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9
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画江
分卷阅读549
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画江
分卷阅读549
看都看不够。
刘澈更是直接向彭瑾请求道:“娘亲,你也再给我们生一个小弟弟或是小妹妹吧?我也想体验一把做哥哥的感觉!”
暖暖虽然很爱护刘湛和刘澈,但是天生的女侠习气让她在面对两个弟弟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种令人信服仰视的权威感,久居其下的刘湛和刘澈都很想体会一下这种感觉。
刘澈的一番话逗得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
周淑仪强撑着产后的虚弱,笑着打趣彭瑾道:“澈哥儿说的对,你还是赶紧再生一个吧!”
三房早已经分了家,自立门户,刘识又高封宁安伯,正是需要绵延子嗣的时候。
而刘识和彭瑜一样,一心一意地爱护妻子儿女,从来不想要收用别的女子,开枝散叶的重担便都压到了彭瑾一个人的肩上。
刘湛和刘澈兄弟两个现如今都已经五岁了,今年春上刘识奉皇命离开之前,就请了夫子启蒙教育他们,两个孩子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整日缠着彭瑾求照顾了。
此时正适合再要一个孩子。
彭瑾倒觉得还要不要孩子的都不当紧,他们如今已经儿女双全,于子女问题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急切,三个孩子也都已经长大离手了,她和刘识也正好可以好好地过过夫妻间的小日子了。
至于要不要孩子,还是随缘吧。
更何况,刘识近一年都在巡抚大齐海滨戍所和炮台,最快也要到明年春上才有空准备返航的事宜,她就是再想生一个孩子,单凭她自己一个人也生不出来啊。
于是彭瑾便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道:“就算是想要再生一个孩子,那也得等叔彦回来后再说呀。”
想到刘识之前来信说,惠州再往南的一带的海滨戍所和炮台因为距离京城遥远,又未经上次倭寇侵犯的战火的洗礼,大多守备松懈,不时会有周边未曾臣服的岛国居民前来骚扰,情况复杂。
为整顿大齐海防,保卫大齐海上的平安,所以刘识还要再晚些才能回来,彭瑾就觉得自己的心一个劲地往下沉。
往常在红河县和泉州任上时,彭瑾都曾经和刘识分开过,尤其是刘识奉命抵御倭寇时,夫妻两人更分别了长达近一年之久。
但那时不论分开多久,因为刘识和她相隔的距离并不遥远,所以她内心才觉得觉得安稳宁静。
但是现在刘识却因为皇命在身而离她越来越远,无法一时跨越的空间上的距离,让彭瑾心里倍感凄凉煎熬,焦急不安。
周淑仪见状便笑着劝慰彭瑾道:“没有分离时的相思凄楚,何来团聚时的十分欢乐!你没听说过李商隐的这一联诗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那些分别时的煎熬想念,等到再见时便会成为相互之间不可磨灭的共同的回忆,煎熬痛苦也变得值得细细品味了。
彭瑾微微一笑,顺着周淑仪的话开始设想来年她和刘识夫妻再见的情形,觉得心中好受一些,趁势打趣回去,道:“那大嫂这辈子可难得体会这种感觉了……大哥恨不得到哪里都是时时刻刻带上你才好呢!”
周淑仪闻言面霞绯红,斜睨彭瑾一眼,嗔怨道:“你这丫头,真是的,人家好心地劝慰你,你倒反来打趣人家!”
彭瑾见周淑仪一脸羞涩,不禁捧腹。
周淑仪都是四个孩子母亲了,还有此等小儿女的忸怩情状,恰恰说明她平时多受彭瑜宠爱,还保有一份赤子之心。
彭瑾心里替周淑仪高兴,不由地抿唇一笑,转而和周淑仪说起刚出生的彭晟暄来。
因为彭晟暄已经是彭瑜和周淑仪夫妻俩的第四个孩子了,一切仪礼都很熟悉,所以到了彭晟暄的“洗三礼”那天,彭瑜心不慌手不乱,有条不紊地接待宾客,进行“洗三”礼,安排宴席,恭送宾客,
十分娴熟。
彭瑾送了彭晟暄一组宝华楼纯金打造的生肖礼,还有她亲自做的小衣鞋袜,既体面,又贴心。
彭晟暄的“满月礼”也正好赶在正月里,年味尚足的时候。
大家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热闹喧腾地庆贺之后,周淑仪便带着彭晟暄一起去周府小住两日日。
原本是可以住满一个月的,但是周夫人考虑到过年正是合家团圆的好时候,便留周淑仪和彭晟暄母子俩暂且住了两日,就让他们先回彭府一家团聚了,约定了二月里再让周淑仪带着几个孩子到周府小住。
对于周夫人的体贴,周淑仪感动的同时,又为自己出嫁多年都未能在生身父母面前尽孝而惭愧,便和彭瑜商议二月里带着孩子们到周府之后,要多住一些时日,补偿多年未曾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愧疚。
彭瑜当然没有不同意的。
不仅爽快地答应了,等到二月里周夫人亲自来接周淑仪母子五人到周府小住时,彭瑜亲自准备大包小包的贴心礼物,让周淑仪带去周府,孝敬周翯和周夫人。
周淑仪十分感动,做人妻子的,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尊敬自己的娘家人呢?
周夫人见状也甚是欣慰,做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己嫁出去的女儿被夫家捧在手心里呢!
第554章 远见
阳春三月的京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花团锦簇,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彭瑾看着院子里一片姹紫嫣红,想着刘识不久就要启程回京了,嘴角不由地上扬。
书房里,书声琅琅,是三个孩子在跟随夫子学习《千字文》。
古人学童启蒙读物多为“三百千”,前两部《三字经》和《百家姓》孩子们已经学完了,在这阳春盛景,暖暖和刘湛刘澈三姐弟清脆的声音听起来格外地悦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其实彭瑾原本倒是觉得孩子们的学习完全不需要这么赶,暖暖还好一些,毕竟她已经九岁了,接受起来也不是特别的难。
可是刘湛和刘澈两个如今才六岁,就算是他们遗传了刘识对于读书的聪慧敏锐,这课程安排得也紧了一些。
夫子任教至今不过才一年稍有余,就让他们囫囵吞枣地学习完《三字经》和《百家姓》两部书,未免也太快了一些。
《百家姓》尚好,不过是了解各个姓氏及其来源罢了,《三字经》中却
分卷阅读549
分卷阅读549
分卷阅读549
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画江
分卷阅读549
看都看不够。
刘澈更是直接向彭瑾请求道:“娘亲,你也再给我们生一个小弟弟或是小妹妹吧?我也想体验一把做哥哥的感觉!”
暖暖虽然很爱护刘湛和刘澈,但是天生的女侠习气让她在面对两个弟弟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种令人信服仰视的权威感,久居其下的刘湛和刘澈都很想体会一下这种感觉。
刘澈的一番话逗得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
周淑仪强撑着产后的虚弱,笑着打趣彭瑾道:“澈哥儿说的对,你还是赶紧再生一个吧!”
三房早已经分了家,自立门户,刘识又高封宁安伯,正是需要绵延子嗣的时候。
而刘识和彭瑜一样,一心一意地爱护妻子儿女,从来不想要收用别的女子,开枝散叶的重担便都压到了彭瑾一个人的肩上。
刘湛和刘澈兄弟两个现如今都已经五岁了,今年春上刘识奉皇命离开之前,就请了夫子启蒙教育他们,两个孩子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整日缠着彭瑾求照顾了。
此时正适合再要一个孩子。
彭瑾倒觉得还要不要孩子的都不当紧,他们如今已经儿女双全,于子女问题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急切,三个孩子也都已经长大离手了,她和刘识也正好可以好好地过过夫妻间的小日子了。
至于要不要孩子,还是随缘吧。
更何况,刘识近一年都在巡抚大齐海滨戍所和炮台,最快也要到明年春上才有空准备返航的事宜,她就是再想生一个孩子,单凭她自己一个人也生不出来啊。
于是彭瑾便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道:“就算是想要再生一个孩子,那也得等叔彦回来后再说呀。”
想到刘识之前来信说,惠州再往南的一带的海滨戍所和炮台因为距离京城遥远,又未经上次倭寇侵犯的战火的洗礼,大多守备松懈,不时会有周边未曾臣服的岛国居民前来骚扰,情况复杂。
为整顿大齐海防,保卫大齐海上的平安,所以刘识还要再晚些才能回来,彭瑾就觉得自己的心一个劲地往下沉。
往常在红河县和泉州任上时,彭瑾都曾经和刘识分开过,尤其是刘识奉命抵御倭寇时,夫妻两人更分别了长达近一年之久。
但那时不论分开多久,因为刘识和她相隔的距离并不遥远,所以她内心才觉得觉得安稳宁静。
但是现在刘识却因为皇命在身而离她越来越远,无法一时跨越的空间上的距离,让彭瑾心里倍感凄凉煎熬,焦急不安。
周淑仪见状便笑着劝慰彭瑾道:“没有分离时的相思凄楚,何来团聚时的十分欢乐!你没听说过李商隐的这一联诗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那些分别时的煎熬想念,等到再见时便会成为相互之间不可磨灭的共同的回忆,煎熬痛苦也变得值得细细品味了。
彭瑾微微一笑,顺着周淑仪的话开始设想来年她和刘识夫妻再见的情形,觉得心中好受一些,趁势打趣回去,道:“那大嫂这辈子可难得体会这种感觉了……大哥恨不得到哪里都是时时刻刻带上你才好呢!”
周淑仪闻言面霞绯红,斜睨彭瑾一眼,嗔怨道:“你这丫头,真是的,人家好心地劝慰你,你倒反来打趣人家!”
彭瑾见周淑仪一脸羞涩,不禁捧腹。
周淑仪都是四个孩子母亲了,还有此等小儿女的忸怩情状,恰恰说明她平时多受彭瑜宠爱,还保有一份赤子之心。
彭瑾心里替周淑仪高兴,不由地抿唇一笑,转而和周淑仪说起刚出生的彭晟暄来。
因为彭晟暄已经是彭瑜和周淑仪夫妻俩的第四个孩子了,一切仪礼都很熟悉,所以到了彭晟暄的“洗三礼”那天,彭瑜心不慌手不乱,有条不紊地接待宾客,进行“洗三”礼,安排宴席,恭送宾客,
十分娴熟。
彭瑾送了彭晟暄一组宝华楼纯金打造的生肖礼,还有她亲自做的小衣鞋袜,既体面,又贴心。
彭晟暄的“满月礼”也正好赶在正月里,年味尚足的时候。
大家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热闹喧腾地庆贺之后,周淑仪便带着彭晟暄一起去周府小住两日日。
原本是可以住满一个月的,但是周夫人考虑到过年正是合家团圆的好时候,便留周淑仪和彭晟暄母子俩暂且住了两日,就让他们先回彭府一家团聚了,约定了二月里再让周淑仪带着几个孩子到周府小住。
对于周夫人的体贴,周淑仪感动的同时,又为自己出嫁多年都未能在生身父母面前尽孝而惭愧,便和彭瑜商议二月里带着孩子们到周府之后,要多住一些时日,补偿多年未曾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愧疚。
彭瑜当然没有不同意的。
不仅爽快地答应了,等到二月里周夫人亲自来接周淑仪母子五人到周府小住时,彭瑜亲自准备大包小包的贴心礼物,让周淑仪带去周府,孝敬周翯和周夫人。
周淑仪十分感动,做人妻子的,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尊敬自己的娘家人呢?
周夫人见状也甚是欣慰,做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己嫁出去的女儿被夫家捧在手心里呢!
第554章 远见
阳春三月的京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花团锦簇,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彭瑾看着院子里一片姹紫嫣红,想着刘识不久就要启程回京了,嘴角不由地上扬。
书房里,书声琅琅,是三个孩子在跟随夫子学习《千字文》。
古人学童启蒙读物多为“三百千”,前两部《三字经》和《百家姓》孩子们已经学完了,在这阳春盛景,暖暖和刘湛刘澈三姐弟清脆的声音听起来格外地悦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其实彭瑾原本倒是觉得孩子们的学习完全不需要这么赶,暖暖还好一些,毕竟她已经九岁了,接受起来也不是特别的难。
可是刘湛和刘澈两个如今才六岁,就算是他们遗传了刘识对于读书的聪慧敏锐,这课程安排得也紧了一些。
夫子任教至今不过才一年稍有余,就让他们囫囵吞枣地学习完《三字经》和《百家姓》两部书,未免也太快了一些。
《百家姓》尚好,不过是了解各个姓氏及其来源罢了,《三字经》中却
分卷阅读549
分卷阅读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