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
将相合 作者:应有时
分卷阅读26
将相合 作者:应有时
分卷阅读26
春意。
丞相府上的这匹白马颇通灵性,不用林起鞭策,自己便挑着山石喀嗒喀嗒地慢慢踩上山去。林安坐在前面,暗暗向后用力,紧紧贴在林起身上,努力感受着身后那人胸腔处年轻而有力的搏动,面上止不住的笑意几乎化进山风里去——今日一切都已臻完美,只恨临行前那条薄裘穿得多余。
“到了,快下来。”托林安的福,两人一路都紧紧贴在一处,使得林起在料峭春寒中竟然被汗溻透了前胸,于是眼见已到山顶,他便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林安给赶了下去。待两人都下马后,林起深深吸了口气,一大口山风猛地灌进肺里,激得他头脑霎时清明。
“鹿鸣山上景色不错。”林安见林起颇有兴致的模样,于是便也笑着夸了一句,眼神却是一直粘在林起身上,不知道山下景色究竟让他看去多少。
他的林起,脸上的每一处轮廓、每一道线条,他都再熟悉不过,可此时再看,却又惊觉有些陌生起来。林安细细打量着他毫不拖沓地斜飞入鬓的两道剑眉,不由得心中暗暗疑惑,这个少年是从何时起,一点点褪去青涩,如他所愿地变成了现在这副锋芒毕露的骄傲模样?
“那当然了,不然带你来干什么?”林起对于丞相大人的奉承表现出并未很受用的样子,然而一边的眉毛却在不自觉间得意地挑了起来,林安回过神来,见状也不说破,只是笑意愈深,拉过林起的手侧头道:“那等你回来之后,便常来吧。”
“嗯。”林起应了,想起自己马上又要走,突然感叹道:“你说咱俩这也算聚少离多了吧,统共没见几次面。”
“我一有闲暇便去看你。”林安拢拢薄裘,认真道。
林起便哈哈大笑,也不推脱。
“行。不过这回别给我带马奶酒了,我去胡人那儿喝他个够!”?
☆、第二十二章
? 九尺高台旌旗动,五万军马黑云摧。身着锦绶金盔,腰系宝剑雉翎,林起踏着一阶阶玉白方砖稳稳而上,虽然仍旧微跛着腿,但脊背挺得笔直。台上赵王垂旒着冕,举酹倚剑肃然而待。
林起登上最后一节台阶,整整盔甲,面向赵王轰然而跪,伏地一拜后,从赵王手中双手捧过调军虎符,举至头顶,高呼道:“臣奉王命,恭受此符!”
赵王轻托着他的手臂将他缓缓扶起,微笑道:“爱卿此番出征,乃是远播我赵国国威,莫要让寡人失望。”林起顺势起身,垂首沉声道:“臣定不辱命,以报王恩!”而后转身面向台前将士,双手将虎符举过头顶,台下霎时黑浪翻涌,山呼雷动。
“出征!”
一条长龙逶迤而去,马蹄声浑如春雷一般。林起居中骑马而行,时而抬手摸摸胸前甲胄微微凸起的部分,犹豫再三,着实心痒难耐,便用一手握着缰绳,一手伸入怀中,掏出三只锦囊。
他手中的锦囊是昨日与林安告别时林安交给他的,说凡遇难决之事便打开一只,按绿色、红色、黑色依次打开,待到三只锦囊用光,便是他亲至之时。林安将它们放入他手中的时候还反复叮嘱他,切不可提前泄露天机,否则困境难解,妙策不行。林起当时就不给面子地笑了出来,揶揄着说他要是有话不如早说,别神秘兮兮地搞出什么锦囊妙计装神弄鬼的,林安却坚持把这三个锦囊交给他,最后还亲自塞进了他怀里。只是——
这三只神秘的锦囊硌在前胸,随着马背的颠簸时时刻刻都昭示着自己的存在,让林起想忽视也难。反正他一开始也没打算乖乖听话,现在拿都拿出来了,不如提前一观,看看林安写的到底都是什么东西。
林起先取过绿色的那只,拆开封口细绳,便将其中一张薄薄的竹片取了出来。上面尽是蝇头小字,难以辨认,林起只得把其余两只重新揣入怀里,空出一只手来将竹片举至眼前细细分辨,半天才终于认清上面所写的话。
“兵者,诡道也。两军对垒,难测其计,故而为将者必深谋而去险躁,方能不堕其计,立于不败。今将军若以林安一言而乱其心,分其意,则日后险者多矣!大军未发,而吾每思于此,忧虑难寐,此言切切,愿虑之而勉!”
林起读完,不由得嘴角抽动,暗骂了林安一句。他之前设想了好几种林安锦囊的内容,他想过里面可能是兵法政治,也可能只是普通家书,却没想到拆开一看,竟是劝勉他不要心浮气躁的。看来林安早料到他会忍不住提前拆开锦囊,这一段话写的倒是语重心长,说的挺像那么一回事的,不过仔细看看,那一句“日后险者多矣”又何尝不是激将法,故意激他不要去看后面的锦囊。林起撇嘴——虽然心里不服气,但如此一番之后他倒确实对其他锦囊失了兴趣,不得不承认,林安果然了解他,知道他真就吃这一套。
林起长叹口气,兴味索然地把竹片装在锦囊中,重新放回怀里。他这几月来一直未经战事,却无一刻松懈,丞相府浩如烟海的典籍策论几乎都让他读了个遍。他本就读书快,那些天每日窝在丞相府里与林安相对而坐,林安处理政事,他便埋在案上的两座竹简小山间一册册地翻阅消化。对面坐了个人,不但没干扰到他,反倒让他更能平心静气,夸张时恨不能一目十行。
他还记得那一日,铜雕香炉内,沉香化烟,袅袅腾腾;刻漏沉箭,漫漫丁丁。午后阳光穿透直柩布幔,于案前摇晃光影,竟似水色汪洋。林安同往日一般与他相对跪坐,腰间围着他盖上的薄毯,苍白面色被阳光模糊上一层绒绒金影,唇边浅笑几乎融在了满室旖旎之中。不知为何,那个不甚特别的午后就这样静悄悄地刻入记忆,于不觉处柔软流淌,似乎每一个景象现在想来都依然清晰。他记得那时,林安从案上抽出一份奏简递给他,看向他时眼里是永远的包容神色。
“阅尽兵书,而所见仅战阵之间,常将也。知兵法,明大势,通达人情,料事在先者,方为名将。须知战术、权术,皆人术也。谋国者谋人为先,料敌者料人在前,知其人而后动,则百无一爽。”
林起还记得,那时他从林安手中接过那卷中大夫所上奏表,略扫一眼,只觉平平无奇,然林安话音未落,他便已是悚然而惊。“战术权术皆人术”,这一句几乎如醍醐灌顶,让他灵台一扫,顿时清明。他总以为战法诡谲,幽微难明;宦海沉浮,祸福难料,却不知有乱象迷离,却亦有纤毫毕见之眼,于尘世迷蒙中凌然审视,胜凡人多矣。
万事都逃不脱一个“人”字。若是只读兵书,只通战阵,那么为一偏将便已封顶,独领一军尚且不能,更遑论驱千乘,统万军,纵横南北,辟土开疆。前番为楚所乘,终至远津之失,便为覆车之鉴。胸怀大势,精明人术,一巨一微,相啮相
分卷阅读26
分卷阅读26
分卷阅读26
将相合 作者:应有时
分卷阅读26
春意。
丞相府上的这匹白马颇通灵性,不用林起鞭策,自己便挑着山石喀嗒喀嗒地慢慢踩上山去。林安坐在前面,暗暗向后用力,紧紧贴在林起身上,努力感受着身后那人胸腔处年轻而有力的搏动,面上止不住的笑意几乎化进山风里去——今日一切都已臻完美,只恨临行前那条薄裘穿得多余。
“到了,快下来。”托林安的福,两人一路都紧紧贴在一处,使得林起在料峭春寒中竟然被汗溻透了前胸,于是眼见已到山顶,他便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林安给赶了下去。待两人都下马后,林起深深吸了口气,一大口山风猛地灌进肺里,激得他头脑霎时清明。
“鹿鸣山上景色不错。”林安见林起颇有兴致的模样,于是便也笑着夸了一句,眼神却是一直粘在林起身上,不知道山下景色究竟让他看去多少。
他的林起,脸上的每一处轮廓、每一道线条,他都再熟悉不过,可此时再看,却又惊觉有些陌生起来。林安细细打量着他毫不拖沓地斜飞入鬓的两道剑眉,不由得心中暗暗疑惑,这个少年是从何时起,一点点褪去青涩,如他所愿地变成了现在这副锋芒毕露的骄傲模样?
“那当然了,不然带你来干什么?”林起对于丞相大人的奉承表现出并未很受用的样子,然而一边的眉毛却在不自觉间得意地挑了起来,林安回过神来,见状也不说破,只是笑意愈深,拉过林起的手侧头道:“那等你回来之后,便常来吧。”
“嗯。”林起应了,想起自己马上又要走,突然感叹道:“你说咱俩这也算聚少离多了吧,统共没见几次面。”
“我一有闲暇便去看你。”林安拢拢薄裘,认真道。
林起便哈哈大笑,也不推脱。
“行。不过这回别给我带马奶酒了,我去胡人那儿喝他个够!”?
☆、第二十二章
? 九尺高台旌旗动,五万军马黑云摧。身着锦绶金盔,腰系宝剑雉翎,林起踏着一阶阶玉白方砖稳稳而上,虽然仍旧微跛着腿,但脊背挺得笔直。台上赵王垂旒着冕,举酹倚剑肃然而待。
林起登上最后一节台阶,整整盔甲,面向赵王轰然而跪,伏地一拜后,从赵王手中双手捧过调军虎符,举至头顶,高呼道:“臣奉王命,恭受此符!”
赵王轻托着他的手臂将他缓缓扶起,微笑道:“爱卿此番出征,乃是远播我赵国国威,莫要让寡人失望。”林起顺势起身,垂首沉声道:“臣定不辱命,以报王恩!”而后转身面向台前将士,双手将虎符举过头顶,台下霎时黑浪翻涌,山呼雷动。
“出征!”
一条长龙逶迤而去,马蹄声浑如春雷一般。林起居中骑马而行,时而抬手摸摸胸前甲胄微微凸起的部分,犹豫再三,着实心痒难耐,便用一手握着缰绳,一手伸入怀中,掏出三只锦囊。
他手中的锦囊是昨日与林安告别时林安交给他的,说凡遇难决之事便打开一只,按绿色、红色、黑色依次打开,待到三只锦囊用光,便是他亲至之时。林安将它们放入他手中的时候还反复叮嘱他,切不可提前泄露天机,否则困境难解,妙策不行。林起当时就不给面子地笑了出来,揶揄着说他要是有话不如早说,别神秘兮兮地搞出什么锦囊妙计装神弄鬼的,林安却坚持把这三个锦囊交给他,最后还亲自塞进了他怀里。只是——
这三只神秘的锦囊硌在前胸,随着马背的颠簸时时刻刻都昭示着自己的存在,让林起想忽视也难。反正他一开始也没打算乖乖听话,现在拿都拿出来了,不如提前一观,看看林安写的到底都是什么东西。
林起先取过绿色的那只,拆开封口细绳,便将其中一张薄薄的竹片取了出来。上面尽是蝇头小字,难以辨认,林起只得把其余两只重新揣入怀里,空出一只手来将竹片举至眼前细细分辨,半天才终于认清上面所写的话。
“兵者,诡道也。两军对垒,难测其计,故而为将者必深谋而去险躁,方能不堕其计,立于不败。今将军若以林安一言而乱其心,分其意,则日后险者多矣!大军未发,而吾每思于此,忧虑难寐,此言切切,愿虑之而勉!”
林起读完,不由得嘴角抽动,暗骂了林安一句。他之前设想了好几种林安锦囊的内容,他想过里面可能是兵法政治,也可能只是普通家书,却没想到拆开一看,竟是劝勉他不要心浮气躁的。看来林安早料到他会忍不住提前拆开锦囊,这一段话写的倒是语重心长,说的挺像那么一回事的,不过仔细看看,那一句“日后险者多矣”又何尝不是激将法,故意激他不要去看后面的锦囊。林起撇嘴——虽然心里不服气,但如此一番之后他倒确实对其他锦囊失了兴趣,不得不承认,林安果然了解他,知道他真就吃这一套。
林起长叹口气,兴味索然地把竹片装在锦囊中,重新放回怀里。他这几月来一直未经战事,却无一刻松懈,丞相府浩如烟海的典籍策论几乎都让他读了个遍。他本就读书快,那些天每日窝在丞相府里与林安相对而坐,林安处理政事,他便埋在案上的两座竹简小山间一册册地翻阅消化。对面坐了个人,不但没干扰到他,反倒让他更能平心静气,夸张时恨不能一目十行。
他还记得那一日,铜雕香炉内,沉香化烟,袅袅腾腾;刻漏沉箭,漫漫丁丁。午后阳光穿透直柩布幔,于案前摇晃光影,竟似水色汪洋。林安同往日一般与他相对跪坐,腰间围着他盖上的薄毯,苍白面色被阳光模糊上一层绒绒金影,唇边浅笑几乎融在了满室旖旎之中。不知为何,那个不甚特别的午后就这样静悄悄地刻入记忆,于不觉处柔软流淌,似乎每一个景象现在想来都依然清晰。他记得那时,林安从案上抽出一份奏简递给他,看向他时眼里是永远的包容神色。
“阅尽兵书,而所见仅战阵之间,常将也。知兵法,明大势,通达人情,料事在先者,方为名将。须知战术、权术,皆人术也。谋国者谋人为先,料敌者料人在前,知其人而后动,则百无一爽。”
林起还记得,那时他从林安手中接过那卷中大夫所上奏表,略扫一眼,只觉平平无奇,然林安话音未落,他便已是悚然而惊。“战术权术皆人术”,这一句几乎如醍醐灌顶,让他灵台一扫,顿时清明。他总以为战法诡谲,幽微难明;宦海沉浮,祸福难料,却不知有乱象迷离,却亦有纤毫毕见之眼,于尘世迷蒙中凌然审视,胜凡人多矣。
万事都逃不脱一个“人”字。若是只读兵书,只通战阵,那么为一偏将便已封顶,独领一军尚且不能,更遑论驱千乘,统万军,纵横南北,辟土开疆。前番为楚所乘,终至远津之失,便为覆车之鉴。胸怀大势,精明人术,一巨一微,相啮相
分卷阅读26
分卷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