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 蚌珠儿

正文 第46节

    蚌珠儿 作者:老草吃嫩牛

    第46节

    顾昭就用这样的办法补偿了自己的徒儿,在他看来,圣旨里给的亦不过是很轻浮的东西,这哪里能抚平徒儿内心里的伤痕。

    可他又能如何呢?这个世界,宗族的力量恰恰大于律法,付季碰不起,他也不舍得去碰,更不会去碰。

    顾昭心里更有数,付季的父母,兄嫂来到上京,付季的日子必然难过,因此,他便将那些人移到乌康的长河以北居住,还赐给良田千亩,给他家孙辈举人出身,再给他们修一座大庙,叫他们全家守庙去,别去打搅乖徒儿才是正理!

    他想,在那些俗人眼里,那位慈祥的老村妇,也是死得其所了……

    天承十年末,乌康郡首次进行了四万丁户的大移民,在这里所谓丁户,不是指一个人,一户却指一户人家。

    也就是自这一年起,乌康郡传承千年的长子养老传统变成了幼子养老,所有的乌康人自这一日方明白,长子,次子都是给朝廷养的孩子,只有幼子才是给自己养老送终的孩子。

    也就是自这一日起,乌康人的血液里,又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宁饿死,冻死,都不愿意离乡背井,四处流亡。

    这次移民任务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总算是圆满完成,其中在迁丁路途,除意外不可抗拒死亡六十三位移民之外,却算得上是历史上声势最大,最完美的一次迁丁大移民。

    自这一年起,大梁朝的盛世,终于打开了第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回

    天承十六年春四月,山茶开至花期末,又有牡丹迎上来。

    这一年的春特别好,万物万事都应了景,雨水有雨,惊蛰有雷,春分青齐,真真是上上大吉。

    春二月的时候,京南老坊市开始旧城改造,修起了低阶官员宿舍,这个算是几年兴起的新福利事儿。

    近两年,福利这种词汇总是围着大梁转悠的,皇帝老子生日了,皇帝老子做了好梦了,这就该着发福利了。

    福利有多种,当然,老百姓最爱的就是,皇帝老子出钱请天下人看大戏,这个叫送戏下乡,与民同乐均恩德。

    每年皇帝老子生日,往附近县城就去吧,那里必然就有好戏开锣,少说也要唱上三天热闹,你说好不好?

    如今这上京城更大了,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儿了,护城河子外面短短五年,除东门外,竟多了三座大坊市依城而建,而这坊市周围,慢慢便来了人家修了宅邸,有了足足十二条五里商街,与内城互相勾连之后,上京就胖了一大圈儿。

    如今南来的北往的商户都在上京集结,贩卖出各地特色后,再购入上京的各种好物贩卖全国。

    你说肥不肥?

    这日一早,依旧是四门钟鼓齐鸣,大门敞开之后,守门的兵丁却少了进城肥水,无它,进城的少了,出城的多了,如今内城的就是买个肉菜,也爱到城外的坊市寻个批发价格。

    更加上城外居吃住更方便,买卖随心,既不禁夜,也无严格管制管辖,便更自由了。

    说起来,那城外最值钱的京官,却是户部下辖的商税知事。这些官员那种肥,已然笔墨难以描述,竟是年年严打,贪污屡禁不绝。

    不与民争利,这个是儒家那帮子人的词儿,现如今这一对比,就是不识字儿的,都觉着读书人编出花稍那是骗人玩儿的,这么好的事情,早就该有了。

    不与民争利真的对么?儒家在这个问题上,遭遇到了相当实在的碰撞。

    说起来,这事儿刚出的时候,儒家那边折腾的厉害,竟是竞相奔走,齐齐反对来着。

    反对有用么?没用的,见到钱粮,什么说,什么学,那也是顾不住了。

    商税那东西实在厉害,短短几年,分着月份儿的在冲击着朝上的榆木疙瘩脑袋,一波一波的搞得大臣们好不眩晕。

    最起先,有商税的绝户郡!不,而今那边就富民郡,也有叫移民郡的。

    自从移民郡开始有了商税,这没过几年,朝上朝下的官员才发现,商税已然大于农税几十倍去,这么可怕的利润一出,那天下万般有道理的学说便都给击打的粉尘一般的碎了……

    这税是争不争呢?圣人们的书多了去了,到底是听谁的呢?那么就听不说“不与民争利的吧”。

    如此,儒家随之而变化,立时便多了子仁一派,相对而言,子仁还是很活泛的,人家不说与民争利这回事儿。

    眼见着今上内库肥硕,可大臣们却不敢跟今上就移民郡的问题挑,这已经成了朝廷如今的规矩了,七郡是万岁爷的私库,你的眼睛就是伤的流出血,妒的流了汤儿,这也没用。

    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除却交给今上内库的钱财,人家甘州已经养起了常州与青州,而今绝户郡却也再不能提了,谁不知道,凡举甘州来的,常州来的,青州来的,那必是有钱的主儿,有地的主儿,还是有本事的主儿。

    只可惜了,这样的人也不是好遇到的,无它,移民郡的人出郡须得去移民局申请,而外郡的人想入移民郡,那得审查资历。

    人移民郡的孩子出生,朝廷就给奶钱,布料,肉票,盐……这么说吧,这出生在移民郡的孩子是掉进福窝的,朝廷帮你看护到四岁养成了,立住了,这还不算完。

    到了七岁,甭管你什么出身,都能进皇家办的学校免费读三年,识字识数三年之后,就能进各种工厂做学徒了,那就能给家里赚钱了。

    除却这个,移民郡最令人羡慕的就是,人没有恶赋,没有苦役,那些看起来很苦很累的工,那都是建筑局的工人在做,甭看是苦工,一日出工四个时辰,忙完都各回各家做大爷去!

    人家拿的可是移民郡的六级工资,六级工就论钱说,年入二十贯少说,当然,这也不是说,就能拿二十贯了。这钱,除却给国家纳的个人所得税,教育费,保险费,许能留个十几贯。

    再别小看这十几贯,移民郡的物价跟外面可不同,每月人家可以享受凭票买低价的各种物品的资格。上京一头健硕的毛驴少说十五贯。

    移民郡人每年都有牲口票,这票是按人头给的,你家就是有个奶娃娃,人家也能赚票,这票还不分男女,都是一样的,女娃养大也识字儿的,认了字儿,十岁就能领零工回家做了,再大点,成了婚,人女娃能进纺织厂,也拿六级工资。

    说到最后,移民郡的人,是人人都能赚钱识字儿的。

    这么好,这还不可劲儿生去?待存够五十张牲口票,人家买毛驴亦不过是七贯钱,那你说移民郡美不美?好不好?

    好死了,然,死了你也是去不了!没身份到了移民郡你算黑户,这抓住了倒也没啥,苦役半年之后给你个路费,回原籍去吧。

    在没有比移民郡人更排外的了,无它,人家有个说法,这个说法就是,凭什么累死累活,每个月交了教育费,人头费,各种费……还有黑户不干活来抢你的资源?哦,想着不干活来享受我们的福利了?那可不成。

    如此,凡举有人悄悄跑过去的,不用移民局抓,人老百姓就齐齐上去围剿去了。

    现如今,移民郡再不从乌康郡迁丁,每州每郡如今都有迁丁司移民办事处,你要想去得去申请资历,请人做保,人家是有钱人不要,带家业走的不要,贵族世家出身不要,家中有案底的不要,人家只要清白的光户。

    简而言之就是啥也没有的穷的叮当响的良民,人家才要。有时候你也搞不清楚今上跟那位新出的宁郡王顾昭是怎么想的。

    哦,这位也了不得,一手督办了迁丁司,兢兢业业多少年人家才给今上打下这一片好家业。这样的足以功标青史的功劳堆积起来,才有了如今的宁郡王。

    宁郡王是打有了大梁朝,唯一的一位非宗室封王的,食五千户,从一品,授田五十顷。

    论说,这样的厚封,朝上必有争论,可偏偏到了宁郡王这里,上下均沉默了。

    没办法人出身好,护帝六星的嫡出血脉,跟皇帝家是结义兄弟,死了到天上还是兄弟。

    还有就是如今大梁皇帝是迁丁司养的,宗室也是迁丁司养的,读书人最最喜欢的各种皇家学院是迁丁司养的,最最重要的是,七郡的大业才走出第一步,给个郡王那都不算多。

    人家宁郡王与万岁爷没有给这朝上朝下添麻烦,这就可以了。

    世上有了宁郡王,便有了迁丁司,而后又有了改变整个王朝的大梁商税。

    自打有了商税,这户部就难做了,无它,陛下开始自己养宗人府了,自己养后宫了,自己管自己吃吃喝喝了,人家那是一改简朴作风,想修庙就修庙,想修坟就修坟,想修金銮殿就修金銮殿。

    宁郡王有钱,陛下想咋的他都不吭气。

    如此,甭说当今,就是当今去了换谁当皇帝,也不会讨厌这样的臣子。

    看着陛下内库的钱都堆成山了,再对比捉襟见肘的国库,这朝上朝下的脸便被打的火辣辣的。

    种种冲击之下,天承十三年,大梁朝的第一本税法终于出炉,税法出炉之后商人的地位总算是与平民相等了。

    而商人们仔细研究税法之后,发现这法并非只是简单的收钱了事,这法除保障朝廷的利益,也会保护他们的利益。

    就冲着这份十分公平的恩典,商人是齐齐响应国家号召,这税人家还特乐意交。这一下子便好了,户部随之也肥了。

    今上一看户部肥了,大手一挥便开始改造上京旧城,给官员们齐齐的将月俸提了两倍。

    如此,中下阶级官员便齐齐爱戴起当今圣上,称他为古今第一明君!

    却原来,这明君么,是这般来的啊!

    却说,上京依旧开了四门,巨大的钟鼓之声将沉睡的宁郡王府惊醒,大早上的,顾昭自床上爬起来,洗漱过后,便换了一套松快简单的蓝色金织麒麟服出门去了。

    郡王爷如今也是前呼后拥,随随便便出门身边少说也得簇拥三二十人,三二十这也不算多的,而今世道开始往精致奢华了走,开始讲究个气魄与排场了。

    郡王出行,自然也有些仪仗,不过顾昭是个接地气的好郡王,人家每次出门都平平常常,扰民清街在他看来是万万不可以的。

    骑着骆驼自家门口到御街……这一路上京的街道安静且祥和,早就不复当初的热闹,更多了一份儿大气庄严,新改造的御街全街用巨大平展的大青砖铺路,宽可十二辆大马车并行,更在两边栽种花圃,如今到了月份儿,那花圃里面的牡丹开的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一路疾行到平洲巷子,这边门房早就开了大门迎接着,顾昭下了骆驼,进了院子,上了小轿子被人抬着就一路往家中老国公养老的春寿苑去了。

    如今,顾家早就不是过去的顾家,这家是顾茂德夫妇做主的。

    那年老哥哥路上憨傻之后回到上京,卢氏大惊之后大悲,非要亲力亲为的照顾,照顾一个憨傻了的以为自己是五岁顽童的粗汉岂是简单的工程,没多久,顾茂德袭了爵位,接着顾家开始闹分家,而后卢氏病亡。

    顾昭目睹家族的新旧更替,他以前跟老哥哥认为的充满亲情,充满温暖的家,在那一刻崩灭了,他能感觉到家族在流血,这种血还是那种在心里流看不到只是疼的那种锥心刺骨。

    阿润说,顾家已然不错了,顾茂德愿意给自己嫡出的弟弟三成家业,庶出的也是每一家给了肥肥的一分。

    可顾昭却不以为然,他阿兄就爱全家和和美美,骨肉团聚,他老嫂子也爱。

    分家,是要了老嫂子命去的重要成因,如此,顾昭便跟顾茂德远了。

    这也是他坦然接受宁郡王这个爵位的原因之一,他虽是长辈,可顾茂德是族长,失去哥哥那些日子,竟是人人都来他面前拿大了!顾昭不愿意与之对碰,便与阿润商议了一下,拿了个郡王爵位。

    在顾昭的心里自然是有怨气的,这股气,是他对顾茂德的装聋作哑的恨,也是他对这对夫妇私下里折腾分家出各种手段的不屑,是伤了卢氏心给她带来打击令其过早去世的难以言喻的愤怒。

    直至现在,顾昭都没有原谅顾茂德,他们虽面子上过得去,可两人都知道,以后也就是那样了。

    顾昭按照以往的时间到了国公府,他乘着小轿往老哥哥养老的春寿苑去,在路过正房小院的时候,他的耳朵边,忽然听到那院子里传来一阵古怪的老三弦儿的声音,还有老者用沙哑的声音吟唱着什么。

    顾昭踢踢脚板,轿子停下,他掀开帘子,隔着薄墙听了起来。

    那院子里是这样唱的:

    夫人啊!你梦见,那桃花遍地三月开,开的是,红红一片纷纷落……

    唱到这里,那歌声停下,老者忽问:“夫人,可有梦到?”

    院中停顿了一下,苏氏小半天儿才道:“仿若是梦到了。”

    “这就是了!”

    又唱:桃花十里面,亲人想断肠,桃花唉——十里长,想起我那亲娘泪断行,娘亲啊——轻声呼唤夜夜想……

    老者问:“夫人啊,桃花女者,这是有家中女眷晚辈在思念呢,定是亲人有了冤屈了……”

    苏氏悲伤:“是是是,正是如此,我那可怜的铭慧远嫁外郡,如今都有二十了,还未有个一儿半女,可不委屈,呜……”

    苏氏开始哭,那老者又唱:桃花哟——十里香

    窈窕姑娘入碧窗,绿蕊破春风,万顷花红入梦乡……

    唱完,老者道:“夫人,你那闺女家,怕是有了春事儿,要进新人了……”

    苏氏大怒,在院里大骂起来:“我呸!我含在怕花,捧着怕摔,十里红妆陪送着嫁过去,而今这才几年,这贼胚子竟要纳妾不成……我可怜的娇滴滴的宝儿啊!”

    骂完,她又哭了!

    顾昭再也听不下去,这是无聊到何种地步,大清早的在家里竟然算起了卦来,他摇摇头踩踩脚板,那边抬着就走了。

    今儿老国公胃口好,一大早儿,他吃了十个大包子,还喝了两碗汤,喝完,老国公穿上鲜艳的衣裳,梳好头,脖子下面还带了个大金锁,他的两只手,一只手拿了个蚂蚱笼子,另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大号的竹马,眼巴巴的在院子口等“爹”带他出去玩儿。

    自打老国公傻了,他的智力便只有三五岁的样子,顾昭对他特别好,每天都要来陪他玩儿,带他出门去,他便认为,顾昭是他爹。

    顾昭下了轿子,老国公顿时满面笑容,咧着少了一颗门牙的嘴,连蹿带蹦的他就飞扑过来,口里大叫着:“爹!今儿咱们哪儿去!”

    顾昭也笑的开心,他道:“祖宗,今儿咱城外放风筝去!”

    没办法,爹都叫出来了,他就只能拿祖宗来还了……

    第一百五十九回

    却说顾昭接了老哥哥出院子,返回大门的时候,方看到一脸羞愧的苏氏带着一脸羞愧的媳妇儿焦氏在院门口候着。

    实实在在是这个叔叔来的太频繁,五年来,竟是一日不断,家里也想好好侍奉老爷子,可无论如何也是插不上手,顾昭不再信任他们两口子,这下子,整的顾茂德见天儿长吁短叹,心情十分不好。

    换了谁,被小叔叔这般无声无息的打了五年的脸,谁的心里也不舒服。

    顾茂德又不傻,他知道而今仗着爹在呢,若明日没了这个爹,小叔叔这个情分怕也就收没了。

    顾昭看苏氏一脸狼狈的扶着儿媳妇的手站在那里,他倒笑了,十分客气的与她说:“不怪你,不怪你,怪我今日来早了,到底是给您们添了麻烦。”

    苏氏也知道自己的行事被小叔叔看到,这毕竟是她家,顾昭的行为自然是瞒不过的。

    苏氏赶紧福了福道:“都是侄媳的错!叫小叔叔笑话了,这些时日侄媳这心里总是忐忑,心神不定的,成宿成宿睡不着……”

    顾昭上下打量苏氏,见她鬓角已然是斑斑白白,便在心里叹息了一下,这也是到了年纪做了奶奶的了,人这一辈子,你不想老,可是晚辈儿却一茬一茬的在后面赶着你老。

    他知道,苏氏这是到了更年期了,这两年顾昭也是常常读些杂书解闷,医书更也是通读了几本,如此他便到:“你这症状我倒是知道,可是心神不定,内心不安?”

    苏氏一愣,抬脸看顾昭,她向来是比七窍还要多二分的九窍玲珑心,顾昭这么一说,她以为是顾昭敲打她呢。

    顾昭失笑,微微摇头,却也不解释,他只是跟焦氏吩咐道:“你们也不小了,你母亲当了多年家,也……算是处处妥帖,如今她上了岁数,能不累,便叫她多歇歇才是。”

    焦氏赶紧应是。

    顾昭这才继续道:“我有个小方子,试试给你们母亲吃几剂,我观她面目苍白,怕是年纪到了,开始缺血,如此,你记好了……”

    焦氏赶紧叫人准备笔墨,顾昭提笔写到:酒炒菟丝子三钱,酒炒白芍三钱,酒洗当归三钱,大熟地(九蒸)三钱,山药三钱,白茯苓三钱,荆芥穗(炒墨)二钱,柴胡三钱。水煎服,一日两剂,忌辛辣。

    顾昭丢下方子,一只手牵着早就按捺不住的老哥哥出了门。

    待他们走了一会,苏氏才敢放声哭泣,她道:“我这是做了什么错事,上上下下我是哪里怠慢了,如今小叔叔脸上笑得甜,竟是要拿苦方子罚我?”

    说完,失控的站在院中嚎哭不提。

    顾昭是长辈,他给开了药,苏氏是吃也得吃,不吃还得吃,吃之前,却私下找了家里的家医看,此间未有更年期综合征一说,他们却说,此方舒肝养血,开的十分合症。

    苏氏得了解释,这才自我开解的吃了几日,不成想,却真的对了症状,竟吃的香,睡得着,面色也好了许多。

    所谓小人多歹猜,怕就是这个意思,不过,顾昭即便是知道也不多与他们计较,如今他算是更加沉稳了。

    今日天气儿好,日丽却不风和,顾昭带着阿兄到东门外僻静处放了一会子风筝,竟是一只都没飞起来,老公爷十分失望,已然开始撇嘴。

    顽童撇嘴是娇憨,他这一脸褶子撇嘴,那就是狰狞了。

    即便这样,顾昭却怎么看怎么好,见阿兄不高兴,他立马孝子贤孙一般的又哄了他去大街上玩耍。

    顾岩这才开了颜,立马骑着他的大竹马在前面开路,顾昭在后面一边不紧不慢的跟着,一边吩咐人去前面禁街,他倒不是怕笑话,只怕人用异样的眼光去伤害老哥哥。

    顾岩肆无忌惮的在街上骑了一会竹马,路过一间杂货铺呼啸着进去,没多久,挂了一身小玩意儿又呼啸着出来。

    那些玩意儿皆是孩童玩耍的一任兵器,小木槌,小砍刀,木制的镗等,整整挂了一圈儿。

    这兄弟俩从东门进,慢慢溜达的到了御街上,走得一会,顾岩看路边花圃里的牡丹开的好,便丢了耍器,要摘花。

    他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说是摘花,立马蹲下伸手就拔,顾昭也没有不应的,因怕有碍瞻观,毕竟这是御街,再者,也不能一直禁街,他便摆摆手,身边随行立刻展开四面帷幔,将这兄弟两,连着两池花圃围了进去。

    顾岩摘了四五朵大牡丹走到顾昭面前,帮他插好,然后咧嘴笑道:“爹!漂亮!”

    顾昭抿嘴笑,随他打扮自己:“嗯,漂亮,谢谢祖宗了。”

    得到夸奖的顾岩立马兴奋起来,他蹲下毫不客气的将那两池花糟蹋的不成样子,在幔帐里侍奉的,没有一个能逃过他的魔手,竟是人人一脑袋牡丹。

    摘了一会,顾岩眼神呆滞起来,坐在那里有些恍惚的道:“来人,取些瓶子来。”

    顾昭愣了一下,又笑笑,打发人就近又买了一些瓷瓶儿摆在地上。

    顾岩坐在那里,将七零八落的花儿全部插到瓶儿里,嘴巴里还叨叨呢,这瓶给老婆子送去,这瓶给阿弟,这瓶给小四儿,小四儿喜欢……

    忽有人在一边笑着说:“是呀,喜欢的紧,谢谢阿爹。”

    顾昭一抬头,却是顾茂昌站在幔帐边上笑眯眯的看着他爹。

    顾昭与他打了个招呼“今儿不忙?”

    茂昌摇摇头:“不忙,他们说外面禁街,我想着怕是小叔叔又带着阿爹出来糟蹋陛下这花儿了,就出来看看。”

    一边下奴搬来椅子,顾茂昌摆摆手,却一撩衣摆,盘膝坐在大街上,陪着他爹分花儿。

    顾岩感觉身边有人,抬头很认真的打量了一下,接着一脸甜笑着称呼:“请叔叔安。”

    顾茂昌笑眯眯的回:“请阿爹安,阿爹摘的花儿真漂亮。”

    顾岩脸上一阵恍惚,搞不懂这傻子为啥叫自己爹,他想不明白就只能抬脸看顾昭:“爹?”

    顾昭站起来,从袖子里抽出手帕,帮顾岩擦擦嘴角的口水,问他:“渴不渴,这会子太阳晒得很,我们去那边店里,给你买冰镇的果子吃好不好?”

    顾岩想了一下,看看一地花瓶,他认真的摇摇头:“不,给爹摘花儿。”

    顾昭笑笑:“好,那你便摘吧。”

    说完,他要了一把油纸伞,站着打开给阿兄遮太阳。

    顾岩坐在那里,眼神里一片糊涂,继续摘花,插花儿,忙的不可开交,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幔帐外面不知道谁说了句:“郡王爷,卫国公家的冯大爷来了。”

    顾昭抬脸笑道:“赶快叫他进来。”

    没多久,冯裳依旧是穿了自己那套万年不变的装备,宽袖布衣,木簪木屐,吧嗒,吧嗒的进了这里。

    冯裳一进来,看顾昭他们一脑袋花儿,顿时便乐了:“呦,郡王爷今日好风雅,这春风扑面,头上竟然开花儿了。”

    顾昭笑道:“可不是,我阿兄最会办事儿了。”

    冯裳笑笑,这才看地上盘膝坐着老国公,还有平洲县伯。

    他展了一下袖子,掸掸身上没有的灰尘,顾岩明白不明白的,也是一脸庄严,很尊重的行礼:“老国公好,顾伯爷安。”

    顾茂昌抬脸看看他笑着说:“是你啊,今儿怎么有空出来,耿公爷舍得放你出来?谢谢你头年送的粗粮野菜,家里吃的都合口呢,你有心了。”

    这两年,凭着冯裳百折不挠送萝卜,送粗粮野菜的耐心,他终还是走入了顾家的核心,最起码,顾昭跟顾茂昌不讨厌他,常来常往的也当他是一位不错的友人,素日家里有个聚会,茶会,有了喜事儿,不用说下面也是固定给他帖子的。

    冯裳笑笑,倒是坦荡荡的说:“伯爷那里就缺我这点东西,我那些,好在都是我亲手播种,自己打理的几分庄稼,一二分野趣儿而已,亏了伯爷不嫌弃。”

    顾茂昌笑笑,结果一边下奴端进来的水,一只手就着下巴,一只手小心的喂自己爹喝水,他道:“冯先生一片赤诚,十分真心,我怎敢嫌弃。”

    他们扯着闲话,却不想一边的顾岩却听了进去,如今他智力退化,糊涂的很,但也有本能,他见自己亲近的人与冯裳好,便也想对他好。

    顾岩推开顾茂昌递到他眼前的茶盏站起来,一伸手从花圃里揪了两朵牡丹递给冯裳。

    冯裳接过牡丹,满脸的夸张惊喜:“呦,还有我的呢?”

    顾岩见他高兴,他也兴奋起来:“哎!”

    说完,他一脑袋扎进花圃,竟然连根开始拔了。

    冯裳一伸手将两朵牡丹带在自己脑袋上,然后陪坐在顾昭身边,看顾岩玩耍。

    看了一会,冯裳鼻腔酸涩难当,眼角竟然泛出泪花来。

    顾昭歪头看看他,顿时失笑了:“思赞?这又是为哪般了?你这家伙,真真……是个多愁善感的,这都五年了,我们都不伤心了,你却来了这一出?”

    冯裳失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擦擦眼泪:“我哪里是为了你们!我是想起自己来了。

    以往我也没有跟你们说过,这么些年我竟是没有一日不悔的,旁人都说,是我养父连累了我,他们却不知道,没有我养父,哪有冯裳这条命啊!”

    顾昭与顾茂昌互相看看,然后都笑着点了点头,说实话,万千世界,人人皆俗,冯裳是宦门子弟,顾昭不歧视太监,可也替这个人才可惜。

    好在冯裳天性通达,最是潇洒不过的性情。

    换了别人,怕是要抑郁,悲愤死了。

    今日没想到,冯裳竟是这样想自己养父的,恨不得他养父活着,他好好孝顺!他一点也不忌讳自己的出身。

    一时间,他这话对了顾昭与顾茂昌的心思,这两人不由的便高看他几分。

    冯裳依旧陷入深深的追忆当中,依旧唠唠叨叨:“养父待我恩比天重,我却未曾好好孝敬过一日,而今看你们这般待老国公,我也是……我也是……实在悔的很,我养父像这样的自由,这样的好日子,竟是一天儿都没享受过。”

    顾昭拍拍他肩膀:“想开些吧。”

    冯裳苦笑着摇头:“哎,那里想得开,就宛如心里有了大疙瘩,提起来就难受的紧,不瞒郡王爷,思赞三岁丧母五岁丧父,天生是个来连累六亲的,父母故去之后,家中五亩薄田三间茅庐尽数被族里占去,那年我家小妹才三岁不到,因缺吃少药,没几天也跟着父母天上去了……

    如若是简单的欺凌,便也还好,可万没想到,那年腊月,家里小妹病饿而死没几天,族里竟有人出主意,想把我送到宫里侍奉人……”

    顾昭倒吸一口冷气,万没想到的事儿,这冯裳向来以风度气魄学识而出名,而今上京人们提起洒脱,大多也能想起几个例子,这冯裳是必然要说的一位。

    却不想,这人竟有童年阴影!

    顾昭上下打量冯裳,吧嗒下嘴巴,没长歪真不容易啊。

    冯裳不在意顾昭打量他,他只是继续叙述道:“我也不是族中第一个被送到宫里的,那年还真是万念俱灰,我那时候年小,只知道愤恨,想着有一日掌权了,便出来将那些人都弄死……”

    身边有人猛的一拍手,顾昭吓了一跳,转头看去,却是他老哥哥举着一朵花,神色肃穆的站在花圃里大喊了一句:“是该弄死!统统弄死!来人!取爷盔甲来,小的们!随爷出阵!”

    说完,顾岩蹦出来就要跑。

    顾昭照顾了他好几年,动作竟是比他还快,他上去就一把抱住自己老哥哥,连哄带吓的道:“祖宗那里去,那边有店家买好大的糖饼,我们买去好不好?”

    顾岩愣了一会,低头仔细想了半天这才点头,点完头他一本正经的跟顾昭说:“阿爹,待坏狗长大,转日就去边关寻你,做阿爹的先锋官可好?”

    顾昭笑着承诺:“好,祖宗,你说什么是什么,赶紧好好吃饭,快快长大,明儿长个大个子,我再给你买一匹小马驹儿……”

    顾岩立刻接话:“要红色的!”

    顾昭连连点头:“好好,红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咱买三匹,你换着骑。”

    顾岩听了好大的好处,这才放弃出征,转身,他是花儿也忘记了,瓶儿也忘记了,满腹心思都剩下糖饼了。

    顾昭拔去一脑袋花,整整衣冠要拉着哥哥去吃糖饼,没成想,顾岩赖在地上不走,非要爹背。

    背就背吧,这几年还背的少了,顾昭将衣摆束在裤腰,站在一边的顾茂昌羡慕的不成,他赶紧过去蹲下,用满心满腹的巴结哀求道:“爹,你也叫我背你一次呗?”

    顾岩是绝对不跟他的,没办法,依旧是顾昭背起自己老哥哥,顾茂昌在身后跟着帮衬。

    这三人远远地走着,仆奴们慢慢的跟着,冯裳牵着自己的驴,在他们身后看着。

    他不知道多羡慕呢,自己都没有这样背过爹一天。

    那年,族里把他作价两贯卖给大太监,他以为此生都完了,却不想,没两日他被他爹接了出来,他爹将他背到二十四衙门边上的的小巷子,一脸哀求的看着他说:

    “你不认识我,论辈分,我是你六叔,如今是我赎买了你,你给我做儿子好么……我养你,我供你读书,我给你钱,给你娶媳妇……以后,以后我也不用你养,我……我死了,你能装殓我么,能给我初一十五烧张纸么……”

    顾茂昌托着自己老爹的肥屁股,一边走一边往后看,然后说:“叔,冯裳在后面哭呢!”

    顾昭将老哥哥往上一颠,一边喘气儿一边说:“想起什么伤心事儿了吧,人这辈子不都一样么,你别看他,平时多陪陪你爹……”

    他话还没说完,背上的老哥哥就傻乎乎的重复了一句:“陪你爹去!别老跟着我爹。”说完,他还用手大力的推开他。

    这下,整的顾茂昌也想哭了。

    第一百六十回

    却说顾昭陪着老哥哥吃罢午饭,看着老哥哥有些困乏,这才亲自送回去,看睡下了,方才离开。

    自平洲巷子出来,顾昭并未回家,却上了车子,一溜往二十里外的关山去了。

    关山不大,属青龙山一脉,以盛产上好的青石料出名,京中大户家门口的石狮子多出于此,过去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石匠,采石场。

    天承十二年,今上将此地方圆三十里分封给了平洲郡王顾昭,因关山周围不适合耕种,这样的封赏便算不得厚封,如此,便没有人闹腾。

    顾昭得了关山之后,跟周围的石匠签了雇佣合同,以每年百万贯的投入,开始在关山进行了一项巨大的工程。

    这种工程无非就是顾昭的某种欲望,他想,人总会死去的,那么证明自己活过的方式有几种呢?百万大移民计划算是一个,那么关山工程便是第二个了。

    他想在关山掏出九十九个山洞,在九十九个山洞里,他不会将历史,还有宗教的任何一描绘在洞窟的石壁上,他就想将现在有的那些戏剧,农书,律法,一些可以传承的匠书,还有启蒙书等等学问篆刻在石壁上。

    如此,即使以后天下改朝换代,因不涉及历史,希望它们可以保存下来,再不若那些竹简,纸书一般,在历史的卷裹下颠沛流离,最后失去传承。

    这个想法传出去之后,朝上朝下忽然便奇妙的有了化学变化,谁不想名流千古呢?就连赵淳润也想,如此,今上大笔一挥,写了劝学的诗句,还写了警示文,这玩意儿,在顾昭看来,就是皇帝做了个序而已。

    那序是这样写的:梁天承十五年,国无内忧,未惶外事,广地千里,各安桑梓,诸子百家,竞相争鸣,歌赋诗辞,溢美天下,渔农工商,繁碌如鲫。为免除后世无缘奇书绝技之恨,承上天之畀先贤之启,集今世众家所长,嘱淹贯博洽之士,广搜博征,分门类聚,以取众长,經書子史,百家九流,詩文传記,稗野杂著,皆有所猎,今各路奇书篆于关山,传承后世,镌此于处,以记吾怀,子孙后代,万勿损毁,以泽苍生,福陂后代……

    顾昭后一想,不对啊!凭啥我出钱你作序?你写我也写。

    于是,他便动笔,写了第二篇序文,此序文的内容很直白的叙述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顾昭的爸爸出征,在攻打某地的时候,打开一读书人家的书库,这户人家已经传承了几百年了,据说是留下了无数的书籍,可是子孙无用,变了性情,对书籍未作良好的保存,因此,家中书籍大多坏损,竹简脱散,羊皮霉烂,只有铭刻在铜器上的一些文字得以保存。

    回到家里,老大人常跟子女叹息,他虽武人,可看到千年传承断代,竟时常痛心,常想,要是有什么办法将知识传承下来便好了。

    如此,便有了今日的关山石洞,也称百家石刻。

    这百家石刻一出,立时便被天下文人当成了脸面工程,也是啊,谁不想名流千古万世呢?朝中文人多少有些牙酸,武勋人家做此事,这实在是在打他们的脸。他们倒也想做,然,无那么多钱啊!

    如此,大有大作,小有小做,没有关山,老家后山掏个洞也是可以的么!如此,折腾石洞一发不可收拾,竟然有了祸害的势头。

    亏得没多久,朝上颁布了律法,不得到处掏洞祸害生灵,也严格规定了石洞的规格规模,还在每一郡州勘探了适合做石洞的青石山,固定了地方,就如牌坊一般,你家若有功于民,有功社稷,就给你一块地方,你过来自己刻,在自己家后山掏洞,那是违法的。

    如此,这个石刻竟也成了朝廷的一种赏赐,在顾昭看来,赵淳润这厮竟然是越来越会省钱了。

    啊!

    呸!!

    这事儿流行起来没两年,如今凡举是个大家大户,先要看家里的门第之外,还要看他家有没有洞。

    这些人,包括顾昭自己也是万万没想到,这事儿还真的是办成了。

    大梁书刻就这样奇迹般以星火燎原之势成为一种文化,还发展出了各种流派,非但是文化,几千年,甚至万年之后,无数王朝湮灭,而大梁朝还真是借了这些石刻书的光芒,奇迹般的保留下了最宝贵的一笔历史财富。

    而这笔财富,使得关山附近的人,光干旅游业就吃了万年祖宗赏的旅游饭。

    当然,赵淳润,顾昭这两个名字,也就这样犹如石刻一般的留了下来,捎带还有顾昭他爹顾狻猊。

    自关山工程开始动工,它自然也成了很神圣的地方,最先来的是金山主,这老头自打知道这事儿,就开始跟朝廷申请金山石刻,不过,这一次,赵淳润吊着他,竟不允许。

    无它,天下石刻人人去得,以金山那种传统的小气劲儿,天下读书人凭啥去看?你既不开放,我就不赏这个面子。

    赵淳润想着,这个脸面留待阿秀登基,他来给吧。

    却说,顾昭来到二十里地以外的关山,天色已然是申时初刻,下得车来,那边看工程的家将顾槐子早就候着,见顾昭下车,这才来报说,才将燕王带着一群人上山了。又说,二老爷府上的孙少爷顾允清在家里山下庄子里住了有半个月了,来的时候,孙少爷还带了足足有十车的书简。

    顾昭听完就笑了:“排着呗,以后的事儿,谁知道谁做主呢?这人啊!肠子的弯弯都长的不一样,圣上定的目录要最少刻上十年去,先贤们又是十年,到那时候,都尘归尘土归土了,真有意思!我都没想!他到早早的排上队了!他算老几!”

    顾槐子低头陪着笑,他能说什么,七爷的嘴巴就向来没客气过,非但不客气,还恶毒的很。

    金山主的面子都能驳了,二老太爷又算什么呢,如今他百事不如意,爵也让了,兵也不领了,朝上用的可是五爷。

    顾昭上了滑竿,被一群人簇拥着往山上抬,这一路,除五车宽的上山青石台阶外,道路两边皆是石刻圣人像的巨大石胚,圣人像后,是从附近拉来的田土覆盖,土上种植桃李树,象征桃李满天下之意。

    如今,那些树木还未长成,圣人像也没起几座,不过,按照这些圣人的出生年限,已然排了位置。

    最底下的两位圣人一位是造字的,一位是造笔的,以后圣人排到这一代,顾昭还想将这一代造纸的匠人也给立个小像……

    将匠人留在这里,也算是顾昭为了天下匠人谋求福利的一个大工程了。他想着,凭你那一代的当权者,除现代外,凭谁上台拉拢的亦不过是天下的读书人。

    如今他将关山腹内掏出来的巨石,全部雕成各代读书人的先圣,看谁上台敢来这里折腾。

    事实上,还真没人敢来折腾,只是此间有个笑话,只可惜顾昭自己是听不到了。

    关山石刻刻到第四十洞的时候,顾昭去世,后世不敢破坏他生前制定的规划图,便在不远处的青龙爪,折腾出了第二座洞刻,那边是谁当权,谁去立一番石像,等再有人推翻这个王朝,石像自然是全部推掉,再来一次。

    如此竟推了十六次,这才完整的保存下来。后世有个词儿,名曰:推十六次!这句话象征着王朝更替,岁月无常。

    一路被抬着上山,看工程顺利,顾昭的心情也是越来越好,如今关山才开采到了第二洞,工程进行的细腻而缓慢。因他不想留下一个类似于为了开运河,修建陵墓而劳民伤财的名声,他这里便严格的制定了规格,那就是,在关山工程的石匠工人不得超过五千这个数儿。

    细水长流才是真正做人的态度,什么事儿啊在顾昭看来做大了,那都没好事儿,这是血淋淋的历史教训。

    这一群人上到半山,便遇上了赵元秀一行人,顾昭下了滑竿,当着众人他便与赵元秀行了半礼,赵元秀与他品阶差不多,贵在血统。

    赵元秀当着人也是彬彬有礼的回了半礼之后,这才打发了众人远远跟着,爷俩这才有说有笑的拾阶而上。

    顾昭笑眯眯的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二十一岁的赵元秀如今已然长大,更是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父亲了。

    这娃不若他父亲那般情深,命相更比他父亲好上百倍去,除六岁之前他有些颠簸之外,六岁之后,皇帝观是赵淳润为他打开的,世界观是顾昭为他打开的。

    相对比头上那两位,赵元秀接收到的教育绝对与众不同,他所有的课程中,金山主他们所推崇的古老的皇帝教学他学的最少,如今,他是每一年按照顾昭推荐的地方出去一次。

    顾昭是这样想的,你不能像古老的华夏传统皇帝一般就以为你站在世界的中心,你就以为你是正当中了。

    你得出去,你要去看看世界有多大,知道海的那边有多么宽广,你必须要明白,你今后要争戈的土地在哪一片,你还要明白,你管的那些人,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就是顾昭想的世界观。

    如此,燕王每年都要出去浪荡小半年,以普通人的身份,在寻常的人世间活着。

    待他回来,赵淳润又会带着他批阅奏折,手把手的带他做实习皇帝。

    其实,明面上的兄弟三人无论怎么看,赵元秀血统最低,天份也是最低的,可,由于他接受的教育不同,站的台阶不一样,自然看得风景也是不一样的。

    就这般,他远远拉开了与那两位的距离。

    多年前,十六岁的赵元秀在一次远行当中,遇到了他的初恋,那年他假装寒门学子,化名顾秀,在远山书院读书,读书期间,赵元秀爱上了自己老师的女儿,他想娶她。

    作为皇帝的赵淳润自然是不想儿子娶这样的女子,可当年顾昭说了一句话,这话是这样的:

    他又不靠联姻讨好谁,咱们这一辈子就若老鼠一般的不敢站在台面上,难不成你还想折腾他?

    于是,赵元秀便找了三王里门第最低的妻子。

    顾昭原以为这小子这辈子是个挚情挚爱的,可谁也没想到,这闸门一开,三五年之内,他总能整回一位“挚爱”来。

    这下子,顾昭怒了,提着板子追着他满院子跑,硬生生的打了他一顿不说,父子俩还进行了有关于爱情与家庭的一次长谈。

    当然,这里顾昭也不能说赵元秀错了,赵元秀,其实就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典型的皇帝型人格。

    爷俩拾阶而上,顾昭没吭气,赵元秀便开始汇报事情,想叫小爹爹拿个主意,在他心里小爹爹就是“娘”,是世界上最最心疼他,最最怜惜他的人,他能自由自在的跟“娘”撒娇,跟“娘”要他的私房,能跟“娘”唠叨心里话……

    他心里清楚着呢!小时候夜里做噩梦,一哭,没多久就能听到门响,然后他小爹爹披着衣裳,蓬着头发,反穿着鞋子跑过来,先是上下将他摸一便,接着抱着他一边哼歌一边安慰。

    世界上,谁能这样?也就是“娘”了,再没有像小爹爹这样全心全意心疼他的人了。

    “小爹爹……”

    “……在外面呢,你就注意一下吧!啊!”

    “哦。”

    “今儿怎么闲了?到我这里了?”

    “看您这话说的?你把这里说的这么好!我不看着怎么成?您那侄孙子见天在山下巴巴儿看着,您可说了,以后这个是留给我的!

    我的东西,自然我得紧看着不是!还有……您冤枉我!我哪里清闲过,这才回来,门下就跟我说那两位虽不出来,手早就伸到这边了,他们不安分我便得过来露个脸,稳稳人心罢了。”

    顾昭瞄了赵元秀一眼,二十一岁的赵元秀足足高过顾昭半头,身材高大不说,虽没他老子漂亮的那般惨绝人寰,好歹是能见人的一张充满正气而英俊的面孔。

    嗯!这才对么!这才是皇帝脸呢!

    顾昭失笑:“你话那么多呢!”

    赵元秀一脸不在乎:“哎呦,这不是刚看到您么!打甘州回来我还没见您呢,话存下来还不许我一次倒干净了?跟您说吧,甘州那营生那就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您倒好丢过去您就不管我了,您出去看看,外面做个县丞的都带几位门下,哪有我这样的光杆县长,出去看看我还自己赶个驴车……”

    顾昭失笑:“甘州的那些官员不个个都这样?偏你就不成?别人也是骑驴上班!慢慢努力吧,当了州长你就可以坐车了,嗯!到时候你就能有秘书了!”

    赵元秀停下脚步,四处看,小半天他吧嗒下嘴巴,语气忽变的十分漂浮,踩在云端上一般的他道:“小爹爹,父皇那样说,您又是这样安排我!我……我是真糊涂了!您说,千年了!这些人怎么当官的?您……您又是怎么知道……可以那样管下辖之民的?它……它跟父皇说的不一样,也跟金山先生说的不一样。”

    顾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背着手跟赵元秀一起从山中间往下看,那山下远看去,是一望无际的未知……

    树木村庄,影影绰绰,工匠们指甲大小的房子一座挨一座的,更远处是青龙河,河水泛着银色的光芒自在无比的流淌着……这条河在乌康叫长河,在上京它叫青龙河,它一路缓缓而行高处而下又通向大海……

    赵元秀在移民郡呆了三年了,每年他都要去工作几个月,他从村官做起,如今做到了县长……最后他会接受七郡,一路做到皇位上。

    现如今他完全的接受了两种政体,而这两种方法在赵元秀的脑袋里反复互相碰撞,那种好?那种坏?赵元秀也是十分的迷茫的。

    顾昭看了一会问他:“累了?”

    赵元秀回答:“嗯,有些,想到这边的小皇庄休息几天,想带孩子们玩玩,您也说了父亲的爱是不一样的……”说到这里,他一脸恼羞的抱怨:“家里太吵了!”

    顾昭哼了一声:“该!叫你花心。”

    赵元秀不服:“您这可是说错我了,回头瞧瞧史书去,上下千年,我这还算多?王妃,夫人,美人,宫人您算算,我才几个啊?”

    顾昭听了之后,他眼睛下斜,鄙视一般的瞧瞧他裤裆道:“小心点吧,磨秃了当心没的用喽!”

    赵元秀脸上涨红涨红的小声喊:“哎呀!您看您,哪有您这样当长辈,旁人只求子孙兴旺,到了您这里倒好,生怕我多了?”

    顾昭不欲与他争论,背着手往前走。

    赵元秀站在原地失笑着摇头跟上。

    其实,后院的事儿,他自己心里有数,他自小孤独,那时候总想着有个大大的家庭,有一院子的孩子可以陪伴他。

    当然,作为未来的皇帝,他也非常清楚,有些事情必须有尺度,这个尺度就是如今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今后……就顺其自然吧。

    爷俩又沉默的走了一会子,赵元秀忽然道:“小爹爹,宫里的胡氏病重怕是不成了,阿父的意思……那两人该出来了……”

    第46节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