彼且奚适也?我腻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也?魏相公,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想多做解释了。”
他话说完后,魏元忠带来的几个家仆勃然变色,怎么说魏元忠声满天下,可不是王画一点浮燥之名能相比的,可是王画居然将自己比作一只大鹏,将魏元忠比作了一只小麻雀了。
第358章 鸣
但魏元忠脸上却出现了微笑。
他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家仆稍安务燥,然后向王画施了一躬,说道:“某老了,以后就看你们。”
说完后满怀惆怅地离开。
王画也没有说话,目送着他远去,久久不语,随后与萧亚轩对狄仁杰祭拜。
送走了萧亚轩后,眼看就要进入七月了,可在这时候洛水暴涨,河水冲破洛堤,洛水两岸两千余户皆被洪水冲垮。
就连王画家中也一度积了半人深的水,许多东西被水淹没。南市同样也进了一尺深的积水。这是京畿要地,朝廷立即组织人手,将缺口堵上,安抚难民。但随着这一次事件的发生,米价应声猛涨,从五十几文,变成了六十几文,七十几文,然后一路飞涨到了一百多文,直到两百三十文才停落下来。
大臣们都吓傻眼了,这不是王画围困洛阳那次,只是洛阳城中慌乱,暂时性的涨价,不但洛阳,其他地方也因为洪水泛滥成灾,随声而涨。先是郑州米价接近两百文大关,然后关中米价跟着猛涨,从渭水到黄河中下游,许多地方米价都接近了两百文,或者已经破掉两百文大关。
这才是灾难性的大事。
为什么老武艳羡李世民时,每斗米经常在五文钱上下浮动。因为米便宜,换成现在的价值计算,每斤米才一毛几分钱,这么便宜,自然大多数人能吃得饱了。老百姓吃饱了肚子,自然不会造反了。可变成了两百多文,变成了七跌到十几文,普通棉布从二十文跌到涨到五十几文时,不是王画一个人料到后果,朝中智慧之士也有不少。就象武三思没有智慧?只是智慧用的地方不对罢了。早就料到这种局面了,因此上奏,李显也下诏到江南调动粮食进入洛阳,平衡米价。
不过这一波涨价风波与原来局部地区涨价波不一样,几乎在象全国蔓延。从各地反馈来的消息,江南的米价也在应声上扬,朝廷这一次前往江南调粮食,未必会有一个满意的消息。
还有一个办法,将洛阳含嘉仓打开,向市场强行对冲价格。虽然唐朝不象隋朝那样荒唐,在洛阳储藏了可供天下人吃几十年的粮食,但几百个粮仓里还是经常藏有几亿斤的备粮(唐朝最大的藏粮基地在洛阳,因为有洛水与黄河之便,而长安虽然有渭水,可通过的船只吨位小得多。其他各地也有一些粮仓,但规模相当小。这一点与宋朝略有不同)。
但这也不是一个办法,向市场强行流通,可如何保证将粮食交给真正需要的百姓手上?而不是被一些权势人家吞并过去?反过来没有起到作用,还使国家的财产瞬间变为私人的财产。就是有办法交到需要的百姓手中。如果秋后粮食还是紧张怎么办?难道国库再去买下高价粮储备?
第 465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