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 穿越之一品贤妻

正文 第12节

    穿越之一品贤妻 作者:木已成灰

    第12节

    张管家闻言,微微笑了一下,说道:“回老太爷的话,此事小的略知一二,昨日傍晚,大少爷和大少夫郎以及小少爷,还有周护院几人一起制作了一把诸葛连弩,周护院激动的一宿没睡,大半夜的跑来找小的说了很久,今日一早天还未亮便抱着连弩去了练武场,现下大少爷和大少夫郎找过来想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李齐听到诸葛连弩几个字的时候吓了一跳,失声喊道:“什么?诸葛连弩?!”跟成栋所在的世界一样,这里的诸葛连弩也已经失传几百年了,后人一直有所研究,却从来没有人能够成功,李齐有位友人酷爱钻研这些东西,诸葛连弩一直是他的友人最想做成的,只是直到这位友人过世都未能将诸葛连弩制作出来,正因为如此,李齐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才会这么惊讶。

    “是的,就是诸葛连弩,不过听说少夫郎是在文献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所以这把弓弩也不是真正的诸葛连弩,没准反而比原本的更加好用。”张管家慢悠悠的说道,说完还摸了摸李若杉的后脑勺,李若杉抬起头,冲张管家甜甜的笑了一下。

    此话一出,李齐更是讶异,他愣愣的看着成栋,很有一会儿说不出话来,就在李吴氏觉得李齐有些失礼准备提醒他的时候,就听李齐哈哈大笑,连连说道:“好,好,好,我李家兴盛有望,十余年前,老朽曾巧遇过一名道士,自称是昆仑山紫云殿的道长,见到老朽后一口断言老朽的两个孙子都将飞黄腾达,老朽当时怒斥他是骗子,还命人将其赶了出去,现下看来那位道士还是很有些真本事的。”

    李齐说完收敛笑容对李若松和成栋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这样,松儿,你让人去请周护院过来,咱们坐下来好好商讨商讨。”

    李若松也是这个意思,便吩咐他的随从去将周护院请来,周护院来的很快,张管家一见到周护院便笑话道:“你这小鬼东西,就知道护食,去,把你那把宝贝弓弩拿过来,你不拿过来,老太爷没见过这东西,怎么知道要不要按照你的意思来弄,不管怎么说,你的人来这里住还是在旁边加盖房屋都要老太爷同意才行。

    没人会跟你抢那把弓弩的,你尽管放心大胆的拿来便是,哪里有你这样求人办事的,既然是求人办事就要有求人办事的样子,知不知道?”

    张管家说完,又对李齐说道:“老太爷莫要责怪这个莽夫,这小子满脑子就只有他那些宝贝武器,只要是自己看得上眼的东西,那是恨不得藏到天边上去,让任何人都看不到,他一直都是这么个毛病,还请老太爷多包涵。”

    李齐拜拜手,说道:“无妨,这才说明咱们周护院是个性情中人,别说是他了,就是我,见到喜欢的东西也都会下意识的想要藏起来,这要是被人给弄坏了我找谁哭去。”

    周护院一本正经的点点头,回道:“老太爷说的对。”张管家无奈的摇摇头,说道:“你啊,你这人还真是,唉,行了,不说你了,你这德性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先说你的打算,你准备怎么弄?”

    说到正事,周护院立刻严肃起来,他很认真的说道:“在卑职看来,此物是可以大量制作的,至于人手方面,按照少夫郎的说法,处于安全方面的考量,我准备用自己的人来制作这个弓弩。”

    周护院的话音刚落下,张管家便问道:“你说的莫不是你名下的那一支周家军?”

    “正是,若是少夫郎同意教授这些人如何制作诸葛连弩,卑职便准备将周家军叫过来。”

    周将军回答道。

    张管家想了一下,对成栋和李若松说道:“小的认为此事可行。”

    见成栋有些疑惑的看向他,张管家微微一笑,说道:“大少爷和大少夫郎应该是不知道这件事的,周家虽然世代都是文臣,可在周将军祖父那一辈出了一位将才,就是周将军祖父的亲兄长,这位周老将军自幼就只喜欢舞枪弄木奉,对四书五经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听说周将军的曾祖父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周老将军就是不愿意读书,打定主意要从军,见自己的父亲说什么都不同意,周老将军很干脆的留书一封离家出走了,等到家里人发现的时候,人都已经进军营了。

    小的也是后来听人讲的,因为这事,周将军的曾祖父差点不肯认这个儿子,还是周将军的曾祖母劝下来的,没人能想到,周老将军是个天生的将才,从军后没靠任何关系,自己一步一步爬了起来,只可惜,天妒英才,周老将军竟在而立之年骤然离世,不得不说这是咱们大楚最大的损失。

    周老将军虽然去世了,他名下的周家军却一直存在,那都是跟着周老将军南征北战的老兵,人数非常少,当年仅有百余人,这百余人对周老将军极为忠心,哪怕周老将军离世了,也愿意继续追随周家。

    等到他们自己年老体衰不能从军了,便会将家中最优秀的子孙送进周家军代替自己继续为周家做事,只可惜,他们中很多人一生未娶亲,也未留下后代,还有一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绝了子嗣,这几十年下来,剩下的不过三十余人,在周将军决定从军之后,周相便将这三十余人全部交给了周将军,周将军方才说的准备安排过来的就是这三十余人。”

    第131章 说服周护院

    谁都没有想到,后来闻名天下的第一军就是从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发展起来的,第一军为大楚中兴及最终实现天下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成栋听完张管家的话,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周老将军好感倍增,他出生于军人家庭,非常明白能够让属下追随至此的将领绝对是有独特人格魅力的,光是这么寥寥几句,就已经勾勒出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中年将领的形象。

    “老朽冒昧的问一句,这三十余位将士可都有家小?”李齐在听完张管家的话后,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张管家看向周护院,周护院回答道:“在我手底下的这一批都未娶亲,年纪最大的十七岁,年纪最小的不过十四岁,都是今年刚刚送进来的,也没有三十余人,我这里仅有十二人。”

    听到这话李齐在心底松了一口气,如果只是十二人的话他还是比较好安排的,现在这个三进的院子已经有些拥挤了,原本他就有加盖一座三进院子的想法,只是一时有些拿不准主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建比较好。

    现在既然要来十二个人,那么明日一大早便去找村长说一下这个事情,把他们旁边的地都买下来,那边的院子就要修建大一些,除了他们居住的地方,练武场和弓弩制作的地方也都要留出来,这样的话住的地方和习武的地方就能分开了,也比较好打理。

    “不知这些人过来的话大概需要多少时日?”李齐问道。

    周护院在心里算了一下,说道:“他们从京城赶过来的话,大约需要将近两个月的样子。”

    李齐盘算了一下,觉得时间差不多能够赶上,虽然时间紧了点,但是他这边如果多请一些工匠,几个院子同时开始修建,还是能够赶得上的,遂答道:“这样的话,我明日便去同村长说一下这个事情,就还是说护院吧,原本就是周护院的属下,过来了也是归周护院管,这样说起来也不算是错。”

    周护院却摇了摇头,说道:“这十几个人过来之后,我是准备交给少夫郎来管的,包括我在内都准备让少夫郎来管。”

    成栋听到这里吓了一跳,下意识的说道:“不成,我不成的,你还是换一个人吧,这个事情我做不了,真的,如果能做我绝对不推脱,可这个事情我实在是没法胜任,周护院还是自己管着会比较好。”

    周护院这个人,已经决定的事情是绝对不会更改的,对于成栋的话,他只是说他心意已决,让成栋不要推辞,就算是成栋推辞他也不会接受。

    成栋有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见自己说服不了周护院,成栋下意识的看向李若松,眼中带着很浓的祈求,李若松本来也是有些怵周护院的,可是被成栋这种眼光看着,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勇气让李若松直接对上了周护院。

    “周护院,请容小子说句话,让我夫郎来管这些人确实不妥,虽然周护院如此认可我夫郎的能力,作为他的夫君,我是感到非常自豪的,可是我夫郎我了解,他很聪明,也很擅长做这些东西,让他做这些事情他一个人能顶十个人用,但要是让他管这些人,恐怕他是管不住的。

    别的不说,但就周护院您自己,您仔细想想,如果不是我夫郎昨日做出了诸葛连弩,您今日会想要将周家军的人带过来吗?会想要将这十几个人连同您自己在内交给我夫郎来管吗?

    想来是不会的,您自己尚且如此,那么来到这里的人怕是都会有同样的想法,再加上我夫郎平日里并不时常出现,若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您的属下不服我夫郎,或者说因为这件事情而对我夫郎甚至是对您有意见,那么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不是好事情,您觉得呢?”

    周护院刚开始对于李若松的话是不屑一顾的,可是听到后来,尤其是说到自己对成栋的态度时,周护院是有些动摇的,不可否认,刚开始见到成栋的时候,虽然他不会瞧不起成栋,却也不会接近成栋,在他看来,成栋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只不过是在跟成栋接触多了之后才开始佩服成栋,尤其是经历过昨日的事情之后,他才坚定的想要把自己和自己的队伍交给成栋来管,他觉得跟着成栋他能学到很多东西,可是经过李若松这么一说,周护院觉得李若松说的也确实有道理,成栋再有本事,下面的人看不到,那也是没什么用的,他手底下那些人对周家的忠心是绝对的,周家之外的人他们往往是瞧不上眼的,再加上周家军从来都是择优录取,能够进来的人都是各家的优秀子弟,说白了,这些人原本就很傲气,让他们一过来就跟自己一样佩服成栋,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可能。

    李若松见周护院的表情开始犹豫,便趁热打铁的说道:“其实我也不是那种不愿意让夫郎做事的人,而是咱们不妨换个做法,假如这十几个人里有非常适合的跟我夫郎学习武器,嗯,什么来着?”

    李若松突然想不起来成栋跟他说过的那个词,便扭头问成栋,成栋接着说道:“武器研发,这个也是要看人的,有的人很有悟性,能够举一反三,我跟他教了这种武器的制作方法,他能够改造出好几种武器,这种人只能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过,如果有这样的人,我带着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你要说让我去管你们这十几个人,不是我推脱,而是我真的没有这个能力,我是担心真的让我上了,原本好好的队伍要被我给折腾散了。”

    听完成栋的解释,周护院原本的担心也散去了不少,他最早说希望连同自己在内都交给成栋来管主要是因为他怕成栋不会真的如他所说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他的人,虽然这种想法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这种担心也并不是全无道理的,他们毕竟非亲非故,人家为什么要丝毫不保留的教给你,老百姓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不相信成栋一丁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周护院毕竟不是成栋的夫君,要是李若松知道周护院的想法,估计能笑话周护院一辈子,成栋不是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是他脑子里的东西不管是谁都没办法挖走,就算是诸葛连弩被别人给弄走了,成栋跟自己说的那种能够一次性发s,he很多子弹的枪支,一下可以轰倒一面城墙的大炮,还有可以飞上天的什么热气球和飞机,然后还有能跑很快不用马拉的车,这些东西他们这些人是想都没办法想象的,而这些,只有成栋见过,也只有成栋知道该怎么弄,所以成栋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

    “既然少夫郎和大少爷都这么说,那卑职便放心了,卑职现在就去写封信给他们,让他们这几日便从那边出发,尽早赶到这里来,而且等到他们过来了也正好赶上农忙的时候,也能过来搭把手。”周护院总算是退了一步,同意了成栋和李若松的说法。

    李若松和成栋不约而同的相互看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笑意。

    这件事就算是定下来了,李齐在他们说完这件事之后立刻叫来李管事,让李管事去镇上找些工匠来,而自己也没有等到第二日去找村长,用过午膳后李齐便同李良一起去拜访了村长,跟村长说准备将自家房子旁边的地买下来的事情。

    李齐现在住的宅子跟村里是有些距离的,宅子本身距离大山比较近,说难听点就是孤零零的一栋宅子在那边盖着,之前李齐是想着要跟村里人住远点,免得跟村里人起纠纷,而且村里的房屋本来他也买不到,就算能够买到,他也不太愿意住别人住过的房子,反正都是要花银子,还不如自己重新盖一栋宅子,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弄。

    现在这栋宅子周边的地全部都是无主的,且因为不是宅基地,购买的价格并不会很贵,考虑到以后他们要做的事情,李齐决定把周边的地全部都给买下来,除了加盖一座三进的宅子,还要修一块大大的练武场,然后还要盖一排专门用来制作弓弩的房屋,保密性一定要强,这样的话最好还是单门独院,免得人来人往的被人看去了。

    最主要的是私自打造兵器是大忌,一旦被人发现了,他们在这里的所有人都是性命难保,因为朝廷是明令禁止的,一经发现全部都是按照谋逆罪论处,掉脑袋都是小事情,搞不好会被灭九族,这才是比较麻烦的。

    除了这些,学堂短时间内可以放在他们老宅的第一进院子里,以后还是要换地方的,与其以后换来换取的麻烦,还不如现在就专门盖一座三进的宅子,面积可以小一点,前面一进是给小子们读书习字用的,中间一进是给夫子用的,最后面一进可以见一个书房,专门用来放置一些书籍,供村中众人借阅,这个想法还是成栋之前提出来的。

    第132章 学堂

    买地的事情办理的非常顺利,李齐把现在这栋宅子周围的地全部买了下来,村长带人来量了一下,一共就九亩多的地,村长是按照九亩地给他们算的,学堂这个三进的院落修的比较小,占了两亩地。

    这间学堂是完全按照成栋的想法来修建的,第一进院落全部都是挑高、没有隔间的大房间,周围的窗户做的也都比较大,便于通风和采光,每个房间都有三扇窗户,这是成栋特别要求的。正中间的正房和两边的厢房全部都是这样的建筑,按照成栋的想法,这三个房间正中间的是所谓的启蒙班,东厢房是科举班,西厢房则是算术班,启蒙班的夫子由李良来担任,科举班的夫子是由李齐来担任,算术班则是由成栋来教。

    中间的院落暂时没有人居住,但是成栋是按照现代单人公寓的模式来修建的,一共被分成六个房间,里面有床、有衣柜、有床头柜,另外还有一些可以放置个人物品的架子,架子也是成栋根据现代的一些收纳柜做的改良,这些东西实用性都很强,以致于制作这些家具的木匠师傅追着成栋想要拜成栋为师,弄的成栋也是哭笑不得。

    后面的藏书阁跟第一进院落中的房屋差不多样式,挑高的屋顶,房屋中间是一排排用来放书的书架,藏书阁的书基本上都是李管事从镇上采买回来的,成栋特别交代如果看到一些对种地有帮助的书籍请他一起带回来。

    因为成栋的这句嘱咐,李管事差点把两条腿给跑断了,才好不容易在一家书肆的角落里面找到了《上农》、《任地》、《辩土》、《审时》、《齐民要术》、《陈軎农书》这六部农业方面的书籍,在翻找的时候,李管事还看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书籍,想到成栋的爱好,李管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买了回去。

    成栋拿到书的时候很有些遗憾,这个地方没有明朝,如果有明朝这个朝代,《天工开物》、《齐民要术》这些非常优秀且实用的书籍已经问世了,若是能够买到能省下他不少麻烦,现在看来也只能自己弄了。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成栋并没有瞒着李若松和李若杉,确切的说,他都是把这两个人带在身边的,李若松听得多问的少,李若杉则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问个不停,成栋就很有耐心的给李若杉解释他这么做的原因。

    这些书籍看起来似乎是没有什么用处,比如农业方面的书籍,村子里没有人不会种地,庄稼这种东西,跟人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你越是用心的侍弄庄稼,到了收获的季节你的收获就会越多,当然,有的时候也要看老天爷的意思,若是到了该收庄稼的时候老天爷不赏脸,一直下大雨,那这一年的收成基本上就要泡汤了。

    成栋虽然没有在乡下待过,却很清楚农业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农具的改进与普及对一个农业社会来说有多么重要,只可惜,成栋对这些只有大概的理论概念,比如大棚养殖、种子培育、土质改造什么的,他知道有这些事情,但是具体是怎么弄得,他完全不清楚。

    尤其是种子的培育,他打小就知道那位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的科学家,也大概了解杂交水稻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c,ao层面上他是一点经验都没有,什么不育系什么保持系的,他是完全弄拎不清,他只记得如果不是那位老先生,搞不好他们国家发展不了这么快,光是吃饭问题就足以将一个国家生生拖垮掉,一个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并不是体现在有多少农民上面,也不是体现在有多少耕地上面,而是体现在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耕地保护上面。

    对于这一点成栋也不着急,术业有专攻,他有想法,总有厉害的老农有经验,两相结合一下没准会得到一些收获,且当年他们的科技比现在的科技领先几百年,就这,当年的研究还用了好多年的时间才成功,所以成栋并不心急,只要能够先把农具进行革新,把人力解放出来,把生产力提高,其他的都可以慢慢来。

    农业书籍一方面是给村民们提供一些思路,另外也是为他们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便于他们进一步优化这些书籍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事情。

    考虑到后期会有村民到藏书阁来借阅书籍,藏书阁所在的院落一共有两扇门,一扇门是从前面的院落连通过来的,便于住在这里的夫子和在前面念书的孩子们到这里来借阅书籍,另一扇门就是专门给村民们使用的,这扇门开在右侧,与前面那扇门是完全分开的,就连给村民们阅读的书籍也都是单独放在一间房屋中的,这间房屋跟其他两间房屋并不相通,仅有一扇对外的侧门,这也是避免村民们进进出出的对前面造成不好的影响。

    由于这个院子建造起来比较简单,所以在地买好之后,李管事就安排人先开始修建,这里还发生了一件让李齐非常感动的事情,当这个院子要开始修建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村子里所有的人都来了,并不是来看的,而是来干活的,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总角孩童,无一人没到场,哪怕是李齐大伯家的几个儿子、孙子也全部都来了。

    能搬砖扛土的就去做力气活,不能做力气活的就帮忙洗菜做饭,孩子们则是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忙递个水拿个东西端端碗盘擦擦桌椅什么的,因为这间学堂,整个村子都动了起来。

    这些村民们每天都来帮忙,学堂以令人吃惊的速度盖了起来,原本需要一个半月的工程硬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当学堂最后封顶完成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全部欢呼起来,小孩子们在几个院落中跑来跑去,一边大声的笑着,一边高喊着能念书了,能念书了。

    老年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冲李齐一家人磕头,口中直称李齐一家人是活菩萨,是老天爷派来拯救他们的,在听到连村里的大人他们也会抽空教他们识字念书之后,村民们更是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读书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谁家的孩子要是能够送到学堂里面念书,那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读书也是一件非常花费银两的事情,每年光是先生的束脩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般的先生收的束脩大约是一年半两白银,好一点的先生束脩能要到一年一两白银。

    可对于这些村民们来说,二两银子够他们一家几口人生活一年,他们辛辛苦苦在地里忙活大半年,搞不好只能收获几百个铜板,所以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之前刘家沟的村民们只能很羡慕的看着别人村里的孩子们上学堂念书,对于有学堂的村子他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刘家沟实在是太穷了,地理位置不好,太过于偏僻,山高林深,唯一一条通往外面的路还很窄,一个不留神没准就掉进深沟,运气不好的人可能再也爬不出来了,深山就更可怕了,一般人不敢进去,村民们最多在山根下弄点东西,之前也有人仗着有点力气进了山,却再也没能出来,自那以后,村里再也没有人进去过。有的年月山里还会有野猪群跑下来祸害庄稼,每到这个时候村里人都不敢出门,只敢躲在屋里等待野猪群离开。

    不是没有人眼馋这些野猪,可是当几个壮年男丁结伴去猎杀野猪,结果反被野猪们顶的肠穿肚烂之后,也没人敢再提这件事情,山里有东西只能看着,地不多收获也少,村里又没有什么好东西能够拿出去卖,一年一年的,村里的人都在熬着。

    几十年前窦老爷子上京赶考经过这里的时候,不慎遇险,怡好被李齐的爹娘给救了,在听说刘家沟的事情后,并不缺银两的窦老爷子当下便给了李齐爹娘一百七十两纹银,让他们拿回村里,给村里修一条路出来,窦老爷子觉得只要是路通了,这里的情况自然就会好转。

    李齐爹娘原本是不收这笔巨款的,毕竟是一百七十两纹银,对李齐爹娘来说这何止是巨款,简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别说是够他们话一辈子,就是他们儿子、孙子、曾孙子都能够靠着这笔银两过上好日子。

    可经过窦老爷子的劝说,他们觉得窦老爷子说的也有道理,且窦老爷子也说了,这笔银两就算是他借给刘家沟村民们的,等到村民们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再把这笔银两还给他便是,李齐爹娘几次推辞不成,加上窦老爷子说的又很实在,只好厚着脸皮接了过来。

    怀揣巨款的李齐爹娘一路上连水都不敢喝,只顾着埋头往家赶,一到家,李齐爹娘就把这件事情跟自己的哥哥、嫂子说了,李齐大伯劝他们把窦老爷子追回来,说是这笔银两不能收,为此还狠狠的训了李齐爹娘一顿。

    李齐爹娘羞愧万分,离开李齐大伯家后,将幼子托付给李齐大伯代为照顾,夫妇俩连夜赶路想要追上窦老爷子,只可惜,夫妇俩一去不复返。

    第133章 可怕的训练科目

    跟学堂这边的热火朝天不一样,另一个宅子的修建相对就安静一些,村民们也提出过他们来给帮忙修建,却被李齐婉言谢绝了,说的是不忍村民们太过劳累,其实是因为要修建的宅子有太多不好让外人看到的东西。

    这座宅子与其说是房屋,不如说是个军营,周老将军的事迹和周家军原本没有让成栋想太多,只是在当晚同李若松谈起以前的事情时,有个兵种突然浮现在成栋的脑海里,特种兵。

    这一批人军事素质高,忠诚度也很高,且年岁都比较小,非常适合打造成一只特种兵队伍,成栋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便同李若松说到特种兵的事情。

    在成栋的构想中,这一支特种兵必须是全能的,所有人都要经过非常严厉的训练,当然,所有的配置也都是最好的,包括军装、武器、训练场等等,不仅冷兵器要玩的非常好,火器更要ji,ng通,单兵配置必须达到最优状态。

    李若松显然也非常感兴趣,成栋一边说他一边记,刚开始他还时不时的提问,到了后来他根本顾不上提问,下笔飞快,只求把成栋说的这些内容全部都记录下来。夫夫二人聊到大半夜,一点睡意都没有,所谓干柴烈火就在这种时候被引燃了,这段日子俩人都很累,李若松每天除了读书习武还要跟着祖父、父亲一起查看房屋建造的进度。

    成栋则忙着将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或者说所了解到的东西全部都记下来,往往是一坐就是八九个时辰,每天写字写的头晕眼花的,成栋毛笔字写的再好,也架不住这样折腾,想来想去,成栋很干脆的找木匠要了一个墨盒,自己弄了一根鹅毛,做了一支简易的鹅毛笔,自从有了鹅毛笔,成栋发现自己写东西的速度提高了不少。

    夫夫俩人白日里忙的像狗,晚上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基本上都是倒头就睡,以往早上还能有点歪心思,俩人亲亲热热的来一场晨间运动,可这段时间他俩是一点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除了睡觉还是睡觉,睁眼就是一整天的忙碌,闭眼就是一片漆黑恨不得睡到天荒地老。

    难得俩人都有了心思,自然是把整个后半夜都给点燃了,俩人算算也有半个多月没有和谐的双人运动了,这次的运动两个人都特别投入,酣畅淋漓的弄到天都亮了,俩人才心满意足的抱着彼此沉沉入睡,连往常一直很注意的时候擦澡都没做。

    几位长辈见日上三竿了这俩小夫夫都还没有出现,只以为是最近这段日子俩人太累了,睡过头了,都没往另外一个方向想过,等到用午膳的时候俩人还没出现,几位长辈有些坐不住了,连连让人去看看这小夫夫两个,生怕他们是生病了。

    结果张管家走到小两口的房间门口,还没走进去就闻到了一股他非常熟悉的味道,张管家微微笑了一下,也没打扰这两个人,只是回去跟李齐说这俩人身体没有什么大碍,就是太累了,还没有睡醒。

    几位长辈颇有些后悔,想着是不是把这两个孩子逼得太紧了,以致于这俩人睡的这么沉,张管家听到几个人的谈话,劝他们不要这么想,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要这样锻炼将来才能成大事,现在这点事情还才哪里到哪里,跟以后比起来完全不够看。

    经过张管家这么一劝说,李齐和李良都认为张管家说的很对,现在就这么点事情小夫夫俩就受不了,以后要怎么办,李吴氏和李陈氏就是在心疼,见自家夫君已经做了决定,也只好无奈的相互看了一眼,闭口不言。

    成栋和李若松是饿醒的,等到他们二人发现这一觉居然睡到下午的时候,俩人脸上是一阵红一阵白,连忙追问家中几位长辈有没有派人来喊过他们,在听到几位长辈只是以为他们太累了的时候,俩人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们昨天的行为确实有些太过分了,若是被几位长辈知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说他们。

    只能说,两个人还是太年轻了,完全不能体会到家中长辈对他们赶紧生孩子的迫切感,若是几位长辈知道了,嘴上虽然会呵斥他们成何体统,背地里指不定笑成什么样子,只有夫夫俩感情好,他们才能早点抱上孙子或曾孙子,他们巴不得这一天早点到来,怎么会说他们两个。

    有些心虚的两个人在得知几位长辈已经午休不需要他们去见礼之后,很是放心的去找周护院,成栋和李若松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份训练计划,他们准备跟周护院进行沟通,听听周护院的意思,如果周护院也同意,等到这三十多人到了之后他们就准备按照这份训练计划对他们进行训练。

    另外一个需要周护院帮忙的事情就是火器,成栋就算是要改良火器,手头也必须要有现在所使用的东西,只有他看到了这些东西才能知道要如何改进,目前为止除了周护院他们想不到有谁还能给他们弄来这种东西。

    不得不说,成栋和李若松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冷兵器都还受到朝廷严格管制的时候,火器就更不可能出现在民间了,且朝廷对火器库管理的非常严格,进出最少要经过四道大门,以确保火器不会流失。

    所以成栋和李若松去找周护院要火器,自然是没发成功的,只是周护院在得知成栋对火器的制作也有所研究之后,眼中迸发出来的狂热把成栋吓了一跳,要不是知道周护院是个很标准的武痴,成栋都要以为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了。

    更让周护院吃惊的是李若松拿出来的这份训练计划,上面非常详细的写出了什么时辰他们准备让这三十多人做什么样的训练。

    成栋在这份训练计划中将二十四小时制用了上来,十二个时辰他一方面是不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不利于细化管理,相对来说二十四小时当然更加ji,ng准。

    至于手表的制作,成栋虽然没办法做出手表,却能够做出怀表,只要能做出发条,怀表的制作根本不成问题,怀表跟手表不过是加不加带子的区别,这个东西很好解决,成栋担心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周护院会不会认可他和李若松所拟定的这份训练计划。

    周护院拿着李若松递给他的训练计划,上面写着训练计划主要分为专业基础和实战训练两部分。

    实战训练科目包括全套体能、力量、灵活性和忍耐力练习,格斗、徒手自卫、野外极端条件下生存训练、武装泅渡、登山、所有类型武器s,he击、挖掩体、搭帐篷、急救、伏击、攻击、定位、判图等。

    可以说,周护院刚开始看的时候整个人是蒙的,他完全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直到在看到后面的内容后才知道刚才看的都是什么东西。

    凡是参加训练的人都必须在早晨5: 30起床,在每人身上加上20公斤的重物跑5000米。周护院看到5: 30这几个数字的时候,跟成栋问了半天,才搞清楚是时辰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然后是训练挂勾梯上下300回,穿越30米铁丝网来回300趟。再之后还有什么哑铃、臂力木奉的训练,这些东西简直是闻所未闻,周护院是一边看一边问,一定要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搞清楚才行到了更后面那些抗暴晒形体训练,要平举着火器,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石头,一动不动晒一个时辰,然后还要练习弓弩一个时辰,再之后是训练火器打靶半个时辰,这些东西周护院都不明白缘由,便问的很仔细,成栋也很仔细的跟周护院解释这么做的原因,往往是成栋解释之前周护院一头雾水,成栋解释之后周护院双手赞成。

    用午膳的时间也是固定的,而且吃饭时间也有限制,必须要在多长时间内吃完,吃完饭有一定的午休时间,午休过后要负重20公斤跑5000米,最让周护院弄不明白的是接下来的一项训练,必须穿着军装和鞋子一口气浮水5000米,周护院是京城人士,浮水这种事情他听都没听说过,自己也完全不会,所以周护院在这里跟成栋问的最多。

    成栋对浮水的必要性跟周护院做了反复的强调,不管是突袭还是偷袭,亦或者是执行刺杀任务,浮水都是必备技能,有时候浮水还有可能成为保命的技能,所以浮水是必须有的,也必须都学,周护院并不傻,再说到前面偷袭刺杀的时候,他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会浮水这个技能了。

    再然后是负重越野30公里以及每7日一次的野外生存训练,要求所有人都只能带上3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7天,行军一千余公里,还要背上武器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各项任务,包括攀爬树木甚至是悬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训练项目,比如原木训练什么的,周护院对这些东西是很能接受的,也认可这些训练的必要性,所以这份训练计划就这么敲定下来了。

    刚刚接到飞鸽传书从京城出发的三十余人完全不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如同地狱一般的训练,此时他们还都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恨不能长了翅膀一下从那边飞过来。

    第134章 周丞相

    刘家沟忙的热火朝天,京城里面也是风起云涌,周丞相拿着周护院用信鸽传过来的信件,沉吟了一会儿,把手中的信件递给身边的幕僚,说道:“你先看看,然后你再说说你的想法。”

    幕僚接过周丞相递过来的信件,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越看越吃惊,等到看完信件,幕僚问道:“丞相,您觉得心中所言之事可是真的?”

    周丞相摸了摸胡须,说道:“幺儿从来不说谎,他既然能够写在信上,那就绝对是真的,天佑大楚,终于让老夫看到了兴盛的希望。”

    幕僚说道:“丞相,有句话小的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丞相笑了一下,说道:“你什么时候也开始跟我说这种客套话了,有什么话就直接说。”

    幕僚跟着笑了一下,开口说道:“这位成栋,您看有没有必要弄到京城中来?在下觉得这种人放在那边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

    周丞相斜了幕僚一眼,说道:“你啊,真是越老越糊涂,如果京城这边真的有那么好,老夫何苦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将小公子送出京城,还搭上了兰妃娘娘的性命,做这么多可不就是希望小公子离这里远远的,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让他躲出去,若真的让小公子的身份被咱们的贵妃娘娘给识破了,咱们大楚唯一的子嗣怕是保不住了。”

    幕僚有些诧异的问道:“可是,贵妃娘娘不是已经有了身孕吗?据说太医院的院正亲自去看的,已经确定了是位皇子,皇上对贵妃娘娘的宠爱这几十年又一直没变,想来就算是小公子的身份被人给识破了,怕也不会动摇到贵妃娘娘的地位,您为什么就觉得贵妃娘娘一定会对小公子下手?”

    周丞相摇摇头,说道:“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且问你,你也已经过了而立,膝下至今无子,家中娇妻美妾也是不少,老夫听说你有一房爱妾,是你表妹,自小两人便情投意合,只可惜你表妹家道中落,未等到及笄,你的父亲考虑过后给你说了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你成亲后对你发妻很是冷落,反而在成亲一年后将你表妹纳为贵妾。

    老夫还听说你一个月中能有半个月都歇在你这位贵妾房中,发妻那里只要不是初一、十五你是从来不去的,其他几房妾氏那里你去的也很少,一个月中能有两次都已经算是多了,此事可是真事?”

    幕僚一惊,正准备开口的的时候周丞相继续说道:“你是不是想问老夫如何知晓这些事情的?”

    幕僚点点头,说道:“不瞒丞相,在下实在不知此事是如何传出来的,还传到了丞相耳中周丞相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不可能传不到别人的耳朵中,你可知道,你那位贵妾的爹娘早就将此事说了出去,闹得沸沸扬扬的,你做所以不知晓一个是因为你的发妻将此事压了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老夫不想见到你被流言毁掉,所以派人将此事中所说的人给换了一下,否则你早就被人用唾沫星子骂死了,甚至是你现在这份差事都有可能保不住,宠妾灭妻这是明令禁止的,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想法。”

    幕僚听的一头冷汗,等到周丞相说完了,幕僚扑通一声给周丞相跪下了,“丞相,在下,在下,这实在是,在下错了,做错了,也想错了。”

    周丞相伸手将幕僚从地上扶起来,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我皆是凡人而非圣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只要是人就会有偏爱,就会有喜好,就是皇上也不例外,你心心念念的都是让你的贵妾能够给你生儿育女,难道皇上就不是吗?

    如果这个时候你知道你有一位妾氏有了身孕,而你的贵妾还未能有孕,你会怎么想?高兴肯定是有的,但是遗憾肯定也是会有的,毕竟这不是你跟你爱的人生下的孩子,对你来说,这个孩子反而会成为你跟你贵妾之间的障碍,你说,你是会喜欢他还是会厌恶他?”

    幕僚很认真的想了想,说道:“属下怕是没办法做到疼爱他,欣喜肯定会有,可遗憾也绝对会有,更甚者,在下会觉得有些对不起在下的贵妾。”

    “所以老夫才说有些事情你不能只看表面,你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会知道为什么小公子没办法在宫中一直呆下去的原因,小公子毕竟岁数大了,很多事情慢慢的就瞒不住了,男童和女童幼时暂时分辨不出来,可是在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尤其是姑娘来了葵水之后,是男是女一眼就能看出来,到那个时候你让小公子怎么办?

    另外,你怎么就能确定太医院的院正没有被贵妃娘娘给收买了?贵妃娘娘怀着的真的就是皇子?或者说,谁敢保证一定是皇子?”

    说到这里,周丞相顿了一下,看了看幕僚,说道:“原本老夫还想着将你也派过去,现在看来你还是跟在我身边多学一阵子吧,否则老夫就是把小公子给害了。”

    周丞相说到这里,像是很失落,他仰起头看了看天,沉默了很久说道:“贵妃娘娘的身孕,只可能是皇子,也只能是皇子,若不是皇子,她之前那么多年的隐忍就算是白费了,对于这一点她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总有一天咱们会跟这位贵妃娘娘对上,到了那个时候,可就真的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了,不过,老夫也给你交个底,到了那时死的只可能是我们,这天下快要乱了,你啊,如果没有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就赶紧去找个地方隐居,人越少越好,这样就是打仗了对你性命的影响也不太大。”

    幕僚听到周丞相这样说,立刻回道:“丞相,在下早就说过,这辈子生是丞相府的人,死了也是丞相府的鬼,若是丞相执意要让在下离开,在下只能选择以死明志了。”

    周丞相并没有接话,幕僚又固执的等着周丞相的答复,过了好一会儿,周丞相才开口说道:“你跟着我有多少年了?”

    幕僚不加思考的回答道:“已有十载。”

    “十载,原来日子过得这么快,一转眼你也是年过而立的人了,行了,老夫知道你的心意了,以后这种事情老夫不会再提,真不知道这样对你来说是好还是不好,不过既然你心意已决,老夫就不在多说什么,你只记住一点,跟着老夫可以,但是你一定要将家人安顿好,若是命中注定没有子嗣,那便去族中过继一个,这件事要趁早办,老夫怕再过一阵子你就顾不上这些事情了。”周丞相叮嘱道。

    幕僚在亲耳听到周丞相说不会将他赶走后,总算是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他拍拍胸口,说道:“您放心,在下今日回家后便会处理这件事,从族中挑选出一名孩童认作嗣子,家人也会提前安排好。”

    “反正都是要提前安置,你这样,我给幺儿写一封信,你就让你的家人都过去那边住着,不管以后的事情成还是不成,咱们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那个位置若是真的如同幺儿所说的,那么那里就是一块极具军事意义的地方,你们一家人过去了,总是能够给帮点忙的,这也算是老夫能够给你做的唯一的事情了。”周丞相说到这,叹息一声。

    幕僚擦擦眼角的泪水,说道:“丞相,在下都记住了,您就放心吧,在下会把事情全部都安排好的,绝对不会给您添麻烦。”

    周丞相摆摆手,说道:“同老夫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老夫不过是帮你问问,到了后面你的家人能不能在那里住下老夫并不知晓,老夫先同你把话讲清楚,若是那边不要,你的家人绝对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份同其他人无理取闹。”

    幕僚连忙说道:“在下记住了,一定会同家人协商此事,日后就是要过去他们也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能够不给咱们的人添麻烦绝对不会添麻烦的。”

    “还有你自己的事情,原本你的私事并不应该由老夫来过问,且你也没必要过来同老夫说,老夫希望你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处理好,你要知道,一个私德有亏的人以后仕途总是会比较忐忑的,甚至是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在这方面你要吸取经验,明白吗?“幕僚连连点头,说道:“明白,在下都明白,您就放心吧。”

    周丞相应了一声,继续说道:“那你先回去吧,老夫稍后还要去找一下兵部尚书,看看那个老家伙对这边的匪徒到底是怎么回复的。”

    幕僚闻言,将手中的信件叠好,恭恭敬敬的还给周丞相,周丞相接过信件,很珍重的将信件放在怀中护着,说道:“行了,这我就放心了,东西肯定丢不了的。”

    看着周丞相的动作,幕僚摇头失笑,“您这样子哪里像个丞相。”

    周丞相挑挑眉,回道:“丞相也是人,你说是不是?”

    幕僚连忙清了清嗓子,说道:“是,您说的都对。”

    周丞相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嘛说的还像个样子。”

    第135章 书房谈话

    幕僚走后,周丞相在书房里静静的坐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让人将自己的长子喊了过来。

    周丞相的长子很快赶了过来,一进书房就见周丞相背对他站着,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并未出声打扰,而是静静的站在一边。

    过了约莫有一炷香的时间,周丞相转过身来,对他的长子说道:“坐吧。”

    “孩儿谢过父亲。”周丞相的长子回过话,才找了凳子坐下来。

    “你现在膝下一共两个嫡子三个庶子,这几个孩子中我最看重的是你的嫡次子,是个不错的苗子,我想把这个孩子过继给你的三弟,不知你有无异议。”周丞相淡淡的说道。

    周丞相的长子一惊,下意识的站起身说道:“父亲?可是三弟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你先坐下,你三弟无事。”周丞相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示意长子坐下说话。

    听到自己三弟无事的消息,周丞相的长子松了一口气,重新坐下来,却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问道:“那父亲为何说出让三弟过继的话来?”

    周丞相沉吟了一下,说道:“敬修,你在礼部也有一段时日了,你觉得现下朝廷情况如何?”

    周静修沉默了一会儿,答道:“依儿子所见,怕是要起风了。”

    “嗯,你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还是用心了的,不错,马上就要起风了,贵妃娘娘没有身孕之前朝堂之上就已经很不平静了,贵妃娘娘有孕的消息传出之后,朝堂就已经乱了,眼下的平静不过是风雨前夕罢了。”周丞相抚了抚胡须,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周静修闻言,有些迟疑,不知道自己所想是否能够说出来,周丞相发现了周静修的欲言又止,便说道:“不管什么事情,你但说无妨,咱们父子二人并不需要隐瞒什么。”

    “父亲,贵妃娘娘年近花甲,此时怎可能有身孕?”周静修直接将自己心底的问题问了出来。

    “看来你跟我想到一起去了,我之前也有此疑惑,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贵妃娘娘从二十年前便开始服用药物,这些年来葵水一直未断,贵妃娘娘保养的一向不错,直到现在,若是不知晓她岁数的人见到了,怕会以为她刚刚而立。

    且是否有身孕的事情并不是贵妃娘娘能够作假的,皇上先后召见了几位院正和医正,贵妃娘娘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没办法一次性买通所有的太医,既然这么写太医全部都说贵妃娘娘确实有了身孕,那么有孕一事定然是真的,只是究竟是皇子还是公主就不得而知了。”周丞相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周静修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听周丞相继续说道:“这些事情都同我们无关,你也不用知道太多,今日我将你叫过来是有事情同你商议,此事事关大楚朝是否会亡国,也关系到咱们周家能否继续存在,所以你先听为父说完,后面的事情咱们再商讨。”

    见周丞相一脸严肃,周静修明白自己的父亲要说的事情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便回道:“父亲请讲。”

    “此事要从十年前说起,你三弟是咱们家唯一从军的,也是为父私心,怕他去了边疆性命有忧,便托同僚将他安排在禁卫军中,负责皇宫的守卫,想来你也听说了,你三弟同兰妃娘娘认识,且帮了兰妃娘娘很多次,有一度你生怕你三弟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还找你三弟谈了很多次,这些事情为父都知晓。

    只是由于此事事关社稷,为父便没有同你说起过,你三弟究竟是怎么想的你不需要知道,你只要知道兰妃娘娘当年生下的不是公主而是皇子便是。你也不需要这么吃惊,兰妃娘娘并没有让小公子争那个位置的意思,她所想不过是让小公子能够平平安安的活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会宣称兰妃娘娘产下一名公主的原因。

    宫中的接生嬷嬷是为父安排的,旁边的宫女也都是为父交代过的,所以这件事能够隐瞒下来,这些年来为父一直授意你三弟多关照兰妃娘娘,说来也是怪为父想得太简单了,那样聪慧而美丽的女子,有几个人能够把持住自己的心,就是换了为父,也不一定能够管住自己,说来你三弟会有这种想法,也是为父的错。

    你母亲这些年一直想给你三弟结一门亲事,都是为父给拦下来的,并不是为父不喜你三弟,而是为父太了解你三弟了,就是你母亲给他挑的娘子再好,在他心里,也只有那一位女子。

    算了,这些事情就不说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管怎么懊悔都是无济于事的,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再说娘娘已经化为一捧灰烬,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说来也是为父的疏忽,竟然忘了小公子年岁渐长,属于男孩子的特征也会越来越明显,就一点点小的事情,竟然让贵妃娘娘开始怀疑小公子的身份,实在是,唉,想来为父也是老了,做事情不够周全,否则兰妃娘娘也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保住小公子。

    三年前,贵妃娘娘起了疑心,便用各种方法试图打探清楚小公子的真实身份,兰妃娘娘殿中的宫女不知道被寻各种由头审问了多少次,幸好这些宫女对兰妃娘娘和小公子异常忠心,否则小公子怕是早就不在人世了。

    兰妃娘娘担心早晚有一天小公子的身份会暴露,到那个时候除了死路一条再不会有其他选择,便同为父商量,想要将小公子送出宫去,越远越好,这些年咱们的人为了保住小公子的身份不被泄露出去,可以说是人人都跟惊弓之鸟一般,有点风吹草动的就开始疑神疑鬼,再这样下去,没等到贵妃娘娘查出来,咱们自己就坚持不下去了。

    再加上小公子吃不好睡不好,八九岁的孩子了,瘦弱的跟四五岁的孩童一般,为父见了两次,实在是心里难受的紧,兰妃娘娘提出将小公子送出宫的事情后,为父整整有三日未曾合眼,一直在想是否可以如此安排。

    后来为父终于下定决心要将小公子送出宫,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贵妃娘娘有了身孕,贵妃娘娘有孕之后,她第一个要动的人不是皇后,而是兰妃娘娘,因为长公主的生母早已去世,而小公主的生母却还在世,且这些年皇后娘娘对兰妃娘娘多有关照,虽然没办法让兰妃娘娘日子过得舒心些,却也帮她挡了不少事情。

    贵妃娘娘一方面是早就看兰妃娘娘不顺眼了,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借着处置兰妃娘娘来给皇后娘娘一个颜色看看,也算是杀ji儆猴了,她怕是心里早有成算,这一胎无论如何只能是皇子不能是公主,只要是皇子,立为太子之后,皇后这个位置不管是不是她坐着,都动摇不了她的地位,更何况,皇上早就有废后的意思,只是碍于贵妃娘娘身份不够,一直没有动皇后的位置罢了。

    为父觉得等到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皇后之位必然保不住,太子之位也必然会定下来,就是所有的大臣联名上奏怕也是无济于事的,而在此之后,包括为父在内的一批老臣都将成为贵妃娘娘重点处置的对象。

    别人为父不清楚,可是贵妃娘娘对为父是恨之入骨,恐怕为父是难逃一死了,对于这一点,你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人固有一死,为父并不会因为这一点而退缩,只要为父活着一日,就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楚沦入此等毒妇手中。

    静修,为父一生共得三子,你是为父的嫡长子,一直是为父重点培养的孩子,为父虽然不忍心让你跟着为父一起死,却也没有办法将你提前送走,希望你不要因此而则怪为父。”

    说到这里,周丞相的眼泪顺着脸颊落了下来,想他周正九岁参加乡试考中秀才,且中考中解元,十二岁参加会试,考中举人且高居榜首成为会元,十三岁参加殿试,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是大楚赫赫有名的神童。

    而后他的仕途一路畅通,不过二十七岁便已身居巡抚一职,而立之年奉诏回京,官拜内阁,加封太子少傅,可谓是风光一时,先帝驾崩后,皇帝年幼,政事几乎都是在征询过他的意见之后才做的决定。

    只可惜,皇帝十六岁大婚亲政之后,对他渐渐离了心,到了现在,他几乎是被架空了,他也曾反思过,是不是自己在教导小皇帝的时候太过于严厉了,以致于皇帝对他心存怨恨,可再想想皇帝现在的所作所为,周丞相又觉得自己当年对小皇帝的管教太过于松懈,以致于皇帝无心政事只顾着厮混在后宫之中,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先帝的信任,有愧于先帝的临终托孤,他没有把小皇帝教好,没有让小皇帝成为一个好皇帝,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重视兰妃娘娘膝下的小公子,对于周正来说,小公子就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希望,更是大楚朝最后的希望。

    第136章 此生共白头

    眼见父亲老泪纵横,周静修也忍不住shi了眼眶,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对周丞相说道:“父亲何来此言,孩儿自是知晓父亲心意的,只求父亲保重自己,若是父亲不在了,孩儿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周丞相用袖子把脸上的眼泪擦干,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母亲这些时日身子越发不好,怕是没多少日子了,待你母亲走后,为父准备让你二弟辞官扶灵回乡,代替我们父子二人守孝三年,你到时候把你几个孩子也都送回去,总要为咱们老周家留点骨血。”

    周静修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父亲,如果咱们把人都送回去了,会不会引起朝廷的怀疑?”

    “已经顾不上了,大乱将至,为父认为最多两年,咱们大楚就要乱了。”周丞相说道。

    “最多两年?”周静修诧异的重复了一遍。

    “今上身子骨不太好,怕也就这两年的事了。”周丞相轻轻说道。

    “这,这怎么会,今上正值壮年,身子不大好,消息可属实?”周静修吃了一惊,有些不敢置信。

    “三年前,贵妃娘娘引荐了一位道长给今上,说是已经有五百余岁了,是位活神仙,这个所谓的活神仙给今上服用了一粒什么强身健体丸,据说今上当晚便觉得身体好了很多,之后又给了他几样东西,今上对这位道长越发信任,刚开始为父还劝过今上不要相信这些东西,却被今上斥责了一顿,后来为父又劝了几次,今上对为父越发厌恶,到了现在已经是连见都不想见为父了。

    而今上的身子骨也是从去年开始显现出不对劲的,今上自己不觉得,为父和先帝留下辅政的这几位老臣却能看出来今上身体状况明显出现了异常,你没有面圣的机会,所以并不知道圣上的情况。

    且为父在太医院也有关系很好的医正,他告诉为父圣上的身体已经被掏空了,这些日子越发依赖于道长的丹药,只要一日不服用便会脾气暴躁,动辄摔打东西,性情脾气同以往截然不同,医正告诉为父要做好准备,恐怕今上日子不长了。”

    周丞相说完,突然想起那个个头只到自己膝盖的小小的皇帝,拉着自己的袖子,仰着小脸问自己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以后会不会经常陪自己玩,他当时怎么回答他的来着,好像是蹲在小皇帝身前,对小皇帝说以后他都会陪着他,跟他一起读书识字,跟他一起玩耍,只要他还需要自己,自己都会陪在他身边的,只可惜,自己还想陪他,他却再也不需要了。

    “父亲,孩儿想问一句,父亲可是已经安排好了后事?”周静修低声问道。

    周丞相低头笑了一下,说道:“为父没什么事情好安排的,这一辈子为父没有拿过一两不该拿的银子,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朝廷的事情,住的府邸是御赐的,除了例银和祖上留下的几间铺子几个庄子为父没有其他私产,就是老家的祖宅也要重新修葺一下才能住人,你说,为父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安排。”

    周静修忍不住说道:“既然如此,父亲为何会担心日后会性命不保?在孩儿看来,不管是谁都找不到理由治您的罪。”

    周丞相失笑摇头,说道:“你这孩子,也是老夫对你的教育太过于正直了,也把你保护的太好,让你对这些东西一点意识都没有,想要给一个人治罪,何必需要什么理由,到了那个时候不管你是什么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父现在还真的就只想知道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罪名治为父的罪。”

    说到这里,周丞相笑了一下,说道:“静修,为父会尽全力保全你们,可是你入朝堂太久,根基也太深,想来他们是容不下你的,说来也是为父害了你,若不是为父当年执意让你进入朝堂,你这个时候就不会遭这样的罪。”

    周静修摇摇头,说道:“能够投生为父亲的儿子,孩儿此生不悔,若是能够有幸跟父亲一同赴死,那就更好不过了,下辈子孩儿还想做父亲的儿子,听父亲的教诲,在父亲膝前尽孝。”

    周丞相看着自己的长子,当年那个只比自己两只手掌大不了多少的孩子一转眼已经长这么大了,也开始长出白头发了,当年跟在自己身后父亲父亲喊着的孩子也已经为人父了,他教他写字,教他读书,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他为官之道,而现在,要教他如何面对生死了。

    “好,下辈子咱们还做父子,我还叫你认字念书,教你做人做事。”周丞相红了眼眶,伸出手,就像周静修小的时候一样,摸了摸他的脑袋,只是当年他是弯着腰摸他的后脑勺,现在却要垫着脚才能摸到他的脑袋了。

    父子俩在书房谈完话,先后离开书房,两人都是收拾好情绪之后才出的书房,若无其事的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周丞相径直去了松寿园,那是他跟老妻居住的院子,老妻身子越发不好了,太医来了好几趟,都跟自己交代让老妻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估摸着也就这么些日子好过了,老妻想来也是有了预感,这几日越发黏着自己,每日都会拉着自己说以前的事,说起幺儿的亲事,说等她走了自己就再娶一个,这样他能够有人照顾,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够放心。

    他每次都是笑着点头,陪着老妻一起回忆过去的事情,往往都是说着说着老妻就睡着了,他就给老妻理理头发,静静的看她一会儿,再去忙自己的事情,他同老妻自幼定亲,少年夫妻,风风雨雨走到现在,穷也好,富也罢,老妻从未离开过他,还给他生了三个如此优秀的儿子,他这辈子得有如此女子相伴,哪怕是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

    老妻走在他前面也是好事,他以前曾想过,总有一天他们俩会有一个人先走,若是可以,他希望老妻先走,这样自己可以在她床前侍候她,可以送走她,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有多苦都不会是让老妻来承担,逝者已逝,生者却要坚强的活着,先走这样就很好,老妻走之前看到的还是那个意气风发身居高位的他,而不是沦为阶下囚的他。

    周丞相唯一祈求的就是老妻在黄泉路上走的慢一点,等等他,他不会让老妻等太久,他会追上去,拉着老妻的手,然后一起投胎,下辈子还做夫妻,若有来世,他一定不会再走科举一途,就当个农夫,每天他下地耕种,老妻在家做做衣裳鞋子,带着孩子给他送送饭,他们就做一对平平凡凡的,快快乐乐的老百姓。

    周丞相进了屋,老妻还在睡,他刚刚在床边上坐下,老妻似是有感觉一般睁开了眼睛。

    “夫君,你来了?”老妻看着他,眼中有着深深的眷恋。

    “嗯,吵醒你了?”周丞相伸出手给老妻整了整被子。

    “没有,妾身有话要对夫君讲。”老妻笑着说道。

    周丞相似乎是有了预感,便说道:“你说吧,咱们夫妻二人何必弄得这么客气。”

    “夫君,妾身方才做了一个梦,梦到咱们成亲那日的晚上,你揭开我的红盖头,对我说以后请让我来照顾你一辈子,我当时就在想,这一辈子我就跟着你,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跟着你,妾身多想再陪你几年,幺儿还没有成亲,我还没看到幺儿的孩子,妾身不甘心吶,待妾身走了,若是幺儿娶亲了,夫君记得给妾身烧个消息,让妾身也高兴高兴。

    别人都说妾身是个有福之人,妾身也这么觉得,若有来世,妾身还想跟你过一辈子,哪怕咱们只能过穷苦日子妾身也甘之如殆,妾身对不住夫君,要先你一步离开,虽然夫君每次都说会再找一个人陪你,可妾身却知道,夫君定然是不会再找了,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世上苦熬,是妾身的不是。

    妾身会在奈何桥边上等着夫君,夫君不来妾身不走,孟婆汤妾身也不会喝的,妾身不想忘了夫君,一点也不想,妾身,妾身实在舍不得夫君。”不知何时,眼泪已经顺着她的脸颊落在床榻上。

    周丞相别过头,不想让老妻看到自己的眼泪,他擦干眼角,扭过头,笑着说道:“你又在说什么傻话,你定能够活的长长久久的,你还要跟我一起给幺儿定一门好亲事,看着幺儿生儿育女,咱们的嫡长孙也已经十岁了,再过两年也该定亲了,到时候还指望你这个祖母给他找个好媳妇,那可是咱们周家的嫡长孙媳妇,一点也马虎不得,长孙娶了亲,咱们呐就能抱上曾孙子了,你看,到那个时候就有个孩子跟在你身边曾祖母长,曾袓母短的,多好,还会给你端茶,给你捶腿,陪你聊天,你啊,就安安心心的好好养病,把病养好了咱们俩一起抱曾孙子,好不好?”

    像是看到了周丞相的话中所描述的场景,周丞相的老妻闭着眼睛,扯出一抹笑来,可是很快,她的笑容消失了,她睁开眼睛,说道:“夫君,妾身真的想看呐,想看看曾孙子的模样,看看幺儿妻子的模样,只可惜,妾身等不到了。夫君,你把当年婚书上写的内容再念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周丞相眼含泪水,说道:“好。”

    说完,周丞相将老妻从床榻上抱起来,让她靠在自己怀中,慢慢说道:“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周丞相还没念完,老妻便已在他怀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周丞相没有中止这段话,而是坚持着一字一字的把当年他写给老妻的婚书念了一遍,最后一个证字轻的几乎听不到了,周丞相低下头,看着像是睡着了一般的老妻,说道:“你等等我,我马上就去找你,你可一定要走慢点,别喝孟婆汤,别国奈何桥。”

    一日之后,丞相府挂起了白灯笼。

    第137章 李氏族长李良

    “开祠堂。”刘家沟李家的一位族老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件衣裳,站在祠堂门口,表情严肃的说道。

    两位年轻人闻言立刻快步上前,将祠堂的大门推开,随着一阵吱呀吱呀的响声,沉重的漆黑色的大门被推开了。

    一股潮shi的味道扑面而来,成栋皱皱鼻子,有些受不了这种味道,李若松扫到成栋的表情,便轻声问道:“身子不适?”

    成栋小小声的回答道:“不是,味道不好闻。”

    李若松压着声音说道:“祠堂都是这样的,你且忍忍。”

    见小夫夫两个在说小话,李良握拳凑到嘴边,刻意的咳了两声,示意李若松和成栋见好就收,不要再继续说小话,若是被族老听见了怕会不太好。

    李若松和成栋连忙各回各位,俩人继续低眉顺眼的站在李良身后。

    “列祖列宗在上,今日有李家子李齐、李良、李若松、李若杉回归宗祠,现将此四人记于族谱之上,往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能够护佑子嗣,保子嗣一世平安。

    记,李齐,妻李吴氏,子李良,妻李陈氏,长孙李若松,夫郎成氏,次孙李若杉,记成,族谱归位。现在,一叩首。”

    李齐一家七口闻言便一起跪在地上,以头磕地,恭恭敬敬的给李家列祖列宗们叩首。

    “再叩首。”族老说道。

    李齐一家人再叩首。

    “三叩首。”族老继续说道。

    三次叩首之后,族老说道:“礼成,即日起你们便正式回归我李家宗祠,日后务必牢记自己的身份,切不可做有辱李家名声之事,否则国法可饶,族规难容,可记着了?”

    “记下了。”李齐躬身答道。

    “好,你们切记着今日的话。”族老说完,伸手扶起李齐。

    村长见李家的事已经结束了,便走过来说道:“不知你们的族长可已经选定了?”

    族老说道:“已经选定了,咱们这些人一致推举齐儿做咱们的族长,只是此事还未来得及同齐儿商议,既然村长在这里,那我就直接说了,齐儿,你看这个事情你可同意?”

    李齐沉吟了一下,说道:“不是老夫不愿意当族长,而是老夫着实是年纪大了,ji,ng力不够,年轻的时候过了几年苦日子,身子骨越发不好了,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族老听到这里,一下子急了,“你哪里年纪大了,老朽都年逾古稀了,还不服老,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ji,ng力不够了,不成,这个族长你是当也要当,不当也要当。要不然这样,你给我们推荐一个人,若是咱们这些老东西都能够认可,那也行。”

    族老说完,定定的看着李齐,就像是李齐要是不给他一个让他满意的答复,他今天就不放过他了一般。

    李齐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若是几位族老不嫌弃,不妨让犬子担任族长一职。”

    李良闻言吓了一跳,不由看向李齐,他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会提出让自己担任族长的事情,要知道他还太年轻,这些族老们肯定不会让他做族长的,而且就算是他做了族长怕也很难服众,李良想到这里正准备开口拒绝,就听族老说道:“成,你不愿意当族长让你儿子当族长也是一样的,这事我看就这么定下了,村长,你记一下,以后咱们李家的族长就是李良了。”

    李良的话被硬生生憋了回去,差点没给他噎到,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些李家族老们根本不在乎当族长的人有没有资历,也不在乎究竟是他父亲还是他来当这个族长,只要是他们家的人,哪怕是李若松,他们也会同意。

    看来这些人是早就打算好了,要让他们一家人来挑担子,如果自己家承担了族长的位置,那么以后李家族人来找他们办事情他们多多少少要给点关照,想通之后,李良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里的李家看来需要好好整顿整顿了。

    在这之后,李良又有些担心,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族长这个位置,只是李良现在学会心里不管如何翻江倒海,面上也丝毫不漏的本事,所以在族老想他看过来的时候,李良扯出一抹温文的笑,冲着族老点点头。

    “老朽这就回去跟他们说这件事,以后咱们李家就靠你了。”族老说完也不管李良和村长的意思,撒开腿往回跑,看着跟他的年纪一点也不相符。

    李良楞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见李齐正冲他使眼色,便顺着李齐的指示看过去,一眼就看到村长正在瞄着他,李良连忙冲村长拱拱手,说道:“以后还请村长多指教。”

    村长连忙回礼,说道:“不敢,不敢,李族长近些日子事务繁忙,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李族长直接吩咐便是。”

    李良也不客套,笑着回道:“村长言重了,我毕竟年纪轻,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若是村长不拉我一把,我怕是很快就要回家种地去了,若是我做的事情不合规矩,或者是没做好,村长不需要顾虑我的面子,直接说便是。”

    村长听着这番话,心里受用的很,看看,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说话都比别人说得好听,同样是族长,老的族长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现在的族长年纪是小了些,做人比之前那个老东西好太多了。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也不客气,以后有什么事情我会直接跟你说,就是有个事情,学堂的建成之后,收多大岁数的孩子?”村长最关心的还是李齐承诺的学堂的事情。

    “不管多大岁数的孩子都收,这也是父亲说的,只是咱们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谁家的孩子不用功读书,整日里不是打闹嬉戏就是欺负别人家的孩子,那咱们学堂可是会直接把这孩子赶出去的,不管是谁家的,咱们都一视同仁,真要是有这种事情,爹娘都不需要过来的,把孩子领回去就行。”李良正色说道。

    “那是,那是,这种孩子放在学堂里自己不好好学,还不让别的孩子学,那肯定是不行的,真要有这种事情,都不需要你们出面的,我来找他的爹娘说。”村长拍胸脯跟李良保证道。

    李良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咱们村里的孩子有愿意读书的便去学堂读书,有愿意习武的便跟着周护院习武,有对明算感兴趣的就跟着我儿夫郎学明算,咱们不能说孩子不愿意读书还死压着孩子去读书,到时候读了好几年,把好好的孩子给耽误,村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村长擦擦额头的汗水,连声说道:“李族长说的对,说的太对了。”

    “哦,对了,最后一件事,到时候孩子愿意学什么或者适合学什么,都由我们学堂这边来,嗯,调配,这个我希望村长跟村民们都要讲清楚,进了学堂,后面的事情就不要他们的爹娘来指手画脚的了。”李良说到一半,差点忘了成栋之前说的那个词,调配,挺有意思的词。

    村长这个时候哪里敢说不同意,只能连连答应,心里却想着回去之后要跟自己的儿子孙子们讲清楚,除了读书哪里也不要去,甚至是想都不要想,这年头不读书还能干什么,只有读书将来才能参加科举考试,才有机会当官,明算,习武,有什么用处,简直是可笑至极。

    李良一眼就看出村长的不以为然,也没多说,只是笑着跟村长扯了几句闲话,等到村长跟他告辞了,才回过身走到李齐跟前,说道:“父亲,您觉得孩儿方才做的是否怡当?”

    李齐抚了抚胡须,说道:“做的还不错,你且记着,这世上诸人,从来都是只佩服强者,想要掌握绝对的控制,必须要有绝对的优势,他们现在怕我们是因为我们有银子,与其说他们怕的是我们这几个人,不如说他们怕的是我们手里拿着的那些白花花的银两。

    为父为何会说要开设学堂,原因其实很简单,若是咱们不花点银子在他们身上,只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那一日这些村民们联合起来冲进咱们的屋子杀人、防火、抢劫,咱们这几个人老的老小的小人还少,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所以有的时候你要学会花银子,当然,不是让你瞎花,而是要把银子花在该花的地方,要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银子都能够收回十分的银子,这才是会花银子,就像见学堂的事情,以后不管咱们家是穷还是富,都不会在这村里失去威望。

    若松,若杉,这个道理你们二人也要记在心里,自己富起来了只会招惹来其他人的嫉恨,可若是你让其他人也都富起来了,不念恩情的人固然有,可是这世上念恩情的人更多,我们这样做不是让其他人佩服你,而是保护你自己,让其他人不会因为嫉恨你而伤害你,你就是挣再多的银子,人死了,要银子有什么用。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后悔,还不如提前把该做的事情做了,懂了吗?”

    李良、李若松和李若杉一共回答道:“懂了。”

    “很好,走吧,咱们回家。”李齐说完,带头朝家里走去。

    第138章 一月之约

    又是买砖瓦又是打地基,今日进城买牛后日进城订家具,李若松和成栋每天忙得前脚掌打后脚跟,连带着李若杉都忙得团团转,虽然具体事务不需要他们来做,但是每日的人员安排、采买清单的审核、物资清点的监督等等,他俩都必须从头跟到尾才行,除了他俩,李若杉也被安排进来。

    成栋曾经管过一段时间的物资采买,所以做起这些事来很快就能够上手,李若松刚开始一两次有点手忙脚乱的,不是人手安排的有些乱,这个人事情多了那个人事情少了,就是这个人被安排去做了另外一个人的事情,再要么就是买的东西跟清单上的东西对不上,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再要么就是买回来的东西里面总是会夹杂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在成栋指导他两次之后,李若松学的很快,第三次让他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就能够井井有条的把各项事情给理顺,人员也都安排的很怡当。

    李若松这才开始体会到成栋之前跟他所说的知道和做到是有很大差距的,有些事情你心里大概明白该怎么做,可是一旦让你亲自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情况和你理想中的有些诧异,或者说有很多的问题,说起来很容易,不过是把单子列出来,然后安排人去买,买回来了清点一下入库,不管什么事情确实都是这么个顺序。

    问题是你的单子罗列的对不对,物品是不是就这些了,其它不用买,数量对不对,有的物品不需要才买这么多,有的物品必须采买这么多,具体采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肯定是要提前跟师傅们进行商讨的,师傅们建造了那么多的房屋,什么东西大概要多少他们很清楚,只有跟他们定下来了,再去采买才能够减少失误。

    再比如安排人去买东西,有的人性格开朗适合跟人打交道,但是做事有些毛毛躁躁的不够细心,那这种人就适合跟掌柜的谈价钱,而负责买东西的人和清点物品的人则必须细心,要一样样检查,一样样定下来,只有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才能把事情给做好。

    李若松日后的用人观念大抵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每到一个地方任职,他都会先去了解下属的性格习惯,根据这个人的情况来安排他的职务或者是事务,后世评价李若松说他知人善用,善用人长处,却不知道李若松刚开始连买东西都搞得一团乱。

    李若杉一开始并没有被安排事情,成栋只是让他跟在他和李若松身边,看他们俩是怎么做事的,李若杉非常聪明且很好学,看到自己不明白的,当时会记在心里,等到成栋和李若松不那么忙了再跟他们俩提问。

    后来发现有的时候一些事情当时是记得的,结果等到自己想问的时候居然怎么都想不起来了,成栋就把自己制作的鹅毛笔送了一支给李若杉,还附赠了一个装有墨油的小瓶子,让李若杉可以戴在身上,成栋还用材质比较硬的纸张制作了几个线装本,之前只有他和李若松在使用,后来是专门制作了一本一半大小的送给李若杉用,再到后来李齐发现这个本子、笔非常方便,能够随身携带,想到什么就能很快记录下来,且不重,便也跟成栋讨要了一套。

    李齐开始使用之后,李良也不太好意思的来找成栋,支支吾吾的跟成栋拿了一套走,张管家笑眯眯的拎了一套,周护院冷着脸拿走一套,张管事乐呵呵的跟成栋要了最后两套,说是还要给刘管事捎到京城去。

    成栋是按照现代的习惯给这些东西起的名字,笔记本、鹅毛笔、墨油,简单好记也很形象,很快就在李齐家里普及开来,甚至慢慢的在刘家沟流传开,到了后来要是谁家没有这么一套东西,那家的小孩子都不好意思出门的。

    这股风潮一直到后来成栋带着科研部研制除了铅笔之后才被慢慢替代掉,只是虽然铅笔比鹅毛笔普及的更快,但是鹅毛笔一直没有推出大楚的舞台,官方记录还是以鹅毛笔为主的,因为用墨油写出来的东西保存的年限比铅笔写出来的东西长很多,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成栋还没有后世统领科研部的风采,这会儿的成栋就在头疼这具身体实在是太弱。

    之所以成栋会这么头疼,关键原因是一个月的期限到了。

    平时该忙的事情他们必须忙,但是课业也好,武功也好,他们是一点也不能拉下的,成栋还稍微好一点,一方面是他现在体质跟以往不同,就算是想要多做些事情,李若松也不会同意,另外一方面也是他本身就有培养李若松和李若杉的想法,所以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负责从旁协助和指导的,具体做事情的往往是李若松和李若杉。

    哪怕是知道了李若杉将来可能会走到那个位置,成栋却从来没有过要让李若杉少做事情的想法,怡怡相反,他认为这些李若杉必须从最基本的事情开始学起,接触这些事务性的工作越早越好,以小见大,他这会儿能够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眼前这些人给管好,等到真的让他去管理一个国家的时候,他才知道从哪里下手。

    哪怕那个时候什么事情都不要他做,只需要他制定国策,但是制定国策是一方面,能不能落实,中间的各个环节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做事的人会不会蒙骗你,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经历过是很难把握的。

    成栋并不忌讳这里面会出现的问题,比如中饱私囊、欺上瞒下这些情况,成栋都会一一掰碎了讲给李若杉听,甚至会让他自己学着辨别和处置,李若杉之所以被后世誉为大帝,最关键一点就是他很少做决策,但是几个非常重要的,事关大楚国运的决策他做的都是非常正确的,哪怕当时朝堂之上只有他的兄长和他的哥夫支持他,等到真正实行之后,他的决策往往会被证实是正确的,敏锐的思维、ji,ng准的定位、强大的前瞻性是李若杉能够被誉为千古一帝的三个重点。

    眼前只有四五岁孩童身高的小豆丁完全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伟大,他这会儿正看着成栋跟着他一起发愁,因为他觉得成栋显然是没可能打败眼前这个人的,肤色黝黑的王子清正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傻笑的看着他们。

    成栋训练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也是由于体质问题,他肯定是做不到跟李若松他们一样的训练力度的,尤其是周护院在拿到他和李若松给的训练单子之后,就已经用在李若松、李若杉、王子清、王子泽几个人身上了,李若杉因为年纪小,所以训练量稍微小了一点,可跟他以前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第12节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