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
三国之最风流 作者:赵子曰
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
谢左手施法、日头片白、yy67382183、xcz119、不违本心、gaoxuren77、heooaaa、纵横v5等诸君的捧场、月票。
——
回到濮水岸边,何仪、许仲、刘邓已做好了渡河的准备。何仪率部先渡,在南岸列阵警戒,许仲、刘邓遣人从上下游搜集来了些船只。
荀贞本是想今天渡河的,但因刚才观看过韦乡之防备,有了定计,为了能好地实现这个计策,当下改变了主意,他驻马南岸,仰望天色,见已是下午,心道:“若是现在渡河,等余下在北岸的两千人过来,怕是要到傍晚了,不利我之计策实行。”即令何仪便就留在北岸筑营警戒,而令余部不必急着过来,先在对岸休整,等明天早上再渡河不迟。
他对随从他去观看韦乡防备的典韦、陈到等诸将说道:“从平舆出来,我部日行五十里,连着十余日未曾休整,又在陈留两战黄巾贼,兵卒劳顿,该休息下了,你们且归南岸本曲,叫伙夫们做些好吃的,犒劳犒劳士卒,饱餐顿,休息晚,明天早再渡河北击韦乡。”
诸人应诺。典韦、陈到等渡河归部,而荀贞却没有渡河过去。
何仪刚才见他归来,从本营兵卒里迎接出来,现正恭立在他的马边。
荀贞心道:“何仪本黄巾渠帅,麾下亦曾有过万人之众,颐指气使,今降於我,从‘人上人’变成了‘人下人’,部众不到千人,临阵需得先发,我虽命他将家眷宗族搬到了平舆,平时亦笼络於他,但要想得到他的真心效忠,使他甘心情愿服从我的命令,却还得示之以恩信。”
他望了望列阵在河水北岸的何仪部众,接着又想道:“早在他降我当初,我拨给他两百人听用,当时就想留宿在他的营中夜,以示我对他之信任,从而减掉他的猜忌狐疑,以安其心,只是当时转念细想,觉得时机不到,如今看来却是时机到了,今夜我就不去对岸,住在他的营中吧。”
荀贞前世读书,见过不少主将夜宿降卒营中,从而得到降卒死心塌效忠的故事,比如朱元璋,又比如察罕帖木儿,他俩是同个时代的人,同样都做过这样的事儿。只是,做这种事儿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成功者如朱元璋,不成功者如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乃至就是因此而死的。同样巡宿降军营中,却个成功,个身死,这告诉了荀贞个道理:夜宿降卒营不是只有胆勇就行的,最主要的是得能识人。此前他不太了解何仪,故此不能行此事,现在算是较为了解了,应该可以行此事了。
想到这里,他叫荀攸、戏志才也渡河去对岸,自带着原中卿、左伯侯留了下来,笑对何仪说道,“明天早全军就要渡河,我今晚就不去对岸,便住在你的营里吧,省得来回折腾。”
何仪楞了下,说道:“司马今夜要住在小人的营中?”
荀贞笑道:“怎么,不欢迎么?……,自你入我部中后,你我还没有怎么畅谈细聊过,正好趁今夜机会,你我抵足而眠,同榻夜话,岂不快哉?说起来,我虽在汝南征战了月余,但戎马倥偬,只顾着打仗,却直没抽出时间去听听汝南的逸闻轶事,民谣风土。我久闻汝南方士,有很的神仙故事,君为汝南土著,对此应知,今晚我就听你说说,如何?”
何仪是叛军降将,自知身份,加上又因为皇甫嵩、朱俊之敲打,使得他谨小慎微,平时对荀贞十分恭敬,因为家眷宗族都迁到了平舆,也算是断掉了反复之念,不敢再生二志,只求着能平平安安,等到战后不致被过河拆桥便是万幸,却不料荀贞竟主动提出去他营中住宿,感动异常,不知该说什么好,确定似的偷觑荀贞面色,见他不似说笑,忙拜伏马前,说道:“司马若想闻神仙方士的故事,仪自当尽吐所知,以博君乐。”顿了顿,又道,“说起来,小人的祖父倒是有缘见过郅伯夷之子呢!”
“噢?汝祖见过郅伯夷之子?”荀贞方才说想听他讲讲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其实只是随口说,但听他的祖父竟见过郅伯夷之子,不觉顿时真的来了兴趣。
郅伯夷,西平人,其祖郅恽强毅耿直,“拒关”的故事为天下士子口耳相传、津津乐道,几与前汉的强项令董宣齐名,后任长沙太守,其父郅寿,历任冀州刺史、尚书令、尚书仆射,也是个刚直廉能的名臣,而据传说,郅伯夷大有才决,会诵咒击剑,能降妖捉鬼,三十岁那年,在汝南郡北部督邮的任上时曾在个亭舍里火烧过狐狸精。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句题外话,荀贞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对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自是不信的,可虽然不信,却挡不住好奇,何哉?便是因为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极其至,且里边的主角大有名有姓,是确有其人,而不是虚构缥缈的。
比如这个郅伯夷,又比如上蔡人费长房,“曾为市掾,传说从壶公入山学仙,未成辞归,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又比如迁居汝南的董永,又比如董永之子董仲,“母天女,生而灵异,数篆符驱邪”,又比如新息人高获,高获是光武帝的故旧,“善天文、晓遁甲,能役使鬼神”,再又比如平舆许氏的许峻、许曼祖孙皆善卜占之术,有显验。早在颍川时,荀贞就听荀衢说过这些人事,到汝南征讨黄巾,战事间歇的时候巡查营中,偶尔也会听到军中向导绘声绘色地对来自颍川的兵卒们讲述这些故事,要说点儿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
《后汉书?方士列传》记载了三十四个方士,汝南郡就占了个六个。
听的荀贞惊奇他的祖父竟见过郅伯夷之子,何仪心道:“要非我祖父见过郅伯夷之子,归家后对时为童子的我说:‘神仙之事,果然真有’,我也不会太平道起就带着宾客跟从作乱啊。只是如今看来,这太平道却非真有神仙术,而皇甫将军与荀司马却是真真正正的用兵如神。唉,我是上当了。”这些心里话不能说,只恭谨答道:“是。”
荀贞喜道:“好,好,今晚我就听你说说汝祖见郅伯夷子的事儿!你快起来,我不是对你说过了么?以后你我在军之中,同为朝廷效力,便是同袍,不要这么俗礼。”
何仪应诺起身。荀贞说道:“你先去指挥部卒搭建营地吧。”何仪应道:“是。”又行了礼,这才满怀激动地离开,去指挥部卒筑营。
当晚,荀贞便在何仪营中安住,与何仪共宿帐,同榻而眠,细问过何仪祖父见郅伯夷之子的故事后,展开话题,时而谈说方士、神仙故事,时而讲些征战、攻伐之事,时而荀贞又细问些汝南太平道的内部详情,时而又问些张角的事情,何仪凡是知道的,无不倾腹尽言。
最初何仪比较拘谨,荀贞便故意说了点自己少年时的趣事,又问何仪的家事和他少年时的故事。何仪渐渐去掉了拘束,去掉拘束后,何仪把话题转回到方士上,提出了个问题,说道:“适才我闻司马言,颍川似无少方士神仙的故事,颍、汝接壤,为何独我汝南方士,而颍川方士少呢?”
荀贞笑着给他解惑,说道:“昔我在颍川时,听我仲兄给我讲这些人事之时也曾纳闷,问我的仲兄:‘颍、汝接壤,为何汝南方士神仙故事,而我颍川却罕见少闻呢?’我仲兄对我说:‘汝南古称天中,因豫为九州之中,汝尤四方之中,故名。我颍川虽少方士之说,而士子兼习儒、法,这是因为受春秋战国之时韩魏法家的遗风影响,汝南的士子很少兼习儒、法,但却兼学谶纬、风角、推步之术,这也是与古风有关的。’”
何仪问道:“与古风有关?”
“然也。方士,源自先秦时的燕齐邹鲁之滨,汝南与这些地方接壤,有古之遗风。有古之遗风,汝南又名士辈出,出饱读宿儒,文化底蕴深厚,加上本朝谶纬盛行,故此出方士,有神仙故事。”
何仪恍然大悟,钦佩地说道:“司马真是博学,语解我困惑。”
“博学的不是我,是我仲兄。”
两人夜谈尽兴,到快天亮时才歇。
睡了不到个时辰,荀贞就被帐外兵卒喧闹的声音惊醒,何仪已经先悄悄离开帐篷,出去集合部众了。他披衣出帐,先看到的是侍立在帐外的原中卿、左伯侯等几个亲兵。
原中卿捂着嘴在打哈欠。
昨晚荀贞在帐内高卧,与何仪谈的尽兴,原中卿、左伯侯等亲兵却就受累了。何仪部中全是黄巾降卒,他们提心吊胆,就害怕万有事,整晚高度紧张。
荀贞笑了笑,拍了拍原中卿的胳臂,没说什么,负手转望远处,见何仪部的兵卒已基本集合好了,别的帐篷等物大已经收起,数百兵卒整整齐齐地列在岸上,何仪正在队前训话,大约是在激励士气,为攻打韦乡做战前工作,见荀贞出帐,他令兵卒立正好,小跑着过来,说道:“荀君,起来了?都怪我,昨晚说得兴起,耽误了荀君睡眠。”
经过夜同榻野话,何仪对荀贞的态度明显有异往日了,以前他是恭恭敬敬,现在依然恭谨但却带了亲近,以前他称呼荀贞是用的官称“司马”,经过夜畅谈,现在改叫“荀君”了。
荀贞很满意他的这种变化,笑道:“怎能怪你,怪我才对。要非我拉着你不让你睡,也不会睡那么晚。”问他,“整军好了?”
“是。”
“好。”
荀贞再又望了望列队岸上的何仪部的部卒,相比昨日,何仪部的这些黄巾降卒在迎对他的目光时似也有了点微妙的变化,荀贞夜宿在他们营中,意味着荀贞对他们非常信任。刚才集合的时候,有胆子大的降卒问了何仪,问他昨晚和荀贞都聊了什么,何仪如实回答,听到居然是聊了晚上的神仙方士、童年趣事,这些降卒们面面相觑,临战之际,不说今天的战事,却说那些?细细想,这应是因为荀贞对韦乡之战很有把握吧。故此,他们再看荀贞时,与何仪样,觉得很亲近,亲近里又带了对韦乡之战必胜的信心。
荀贞满意地暗自点头,转望对岸,见许仲、刘邓、典韦、陈到、江禽、陈褒、辛瑷等人也在整部,就传令道,“去对岸告诉君卿他们,整军完后先吃饭,吃过饭就渡河。”个亲兵领命,奔去对岸。两岸三千兵卒,整部完后,就地吃饭,饭后,许仲等率部渡河,与何仪会合。
濮水上的桥不宽,这可能也是为何韦乡的黄巾守卒没有把此桥烧掉的原因。太窄了,次过不了两个人,没有烧掉的价值,不烧掉还能保持点与陈留郡的联系,有利哨探来回。
也因此之故,桥既不宽,许仲、刘邓等曲的两千步骑是乘船而渡。何仪列阵在北岸,严防以待,防备韦乡的黄巾兵卒杀出阻击,不过直等到对岸的步骑悉数过来,也没见韦乡之守卒露面。
渡河后,荀贞令许仲派人把搜集来的船只还给船主。对荀贞这点,荀攸、戏志才是很赞赏的,不管他是沽名钓誉、爱惜虚名也好,体恤百姓、真的爱民如子也好,至少这样做百姓不会在背后骂他。自颍川守阳翟以来,历经次之战,转战颍川、汝南两郡,凡是荀贞率部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百姓的片夸赞之声,所得美誉处处,积少成,或许现在这些美誉还只是“空名”,得不到实际的好处,也没有传播到太远的地方,但只要持之以恒,假以时日,荀贞爱民、军纪森严的美名必会为天下人所知,就像是皇甫嵩样。
全军渡河完毕,稍作整顿后,荀贞即令开拔,径向韦乡去,依旧命何仪先发,许仲、刘邓殿后,不过这次他却没有在中军坐镇,而是带着荀攸、戏志才和原中卿、左伯侯等亲兵加入了何仪的左营,与何仪块儿行在最前。行两里地,到了韦乡。
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
欲望文
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
谢左手施法、日头片白、yy67382183、xcz119、不违本心、gaoxuren77、heooaaa、纵横v5等诸君的捧场、月票。
——
回到濮水岸边,何仪、许仲、刘邓已做好了渡河的准备。何仪率部先渡,在南岸列阵警戒,许仲、刘邓遣人从上下游搜集来了些船只。
荀贞本是想今天渡河的,但因刚才观看过韦乡之防备,有了定计,为了能好地实现这个计策,当下改变了主意,他驻马南岸,仰望天色,见已是下午,心道:“若是现在渡河,等余下在北岸的两千人过来,怕是要到傍晚了,不利我之计策实行。”即令何仪便就留在北岸筑营警戒,而令余部不必急着过来,先在对岸休整,等明天早上再渡河不迟。
他对随从他去观看韦乡防备的典韦、陈到等诸将说道:“从平舆出来,我部日行五十里,连着十余日未曾休整,又在陈留两战黄巾贼,兵卒劳顿,该休息下了,你们且归南岸本曲,叫伙夫们做些好吃的,犒劳犒劳士卒,饱餐顿,休息晚,明天早再渡河北击韦乡。”
诸人应诺。典韦、陈到等渡河归部,而荀贞却没有渡河过去。
何仪刚才见他归来,从本营兵卒里迎接出来,现正恭立在他的马边。
荀贞心道:“何仪本黄巾渠帅,麾下亦曾有过万人之众,颐指气使,今降於我,从‘人上人’变成了‘人下人’,部众不到千人,临阵需得先发,我虽命他将家眷宗族搬到了平舆,平时亦笼络於他,但要想得到他的真心效忠,使他甘心情愿服从我的命令,却还得示之以恩信。”
他望了望列阵在河水北岸的何仪部众,接着又想道:“早在他降我当初,我拨给他两百人听用,当时就想留宿在他的营中夜,以示我对他之信任,从而减掉他的猜忌狐疑,以安其心,只是当时转念细想,觉得时机不到,如今看来却是时机到了,今夜我就不去对岸,住在他的营中吧。”
荀贞前世读书,见过不少主将夜宿降卒营中,从而得到降卒死心塌效忠的故事,比如朱元璋,又比如察罕帖木儿,他俩是同个时代的人,同样都做过这样的事儿。只是,做这种事儿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成功者如朱元璋,不成功者如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乃至就是因此而死的。同样巡宿降军营中,却个成功,个身死,这告诉了荀贞个道理:夜宿降卒营不是只有胆勇就行的,最主要的是得能识人。此前他不太了解何仪,故此不能行此事,现在算是较为了解了,应该可以行此事了。
想到这里,他叫荀攸、戏志才也渡河去对岸,自带着原中卿、左伯侯留了下来,笑对何仪说道,“明天早全军就要渡河,我今晚就不去对岸,便住在你的营里吧,省得来回折腾。”
何仪楞了下,说道:“司马今夜要住在小人的营中?”
荀贞笑道:“怎么,不欢迎么?……,自你入我部中后,你我还没有怎么畅谈细聊过,正好趁今夜机会,你我抵足而眠,同榻夜话,岂不快哉?说起来,我虽在汝南征战了月余,但戎马倥偬,只顾着打仗,却直没抽出时间去听听汝南的逸闻轶事,民谣风土。我久闻汝南方士,有很的神仙故事,君为汝南土著,对此应知,今晚我就听你说说,如何?”
何仪是叛军降将,自知身份,加上又因为皇甫嵩、朱俊之敲打,使得他谨小慎微,平时对荀贞十分恭敬,因为家眷宗族都迁到了平舆,也算是断掉了反复之念,不敢再生二志,只求着能平平安安,等到战后不致被过河拆桥便是万幸,却不料荀贞竟主动提出去他营中住宿,感动异常,不知该说什么好,确定似的偷觑荀贞面色,见他不似说笑,忙拜伏马前,说道:“司马若想闻神仙方士的故事,仪自当尽吐所知,以博君乐。”顿了顿,又道,“说起来,小人的祖父倒是有缘见过郅伯夷之子呢!”
“噢?汝祖见过郅伯夷之子?”荀贞方才说想听他讲讲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其实只是随口说,但听他的祖父竟见过郅伯夷之子,不觉顿时真的来了兴趣。
郅伯夷,西平人,其祖郅恽强毅耿直,“拒关”的故事为天下士子口耳相传、津津乐道,几与前汉的强项令董宣齐名,后任长沙太守,其父郅寿,历任冀州刺史、尚书令、尚书仆射,也是个刚直廉能的名臣,而据传说,郅伯夷大有才决,会诵咒击剑,能降妖捉鬼,三十岁那年,在汝南郡北部督邮的任上时曾在个亭舍里火烧过狐狸精。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句题外话,荀贞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对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自是不信的,可虽然不信,却挡不住好奇,何哉?便是因为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极其至,且里边的主角大有名有姓,是确有其人,而不是虚构缥缈的。
比如这个郅伯夷,又比如上蔡人费长房,“曾为市掾,传说从壶公入山学仙,未成辞归,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又比如迁居汝南的董永,又比如董永之子董仲,“母天女,生而灵异,数篆符驱邪”,又比如新息人高获,高获是光武帝的故旧,“善天文、晓遁甲,能役使鬼神”,再又比如平舆许氏的许峻、许曼祖孙皆善卜占之术,有显验。早在颍川时,荀贞就听荀衢说过这些人事,到汝南征讨黄巾,战事间歇的时候巡查营中,偶尔也会听到军中向导绘声绘色地对来自颍川的兵卒们讲述这些故事,要说点儿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
《后汉书?方士列传》记载了三十四个方士,汝南郡就占了个六个。
听的荀贞惊奇他的祖父竟见过郅伯夷之子,何仪心道:“要非我祖父见过郅伯夷之子,归家后对时为童子的我说:‘神仙之事,果然真有’,我也不会太平道起就带着宾客跟从作乱啊。只是如今看来,这太平道却非真有神仙术,而皇甫将军与荀司马却是真真正正的用兵如神。唉,我是上当了。”这些心里话不能说,只恭谨答道:“是。”
荀贞喜道:“好,好,今晚我就听你说说汝祖见郅伯夷子的事儿!你快起来,我不是对你说过了么?以后你我在军之中,同为朝廷效力,便是同袍,不要这么俗礼。”
何仪应诺起身。荀贞说道:“你先去指挥部卒搭建营地吧。”何仪应道:“是。”又行了礼,这才满怀激动地离开,去指挥部卒筑营。
当晚,荀贞便在何仪营中安住,与何仪共宿帐,同榻而眠,细问过何仪祖父见郅伯夷之子的故事后,展开话题,时而谈说方士、神仙故事,时而讲些征战、攻伐之事,时而荀贞又细问些汝南太平道的内部详情,时而又问些张角的事情,何仪凡是知道的,无不倾腹尽言。
最初何仪比较拘谨,荀贞便故意说了点自己少年时的趣事,又问何仪的家事和他少年时的故事。何仪渐渐去掉了拘束,去掉拘束后,何仪把话题转回到方士上,提出了个问题,说道:“适才我闻司马言,颍川似无少方士神仙的故事,颍、汝接壤,为何独我汝南方士,而颍川方士少呢?”
荀贞笑着给他解惑,说道:“昔我在颍川时,听我仲兄给我讲这些人事之时也曾纳闷,问我的仲兄:‘颍、汝接壤,为何汝南方士神仙故事,而我颍川却罕见少闻呢?’我仲兄对我说:‘汝南古称天中,因豫为九州之中,汝尤四方之中,故名。我颍川虽少方士之说,而士子兼习儒、法,这是因为受春秋战国之时韩魏法家的遗风影响,汝南的士子很少兼习儒、法,但却兼学谶纬、风角、推步之术,这也是与古风有关的。’”
何仪问道:“与古风有关?”
“然也。方士,源自先秦时的燕齐邹鲁之滨,汝南与这些地方接壤,有古之遗风。有古之遗风,汝南又名士辈出,出饱读宿儒,文化底蕴深厚,加上本朝谶纬盛行,故此出方士,有神仙故事。”
何仪恍然大悟,钦佩地说道:“司马真是博学,语解我困惑。”
“博学的不是我,是我仲兄。”
两人夜谈尽兴,到快天亮时才歇。
睡了不到个时辰,荀贞就被帐外兵卒喧闹的声音惊醒,何仪已经先悄悄离开帐篷,出去集合部众了。他披衣出帐,先看到的是侍立在帐外的原中卿、左伯侯等几个亲兵。
原中卿捂着嘴在打哈欠。
昨晚荀贞在帐内高卧,与何仪谈的尽兴,原中卿、左伯侯等亲兵却就受累了。何仪部中全是黄巾降卒,他们提心吊胆,就害怕万有事,整晚高度紧张。
荀贞笑了笑,拍了拍原中卿的胳臂,没说什么,负手转望远处,见何仪部的兵卒已基本集合好了,别的帐篷等物大已经收起,数百兵卒整整齐齐地列在岸上,何仪正在队前训话,大约是在激励士气,为攻打韦乡做战前工作,见荀贞出帐,他令兵卒立正好,小跑着过来,说道:“荀君,起来了?都怪我,昨晚说得兴起,耽误了荀君睡眠。”
经过夜同榻野话,何仪对荀贞的态度明显有异往日了,以前他是恭恭敬敬,现在依然恭谨但却带了亲近,以前他称呼荀贞是用的官称“司马”,经过夜畅谈,现在改叫“荀君”了。
荀贞很满意他的这种变化,笑道:“怎能怪你,怪我才对。要非我拉着你不让你睡,也不会睡那么晚。”问他,“整军好了?”
“是。”
“好。”
荀贞再又望了望列队岸上的何仪部的部卒,相比昨日,何仪部的这些黄巾降卒在迎对他的目光时似也有了点微妙的变化,荀贞夜宿在他们营中,意味着荀贞对他们非常信任。刚才集合的时候,有胆子大的降卒问了何仪,问他昨晚和荀贞都聊了什么,何仪如实回答,听到居然是聊了晚上的神仙方士、童年趣事,这些降卒们面面相觑,临战之际,不说今天的战事,却说那些?细细想,这应是因为荀贞对韦乡之战很有把握吧。故此,他们再看荀贞时,与何仪样,觉得很亲近,亲近里又带了对韦乡之战必胜的信心。
荀贞满意地暗自点头,转望对岸,见许仲、刘邓、典韦、陈到、江禽、陈褒、辛瑷等人也在整部,就传令道,“去对岸告诉君卿他们,整军完后先吃饭,吃过饭就渡河。”个亲兵领命,奔去对岸。两岸三千兵卒,整部完后,就地吃饭,饭后,许仲等率部渡河,与何仪会合。
濮水上的桥不宽,这可能也是为何韦乡的黄巾守卒没有把此桥烧掉的原因。太窄了,次过不了两个人,没有烧掉的价值,不烧掉还能保持点与陈留郡的联系,有利哨探来回。
也因此之故,桥既不宽,许仲、刘邓等曲的两千步骑是乘船而渡。何仪列阵在北岸,严防以待,防备韦乡的黄巾兵卒杀出阻击,不过直等到对岸的步骑悉数过来,也没见韦乡之守卒露面。
渡河后,荀贞令许仲派人把搜集来的船只还给船主。对荀贞这点,荀攸、戏志才是很赞赏的,不管他是沽名钓誉、爱惜虚名也好,体恤百姓、真的爱民如子也好,至少这样做百姓不会在背后骂他。自颍川守阳翟以来,历经次之战,转战颍川、汝南两郡,凡是荀贞率部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百姓的片夸赞之声,所得美誉处处,积少成,或许现在这些美誉还只是“空名”,得不到实际的好处,也没有传播到太远的地方,但只要持之以恒,假以时日,荀贞爱民、军纪森严的美名必会为天下人所知,就像是皇甫嵩样。
全军渡河完毕,稍作整顿后,荀贞即令开拔,径向韦乡去,依旧命何仪先发,许仲、刘邓殿后,不过这次他却没有在中军坐镇,而是带着荀攸、戏志才和原中卿、左伯侯等亲兵加入了何仪的左营,与何仪块儿行在最前。行两里地,到了韦乡。
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