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42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42
的,必须听命行事。而具体到平安这件事上,司礼监代表的就是皇权,所以他只能乖乖听话。
不过就连马太监也没有想到的是,平安来到司礼监,并没有立刻就被派去当差,而是被塞到了内书堂。
本朝立国时,太监是不允许识字的,那时候的司礼监,当然也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只能做些伺候皇帝的活计。毕竟不管是批阅奏章还是在政事上左右皇帝,首先必须要识字。
不过需要太监识字的,不光是太监们自己,皇帝也有这样的需求——他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了,周围明明有那么多自己信任的帮手,却偏偏帮不上忙,怎么能不令人上火?
所以后来,皇帝命司礼监设立内书堂,教导宫中的太监读书识字,由此改变了太监们的命运。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在内书堂读书的,具体而言,只有司礼监选上的人,才可以入内书堂读书。而从这里出来之后,前程就不可限量了。因为让你读书识字了,总不可能荒废着,自然就要去做相应的差事。而这些差事无一不是紧要之事。
平安进入内书堂,就是一步踏入了司礼监的大门,从此青云可期。
安顿好住处之后,平安就跟着去了内书堂讲课的地方。负责安排他的人将他引荐给了教课的师傅,然后就离开了。目前平安并不需要工作,只要专心学习就好。
平安被安排坐在了最后一排。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感慨万千:在来到这里之前,他可真没想到,原来太监也需要上学!并且看看这教室,看看手执戒尺一脸严肃的师傅,看看前头人手一本书的同学们,完全就是个正规的学堂呀!
教室里十分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师傅提着戒尺在座位间走来走去。因为是半途插进来的,平安也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只好低头发呆。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戒尺敲在桌上的声音,抬起头来,就见师傅开始点名了。点到名字的人就上去背书。
这一幕何等熟悉!平安无数次在电视和书上yy出来的古代学堂里看到过!背不出书来,就是一顿戒尺,手心开花!在宫里估计更严格,没准还不许吃饭啥的。
平安并不知道自己的发散性脑洞竟然一下子蒙到了真相。
教室里加上平安自己,一共有十六个学生。让平安震惊的是,没有一个人背不出书被罚!
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对于曾经有超过十六年学生生涯,就学经验丰富的平安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毕竟总有些学生懒,还有些学生笨,更有一部分心不在焉,背不出书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他再想想也就多少明白了。
这可是宫里,能到这里来的人,必定都是优中选优!笨的肯定没机会了,毕竟御前伺候,最要紧的就是机灵、会动脑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能打扰到主子,什么时候又要主动跟主子说话……这些都是靠琢磨的,笨蛋可做不来。
至于偷懒的和心不在焉的,估计也不太容易出现。毕竟这里不是培养学生的,是培养奴仆的,不合格?罚下去就是了。而且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就要一辈子在混堂司或是浣衣局打滚了,谁会愿意把这登天的阶梯拱手让出呢?
平安自己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想到了这一点,他立刻集中精神听他们背的书,可惜全都是之乎者也,只偶尔才能听懂一两句,隐约听着像是四书中的《大学》。
听到这里平安才松了一口气。如果读的是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要追赶上其他人的进度可就太辛苦了,四书至少自己知道一点。而且大学他从前背过,现在重新再来,进度应该比较快,释义什么的也不需要太费神。
跟上课程应该没有问题。——要是十六个人里独独自己被打手心,平安会羞愤而死的!
一堂课结束之后,师傅让平安跟他过去,然后带着他去领了一套书。司礼监有专门的印刷厂,宫中所有的书本都是他们印刷出来的,除此之外,有些孤本珍品,也会进行再次刻印,免得遗失了。
顺带着印几套课本出来给内书堂用,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除此之外,还有定额的笔墨纸砚可以领。平安不得不感叹,到底是皇家财大气粗,吃穿住都是免费不说,还提供书本和学习用品,比后世的义务教育强多了。
不过也只是宫里罢了,在民间,书本一样的贵,读书则一样的难。平安听说过一个笑话,在乡下村子里,人们但凡是见到纸张,都必然要恭恭敬敬的拾起来,拿回家供着,不敢有一丝玷污。虽然好笑,却是时代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因为读书难啊!这样一旦熬出头了,哪怕只是中了个秀才,也是由国家负责,每年有廪米可以领取,至少保证饿不死。
平安说不好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如果他穿成了一个健全的人,起步却很低,比如是个连户籍都没有的乞丐,或者是个一天两顿饭一顿是粥另一顿是野菜团子、地里出了庄稼一半要交给地主做田租、另一半要卖了还春耕时借的债、余下的留作口粮的农家子,就会比现在更好吗?
贫穷还是自由?虽然已经由不得自己选择,平安还是忍不住的去想。也许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安心留在这宫里的理由。
就在平安埋头苦读的当口,新年就这么过去了。
宫中自然是又好生热闹了一番,但是一切跟平安关系不大,他除了过年的时候领了一身新衣裳和一个大赏封之外,这一次连剩菜都没捞着一口。毕竟内书堂的人都没有职位,吃穿用度却都要宫中支给,已经很招人嫌了。
不过司礼监的消息灵通,平安倒是听说了不少传闻。
皇上又宠幸了一位美人,并且给她加封了位分,惹得郑贵妃不快。宫中又有两位嫔妃有孕,若是生下皇子恐怕啊还要晋封。大皇子和二皇子在上书房里最为出类拔萃,得先生们称赞,过年时皇帝考察了一番,也十分满意。七皇子在新年宴会上亲手伺候太后宴饮,郑贵妃夸他有孝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平安比较关心的,是赵璨的消息。听说他现在混得不错,成功打入了太后和郑贵妃一系,也挺替他高兴的。他现在已经不是连讨好太后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的阿顺了,想必应付宫中的这一点点小风浪,绝不会有问题。
上次最后应该算是不欢而散,他跟赵璨之间的关系,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吧?以后估计也很难有什么接触了。
平安却不知道,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赵璨也正好在琢磨他
分卷阅读42
分卷阅读42
分卷阅读42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42
的,必须听命行事。而具体到平安这件事上,司礼监代表的就是皇权,所以他只能乖乖听话。
不过就连马太监也没有想到的是,平安来到司礼监,并没有立刻就被派去当差,而是被塞到了内书堂。
本朝立国时,太监是不允许识字的,那时候的司礼监,当然也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只能做些伺候皇帝的活计。毕竟不管是批阅奏章还是在政事上左右皇帝,首先必须要识字。
不过需要太监识字的,不光是太监们自己,皇帝也有这样的需求——他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了,周围明明有那么多自己信任的帮手,却偏偏帮不上忙,怎么能不令人上火?
所以后来,皇帝命司礼监设立内书堂,教导宫中的太监读书识字,由此改变了太监们的命运。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在内书堂读书的,具体而言,只有司礼监选上的人,才可以入内书堂读书。而从这里出来之后,前程就不可限量了。因为让你读书识字了,总不可能荒废着,自然就要去做相应的差事。而这些差事无一不是紧要之事。
平安进入内书堂,就是一步踏入了司礼监的大门,从此青云可期。
安顿好住处之后,平安就跟着去了内书堂讲课的地方。负责安排他的人将他引荐给了教课的师傅,然后就离开了。目前平安并不需要工作,只要专心学习就好。
平安被安排坐在了最后一排。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感慨万千:在来到这里之前,他可真没想到,原来太监也需要上学!并且看看这教室,看看手执戒尺一脸严肃的师傅,看看前头人手一本书的同学们,完全就是个正规的学堂呀!
教室里十分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师傅提着戒尺在座位间走来走去。因为是半途插进来的,平安也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只好低头发呆。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戒尺敲在桌上的声音,抬起头来,就见师傅开始点名了。点到名字的人就上去背书。
这一幕何等熟悉!平安无数次在电视和书上yy出来的古代学堂里看到过!背不出书来,就是一顿戒尺,手心开花!在宫里估计更严格,没准还不许吃饭啥的。
平安并不知道自己的发散性脑洞竟然一下子蒙到了真相。
教室里加上平安自己,一共有十六个学生。让平安震惊的是,没有一个人背不出书被罚!
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对于曾经有超过十六年学生生涯,就学经验丰富的平安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毕竟总有些学生懒,还有些学生笨,更有一部分心不在焉,背不出书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他再想想也就多少明白了。
这可是宫里,能到这里来的人,必定都是优中选优!笨的肯定没机会了,毕竟御前伺候,最要紧的就是机灵、会动脑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能打扰到主子,什么时候又要主动跟主子说话……这些都是靠琢磨的,笨蛋可做不来。
至于偷懒的和心不在焉的,估计也不太容易出现。毕竟这里不是培养学生的,是培养奴仆的,不合格?罚下去就是了。而且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就要一辈子在混堂司或是浣衣局打滚了,谁会愿意把这登天的阶梯拱手让出呢?
平安自己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想到了这一点,他立刻集中精神听他们背的书,可惜全都是之乎者也,只偶尔才能听懂一两句,隐约听着像是四书中的《大学》。
听到这里平安才松了一口气。如果读的是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要追赶上其他人的进度可就太辛苦了,四书至少自己知道一点。而且大学他从前背过,现在重新再来,进度应该比较快,释义什么的也不需要太费神。
跟上课程应该没有问题。——要是十六个人里独独自己被打手心,平安会羞愤而死的!
一堂课结束之后,师傅让平安跟他过去,然后带着他去领了一套书。司礼监有专门的印刷厂,宫中所有的书本都是他们印刷出来的,除此之外,有些孤本珍品,也会进行再次刻印,免得遗失了。
顺带着印几套课本出来给内书堂用,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除此之外,还有定额的笔墨纸砚可以领。平安不得不感叹,到底是皇家财大气粗,吃穿住都是免费不说,还提供书本和学习用品,比后世的义务教育强多了。
不过也只是宫里罢了,在民间,书本一样的贵,读书则一样的难。平安听说过一个笑话,在乡下村子里,人们但凡是见到纸张,都必然要恭恭敬敬的拾起来,拿回家供着,不敢有一丝玷污。虽然好笑,却是时代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因为读书难啊!这样一旦熬出头了,哪怕只是中了个秀才,也是由国家负责,每年有廪米可以领取,至少保证饿不死。
平安说不好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如果他穿成了一个健全的人,起步却很低,比如是个连户籍都没有的乞丐,或者是个一天两顿饭一顿是粥另一顿是野菜团子、地里出了庄稼一半要交给地主做田租、另一半要卖了还春耕时借的债、余下的留作口粮的农家子,就会比现在更好吗?
贫穷还是自由?虽然已经由不得自己选择,平安还是忍不住的去想。也许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安心留在这宫里的理由。
就在平安埋头苦读的当口,新年就这么过去了。
宫中自然是又好生热闹了一番,但是一切跟平安关系不大,他除了过年的时候领了一身新衣裳和一个大赏封之外,这一次连剩菜都没捞着一口。毕竟内书堂的人都没有职位,吃穿用度却都要宫中支给,已经很招人嫌了。
不过司礼监的消息灵通,平安倒是听说了不少传闻。
皇上又宠幸了一位美人,并且给她加封了位分,惹得郑贵妃不快。宫中又有两位嫔妃有孕,若是生下皇子恐怕啊还要晋封。大皇子和二皇子在上书房里最为出类拔萃,得先生们称赞,过年时皇帝考察了一番,也十分满意。七皇子在新年宴会上亲手伺候太后宴饮,郑贵妃夸他有孝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平安比较关心的,是赵璨的消息。听说他现在混得不错,成功打入了太后和郑贵妃一系,也挺替他高兴的。他现在已经不是连讨好太后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的阿顺了,想必应付宫中的这一点点小风浪,绝不会有问题。
上次最后应该算是不欢而散,他跟赵璨之间的关系,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吧?以后估计也很难有什么接触了。
平安却不知道,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赵璨也正好在琢磨他
分卷阅读42
分卷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