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 反骨之人

正文 第29节

    反骨之人 作者:阳关大盗

    第29节

    怀歆道:“心中有事,便吃不了许多。”

    古骜定定地看着怀歆一会儿,道:“我听人说,昨夜你半席便离开了……本来邀你来,也是想让你透透气,没想到仍是让你这般操心……”

    怀歆笑了一下:“你多吃些,我已吃够了。”

    古骜也笑了起来,道:“其实我想说,此时能得怀兄相助,夫复何求?”

    怀歆道:“助你,便是助我自己。”

    “此乃怀兄谦言也。若无你在身旁,千头万绪,我何能理出个头?”

    “你不是要谈正事?怎么尽夸我了?”怀歆失笑。

    古骜召来仆役端走了杯盏,上了温茶与冷茶,这才在怀歆对面正襟危坐道:“汉中军改制的事,怀兄心中定已有了思量,愿闻其详。”

    怀歆捧起冷茶轻啜,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风向变了呢……之前雍驰如何不可一世,竟挟着‘平晋’之劲风,受封了摄政王,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朝中说一不二,乾纲独断。”

    古骜点了点头,道:“正是。如今四海大势此消彼长,我听说不仅仅是御史,便是世家清流,也都开始以摄政王之事讽谏朝廷。自从汉中为天下呼,抗戎之声日益旺壮,此番已不是雍驰一人能左右得了的了。”

    怀歆道:“正是如此,抗戎乃是天下人心所向。只是这般人心,该和汉中之利结合,方才能有席卷之势。”

    古骜连连颔首,道:“不错。汉中郡内,昨日送来军旗以粮草犒军的,是那些大族;对伐北有意见的,是汉中军旧部。百姓虽然都盼着征戎,但若是我们策略实施不当,此战便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怀歆点了点头,道:“之所以会分歧如此,乃是因为汉中军无‘利’牵涉在征戎之中。之前曾言道,汉中军改制,牵一发而动全身。纲举目张,‘利义’结合,此乃首纲,此纲若是能张细目,便可让‘抗戎’二字,与汉中境内兵民之利,息息相关,不愁没有战志。”

    古骜前倾了身子,道:“既然此为首纲,愿闻余下几纲。”

    怀歆道:“次纲,便是抗戎一事,虽和汉中利害相关,可也是天下人都瞩目之事,亦扛着天下大义之旗,得对天下人有个交代。对于一切愿抗戎的义士,不可以世庶之别分之。比如江衢王与摄政王不合,江衢王若是名义上支持抗戎,便不应有别,立即结盟,若是有世家子来汉中,也不可以汉中文科举、武立功二事拘了他们。他们若是自带兵来,便让他们统兵,若是他们只身前来,便该结其家族。”

    古骜沉默不语,怀歆在旁道:“大义在前,若还拘泥于世庶之别,就落了下乘。”

    古骜道:“我是在想,今后若是世家子来汉中做义军的多,出了戎地,我如何才能统帅他们的军队?”

    怀歆道:“北出天水,遇敌会不会有战损?部队需不需要补充?”

    古骜挑眉:“怀兄的意思是……”

    “一旦遭遇戎人,战时瞬息万变,北地气候残酷,世家又多是南人,战场讲究刀头舔血,危难之下,不难整合世家军队为己所用。运粮道在你手里,还怕控制不了军队?”

    古骜释然而笑:“怀兄说的是。”

    怀歆道:“此两纲,一内,一外。内对汉中,义利结合;外对世家,竭尽拉拢。”

    古骜击掌道:“好,怀兄说得好!只是这一内一外,细目又该如何?”

    怀歆道:“你心中已有忖度,又何必问我?”

    古骜挽起袖子,给怀歆加了冷茶,笑道:“我心中的确已有打算,对内,不过是分兵换将、奖励耕战、戍边屯田、许以戎地三事而已,还想听怀兄高见。”

    ☆、第119章

    ……古骜与怀歆彻谈了三日三夜,其中吃睡都在书房,诸人有事禀报,古骜处理完后,便又和怀歆接着商讨。

    三日以后,古骜召来所有汉中军统,北地渔阳、上郡二军统帅,商量将汉中军、北军一齐整编未抗戎义军之事。

    最后经过几日磋商,众人终于定议义军北征戎地的奖惩所循——但凡打下的北地,除仇、怀两太守之私产以外,胜者得之,北军二部可立军令状为先锋,凡在战中所得土地,无论谁先占领,都交由汉王与怀仇二公子组成的中军大帐统一分配,目前约定,一部分奖励给立功将士,一部分分给失地的北军家眷。

    若俘戎人,则可充为仆役;若有世家前往汉同抗戎,则根据其所携粮草、兵士、是否服从统一指挥等,有不同收容举措。

    同时,汉中郡内广开科举,大举补充军队僚臣。

    不久,汉王府亦收到了远从上京传来的皇帝嘉奖之令,汉王领旨。圣旨在前,又有汉王力推抗戎,打出‘替天征北’的旗号,加之亦有利诱,倒是将反战的声音压了下去。

    一时间汉中气象日新,军心大振。

    古骜以军粮拟统一调配、戍边屯田所集粮草不可厚此薄彼为名,将原本出龙山的匪军、攻颍川时收的降军、汉中叶吕两旧部等,都按照一军统配一僚长的军制混编为义军。担任义军僚长之人,则多是古骜近卫兵,原本千人战队中的精兵强将。而田家旧时操练的,由田家族人组成的亲兵,其中成员则由古骜一一甄选,作为随军军需官,或钱谷师父,分配至各义军。

    虞君樊所在黔中巴蜀等地,连夜赶制铁甲与武器,补充抗戎义军所需。军制会议开完,改制随之而毕,看着众军统各归军营,各司其职,古骜这才长叹出一口气。

    “……汉王,如此,改制便都成了。”怀歆坐在一旁,仔细地又看了一遍新编抗戎义军的各部名册,抬头对古骜说道。

    古骜坐在一边,端起茶喝了一口,笑道:“是啊。”

    “恭喜汉王!”怀歆疲惫的面容上,亦露出笑意。

    古骜道:“不敢贪功,此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怀歆阖上名册,道:“那倒也是。”

    窗外飞雪纷纷,寒风漏进了一丝冻气,也带来了一片冬色。白茫茫的天地间,一只飞鸟停在远处的枯木上,缩起脖子,灵动的双眼左右看了一看,古骜开了窗,它哗啦一声展翅飞走了。古骜凝神望去,却见那鸟儿先前停驻的地方,原来开了一枝梅花。

    怀歆上前一步,见古骜脸上露出微笑,不由得问道:“……怎么了?”

    古骜笑道:“我想起有一次,我去寻虞公子,到了门口,见他正牵着马伸手折梅,我在背后叫他,他吓了一跳,忙把那支梅花抱在胸口的模样,如今想来,十分有趣。”

    怀歆叹了口气,吐出许多白雾,轻声道:“原来如此。”

    抬起眼,古骜望向冬日的天空。

    身后的暖炉噼里啪啦地烧着炭火,怀歆明明不喜暖意,却仿佛畏寒般,拢了拢袖口,退回屋里坐了,留着古骜一个人在窗边赏雪。

    心头放下一件大事,古骜望着飞雪,都觉得那白色的晶瓣携裹在狂风中,如舞姿轻盈的碎花。

    看着雪景,古骜心情愉悦地笑了起来。

    ……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若这次汉中军改制,没有虞君樊的支持,会怎样?而自己,又会如何……

    但结果总算皆大欢喜。

    要说深秋那时,所筹备抗戎一事,所面临的首要困难是什么——那一定就是如何整合汉中各军。

    而要整合汉中各军,那时,他第一个需要直面的,便是虞君樊。

    在怀歆向他提出所谓‘虞公子隐在幕后,换得不过是前台之人’的隐患之后,古骜又何尝不是无时无刻地思考,此事究竟该如何应对……

    对于汉中军改制的执念愈深,古骜便发现自己的目光,愈来愈焦聚于虞君樊。从前两人月下弹琴,各抒胸臆时,只感畅快,并不曾如此牵动心绪。

    多少次古骜清夜扪心,他多希望虞君樊能和自己戮力同心。这样不仅能省去许多互相猜忌的敝处,亦能让汉中黔中乃至巴蜀,形成一股合力……在许多古骜尚未察觉又或忘却的梦境中,每当虞君樊答应自己的时候,哪怕尚在沉睡,他的脸上都会露出笑颜。

    他太在乎抗戎一事的成败……因此他太在乎汉中军改制的顺利与否,继而在每一次梦醒的时分,渐渐化为了一种对于虞君樊的期盼。

    因此那日登山,当虞君樊说出那句:“我不会放手。”古骜只感觉到一股心流,仿佛随着虞君樊话语的热度,流淌到了全身四肢百骸,最后汇聚于胸口……那温暖的感觉,仿佛灌满了他的身躯。

    等他回过神,他已经紧紧握住了虞君樊的手,揽住了他的肩,将他束缚在了自己怀中。那安心又触动心扉的感觉,将所有过去的藩篱都冲破……

    得到了虞君樊的支持,再对汉中各部山头晓之以义,诱之以利,有人想征戎,有人不想,逐一分化,进而通过统一的奖惩整合……一点一点,自己都做到了。

    一个冬天,他身为汉王,好似蛰伏在汉中,不如上京那般风雨几许,可他却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如今,他终于得到了一支整装待发的抗戎义军。

    以前的他,是汉中各山头所立的共主;现在的他,有了这支军队,只要出戎地在战时以血洗礼,他就能消弭各部的界限,成为他们名至实归的统帅。

    且但凡抗戎之事有所收获,不仅仅是汉中,他还会受到天下人的敬仰。到了那时,他除了身为汉王,更是抗戎御侮无可争辩的领袖。

    路,就在脚下。

    “汉王,虞太守来访。”

    古骜闻言,忙起身去迎接:“君樊……”

    虞君樊面带寒色,一身雪白貂裘,几步便夸入了屋内,笑道:“汉王”。

    虞君樊将手套脱下,古骜亲自给虞君樊解了披风,仆役上前,收好披风与手套后退下,古骜握住虞君樊的手,捂在自己胸口,问道:“冷么?”

    虞君樊温柔地道:“不冷。”说着他转头望向怀歆,问道:“……怀公子也在啊。”

    怀歆颔首示意,起身道:“……不过马上要回去了。”

    古骜挽留道:“这么大的雪,吃了中膳再走也不迟。”

    怀歆笑了笑:“典小女那丫头,说要堆雪人给我看,我这要回去看呢,否则她可又要闹了。”

    古骜亦笑道:“怀兄真是怜香惜玉。”

    怀歆故作正色道:“汉王莫要打趣,我不过是把她看做妹妹,汉王此言,小心典将军羞恼。”

    古骜哈哈大笑:“那行,既然有人等,你便快去罢。”

    虞君樊看了古骜一眼,道:“你不送送怀公子?”

    古骜对怀歆道,道:“正是,我该送你,这些日子辛苦了,请!”

    ☆、第120章

    将怀歆送到了府外,门口已经备好马车,古骜目送着怀歆上了车,却见他回过身挑起帘子,唤道:“骜兄……”

    这些日子以来,怀歆开口必称‘汉王’,听见‘骜兄’的称呼,古骜微微一怔,上前一步,问道:“……怎么了?”

    怀歆低头,叹了口气道:“也没什么,只是觉得时过境迁,好多事情,都和一开始不一样了。”

    古骜看着怀歆,只见他秀弱的容颜被包裹一身黑衣中,脖颈上围了狐毛的围脖,越发显得脸庞纤瘦,古骜叹道:“天下也变了,谁又能不变呢?”

    怀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时我们在书院中时,云清风淡,也没有这么多坎坷,没有这么多身不由己。如果你可以选择,你愿意一直活在那时,一直活在那江衢云山下的暖风中么?”

    古骜仰头看着漫天飞雪,如琼浆碎玉,天接一线皆是白色,无限寂寥,无限苍茫。寒风割面,古骜答道:“即便可以选择,我也不会一辈子活在江衢云山下的暖风中。”

    闻言,怀歆的神色黯了黯,古骜察觉,歉然道:“若是云山一直风清日丽,北地就不会丢,云公子也不会西去,是我失言。”

    怀歆低下头:“我真希望能回到过去,那时你每天都会来竹林中找我,我们谈国事谈天下事,看尽世间奇书,现在想来,好像梦一样。你为什么不喜欢呢?”

    古骜苦笑:“就像山林间初蒙的野兽,闻到了血腥味,但凡尝过一次,知道了甜头,就再也忘不了。如今飘荡在四海的,不就是共逐天下的血雨腥风吗?”

    怀歆笑了起来,道:“原来如此。”

    古骜站在车外,不久肩头便落了雪花,怀歆抬手将雪花轻轻拍掉,抬起眼,怀歆忽然问道:“我一直很好奇,当时你那般,又怎知虞公子会答允?”

    古骜道:“我是他的知己。”

    怀歆问道:“那我也是你的知己吗?”

    古骜微微一笑:“你是我的手足。”

    看着车辙在雪地上印出浅痕,怀歆的车驾在视线中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路的尽头,古骜这才转身回了府门。原本一直若隐若现的那番情愫,如今明晰了,古骜终于将之收在了眼底。心下叹了口气,也是呢,有时候天下的激变,改变了太多,只是他被催促了脚步,再也没有时间去怀旧了……

    推开门,与外面的萧萧寒意不同,屋内烧红了炭火,暖意融融,虞君樊正坐在中间的位置上,一身雪白的貂裘,只有黑发披肩,在他身影中,轻点一笔墨色。

    看着窗外的雪景,听见脚步声,虞君樊转过脸来,起身笑道:“送走怀公子了?”

    古骜点了点头,虞君樊几步上前,伸手轻轻地拍掉古骜身上的雪,问道:“冷么?”

    古骜轻轻抬起虞君樊的下巴,吻了上去,冰凉与温热的触感交缠,虞君樊气喘吁吁地别过了脸:“好啦……”

    古骜笑了笑,将他揽在怀中:“几天不见,倒越发想你了。”

    虞君樊道:“想我也不来看我,倒是我来找你。”

    古骜道:“手边事情多,我本打算着,一忙完便去黔中。”说着古骜搂住了虞君樊的腰间,将他带到了塌边,两人坐在了一起,虞君樊的目光落到了那簿名册上,道:“……忙了这么久,终是把这些都备好了。”

    古骜点了点头,从后面圈住了虞君樊的腰,将下巴搁在了他肩上,道:“是啊,不容易。”

    虞君樊笑道:“寒门征戎,前无古人,哪里会容易?”说着虞君樊翻看起名册簿来,扫视而下,轻声道:“你倒是大刀阔斧……”

    古骜颔首道:“这个自然。”

    虞君樊叹了口气,道:“这件事若是我来做,定没有你做得如此风风火火。”

    “你这是在夸我么?”

    虞君樊看了古骜一眼,刚一侧头,却得了古骜一个吻,虞君樊笑着推开了古骜,道:“跟你说话,怎么这么不正经……”

    古骜忙正色道:“孤听着呢,虞太守请赐教。”

    虞君樊笑出了声,阖上了名册,敛了笑颜,这才道:“其实,若不是你如此,我也想不到以抗戎为名。你倒是大胆,这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古骜道:“你果然是在夸我。”

    虞君樊道:“对了,河间郡太守廖兴,前阵子炼丹药吞服,暴毙于府,朝廷任命其子廖清辉为河间郡太守……”

    “是么?”古骜放开虞君樊的怀抱,奇道:“……我怎么没听说。”

    “大雪封山,是虞家暗曲送来的消息。”

    古骜道:“江衢王想得河间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廖清辉我见过,他年纪尚小,心思单纯,这下又要对付如狼似虎的叔伯,倒不知道他会怎么办。”

    虞君樊道:“还真被你猜到。廖清辉在廖兴在世的时候,就多次提出想率兵来汉中,与你共举抗戎义帜,倒是廖兴阻拦不让。据说他还给你写过信?”

    古骜道:“我没收到过信。”

    虞君樊道:“那定是廖兴护子心切,让人给拦下了。如今廖兴一去,便立即有人撺掇廖清辉,让他率一部河间兵来助你……”说着虞君樊停住了话头,看着古骜。

    古骜若有所思地接道:“这样一来,廖清辉不在,河间空虚,倒是正好中了江衢王下怀。如今他倒是可以以供应粮草为名,正言顺地收河间郡入囊中了。不仅如此,廖家还为天下世庶共同抗戎出了一份力,倒是居于上京的摄政王更加有口难辩,一石二鸟啊。”

    “廖家对于世庶之争也不是那么看重的,我看以后廖家可用。”虞君樊笑道:“你可得好好招待这位廖公子。”

    古骜道:“这个自然。只是我好好招待他,你不会不高兴吧?”

    虞君樊反问:“我为何要不高兴?”

    古骜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第121章

    说着,古骜令人来上了一壶温酒,亲自把盏,端到虞君樊手中:“喝点暖暖身子。”

    虞君樊接过了,古骜坐在虞君樊身边,自饮自酌了一杯,虞君樊低头轻啜了一口,道:“对了,之前你曾说过,要请我喝疆儿的满月酒,后来战事迭起,我又给妻子服丧,倒是错过了。”

    古骜微怔,道:“你还记得这个事。”

    虞君樊望着古骜道:“也怪我粗心,你那时跟我说了以后,我便让人给疆儿打了一副金锁,本来准备作为贺礼的;既然错过了,我下次让人拿来。”

    古骜微微举杯:“我替那小子谢谢你。”

    “我见你平常也不太陪他,就让令尊令堂照料着?”虞君樊轻声问道。

    古骜点点头:“等他大了,我自会找老师给他开蒙,教他做事,他现在还小呢。”

    虞君樊有些责怪地看了古骜一眼,道:“唉,你就是这样。孩子都要小时候养在身边,才生亲近,你还是多陪陪他为好。”

    古骜道:“我每天都去看他一次的。”

    虞君樊叹了口气,古骜问道:“你叹什么气?”虞君樊道:“我在想,要是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像你这般,也不言传身教,我可就没有今日了。”

    古骜前倾了身子,请教道:“可我现在确然是忙,有些顾不上他,怎么办?”

    虞君樊喝了一口酒,抬眼看着古骜,道:“……那我帮你教他?”

    古骜一愣,随即笑道:“君樊的意思是……”

    虞君樊微笑:“你让疆儿认我作干爹好不好?”

    “这有什么不好?”古骜立即起身,要叫人抱来古疆,却被虞君樊拉住了,虞君樊道:“我让人看了几个吉日,到那时摆个宴,也庄重些。”古骜这才摆了摆手,让召来的人退下了,回头对虞君樊道:“你所虑极是。”

    虞君樊笑了笑:“我还怕你嫌我抢了你的儿子,不愿呢。”

    古骜看着眼前的人,道:“怎么会不愿?求之不得。”

    两人说话间,到了用膳的时辰,侍者鱼贯而入,在案几上摆了酒菜,古骜与虞君樊两人相对坐了,“请!”,两人同时启筷,忽然同时夹住了一块肉,虞君樊立即松了了开,古骜将那块肉夹在虞君樊碗中,虞君樊愣了一下,道:“……我本也是要夹给你的。”

    古骜道:“我知道。”

    虞君樊勾了勾嘴角,掩袖自饮了一杯酒。

    古骜不经意地问道:“你今夜留宿么?”

    虞君樊看了古骜一眼,柔声道:“今夜不了。”

    话音落下后,两人半晌都没说话,不一会儿就吃完了饭。侍者将碗筷都收走后,虞君樊坐到古骜身边,道:“今日我来,就是想看看你。”

    古骜道:“喔。”

    虞君樊笑道:“北上的那些细物,你可都准备好了?我让人给你做了一套细甲,能贴身穿的。”

    古骜道:“多谢。”

    就在两人说话间,有人从外面来报道:“禀汉王,河间郡的廖太守,递了拜帖叩门。”

    古骜一愣,与虞君樊对望一眼,都想:“怎么这么快?”古骜道:“呈上来!”

    “是。”

    古骜接过拜帖一看,笑道:“原来是廖清辉到了汉中边境的关隘了,带了一万多人,全是骑兵,给边关拦下了。信里说,在河间郡时,他父亲的旧臣都劝他不要冬日行军,他却担心开了春时候赶不上,所以这才日夜兼程,临近汉中时却忽逢大雪,陷在道上了。”

    虞君樊道:“廖清辉,是第一次领兵罢?”

    古骜点点头,叹道:“……这倒还难为他了。”

    “依汉王之意?”

    古骜手中拿着廖清辉的信函,思考了片刻,便道:“他此举为世家第一人,我该去接他。”

    虞君樊道:“我与你一道去。”

    古骜点了点头,召来人道:“备三千兵马,午后启程。”

    “是。”

    “让廖清辉的部曲在驻地休整片刻,我亲迎他上郡城。”

    “是。”

    午后的雪渐渐停了,古骜与虞君樊两人骑马带着亲卫一等,踏碎乱琼,一行人在寒风中向前驰去,落下一串串细碎的蹄印,留下一阵阵哒哒马蹄声,回音空谷。

    旌旗随着奔驰而去的烈风招展,上面具写了一个“汉”字。古骜也换了一身庄重的王服,正是那身黑锻七龙的锦衣,锦衣外裹着貂裘,抵御严寒。

    古骜在马上仰望旷野,道:“山河素裹银装,倒是分外好看。瑞雪兆丰年,明年汉中的收成一定不错……”

    说着,古骜抬起马鞭指向那远处关隘叠叠,却见背后浮云绕日,映着苍穹一片淡薄,好像和大地、群山浑然连为了一体,若隐若现,恰似一幅丹青水墨,古骜道:“君樊,你看。”

    虞君樊随着古骜所指而望去,叹道:“江山如此娆丽多姿,难怪千古英雄共逐!”

    古骜哈哈大笑:“……你竟把江山比作了美人,也妙!不过江山若是美人,那一定是个冷美人了。”

    虞君樊问道:“江山冬冷夏热春蓬勃,怎么是冷美人呢?”

    古骜道:“我说的不是冷暖之冷,却是说她性子寒如冰霜。你瞧多少人为了她不顾身家性命,哪怕只能风流一度,即便赔上大半辈子的拼搏,也在所不惜……可她却一直静静地看着一切,看着别人为争夺她,血流漂橹,尸横遍野,也不为所动……这百年来,倒还没有一个人能征服得了她,真正得到她……这难道不是冷美人么?”

    虞君樊看了古骜一眼,快马一鞭,劲风扑面:“……汉王……怕是也为这美人折了腰罢?”

    古骜拍马赶上,两马并驾齐驱,古骜笑道:“……我确然是,不过君樊,你难道不是?”

    虞君樊笑道:“……我对于美人,倒是没有这么大执念,我心里仰慕她,只愿她过得幸福,我便安心了。”

    古骜叹道:“我却不一样,我总觉得,她在我身边,一定比在别人身边幸福。”

    虞君樊笑看着古骜,古骜吐出一口热气,道:“……但抒胸臆,还让君樊见笑了。”

    两人说话间,马蹄未停,却见远山雪景渐渐揭开了它的面纱,露出苍莽的山脊和光秃的树木,原本若隐若现的雾气散开了,在古骜和虞君樊面前展现出了它雄踞边隘的险关身姿,吹号为令,只见从关内排列而出了两队兵甲。

    “参见汉王!”整齐划一的声音响在空荡的山谷。

    “诸将请起!”古骜翻身下马,带着虞君樊一道向关内走去。

    只见一个穿着暗绿色轻甲的青年,头上包着白布,正坐在座中与边将说话,听到了门外‘汉王’的呼喝声,这才猛然回头,他站起身,几步就向门口跑去,有些局促地道:“……汉王!”

    古骜看着面前的人,只见他的面容比上次遇见那时多了一些棱角,脱了一层稚气,带了些青年的味道,没有变的是那干净清澈的眼神。古骜解下貂裘,递给兵士拿下去了,他几步走到廖清辉身前,笑道:“一别经年,此来可好?”

    廖清辉屏住了呼吸,一时间涨红了脸,道:“……我……我很好。”

    古骜笑道:“这位是黔中郡,虞太守。”

    虞君樊上前一步:“廖公子此来辛劳。我与汉王,为你接风洗尘。”

    廖清辉打量着虞君樊,小心翼翼地道:“你……你就是天下人称四大公子之首的虞公子么?”

    虞君樊笑道:“正是区区在下。”

    廖清辉一鼓作气地道:“……我……我听说过你很多故事,敬仰得紧!”

    虞君樊忍俊不禁:“不敢,廖公子,这边请!”

    ☆、第122章 (捉虫)

    古骜带着廖清辉走出大帐,却见帐外汉王仪仗列列,衬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显得重肃而威煞,

    古骜抬袖请道:“廖公子,你我在河间一别,春秋积序,如今再见,你已身居要津,然仍不忘为社稷忧;征戎是难事,天下为征戎而举义的世家太守,君尚是第一人!”

    廖清辉赶上几步,望向了古骜来迎接的队伍,他侧头对古骜道:“……我从小没读什么书,可是有些事情,既是大义,就该敢为人先,这点我清楚得很!”

    话音一落,虞君樊便在一边赞道:“好一个敢为人先!廖公子好气魄!今夜在汉王府畅饮,我为廖公子把盏!”

    廖清辉忙摆手道:“让虞公子为我把盏,这怎么敢?”

    古骜笑道:“廖公子万莫推辞,你心怀天下,此番敢为人先的勇气,骜亦甚为佩服,请!”说着古骜亲自为廖清辉打起车驾的帘子,廖清辉有些无措地看了古骜,又看了看虞君樊,虞君樊微笑道:“廖公子别拘束了自己,来了就和自家一样,上车罢!”

    “嗯!”廖清辉这才点了点头,上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郡城赶去,这天夜里,古骜与虞君樊两人一同招待廖清辉,明烛照雪饮杜康,三人谈笑之间,甚为畅快。廖清辉最后醉醺醺地拉住古骜说:“……古……古兄……不瞒你说……我……我小时候看话本多……我也想像那些传奇里写得一样,做……做一番事业……你当时来河间郡,我们相遇,我就想……我……我也想如你这般,这么自由,游历四方,畅行天下……”

    古骜一手给廖清辉加酒,一手抚上他的背:“廖公子此心,日月可鉴,干了!”

    “干了!”

    月上中天,其后宴毕,夜色已沉,虞君樊还是宿在了汉王府中;而廖清辉的部队,则留在汉中关隘处慢慢休整,休整已毕,后来才挑了个放晴的日子,不紧不慢地向北而去,最后安营扎寨在了天水道旁的驻地。

    再说这日夜里,廖清辉喝醉歪在榻上睡去了,呼呼地打了沉沉的鼾声。古骜叫人来伺候着廖清辉,给廖清辉加了一条被子。

    照顾好了廖清辉,古骜来到正侧支着胳膊,闭着眼睛的虞君樊身侧,古骜俯身轻唤道:“君樊,还好罢?”

    虞君樊揉了揉额头,睁开了眼睛,轻声道:“你这酒,也太烈了些。”

    古骜微笑:“天寒便该有烈酒。”

    虞君樊也笑:“倒让廖公子醉的沉了,拉着你说那些往事。”

    古骜一把揽起虞君樊的腰,“……我送你去歇息,要沐浴么?”

    虞君樊靠在了古骜的肩头:“劳烦你了。”

    “怎么是劳烦……”说着古骜便搀起虞君樊往外走去,胸膛相贴,虞君樊满嘴酒气地低声道:“你身无武功,酒量却比我好。”

    古骜边走边道:“我每日都练一位老师父传我的吐纳法门,登山攀援,行军打仗,都有用处。呼吸的内功也是武功,怎么说我不会呢?我只是不善拳脚罢了。”

    虞君樊轻道:“你总是有道理……嘴贫。”

    听见虞君樊话中又嗔怪之意,古骜揽住虞君樊身体的手臂紧了紧,其实他自己也不知究竟是为何,也许是心有所求,竭心尽智,倒显得能说会道了;又或许他和虞君樊本就心有灵犀,果真倾慕,才会如此练达……

    只听虞君樊在他耳边叹了口气:“我怕是小时候病的那几次,虚了脏腑,功夫虽好,可惜连爬山都不及你有力。”

    两人喃呢说话之间,古骜已经把虞君樊扶到了房前,古骜不及立在廊上的侍者前来开门,便抬起一脚,踢开了门,怀中的虞君樊见状,勾起嘴角,抬眼带着酒意看着古骜。

    古骜一步跨入,将虞君樊搀到床榻间:“躺一下?我去让人准备沐浴。”

    虞君樊斜倚住了靠背,道:“……我坐着吧……有醒酒汤么?”

    古骜道:“我这就让人去准备。”说着古骜到门口召来仆役,半晌不到,古骜就端着醒酒汤来到虞君樊身边,道:“来,趁热。”

    虞君樊抬起眼,接过了汤,道:“汉王今夜真是无微不至。”

    古骜笑了笑,问道:“沐浴我让他们去准备了,这屏风后面就能入浴,要我为你擦背么?”

    虞君樊将醒酒汤一饮而尽,对古骜道:“……不用。”

    果然不过一会儿,有侍女侍者便从侧边小门进了,内帷水声响起,屏风后冒出热气,虞君樊摸了摸自己的脸,站起身,对古骜道:“……那我去沐浴了,你也早点休息。”

    古骜道:“让我亲你一下。”

    虞君樊走近古骜,古骜捧起虞君樊的脸,吻了下去。

    两人唇齿间酒味交媾,倒有了一丝意醉情迷的味道,纠缠许久才分开了唇,古骜哑声道:“你好生安寝。”

    虞君樊点了点头,看着古骜走出了房门,虞君樊这才伸手轻轻地拔下头上的簪子,乌发立即垂了下来,一直到腰间,虞君樊解开腰带,外袍敞开,他一边向屏风内转去一边脱下了外袍。古骜在门外顿住脚步,回头看见了衬在烛光中清影。

    想到了虞君樊的推拒,古骜在心中道:难道果然如父亲说得那样,是我逼得太急了么?

    这么想着,古骜却又被虞君樊那映在窗中,若隐若现的身影所吸引了目光。

    虞君樊从前上身的样子,自己明明早就看过,可为什么这次却在心中有了不一样的涟漪?回过神的时候,虞君樊已经转入屏风中了,里面响起水声。

    酒的后劲在古骜脑中嗡嗡作响,古骜这几日本就操劳,被改制扩军一事撑着的精神,这时在暂时放松下来的小憩中,似乎带来了一阵无法抵抗的疲惫。古骜自回了房间,也喝了醒酒汤,没有沐浴,不过洗了脸,擦了脚,便上床睡去了。

    在他尚未深眠的浅梦中,他想到了世家子从义军抗戎,想到了改制已决,又思及下一步的打算……然后,他想到了虞君樊……

    醉意阑珊,绕住了心绪。

    也许从一开始,从他希望虞君樊和自己戮力同心起,心的那方角落,在不断试探的背后,便隐隐有着一丝渴望,那是一种内心最本能的情愫,征服。不知是汉中改制皆大欢喜的结局,喂饱了自己得寸进尺的胃口,还是他确然陷入了爱情,古骜发现自己对于虞君樊渴求更多起来,他希望占有……

    占有,是什么样子呢?

    让他完全属于自己么?

    可虞君樊不仅仅是情人,他还是手握重兵,雄踞一方的诸侯。

    占有他的背后,似乎烧起了一片烈焰,里面若隐若现的火光中,夹杂着金戈铁马,那金戈铁马的争鸣之声,渐渐嘈杂起来,将古骜最后一道思绪也淹没了……

    脑中响起一声断弦暗哑……

    云山下月朗风清,月下倾心相交,是啊,他们是知己呢……

    迷迷糊糊地消散了渐渐远去的念头,古骜沉沉地睡了过去。

    窗外,是一片苍茫的大地。雪,又开始渐渐飘落。在这漆黑寒冷的暗夜中,屋外呼啸着寒风,漏入轻许,至于虞君樊屋内,他正将自己浸入浴桶中,用毛巾一点一点地擦拭身体,那漏入的寒风让他打了一个寒颤,醒酒汤在腹中仿佛起了作用,那寒意带给神智一丝清明。

    在宽大的浴桶中,虞君樊曲起了膝盖,一个侍女上前,问道:“大人要加些热水么?”

    虞君樊摇了摇头,却说:“把窗打开。”

    “是。”

    寒风灌入,带走了炭火与热水在房中积酝的暖汽,虞君樊深深地呼吸这入窗而来的冷冽,抬首而望,却见窗外雪夜的月,被包裹在一层层的云朵中,发出晕黄的,黯淡的光。

    虞君樊想:若是征戎,便再没有这般闲情逸致了吧。

    是啊,要征戎了呢。

    ☆、第123章

    紧锣密鼓的战备中,时间很快就到了初春。

    初春的郡城外,排列着萧萧的兵甲,只见旌旗猎猎,天空中一只孤雁飞过,更衬了天高地远,湛穹苍茫。

    风呼啸而过,远远望去,只见那一排又一排提刀带剑的披甲将士,从郡城外的大道上,密密麻麻一直延伸到远方,他们的步伐严肃而威整,望上去似乎声势浩大。

    按说如此气势如虹,征戎定会无往不胜;可若有人细心看去,却会发现,这些即将出天水征伐北地的将士,竟没有一人座下有战马!

    汉中的百姓这些日子里,都夹道看着汉中军在城外大张旗鼓地誓师,祈拜祭天。

    那架起的高台上,几位军统训话之后,陈江上前,朗声读出一篇出战的檄文,他的声音铿锵,随着汉中将士不断地从城内踏步而出,越来越高亢。

    念毕再三,陈江招了招手,指了指自己的嗓子,叫来一个陈家子,继续念了下去。

    檄文中的字句,被义正言辞地朗诵了一遍又一遍。

    台下喝酒壮行的军士,换了一拨又一拨。

    砸在地上碎碗,落了满地。

    义军出城的队伍,从早上,一直走到夜晚,汉中郡城的大门一直未曾关闭——围观的百姓都叹道:“哎呀!这次去北地的兵,真多呀!你看,就出城便走了一天一夜!却还没有走完!”

    如是五日,汉中郡城附近,许多丢了农活来看热闹助威的百姓渐渐散去了,回到田里都互相说着自己的见闻:“……原来我们汉中有这么多兵甲!好威风呀!”

    而就在汉中郡城大张旗鼓誓师的时候,通北地的天水一线,早就千里赶来了戎人骑兵。他们赶着羊群和牛群一路随行作为补给,与汉中北面崇山峻岭之险关中的汉军,遥遥对峙,已经在这里等了十多天了。但凡此处开山门启关,出抗戎义军,戎人便打算在天水北侧的窄道中,伏击之。

    ……为何是十多天呢?

    因为汉王在一个月前,就昭告天下,说愿率三十万义军征戎,出天水,已经算好了吉日吉辰吉时,便是下月初三,希望各郡郡守能心怀社稷,当日派使节来劳军慰行。

    这个消息不仅传遍了四海,亦传到了戎地。戎太子獾狄与废太子獾狁,原本正纠集了全域兵力,在朔方交战正酣,正是因为大雪封山,这才休战,开了春本准备再分个上下,却不想四处都传来了‘中原汉王要在下月初三出天水,征戎地’的战报。

    雪还没化干净,趁着休战的时候,废太子獾狁命自己手下一只亲随,往天水堵截汉军。因为汉军出天水,只要向东行进,就是渔阳。

    渔阳乃是自己军队铸刀铸剑之处,那里有俘虏的二十多万奴隶,日夜为自己赶工,獾狁的意思,自然是希望那队亲随将汉军堵在天水一线,保证自己后方。毕竟能调集的精兵强将,如今都拱卫在身周,为争王座,渔阳还是有些空虚。

    而就在此刻,在汉中郡城大张旗鼓誓师的同时,五万汉人骑兵,不打名号,不竖旌旗,却悄无声息地绕过了天水,走安阳,出陇西,自那队截击戎部的后方绕了过去,直向渔阳奔袭而去。

    五万骑兵道不留宿,马不停蹄,每人只带了十日的干粮,所谓背水一战。

    这一战,打得是戎地的开门之战。

    但见一阵沙尘扬起,战马过处,踏碎了平原上尚未完全消融的碎冰。

    只见为首的是一匹赤色汗血马,马上之人乃是一位身穿白衣白甲的青年,背上背着一杆青龙画戟,甚为英俊潇洒。

    而在那白衣青年不远处,一匹肥硕的花马正驮着一位虬须虎髯的将领,那将领身后背着两柄唤作冷月的双板利斧,手中握着两条缰绳,一条缰绳牵着坐下之马,眼见已然气喘吁吁,另一条缰绳,则牵着一匹在旁并列而驰行的空马,显然是为了换乘。

    这日天空放晴,五万精锐之师,朝着朝阳升起处奔去。

    古骜驾马驰骋在中军之内,座下灰棕骏马不及汗血神骏,却步伐沉稳,带着厚重气度。古骜抬目遥望着前方……

    怀歆骑着一匹黑马匆匆赶至中军,道:“……汉王……咳咳……戎人在天水一部如今并无异动……”

    古骜笑道:“好!若是如此,突袭渔阳之战,便十拿九成!”

    这时在路尽头的另一边,田榕早扮作了商人,带了无数奇珍异宝,皆是从四海太守与五王送来劳军的物品中,挑出的珍宝,与汉中黔中巴蜀等地搜集的名剑刀枪。

    田榕一脸谄媚,对着坐在上座的戎人将领长身伏拜道:“大帅,这些不过是头礼,只要大帅允许小的在渔阳城中行商,日后还有厚礼相赠!”

    说是行商,但是谁不知道,此时渔阳能买的,便是兵器、奴隶、与粮食三物。田榕看起来衣着华贵,形貌得体,好似富人家的家臣,怕是想来染指奴隶贸易的。

    一位军师模样的戎人上前一步,附在那戎人统帅耳边,叽里咕噜说了一段话。

    那戎人统帅连连点头,道:“既然如此,你行商,有什么能卖给本将,对我们太子有利?”

    田榕道:“在下有一批马,想卖给大帅。”

    那戎人将领哈哈大笑:“笑话,你们汉人哪里有好马?”

    田榕赔笑道:“大帅您有所不知,戎人的马,从小跑在草原,所以征战千里;汉人的马,从小拉磨,所以能负重千里。小的见如今城中,许多兵器已经造好,却难得运至太子军中,这批马,小的便是想卖给大帅,做驮物之用。”

    那戎人将领问道:“你这批马,有多少,在哪儿?”

    田榕答道:“有足足一万匹!就在城外一百里,是小的好不容易在北地两郡农家搜集的,还望大帅笑纳。”

    那军师又叽里咕噜对那戎人将领说了几句话,那戎人将领连连点头,道:“你这批马,卖什么价?”

    “这不过是个彩头,也算孝敬大帅,这批马,小的就想换三百个童子。”

    那戎军将领摸了摸下巴:“这倒是个好买卖,你的马什么时候能到?”

    田榕躬身道:“禀大帅,明日就能到。”

    ☆、第124章

    与那戎人统帅谈妥了交易,田榕退了出来,又拿了孝敬礼品,恭恭敬敬地给了几位在城头具体掌事的戎人军官:“明日在下的马来了渔阳,还请各位大将军多多担待,多谢,多谢!”

    第29节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