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 与君缘

正文 第10节

    与君缘 作者:若花辞树

    第10节

    她说罢便沉下心去,专注脉象,并未看到孟脩祎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

    脉象和缓,不沉不浮,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奏甚是均匀。

    陛下身体,向来健康。

    暮笙收手,取出脉诊,放回到她的医箱里,口中道:“陛下身体康健,是大晋之福。”她说着,抬起头来,望着孟脩祎柔声道:“只是近日陛下忙忙碌碌,连片刻休憩都不得,这样下去,累坏了身子如何是好?还请陛下劳逸结合,保重自身。”

    她念念叨叨地要皇帝注意修养,哪怕再忙碌,也要匀出时辰来小憩片刻,让紧绷的大脑能舒缓舒缓。孟脩祎心中微暖,只是很快,那种让人留恋不已的暖意便消散了去,随之而来的是无边的寂寥。哪怕暮笙就在这里,她心心念念了多年的女子就在她的身边,她仍觉得孤单。

    孟脩祎垂下眼帘,唇畔微微翘起:“你放心,朕身边那么些人,却不是摆设,麦荣恩絮叨起来,可比你更烦人。”

    一旁侍奉的麦荣恩听了,满是委屈道:“微臣还不是担心陛下累着,倒讨了陛下的嫌了。微臣还是躲远些,省得陛下又觉心烦罢。”

    说是这样说,他足下却是稳稳,半点移动的意思都没有,面上那装出来的委屈也不见得多逼真,倒是将他的机灵显露无疑。

    孟脩祎笑瞥了他一眼,道:“知道惹朕心烦还在这杵着做什么,还不赶紧退下。”

    麦荣恩顿时哭丧着脸,恭敬地做了个揖:“陛下既厌了微臣,微臣退下就是了。”一面后退,一面还不忘四下使眼色,带着一室宫人都退下了。

    能在皇帝身边侍奉的人,总是有不凡之处的,不过瞬息,殿中便只剩了孟脩祎与暮笙两个。

    暮笙笑道:“不想麦大人竟这般有趣。”平常见到的麦荣恩都是威严且圆滑的,从未有过这样讨巧儿活泼的一面。

    “他自小就跟着朕。”孟脩祎意简言赅,暮笙却明白她的意思,陛下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

    本是孟脩祎坐着,而暮笙是立着的。殿中没了其他人后,孟脩祎便随意地往边上靠了靠,又示意暮笙坐到她身旁来。

    这会儿殿中正静谧,她们也很久没有这样亲密地相处过了。暮笙心神微动,顺从地坐到了她身旁,微微地依靠着她。

    孟脩祎抬起手,握了握暮笙的肩膀。殿中温暖,二人都除去了外层的大衣裳,孟脩祎单手便能将她拢到自己的怀里,但今日,她却显得格外守礼,不过略略地碰了碰暮笙的肩。

    暮笙略有些惊讶,陛下向来是得到机会便要蹭到她身上,哪怕没机会,也要制造机会来亲近,极少这般不动声色的。孟脩祎好似察觉到了她的疑惑一般,抬手轻抚她的脸颊。那极温柔的触碰将适才的反常都驱散了去,暮笙微微侧脸,却没有避开,绯红的脸颊因羞涩而灿若朝霞。

    孟脩祎凝视了她片刻,方笑着道:“你这样,真好看。”

    暮笙的脸颊顿时更红了,支支吾吾的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她心里是欢喜的,女为悦己者容,陛下喜欢她的颜色,她便觉得胸口像在冒泡泡一般,欢喜不已。

    知道她矜持,这会儿定是窘迫极了。孟脩祎便不再逗她,轻轻的抚摸了她的肩膀,作为安抚。她总是如此体贴周到,暮笙很承她的情,面上仍带着羞涩的余韵,话语却大方起来:“陛下这几日忙什么呢?”

    “淮安君快回来了。还有那些参劾你的奏疏,朕都留中了,带淮安君到京,自有更大的事儿盖过去。”

    说到底,哪怕后面站着皇帝,暮笙也不过五品,等淮安君回来,掀起的风浪,怕能席卷半个朝堂,暮笙的事,自然就不那么显眼了。

    闻音知雅,暮笙睁大了眼睛:“君上果然查出眉目来了?”

    “你的哥哥你还不了解?倘若没把握,他怎敢上那样的折子?”孟脩祎颇为好笑道。

    暮笙很不服气:“臣只以为哥哥是得了陛下的指示。”在那样的节骨眼上,那样一道恰到好处的奏疏,不免让人觉得是早早就安排好的。

    孟脩祎身子向后一倾,稍稍拉开了点距离,漫不经心地道:“朕可没指示他,不过提点了一句便宜行事。”裴谌很懂得分辨形势,更知道如何能对己方有利。大家族出来的公子,眼力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

    孟脩祎说罢,似突然想起来什么一般,说道:“你现在也不如往日清闲了,太医署的差使,便不要兼着了。”

    她突然说这个,暮笙甚是不解。

    孟脩祎柔声解释道:“你常在朕身边,朕身体好不好,你定能最快知晓,做不做医正,并没有什么区别,朕也很信得过你。”

    她说得句句在理,暮笙一时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驳。

    ☆、第四十七章

    这事来得突然,纵然寻不出理由反驳,暮笙依然直觉出一种怪异来。她想了想,试探着说道:“那么,臣回太医署便为陛下细细甄选,看哪位医术高明的太医可提拔?”

    孟脩祎拧了下眉,张口欲言,看到暮笙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便温柔地笑了一下,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做什么这么看着朕?你如今忙得很,甄选新医正的事不必你管,自有其他几位医正协同太医令去办。”

    她语气自然,与往常别无二致,暮笙完全找不出破绽,可即便如此,那种惶惶然的不安,不仅没有褪去,反倒愈演愈烈。

    因先皇后生孟脩祎时难产而死,孟脩祎幼时极不得先帝喜爱,被撇在偌大宫殿一隅,几乎是自生自灭。身为嫡皇女,连几个庶出的皇子都比不上。但她要活下来,她知道自己嫡出的身份是其他几位皇子登上皇位最大的阻碍,因而,他们彼此争斗再烈,一对上她,也会团结一致。她比这座宫殿中的任何人都举步维艰,一个不慎,便粉身碎骨,也比任何人都有胜的欲、望,她的选择只有两个,皇位或死。

    十几年的战战兢兢,宫廷磨砺练就她敏锐的洞察力;为了皇位努力讨好不喜欢她的父皇,让她学会隐藏情绪;而幼时心灵的颠沛,时时身处算计的不安,让她对事物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望。

    现在,她敏锐的洞察力又产生了作用。她发现了暮笙的不安。

    倘若,只将她当做与大臣侍卫内宦无差的寻常人,处理起来便可少许多犹豫与迟疑吧?不知怎么,孟脩祎的脑海中闪过如此荒谬的念头。她在心中笑了笑,面上却极是正色地与暮笙道:“此皆小事,不值得你费心。你要留心的是,淮安君就要回来了,很快,就可以让裴伯安血债血偿。”

    这句话,顿时就夺去了暮笙全部的心神。

    百姓的抗灾能力颇为强韧,只要与他们时间休养生息,便可恢复生机。经过连日救济维护,受灾郡县终究稳定,百姓免于饥寒,喝上了一口清粥,好歹熬到了春日。朝廷将受灾之地民户重新造册,派发耕地,再派下春种,他们便能重建家园了。江浙之地,土壤肥沃,风调雨顺,过不了两年,便可将水患的阴霾全部驱逐。

    身负重任的淮安君终于返京。经海定提示,他们查找的方向便明白起来,加上民心所向,诸人回京之时,已身负充足证据。

    裴伯安免职归家,却仍操纵着朝堂。眼见淮安君归来,不免打起精神来。与他一党的大臣自是竭力为他辩护。孟脩祎不愿朝堂太过动荡,待裴伯安死了,这群人群龙无首,她自能从容收拾,便显露出余者不问,只诛贼首的意思来。一时倒有不少大臣迟疑起来。

    在裴伯安眼中,皇帝这就是奸计百出,歹毒得很。

    他一身便服,高坐堂上,看着底下神色各异的党羽,冷冷一笑:“诸位莫不是忘了往日做过什么?圣上放得过诸位一时,还能放过诸位一世?”

    此言一出,众人一凛,面面相觑之后,忙站起身来,恭敬拱手道:“吾等唯裴公马首是从。”

    皇帝已显露出獠牙,那三十余位同僚她说处置就处置了,哪怕劝谏的奏疏堆满案头,她都一丝不松,这样的圣上,哪是眼中容得下沙子的。

    稳定下人心,裴伯安站起身,朝众人郑重拱手:“老夫遭难,诸位也轻松不得,眼下唯有同舟共济一途。陛下再铁腕,难不成还能清空半个朝堂?”

    众人异口同声道:“愿与裴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裴伯安满意点头,在场都是三品以上高官,只要大家扭作一团,陛下能将他们如何?她想做明君就要顾忌自己的名声,刻薄不仁义,可不能出现在她的身上。裴伯安满是深刻纹路的嘴角微微的弯起,露出一个隐晦的笑意。

    突然,门外传来一声小厮的叫唤:“公子。”

    堂上众人都朝门外看去。

    裴伯安双眉微拧。

    裴绍不情不愿地走了出来,在这些位高权重的大人们的注视下,心中顿时升起受到压迫的不自在来。然而他到底见过世面,理了理衣袍,便落落大方地走进来,冲着裴伯安行了一礼:“见过父亲。”

    裴伯安面无表情地点了下头。

    裴绍又含着谦谦君子的温润笑意,四下作揖:“小侄见过诸位大人。”

    众人不知他怎么出现在此。若是裴公的大公子,倒可理解,这位小公子除了那年科考夺魁,便一直默默无闻,然而状元,每三年便有一个,常人听来高不可攀,对他们这些居高位的前辈而言,不过如此。

    裴绍感觉到那种轻视,更是拘谨起来。

    还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人,和善笑道:“公子客气,不必拘礼。”

    裴绍顿时松了口气。

    裴伯安坐在高位,底下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相比那逆子的老成圆滑聪慧,绍儿还需多加教导。这短暂的失望没有逃过裴绍的眼睛,他抿了抿唇,想到备受人推崇的兄长,心中不平愈盛。

    “你不在房中攻读,到这做什么来了?”裴伯安问道。

    裴绍恭声道:“儿见天色已晚,父亲与诸位大人尚未用膳,赶来侍奉。”

    裴伯安面无表情地点了下头:“这里自有仆从,你退下吧。”

    裴绍顺从地低下头,拱手称是,无人看到在垂首一瞬,他眼中闪过的不平。

    父亲口上说着看重他,却从不曾信任他。

    朝廷上的争论进入瓶颈,淮安君带回的证据,足以指认裴伯安炸堤,裴伯安一口咬定证据皆伪造。这时,重要的证人临安郡守在狱中自尽,顿时,情势似乎又有逆转之势。

    孟脩祎不禁好笑,亏他做了一辈子官,竟然以为如此负隅顽抗就可以阻止她。

    暮笙看得殊为气愤,不过,她有别的事。

    淮安君一回京便忙得脚不沾地,半丝空都腾不出。孟幼琳听闻孟幼舒回来,便闹着要家去,不愿再呆在宫中。

    孟脩祎见暮笙专注朝上,恐她太过焦急,便令她送孟幼琳归家。

    暮笙只得将自己接来的人,又好好的送回府去。

    一路上,孟幼琳说个不停:“阿舒终于回来了,陛下说我长高了,不知阿舒看不看得出来。”

    “你说阿舒瘦了么?奔波在外,定是辛苦,我回去便给她炖汤好好补补。”

    “我天天都想念阿舒,阿舒会不会也是天天都想念我?”

    满是兴奋与期待。

    暮笙渐渐为她纯粹的欢喜所染,不禁想起那个能让她这般心心念念的人,连这段时日时刻被她惦记在心的进展都暂抛去脑后。

    孟幼琳听到孟幼舒那刹那,那种打从心底散发的喜悦让她容光焕发。不需要看到,当孟幼舒靠近,她就知道她回来了。

    与其说是她听见了熟悉的脚步声,不如说是她感觉到孟幼舒身上熟悉的气息。

    这姐妹真是情深。暮笙不由叹道。

    然而,当孟幼舒在看到孟幼琳那一刹那,扫去满面疲惫,只剩由衷惊喜地将孟幼琳拥入怀中,孟幼琳乖巧靠在孟幼舒的怀里,像小猫咪一般软软的唤:“阿舒。”暮笙总觉得,似乎,这姐妹二人的手足情有种暧昧的黏腻。

    那念头一闪而过,快得如夏日天际的闪电。暮笙不得不在心中唾弃自己,真是,越发荒谬了,竟这般揣测纯洁的手足情。

    ☆、第四十八章

    久别重逢。

    孟幼舒这般自持的人,都禁不住心中的激荡,小心地捧着妹妹的脸上上下下看了仔细,唯恐自己不在的近半年中,妹妹受苦。

    孟幼琳笑眯眯的,任她打量着,一只手牢牢地拽住孟幼舒的手腕。孟幼琳极喜欢这种与姐姐肌肤相触的感觉,仿佛只要双手紧握便能填满她的整颗心。

    被忽视了许久的暮笙终于轻咳了一声,她咳完,自己脸先红了,打扰了叙离情的姐妹,真是抱歉得很。

    “天晚了,寒气甚重,君上不妨先入屋去。”暮笙道。

    孟幼舒近日都在外奔波,裴伯安是一件,临安郡守狱中自尽是另一件,此时已是紧要关头,是臣压倒君还是君诛灭臣便看这几日了。她半点不敢懈怠,故而回府已是更深露重。

    “参政说的是。”孟幼舒自重逢的激荡中平静下来,轻轻地拍了拍孟幼琳的手,感觉到掌心细腻的肌肤,她由衷感激道:“这数月,多谢参政照顾舍妹,陛下那里,本君将亲去拜谢。”

    不过举手之劳,当不起淮安君如此郑重的道谢。暮笙推辞一番,便告辞了。

    孟幼舒还未用过晚膳,携孟幼琳走入堂中,令仆从摆膳来。孟幼琳一直紧紧地依靠她,小手牢牢地揪着她的衣袖,亦步亦趋地跟在她的身后。

    这很轻易便让孟幼舒想起小时候,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妹妹就着这般像个甩不掉的跟屁虫,她走到哪儿,阿琳就跟到那儿。她回过头去,正想调笑几句,便看到灯光下,阿琳如泉水般清澈的眼睛,还有她红润如樱花般美丽的双唇。

    阿琳长大了。不过几月不见,她脸色肥嘟嘟的婴儿肥都消退,瘦削的下颔,如玉雕琢,肤如凝脂,粉嫩润泽,如初露尖尖角的小荷,带着清澈的水珠,天然去雕饰。

    孟幼舒顿时便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她抬手轻抚孟幼琳的脸庞,这个动作,她小时候常做,阿琳的两颊鼓鼓的,软软的,肌肤又嫩又滑。阿琳很乖巧,总是一脸明媚地仰头看她,唤她阿舒,纵使后来眼睛看不到了,她仍是这般依恋她。

    孟幼舒忽然就觉得有些闷闷的,妹妹长大了,就该出嫁了。她的依恋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了。不由自主地那抚摸着孟幼琳面庞手便向上,放在了她的头顶。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几个月不见,阿琳却窜到她鼻梁的位置了,孟幼舒神色柔和起来,语气如春日的流水一般温柔和缓:“阿琳,不管你到了哪里,我都会一直庇护你。”

    孟幼琳抬起头,满面不解,她无神的眼神格外干净,像她这个人,从小就善良。孟幼舒的眼神愈加柔和。

    皇帝对江南归来的众臣论功行赏,或赐金银,或晋官职,,皆是中规中矩,唯有一人相当打眼。

    御林军左羽卫将军裴谌被皇帝超擢为御林军统帅,正二品,又赐予他三等神威将军的爵位。一时间,裴谌在京中风头无二。

    如此恩赏,实在有些过了,尤其是裴伯安一派,自然没忘记裴谌远在江南时便上奏疏坑了裴伯安一把。众臣纷纷劝谏皇帝,称恩赏太过,官爵乃公器,不当胡乱与人。皇帝自是不理会他们的。如此厚赐裴谌,可不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本身透露出来的讯息。

    孟脩祎擅谋人,她知道,很快,便会有鱼儿上钩。

    接下去,对裴伯安的打击更是步步紧逼,毫不留情。

    皇帝铁了心要对付某个大臣,哪怕这个大臣再强势,再拉帮结派也是无用的,皇帝先天便占住了优势。

    裴伯安一派不由节节败退。皇帝再次重申只诛贼首,余者不问。

    这回,终于有了回应。

    裴伯安之子裴绍出首,亲笔上书告其父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等十余项大罪,连江南的堤坝案,也拿出了证据。

    接到裴绍上书之时,孟脩祎正与孟幼舒说话。

    孟幼舒看着她的脸色,笑着称赞道:“陛下神机妙算,这裴绍果真耐不住了。”

    “他这等自私自利之辈,定是以自身为重。”孟脩祎看着那白纸黑字,唇角流露出刻薄的弧度,“而今这等情势,他定自危多时,看到朕不但不曾迁怒裴谌,还多加厚赐,必然也想效仿裴谌,来一个戴罪立功。至于裴伯安如何,哪有他自己性命、荣华富贵来的要紧。”

    当初为讨好裴昭,她曾调查过裴昭的家人,也好知己知彼,那时,她便对裴绍有过了解,这是一个量浅目窄的小人,连裴谌裴昭的半分都及不上。

    孟幼舒信服地颔首道:“裴绍哪里知道……”她顿了顿,抓紧时机,跪下道:“臣请陛下下诏,捉拿罪臣!”

    孟脩祎立即准了,令秉笔内侍拟诏,亲自加印,又命大理寺卿一同协同孟幼舒捉拿裴伯安。

    一干人都奉诏而去。孟脩祎又看了一眼那道奏疏,她不禁一笑,此等狗咬狗的妙事,昭儿看了定是欢喜。

    裴绍与裴谌可不同,裴谌足有三年未回府,自也近不得裴伯安的身,裴绍却可去到裴府的任何一个地方,裴伯安对他并无防备之心。随裴绍的亲笔奏疏一道上来的还有许多裴伯安亲笔密函,裴府暗地里与地方官员结交的账册,这些实打实的证物,加上裴绍身为裴伯安爱子的身份,足以将裴伯安定罪。

    反转来得又急又准。到了这种时候,哪怕知道陛下之后必会再算账,众臣也顾不得什么,急忙将罪名都推到裴伯安身上。短短三日,裴伯安身上所负罪名,已称得上罄竹难书。

    墙倒众人推,不外如是。

    裴伯安入狱,还欲抵赖,却发现已众叛亲离。

    孟脩祎再度下诏抄家。

    孟幼舒领金吾卫往昔日声名显赫的裴府走了一趟,抄出一套龙袍来。

    顿时举朝哗然。

    自作聪明的裴绍这才目瞪口呆。他先前出首,给出的几个罪名看似罪恶滔天,然看在裴伯安两朝元老的份儿上完全可以赦免死罪,他又有弃暗投明之功,大可以在之后接济老父。可,一旦沾上了篡位之事,便说什么都洗脱不去了。

    父亲怎会如此糊涂,在府中藏匿这等禁物。

    这几日同僚看他的眼神中透着厌憎与鄙夷,连往日佯装的面上的客套都没有了,他心中压抑,却想着韬光养晦,保全了自己,就必有裴氏重现光辉的时候,父亲必能理解他的。再加上一直以来,父亲口上说着看重他,实则一有大事都瞒着他,他便觉得被看轻了,也很有一种等出人头地以后,再从父亲的脸上看到错待他以后的追悔莫及。

    而今,一切都完了。

    篡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他有再大的功劳都躲不过去。

    裴绍跌坐在榻上,一群金吾卫破门而入,为首的将军高声道:“哪位是裴绍?”

    裴绍惊恐地睁大了眼,喉咙仿佛叫人掐住了一般,说不出话来。四周同僚早已远远地躲开,唯恐受他牵累。

    将军四下一看,便看到尤其不同的裴绍,他讥讽的挑了下眉,掷地有声:“拿下!”

    两名兵卒上前牢牢架住他的双臂。裴绍拼命挣扎,他手无缚鸡之力,如何争得过兵卒。全身的血液都凝固,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吾死无地矣!

    若被押入大牢,定是再出不来了。他不想死,他要自救,他还年轻,他前程似锦。他不能就这样死了。裴绍瞪大眼睛,惊惶地看向四周,兵卒们可没什么好耐性,揪住他便向外拖去。

    裴绍的玉冠都被扯掉,头发散下来,遮住了他恐惧的面容,简直狼狈不堪。他却顾不上形象,拼命地挣扎,寻找救星,终于,他看到了。

    不知哪里来的大力气,裴绍猛地向前扑去,竟挣开了兵卒有力的手。他顾不上其他,连滚带爬的扑到那位将军的面前,他认出来了,这是狄景,是狄家四公子,也是他那死去的嫡母的亲外甥。

    他抱着狄景的小腿,哀求道:“四表兄!四表兄!你救我一救……”他双目无神,语无伦次起来:“你、你带我去见陛下!我有办法让陛下赦免我!”

    竟像一条丧家之犬一般毫无尊严。狄景轻笑,眼中闪过一丝快意,他弯下身,拨开裴绍掩面的发,露出一张仓惶失措的脸来。

    裴绍咽了咽唾液,想要扯出一个讨好的笑,最后,却是比哭还难看。

    狄景满意了,他轻声轻语,吐出的话却比数九寒冬的冰块更让人刺骨:“这话,你到地下去说给姑母与表妹听吧。”

    裴绍霎时面如土色,狄家人知道了……

    经一个月的审讯,权倾一时的宰首,先帝亲封的安国公,终于定罪。统共十八条大罪,每条都足以让他死上一死,打头的便是意图篡位,末位还有裴伯安丧心病狂杀妻灭女之罪。

    人们这才知道,平日德高望重、儒雅高华的宰首大人竟如此泯灭人性。

    一切都快尘埃落定,接下去便是量刑。朝中大臣都争着要让裴伯安去死,争论的点在于满门抄斩还是夷其三族,提议诛九族的也不在少数。

    孟脩祎都暂且搁下了,如何处置裴伯安与裴家,他还要听听暮笙的意见。

    暮笙沉默良久,光阴如逝水,这一天当真来了,她却有些恍惚起来。孟脩祎也不催她,横竖都是为她,自然是她最有话语权。

    过了许久,暮笙低声道:“我想去见见他。”

    ☆、第四十九章

    裴母与裴昭因何而死,在孟脩祎给裴伯安定罪时便已真相大白。

    也不是什么新奇的爱恨情仇,不过是话本上常写的寒门子高中状元,为前程痛弃青梅,娶了一个高傲雍容的高门女为妻的狗血剧情。高门女什么都好,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在官场中亦能助他一臂之力,奈何状元郎心中早有白月光,且高门女生来高贵,气质举止,高人一等,平日生活细节,皆是万分精致,自不是单有钱财却无底蕴的寒门子能比得上的。况且岳丈爱重女儿,连带心疼外孙与外孙女,唯恐有什么不周,常将外孙与外孙女接回家去,尽心教导。本是好意,在状元郎眼中却成了歹意。

    无意的失误成了有意的作弄,半分的不周成了十分的恶毒,状元郎眼中,高门女做什么都是错,哪怕她已是他的妻。

    终于有一日,白月光找上门来,彼时宦途刚有起色的状元郎岂敢将人带回家,便小心翼翼地养在了外面。白璧无瑕的白月光终于坠入尘世做了外室。心爱之人就在身旁,自己亦全力拼搏,受到不少上官的看重,一切都是如此美好,状元郎心中百般自得,一时沉溺进眼前的良辰美景,不可自拔。

    奈何,纸终包不住火,家中正妻终究知晓了这外室的存在。高门女的手段自不是寒门小户的女子可以相比的。残酷事实摆到面前,高门女一没哭,二没闹,只将那白月光来历查得清楚明白,而后将此事先告父母,再告公婆。公婆差点吓死了,脑子清醒的老人自是知晓该如何抉择。

    公婆忙唤了状元郎来。状元郎见事情败露,便干脆直言了,并吩咐高门女准备一个院子来,他要纳白月光为妾。高门女道,谁都可以,就她不行,你要纳她,就先和离。状元郎为了心头爱坚持不肯松口,任凭父母如何劝导。高门女二话不说,带儿女回了娘家。状元郎心中尚且战战,但一想到白月光已有身孕,一想到灯光下白月光温柔、怯怯的眼神,仿佛这天下间唯有他方是她的归宿,便豪气万丈,说什么也要将白月光纳入府中,好好弥补。他自以为不能许她正妻之位,已是万分亏欠。

    战战兢兢地等了多日,不见妻儿归来,亦不见岳父舅兄寻他说话,状元郎不但没有松气,反倒愈加惴惴。果不其然,接下去,状元郎大受打击,不出三个月,曾对其大加赞赏的上官翻脸不认人,多番当众斥骂,曾巴结在他周围的同僚皆都疏远开去,状元郎自知晓这是何人在从中作祟。

    他咬紧牙关,暗中大骂高门女不贤,想到那双儿女,更是没了半点怜爱,分明是他的孩儿,却被岳家养的半分不像他,除了姓裴,真瞧不出有半点与他有干系。然而,不说他如何腹诽,外边的压力却是越来越沉重。看着白月光慢慢鼓起的腰身,他咬紧了牙,要撑下去。然而,世事总是残酷,逆境之中的人总是不断遇挫。又过两月,就是三年一回的政绩考核。此次考核与他甚为要紧,若能得上,便可在他官途中越一大步,若得下,便要继续在原地苦熬。照这个样子下去,有狄家权势挡在眼前,他必无出头之日。状元郎进退两难。

    公婆却是等不了了,儿子前程与一小妖精死活,他们自是要儿子前程似锦,至于小妖精,管她做什么。状元郎之父是个颇有见地的田舍翁,知道倘若这回弄不好,儿子此生必然黯淡无光。便多番勒令儿子速将那白月光送走,并与他暗示,他日成为人上人,又何惧岳家要挟?到时再将白月光接回来就是。也不知是状元郎本就在摇摆,还是这话正戳到他心口,好好的督促了他上进。状元郎一夜未眠,终于去了白月光那里,要将她送走。

    白月光之所以为白月光,就在于她有着圣洁的光辉。孩子已有七个月,打了多半是一尸两命,她笑中带泪,犹如梨花盛开,美得让人窒息,口中哀哀地唤着裴郎。状元郎心如刀绞,那种不能保护爱人的痛苦让他窒息,更为叫他愤怒的是岳家那毫不留情的打压,分明就是瞧他不起。

    他是田舍翁的儿子,经苦读改变命运,他曾为此骄傲万分。但此时,他却发现,他根本没有改变命运,他丝毫感觉不到妻儿的尊重。白月光终知晓这个死男人靠不住。但她不能让儿子没有父亲,哪怕庶出,也总好过做个私生子。白月光终吞下了催产药,在七个月时生下了一个早产的男婴。而她自己,却死于产后初血。临死前,她拉着状元郎的手,什么也没说,眼睛却柔柔地看着襁褓中脆弱的生命,万般不舍皆汇成一滴泪,滑落眼角。

    状元郎痛彻心扉,发誓要好好抚育孩儿,他此生只有一个孩儿,必会让他成才,继承他的一切。

    白月光笑着合上了眼。

    状元郎也浪子回头。

    他亲去岳家接回了妻儿,那孩子已生下来了,总不能溺死,高门女终是心软,将他充作庶子养在府中,不苛待,也不优待。其实,倘若换了旁的女子,高门女也不会这般坚持,偏偏白月光与众不同,她若进门,永无宁日。

    状元郎从此成了好夫君,好父亲,宠爱妻子,疼爱儿女,在京中甚有美名。高门女观察数年,也终于放下心来。

    而后状元郎专心宦途,一路做到了宰相,位及人臣。

    也终于,岳家势大,为皇帝忌惮,满门流放。成了宰相的状元郎心知机会来了,他要一血十几年的耻辱。成了宰相的状元郎自不能与那时青涩的男子同日而语,他手段了得,往夫人吃食中下药,一下就是三年,本来只差最后几贴,便可死得神不知鬼不觉,至于儿女,他为人父,光一个孝字便能任他捏扁搓圆。不料棋差一步,不知怎么,新帝刚能腾出手,便将岳家一家召回。

    照岳父在军中的势力,他一回来,定是要重居高位,到时便不好收拾了。为免节外生枝,宰首大人重订计划,最后杀了妻子与女儿,儿子与岳父一家却给逃脱了。

    就是这么一个俗套的故事。

    裴伯安之后数次向裴谌与狄家下手,都被孟脩祎暗中化解。狄家诸人感怀新帝将他们从荒蛮之地召回的知遇之恩,更感激新帝对他们三番两次的救命之恩,自然对新帝忠心不二。狄家在军中的势力由是被孟脩祎顺利接掌。

    这会儿听到暮笙欲去见见那薄情自私的男子,孟脩祎一挑眉:“去见他做什么?难不成还想听他认错?不可能的。他那种人,只有人对不住他,没有他对不住人的,即便你袒露身份,他也绝不会有半丝愧疚,说不定还恼恨那会儿没下狠手直接将你杖毙呢。不许去,没的晦气。”

    话都让她说了。暮笙无奈,摸摸她的背:“你别激动,只是去看看,不会怎样的。”

    时值暮春,满目飞花。这会儿她们正行走在御园中。暮笙忽然以手抚她背,孟脩祎不禁整个人都僵住,满园春色,再是旖旎,也如同无物。暮笙看着她,可怜兮兮地哀求道:“让我去见见他,不论如何,这到底是我的一个心结,我要去问问他,母亲与我,还有哥哥,究竟如何对不住他,值得他这般卧薪尝胆,痛下杀手。”

    不知道前因后果,她只迷茫,只一个人怨恨,哪怕恨到心头出血,也只在不明不白中挣扎,她对裴伯安的恨是一种抽象的,不具体的恨,哪怕明知他亲手将那杯下了毒药的参茶捧到自己面前,眼睁睁看着她饮下,眼睁睁看着她在地上痛苦挣扎直至断气,暮笙也仍是迷茫。裴伯安做了十几年慈父,她享了他十几年无微不至的关怀,骤然间如此遽变,哪怕已经过去许久,她仍是有些回不过神来。

    而如今知晓了其中的缘由,暮笙才实打实地从心底确认,她对这个无情自私的男人有多痛恨,她为母亲不值,为自己可悲。想要亲眼看到昔日高高在上的宰首落魄到牢狱中任人欺凌的阶下囚的心一时无法遏制。

    孟脩祎因她的触碰,百般不自在。昔日求都求不来的亲近,如今唯有闹心。她往前移了半步,自然的就脱离了那只搁在她背上轻抚的手。暮笙不解地看着她。孟脩祎终侧过头来,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道:“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朕令人领你去。”

    皇帝派了身边最受倚重的麦荣恩领暮笙去。麦荣恩常为皇帝跑腿,有他在旁,大理寺的人不敢为难暮笙。

    暮笙自能体会她的用心。她亦有所觉,陛下近日似乎对她有些疏远,但每每她觉得疏远,再看陛下,那神态与话语依旧,似乎只是她的错觉而已。

    “陛下……”暮笙欲言又止。

    孟脩祎微微一笑:“去吧。”

    心事环绕的暮笙踟蹰,明澈的水眸愣愣的望着孟脩祎,孟脩祎神色淡然,唇畔还有着甚为温和的笑意,暮笙却觉得,她似是戴了张恼人的面具,她不肯再以真性情示她。

    有种压抑的心慌从胸口蔓延向四肢百骸,暮笙不由朝孟脩祎踏了一步:“陛下……”

    话未说尽,便听麦荣恩在一旁恭敬道:“薄大人,速与小的来吧,晚了,大理寺大狱便不好入了。”

    暮笙顿住了脚,对裴伯安的痛恨,想要看他痛苦,看他难堪,让他气恨得坐立难安的心终占了上风。她默默望着孟脩祎,孟脩祎仍旧是微含笑意,那温柔的神色与她硬邦邦的脾性半点不符。

    麦荣恩再度催促,暮笙心乱如麻,脚下不知何处地随着麦荣恩走了。

    孟脩祎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终是敛了笑,转过身去,看那园中姹紫嫣红。

    任凭眼前春、色再好,一切皆是空。

    ☆、第五十章

    与刑部大狱不同,大理寺大狱关押的皆是罪恶深重的高官显爵。

    高官、显爵、罪恶深重,这三者裴伯安皆占了,他被关押在最里头那间牢房中,守卫极森严。

    麦荣恩一走入大理寺,便有一紫袍官员出迎。暮笙随在他身旁,很是感受了一番何谓狐假虎威。

    麦荣恩从袖袋中取出一张条子,与那官员道:“咱家奉命来审讯裴伯安,任大人引个路罢。”

    能让他奉的命,自然是圣命。紫袍官员细细地将条子拿在手中看了一番,确认无误,方塞入袖袋中,甚为客气道:“请麦大人与这位大人随本官来。”

    暮笙瞥到那张条子上朱红的印泥,是皇帝常用的玺印。他们是从御园径直过来的,那纸条一直在麦荣恩的袖袋中——陛下一早就料到她会往大狱走一趟。

    大理寺的牢狱十分昏暗,墙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盏油灯,油灯的光亮并不能传的多远,一行人往里走,带起一阵风,火焰晃动,使得墙上的阴影格外阴森。

    暮笙与麦荣恩一言不发地跟在紫袍男子身后。径直往里走,到达一处铁门前,有数名狱卒在那处看守。

    紫袍男子上前说了几句,为首的狱卒看了看来人,便取出钥匙来,将那铁门打开。

    里头便是关押犯人之所。

    暮笙要见的人还在里头。又通过四道铁门,紫袍男子道:“那位就在里面,两位尽管去问话便是,本官就在此处等候。”

    麦荣恩侧身与暮笙道:“大人请。”

    暮笙道了句有劳,便走了进去。紫袍男子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原以为麦大人是主审,不想这身着绯红官袍的五品小官才是。想到前些日子为陛下尽忠被言官口诛笔伐的那位参政,他大约猜到这是何人了。果然简在帝心。

    他心中想法,暮笙自是不知。走到最里间,随行的狱卒上前打开狱门,麦荣恩朝里瞥了一眼,便与暮笙道:“大人有什么话自去说就是,若有什么事,高呼一声,小的自能听到。”

    他说罢便带着人退到十步之外。

    暮笙独自推门进去。只见裴伯安身着囚服,站在窗下。

    窗口开的高,在人头顶三五尺之上,四四方方的一个小口,中间是数道木条,简陋的很。这是这间牢狱唯一的光亮来源。

    听见声响,裴伯安转过身来。数日的牢狱之宰并未让他显得多落魄,除却唇上的胡渣,他衣衫洁净,脊背停止,发髻梳得一丝不苟,仿佛不在牢狱,儿时身在景色雅致的园池中。

    暮笙顿生愤然,他不该如此恬然。

    早知自己已无生路。裴伯安看透了,便也不怎么害怕,想着自己曾是宰首,好歹也要维持风度,这会儿见着来人,他也无丝毫慌张——到了这步田地,再差还能差到哪儿去?

    “不知足下因何而来?”他自觉身上已无可供挖掘的地方,不知怎么又有人来。

    暮笙走上前一步,就着小窗口照进来的光,让裴伯安明明白白地看清她的面容:“自是为裴公而来。不知裴公可还习惯?”

    裴伯安一愣,深沉的眼眸闪过一道阴霾,他笑了笑,未置可否,到了这步,这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阿猫阿狗都敢到他面前放肆了。

    到如今,他还自矜的很,维持着翩然风度,预备从容就死。暮笙怎会如他愿?她垂首,微微的笑:“即将行将就木之际,不知裴公此生可还有缺憾?哦,应当是有的,毕竟,大公子还好端端的活着,安享富贵,狄家也日渐重现昔日荣光。”

    裴伯安双眉一拧,倒是正眼看了暮笙。

    暮笙继续道:“不过,小女看来,裴公的缺憾不止于此——您狠心置于死地的女儿,现今仍好端端的存活于世呢。”

    那平静的面容终于被撕碎,裴伯安皱紧了眉头,目光狠戾地盯着暮笙,沉声道:“你说什么?”那不可能!他亲眼看着裴昭断气,绝不可能让她活着!

    念及此处,裴伯安又重新镇定,是了,定是皇帝不肯让他就这么死去,还想来折辱他一番,刚想到此处,那女子柔软如撒娇的声音再度响起:“父亲,您认不得我了么?我就是昭儿啊。”

    这语调,像极了裴昭幼时,踮起脚来拉着他衣袖撒娇的语调,裴伯安猛地瞪大了眼!

    “莫挣扎了,这是箭毒木,指甲盖儿大小便能药死一头猛虎,何况是你。”暮笙缓缓地说道,“父亲可还记得这句?”这句话是她死前,裴伯安亲口说的,对着倒在地上,口中不断地吐出鲜血的她说的。这句话多次出现在她的噩梦中,搅得她不得安眠。若这世上真有鬼神,暮笙觉得,即便不能在薄暮笙身上重生,她的怨气也会让她在人间长久徘徊,直到亲眼看到他的下场。

    裴伯安瞪大的眼渐渐的染上恐惧。他不敢置信地摇头,但,那句话的的确确是他讲的,那时房中唯有他们,绝无第三个人知晓。

    “是不是甚为惊讶?”暮笙凭借着直觉,将最能打击他的话一句句说来,“父亲费尽心机,多方布置,总算杀了女儿,不想却根本未曾将我杀死。而你,却几乎要因此而死,裴家也要因你而覆灭。”

    “你可曾诧异,为何陛下非要将你按上意图篡位的罪名不可?自是陛下知晓了此事,她要为我报仇,不安上这般大逆不道的罪名,如何让你这两朝老臣死?如何让裴家永无翻身之地?”

    裴伯安惊惧地后退一步,他无意识地吞咽唾液,颤颤地指着暮笙:“你,你……”

    “你可想知道母亲安在?”暮笙走上前一步,又将他逼退“我既仍活着,你觉得母亲在哪儿呢?”

    裴伯安顿时满面灰败,惊恐惧怕慢慢地退去,眼中闪烁着深刻的愤恨与疯狂。

    暮笙清清楚楚地看明白了他的情绪,仍旧不断地刺激着他:“你看,你白忙活了一场,本可以体体面面地活着,高官显爵,受人尊敬,却偏生杀了不该杀的人。父亲,该死的人不是母亲与我,而是忘恩负义的你。”

    从头到尾,她语气都平静得很,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那说出来的话语,落到裴伯安的耳中,不啻为吐着信子的毒舌,狰狞地喷洒毒液。

    暮笙恨毒了他,尤其在知道事实之后,母亲究竟哪一点对不住他,她与哥哥又哪一点对不住他!他自己做了糊涂事,自己不知所谓,自己分辨不出对错,却将此事怪罪到母亲的头上。没有母亲,他的官途哪能走得这般顺畅,他想要那青梅竹马的女人,又何必要娶母亲为妻,分明是自私到了极点!

    裴伯安终于从震惊的事实中缓过神来,他双目赤红,一开始的从容自若荡然无存,一下子就像苍老了十岁,保养得宜的面容瞬间老迈,对着暮笙怒道:“同你那恶心的母亲一样,只会仗势欺人!你们早该去死,今世我没能杀了你们,来世必不手软!”

    他已怒到失去理智,连裴昭怎么变成了薄暮笙他都不理会。他说罢,竟大步上前,想要掐住暮笙的脖子,再弄死她一回。暮笙冷笑后退,轻而易举地便躲过了他的攻击。

    他手上脚上都上了刑具,动作自不敏捷,怒火燃烧了他的理智,让他的面孔扭曲成一个可怖的模样,见暮笙躲过一次,不甘心的再度冲上来。

    暮笙顿时觉得索然,转过身,径自出了这间牢房,背后裴伯安丧失理智地疯狂喊叫。

    麦荣恩见她出来,忙走上前。

    暮笙心中压抑得很,却仍保持着警醒道:“大人……”

    不必她说完,麦荣恩便道:“小的有数。”

    陛下身边的人,自是万分周全。暮笙点点头:“有劳大人。”便走了出去。

    麦荣恩恭送她的身影消失在铁门之后,便招来两名狱卒,从容不迫的走入那间牢房。片刻,他便从中出来,一面走,一面淡淡地将卷起的衣袖放下,姿态矜持得不像个宦官,倒像饱读诗书的高士。

    他身后,裴伯安倒在地上,鲜血从嘴角流了下来,他张口,却只能叫出“啊啊”的间断音节。就如牙牙学语的稚童,裴伯安愤恨地涨红了脸,素来威严清明的双眼在这短短的顷刻间浑浊,他余下不多的日子再不可能吐出一个字。

    暮笙等在外面,与那紫袍男子一道。大晋衣袍冠带皆有严格的规定,什么品阶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紫色官袍是三品以上高官方能穿着。

    大理寺的正三品,正是主官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很是平易近人,与暮笙说着话,几句下来,也混了个脸熟。不消多时,麦荣恩便出来了。

    三人一道出了牢房,与大理寺卿道别后,便又出了大理寺。

    麦荣恩自是要回宫的,暮笙此时很想见皇帝,便一道往宫里去。

    她内心根本不似表面的平静。大逆不道地将生身之父气成了个疯子,暮笙甚为想念她的母亲,倘若母亲果真如她撒谎暗示用来气裴伯安的那般还活着,就好了。

    母亲看错了人,没看到裴伯安那过分的自尊底下深埋的深重自卑,没看清这人的阴毒与狠辣。他是聪明,也很睿智,但他更是斤斤计较,容不得半丝违背。这样的一个人,搭上了母亲的一辈子。

    真是,不值当!

    暮笙到了宫里,孟脩祎已经从御园回到了建章宫。见她过来,她也没多意外,不过抬了下头,指了一旁的坐榻道:“坐。”

    暮笙便依言坐下了。

    殿中燃了静心凝神的香,淡淡的,弥漫在鼻息之间,悠远得如同天际薄薄的云彩,又似深山溪涧之中潺潺流淌的水。暮笙慢慢地静下心来,当孟脩祎再度抬头,便落入一双安恬的眸子中。

    这双眸子,像极了多年前,她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的那双眼睛。那次九死一生,她差点死在三皇子派来的死士的手中,万不曾想到,之后的许多时日,她都感谢那一次的刺杀,垂死之际能遇到这样一个让她迫不及待将心交出的女子,倒也值了。

    孟脩祎眸光微闪,走过去,摸了摸暮笙的鬓发,道:“见过了?好受了?”

    说的分明是反话,嘲笑她一定要往那里走一趟,平白坏了心情。暮笙于是嘴硬道:“好受了,豁然开朗,甚是清爽。”

    孟脩祎嗤笑道:“那你来这里做什么?难道不是受了打击来求朕安慰?”

    她又刻薄起来了。暮笙却惊讶的发现被她这么刻薄一下,心情反倒雀跃起来。给陛下调、教的上赶着受欺负,她真是……暮笙对自己相当无语。

    总之,被皇帝陛下这算不上安慰的刻薄一刺,暮笙倒是好了,也能如常笑眯眯地说话了。

    孟脩祎见她这样,也不禁笑了笑。

    她今日特召见了海定之子。海定在前几日被追谥为“文贞”,这一谥号,是对铁骨铮铮的文人的莫大肯定。

    可惜的很,海定之子海松,并没有他爹的才华,为人忠厚,却有些钝,估计也是考不中进士的,孟脩祎见此,便赐他良田千顷,黄金千两,让他做个衣食无忧的富家翁,也好奉养祖父母与母亲。

    对忠臣家人的补偿让她好过了一些。接下去便是对奸臣的惩处了。裴伯安的惩处仍未定下,孟脩祎多方考量,少不得又来问问暮笙的意见。

    暮笙与裴家的其他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仇。随着裴伯安得势,她二叔裴仲泰,三叔裴叔平,四叔裴季康都在外为官。裴仲泰已是刺史,主政一方,裴季康年不过三十,五年前才得中进士,眼下是个县令,都算得上年轻有为。

    不过出了这样的事,官他们定是当不成了。

    磨蹭了半月,皇帝终于下诏,裴伯安、裴绍午门斩首,三族除狄家与裴谌,皆流放岭南,子子孙孙,永世不得召回。

    这样的惩处,可算得上仁慈。

    朝中生怕波及到自己的大臣也不禁松了口气,看来陛下并无意将此事牵连太广。只是那些涉入太深的官员,是免不了一个丢官流放了。

    孟脩祎看着那些后怕不已的大臣,看来,朝廷应当多简拔新人了。

    ☆、第五十一章

    随裴伯安覆灭,朝野内外卷入其中的官员不计其数,皇帝看看这人数,倘若不管不顾都处置了,余下几年就没人替她干活了。出于不想做首个被这浩瀚无际的天下累死的皇帝,孟脩祎处置了一批与裴伯安难分难舍的,余下一些涉入不深的。

    纵是如此,不少郡县都没了长官。朝廷少不得再行调动。

    孟脩祎这几日便忙着这事。

    只是,暮笙万万没想到,这些调令中也会有她一张。

    临安郡守。

    临安,距京数千里,往返月余。

    甫一接调令,暮笙全然不知所措,那白纸上的隶书,风骨淋漓,傲气磅礴,分明是陛下的笔迹。这是皇帝的意思。暮笙看着调令角落落款处的印玺,只觉一阵晕眩。

    关于出京,她们先前是说过的,那会儿,她捉弄她,故意误导她,想看她分明在意又憋着不说的模样,结果差点将她逗得暴跳如雷。可转眼间,她就亲自下笔,将她派出京去,从此千里之遥,再见不知何时。

    联系这些日子,陛下的忽冷忽热,暮笙突然抓住什么了,可又什么都不明白。

    下属出京,蒙学士自然是知晓的。他部里两个前程似锦的参政,一为崔云姬,去年去了江南,前几日陛下才下诏召她回京,一是薄暮笙,才多久?就要去地方攒资历了,攒够了资历再回中枢,必是六部主官。

    蒙学士心宽,属下展翅高飞,他不嫉妒,还挺高兴。他膝下有一不成器的儿子,就为儿子的将来,他也得多攒些人脉,待他百年之后,这些同僚看在这点香火情,也好照拂他那不成器的儿子。

    “这是陛下亲下的调令,无上隆恩,你当感沐才是。官员接到调令,有三日供以收拾行装,拜别师长亲友,你择一日,去建章宫谢恩吧。”想她应是头回接到调令,初为临民之官,蒙学士颇为贴心的分说了一番,“郡守,一郡之长,下辖数县,郡务必是复杂,你起先多看,看明白了去做,做过一阵也就能得心应手了。临安是大郡,去年刚受灾,正合你去整顿,三年之后,若能焕然一新,便是一件大功。”

    他一面说,一面暗暗赞叹,陛下真是对她好,这么一个宝地,不知多少人挖空了心思在钻营,就轻轻巧巧给了一个要家世没家世,要根基没根基的小参政。这般厚遇信任,想要不飞黄腾达都难。

    蒙学士很是羡慕了一番,抬眼却看到这个要家世没家世,要根基没根基的小参政好像还有点不乐意。

    碰上蒙学士疑惑不解的眼神,暮笙此时也顾不上尊敬上官,忙做了一揖,略带急切道:“多谢学士赐教,下官这便去谢恩。”

    “嗯嗯,快去快去。”蒙学士又乐呵呵的抚了抚须,就说这么个好缺哪会不乐意,分明是迫不及待嘛。

    暮笙一路走去建章宫,这条路她走过不知几回,沿路景致怡人,总是能看到不同的花开,不同的蝶舞蜂鸣。在轻松时,她会悠然自得地观赏,一路走过去,一路看过去,有时还会与陛下说一说,沿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哪些是从未见过的,哪些是老生常谈,这也是她们相处的一部分,平常而温暖。

    但到了这个时候,什么景色都入不了她的眼,她心急如焚,她心乱如麻,她只想马上见到皇帝。

    越是心急,便越是坎坷,这条路好像突然之间变得无比漫长。摆动宽袖鼓起了风,竟有一种边塞城上,旌旗猎猎的凛冽。暮笙额上沁出薄汗来,她顾不上擦一擦,脚下飞快地往前走。

    建章宫终于在眼前。

    似乎在就料到她会来,殿前的小内侍一见她,便忙迎了上来:“大人来了?陛下吩咐了,大人求见无须通报,自进去就是。”

    暮笙匆忙地冲他颔首,道了一声谢,脚下急迫地迈进了门槛。

    与她惊慌得近乎狼狈不同,孟脩祎端坐在御案后,身姿挺拔,从容不迫。

    她镇定稳重的姿态,如一颗定心丸,让暮笙也镇定下来。事已至此,陛下既下了调令,便不会收回,她就,就听听陛下的解释。

    说是这样对自己说,她苍白的面色却一点也没有好一点。不知何时,孟脩祎已走到她面前,抬手一触,指尖冰凉。

    “陛、陛下……”暮笙看着她平静的容色,不好的预感越发浓重,有一个不敢正视的猜想,渐渐浮上心头,陛下是要与她义绝么?

    要与她义绝,所以不叫她再做医正,所以将她逐出京去,所以前几日,她用一层轻纱般的隔膜将自己包裹起来,不肯直面她。她为的就是稳住她,迷惑她,然后在今日,突然赐下一纸调令,将她调得远远的,再不相见。

    暮笙顿时心凉,她不由红了眼,握住孟脩祎的手指,眼底浮现了泪意,满是凄惶:“陛下……”

    最见不得她委屈的人,这时就像冷了心肺,对着她泫然欲泣的眼睛,毫不动容。强硬的抽出手指,负在身后,孟脩祎转身走回坐榻,口上说道:

    “接到调令了?孟幼舒刚从临安回来,你可去向她问问那边情形如何,也不至于两眼抹黑就过去。”

    半点温情都没有的语调。暮笙看她,她不躲不闪的与她对视,面容平静,眼波无痕。

    第10节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