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节
大曜权臣 作者:林千寻
第35节
韶宁和苦笑了一下:“以前我曾经对姚文川说过自己的计划,姚文川也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那时候我心里一味想着要达成目标,即便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所以他的劝告,我根本听不进去。”
伶舟想起韶宁和曾在升上太尉之职的那天夜里,喝得酩酊大醉地回来,抱着他呓语,说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说未来会有更多的艰难险阻,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原来,是这个缘故。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却听韶宁和继续道:“但是现在,我突然想明白了,我不会再抱着那种愚蠢的想法了。”
伶舟听了,心中一喜:“你真的想明白了?”
“是,随着对皇上了解的逐渐加深,我渐渐意识到,或许我们遇上了一位明君,他虽然年轻,但很有远见,也很有城府,他有自己的远大胸怀与抱负,不会轻易受制于任何一个臣子。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觉得自己很不幸,但同时又很幸运。不幸的是,我之前的计划还未实施便已看到了失败的结局,幸运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这一路走来付出的努力毫无意义,或许我可以用其它方式,实现我入仕的价值。”
“其它方式?”伶舟疑惑地看着他,“什么方式?”
韶宁和正要开口,互听门外传来人声:“我说,你们两个这是没完没了了吗?伶舟才刚醒过来,身体很虚弱,不要让他太操劳哦。”
两人循声望去,竟是不是何时已经站在门口了的柳知昧。经他这么一提,伶舟才感觉到胃部传来一阵阵排山倒海般的饥饿感。
韶宁和见伶舟饿得难受,有些无措地问柳知昧:“柳先生,你这儿……有没有什么吃的?”
“我也是刚回谷,哪能有什么吃的。你去问问鸣鹤吧,他最近一直呆在谷里,总能弄出些吃的出来。”说罢,他懒洋洋地打着呵欠,径自离开了。
韶宁和于是对伶舟道:“你在这儿稍等片刻,我去给你找吃的。”说着,他突然又凑近了些,低声道:“等你把身子养好了,便轮到你来‘喂饱’我了。”
他说这话时,故意舔了舔嘴唇,“喂饱”二字说得意味深长,等伶舟反应过来时,韶宁和早已施施然走出门去。
……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禽兽了?伶舟满腹纠结地想,快把当初那个一被调戏就脸红的禁欲系少年还回来啊摔!
因为伶舟身体太弱,无法立即下地行走,更不能承受车旅劳顿,所以韶宁和决定陪着伶舟在烟月谷多呆几天,并吩咐鸣鹤先回繁京城去,让府里人跟朝廷报个备,说他近日染病,无法出席朝会。
几日之后,当伶舟能够下地行走时,柳知昧便果断下达了逐客令,并斩钉截铁地道:“但凡来这儿找我的都没什么好事,但愿你们再也不要来找我了,后会无期。”
说完这句话,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韶宁和与伶舟便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烟月谷之外,连个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两人面面相觑了片刻,伶舟笑着摇头:“这柳先生果然不走寻常路,连祝福的话也说得如此别具一格。”
韶宁和于是向烟月谷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躬身而拜:“这一次多亏了柳先生出手相助,我也希望,我们以后不会再有打扰柳先生的机会。后会无期,请柳先生多保重。”
当韶宁和带着伶舟回到太尉府后,万木听到消息便咋咋呼呼地奔了出来,抱着伶舟痛哭流涕,说伶舟走了这么久真是想死他了,又说如果再不回来就要出大事了,然后用谴责的目光意有所指地瞥了瞥曾经差点“出轨”的韶宁和。
韶宁和站在一旁好不尴尬,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待安置好伶舟并遣退了一众下人之后,万木才道:“少爷,您不在的这段时间,听说朝廷里出大事了!”
韶宁和明知故问:“哦?出什么大事了?”
万木压低了声音道:“丞相大人他遇刺身亡了!”
韶宁和与伶舟对视了一眼,全都十分配合地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鸣鹤实在不忍见万木被这两人蒙在鼓里当白痴,于是十分厚道地岔开话题,向伶舟汇报了这几日朝廷动向。
在闻守绎遇刺第二天,消息传入宫里,成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廷尉府严查此案,不抓到凶手永不结案,无奈任箬与赵思芳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任凭廷尉府将京城及周边地带搜了个底朝天,也未能将他们抓获。
“永不结案啊……”伶舟呢喃着这句话,然后陷入了沉默。
韶宁和看了他一眼,似乎能体会他心中所想,于是也跟着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他握了握伶舟的手,安抚道:“或许,在皇上心目中,你毕竟曾是他的老师。”
伶舟弯了弯嘴角,没有说话。
这一日晚上,韶宁和实践了当初让伶舟“喂饱”他的承诺,但顾忌着伶舟身子尚虚,他极力克制着自己,耐着性子做足了前戏之后,才让自己的欲望一点一点缓慢地侵入伶舟体内。
伶舟则以前所未有的放松姿态打开了自己的身体,曲起双腿紧紧缠绕住韶宁和的腰际,一边喘息着断断续续地念叨着他的名字,一边扭动腰肢邀请他的进入。
当两具身体亲密无间地结合在一起后,韶宁和每往更深处挺进一次,都能感受到伶舟遍布全身无法抑制的战栗与亢奋,他们用力地拥抱着彼此的身体,吐纳着彼此的气息,恨不能将对方融为自己的一部分。
当欲望攀至最高峰的时候,两人同时低喘着泄了出来。然而韶宁和却没有立即退出来,而是意犹未尽地赖在他的身体里,俯下脑袋埋在伶舟颈窝里,像个餍足而温顺的孩子。
察觉到这一点的伶舟,无奈地拍了拍他的后脑勺,示意他放开自己。韶宁和不情不愿地抬起头,盯着他瞧了片刻,眼中流过异样的光华。
伶舟顿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韶宁和开了口:“伶舟,再来一次吧。”
“你饶了我……”伶舟话说一半,瞬间噤声,因为他感觉到体内那个炙热的欲望,已经再度膨胀了起来。
这一刻,伶舟深刻地认识到了韶宁和掩藏在禁欲表象之下那颗禽兽的内心。
第二日,韶宁和换上官服去参加朝会,迎面便看见姚文川朝他和善地打了个招呼。
韶宁和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 故作平常地回了个礼。
然而姚文川却没有打完招呼就走的意思,只听他压低声音道:“这段时间,真是辛苦韶大人了。”
“嗯?”韶宁和有些莫名其妙。他下意识地以为姚文川知晓了什么秘密,但观察对方的神色,又不像是在说反话。
只听姚文川继续道:“前阵子,我差点误会了韶大人,见韶大人与闻大人过从甚密,还以为韶大人当真与闻大人勾结在了一起……咳。”
他似乎意识到“勾结”一词用得不太妥当,咳了一声,忙又补救道,“现在我才知道,原来韶大人是伺机……”他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一脸“你懂我懂”的表情,朝韶宁和竖了个大拇指。
“……”当韶宁和明白过来姚文川这段遮遮掩掩的话是什么意思之后,他森森地无语了。
搞了半天,姚文川居然以为刺客是韶宁和派去的,他这段时间与闻守绎关系交好,是为了伺机下手。
他张了张口,刚想解释,却见姚文川赶紧摆手道:“韶大人不必多言,我明白的,明白的。韶大人请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守口如瓶,绝不会向第三人透露半个字。”
……你明白个鬼啊!韶宁和在内心无声地呐喊,但眼睁睁看着姚文川退走,他只能自我安慰,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姚文川是不会再经常来烦着他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进入议事殿之后,韶宁和明显感觉到殿内的氛围变得微妙了起来。
原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朝臣们,纷纷停下了交谈,转头看向他,有的微微躬身向他致意。他们的眼神中有尊敬,有羡慕,有戒备,也有敌意,涵义复杂得让韶宁和一时参悟不透。
而一向与他没什么接触的太常卿陈廉名,此时却一脸讨好地来到他面前,低声道:“太尉大人,恭喜您啊。”
韶宁和疑惑地问:“陈大人此话怎讲?”
陈廉名还想说什么,忽听太监总管通报说皇上驾到,于是忙闭了口,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
朝臣们各自回到自己的站位,便见成帝一脸肃穆地登上了龙座,于是众臣一齐行跪见礼。
“众爱卿平身。”成帝出手示意,然后目光移到了下首丞相那空着的位置上,眉心微沉,透出难以掩饰的哀痛。
大殿内寂静了片刻,才听成帝开口问道:“廷尉可在?”
“臣在。”顾子修躬身移出队列。
“丞相遇刺一案,可有进展了?”
“回皇上,刺客……尚未抓获。”顾子修躬着身子不敢抬头,额上已经渐渐渗出了汗水,感到压力颇大。
成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听说,那名刺客失踪之前,带走了一名青楼女子?”
“是,臣已查出了那名女子的身份,她原名赵思芳,是前太祝令赵炎光之女,赵炎光获罪发配之后,其女被送入空门,后于一年前从寺庙中逃脱,化名牡丹藏入青楼,处心积虑地想要接触官场之人,为其父翻案。”
他话说到此处,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心中也明白了八九分,一个个摇头叹息,至于叹的是丞相闻守绎,还是那名青楼女子,就不得而知了。
成帝沉默片刻,道:“廷尉府继续追查凶手下落,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是。”顾子修悲哀地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虽然丞相的死令他很悲伤,但是比起这个,他更痛恨那个胆敢刺杀丞相并给他们廷尉府带来如此大压力的刺客。
此事暂且揭过,成帝又道:“丞相突然遇害,朕很悲痛,但事情还是要继续,关于继任丞相的人选……”他顿了顿,扫视了一下在场众人,“朕一时没什么主意,众爱卿可有什么好的人选?”
朝臣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一名大臣出列道:“皇上,臣推选韶大人继承丞相之位。”
韶宁和惊了一下,蓦然抬头,却见成帝眉梢微挑,目光不偏不移地注视着那名大臣:“理由?”
“韶大人年轻有为,学识渊博,入仕以来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文治武功方面均有涉猎,经验比较丰富,是难得的堪当大任的人选。”
他说完,又有几名大臣站出来,附和着对韶宁和歌功颂德。
韶宁和眉心微微蹙了起来,他与这几位大臣私交甚浅,有的甚至仅仅只是点头之交,连话都不曾说过几句,他何德何能,竟得到这几位大臣的一致推举?
如此想着,他双手交握着,指尖突然触碰到了手上的那枚扳指,瞬间心头划过一道清明。他想起上次在临水阁时胭脂对他说的那番话,顿时明白了一切。
他默默按着扳指,垂着眼眸,生生压下心中澎湃的心绪——伶舟,你何苦为我做到如此地步,如此厚重的恩情,只怕我终其一生也难以回报得尽了。
耳边突然传来姚文川的声音:“皇上,臣以为,推举韶大人继任丞相之位,有些不妥。”
“哦?”成帝又挑了挑眉,面色平静地看向他。
姚文川低眉正色道:“诚如方才几位大人所说,韶大人年轻有为,学识渊博,但年轻也有年轻的短处,韶大人年纪尚轻,经验较浅,恐难当此大任。”
韶宁和站着一动不动,当姚文川发言时,他也并未回头去看对方一眼,然而对方所说的那番话,他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他心中明白,他与姚文川之间的夺权之战,比他预计更早地拉开了序幕。然而表面上他却依然对此不置一词,仿佛姚文川所说之人,与他没有一点关系。
自姚文川提出反对意见之后,陆续又站出几位大臣,陈列推举韶宁和为相的诸多弊端,有的观点较为中肯,有的则言辞偏激。
朝堂之上渐渐形成了两派,争执得十分激烈。而当事人韶宁和,则自始至终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成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争执的双方大臣,又看了看韶宁和,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
半晌之后,他才抬起一只手,示意众人安静。
然后,他转头看向韶宁和,目光和善地问:“韶爱卿,你的想法呢?”
韶宁和心中叹息了一声,他知道,皇上原本就想要扶植他成为自己的左臂右膀,但这一日来得太快,时机尚未成熟,而他在朝中根基也尚未扎稳,此事若是操之过急,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再者,眼下朝中大臣们一反常态对他一致举荐,反而让皇上对他起了疑心,此时他若要守着皇上对他的这份信任,唯有……
韶宁和踏出一步,躬身道:“回皇上,承蒙几位大人错爱,臣年纪尚轻,才疏学浅,入仕时间太短,能登上太尉之位,已是皇上对臣的莫大恩宠,但臣有自知之明,眼下臣还无法胜任丞相之职,令诸位大人失望了。所以关于丞相人选之事,还望皇上及诸位大人,慎重考虑。”
此话一出,那些曾经争得口沫横飞的朝臣们全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了。
成帝笑了笑:“韶爱卿过谦了,不过既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丞相一职,就先虚设好了,待有合适的人选再做考虑。至于这期间的丞相事务,则由韶宁和与姚文川两位爱卿分担合作吧。”
韶宁和与姚文川对视了一眼,然后一齐躬身道:“臣,遵旨。”
两日之后,是闻守绎死后的头七之日。
伶舟表示想去参加自己的头七,好好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于是韶宁和携着自家“小厮”再度造访了丞相府。
丞相府内,入目尽是素缟白绢,下人们伏在灵堂之外,哭声此起彼伏。
韶宁和不由自主地握紧了伶舟的手,想起当晚回到丞相府外,听闻丞相遇刺之时的场景,他至今仍心有余悸。好在伶舟回到了他的身边,好在他与伶舟还能相依相伴地过完余生,否则……那样的否则,他简直无法想象。
伶舟像是察觉到了他内心的恐惧,于是无言而安抚地回握住了他的手。
灵堂之内,许多朝中与闻守绎交情颇深的大臣,如太常卿陈廉名、光禄卿管喻龄、廷尉顾子修等人,都已在堂内上了香,神色肃穆地表示了哀悼之情,然后转身退了出来。
韶宁和一边与他们颔首致意,一边携了伶舟踏了进去。两人刚从仆人手中接过备好的香,互听门外通传,成帝竟亲自到丞相府吊唁来了。
两人飞速交换了一下目光,然后垂首默默退到一旁,随着众人一起下跪接驾。
第一百八十六章
成帝穿着一身龙袍,沉默不语地踏入堂内,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在韶宁和脸上停了停,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移回到了正中央的灵位上。
府内管家亲自赶来叩谢皇帝亲临,说话间已是老泪纵横。他这主子虽然在朝中毁誉参半,但在府内对待下人,却是非常宽和,所以当他遭遇不测之后,一众下人痛哭流涕,皆非作假。
成帝情绪也十分低落,亲自扶起管家,眼中也染上了点点泪光,哑声道:“丞相之死,是朕的一大损失,也是大曜的一大损失。听闻噩耗时,朕很哀痛。”
在场众人跪道:“请皇上节哀。”
成帝没有再说话,只是从仆人手中接过香,对着灵位恭恭敬敬地行了祭拜礼。
礼毕,他又问那管家:“丞相……当真是被一剑穿心而亡的?”
管家低声道:“是。”
成帝喟叹一声:“他去之前,是否痛苦?”
管家偷偷看了他一眼,答道:“大人死后面色安详,想必……没有受太大的痛苦,还请皇上宽心。”
成帝点了点头,又道:“丞相现在……安置在何处?朕想去看看他。”
管家有些诧异,帝王亲自来臣子府上吊唁,已是极为特殊的待遇了,但若要亲见尸身,对于帝王来说,终归是件忌讳的事情。
成帝似乎看出了管家的顾虑,解释道:“在朕尚未亲政的时候,丞相曾是朕的老师,朕此次来,一则是以君王的身份,二则,是以学生的身份。学生祭拜老师,自当尽到心意。”
“小的明白了,丞相被安置在内室,皇上这边请。”管家说着,指了指灵堂北面的一扇小门。
成帝抬脚之际,看了一旁的韶宁和一眼。
韶宁和明白成帝这是示意他一起进入,于是起身跟了上去。伶舟一直跟在他身旁,此时碍于身份,只能在内室门外驻了足,静静候着。
虽然隔着一扇门,但站在门外的伶舟,依稀能听见屋里人的谈话。
许是亲眼见到了闻守绎的尸身,室内先是一阵静默,然后他听见成帝对管家道:“朕想在这里陪着老师呆一会,你先退下吧。”
“是。”管家不敢久留,随即躬身退了出来,然后他看见了站在门外的伶舟。
对于伶舟,他倒不陌生,以前韶宁和拜访丞相府时,就时常将伶舟带在身边,他只当伶舟是韶宁和十分信任的随行小厮,便没有过多在意,只是朝他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
伶舟目送管家离去,然后又将注意力拉回到里屋,正纳闷着皇上独留下韶宁和一人,陪着他对着一具尸体,究竟想做什么,却听成帝叹了口气,道:“韶爱卿,朕最近……心情不太好。”
韶宁和中规中矩地道:“皇上必是为丞相大人之事哀痛伤心,还请皇上保重龙体,节哀顺变。”
成帝没有接他的话,又静默了片刻,才道:“韶爱卿,朕没有什么可以说心里话的人,也就只有你,能听听朕的肺腑之言了。”
韶宁和道:“皇上请说,臣洗耳恭听。”
“朕登基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不论是母后还是前丞相姜如海,都不太把朕当皇帝,那时候,日日伴在朕身边的人,只有老师。
“从朕登基到亲政的那段时间,老师教授给朕很多知识,如何治国,如何御下,如何安民,几乎把他知道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那个时候,朕全心全意地信任、依赖着老师,并相信老师会永远站在朕的身后,看着朕成长,辅助朕治理国家。
“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朕与老师渐渐离了心的呢?其实朕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大约是在亲政之后,看到的现实越来越残酷,渐渐明白老师其实并不如朕想象中那般完美无瑕,知晓老师也会有自己的私心,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与人勾心斗角,会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而……对朕耍心机。
“渐渐的,朕感到越来越孤独,如果连老师也不能全心全意地信任的话,朕还有什么人可以信任、可以倚重?朕的江山,还能靠谁来帮朕守护?再后来,朕慢慢想通了一个道理,既然朕不能选择忠臣,那就由朕亲手培养一个理想的忠臣吧。就在那个时候,朕看到了你。
“那之后,朕突然变得急躁了起来,朕没有一日不在想着,要把你扶上最高位,要让你代替丞相,成为朕真正倚重信任之人。但是朕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丞相死。
“朕甚至在听闻丞相噩耗之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朕还没有准备好,朕还没有足够的信心独自一个人撑起这片天下,丞相怎么就……去了?”
成帝说到最后,潸然泪下,声音也已哽咽。
韶宁和躬身听着,当感觉皇上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时,他深吸了一口气道:“皇上,不知能否听臣一言。”
“你说。”
“皇上想要一个完美无瑕的忠臣,但忠臣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会有负面消极的情绪,会有身不由己的苦衷。
“臣不敢轻率地下定论,闻大人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个忠臣,但以臣对闻大人浅薄的了解,闻大人在位期间,至少对皇上、对百姓、对社稷,并未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就像皇上方才所说,闻大人在身为帝师期间,对皇上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让皇上在亲政之后,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治理这个国家,从这方面来看,闻大人尽到了身为帝师的责任,没有辜负先帝所托。
“但君臣离心,并非皇上一人之故,人心的感受是互相作用的,或许在皇上疏远闻大人之前,闻大人就已经自己疏远了皇上。
“毕竟那个时候,皇上已经亲政了,闻大人就算之前再如何亲近皇上,都必须退回到臣子的身份,成为皇上‘御下’的对象之一。
“所以皇上,请不要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您的这份悼念之心、哀痛之情,相信闻大人一定能感受得到,他不会怨怪您,只会祝福您。”
当君臣二人在里屋对着棺木唏嘘之时,伶舟则垂首站在屋外,静默无声,泪流满面。
恭送成帝离去之后,韶宁和环顾四周,终于找到了依然站在角落中,红着眼睛低头不语的伶舟。
他叹了口气,不再多留,牵了伶舟的手便从丞相府告辞出来了。
一路上,两人都有些沉默,各自想着心事,谁也没有开口说话。最后还是韶宁和先沉不住气了,他一手抚在伶舟后颈上,然后按着他的脑袋抵在了自己心口。
“你这个傻瓜啊……”韶宁和低声叹道,“虽然很明白你此刻的心情,但是看到你为了别的男人伤心流泪,我还真是……”
伶舟自己也觉得哭成这样实在有些丢脸,闷声辩解道:“他可不是别的男人,他是皇上。”
“我知道,你曾经对皇上掏心掏肺,却落得君臣离心的下场,你心里不好受。”他顿了顿,突然换了个蛮横霸道的口吻道,“但现在你既然舍弃了闻守绎的身份,选择回到伶舟体内,从今往后,你只能对着我一个人掏心掏肺了,听见没有?”
伶舟抬起头,神色怪异地看向韶宁和。
韶宁和眉梢颤了颤:“你看什么?”
“看你色厉内荏的模样。”伶舟终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蛮横霸道什么的,真心不适合他眼前这个温柔的男人啊。
尾声
在成帝的不断施压力下,廷尉府终于在两年之后将刺杀闻守绎的凶犯捉拿归案。
审讯时,任箬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当问及赵思芳下落时,他却咬碎了牙也不肯吐露半个字。
最后,任箬被毫无意外地处以死刑,由成帝亲自监斩。此案终于告一段落。
成帝十一年,在太尉与御史大夫共同代理丞相之职的第三年,韶宁和终于登上了丞相之位,成为了众人仰望的百官之首。
但是,两人之间明争暗斗的拉锯战并未就此结束。
在韶宁和成为丞相之后没多久,他便提议改革中央官制,针对“三公”个人集权过大导致内部争斗虚耗过多的弊端,将原来的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共同组成“宰相”一职,实现集权分化、多人议事、多人决策的公开透明运作机制。
这一提案得到了成帝的嘉许,但在实际推行中,却遇到了来自朝野各方势力的阻碍,大部分人习惯了墨守成规,习惯了既得的权力和利益,不希望安逸的现状被大刀阔斧的改革所破坏,因而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而姚文川则成为了反对派的代表人物,与以韶宁和为首的改制派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期间姚文川曾多次挑起事端,暗指韶宁和是刺杀前丞相闻守绎的幕后主使人,但终因证据不足而被成帝驳回。
在韶宁和坚持不懈的耐心宣导,以及成帝力排众议的信任与支持之下,到了成帝十八年,历时七年多的官制改革终于全面完成。
此时,已经三十三岁的韶宁和却主动请辞,功成身退。成帝数次挽留未果,只能恩准韶宁和辞官归野。
成长后的成帝,越发显现出一代明君的胸怀与气度,他不再一厢情愿地将社稷江山交托在某几位臣子的身上,而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揽全国各地的能人志士,发掘他们的才华与潜能,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物尽其用地为这个国家贡献出自身的价值,推动着大曜帝国逐渐走向历史的巅峰。
于是乎,大曜帝国最后一任丞相韶宁和,与他的明君一起,成为了大曜史官笔下最浓墨重彩的一抹身影。
但是没有人知道,在韶宁和的背后,还藏着一个人,那个人用他的经验与智慧,帮助韶宁和克服艰难险阻、挺过一次又一次危机,为官制改革的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当然,也有野史家将猎奇的视角投向了韶宁和的私生活,他们惊讶地发现,韶宁和直到辞官归隐之时,都未曾娶妻生子,甚至身边连半个女人的影子都没有。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韶宁和辞官时的年龄,与十年前丞相闻守绎遇刺身亡时的年龄一样,都是三十三岁,不知这究竟是历史洪流之中的巧合,还是命运轮回之下的必然。
当然,也有街头巷尾的小老百姓们,会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着韶丞相的传奇,说这位丞相大人入仕十数年,身居高位却为官清廉、平易近人。
有人亲眼看见他离开繁京之时,几乎是两袖清风地上了马车,身边只带了三个人:一名管家,一名侍卫,以及那个时常与丞相形影不离、美貌而神秘的贴身小厮。
只是在那之后,韶丞相一行人究竟去了哪里,生活得如何,却都不得而知了。
后传:《归隐老宅》(韶宁和x伶舟)
成帝十八年,秋。
颠簸的马车驶入文锡郡一个偏远的乡村之后,终于在一座空寂的老宅前停了下来。
万木与鸣鹤先后跳下马车,一边搬运行李,一边对车内的人道:“少爷,伶舟,咱们到家了。”
韶宁和应了一声,低头看了看缩在自己怀中睡得正香的伶舟,轻拍他的脸颊道:“伶舟醒醒,该下车了。”
伶舟懒洋洋地眯开一条缝,然后又往韶宁和怀里钻了钻。
韶宁和失笑:“我们已经到家了,等进了家门,再让你睡个痛快,好不好?”他说着,俯下身来在伶舟耳边低声蛊惑,“这里是二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你难道不觉得很怀念吗?”
果然,下一刻伶舟便缓缓坐起了身,口中却咕哝道:“第一次见面就被你狠狠咬了一口,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怀念的?”
韶宁和突然想起了什么,执起伶舟的一只手,翻起他手腕上的袖口,低头在他白皙的皮肤上轻轻咬了咬。
伶舟被他齿间摩挲得有些痒,忍不住缩了缩手,问道:“你做什么?”
“你刚才倒是提醒我了,当初我在你身上留下的印记,换了一副身躯就不见了。我琢磨着,是不是应该补一个才行。”
伶舟拍了拍他的脑门,笑骂:“你都几岁了,没个正形。”然后便自顾自跳下了马车。
韶宁和笑了笑,跟着跳下身去。
看着伶舟脚步轻快的身影,韶宁和突然有些感慨,如今他已经三十三岁了,而他身边的伶舟,却是二十七岁的模样。
虽然这样的年纪搭配,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最相宜的,但韶宁和偶尔也会在想,如果闻守绎还活着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四十三岁了吧。
都说四十而不惑,不知闻守绎年逾不惑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单是脑补着,韶宁和便自顾自地笑出了声。
走在前边的伶舟回过头来,狐疑地看着他:“一个人在那儿傻笑些什么呐?”
“啊,没什么,”韶宁和道,“只是突然想看看你老去的模样罢了。”
伶舟不满地道:“老了有什么好看的。”
韶宁和却突然从背后抱住了他,下巴抵在他肩膀上,轻声道:“还记得你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吗?——‘当彼此脸上褪去了年轻的容颜、爬上了苍老的皱纹’——现在回想起来,你脸上爬满皱纹的模样,一定很可爱。”
伶舟只当他在消遣自己,轻嗤了一声,有些不耐地想要挣脱他。
韶宁和却不肯撒手:“我说的是真的,一想到这个满脸皱纹谁也瞧不上眼的老家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我就觉得很满足。”
“……没想到,你的内心还真是黑暗啊。”伶舟忍不住吐槽。
“可是,在那之前,比你更先老去的人,应该是我吧?”韶宁和说着,将伶舟的身体抱得更紧了些,“看到那样的我,你也一定要有这样黑暗的想法才行,否则,我就会被你抛弃了。”
伶舟沉默了片刻,转过身来回抱住韶宁和,在他唇角吻了吻,笑道:“说得也是。”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后传:《养家糊口》(韶宁和x伶舟)
韶宁和为官十余载,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以至于当他拖家带口隐姓埋名地回到文锡郡祖宅的时候,生活清贫得差点无以为继。
眼看着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韶宁和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赚钱养家糊口。
“我去卖字画吧。”伶舟提议。
“不行!”韶宁和立即驳回,“你的字画全部只能由我保管,不能流落到外头去,免得招蜂引蝶。”
“……”对于韶宁和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独占欲,伶舟已经无力吐槽了,“那总得想个办法过日子吧?”
“我去给大户人家做壮丁吧?”万木提议,他现在正值青壮年时期,身板好得很,应该很容易就能应征。
“那我去给大户人家做护卫好了。”鸣鹤跟着道。
虽然他很想守在伶舟身边保护他,但是现在韶宁和把伶舟金屋藏娇似地养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人根本没有机会窥觑他,再加上他们一家如此清贫,左邻右舍里连个上门窜户的客人都没有,以至于,鸣鹤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都被荒废了。
对于两人的提议,韶宁和摸着下巴摇头:“给别人家当壮丁、当护卫,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人身自由。如何才能让生计来得更持久一些呢……”
突然,他拍案而起:“有了!我们可以在村子里开一间私塾,招一些附近的孩子来,教他们认字和算术,束脩的话,就收一些日常口粮好了,也不会太贵,你们觉得呢?”
伶舟听了两眼放光:“那我教他们画画。”
鸣鹤接口:“我教他们武功,强身健体。”
万木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甘寂寞地道:“那……那我教他们干活?”
“……”三人无语地看了他片刻,“这乡下地儿的,哪家孩子不会干活?你老老实实呆在自己家里干活就成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他们将老宅中空置的几间屋子拾掇了一番,整理出几个像样的教室,然后开门招学生。
第一天,无人问津,门可罗雀。
第二天,还是无人问津,门可罗大雀。
第三天,依然无人问津,韶宁和看着门口欢腾地跳来跳去的麻雀们,下定了决心:“应该出大招。”
于是第四天,韶宁和在伶舟脸上糊了个人皮面具,然后指挥众人在老宅门前搭了一个大台子,韶宁和负责写字,伶舟负责画画,鸣鹤负责舞大刀,万木则负责在一旁烤地瓜,用香味吸引那些小朋友。
终于,前来围观的父母和孩子们渐渐多了起来,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好奇询问,韶宁和于是放出了招生的公示,笑眯眯地对众人道:“想学么?前十个报名的孩子,束脩可以优惠哦。”
这些乡下的孩子没怎么见过世面,看什么都觉得十分新奇,什么都想学一点儿。
父母们仔细询问之后,得知束脩只需要用粮食代替就可以了,于是也都非常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学点东西。
于是,这四人开设的小私塾便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
几年之后,许多从私塾里出来的孩子们开始考取功名,或者行走江湖。
私塾的名声渐渐响亮了起来,前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当别人问起这些孩子师从何处时,他们都会说,他们有三位老师,何先生教认字,周先生教画画,贺师傅教武艺,还有一个做饭很好吃的厨子,好像叫什么木头。
——全文完——
【后记】
各位亲爱的,《大曜权臣》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
新文相关信息会在微博置顶发布,有兴趣的亲可以去我微博看看哈(微博地址见作品首页,或直接微博搜索“林氏千寻”)。
———番外合集【慎入!!!】———
番外:《御下之术》(成帝x闻守绎)
【本文时间回溯到闻守绎担任帝师之初】
闻守绎推开御书房的门,便见小皇帝独自坐在书桌旁,鼓着腮帮子生闷气。
“臣,叩见皇上。”闻守绎屈膝而拜。
“师尊不必拘礼。”成帝见是闻守绎,忙起身相迎。
闻守绎道:“臣听说,皇上近日心情低落,茶饭不思,不知为何事烦恼?”
成帝叹了口气,道:“朕最近在参悟一些道理,却怎么也参悟不透,是以内心十分烦恼。”
闻守绎道:“皇上有何疑难,不妨说出来,看臣是否能为皇上解忧。”
成帝道:“父皇临终之前,曾对朕说,要做一个合格的皇帝,不但要懂得治国之术,还要懂得御下之术。关于这治国之术,朕可以从古人书上学习,但是这御下之术,却无章可循,父皇也未曾多言。不知师尊可否为朕解惑?”
闻守绎思忖片刻,道:“不知皇上,可听说过郑利原的故事?”
成帝想了想,道:“朕只知道,郑利原是四国时期苎罗国的一位名将,曾为苎罗国立下赫赫战功,很受君王看重。”
闻守绎点头道:“苎罗国君初政时期,经常受到东北面安陵国的侵扰,好几座城池被攻陷。国君便命郑将军率军抵御安陵,并允诺郑将军,只要能收复一座城池,便给他一次加官进爵的封赏。
“郑将军没有让国君失望,一连收复了四座城池,直将安陵逼退到苎罗国界,只要再收复一座城池,就能完全收回失地,一雪前耻了。此时,国君却开始烦恼了,因为郑将军已经功勋累累,一连加封四次,已经到了巅峰,再无官爵可加,否则就要盖过君主了。”
成帝急切问道:“那该怎么办呢?难道国君要食言吗?”
“国君自然是不能食言的,”闻守绎摇头道,“否则失信于天下,就不会再有人愿意为他卖命了。所以国君便想了一个办法,当郑将军攻下第五座城池回去领赏时,国君非但没有封赏他,反而质问他,军队入城之后,将士们肆意掠夺当地百姓的粮食与财物,闹得百姓鸡犬不宁,这与敌军所为有何分别?
“因为国君说的是事实,郑将军无言以对。于是国君便罚了他治军不严、约束不力的罪名,削去一级官爵,停俸一月。但事实上,但凡有战争的地方,必定会有灾难,就算是本国的军队,也难以做到对当地百姓毫发无伤。郑将军想到自己立功无数,却因这等小事而被苛责,心中十分抑郁。”
成帝问道:“如此一来,那位郑将军岂不是要在内心怨恨国君了?那可如何是好?”
闻守绎笑道:“此事还没有完。一个月之后,国君又将郑将军召来安抚,告诉他,国君其实还是很欣赏他的,但是军队对百姓的滋扰,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如果统治者对此事不闻不问,就等于是助长了这种风气,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国君必须对这件事有所表态,对郑将军降级罚俸,不过是宣告于世人的一种手段罢了,希望日后各位将军都能尽可能地做到爱护百姓,军民一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国君说完这番话之后,便恢复了郑将军的官爵。郑将军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懊悔,于是对国君更加忠心。”
成帝听罢,思虑良久,说道:“师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闻守绎颔首而笑,小皇帝果然聪慧过人,一点就通。
却听成帝继续道:“师尊,你现在贵为帝师,对朕教导良多,朕无以回报,便罚你做学生一天,朕做老师吧。”
闻守绎一怔,这……什么情况?
成帝此时已经走到闻守绎面前,将前一日闻守绎布置给他的抄写作业铺了一地:“师尊,今日就委屈你做一日的学生,将这些抄写作业都做完吧。”
他说着,一脸天真地望着闻守绎:“抄完这些作业之后,朕便恢复你帝师的职务,师尊会不会对朕更加忠心呢?”
“……”闻守绎心中顿时有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
—完—
番外:《深入了解》(成帝x闻守绎)
成帝六年,冬。
气温很低,只要轻轻呼一口气,就能吐出一长串烟白色的气雾。
第35节
恋耽美
第35节
韶宁和苦笑了一下:“以前我曾经对姚文川说过自己的计划,姚文川也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那时候我心里一味想着要达成目标,即便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所以他的劝告,我根本听不进去。”
伶舟想起韶宁和曾在升上太尉之职的那天夜里,喝得酩酊大醉地回来,抱着他呓语,说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说未来会有更多的艰难险阻,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原来,是这个缘故。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却听韶宁和继续道:“但是现在,我突然想明白了,我不会再抱着那种愚蠢的想法了。”
伶舟听了,心中一喜:“你真的想明白了?”
“是,随着对皇上了解的逐渐加深,我渐渐意识到,或许我们遇上了一位明君,他虽然年轻,但很有远见,也很有城府,他有自己的远大胸怀与抱负,不会轻易受制于任何一个臣子。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觉得自己很不幸,但同时又很幸运。不幸的是,我之前的计划还未实施便已看到了失败的结局,幸运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这一路走来付出的努力毫无意义,或许我可以用其它方式,实现我入仕的价值。”
“其它方式?”伶舟疑惑地看着他,“什么方式?”
韶宁和正要开口,互听门外传来人声:“我说,你们两个这是没完没了了吗?伶舟才刚醒过来,身体很虚弱,不要让他太操劳哦。”
两人循声望去,竟是不是何时已经站在门口了的柳知昧。经他这么一提,伶舟才感觉到胃部传来一阵阵排山倒海般的饥饿感。
韶宁和见伶舟饿得难受,有些无措地问柳知昧:“柳先生,你这儿……有没有什么吃的?”
“我也是刚回谷,哪能有什么吃的。你去问问鸣鹤吧,他最近一直呆在谷里,总能弄出些吃的出来。”说罢,他懒洋洋地打着呵欠,径自离开了。
韶宁和于是对伶舟道:“你在这儿稍等片刻,我去给你找吃的。”说着,他突然又凑近了些,低声道:“等你把身子养好了,便轮到你来‘喂饱’我了。”
他说这话时,故意舔了舔嘴唇,“喂饱”二字说得意味深长,等伶舟反应过来时,韶宁和早已施施然走出门去。
……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禽兽了?伶舟满腹纠结地想,快把当初那个一被调戏就脸红的禁欲系少年还回来啊摔!
因为伶舟身体太弱,无法立即下地行走,更不能承受车旅劳顿,所以韶宁和决定陪着伶舟在烟月谷多呆几天,并吩咐鸣鹤先回繁京城去,让府里人跟朝廷报个备,说他近日染病,无法出席朝会。
几日之后,当伶舟能够下地行走时,柳知昧便果断下达了逐客令,并斩钉截铁地道:“但凡来这儿找我的都没什么好事,但愿你们再也不要来找我了,后会无期。”
说完这句话,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韶宁和与伶舟便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烟月谷之外,连个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两人面面相觑了片刻,伶舟笑着摇头:“这柳先生果然不走寻常路,连祝福的话也说得如此别具一格。”
韶宁和于是向烟月谷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躬身而拜:“这一次多亏了柳先生出手相助,我也希望,我们以后不会再有打扰柳先生的机会。后会无期,请柳先生多保重。”
当韶宁和带着伶舟回到太尉府后,万木听到消息便咋咋呼呼地奔了出来,抱着伶舟痛哭流涕,说伶舟走了这么久真是想死他了,又说如果再不回来就要出大事了,然后用谴责的目光意有所指地瞥了瞥曾经差点“出轨”的韶宁和。
韶宁和站在一旁好不尴尬,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待安置好伶舟并遣退了一众下人之后,万木才道:“少爷,您不在的这段时间,听说朝廷里出大事了!”
韶宁和明知故问:“哦?出什么大事了?”
万木压低了声音道:“丞相大人他遇刺身亡了!”
韶宁和与伶舟对视了一眼,全都十分配合地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鸣鹤实在不忍见万木被这两人蒙在鼓里当白痴,于是十分厚道地岔开话题,向伶舟汇报了这几日朝廷动向。
在闻守绎遇刺第二天,消息传入宫里,成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廷尉府严查此案,不抓到凶手永不结案,无奈任箬与赵思芳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任凭廷尉府将京城及周边地带搜了个底朝天,也未能将他们抓获。
“永不结案啊……”伶舟呢喃着这句话,然后陷入了沉默。
韶宁和看了他一眼,似乎能体会他心中所想,于是也跟着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他握了握伶舟的手,安抚道:“或许,在皇上心目中,你毕竟曾是他的老师。”
伶舟弯了弯嘴角,没有说话。
这一日晚上,韶宁和实践了当初让伶舟“喂饱”他的承诺,但顾忌着伶舟身子尚虚,他极力克制着自己,耐着性子做足了前戏之后,才让自己的欲望一点一点缓慢地侵入伶舟体内。
伶舟则以前所未有的放松姿态打开了自己的身体,曲起双腿紧紧缠绕住韶宁和的腰际,一边喘息着断断续续地念叨着他的名字,一边扭动腰肢邀请他的进入。
当两具身体亲密无间地结合在一起后,韶宁和每往更深处挺进一次,都能感受到伶舟遍布全身无法抑制的战栗与亢奋,他们用力地拥抱着彼此的身体,吐纳着彼此的气息,恨不能将对方融为自己的一部分。
当欲望攀至最高峰的时候,两人同时低喘着泄了出来。然而韶宁和却没有立即退出来,而是意犹未尽地赖在他的身体里,俯下脑袋埋在伶舟颈窝里,像个餍足而温顺的孩子。
察觉到这一点的伶舟,无奈地拍了拍他的后脑勺,示意他放开自己。韶宁和不情不愿地抬起头,盯着他瞧了片刻,眼中流过异样的光华。
伶舟顿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韶宁和开了口:“伶舟,再来一次吧。”
“你饶了我……”伶舟话说一半,瞬间噤声,因为他感觉到体内那个炙热的欲望,已经再度膨胀了起来。
这一刻,伶舟深刻地认识到了韶宁和掩藏在禁欲表象之下那颗禽兽的内心。
第二日,韶宁和换上官服去参加朝会,迎面便看见姚文川朝他和善地打了个招呼。
韶宁和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 故作平常地回了个礼。
然而姚文川却没有打完招呼就走的意思,只听他压低声音道:“这段时间,真是辛苦韶大人了。”
“嗯?”韶宁和有些莫名其妙。他下意识地以为姚文川知晓了什么秘密,但观察对方的神色,又不像是在说反话。
只听姚文川继续道:“前阵子,我差点误会了韶大人,见韶大人与闻大人过从甚密,还以为韶大人当真与闻大人勾结在了一起……咳。”
他似乎意识到“勾结”一词用得不太妥当,咳了一声,忙又补救道,“现在我才知道,原来韶大人是伺机……”他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一脸“你懂我懂”的表情,朝韶宁和竖了个大拇指。
“……”当韶宁和明白过来姚文川这段遮遮掩掩的话是什么意思之后,他森森地无语了。
搞了半天,姚文川居然以为刺客是韶宁和派去的,他这段时间与闻守绎关系交好,是为了伺机下手。
他张了张口,刚想解释,却见姚文川赶紧摆手道:“韶大人不必多言,我明白的,明白的。韶大人请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守口如瓶,绝不会向第三人透露半个字。”
……你明白个鬼啊!韶宁和在内心无声地呐喊,但眼睁睁看着姚文川退走,他只能自我安慰,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姚文川是不会再经常来烦着他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进入议事殿之后,韶宁和明显感觉到殿内的氛围变得微妙了起来。
原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朝臣们,纷纷停下了交谈,转头看向他,有的微微躬身向他致意。他们的眼神中有尊敬,有羡慕,有戒备,也有敌意,涵义复杂得让韶宁和一时参悟不透。
而一向与他没什么接触的太常卿陈廉名,此时却一脸讨好地来到他面前,低声道:“太尉大人,恭喜您啊。”
韶宁和疑惑地问:“陈大人此话怎讲?”
陈廉名还想说什么,忽听太监总管通报说皇上驾到,于是忙闭了口,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
朝臣们各自回到自己的站位,便见成帝一脸肃穆地登上了龙座,于是众臣一齐行跪见礼。
“众爱卿平身。”成帝出手示意,然后目光移到了下首丞相那空着的位置上,眉心微沉,透出难以掩饰的哀痛。
大殿内寂静了片刻,才听成帝开口问道:“廷尉可在?”
“臣在。”顾子修躬身移出队列。
“丞相遇刺一案,可有进展了?”
“回皇上,刺客……尚未抓获。”顾子修躬着身子不敢抬头,额上已经渐渐渗出了汗水,感到压力颇大。
成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听说,那名刺客失踪之前,带走了一名青楼女子?”
“是,臣已查出了那名女子的身份,她原名赵思芳,是前太祝令赵炎光之女,赵炎光获罪发配之后,其女被送入空门,后于一年前从寺庙中逃脱,化名牡丹藏入青楼,处心积虑地想要接触官场之人,为其父翻案。”
他话说到此处,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心中也明白了八九分,一个个摇头叹息,至于叹的是丞相闻守绎,还是那名青楼女子,就不得而知了。
成帝沉默片刻,道:“廷尉府继续追查凶手下落,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是。”顾子修悲哀地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虽然丞相的死令他很悲伤,但是比起这个,他更痛恨那个胆敢刺杀丞相并给他们廷尉府带来如此大压力的刺客。
此事暂且揭过,成帝又道:“丞相突然遇害,朕很悲痛,但事情还是要继续,关于继任丞相的人选……”他顿了顿,扫视了一下在场众人,“朕一时没什么主意,众爱卿可有什么好的人选?”
朝臣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一名大臣出列道:“皇上,臣推选韶大人继承丞相之位。”
韶宁和惊了一下,蓦然抬头,却见成帝眉梢微挑,目光不偏不移地注视着那名大臣:“理由?”
“韶大人年轻有为,学识渊博,入仕以来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文治武功方面均有涉猎,经验比较丰富,是难得的堪当大任的人选。”
他说完,又有几名大臣站出来,附和着对韶宁和歌功颂德。
韶宁和眉心微微蹙了起来,他与这几位大臣私交甚浅,有的甚至仅仅只是点头之交,连话都不曾说过几句,他何德何能,竟得到这几位大臣的一致推举?
如此想着,他双手交握着,指尖突然触碰到了手上的那枚扳指,瞬间心头划过一道清明。他想起上次在临水阁时胭脂对他说的那番话,顿时明白了一切。
他默默按着扳指,垂着眼眸,生生压下心中澎湃的心绪——伶舟,你何苦为我做到如此地步,如此厚重的恩情,只怕我终其一生也难以回报得尽了。
耳边突然传来姚文川的声音:“皇上,臣以为,推举韶大人继任丞相之位,有些不妥。”
“哦?”成帝又挑了挑眉,面色平静地看向他。
姚文川低眉正色道:“诚如方才几位大人所说,韶大人年轻有为,学识渊博,但年轻也有年轻的短处,韶大人年纪尚轻,经验较浅,恐难当此大任。”
韶宁和站着一动不动,当姚文川发言时,他也并未回头去看对方一眼,然而对方所说的那番话,他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他心中明白,他与姚文川之间的夺权之战,比他预计更早地拉开了序幕。然而表面上他却依然对此不置一词,仿佛姚文川所说之人,与他没有一点关系。
自姚文川提出反对意见之后,陆续又站出几位大臣,陈列推举韶宁和为相的诸多弊端,有的观点较为中肯,有的则言辞偏激。
朝堂之上渐渐形成了两派,争执得十分激烈。而当事人韶宁和,则自始至终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成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争执的双方大臣,又看了看韶宁和,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
半晌之后,他才抬起一只手,示意众人安静。
然后,他转头看向韶宁和,目光和善地问:“韶爱卿,你的想法呢?”
韶宁和心中叹息了一声,他知道,皇上原本就想要扶植他成为自己的左臂右膀,但这一日来得太快,时机尚未成熟,而他在朝中根基也尚未扎稳,此事若是操之过急,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再者,眼下朝中大臣们一反常态对他一致举荐,反而让皇上对他起了疑心,此时他若要守着皇上对他的这份信任,唯有……
韶宁和踏出一步,躬身道:“回皇上,承蒙几位大人错爱,臣年纪尚轻,才疏学浅,入仕时间太短,能登上太尉之位,已是皇上对臣的莫大恩宠,但臣有自知之明,眼下臣还无法胜任丞相之职,令诸位大人失望了。所以关于丞相人选之事,还望皇上及诸位大人,慎重考虑。”
此话一出,那些曾经争得口沫横飞的朝臣们全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了。
成帝笑了笑:“韶爱卿过谦了,不过既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丞相一职,就先虚设好了,待有合适的人选再做考虑。至于这期间的丞相事务,则由韶宁和与姚文川两位爱卿分担合作吧。”
韶宁和与姚文川对视了一眼,然后一齐躬身道:“臣,遵旨。”
两日之后,是闻守绎死后的头七之日。
伶舟表示想去参加自己的头七,好好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于是韶宁和携着自家“小厮”再度造访了丞相府。
丞相府内,入目尽是素缟白绢,下人们伏在灵堂之外,哭声此起彼伏。
韶宁和不由自主地握紧了伶舟的手,想起当晚回到丞相府外,听闻丞相遇刺之时的场景,他至今仍心有余悸。好在伶舟回到了他的身边,好在他与伶舟还能相依相伴地过完余生,否则……那样的否则,他简直无法想象。
伶舟像是察觉到了他内心的恐惧,于是无言而安抚地回握住了他的手。
灵堂之内,许多朝中与闻守绎交情颇深的大臣,如太常卿陈廉名、光禄卿管喻龄、廷尉顾子修等人,都已在堂内上了香,神色肃穆地表示了哀悼之情,然后转身退了出来。
韶宁和一边与他们颔首致意,一边携了伶舟踏了进去。两人刚从仆人手中接过备好的香,互听门外通传,成帝竟亲自到丞相府吊唁来了。
两人飞速交换了一下目光,然后垂首默默退到一旁,随着众人一起下跪接驾。
第一百八十六章
成帝穿着一身龙袍,沉默不语地踏入堂内,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在韶宁和脸上停了停,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移回到了正中央的灵位上。
府内管家亲自赶来叩谢皇帝亲临,说话间已是老泪纵横。他这主子虽然在朝中毁誉参半,但在府内对待下人,却是非常宽和,所以当他遭遇不测之后,一众下人痛哭流涕,皆非作假。
成帝情绪也十分低落,亲自扶起管家,眼中也染上了点点泪光,哑声道:“丞相之死,是朕的一大损失,也是大曜的一大损失。听闻噩耗时,朕很哀痛。”
在场众人跪道:“请皇上节哀。”
成帝没有再说话,只是从仆人手中接过香,对着灵位恭恭敬敬地行了祭拜礼。
礼毕,他又问那管家:“丞相……当真是被一剑穿心而亡的?”
管家低声道:“是。”
成帝喟叹一声:“他去之前,是否痛苦?”
管家偷偷看了他一眼,答道:“大人死后面色安详,想必……没有受太大的痛苦,还请皇上宽心。”
成帝点了点头,又道:“丞相现在……安置在何处?朕想去看看他。”
管家有些诧异,帝王亲自来臣子府上吊唁,已是极为特殊的待遇了,但若要亲见尸身,对于帝王来说,终归是件忌讳的事情。
成帝似乎看出了管家的顾虑,解释道:“在朕尚未亲政的时候,丞相曾是朕的老师,朕此次来,一则是以君王的身份,二则,是以学生的身份。学生祭拜老师,自当尽到心意。”
“小的明白了,丞相被安置在内室,皇上这边请。”管家说着,指了指灵堂北面的一扇小门。
成帝抬脚之际,看了一旁的韶宁和一眼。
韶宁和明白成帝这是示意他一起进入,于是起身跟了上去。伶舟一直跟在他身旁,此时碍于身份,只能在内室门外驻了足,静静候着。
虽然隔着一扇门,但站在门外的伶舟,依稀能听见屋里人的谈话。
许是亲眼见到了闻守绎的尸身,室内先是一阵静默,然后他听见成帝对管家道:“朕想在这里陪着老师呆一会,你先退下吧。”
“是。”管家不敢久留,随即躬身退了出来,然后他看见了站在门外的伶舟。
对于伶舟,他倒不陌生,以前韶宁和拜访丞相府时,就时常将伶舟带在身边,他只当伶舟是韶宁和十分信任的随行小厮,便没有过多在意,只是朝他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
伶舟目送管家离去,然后又将注意力拉回到里屋,正纳闷着皇上独留下韶宁和一人,陪着他对着一具尸体,究竟想做什么,却听成帝叹了口气,道:“韶爱卿,朕最近……心情不太好。”
韶宁和中规中矩地道:“皇上必是为丞相大人之事哀痛伤心,还请皇上保重龙体,节哀顺变。”
成帝没有接他的话,又静默了片刻,才道:“韶爱卿,朕没有什么可以说心里话的人,也就只有你,能听听朕的肺腑之言了。”
韶宁和道:“皇上请说,臣洗耳恭听。”
“朕登基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不论是母后还是前丞相姜如海,都不太把朕当皇帝,那时候,日日伴在朕身边的人,只有老师。
“从朕登基到亲政的那段时间,老师教授给朕很多知识,如何治国,如何御下,如何安民,几乎把他知道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那个时候,朕全心全意地信任、依赖着老师,并相信老师会永远站在朕的身后,看着朕成长,辅助朕治理国家。
“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朕与老师渐渐离了心的呢?其实朕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大约是在亲政之后,看到的现实越来越残酷,渐渐明白老师其实并不如朕想象中那般完美无瑕,知晓老师也会有自己的私心,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与人勾心斗角,会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而……对朕耍心机。
“渐渐的,朕感到越来越孤独,如果连老师也不能全心全意地信任的话,朕还有什么人可以信任、可以倚重?朕的江山,还能靠谁来帮朕守护?再后来,朕慢慢想通了一个道理,既然朕不能选择忠臣,那就由朕亲手培养一个理想的忠臣吧。就在那个时候,朕看到了你。
“那之后,朕突然变得急躁了起来,朕没有一日不在想着,要把你扶上最高位,要让你代替丞相,成为朕真正倚重信任之人。但是朕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丞相死。
“朕甚至在听闻丞相噩耗之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朕还没有准备好,朕还没有足够的信心独自一个人撑起这片天下,丞相怎么就……去了?”
成帝说到最后,潸然泪下,声音也已哽咽。
韶宁和躬身听着,当感觉皇上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时,他深吸了一口气道:“皇上,不知能否听臣一言。”
“你说。”
“皇上想要一个完美无瑕的忠臣,但忠臣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会有负面消极的情绪,会有身不由己的苦衷。
“臣不敢轻率地下定论,闻大人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个忠臣,但以臣对闻大人浅薄的了解,闻大人在位期间,至少对皇上、对百姓、对社稷,并未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就像皇上方才所说,闻大人在身为帝师期间,对皇上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让皇上在亲政之后,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治理这个国家,从这方面来看,闻大人尽到了身为帝师的责任,没有辜负先帝所托。
“但君臣离心,并非皇上一人之故,人心的感受是互相作用的,或许在皇上疏远闻大人之前,闻大人就已经自己疏远了皇上。
“毕竟那个时候,皇上已经亲政了,闻大人就算之前再如何亲近皇上,都必须退回到臣子的身份,成为皇上‘御下’的对象之一。
“所以皇上,请不要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您的这份悼念之心、哀痛之情,相信闻大人一定能感受得到,他不会怨怪您,只会祝福您。”
当君臣二人在里屋对着棺木唏嘘之时,伶舟则垂首站在屋外,静默无声,泪流满面。
恭送成帝离去之后,韶宁和环顾四周,终于找到了依然站在角落中,红着眼睛低头不语的伶舟。
他叹了口气,不再多留,牵了伶舟的手便从丞相府告辞出来了。
一路上,两人都有些沉默,各自想着心事,谁也没有开口说话。最后还是韶宁和先沉不住气了,他一手抚在伶舟后颈上,然后按着他的脑袋抵在了自己心口。
“你这个傻瓜啊……”韶宁和低声叹道,“虽然很明白你此刻的心情,但是看到你为了别的男人伤心流泪,我还真是……”
伶舟自己也觉得哭成这样实在有些丢脸,闷声辩解道:“他可不是别的男人,他是皇上。”
“我知道,你曾经对皇上掏心掏肺,却落得君臣离心的下场,你心里不好受。”他顿了顿,突然换了个蛮横霸道的口吻道,“但现在你既然舍弃了闻守绎的身份,选择回到伶舟体内,从今往后,你只能对着我一个人掏心掏肺了,听见没有?”
伶舟抬起头,神色怪异地看向韶宁和。
韶宁和眉梢颤了颤:“你看什么?”
“看你色厉内荏的模样。”伶舟终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蛮横霸道什么的,真心不适合他眼前这个温柔的男人啊。
尾声
在成帝的不断施压力下,廷尉府终于在两年之后将刺杀闻守绎的凶犯捉拿归案。
审讯时,任箬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当问及赵思芳下落时,他却咬碎了牙也不肯吐露半个字。
最后,任箬被毫无意外地处以死刑,由成帝亲自监斩。此案终于告一段落。
成帝十一年,在太尉与御史大夫共同代理丞相之职的第三年,韶宁和终于登上了丞相之位,成为了众人仰望的百官之首。
但是,两人之间明争暗斗的拉锯战并未就此结束。
在韶宁和成为丞相之后没多久,他便提议改革中央官制,针对“三公”个人集权过大导致内部争斗虚耗过多的弊端,将原来的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共同组成“宰相”一职,实现集权分化、多人议事、多人决策的公开透明运作机制。
这一提案得到了成帝的嘉许,但在实际推行中,却遇到了来自朝野各方势力的阻碍,大部分人习惯了墨守成规,习惯了既得的权力和利益,不希望安逸的现状被大刀阔斧的改革所破坏,因而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而姚文川则成为了反对派的代表人物,与以韶宁和为首的改制派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期间姚文川曾多次挑起事端,暗指韶宁和是刺杀前丞相闻守绎的幕后主使人,但终因证据不足而被成帝驳回。
在韶宁和坚持不懈的耐心宣导,以及成帝力排众议的信任与支持之下,到了成帝十八年,历时七年多的官制改革终于全面完成。
此时,已经三十三岁的韶宁和却主动请辞,功成身退。成帝数次挽留未果,只能恩准韶宁和辞官归野。
成长后的成帝,越发显现出一代明君的胸怀与气度,他不再一厢情愿地将社稷江山交托在某几位臣子的身上,而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揽全国各地的能人志士,发掘他们的才华与潜能,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物尽其用地为这个国家贡献出自身的价值,推动着大曜帝国逐渐走向历史的巅峰。
于是乎,大曜帝国最后一任丞相韶宁和,与他的明君一起,成为了大曜史官笔下最浓墨重彩的一抹身影。
但是没有人知道,在韶宁和的背后,还藏着一个人,那个人用他的经验与智慧,帮助韶宁和克服艰难险阻、挺过一次又一次危机,为官制改革的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当然,也有野史家将猎奇的视角投向了韶宁和的私生活,他们惊讶地发现,韶宁和直到辞官归隐之时,都未曾娶妻生子,甚至身边连半个女人的影子都没有。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韶宁和辞官时的年龄,与十年前丞相闻守绎遇刺身亡时的年龄一样,都是三十三岁,不知这究竟是历史洪流之中的巧合,还是命运轮回之下的必然。
当然,也有街头巷尾的小老百姓们,会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着韶丞相的传奇,说这位丞相大人入仕十数年,身居高位却为官清廉、平易近人。
有人亲眼看见他离开繁京之时,几乎是两袖清风地上了马车,身边只带了三个人:一名管家,一名侍卫,以及那个时常与丞相形影不离、美貌而神秘的贴身小厮。
只是在那之后,韶丞相一行人究竟去了哪里,生活得如何,却都不得而知了。
后传:《归隐老宅》(韶宁和x伶舟)
成帝十八年,秋。
颠簸的马车驶入文锡郡一个偏远的乡村之后,终于在一座空寂的老宅前停了下来。
万木与鸣鹤先后跳下马车,一边搬运行李,一边对车内的人道:“少爷,伶舟,咱们到家了。”
韶宁和应了一声,低头看了看缩在自己怀中睡得正香的伶舟,轻拍他的脸颊道:“伶舟醒醒,该下车了。”
伶舟懒洋洋地眯开一条缝,然后又往韶宁和怀里钻了钻。
韶宁和失笑:“我们已经到家了,等进了家门,再让你睡个痛快,好不好?”他说着,俯下身来在伶舟耳边低声蛊惑,“这里是二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你难道不觉得很怀念吗?”
果然,下一刻伶舟便缓缓坐起了身,口中却咕哝道:“第一次见面就被你狠狠咬了一口,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怀念的?”
韶宁和突然想起了什么,执起伶舟的一只手,翻起他手腕上的袖口,低头在他白皙的皮肤上轻轻咬了咬。
伶舟被他齿间摩挲得有些痒,忍不住缩了缩手,问道:“你做什么?”
“你刚才倒是提醒我了,当初我在你身上留下的印记,换了一副身躯就不见了。我琢磨着,是不是应该补一个才行。”
伶舟拍了拍他的脑门,笑骂:“你都几岁了,没个正形。”然后便自顾自跳下了马车。
韶宁和笑了笑,跟着跳下身去。
看着伶舟脚步轻快的身影,韶宁和突然有些感慨,如今他已经三十三岁了,而他身边的伶舟,却是二十七岁的模样。
虽然这样的年纪搭配,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最相宜的,但韶宁和偶尔也会在想,如果闻守绎还活着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四十三岁了吧。
都说四十而不惑,不知闻守绎年逾不惑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单是脑补着,韶宁和便自顾自地笑出了声。
走在前边的伶舟回过头来,狐疑地看着他:“一个人在那儿傻笑些什么呐?”
“啊,没什么,”韶宁和道,“只是突然想看看你老去的模样罢了。”
伶舟不满地道:“老了有什么好看的。”
韶宁和却突然从背后抱住了他,下巴抵在他肩膀上,轻声道:“还记得你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吗?——‘当彼此脸上褪去了年轻的容颜、爬上了苍老的皱纹’——现在回想起来,你脸上爬满皱纹的模样,一定很可爱。”
伶舟只当他在消遣自己,轻嗤了一声,有些不耐地想要挣脱他。
韶宁和却不肯撒手:“我说的是真的,一想到这个满脸皱纹谁也瞧不上眼的老家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我就觉得很满足。”
“……没想到,你的内心还真是黑暗啊。”伶舟忍不住吐槽。
“可是,在那之前,比你更先老去的人,应该是我吧?”韶宁和说着,将伶舟的身体抱得更紧了些,“看到那样的我,你也一定要有这样黑暗的想法才行,否则,我就会被你抛弃了。”
伶舟沉默了片刻,转过身来回抱住韶宁和,在他唇角吻了吻,笑道:“说得也是。”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后传:《养家糊口》(韶宁和x伶舟)
韶宁和为官十余载,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以至于当他拖家带口隐姓埋名地回到文锡郡祖宅的时候,生活清贫得差点无以为继。
眼看着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韶宁和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赚钱养家糊口。
“我去卖字画吧。”伶舟提议。
“不行!”韶宁和立即驳回,“你的字画全部只能由我保管,不能流落到外头去,免得招蜂引蝶。”
“……”对于韶宁和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独占欲,伶舟已经无力吐槽了,“那总得想个办法过日子吧?”
“我去给大户人家做壮丁吧?”万木提议,他现在正值青壮年时期,身板好得很,应该很容易就能应征。
“那我去给大户人家做护卫好了。”鸣鹤跟着道。
虽然他很想守在伶舟身边保护他,但是现在韶宁和把伶舟金屋藏娇似地养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人根本没有机会窥觑他,再加上他们一家如此清贫,左邻右舍里连个上门窜户的客人都没有,以至于,鸣鹤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都被荒废了。
对于两人的提议,韶宁和摸着下巴摇头:“给别人家当壮丁、当护卫,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人身自由。如何才能让生计来得更持久一些呢……”
突然,他拍案而起:“有了!我们可以在村子里开一间私塾,招一些附近的孩子来,教他们认字和算术,束脩的话,就收一些日常口粮好了,也不会太贵,你们觉得呢?”
伶舟听了两眼放光:“那我教他们画画。”
鸣鹤接口:“我教他们武功,强身健体。”
万木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甘寂寞地道:“那……那我教他们干活?”
“……”三人无语地看了他片刻,“这乡下地儿的,哪家孩子不会干活?你老老实实呆在自己家里干活就成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他们将老宅中空置的几间屋子拾掇了一番,整理出几个像样的教室,然后开门招学生。
第一天,无人问津,门可罗雀。
第二天,还是无人问津,门可罗大雀。
第三天,依然无人问津,韶宁和看着门口欢腾地跳来跳去的麻雀们,下定了决心:“应该出大招。”
于是第四天,韶宁和在伶舟脸上糊了个人皮面具,然后指挥众人在老宅门前搭了一个大台子,韶宁和负责写字,伶舟负责画画,鸣鹤负责舞大刀,万木则负责在一旁烤地瓜,用香味吸引那些小朋友。
终于,前来围观的父母和孩子们渐渐多了起来,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好奇询问,韶宁和于是放出了招生的公示,笑眯眯地对众人道:“想学么?前十个报名的孩子,束脩可以优惠哦。”
这些乡下的孩子没怎么见过世面,看什么都觉得十分新奇,什么都想学一点儿。
父母们仔细询问之后,得知束脩只需要用粮食代替就可以了,于是也都非常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学点东西。
于是,这四人开设的小私塾便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
几年之后,许多从私塾里出来的孩子们开始考取功名,或者行走江湖。
私塾的名声渐渐响亮了起来,前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当别人问起这些孩子师从何处时,他们都会说,他们有三位老师,何先生教认字,周先生教画画,贺师傅教武艺,还有一个做饭很好吃的厨子,好像叫什么木头。
——全文完——
【后记】
各位亲爱的,《大曜权臣》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
新文相关信息会在微博置顶发布,有兴趣的亲可以去我微博看看哈(微博地址见作品首页,或直接微博搜索“林氏千寻”)。
———番外合集【慎入!!!】———
番外:《御下之术》(成帝x闻守绎)
【本文时间回溯到闻守绎担任帝师之初】
闻守绎推开御书房的门,便见小皇帝独自坐在书桌旁,鼓着腮帮子生闷气。
“臣,叩见皇上。”闻守绎屈膝而拜。
“师尊不必拘礼。”成帝见是闻守绎,忙起身相迎。
闻守绎道:“臣听说,皇上近日心情低落,茶饭不思,不知为何事烦恼?”
成帝叹了口气,道:“朕最近在参悟一些道理,却怎么也参悟不透,是以内心十分烦恼。”
闻守绎道:“皇上有何疑难,不妨说出来,看臣是否能为皇上解忧。”
成帝道:“父皇临终之前,曾对朕说,要做一个合格的皇帝,不但要懂得治国之术,还要懂得御下之术。关于这治国之术,朕可以从古人书上学习,但是这御下之术,却无章可循,父皇也未曾多言。不知师尊可否为朕解惑?”
闻守绎思忖片刻,道:“不知皇上,可听说过郑利原的故事?”
成帝想了想,道:“朕只知道,郑利原是四国时期苎罗国的一位名将,曾为苎罗国立下赫赫战功,很受君王看重。”
闻守绎点头道:“苎罗国君初政时期,经常受到东北面安陵国的侵扰,好几座城池被攻陷。国君便命郑将军率军抵御安陵,并允诺郑将军,只要能收复一座城池,便给他一次加官进爵的封赏。
“郑将军没有让国君失望,一连收复了四座城池,直将安陵逼退到苎罗国界,只要再收复一座城池,就能完全收回失地,一雪前耻了。此时,国君却开始烦恼了,因为郑将军已经功勋累累,一连加封四次,已经到了巅峰,再无官爵可加,否则就要盖过君主了。”
成帝急切问道:“那该怎么办呢?难道国君要食言吗?”
“国君自然是不能食言的,”闻守绎摇头道,“否则失信于天下,就不会再有人愿意为他卖命了。所以国君便想了一个办法,当郑将军攻下第五座城池回去领赏时,国君非但没有封赏他,反而质问他,军队入城之后,将士们肆意掠夺当地百姓的粮食与财物,闹得百姓鸡犬不宁,这与敌军所为有何分别?
“因为国君说的是事实,郑将军无言以对。于是国君便罚了他治军不严、约束不力的罪名,削去一级官爵,停俸一月。但事实上,但凡有战争的地方,必定会有灾难,就算是本国的军队,也难以做到对当地百姓毫发无伤。郑将军想到自己立功无数,却因这等小事而被苛责,心中十分抑郁。”
成帝问道:“如此一来,那位郑将军岂不是要在内心怨恨国君了?那可如何是好?”
闻守绎笑道:“此事还没有完。一个月之后,国君又将郑将军召来安抚,告诉他,国君其实还是很欣赏他的,但是军队对百姓的滋扰,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如果统治者对此事不闻不问,就等于是助长了这种风气,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国君必须对这件事有所表态,对郑将军降级罚俸,不过是宣告于世人的一种手段罢了,希望日后各位将军都能尽可能地做到爱护百姓,军民一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国君说完这番话之后,便恢复了郑将军的官爵。郑将军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懊悔,于是对国君更加忠心。”
成帝听罢,思虑良久,说道:“师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闻守绎颔首而笑,小皇帝果然聪慧过人,一点就通。
却听成帝继续道:“师尊,你现在贵为帝师,对朕教导良多,朕无以回报,便罚你做学生一天,朕做老师吧。”
闻守绎一怔,这……什么情况?
成帝此时已经走到闻守绎面前,将前一日闻守绎布置给他的抄写作业铺了一地:“师尊,今日就委屈你做一日的学生,将这些抄写作业都做完吧。”
他说着,一脸天真地望着闻守绎:“抄完这些作业之后,朕便恢复你帝师的职务,师尊会不会对朕更加忠心呢?”
“……”闻守绎心中顿时有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
—完—
番外:《深入了解》(成帝x闻守绎)
成帝六年,冬。
气温很低,只要轻轻呼一口气,就能吐出一长串烟白色的气雾。
第35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