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
凤髓 作者:尤四姐
分卷阅读127
凤髓 作者:尤四姐
分卷阅读127
第二日的朝会,倒也没有什么特别尖锐的政务,大多是将近年关,各州郡的盐铁税务事宜,还有郡国无节制地造币,引发出的一系列问题。没办法,开国时期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她纵然有心整改,也得顾及各方的感受。
接下来最为剑拔弩张的,大概就是对丞相无故缺勤的弹劾。
太傅和丞相是数十年的老对头,所以恶人向来由他做。他高举笏板向上呈禀:“臣曾经查点过官员考勤录,丞相大人除了三日有缺勤记载,余下五日竟都没有奏明原因。大殷疏律职制有明文规定,缺勤一日打二十大板,参朝无故不到者,夺一月俸。丞相乃百官之首,掌佐天子,助理万机。如此要职,丞相居然视若儿戏,臣请奏弹劾,望陛下明断。”
丞相态度倨傲,一如既往,“太傅整日与诗书为伍,显然不知兵戎艰险。臣为天下太平跑断了腿,到太傅这里竟成了无故缺席,要令臣领笞杖。满座诸君与臣同朝为官多年,臣自辅政之日起,十年从未告假,诸君有目共睹。如今几日未入官署,也是为了朝廷奔忙,太傅给臣小鞋穿,看来京畿戍防可以靠太傅沙盘上决胜千里,不必臣再奔波劳碌了。”
太傅被他明嘲暗讽激得胡子乱颤,恨声道:“功即是功,过即是过,论功当行赏,有过自然也须查办。丞相此话大谬,既然是为朝廷奔忙,何故不呈报?何故不见天子下诏命?说这些空口无凭的话,可见是因公徇私,恐怕丞相并非为兵事操劳,是为私事奔忙吧!”
太傅意有所指,毕竟柴桑翁主的出现引得朝野震惊,源娢是丞相故人一事也已经甚嚣尘上。满朝文武俱侧目,丞相还是老神在在的模样,“年后臣便二十九了,三公九卿中有谁像臣一样孑然一身,可以站出来看看。臣近日确实私事缠身,但臣自问公私分明,从不敢混淆,还请陛下圣裁。”
上首的少帝脸上淡淡的,“丞相这些年劳苦功高,朕与诸君都看在眼里,但关于告假一事,朕难免要说一说丞相的不是了。丞相高居相位,乃百官表率,既然官高,更当正其身,这个道理,不需朕多言。今日太傅提起,朕必然要给诸君一个交代……”她沉吟了下,“如此,朕为丞相求个情,笞杖一事就免了,罚一季俸禄,诸君可有异议?”
满朝官员当然没有人会表示反对,毕竟丞相是中流砥柱,叫这样朝纲独揽的人撅着屁股挨打,那也是不现实的。少帝说情,小惩大诫也就算了,当真折损了丞相的脸面,这朝堂上大多数人的日子都要不好过,何必呢。
少帝垂眼扫视殿上,一片附议之声,她又把视线投向了丞相,丞相脸色不豫,但还是俯首长揖下去,“谢陛下隆恩。”
少帝笑着拍了拍青玉凭几,话锋一转又道:“朕还有一事,是关于柴桑翁主的。诸君都知道,翁主于元佑五年病逝,那时便已经收回封邑,将此人从籍册上除名了。说实话她忽然从天而降,连朕都大为惊讶,因此昨日令黄门将她接入宫来,朕亲自查问,以证其身份。一番询问下来,翁主对答如流,朕不得不怀疑,当时的核对,恐怕存在错漏了。朕每常想起宗族之内同室操戈,便五内俱焚。长沙王反,罪不及翁主,朕不忍心见血脉相通的姑母生活无依,故命宗正寺重新核对柴桑封邑,赐还翁主。另外……朕闻相父与翁主交情颇深,相父看,朕是否当为二位赐婚,以修万年秦晋之好啊?”
对少帝关怀备至的人,自然是盼着丞相这个祸害早些娶妻生子,可是丞相偏不。他向上拱手,领情的话说了一套又一套,最后表示自己做不了翁主的主。毕竟翁主不是一般的女子,这些年经历坎坷,肯定有她自己的决断,所以一切还要看翁主的意思。
少帝怅然说好,“既然如此,那朕便不勉强了。相父回去与翁主商议,朕等着相父的好消息。”
彼此对此事再没有异议了,少帝又道:“昨日朕与谏议大夫漫谈,谈起近来京城一宗案子,说的是兄弟三人为争父辈家产大打出手,致一人死命,两人收监。这案宗,想必诸君也有耳闻吧?”
御城的治安,自丞相秉政以来有了极大的改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太平盛世一时无两。所以难得出一宗人命官司,便能传得街知巷闻,朝中的官吏们居于闾里,当然大多都听说了。
于是鸡一嘴鸭一嘴地开始讨论,少帝嘴角噙着笑,趺坐半晌才道:“朕在想,既然是一父所出,为什么要分个嫡庶贵贱?平民百姓尚且为一亩三分地吵得不可开交,那么源氏宗亲里行二行三的王子们,又是什么感想?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就是诸王国的现状。同是光烈皇帝血胤,何不多方平衡,一堂和气呢。朕考虑了再三,打算于宗室推恩,令诸王各分为若干侯国﹐使诸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不知众位臣工,如何看待此事?”
少帝的话说完,堂上众臣俱是一惊,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天子,会想出如此刁钻的办法来瓦解王侯们的势力。古时候诸王侯封地至多不过百里,与中央抗衡,是绝无可能的。现在的局势天翻地覆,一个王爵,动辄连城数十,良田千里。有财有势便骄奢淫逸,逆节萌起,你要削他们的地,简直是比杀头还要深的仇恨。立刻集权,短时间内办不到,那就借力打力,利用他们的内斗,将固有的势力打散,以便逐个吞并。
庶子永远比嫡长多,这道政命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就算有人反对,也只会激起众怨,到时候不需少帝出面,麻烦自然就解决了。说得浅显些,封地如同一张胡饼,你一块我一块地分,很快就所剩无几了。到时候各当各的家,朝廷不行黜陟,藩国自析,这是兵不血刃的至高境界。既解决了王侯势大的问题,又赢得仁政的美名,一石二鸟,实在令人叹服。
少帝看向丞相,“相父以为如何?”
对于完全没有子嗣困扰的丞相来说,绝对是无关痛痒的买卖。多子多孙多福气,此令一出,事情就反过来了。到时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哪儿还有王侯的样子!
丞相直身揖手,“臣附议。”
少帝以普渡众生的目光扫视朝堂,“诸君的意思呢?”
满朝文武纷纷起身离席,举起笏板向上长揖,众口一词道:“臣等附议。”
少帝长出一口气,慢回娇眼,冲丞相抿唇轻笑。那笑容像一簇火花,转瞬迸散,沉淀下来,幻化成了一种克己的姿态,和弘雅温良的王者之风。
“明年春,此政正式开始实行。”她在众臣俯首的时候说,“来年必然是一个好年景,朕欲改元熙和,今日告知诸君。”
改元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也表示少帝已经下定决心亲政了。朝野上下一时人心各异,追
分卷阅读127
分卷阅读127
分卷阅读127
凤髓 作者:尤四姐
分卷阅读127
第二日的朝会,倒也没有什么特别尖锐的政务,大多是将近年关,各州郡的盐铁税务事宜,还有郡国无节制地造币,引发出的一系列问题。没办法,开国时期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她纵然有心整改,也得顾及各方的感受。
接下来最为剑拔弩张的,大概就是对丞相无故缺勤的弹劾。
太傅和丞相是数十年的老对头,所以恶人向来由他做。他高举笏板向上呈禀:“臣曾经查点过官员考勤录,丞相大人除了三日有缺勤记载,余下五日竟都没有奏明原因。大殷疏律职制有明文规定,缺勤一日打二十大板,参朝无故不到者,夺一月俸。丞相乃百官之首,掌佐天子,助理万机。如此要职,丞相居然视若儿戏,臣请奏弹劾,望陛下明断。”
丞相态度倨傲,一如既往,“太傅整日与诗书为伍,显然不知兵戎艰险。臣为天下太平跑断了腿,到太傅这里竟成了无故缺席,要令臣领笞杖。满座诸君与臣同朝为官多年,臣自辅政之日起,十年从未告假,诸君有目共睹。如今几日未入官署,也是为了朝廷奔忙,太傅给臣小鞋穿,看来京畿戍防可以靠太傅沙盘上决胜千里,不必臣再奔波劳碌了。”
太傅被他明嘲暗讽激得胡子乱颤,恨声道:“功即是功,过即是过,论功当行赏,有过自然也须查办。丞相此话大谬,既然是为朝廷奔忙,何故不呈报?何故不见天子下诏命?说这些空口无凭的话,可见是因公徇私,恐怕丞相并非为兵事操劳,是为私事奔忙吧!”
太傅意有所指,毕竟柴桑翁主的出现引得朝野震惊,源娢是丞相故人一事也已经甚嚣尘上。满朝文武俱侧目,丞相还是老神在在的模样,“年后臣便二十九了,三公九卿中有谁像臣一样孑然一身,可以站出来看看。臣近日确实私事缠身,但臣自问公私分明,从不敢混淆,还请陛下圣裁。”
上首的少帝脸上淡淡的,“丞相这些年劳苦功高,朕与诸君都看在眼里,但关于告假一事,朕难免要说一说丞相的不是了。丞相高居相位,乃百官表率,既然官高,更当正其身,这个道理,不需朕多言。今日太傅提起,朕必然要给诸君一个交代……”她沉吟了下,“如此,朕为丞相求个情,笞杖一事就免了,罚一季俸禄,诸君可有异议?”
满朝官员当然没有人会表示反对,毕竟丞相是中流砥柱,叫这样朝纲独揽的人撅着屁股挨打,那也是不现实的。少帝说情,小惩大诫也就算了,当真折损了丞相的脸面,这朝堂上大多数人的日子都要不好过,何必呢。
少帝垂眼扫视殿上,一片附议之声,她又把视线投向了丞相,丞相脸色不豫,但还是俯首长揖下去,“谢陛下隆恩。”
少帝笑着拍了拍青玉凭几,话锋一转又道:“朕还有一事,是关于柴桑翁主的。诸君都知道,翁主于元佑五年病逝,那时便已经收回封邑,将此人从籍册上除名了。说实话她忽然从天而降,连朕都大为惊讶,因此昨日令黄门将她接入宫来,朕亲自查问,以证其身份。一番询问下来,翁主对答如流,朕不得不怀疑,当时的核对,恐怕存在错漏了。朕每常想起宗族之内同室操戈,便五内俱焚。长沙王反,罪不及翁主,朕不忍心见血脉相通的姑母生活无依,故命宗正寺重新核对柴桑封邑,赐还翁主。另外……朕闻相父与翁主交情颇深,相父看,朕是否当为二位赐婚,以修万年秦晋之好啊?”
对少帝关怀备至的人,自然是盼着丞相这个祸害早些娶妻生子,可是丞相偏不。他向上拱手,领情的话说了一套又一套,最后表示自己做不了翁主的主。毕竟翁主不是一般的女子,这些年经历坎坷,肯定有她自己的决断,所以一切还要看翁主的意思。
少帝怅然说好,“既然如此,那朕便不勉强了。相父回去与翁主商议,朕等着相父的好消息。”
彼此对此事再没有异议了,少帝又道:“昨日朕与谏议大夫漫谈,谈起近来京城一宗案子,说的是兄弟三人为争父辈家产大打出手,致一人死命,两人收监。这案宗,想必诸君也有耳闻吧?”
御城的治安,自丞相秉政以来有了极大的改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太平盛世一时无两。所以难得出一宗人命官司,便能传得街知巷闻,朝中的官吏们居于闾里,当然大多都听说了。
于是鸡一嘴鸭一嘴地开始讨论,少帝嘴角噙着笑,趺坐半晌才道:“朕在想,既然是一父所出,为什么要分个嫡庶贵贱?平民百姓尚且为一亩三分地吵得不可开交,那么源氏宗亲里行二行三的王子们,又是什么感想?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就是诸王国的现状。同是光烈皇帝血胤,何不多方平衡,一堂和气呢。朕考虑了再三,打算于宗室推恩,令诸王各分为若干侯国﹐使诸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不知众位臣工,如何看待此事?”
少帝的话说完,堂上众臣俱是一惊,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天子,会想出如此刁钻的办法来瓦解王侯们的势力。古时候诸王侯封地至多不过百里,与中央抗衡,是绝无可能的。现在的局势天翻地覆,一个王爵,动辄连城数十,良田千里。有财有势便骄奢淫逸,逆节萌起,你要削他们的地,简直是比杀头还要深的仇恨。立刻集权,短时间内办不到,那就借力打力,利用他们的内斗,将固有的势力打散,以便逐个吞并。
庶子永远比嫡长多,这道政命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就算有人反对,也只会激起众怨,到时候不需少帝出面,麻烦自然就解决了。说得浅显些,封地如同一张胡饼,你一块我一块地分,很快就所剩无几了。到时候各当各的家,朝廷不行黜陟,藩国自析,这是兵不血刃的至高境界。既解决了王侯势大的问题,又赢得仁政的美名,一石二鸟,实在令人叹服。
少帝看向丞相,“相父以为如何?”
对于完全没有子嗣困扰的丞相来说,绝对是无关痛痒的买卖。多子多孙多福气,此令一出,事情就反过来了。到时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哪儿还有王侯的样子!
丞相直身揖手,“臣附议。”
少帝以普渡众生的目光扫视朝堂,“诸君的意思呢?”
满朝文武纷纷起身离席,举起笏板向上长揖,众口一词道:“臣等附议。”
少帝长出一口气,慢回娇眼,冲丞相抿唇轻笑。那笑容像一簇火花,转瞬迸散,沉淀下来,幻化成了一种克己的姿态,和弘雅温良的王者之风。
“明年春,此政正式开始实行。”她在众臣俯首的时候说,“来年必然是一个好年景,朕欲改元熙和,今日告知诸君。”
改元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也表示少帝已经下定决心亲政了。朝野上下一时人心各异,追
分卷阅读127
分卷阅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