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7章 风雨
【 .yanqinghai.Сом】,提供真正已完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哪怕元嘉帝下令封锁了消息,但是接连几日不去早朝,还是引起了众臣的怀疑,一时之间,朝野上下纷然不定,纷纷猜测元嘉帝是不是命不久矣。
元嘉帝见状,为了稳定情势,让柳真人施针强行提聚自己所剩不多的元气,连着上了两日早朝,然后宣布择日退位,将大周交到太子刘劭的手中,期待他能带领臣民,开创盛世。
这之后,元嘉帝便以要准备相关事宜为由,暂时歇了早朝,命令钦天监快快择取禅位吉日,并日日召孙长玉等肱骨重臣进宫商议,交托国事。
小望之还以为自己还得过上一年半载静心学习的东宫岁月呢,谁知道陡然间就被推到了人前,要坐上那把象征着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利的龙椅了!
一时之间,小望之焦虑不已。
幸好有舒予陪在东宫,时时地开解他,小望之这才能勉强静下来心,做好登基继位的相关准备工作。
考虑到元嘉帝的身体状况,为了实现皇权的平稳过渡,钦天监挑选了最近的吉日——六月初九。
新帝登基的一应所需,元嘉帝早在去岁除夕回宫之后就开始着手安排了,这会儿虽然有些赶,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吉日定下来之后,便是挑选辅政大臣。
孙长玉作为内阁首辅,自然是名列榜首。
除此之外,还有掌着全国大半兵力的镇国公,以及有着从龙之功的后起之秀韩彦。
前两者一文一武,皆是重臣,臣民对其颇为信服;但是韩彦凭借当初的救驾之恩,年纪轻轻地就做了辅政大臣,难免有人不服气。
就是元嘉帝私下里也跟韩彦坦诚道:“按照资历,你是不足以担任辅政大臣的。朕之所以钦点你,那是因为心中确定,唯有你才会一心一意地辅佐太子,没有半点私心。朕希望太子他能够担起重责,振兴大周,但是更想要他好好地活着。
“那孩子,苦啊……”
要不是伤害太子的人是赵贵妃,他定然要让对方生不如死,阖族陪葬!
“微臣,万死不辞!”韩彦跪地领命。
为了让韩彦的身份能够配得起他辅政大臣的地位,免得以后因为官职低微而处处受人辖制,元嘉帝特意将韩彦的官职又往上提了提,暂任吏部侍郎,同时加封为太傅,入内阁。
如此大幅度地提拔,让群臣都急红了眼,于是接二连三地有人上折子请求元嘉帝三思,不要如此越级大幅度提拔。
谢之仪也在其列。
当初猜测出小望之的真实身份之后,他就一直有意结交,后来更是在群臣疑虑之时,坚定地站在小望之一方,自以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谁知入京之后,元嘉帝对他非但没有半点封赏不说,甚至还在有一次召见他和户部尚书吴芬时,斥责他们御下不严,这才致使本部出了私通瓦剌、意图行刺的赵吉之流,差点就酿成了大祸。
元嘉帝说这话的时候,压根儿就忘了当初是赵贵妃非要把赵吉给安插进来的,而且还指明了职位不能低于郎中,并且获得元嘉帝的首肯,他们做臣子的劝谏无果,除了奉命行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若是元嘉帝没有如此大肆封赏韩彦,谢之仪觉得自己尚且可以忍受元嘉帝这般赏罚不分,但是眼见着比自己年岁还小的韩彦凭借从龙之功一路青云直上,已经远超自己,作为前辈的谢之仪如何还做得住。
不过,谢之仪的折子混杂在一堆同样的奏章之中,倒也不显眼。而且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得意门生,谢之仪一向文采极佳,即便是写奏章劝谏,那也是劝得很有水平,半点不会叫人反感。
对于这些折子,元嘉帝只有一个批复:“若无韩卿,何来今日之太子,何来大周之太平?且甘罗十二为宰,官职高低、能力有无,仅以年岁论否?”
一模一样的朱笔御批,表达了元嘉帝提拔韩彦的决心。
众臣有人沉默,有人叹息,有人力荐,一时之间,对于韩彦能否胜任辅政大臣的议论,甚至隐隐有超越新君即将登位的趋势。
元嘉帝私下里跟柳真人感叹道:“正是因为此,所以朕才不放心呐。争争吵吵,这里头又有多少人是真心为国政考虑的?大多都是眼红嫉妒,自己得不到也见不得别人拥有罢了……”
朝堂纷争,有真心为国为民的,但是也少不了是为了谋取私利,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矛盾。
所以他才要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在,还能撑一段时日,早早地将权力交到太子的手中,好在有生之年,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替太子稳固朝野,就算是对于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失职的一点补偿吧……
“圣上这是将你架在火上烤,好转移太子殿下登基继位的压力啊。”韩迁最近也被这件事情烦得不行、忧心不已,趁着韩彦在家,将他叫到书房,捻须感叹道。
韩彦浑不在意地笑应道:“若是为了太子殿下,我甘之如饴。”
当初他能为了从未谋面的小望之舍命,今日就更不惧怕为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挡刀了。
韩迁闻言,看着韩彦沉默许久,喟然笑叹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韩彦闻言笑道:“父亲不必过于忧虑,孩儿自信能够应付得来。而且镇国公如今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不日就将抵达京城。到时候,有师兄作保,那些人就是眼红嫉妒,也只能是过过嘴瘾罢了。”
镇国公掌管着全国大半的兵力,自己又是赫赫有名的战神,有他支持,朝臣只能够过过嘴瘾罢了,并不能将他如何。
只要坐稳了辅政大臣的位子,之后的一切风雨就算不上什么了。
韩迁点点头,又问:“镇国公这个时候离开北地,瓦剌不会趁机作乱吧?”
新帝登基,朝中人心不稳,而坐镇辽东的镇国公此时又回京朝贺,一向狡猾多思的脱欢,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扰边机会吗?
言情海
哪怕元嘉帝下令封锁了消息,但是接连几日不去早朝,还是引起了众臣的怀疑,一时之间,朝野上下纷然不定,纷纷猜测元嘉帝是不是命不久矣。
元嘉帝见状,为了稳定情势,让柳真人施针强行提聚自己所剩不多的元气,连着上了两日早朝,然后宣布择日退位,将大周交到太子刘劭的手中,期待他能带领臣民,开创盛世。
这之后,元嘉帝便以要准备相关事宜为由,暂时歇了早朝,命令钦天监快快择取禅位吉日,并日日召孙长玉等肱骨重臣进宫商议,交托国事。
小望之还以为自己还得过上一年半载静心学习的东宫岁月呢,谁知道陡然间就被推到了人前,要坐上那把象征着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利的龙椅了!
一时之间,小望之焦虑不已。
幸好有舒予陪在东宫,时时地开解他,小望之这才能勉强静下来心,做好登基继位的相关准备工作。
考虑到元嘉帝的身体状况,为了实现皇权的平稳过渡,钦天监挑选了最近的吉日——六月初九。
新帝登基的一应所需,元嘉帝早在去岁除夕回宫之后就开始着手安排了,这会儿虽然有些赶,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吉日定下来之后,便是挑选辅政大臣。
孙长玉作为内阁首辅,自然是名列榜首。
除此之外,还有掌着全国大半兵力的镇国公,以及有着从龙之功的后起之秀韩彦。
前两者一文一武,皆是重臣,臣民对其颇为信服;但是韩彦凭借当初的救驾之恩,年纪轻轻地就做了辅政大臣,难免有人不服气。
就是元嘉帝私下里也跟韩彦坦诚道:“按照资历,你是不足以担任辅政大臣的。朕之所以钦点你,那是因为心中确定,唯有你才会一心一意地辅佐太子,没有半点私心。朕希望太子他能够担起重责,振兴大周,但是更想要他好好地活着。
“那孩子,苦啊……”
要不是伤害太子的人是赵贵妃,他定然要让对方生不如死,阖族陪葬!
“微臣,万死不辞!”韩彦跪地领命。
为了让韩彦的身份能够配得起他辅政大臣的地位,免得以后因为官职低微而处处受人辖制,元嘉帝特意将韩彦的官职又往上提了提,暂任吏部侍郎,同时加封为太傅,入内阁。
如此大幅度地提拔,让群臣都急红了眼,于是接二连三地有人上折子请求元嘉帝三思,不要如此越级大幅度提拔。
谢之仪也在其列。
当初猜测出小望之的真实身份之后,他就一直有意结交,后来更是在群臣疑虑之时,坚定地站在小望之一方,自以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谁知入京之后,元嘉帝对他非但没有半点封赏不说,甚至还在有一次召见他和户部尚书吴芬时,斥责他们御下不严,这才致使本部出了私通瓦剌、意图行刺的赵吉之流,差点就酿成了大祸。
元嘉帝说这话的时候,压根儿就忘了当初是赵贵妃非要把赵吉给安插进来的,而且还指明了职位不能低于郎中,并且获得元嘉帝的首肯,他们做臣子的劝谏无果,除了奉命行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若是元嘉帝没有如此大肆封赏韩彦,谢之仪觉得自己尚且可以忍受元嘉帝这般赏罚不分,但是眼见着比自己年岁还小的韩彦凭借从龙之功一路青云直上,已经远超自己,作为前辈的谢之仪如何还做得住。
不过,谢之仪的折子混杂在一堆同样的奏章之中,倒也不显眼。而且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得意门生,谢之仪一向文采极佳,即便是写奏章劝谏,那也是劝得很有水平,半点不会叫人反感。
对于这些折子,元嘉帝只有一个批复:“若无韩卿,何来今日之太子,何来大周之太平?且甘罗十二为宰,官职高低、能力有无,仅以年岁论否?”
一模一样的朱笔御批,表达了元嘉帝提拔韩彦的决心。
众臣有人沉默,有人叹息,有人力荐,一时之间,对于韩彦能否胜任辅政大臣的议论,甚至隐隐有超越新君即将登位的趋势。
元嘉帝私下里跟柳真人感叹道:“正是因为此,所以朕才不放心呐。争争吵吵,这里头又有多少人是真心为国政考虑的?大多都是眼红嫉妒,自己得不到也见不得别人拥有罢了……”
朝堂纷争,有真心为国为民的,但是也少不了是为了谋取私利,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矛盾。
所以他才要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在,还能撑一段时日,早早地将权力交到太子的手中,好在有生之年,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替太子稳固朝野,就算是对于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失职的一点补偿吧……
“圣上这是将你架在火上烤,好转移太子殿下登基继位的压力啊。”韩迁最近也被这件事情烦得不行、忧心不已,趁着韩彦在家,将他叫到书房,捻须感叹道。
韩彦浑不在意地笑应道:“若是为了太子殿下,我甘之如饴。”
当初他能为了从未谋面的小望之舍命,今日就更不惧怕为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挡刀了。
韩迁闻言,看着韩彦沉默许久,喟然笑叹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韩彦闻言笑道:“父亲不必过于忧虑,孩儿自信能够应付得来。而且镇国公如今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不日就将抵达京城。到时候,有师兄作保,那些人就是眼红嫉妒,也只能是过过嘴瘾罢了。”
镇国公掌管着全国大半的兵力,自己又是赫赫有名的战神,有他支持,朝臣只能够过过嘴瘾罢了,并不能将他如何。
只要坐稳了辅政大臣的位子,之后的一切风雨就算不上什么了。
韩迁点点头,又问:“镇国公这个时候离开北地,瓦剌不会趁机作乱吧?”
新帝登基,朝中人心不稳,而坐镇辽东的镇国公此时又回京朝贺,一向狡猾多思的脱欢,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扰边机会吗?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