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节
与君缘 作者:若花辞树
第7节
她的话语,看似不紧不慢,却让人感觉重逾千钧,那几个跃跃欲试要反对的大臣身子都侧过来了,又默默的回身站好,不敢做这个出头鸟。
这事儿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孟脩祎多瞥了那身在百官之首的裴伯安一眼,他仍旧风姿从容。
孟脩祎顿时便怒上心头。
身旁的宦官依例上前,询问百官还有何事要奏。众臣心神都为三日后的廷辩所牵,哪儿还有心思顾旁的。
孟脩祎终是控制住了自己,就像以往的千千万万回一样,她再一次控住自己想要马上就将裴伯安凌迟处死的冲动,兴味索然地道:“那就散了吧。”
皇帝的心思,真是越来越捉摸不透了。哪怕一开始没想到,后面听她从容不迫的顺势提出要廷议也该知道那太学学子的上书多半出自陛下授意,那现在都已照她所想的即将展开廷辩,她怎么好像又不高兴了?
众臣面面相觑,片刻,各党又依附到各自的党首周围。
孟脩祎回了未央殿,御案上已堆积了厚厚的一叠的奏疏。
每回对上这写满了天下大事的奏疏,她都会精神满满,哪怕看到深夜,也从不觉得苦累。然而此时,她却觉得提不起精神来。
兴许是鲠在心头的那件事快要做成了,她的大仇终于可以得报,也许是那诸多纷乱不明的景象,竟让她觉得厌倦。她现在一点也不想看到这些写满了仁义道德、一心为公的奏疏。她突然想到,倘或有一日,裴伯安知道了她和裴昭有过一段,不知他会是个什么反应,是否会后悔当初,为一个荒唐至极的缘由就杀了她们母女。
定然是会的,他那种人,口上说的再好听,其实不过出于太过珍惜自己的性命和地位富贵。要是知道她有多爱慕裴昭,知道其中能斡旋出许多利益,他怎么还舍得杀她。
孟脩祎冷冷一笑,坐到御案后翻了几本,便将这些奏疏都丢弃在一旁,朝外面走去。
于是,暮笙过来的时候就扑了个空。未央殿外的宦官好心地提醒她:“陛下去了含风殿,大人若要去,小的可派人人为您引路。”
暮笙略一沉思,便道:“有劳大人。”
含凉殿以凉爽著称,它在甘泉宫之南,临湖而建,如轩敞的回廊,四面无墙,大半都悬在湖上。
暮笙走近那里,便闻得有琵琶声传来。只以为是陛下召了乐师来弹奏,对为她引路的宫人道了声谢,便举步往里去。
含凉殿铺陈古朴,殿中铺设了低调而华贵的红线毯,皇帝就席地跪坐在上面。她的四周的确有几名打扮成清秀小倌的女乐师,但她们手中的乐器都不是琵琶,在弹奏琵琶的人,是孟脩祎。
她抱着琵琶,指法灵巧的拨弄着弦,宣州进贡的红线毯上飘逸地覆着她清雅的衣袍,那宽大的袍袖上绣着栩栩的杜若花纹。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杜若是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古时的士大夫君子,都喜在身上佩戴香草。
暮笙站在殿外,看着那扩大轩敞的大殿中,那人孤身坐在华贵的红线毯上,抱着琵琶,在弦上轻拢慢捻。
金丝编织的小冠在她发上,如此金华耀眼,也不敌她满身璀璨。暮笙屏息聆听。
一曲《浔阳夜月》,苍茫深阔,静谧优美,句句翻新,千条一缕,有着淡淡的、并不浓郁的伤感,却也不失大气。
乐声戛然而止。
暮笙从琵琶声展现出的那一片奇光异彩中醒来,发现孟脩祎正回过身来看她。
“让你找到这里来了。”孟脩祎抱着琵琶,远远地看她。
暮笙走上前,除去云履,走到孟脩祎的面前坐下:“若非陛下留了话,臣也找不到这里。”倘若她走前没吩咐宫人,未央殿留守的宦官又怎敢泄露陛下的行踪。
孟脩祎微微的笑:“就知道爱卿最是聪颖机悟。”她说罢,朝两旁做了个手势。那些恍若摆设的女乐师忙低垂着头,快步退了出去。
“陛下今日哪儿来的闲情逸致,竟跑来这里弹琵琶了。”暮笙说着,伸手摸了摸孟脩祎怀里的琵琶的弦,轻轻一拨,便是美妙的乐声。
孟脩祎道:“哪里是闲情逸致,朕是在养精蓄锐。”明日且有的瞧呢,她说罢,见暮笙闲适地拨弄着琵琶弦,不由一笑:“你琵琶弹得好,不如为朕奏一曲?”
“哪儿及陛下?”孟家在大晋建立前便是世卿世禄之家,族中子弟多才多艺,棋琴书画都不在话下,等到取得天下,几位皇帝也俱是才华横溢之辈,音律更是信手捏来,先帝就很擅琵琶,作为他的女儿,陛下又能差到哪里去。
暮笙说罢,突然想到,她过去是很擅琵琶与筝,也曾与陛下合奏过,然而成了薄暮笙之后就再没碰过这个,陛下又如何知道她擅琵琶?暮笙不由惊奇,正欲发问,便听得孟脩祎道:“先前就听人说过,卿不单医术了得,音律上更是颇多造诣。怎么样?要不要试试?”
孟脩祎一面说,一面慷慨地将琵琶让出来。
原来是这样,暮笙疑惑渐消。然而,陛下身在深宫之中,又怎会知道一个官职不高、乃至无法面圣的太医的长处?
“卿莫不是不肯?”孟脩祎慢悠悠的,那双凤眸顾盼生姿,搅得暮笙心绪不宁,“毕竟是朕打听了许久才知晓卿擅音律,总不能连试都不肯试一下吧。”
原来如此。暮笙疑惑尽消。不过……陛下说她打听她?暮笙眨了眨眼:“陛下特地令人打听臣?”
孟脩祎坦然:“是啊,你都是朕的人了,总不能还对你没半点了解。”
“是朕的人了”,这样令人浮想联翩的话她都说的轻易,真是……“口无遮拦。”暮笙羞恼斥道。
孟脩祎做冥想状,竟然点了点头,从善如流道:“的确差了点,要不,现在就落到实处?”她一面说着一面就作势欲去宽暮笙的衣带。
这四面都是空落落的,莫说墙,连扇窗都没有,外面的人一样就能将里面的情形尽收眼底,暮笙哪能让她胡闹,红着脸,抱起琵琶阻拦她的动作:“您到底还要不要听了?”
孟脩祎见好就收,她本也没有急色到在众目睽睽下就动手动脚的,见她已经调好了音,便理了理衣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仍旧是《浔阳夜月》。比起孟脩祎,暮笙的琵琶声中更多了一丝柔情,一丝放达,一丝欲说还休却光明磊落的情意。
第二日的廷辩如时举行。
因皇帝下了旨,不论官阶,不论出身,只要是才捷俊士,皆可上殿一辩。
如此,自然声势浩大,场面之隆重,本朝绝无仅有。
孟脩祎高坐在御座上,她今日不曾着冕服,便未戴那十二旒冕冠,不过是松松快快地穿了身绣了使君子纹样的燕服,发上也不过一顶青玉小冠。
她神色愉悦地看着双方争辩,不了解陛下性情的只以为她是胜券在握,知道她的人便明白,她面上是什么神色,其实跟心里想的完全不关联,或许是一致,又或许是截然相反。帝王心术,喜怒不辨,这位年轻的陛下比起她前面的几位有明君之称的先帝丝毫不差。
☆、第三十三章
泾渭分明的两派人在恢弘轩敞的殿堂中相峙而立。看似旗鼓相当,说起来,也许还是以裴伯安为首的老派官宦看来底气硬一些,倡议对四司整治、笃行官营国策的那一边虽也有不少老臣,但一眼看去却多是年轻的官员,乃至尚未出仕的学子。
暮笙也在其中,她在一群或意气风发的学子、或精明内敛的大臣间显得很不起眼。她静静看着对面,站在众人之首,为满目朱紫所簇拥的裴伯安,这个儒雅的男子,仍旧是那般俊逸,岁月风霜带来的沉稳内涵,只让身居高位的他比当年那个身着青袍从朱雀大街上打马而过的状元郎更得人仰慕。
“紧锣密鼓的准备多时,这场戏,总算是拉开帷幕了。”
暮笙稍稍转头,只见崔云姬含着笑意,看了她一眼。
前方一锋芒毕露的学子正与一须发皆白的老臣辩地风生水起。她却如旁观看戏的路人一般自在得紧。暮笙一笑,如她那般压低了声:“待初战告捷,之后,便要看崔大人了。”
这一场,他们准备良久,从昨日陛下突然发难,到今日廷辩,对方措手不及,几乎是毫无准备。而崔云姬在这里,并不会上前做辩手,只是表明了一个立场,表明江南崔氏的立场,后面的事,她才要大展身手。
崔云姬含蓄地笑了笑,又将目光对准前方。她笑得颇具深意,暮笙正欲深思这是何意,便听得前方响起一声熟悉而威严的哂笑:“我竟不知你们这些学子,大晋未来的栋梁,如此上心的不是诗书礼仪,不是经纶典籍,不是百姓福祉,而是这般与民争利之事!如此刻薄,眼界这般狭隘,何必再在太学占那一席之地!”
裴伯安这番绝对称得上霸道的威逼说罢,这边顿时一片寂静。
大晋科举分两类,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京师或州县有名望的学府出身,入尚书省受试者即为生徒,崔云姬走的就是这条路,她在中第之前便是太学学子;而乡贡则是不经学府,通过州县考试,一路取得资格,及第后再经尚书省受试,就是乡贡。乡贡素来就比生徒要难。若被从太学赶出去,想要再出仕,那机会便微乎其微了,哪怕再从童生考起,没个十几年,都别想走到圣上面前。
事关自己前程,原本侃侃而谈、步步紧逼的学子们便有些迟疑,反击的言辞便不那么锐利逼人了,慢慢的原本占优势的一方竟现颓势。
裴伯安仍旧是镇定自若,心中却渐渐生出不以为然来。昨日陛下突然借学子上书发难,让他猝不及防,本以为这皇帝隐忍四年突然有了动作会是多么锐利难当,亏得他看到这些说起话来引经据典、灵活刻薄的学子还觉不妙,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裴伯安想着,暗暗朝九重玉阶上瞥了一眼,却见皇帝仍旧安坐,面上也没什么沮丧愤怒或焦急。这位心思深沉的君王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裴伯安忽然间想起多年前,没有丝毫依恃的孟脩祎身姿笔挺地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唯有与她合作,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时光荏苒,这位他曾想过效忠的主上已从那个单枪匹马的小殿下长成君临天下的皇帝,而他们也无可避免地站到了对立面。曾经能让他手握大权的果敢皇女,已成了他想要一手遮天、凌驾众人的最大阻碍!
他向来知道孟脩祎这个人,不乏谋略,不缺隐忍,更是胆大包天。这么一想,裴伯安顿时收起了那点微弱的得意,满是警惕地等着接下去的变故。
果然,几乎是立即,裴伯安便听到一道女子清婉的声音:“宰首大人此言差矣,吾等所行并非与民争利,而是——”
裴伯安做了多年宰首,积威日重,哪怕有人反对,也委婉的很,少有这般直击脸面的。许久不曾被人直言反驳,他冷颜朝那边看去。
暮笙从人群中走出来,言语利索的很:“这不是与民争利,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宝座上的孟脩祎稍稍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抹兴味,仿佛这一场廷辩到了这时,才让她提起些微兴趣。
暮笙说完那句话,便看着裴伯安。
除去上次在宫门外匆匆一瞥,这是他们父女首次对上。暮笙明显地感觉到她的腿在剧烈的颤抖,若不是她拢在袖下的双手已紧紧的攥紧,死死地忍住心头如沸水一般剧烈的翻腾,她恐怕早就站不稳了。
这不是因为害怕,这是因为兴奋。
她盯着裴伯安,不放过他面上每一丝神色的变化,口中还不忘尖锐地反击:“莫非宰首大人以为官营所得之利只为一人享乐,而非充入国库?”
裴伯安顿时便皱了下眉。
“啧,”皇帝缓缓道,“说来,这些年专营之利虽然少得可怜,朕也不曾动用过分毫。”她笑了笑,望向裴伯安,“卿家未免太过小人之心了。”
若说先前暮笙不过质问,孟脩祎就直接将这罪名安到裴伯安头上了。
不等裴伯安自辩,马上就有大臣出头:“圣上,宰首大人从不曾说过专营之利为圣上独享,宰首大人苦心为国,不忍百姓受难……”
“可朕听了分明就是这个意思。”孟脩祎不耐烦地打断。
那大臣顿时瞠目结舌:哪有这么下老臣颜面的,这也太任性了!
众目睽睽,裴伯安不得不弯身请罪——纵使是请罪,他的双膝都尊严地挺立,没有丝毫弯曲:“臣失言,望陛下恕罪。”
孟脩祎冷淡的目光显露她内心的不悦,轻轻地在裴伯安身上扫了一下,便挪了开去,意味索然道:“罢了,人活一世,谁能没个失言呢。”
如此不留情面,这是,要与宰首彻底撕破脸了?!众臣心中惊疑,随即又释然,陛下若想大展身手,这一天就是免不了的。
一想到前几年陛下一声不吭,再到此时的步步逼迫,莫非陛下已有万全之策?
裴伯安身旁诸人顿时乱了手脚,相反的是先前被逼入角落的学子,立即奋勇而起,再行口舌之战。
要论朝事的熟悉,学子自然是比不上当朝的官员,但要说高谈阔论,老成持重的大臣怎么比得过口舌利落、头脑灵活的学子?
孟脩祎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让那些胸怀广阔、支持新政的学子,将墨守成规、只看得到一己得失的臣子逼入绝地。昨日提出,今日便廷辩,就是要让裴伯安哪怕明白了她的意图,也来不及再培养一批新的辩手。
耳旁充斥着为国为民的争辩,孟脩祎将目光挪到暮笙身上。小姑娘粉嫩的脸颊还有一点通红,她的胸脯还在微微的起伏。孟脩祎很快就将目光移开,再度全身心地将关注落在双方的争辩上。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负他们长久的准备。
皇帝大获全胜。
裴伯安什么阵仗没见过,一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他的面上没有半点颓丧,反是带了丝不解与疑惑地看了眼暮笙,想起之前,她那秀婉无比的眼眸之中是失望是愤懑是仇怨,满满的复杂情愫,让人分辨不清。裴伯安自以手上没多干净,但也着实想不起与这清秀得如芙蓉出水一般的女子有什么过节。
这女子,给他一种奇怪的熟悉感。
察觉到他的注视,暮笙回过头来,弯弯的唇角像个面对真心疼爱她的长辈的天真小女孩一般纯粹得体,好似先前那些难言复杂的情愫,不过是场错觉。
裴伯安顿觉不安。
不过,他自负惯了,连皇帝都不怎么放在眼中,更何况区区一女子,很快他就将暮笙抛诸脑后,让人簇拥着走出殿外,去谋划在首战失利之后,要如何挽回如何得利。
而这边,未央殿中,站了黑压压的凯旋归来的众人。孟脩祎甚为愉悦,对众人恩赏了一番,而后便留下了暮笙与崔云姬。
“云姬,”孟脩祎语气十分温和,“你可准备好了?过几日,朕便要将你封做御史派往江南。”
崔云姬轻笑,透着一股随意:“臣早已准备妥当,只等陛下一纸诏书。”
暮笙早就觉得她们两个应当是早就熟识的,兴许还有什么旁人的渊源也说不定,这会儿更是坚定了这一想法。
孟脩祎单手撑着脸侧,想了想,道:“此去凶险万分,不如趁现在,你快说说有什么要朕帮忙的,看在相识多年的份儿上,朕也好出把力。”
果然是相识多年。暮笙在心底沉默暗道。
崔云姬显然对孟脩祎这随性散漫的性子早有体会,这时便轻轻看了眼暮笙,无奈道:“都这时候了,陛下就不能稍微正经一些。”
暮笙让她看得不自在,好似她站在这里有多多余似的。听到她这般熟稔亲切地与孟脩祎言语,更是不知该做什么心情才好。
孟脩祎则顺着崔云姬的话点了点头:“还能来指点朕,看来你是万无一失了,那就去吧,回来之后,朕给你加官进爵。”
加官进爵这种话都随随意意地说出来了,哪里像君臣,分明是故友。暮笙在心中暗暗吐槽,想要展现深情厚谊她没意见,但能不能在乎一下她这个多余的人还很尴尬地站在这里。
像是听到了她的腹诽,孟脩祎似笑非笑地瞟了她一眼,等崔云姬说了:“能与陛下并肩作战就足够了,加官进爵这种身外物不提也罢。”她便道:“一码归一码。这几日那边定有动作。你先退下,万事小心。”
崔云姬未曾再多言,很是进退得宜地施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与当初匆匆赶去含风殿的青涩与懵懂相比,简直是两个人。
暮笙也不知怎么,顿时就觉得好像哪里酸酸的。
☆、第三十四章
孟脩祎特意留了这两人下来,对崔云姬她是正事,对暮笙便是方便她动手动脚,顺便安抚一下她动荡的心情。
故而……
“站那么远做什么,还不快到朕这儿来。”崔云姬一走,孟脩祎便道。
暮笙不是很情愿地一点一点挪过去,稍一靠近就被孟脩祎一把扯了过去。
暮笙猝不及防地跌到她的怀里。
边上那些宫人都还在呢!她气恼地捶了孟脩祎的肩膀一下。
这么大逆不道的动作,这会儿看来,孟脩祎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觉得暮笙可爱得很:“做什么捶朕,好似朕又胁迫了你似的。”
暮笙好不容易从她的怀里挣扎出来,到近旁的垫子上跪坐好,听她这又无辜又理直气壮的言语,不由气急:“您就不能不动手动脚么?”
“哦,”孟脩祎仿佛很苦恼,“你不喜欢么?朕还以为你就喜欢这样呢。”
简直是……胡言乱语!
暮笙觉得自己真的提不起力气与她生气了,再看看陛下温柔俊秀的脸庞,心内满是叹息,算了,她本也是喜欢与她相触的,倘若这殿中没有这些旁观的宫人的话。说到底,暮笙还是做不到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与人亲密的。
不过,出身皇室,做什么都有宫人代劳,身旁时时刻刻都跟着扈从的孟脩祎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顾忌。于她而言,许多时候,这些宦官宫娥与一旁的烛台书案并没有太多差别。
暮笙也是知道这点的,估摸着想要陛下改是不行了,这种小事,她还是愿意听从她的意思的,只要陛下不要太过张扬。
幸而麦恩荣总是很能体会圣意,这时便领着一众宫人退下了。
暮笙才轻言细语:“陛下没猜错。臣喜欢,臣慕陛下久矣,陛下做什么臣都喜欢。”
知道她天性羞涩含蓄,能说出这样的话已是很不容易了。得到这样可贵的甜言蜜语,孟脩祎却反常地没有愉悦欢喜,而是定定地看着暮笙,那如墨玉一般剔透深邃的眼眸之中是淡淡的考量。
暮笙良久没有得到回应,不禁又是羞赧又是心慌,连忙岔开话题:“说起来,陛下与崔大人是早就相识的么?”
她一面说着,一面就低下了头,如雪莲一般秀静修长的脖颈便展露在了孟脩祎的眼前。孟脩祎顿时便觉得很心动,丢开先前那怪异的考量,不去想这个人口中的喜欢究竟是真是假,她慢慢地抚上她光洁滑腻的后颈,那触感,如玉温凉。
暮笙颤了颤,不解地抬起头来,疑惑地望着孟脩祎。
孟脩祎马上也觉得自己这举动很是奇怪,轻咳一声,手恋恋不舍地便顺着她的后颈从肩膀手臂上滑下,握住了暮笙的手,道:“是啊,早前云姬是太学学子,意气风发得很,朕有一回出宫,无意中碰见她在酒肆中与人高谈新政,说当年承平帝施行新政,使得百姓受益,现在过去多年,是时候再行新政,巩固国本。朕觉得这女子很有意思,便与她说了会儿话,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
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听陛下之意,对崔大人很是赞赏。暮笙觉得哪里不对,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也许这几月的顺心与甜蜜让她的警觉不复从前了。这样可不好,要改。
她一面飞快地在脑子里想着,一面道:“那时崔大人可知晓陛下的身份?”
孟脩祎回忆了一下,道:“那是初初登基时的事,看她那样子,估计是知道的。不过,君子之交淡如水,说出来就少不得染上功名利禄,就没意思了。云姬素来就知趣得很,不但知别人趣,也知自己趣,又哪会戳破。哦,说起来,向朕提出官营之事的人你不是头一个,还是云姬先说的,新政需大量银钱支撑,如今国库不算空虚,但也不充盈,出个天灾,又得瘪下去,那会云姬就暗示过她与她身后的崔氏愿为君王马前卒。”
云姬云姬的,真是好生亲热。她唤她可不是这样的,总是卿、爱卿、卿家,说起来满朝文武都是她的卿、爱卿、卿家!
真是有对比才知差别!
暮笙也不知怎么就计较起这种细微的小事来,总之她现在很不开心。
孟脩祎一说完,发现问话的人没声儿了,看起来似乎还有点气鼓鼓的样子,不由惊奇:“卿这又是怎么了?朕没惹你吧?”
她倒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时不时就惹到她。暮笙张口欲言,又觉得这种事情说起来实在丢脸,爱称什么的,哪有自己去讨要,便只得又咽回到嘴边的话:“没什么。”
皇帝听了,笑笑而已,爱怜地捏了捏她的手指,并没有追问。
暮笙突然反应过来哪里不对了,她对崔云姬赞赏,是因她才华,是因二人投契,那她对她是什么样的?似乎,陛下从未说过,为何突然就对她有了感情。
她对崔云姬这般赞不绝口,那么可曾对她也有过不一样的情愫?说起来她们相识那会儿,正是陛下与裴昭在一起的时候。重生一年多,从陛下口中听到裴昭的次数仿佛也只有许久之前,她突然在她耳边吐露这个名字,用来试探她的反应,别的就再没有了。
暮笙不禁好奇,到了现在,在有了她以后,陛下的心中是否还在对裴昭念念不忘。这么一想,她就有些不自在,她应该是比不过裴昭的吧?一个在她最美好的年华逝去的佳人,是陛下求而不得的美好所在,恐怕也是她心中永远的执念。
暮笙不由便很颓丧,哪怕那个人其实也是她,但是,眼前人若对着现在的她,一味怀念从前的她,也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
孟脩祎就不明白了,怎么今日这人的内心如此丰富,一忽儿开心,一忽儿微恼,这会儿又哀怨起来了。正想要不要问问她是不是遇上什么难事了,这姑娘突然抬起头来,望着她,双眸清澈隐含挣扎,她问:“陛下从前可曾爱慕过别的人?”
陛下从前可曾爱慕过别的人……孟脩祎觉得那种许久没有过的钻心之痛再度袭来,让她伪装出来的淡然一时间溃不成军。她深吸了口气,望着还在等她回答的人,随意地搭在膝上的双手倏然间握紧,指甲掐进掌心,几乎要抠下一块肉。她望着这满脸都是好奇无辜的人,忍了忍,终于,摇了摇头:“不曾。”
暮笙猜演过许多回答,或深情或淡然,或刻骨或漠然,怎么都没想到她竟矢口否认。
看着她意外的神色,孟脩祎只觉得刺眼,口气冷淡:“朕只喜欢过你,没有别的人。你问这个做什么?”
她不愿多说的意味那么明显,倒让暮笙不知如何才好:“臣……臣……”
“不要臣了,你退下吧,朕还有奏疏要看。”孟脩祎说罢就松开她的手,站起身,拂袖而去。
包裹着她的手的温暖突然没有了,微凉的空气直让她冷到心里。这样丢下她自顾自离去,还是第一次。难道她戳中她的痛处了?难道裴昭已经是她心里提都不能提的名字了?
说起来陛下之前三番四次的试探就是因为她的性情行事像足了裴昭。
暮笙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在她还是裴昭的时候,陛下邀她郊外踏春。
她不想去,又不能违抗圣命,少有的任性起来,用姗姗来迟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陛下在城外的十里亭中等了她足足两个时辰,在见到她那刻,没有丝毫的不满,反是笑着打趣:“幸而朕是皇帝,不然,恐怕连佳人的面都见不到。”
那时候她讨厌她,反感她的做派,尤其是以势压人,故而就冷淡地回了句:“那您可千万守好您的皇位,一旦您做不成皇帝,臣是看都不会看你一眼的。”
如此刻薄歹毒的话,谁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她。
最后自然没有去踏青,二人不欢而散。
那现在呢?倘若她没有与裴昭相像得不得了的行事性情,陛下是不是看都不会看她一眼?
☆、第三十五章
暮笙不想这样猜测,以她对孟脩祎的了解,她是做不出这样拿别人做替身的事的,这非但是对她自己的侮辱,亦是对裴昭的侮辱。像她那样心高气傲的人,恐怕宁可一世孤单,也不会随便找个相像的人将就。
因此,哪怕这份帝王情降临得突然,她也从不曾想过陛下兴许只是当她替身。但现在,她却有点不确定了。
裴昭二字都不曾说出,不过是略略提及,她便这般失态。否认,毫不犹豫的否认,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她却否认。如此狼狈退却的姿态,暮笙从没想过会在孟脩祎的身上看到。她是将裴昭奉若女神,将她掩在心底,珍视爱护,连提都不愿对他人提起?
暮笙真是沮丧极了,难道她现在已沦落到要跟自己争宠了?叹息了一声,站起身来,默默地走出了未央殿。
相比暮笙怏怏不乐,崔云姬倒是很春风得意的样子,政事堂本就是皇帝亲信,这会儿因初战告捷,也是人人皆悦。崔云姬正积极地准备着南下江南的事。
按照他们的计划,江南是产盐之地,崔氏本身就占了不少盐地,此番肯将这些暴利吐出,支持皇帝,便是要以利换权,得到皇帝的好感,受皇帝重用,还怕落魄?
此次兵分两路,首先是崔云姬为御史南下,而后便是淮安君为宣诏使兼钦差南下。
四项当中,家家户户每日都必不可少的盐是重中之重。一旦江南盐地肃清,其他的便可势如破竹。
如此看来自然不得不着紧一些。他们这边如此上心,裴伯安似乎另有打算。
当几日后,由大臣提出,派崔云姬为御史访江南,以淮安君为钦差督办江南盐事,本该激烈反对亦或同时安插自己人手的裴伯安却寂然无声。
此次南下,重点本就在崔云姬与她身后在江南盘踞数代的崔氏身上,淮安君不过起威慑之用,但若裴伯安另有打算,淮安君这一地位特殊的人应当起更好的作用才是。
孟脩祎飞快地与底下孟幼舒对视一眼,孟幼舒几不可查的微微颔首。孟脩祎当即便将她换了下来,换了个精神矍铄、素有清廉之名的老臣去。
换了她下来,并不就让她赋闲了,恐怕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她办。一切症结都在江南,这一趟江南之行恐怕还是免不了。
待下朝,孟幼舒走到甘泉宫与衙署林立的皇城相交之处,想了想,没去衙署,直接上马回府。
想必这会儿阿琳正等着这边的消息,事有变化,倘若随便派个人回去,也不知说不说得清楚。
一路疾驰到府门外,便看到一辆锦绣披帛的马车,车后数匹良驹并仆从无数。
这架势,这派头……
孟幼舒不悦地蹙了下眉,倒是那众多仆役中打头的那位见她过来,连忙下了马,到她身前行礼:“君上。”
这是平林郡王府的老家令,对她的父亲忠心耿耿,向来唯平林郡王马首是瞻。
孟幼舒一摆手,一言不发地朝里走去。
据说那边早已耗尽内囊,不想竟还有余资撑得起这般高贵的架势,看来上回,还是她手下留情了!
府中的主子唯有一个阿琳,想到阿琳又要面对这些人,孟幼舒就气愤膈应的很。脚下步伐加快,大步朝正堂走去。
未至正堂,远远便听到那女人尖锐矫作的嗓音。孟幼舒唇边噙了抹冷笑,加快了步子。
及至堂上,只见上首两张坐榻上分别端坐着平林郡王与郡王妃,下面则是她那些由庶变嫡的兄长姐妹,一群人说得热烈,而这座府邸堂堂正正的主人孟幼琳却被挤到了一旁,无人理会。
孟幼舒冷笑更甚,走过去轻轻碰了下孟幼琳的肩膀,柔声道:“我回来了。”
孟幼琳抬首,满是惊喜,却不像以往那般开心地说话与她拥抱,异常地安静。
从孟幼舒一进门,堂中嘈杂的交谈便静了下来,这会儿见她旁若无人地直朝孟幼琳去,平林郡王挂不住面子了,威严地咳了一声,道:“舒儿,你回来了。”
孟幼舒仿佛这才看到他一般,稍稍做了个揖:“见过父亲。”
她的言辞动作都轻松自若得很,没半分恭敬,更别提亲切。平林郡王顿时很是尴尬,这女儿本就与他不亲近,且她如今的爵位还比他高了一级,让女儿压倒做老子的头上,古往今来他恐怕是开天辟地了!
他境遇如此尴尬,这逆女就该恭恭敬敬的,将礼数做足才是,偏生她不,仗着翅膀硬了,就敢不将父母放在眼里。
平林郡王沉下脸,冷声道:“还有你的母亲,还不快见过王妃!”
孟幼舒站在孟幼琳的身旁,一只手自然的搭在她的肩上,稍稍抬起下颔,看了那看似端庄贤淑的女人一眼,便是讥讽的哂笑:“母亲?父亲莫不是糊涂了?本君的母亲十余年前便仙逝了——不过一妾室耳,如何当得起本君大礼,父亲既然宠爱她,就别折了她福寿。”
此话一出,对面的那三人便立即愤愤不平起来,为首的平林郡王长子,一出生便被请立为世子的孟幼衢立即就要起身喝斥,然而未及他站起,便受到郡王妃阻止的眼神。这才想到他们此番来的目的,只得忍辱负重地先咽下这口气。
孟幼舒不禁好笑,幼时她与阿琳无人庇护受他们百般欺凌,现在她已自立门第,难道还要再由着他们欺侮?要不是平林郡王还活着,她担不起弑父的恶名,他们这一家子哪儿还能活得好好儿的。
那边平林郡王气鼓鼓地就要斥骂,反让郡王妃给拦了下来:“淮安君自幼便对妾怀有成见,这我是知道的,说来说去,也是我占了她母亲的位子的缘故……”她一面说,一面泫然欲泣,若让不明内情的人见了,恐怕真以为孟幼舒是从小就和这继母过不去。
继母难为,王妃待她们姐妹那样好,却只落得被埋怨的下场。平林郡王顿时心疼不已,相应的便对孟幼舒大动肝火,怒目瞪着孟幼舒。
孟幼舒自自在在地整理了一下袍摆,跪坐下来,又令人置午膳:“敝府寒微,想必郡王与王妃是不会留膳的,只如常准备本君与二小姐的膳食即可。”
仆从忍着笑,应诺而下。那环视众人的眼中满是轻蔑,看得人极不自在。
竟连卑贱的下人都能蔑视他们了!平林郡王真是气坏了,他站起身,便冲着孟幼舒去,扬手就要打她。
孟幼舒不躲不避,目光穿过平林郡王锦衣华袍的侧旁,落在郡王妃的身上,朝她微微一笑,郡王妃顿时浑身一寒。与此同时,平林郡王扬起的手掌被淮安君府的仆役制住,动弹不得。
“混账!你敢忤逆!”平林郡王气急,瞪大眼睛怒视着孟幼舒。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种外强中干的大呼小叫委实算不得什么。孟幼舒握着一直低着头的孟幼琳的小手,无声的安抚她,面上冷意更甚:“有谁见到本君忤逆了?”
世子高声道:“我们都见着了!”
“你们?你们是何人?有什么资格指认本君?”不过一吃喝嫖赌的纨绔罢了。
孟幼舒姐妹二人早年受平林郡王府虐待之事,京中人人皆有耳闻,他们作证等于无,说出去也没人信。早些年,孟幼舒刚被封君,这群人日日上门搅扰,大呼小叫的将自己做主人来看。弄得孟幼舒心烦不已,逮到机会便去踩上一脚,直到将他们的官职都弄没了。连平林郡王都因教子无方被撸了官职,只靠着个爵位过日子。
如此差不多年余,将他们都折腾得怕了,才不敢轻易上门。
怎么过去几年,都忘了当初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模样了,还敢来她这里耀武扬威!
世子让她噎得涨红了脸。
郡王妃也是气恼不已,当年,要不是怕人说闲话,她早将这两个碍眼的东西处置干净了,哪用得着如今受她的气。但到这步,平林郡王府无权无势,旧日亲朋也都远离,皆是指望不上,接下去的事不得不求她帮忙。
防止那暴怒的父子两将话题越扯越远,郡王妃只得亲自开口:“今日我们上门,是有事相求。”
孟幼舒不语。
郡王妃只得再道:“听闻陛下将派你南下?大郎赋闲在家,也没个差使,不知可否托君上的福气,提携兄长一把。”
此话一出,郡王与世子一齐熄了火气。郡王回身坐到上座,皱着眉头,道:“还有我的,你本事大了,要给父亲弄个一官半职应当不是难事。”
孟幼舒笑了笑,看来,这几年赋闲下来还真是让他们坐吃山空了,不然也不会忍不住来求她。
“官职爵位,皆是公器,本君岂敢擅动。此事,当求圣上才是。”孟幼舒不缓不急道。
这就是不打算帮忙了?平林郡王双眉一竖,脸色愈加难看起来。
要让他再张口大骂,就真的无望了,郡王妃忙阻止了他,再度柔声道:“不过些许小事,何必劳烦陛下?君上早已到成婚的年龄,若是父亲与兄长都只是空有爵位的白身,岂不是难看的很?”
爵位在百姓看来虽是高不可攀的尊贵,但在同等人家,还得看官职,还得看圣心,到婚龄的岂止孟幼舒一个,还有她的儿女。
郡王妃话音一落,孟幼舒便感觉到原本还算镇定的孟幼琳握紧了她的手,唇角抿得紧紧的,仰起头来对着她,那无神的眼眸之中竟似哀求。
阿琳是害怕么?怕她因为这区区数语便心软?怕受到之前那种寄人篱下任打任骂的屈辱?她深深吸了口气,抑制住心头滚滚燃烧的怒火,扬声道:“来人,送客!”
仆役们费了好大功夫,好不容易将那群骂骂咧咧的人“请”出去。
孟幼舒一直护着孟幼琳,试图以自己的身躯为她隔开那些刺耳的喧嚣。就如同多年前,郡王妃命人执棍杖打三岁的阿琳,年少无助的她伏在她身上为她隔开那一下下欲置人死地的杖打一般。
当堂上终于静下来,那一声声理直气壮的怒骂远去、消失,孟幼琳抬起头,那小脸上满是泪痕。将孟幼舒的心都刺痛了,她心疼的抱起她,温声道:“不怕了,我们再也不怕他们了,他们再也没办法伤到我们。”
“阿舒……”孟幼琳低低地叫唤,像只无助脆弱的小猫。
孟幼舒的心头颤了颤,她深吸了口气,抱着孟幼琳回房。
或许,往日是她太过手下留情了,她就不该顾忌太多,留着他们,让那群无耻之人还能出现在阿琳的面前。
迈过几级台阶。孟幼琳忽然出声:“阿舒,你会嫁人么?”
孟幼舒一愣,脱口道:“不知。”这是随缘的事,她自己能立世,并且站的比世间大多数男子都高,嫁不嫁人,实在不是件多要紧的事。她甫一说罢,便见孟幼琳泪眼汪汪的小脸迅速的低落下去。
孟幼舒一急,恰好她们的房间就在眼前了,便先放一放,走进去,让孟幼琳坐在软榻上,方轻柔地问道:“怎么忽然问这个?”
孟幼琳不答。
孟幼舒想了想,笑着打趣道:“莫非阿琳想哪个小郎君了?”
“才没有!”孟幼琳嘟嘴,挥手拍了孟幼舒一下,她看不见,循着声音,恰好拍在孟幼舒的肩膀上,“你胡说!”
孟幼舒不禁好笑,看她似乎真的恼了,忙道:“好了好了,我胡说,再也不说了。”
孟幼琳便安静下来,她摸索着抓住孟幼舒的衣袖,顺着衣袖摸到尽头,然后抓住孟幼舒的手,说道:“你看,他们那样讨厌,你还在京,就敢上门,等你不在京了,他们一定还会来欺负我。你带我一起南下吧,别留我一个人在这里。”
孟幼舒叹息,要是能带上阿琳,她又如何舍得留她在京,江南局势不明,比起京师更为危险,她自己都不知如何,哪儿放心阿琳随她同去。
或许,可以将阿琳托付给陛下?想来陛下应当不会拒绝。
“好不好?”孟幼琳拉了拉孟幼舒的手,还在眼巴巴地等着。
孟幼舒只得哄她:“陛下另派了人去,我不去江南了。”
孟幼琳才不信:“你不要骗我,我不是那么好骗的。”
孟幼舒无奈扶额:“没骗你,这回的确不要我去啦。不过,过些日子说不定又得我去,这样,你入宫去住几日可好?”
往往她这样说的时候,都是已经下定决心的时候。孟幼琳鼓了鼓红彤彤的两腮,最终只能点头答应,毕竟,她也不喜欢变成阿舒的累赘。
☆、第三十六章
自京师南下江南,走水路,最快也要一个月。
那边不知道会出什么招数,孟脩祎便暂时静观其变。
然而更让她心烦的不是那该死的裴伯安,而是倔强得让人心烦意乱的薄暮笙!
从那日不欢而散,她已足足半个月没出现在她面前了!
真是,好足的底气,难道她就如此断定,她会主动示好么?
孟脩祎气得狠,那薄暮笙就这么吃定她了?
她憋着一股气,未曾宣召,也未曾像上回突然上门,她等着暮笙主动来她面前。
反正她身上还担着医正的职,算算日子,这回恰好轮到她来请平安脉。孟脩祎气罢,念及此处,还是得意洋洋的,这么想来,当初她让她身兼二职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倘若她来,敢摆脸色给她看,她就以帝王之威狠狠罚她;她若认错,温声软语地道歉,她便考虑考虑要不要原谅她。
孟脩祎想的面面俱到,唯独遗漏了一处。等到十五那日,太医署来了人,却不是她心心念念的那一个。
孟脩祎不悦地盯着须发皆白的沈医正。沈医正让她看得心惊胆战,连忙下跪请罪:“陛下恕罪。”
孟脩祎盯着他看了一瞬,缓缓道:“薄暮笙呢?”
沈医正一愣:“薄医正?她病了。”
孟脩祎顿时大惊,也顾不上生气,急问:“她怎会染病?”
沈医正闻言颇觉奇怪,小心翼翼地道:“人食五谷,但凡是个人,都会染恙。”
孟脩祎蹙眉,抬眼便看到明黄的帷幕上挂了一道朱砂画就的符纸。今日是中元节,素有百鬼出行的说法,每到此时,宫中便会从寺庙中请符纸来贴到各处,防邪避灾。
她心头一动,立即问道:“她是何时染病的?”
沈医正回道:“是今日辰时,薄医正亲自到太医署拜托臣替她来为陛下诊脉,而后,薄医正便直接出宫去了。”
“那时她的脸色可好?”孟脩祎继续问道。
沈医正回忆了一下,回道:“很是虚弱苍白,臣本要替她诊脉,不过薄医正说她自己就是大夫,对自己的身体清楚得很,不过是些许小恙,歇一歇就罢了。臣便打消了念头。”
孟脩祎顿时心头一紧。
待沈医正一退下,她便沉声与麦恩荣道:“立即将宫中的符纸都揭下来烧毁,但凡涉及这种神神鬼鬼的东西都不许留在宫中,违者杀无赦!”
这条旨意下的奇怪。君王神色冷漠,言辞不容置喙,麦恩荣心有不解也毫无迟疑地俯身道:“是,臣这就去颁旨。”
等到这道旨意下达各宫室,引起轩然大波之时,孟脩祎已在暮笙家门外了。
考虑到暮笙此时应当躺在床榻上休息,兴许还……孟脩祎犹豫了片刻,决定还是不要叩门了,省得她还有费劲从床上挣扎起来出迎。
这本是她的私邸,她自知晓哪处防御最弱。绕着这高大的围墙转了一圈,孟脩祎仔细回忆了一番宅邸内里的布局,便走到东边的围墙外,令两名侍从搭了个人梯,轻而易举地便翻了进去。
堂堂君主,竟跑到臣下的门外来翻墙,麦恩荣起先目瞪口呆,随即便是大惊失色,一面压低了声喊陛下,一面急忙让几个侍卫赶紧跟上去。
翻入墙内,便是一处茂密的小竹林。这个季节茂竹翠绿,郁郁葱葱,哪怕有人路过,只要不特意留心,都不会发觉绿竹之后藏了人。
孟脩祎小心地避开那些尖锐的断枝,步履轻盈地走了出去。
薄府人丁不兴,仆役自然也不多。孟脩祎嫌跟进来的几个侍卫碍事,令他们退出去,到大门外等候,自己熟门熟路地便往处于宅邸正中的主院走去。
位于宅邸最正中的主院掩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之后,环境清幽雅静,又有假山遮蔽烈日,在这夏日炎炎中甚是清爽阴凉。
孟脩祎行至主院外,朝里极目张望了一番,发觉其中寂然无声,并无仆役婢子走动低语的声响。她沉默着思忖了片刻,深深吸了口气,仿佛做了个极为要紧的决定,大步朝里走去。
走到房门外,她伸手推门,内里并未上锁,轻而易举地便推开了。孟脩祎快速闪入,反手将门重新合上,想了想,她又把门从里面锁了起来。
轻手轻脚地掠过湖蓝的帷帐,往里面的床榻走去。
轻悠的凉风吹动飘逸的软帐,这短短的路途仿佛在瞬间变得格外漫长。孟脩祎屏住呼吸,眼睛一眨都不敢眨,聚精会神地望向里面。
终于,她穿过了重重帷帐,站在了那张宽大的床榻前。
榻上躺了一个沉静秀美的女子,她脸色苍白,连嘴唇都微微泛白,看起来虚弱可怜。她睡得极沉,未曾发觉这房中多了一个人。
孟脩祎慢慢弯下身,伸出手,在暮笙的脸颊上轻轻触碰了一下。
微凉的触感,切实的感受。她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孟脩祎缓缓地松出一口气,还好她没事。
有人在她脸上抚摸,睡梦中的暮笙也感觉到了不舒服,皱皱小眉头,翻了个身,就面朝里侧,继续安睡。
孟脩祎不禁笑了笑,站直了身环视四周,发现不远处的矮几上放了只仅剩了汤药底渣的瓷碗。她放轻脚步走了过去,端起来闻了闻,沉思片刻,又倾盏尝了尝,那浓浓的药渣苦得她直皱眉,不过也让她大抵确定了其中的几味药,是治疗寻常中暑的药物。
原来只是普通的中暑,孟脩祎总算安下心,坐到暮笙的身边,等她醒来。
看在她中暑生病的份儿上,她就不跟她计较她那么多天不理她,也不计较她上回的明知故问了。
温暖而湿润的夏日总让人昏昏欲睡。孟脩祎放松了神经,不知不觉便倚着瓷枕睡了过去。
待她醒来,已是夜幕降临。孟脩祎睁开眼,便看到昏黄的烛光下,暮笙正笑吟吟地望着她。
孟脩祎不禁抬手摸了摸她的脸,道:“你好些了?”
“只是中暑罢了,”暮笙重新躺下,靠在孟脩祎的身旁,“起初头晕目眩,歇一歇也就好了。”
孟脩祎伸手拦住她纤弱玲珑的肩膀,沉默了一瞬,还是问了出来:“没有别的不舒服么?今日是中元节,宫中……有没有哪里冲撞了?”
暮笙不解她话中的意思,摇了摇头:“不曾。宫中素来规矩井然,又怎会有冲撞?”
都不知扯到哪里去了,显然是没明白她的意思。孟脩祎见她的确精神,想来也无大碍,便不再深问,含含糊糊道:“今夜是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你身子不好,就不要出去了,万一受了寒,又得安养。”
暮笙更不明白了,低声嘟囔道:“不曾想陛下还信这个。”
孟脩祎笑而不语,抱紧了她。
陛下都亲自来探望了,暮笙也不会揪紧上一回的事不放。只要陛下是真心在意她,看着她的时候并没有想另一个人就好了。她对那种“从此以后我爱上的人都像你”的虐恋情深,真的很不感兴趣。
二人静静地躺了一会儿,暮笙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陛下是怎么进来的?
第7节
恋耽美
第7节
她的话语,看似不紧不慢,却让人感觉重逾千钧,那几个跃跃欲试要反对的大臣身子都侧过来了,又默默的回身站好,不敢做这个出头鸟。
这事儿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孟脩祎多瞥了那身在百官之首的裴伯安一眼,他仍旧风姿从容。
孟脩祎顿时便怒上心头。
身旁的宦官依例上前,询问百官还有何事要奏。众臣心神都为三日后的廷辩所牵,哪儿还有心思顾旁的。
孟脩祎终是控制住了自己,就像以往的千千万万回一样,她再一次控住自己想要马上就将裴伯安凌迟处死的冲动,兴味索然地道:“那就散了吧。”
皇帝的心思,真是越来越捉摸不透了。哪怕一开始没想到,后面听她从容不迫的顺势提出要廷议也该知道那太学学子的上书多半出自陛下授意,那现在都已照她所想的即将展开廷辩,她怎么好像又不高兴了?
众臣面面相觑,片刻,各党又依附到各自的党首周围。
孟脩祎回了未央殿,御案上已堆积了厚厚的一叠的奏疏。
每回对上这写满了天下大事的奏疏,她都会精神满满,哪怕看到深夜,也从不觉得苦累。然而此时,她却觉得提不起精神来。
兴许是鲠在心头的那件事快要做成了,她的大仇终于可以得报,也许是那诸多纷乱不明的景象,竟让她觉得厌倦。她现在一点也不想看到这些写满了仁义道德、一心为公的奏疏。她突然想到,倘或有一日,裴伯安知道了她和裴昭有过一段,不知他会是个什么反应,是否会后悔当初,为一个荒唐至极的缘由就杀了她们母女。
定然是会的,他那种人,口上说的再好听,其实不过出于太过珍惜自己的性命和地位富贵。要是知道她有多爱慕裴昭,知道其中能斡旋出许多利益,他怎么还舍得杀她。
孟脩祎冷冷一笑,坐到御案后翻了几本,便将这些奏疏都丢弃在一旁,朝外面走去。
于是,暮笙过来的时候就扑了个空。未央殿外的宦官好心地提醒她:“陛下去了含风殿,大人若要去,小的可派人人为您引路。”
暮笙略一沉思,便道:“有劳大人。”
含凉殿以凉爽著称,它在甘泉宫之南,临湖而建,如轩敞的回廊,四面无墙,大半都悬在湖上。
暮笙走近那里,便闻得有琵琶声传来。只以为是陛下召了乐师来弹奏,对为她引路的宫人道了声谢,便举步往里去。
含凉殿铺陈古朴,殿中铺设了低调而华贵的红线毯,皇帝就席地跪坐在上面。她的四周的确有几名打扮成清秀小倌的女乐师,但她们手中的乐器都不是琵琶,在弹奏琵琶的人,是孟脩祎。
她抱着琵琶,指法灵巧的拨弄着弦,宣州进贡的红线毯上飘逸地覆着她清雅的衣袍,那宽大的袍袖上绣着栩栩的杜若花纹。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杜若是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古时的士大夫君子,都喜在身上佩戴香草。
暮笙站在殿外,看着那扩大轩敞的大殿中,那人孤身坐在华贵的红线毯上,抱着琵琶,在弦上轻拢慢捻。
金丝编织的小冠在她发上,如此金华耀眼,也不敌她满身璀璨。暮笙屏息聆听。
一曲《浔阳夜月》,苍茫深阔,静谧优美,句句翻新,千条一缕,有着淡淡的、并不浓郁的伤感,却也不失大气。
乐声戛然而止。
暮笙从琵琶声展现出的那一片奇光异彩中醒来,发现孟脩祎正回过身来看她。
“让你找到这里来了。”孟脩祎抱着琵琶,远远地看她。
暮笙走上前,除去云履,走到孟脩祎的面前坐下:“若非陛下留了话,臣也找不到这里。”倘若她走前没吩咐宫人,未央殿留守的宦官又怎敢泄露陛下的行踪。
孟脩祎微微的笑:“就知道爱卿最是聪颖机悟。”她说罢,朝两旁做了个手势。那些恍若摆设的女乐师忙低垂着头,快步退了出去。
“陛下今日哪儿来的闲情逸致,竟跑来这里弹琵琶了。”暮笙说着,伸手摸了摸孟脩祎怀里的琵琶的弦,轻轻一拨,便是美妙的乐声。
孟脩祎道:“哪里是闲情逸致,朕是在养精蓄锐。”明日且有的瞧呢,她说罢,见暮笙闲适地拨弄着琵琶弦,不由一笑:“你琵琶弹得好,不如为朕奏一曲?”
“哪儿及陛下?”孟家在大晋建立前便是世卿世禄之家,族中子弟多才多艺,棋琴书画都不在话下,等到取得天下,几位皇帝也俱是才华横溢之辈,音律更是信手捏来,先帝就很擅琵琶,作为他的女儿,陛下又能差到哪里去。
暮笙说罢,突然想到,她过去是很擅琵琶与筝,也曾与陛下合奏过,然而成了薄暮笙之后就再没碰过这个,陛下又如何知道她擅琵琶?暮笙不由惊奇,正欲发问,便听得孟脩祎道:“先前就听人说过,卿不单医术了得,音律上更是颇多造诣。怎么样?要不要试试?”
孟脩祎一面说,一面慷慨地将琵琶让出来。
原来是这样,暮笙疑惑渐消。然而,陛下身在深宫之中,又怎会知道一个官职不高、乃至无法面圣的太医的长处?
“卿莫不是不肯?”孟脩祎慢悠悠的,那双凤眸顾盼生姿,搅得暮笙心绪不宁,“毕竟是朕打听了许久才知晓卿擅音律,总不能连试都不肯试一下吧。”
原来如此。暮笙疑惑尽消。不过……陛下说她打听她?暮笙眨了眨眼:“陛下特地令人打听臣?”
孟脩祎坦然:“是啊,你都是朕的人了,总不能还对你没半点了解。”
“是朕的人了”,这样令人浮想联翩的话她都说的轻易,真是……“口无遮拦。”暮笙羞恼斥道。
孟脩祎做冥想状,竟然点了点头,从善如流道:“的确差了点,要不,现在就落到实处?”她一面说着一面就作势欲去宽暮笙的衣带。
这四面都是空落落的,莫说墙,连扇窗都没有,外面的人一样就能将里面的情形尽收眼底,暮笙哪能让她胡闹,红着脸,抱起琵琶阻拦她的动作:“您到底还要不要听了?”
孟脩祎见好就收,她本也没有急色到在众目睽睽下就动手动脚的,见她已经调好了音,便理了理衣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仍旧是《浔阳夜月》。比起孟脩祎,暮笙的琵琶声中更多了一丝柔情,一丝放达,一丝欲说还休却光明磊落的情意。
第二日的廷辩如时举行。
因皇帝下了旨,不论官阶,不论出身,只要是才捷俊士,皆可上殿一辩。
如此,自然声势浩大,场面之隆重,本朝绝无仅有。
孟脩祎高坐在御座上,她今日不曾着冕服,便未戴那十二旒冕冠,不过是松松快快地穿了身绣了使君子纹样的燕服,发上也不过一顶青玉小冠。
她神色愉悦地看着双方争辩,不了解陛下性情的只以为她是胜券在握,知道她的人便明白,她面上是什么神色,其实跟心里想的完全不关联,或许是一致,又或许是截然相反。帝王心术,喜怒不辨,这位年轻的陛下比起她前面的几位有明君之称的先帝丝毫不差。
☆、第三十三章
泾渭分明的两派人在恢弘轩敞的殿堂中相峙而立。看似旗鼓相当,说起来,也许还是以裴伯安为首的老派官宦看来底气硬一些,倡议对四司整治、笃行官营国策的那一边虽也有不少老臣,但一眼看去却多是年轻的官员,乃至尚未出仕的学子。
暮笙也在其中,她在一群或意气风发的学子、或精明内敛的大臣间显得很不起眼。她静静看着对面,站在众人之首,为满目朱紫所簇拥的裴伯安,这个儒雅的男子,仍旧是那般俊逸,岁月风霜带来的沉稳内涵,只让身居高位的他比当年那个身着青袍从朱雀大街上打马而过的状元郎更得人仰慕。
“紧锣密鼓的准备多时,这场戏,总算是拉开帷幕了。”
暮笙稍稍转头,只见崔云姬含着笑意,看了她一眼。
前方一锋芒毕露的学子正与一须发皆白的老臣辩地风生水起。她却如旁观看戏的路人一般自在得紧。暮笙一笑,如她那般压低了声:“待初战告捷,之后,便要看崔大人了。”
这一场,他们准备良久,从昨日陛下突然发难,到今日廷辩,对方措手不及,几乎是毫无准备。而崔云姬在这里,并不会上前做辩手,只是表明了一个立场,表明江南崔氏的立场,后面的事,她才要大展身手。
崔云姬含蓄地笑了笑,又将目光对准前方。她笑得颇具深意,暮笙正欲深思这是何意,便听得前方响起一声熟悉而威严的哂笑:“我竟不知你们这些学子,大晋未来的栋梁,如此上心的不是诗书礼仪,不是经纶典籍,不是百姓福祉,而是这般与民争利之事!如此刻薄,眼界这般狭隘,何必再在太学占那一席之地!”
裴伯安这番绝对称得上霸道的威逼说罢,这边顿时一片寂静。
大晋科举分两类,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京师或州县有名望的学府出身,入尚书省受试者即为生徒,崔云姬走的就是这条路,她在中第之前便是太学学子;而乡贡则是不经学府,通过州县考试,一路取得资格,及第后再经尚书省受试,就是乡贡。乡贡素来就比生徒要难。若被从太学赶出去,想要再出仕,那机会便微乎其微了,哪怕再从童生考起,没个十几年,都别想走到圣上面前。
事关自己前程,原本侃侃而谈、步步紧逼的学子们便有些迟疑,反击的言辞便不那么锐利逼人了,慢慢的原本占优势的一方竟现颓势。
裴伯安仍旧是镇定自若,心中却渐渐生出不以为然来。昨日陛下突然借学子上书发难,让他猝不及防,本以为这皇帝隐忍四年突然有了动作会是多么锐利难当,亏得他看到这些说起话来引经据典、灵活刻薄的学子还觉不妙,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裴伯安想着,暗暗朝九重玉阶上瞥了一眼,却见皇帝仍旧安坐,面上也没什么沮丧愤怒或焦急。这位心思深沉的君王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裴伯安忽然间想起多年前,没有丝毫依恃的孟脩祎身姿笔挺地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唯有与她合作,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时光荏苒,这位他曾想过效忠的主上已从那个单枪匹马的小殿下长成君临天下的皇帝,而他们也无可避免地站到了对立面。曾经能让他手握大权的果敢皇女,已成了他想要一手遮天、凌驾众人的最大阻碍!
他向来知道孟脩祎这个人,不乏谋略,不缺隐忍,更是胆大包天。这么一想,裴伯安顿时收起了那点微弱的得意,满是警惕地等着接下去的变故。
果然,几乎是立即,裴伯安便听到一道女子清婉的声音:“宰首大人此言差矣,吾等所行并非与民争利,而是——”
裴伯安做了多年宰首,积威日重,哪怕有人反对,也委婉的很,少有这般直击脸面的。许久不曾被人直言反驳,他冷颜朝那边看去。
暮笙从人群中走出来,言语利索的很:“这不是与民争利,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宝座上的孟脩祎稍稍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抹兴味,仿佛这一场廷辩到了这时,才让她提起些微兴趣。
暮笙说完那句话,便看着裴伯安。
除去上次在宫门外匆匆一瞥,这是他们父女首次对上。暮笙明显地感觉到她的腿在剧烈的颤抖,若不是她拢在袖下的双手已紧紧的攥紧,死死地忍住心头如沸水一般剧烈的翻腾,她恐怕早就站不稳了。
这不是因为害怕,这是因为兴奋。
她盯着裴伯安,不放过他面上每一丝神色的变化,口中还不忘尖锐地反击:“莫非宰首大人以为官营所得之利只为一人享乐,而非充入国库?”
裴伯安顿时便皱了下眉。
“啧,”皇帝缓缓道,“说来,这些年专营之利虽然少得可怜,朕也不曾动用过分毫。”她笑了笑,望向裴伯安,“卿家未免太过小人之心了。”
若说先前暮笙不过质问,孟脩祎就直接将这罪名安到裴伯安头上了。
不等裴伯安自辩,马上就有大臣出头:“圣上,宰首大人从不曾说过专营之利为圣上独享,宰首大人苦心为国,不忍百姓受难……”
“可朕听了分明就是这个意思。”孟脩祎不耐烦地打断。
那大臣顿时瞠目结舌:哪有这么下老臣颜面的,这也太任性了!
众目睽睽,裴伯安不得不弯身请罪——纵使是请罪,他的双膝都尊严地挺立,没有丝毫弯曲:“臣失言,望陛下恕罪。”
孟脩祎冷淡的目光显露她内心的不悦,轻轻地在裴伯安身上扫了一下,便挪了开去,意味索然道:“罢了,人活一世,谁能没个失言呢。”
如此不留情面,这是,要与宰首彻底撕破脸了?!众臣心中惊疑,随即又释然,陛下若想大展身手,这一天就是免不了的。
一想到前几年陛下一声不吭,再到此时的步步逼迫,莫非陛下已有万全之策?
裴伯安身旁诸人顿时乱了手脚,相反的是先前被逼入角落的学子,立即奋勇而起,再行口舌之战。
要论朝事的熟悉,学子自然是比不上当朝的官员,但要说高谈阔论,老成持重的大臣怎么比得过口舌利落、头脑灵活的学子?
孟脩祎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让那些胸怀广阔、支持新政的学子,将墨守成规、只看得到一己得失的臣子逼入绝地。昨日提出,今日便廷辩,就是要让裴伯安哪怕明白了她的意图,也来不及再培养一批新的辩手。
耳旁充斥着为国为民的争辩,孟脩祎将目光挪到暮笙身上。小姑娘粉嫩的脸颊还有一点通红,她的胸脯还在微微的起伏。孟脩祎很快就将目光移开,再度全身心地将关注落在双方的争辩上。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负他们长久的准备。
皇帝大获全胜。
裴伯安什么阵仗没见过,一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他的面上没有半点颓丧,反是带了丝不解与疑惑地看了眼暮笙,想起之前,她那秀婉无比的眼眸之中是失望是愤懑是仇怨,满满的复杂情愫,让人分辨不清。裴伯安自以手上没多干净,但也着实想不起与这清秀得如芙蓉出水一般的女子有什么过节。
这女子,给他一种奇怪的熟悉感。
察觉到他的注视,暮笙回过头来,弯弯的唇角像个面对真心疼爱她的长辈的天真小女孩一般纯粹得体,好似先前那些难言复杂的情愫,不过是场错觉。
裴伯安顿觉不安。
不过,他自负惯了,连皇帝都不怎么放在眼中,更何况区区一女子,很快他就将暮笙抛诸脑后,让人簇拥着走出殿外,去谋划在首战失利之后,要如何挽回如何得利。
而这边,未央殿中,站了黑压压的凯旋归来的众人。孟脩祎甚为愉悦,对众人恩赏了一番,而后便留下了暮笙与崔云姬。
“云姬,”孟脩祎语气十分温和,“你可准备好了?过几日,朕便要将你封做御史派往江南。”
崔云姬轻笑,透着一股随意:“臣早已准备妥当,只等陛下一纸诏书。”
暮笙早就觉得她们两个应当是早就熟识的,兴许还有什么旁人的渊源也说不定,这会儿更是坚定了这一想法。
孟脩祎单手撑着脸侧,想了想,道:“此去凶险万分,不如趁现在,你快说说有什么要朕帮忙的,看在相识多年的份儿上,朕也好出把力。”
果然是相识多年。暮笙在心底沉默暗道。
崔云姬显然对孟脩祎这随性散漫的性子早有体会,这时便轻轻看了眼暮笙,无奈道:“都这时候了,陛下就不能稍微正经一些。”
暮笙让她看得不自在,好似她站在这里有多多余似的。听到她这般熟稔亲切地与孟脩祎言语,更是不知该做什么心情才好。
孟脩祎则顺着崔云姬的话点了点头:“还能来指点朕,看来你是万无一失了,那就去吧,回来之后,朕给你加官进爵。”
加官进爵这种话都随随意意地说出来了,哪里像君臣,分明是故友。暮笙在心中暗暗吐槽,想要展现深情厚谊她没意见,但能不能在乎一下她这个多余的人还很尴尬地站在这里。
像是听到了她的腹诽,孟脩祎似笑非笑地瞟了她一眼,等崔云姬说了:“能与陛下并肩作战就足够了,加官进爵这种身外物不提也罢。”她便道:“一码归一码。这几日那边定有动作。你先退下,万事小心。”
崔云姬未曾再多言,很是进退得宜地施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与当初匆匆赶去含风殿的青涩与懵懂相比,简直是两个人。
暮笙也不知怎么,顿时就觉得好像哪里酸酸的。
☆、第三十四章
孟脩祎特意留了这两人下来,对崔云姬她是正事,对暮笙便是方便她动手动脚,顺便安抚一下她动荡的心情。
故而……
“站那么远做什么,还不快到朕这儿来。”崔云姬一走,孟脩祎便道。
暮笙不是很情愿地一点一点挪过去,稍一靠近就被孟脩祎一把扯了过去。
暮笙猝不及防地跌到她的怀里。
边上那些宫人都还在呢!她气恼地捶了孟脩祎的肩膀一下。
这么大逆不道的动作,这会儿看来,孟脩祎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觉得暮笙可爱得很:“做什么捶朕,好似朕又胁迫了你似的。”
暮笙好不容易从她的怀里挣扎出来,到近旁的垫子上跪坐好,听她这又无辜又理直气壮的言语,不由气急:“您就不能不动手动脚么?”
“哦,”孟脩祎仿佛很苦恼,“你不喜欢么?朕还以为你就喜欢这样呢。”
简直是……胡言乱语!
暮笙觉得自己真的提不起力气与她生气了,再看看陛下温柔俊秀的脸庞,心内满是叹息,算了,她本也是喜欢与她相触的,倘若这殿中没有这些旁观的宫人的话。说到底,暮笙还是做不到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与人亲密的。
不过,出身皇室,做什么都有宫人代劳,身旁时时刻刻都跟着扈从的孟脩祎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顾忌。于她而言,许多时候,这些宦官宫娥与一旁的烛台书案并没有太多差别。
暮笙也是知道这点的,估摸着想要陛下改是不行了,这种小事,她还是愿意听从她的意思的,只要陛下不要太过张扬。
幸而麦恩荣总是很能体会圣意,这时便领着一众宫人退下了。
暮笙才轻言细语:“陛下没猜错。臣喜欢,臣慕陛下久矣,陛下做什么臣都喜欢。”
知道她天性羞涩含蓄,能说出这样的话已是很不容易了。得到这样可贵的甜言蜜语,孟脩祎却反常地没有愉悦欢喜,而是定定地看着暮笙,那如墨玉一般剔透深邃的眼眸之中是淡淡的考量。
暮笙良久没有得到回应,不禁又是羞赧又是心慌,连忙岔开话题:“说起来,陛下与崔大人是早就相识的么?”
她一面说着,一面就低下了头,如雪莲一般秀静修长的脖颈便展露在了孟脩祎的眼前。孟脩祎顿时便觉得很心动,丢开先前那怪异的考量,不去想这个人口中的喜欢究竟是真是假,她慢慢地抚上她光洁滑腻的后颈,那触感,如玉温凉。
暮笙颤了颤,不解地抬起头来,疑惑地望着孟脩祎。
孟脩祎马上也觉得自己这举动很是奇怪,轻咳一声,手恋恋不舍地便顺着她的后颈从肩膀手臂上滑下,握住了暮笙的手,道:“是啊,早前云姬是太学学子,意气风发得很,朕有一回出宫,无意中碰见她在酒肆中与人高谈新政,说当年承平帝施行新政,使得百姓受益,现在过去多年,是时候再行新政,巩固国本。朕觉得这女子很有意思,便与她说了会儿话,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
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听陛下之意,对崔大人很是赞赏。暮笙觉得哪里不对,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也许这几月的顺心与甜蜜让她的警觉不复从前了。这样可不好,要改。
她一面飞快地在脑子里想着,一面道:“那时崔大人可知晓陛下的身份?”
孟脩祎回忆了一下,道:“那是初初登基时的事,看她那样子,估计是知道的。不过,君子之交淡如水,说出来就少不得染上功名利禄,就没意思了。云姬素来就知趣得很,不但知别人趣,也知自己趣,又哪会戳破。哦,说起来,向朕提出官营之事的人你不是头一个,还是云姬先说的,新政需大量银钱支撑,如今国库不算空虚,但也不充盈,出个天灾,又得瘪下去,那会云姬就暗示过她与她身后的崔氏愿为君王马前卒。”
云姬云姬的,真是好生亲热。她唤她可不是这样的,总是卿、爱卿、卿家,说起来满朝文武都是她的卿、爱卿、卿家!
真是有对比才知差别!
暮笙也不知怎么就计较起这种细微的小事来,总之她现在很不开心。
孟脩祎一说完,发现问话的人没声儿了,看起来似乎还有点气鼓鼓的样子,不由惊奇:“卿这又是怎么了?朕没惹你吧?”
她倒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时不时就惹到她。暮笙张口欲言,又觉得这种事情说起来实在丢脸,爱称什么的,哪有自己去讨要,便只得又咽回到嘴边的话:“没什么。”
皇帝听了,笑笑而已,爱怜地捏了捏她的手指,并没有追问。
暮笙突然反应过来哪里不对了,她对崔云姬赞赏,是因她才华,是因二人投契,那她对她是什么样的?似乎,陛下从未说过,为何突然就对她有了感情。
她对崔云姬这般赞不绝口,那么可曾对她也有过不一样的情愫?说起来她们相识那会儿,正是陛下与裴昭在一起的时候。重生一年多,从陛下口中听到裴昭的次数仿佛也只有许久之前,她突然在她耳边吐露这个名字,用来试探她的反应,别的就再没有了。
暮笙不禁好奇,到了现在,在有了她以后,陛下的心中是否还在对裴昭念念不忘。这么一想,她就有些不自在,她应该是比不过裴昭的吧?一个在她最美好的年华逝去的佳人,是陛下求而不得的美好所在,恐怕也是她心中永远的执念。
暮笙不由便很颓丧,哪怕那个人其实也是她,但是,眼前人若对着现在的她,一味怀念从前的她,也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
孟脩祎就不明白了,怎么今日这人的内心如此丰富,一忽儿开心,一忽儿微恼,这会儿又哀怨起来了。正想要不要问问她是不是遇上什么难事了,这姑娘突然抬起头来,望着她,双眸清澈隐含挣扎,她问:“陛下从前可曾爱慕过别的人?”
陛下从前可曾爱慕过别的人……孟脩祎觉得那种许久没有过的钻心之痛再度袭来,让她伪装出来的淡然一时间溃不成军。她深吸了口气,望着还在等她回答的人,随意地搭在膝上的双手倏然间握紧,指甲掐进掌心,几乎要抠下一块肉。她望着这满脸都是好奇无辜的人,忍了忍,终于,摇了摇头:“不曾。”
暮笙猜演过许多回答,或深情或淡然,或刻骨或漠然,怎么都没想到她竟矢口否认。
看着她意外的神色,孟脩祎只觉得刺眼,口气冷淡:“朕只喜欢过你,没有别的人。你问这个做什么?”
她不愿多说的意味那么明显,倒让暮笙不知如何才好:“臣……臣……”
“不要臣了,你退下吧,朕还有奏疏要看。”孟脩祎说罢就松开她的手,站起身,拂袖而去。
包裹着她的手的温暖突然没有了,微凉的空气直让她冷到心里。这样丢下她自顾自离去,还是第一次。难道她戳中她的痛处了?难道裴昭已经是她心里提都不能提的名字了?
说起来陛下之前三番四次的试探就是因为她的性情行事像足了裴昭。
暮笙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在她还是裴昭的时候,陛下邀她郊外踏春。
她不想去,又不能违抗圣命,少有的任性起来,用姗姗来迟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陛下在城外的十里亭中等了她足足两个时辰,在见到她那刻,没有丝毫的不满,反是笑着打趣:“幸而朕是皇帝,不然,恐怕连佳人的面都见不到。”
那时候她讨厌她,反感她的做派,尤其是以势压人,故而就冷淡地回了句:“那您可千万守好您的皇位,一旦您做不成皇帝,臣是看都不会看你一眼的。”
如此刻薄歹毒的话,谁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她。
最后自然没有去踏青,二人不欢而散。
那现在呢?倘若她没有与裴昭相像得不得了的行事性情,陛下是不是看都不会看她一眼?
☆、第三十五章
暮笙不想这样猜测,以她对孟脩祎的了解,她是做不出这样拿别人做替身的事的,这非但是对她自己的侮辱,亦是对裴昭的侮辱。像她那样心高气傲的人,恐怕宁可一世孤单,也不会随便找个相像的人将就。
因此,哪怕这份帝王情降临得突然,她也从不曾想过陛下兴许只是当她替身。但现在,她却有点不确定了。
裴昭二字都不曾说出,不过是略略提及,她便这般失态。否认,毫不犹豫的否认,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她却否认。如此狼狈退却的姿态,暮笙从没想过会在孟脩祎的身上看到。她是将裴昭奉若女神,将她掩在心底,珍视爱护,连提都不愿对他人提起?
暮笙真是沮丧极了,难道她现在已沦落到要跟自己争宠了?叹息了一声,站起身来,默默地走出了未央殿。
相比暮笙怏怏不乐,崔云姬倒是很春风得意的样子,政事堂本就是皇帝亲信,这会儿因初战告捷,也是人人皆悦。崔云姬正积极地准备着南下江南的事。
按照他们的计划,江南是产盐之地,崔氏本身就占了不少盐地,此番肯将这些暴利吐出,支持皇帝,便是要以利换权,得到皇帝的好感,受皇帝重用,还怕落魄?
此次兵分两路,首先是崔云姬为御史南下,而后便是淮安君为宣诏使兼钦差南下。
四项当中,家家户户每日都必不可少的盐是重中之重。一旦江南盐地肃清,其他的便可势如破竹。
如此看来自然不得不着紧一些。他们这边如此上心,裴伯安似乎另有打算。
当几日后,由大臣提出,派崔云姬为御史访江南,以淮安君为钦差督办江南盐事,本该激烈反对亦或同时安插自己人手的裴伯安却寂然无声。
此次南下,重点本就在崔云姬与她身后在江南盘踞数代的崔氏身上,淮安君不过起威慑之用,但若裴伯安另有打算,淮安君这一地位特殊的人应当起更好的作用才是。
孟脩祎飞快地与底下孟幼舒对视一眼,孟幼舒几不可查的微微颔首。孟脩祎当即便将她换了下来,换了个精神矍铄、素有清廉之名的老臣去。
换了她下来,并不就让她赋闲了,恐怕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她办。一切症结都在江南,这一趟江南之行恐怕还是免不了。
待下朝,孟幼舒走到甘泉宫与衙署林立的皇城相交之处,想了想,没去衙署,直接上马回府。
想必这会儿阿琳正等着这边的消息,事有变化,倘若随便派个人回去,也不知说不说得清楚。
一路疾驰到府门外,便看到一辆锦绣披帛的马车,车后数匹良驹并仆从无数。
这架势,这派头……
孟幼舒不悦地蹙了下眉,倒是那众多仆役中打头的那位见她过来,连忙下了马,到她身前行礼:“君上。”
这是平林郡王府的老家令,对她的父亲忠心耿耿,向来唯平林郡王马首是瞻。
孟幼舒一摆手,一言不发地朝里走去。
据说那边早已耗尽内囊,不想竟还有余资撑得起这般高贵的架势,看来上回,还是她手下留情了!
府中的主子唯有一个阿琳,想到阿琳又要面对这些人,孟幼舒就气愤膈应的很。脚下步伐加快,大步朝正堂走去。
未至正堂,远远便听到那女人尖锐矫作的嗓音。孟幼舒唇边噙了抹冷笑,加快了步子。
及至堂上,只见上首两张坐榻上分别端坐着平林郡王与郡王妃,下面则是她那些由庶变嫡的兄长姐妹,一群人说得热烈,而这座府邸堂堂正正的主人孟幼琳却被挤到了一旁,无人理会。
孟幼舒冷笑更甚,走过去轻轻碰了下孟幼琳的肩膀,柔声道:“我回来了。”
孟幼琳抬首,满是惊喜,却不像以往那般开心地说话与她拥抱,异常地安静。
从孟幼舒一进门,堂中嘈杂的交谈便静了下来,这会儿见她旁若无人地直朝孟幼琳去,平林郡王挂不住面子了,威严地咳了一声,道:“舒儿,你回来了。”
孟幼舒仿佛这才看到他一般,稍稍做了个揖:“见过父亲。”
她的言辞动作都轻松自若得很,没半分恭敬,更别提亲切。平林郡王顿时很是尴尬,这女儿本就与他不亲近,且她如今的爵位还比他高了一级,让女儿压倒做老子的头上,古往今来他恐怕是开天辟地了!
他境遇如此尴尬,这逆女就该恭恭敬敬的,将礼数做足才是,偏生她不,仗着翅膀硬了,就敢不将父母放在眼里。
平林郡王沉下脸,冷声道:“还有你的母亲,还不快见过王妃!”
孟幼舒站在孟幼琳的身旁,一只手自然的搭在她的肩上,稍稍抬起下颔,看了那看似端庄贤淑的女人一眼,便是讥讽的哂笑:“母亲?父亲莫不是糊涂了?本君的母亲十余年前便仙逝了——不过一妾室耳,如何当得起本君大礼,父亲既然宠爱她,就别折了她福寿。”
此话一出,对面的那三人便立即愤愤不平起来,为首的平林郡王长子,一出生便被请立为世子的孟幼衢立即就要起身喝斥,然而未及他站起,便受到郡王妃阻止的眼神。这才想到他们此番来的目的,只得忍辱负重地先咽下这口气。
孟幼舒不禁好笑,幼时她与阿琳无人庇护受他们百般欺凌,现在她已自立门第,难道还要再由着他们欺侮?要不是平林郡王还活着,她担不起弑父的恶名,他们这一家子哪儿还能活得好好儿的。
那边平林郡王气鼓鼓地就要斥骂,反让郡王妃给拦了下来:“淮安君自幼便对妾怀有成见,这我是知道的,说来说去,也是我占了她母亲的位子的缘故……”她一面说,一面泫然欲泣,若让不明内情的人见了,恐怕真以为孟幼舒是从小就和这继母过不去。
继母难为,王妃待她们姐妹那样好,却只落得被埋怨的下场。平林郡王顿时心疼不已,相应的便对孟幼舒大动肝火,怒目瞪着孟幼舒。
孟幼舒自自在在地整理了一下袍摆,跪坐下来,又令人置午膳:“敝府寒微,想必郡王与王妃是不会留膳的,只如常准备本君与二小姐的膳食即可。”
仆从忍着笑,应诺而下。那环视众人的眼中满是轻蔑,看得人极不自在。
竟连卑贱的下人都能蔑视他们了!平林郡王真是气坏了,他站起身,便冲着孟幼舒去,扬手就要打她。
孟幼舒不躲不避,目光穿过平林郡王锦衣华袍的侧旁,落在郡王妃的身上,朝她微微一笑,郡王妃顿时浑身一寒。与此同时,平林郡王扬起的手掌被淮安君府的仆役制住,动弹不得。
“混账!你敢忤逆!”平林郡王气急,瞪大眼睛怒视着孟幼舒。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种外强中干的大呼小叫委实算不得什么。孟幼舒握着一直低着头的孟幼琳的小手,无声的安抚她,面上冷意更甚:“有谁见到本君忤逆了?”
世子高声道:“我们都见着了!”
“你们?你们是何人?有什么资格指认本君?”不过一吃喝嫖赌的纨绔罢了。
孟幼舒姐妹二人早年受平林郡王府虐待之事,京中人人皆有耳闻,他们作证等于无,说出去也没人信。早些年,孟幼舒刚被封君,这群人日日上门搅扰,大呼小叫的将自己做主人来看。弄得孟幼舒心烦不已,逮到机会便去踩上一脚,直到将他们的官职都弄没了。连平林郡王都因教子无方被撸了官职,只靠着个爵位过日子。
如此差不多年余,将他们都折腾得怕了,才不敢轻易上门。
怎么过去几年,都忘了当初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模样了,还敢来她这里耀武扬威!
世子让她噎得涨红了脸。
郡王妃也是气恼不已,当年,要不是怕人说闲话,她早将这两个碍眼的东西处置干净了,哪用得着如今受她的气。但到这步,平林郡王府无权无势,旧日亲朋也都远离,皆是指望不上,接下去的事不得不求她帮忙。
防止那暴怒的父子两将话题越扯越远,郡王妃只得亲自开口:“今日我们上门,是有事相求。”
孟幼舒不语。
郡王妃只得再道:“听闻陛下将派你南下?大郎赋闲在家,也没个差使,不知可否托君上的福气,提携兄长一把。”
此话一出,郡王与世子一齐熄了火气。郡王回身坐到上座,皱着眉头,道:“还有我的,你本事大了,要给父亲弄个一官半职应当不是难事。”
孟幼舒笑了笑,看来,这几年赋闲下来还真是让他们坐吃山空了,不然也不会忍不住来求她。
“官职爵位,皆是公器,本君岂敢擅动。此事,当求圣上才是。”孟幼舒不缓不急道。
这就是不打算帮忙了?平林郡王双眉一竖,脸色愈加难看起来。
要让他再张口大骂,就真的无望了,郡王妃忙阻止了他,再度柔声道:“不过些许小事,何必劳烦陛下?君上早已到成婚的年龄,若是父亲与兄长都只是空有爵位的白身,岂不是难看的很?”
爵位在百姓看来虽是高不可攀的尊贵,但在同等人家,还得看官职,还得看圣心,到婚龄的岂止孟幼舒一个,还有她的儿女。
郡王妃话音一落,孟幼舒便感觉到原本还算镇定的孟幼琳握紧了她的手,唇角抿得紧紧的,仰起头来对着她,那无神的眼眸之中竟似哀求。
阿琳是害怕么?怕她因为这区区数语便心软?怕受到之前那种寄人篱下任打任骂的屈辱?她深深吸了口气,抑制住心头滚滚燃烧的怒火,扬声道:“来人,送客!”
仆役们费了好大功夫,好不容易将那群骂骂咧咧的人“请”出去。
孟幼舒一直护着孟幼琳,试图以自己的身躯为她隔开那些刺耳的喧嚣。就如同多年前,郡王妃命人执棍杖打三岁的阿琳,年少无助的她伏在她身上为她隔开那一下下欲置人死地的杖打一般。
当堂上终于静下来,那一声声理直气壮的怒骂远去、消失,孟幼琳抬起头,那小脸上满是泪痕。将孟幼舒的心都刺痛了,她心疼的抱起她,温声道:“不怕了,我们再也不怕他们了,他们再也没办法伤到我们。”
“阿舒……”孟幼琳低低地叫唤,像只无助脆弱的小猫。
孟幼舒的心头颤了颤,她深吸了口气,抱着孟幼琳回房。
或许,往日是她太过手下留情了,她就不该顾忌太多,留着他们,让那群无耻之人还能出现在阿琳的面前。
迈过几级台阶。孟幼琳忽然出声:“阿舒,你会嫁人么?”
孟幼舒一愣,脱口道:“不知。”这是随缘的事,她自己能立世,并且站的比世间大多数男子都高,嫁不嫁人,实在不是件多要紧的事。她甫一说罢,便见孟幼琳泪眼汪汪的小脸迅速的低落下去。
孟幼舒一急,恰好她们的房间就在眼前了,便先放一放,走进去,让孟幼琳坐在软榻上,方轻柔地问道:“怎么忽然问这个?”
孟幼琳不答。
孟幼舒想了想,笑着打趣道:“莫非阿琳想哪个小郎君了?”
“才没有!”孟幼琳嘟嘴,挥手拍了孟幼舒一下,她看不见,循着声音,恰好拍在孟幼舒的肩膀上,“你胡说!”
孟幼舒不禁好笑,看她似乎真的恼了,忙道:“好了好了,我胡说,再也不说了。”
孟幼琳便安静下来,她摸索着抓住孟幼舒的衣袖,顺着衣袖摸到尽头,然后抓住孟幼舒的手,说道:“你看,他们那样讨厌,你还在京,就敢上门,等你不在京了,他们一定还会来欺负我。你带我一起南下吧,别留我一个人在这里。”
孟幼舒叹息,要是能带上阿琳,她又如何舍得留她在京,江南局势不明,比起京师更为危险,她自己都不知如何,哪儿放心阿琳随她同去。
或许,可以将阿琳托付给陛下?想来陛下应当不会拒绝。
“好不好?”孟幼琳拉了拉孟幼舒的手,还在眼巴巴地等着。
孟幼舒只得哄她:“陛下另派了人去,我不去江南了。”
孟幼琳才不信:“你不要骗我,我不是那么好骗的。”
孟幼舒无奈扶额:“没骗你,这回的确不要我去啦。不过,过些日子说不定又得我去,这样,你入宫去住几日可好?”
往往她这样说的时候,都是已经下定决心的时候。孟幼琳鼓了鼓红彤彤的两腮,最终只能点头答应,毕竟,她也不喜欢变成阿舒的累赘。
☆、第三十六章
自京师南下江南,走水路,最快也要一个月。
那边不知道会出什么招数,孟脩祎便暂时静观其变。
然而更让她心烦的不是那该死的裴伯安,而是倔强得让人心烦意乱的薄暮笙!
从那日不欢而散,她已足足半个月没出现在她面前了!
真是,好足的底气,难道她就如此断定,她会主动示好么?
孟脩祎气得狠,那薄暮笙就这么吃定她了?
她憋着一股气,未曾宣召,也未曾像上回突然上门,她等着暮笙主动来她面前。
反正她身上还担着医正的职,算算日子,这回恰好轮到她来请平安脉。孟脩祎气罢,念及此处,还是得意洋洋的,这么想来,当初她让她身兼二职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倘若她来,敢摆脸色给她看,她就以帝王之威狠狠罚她;她若认错,温声软语地道歉,她便考虑考虑要不要原谅她。
孟脩祎想的面面俱到,唯独遗漏了一处。等到十五那日,太医署来了人,却不是她心心念念的那一个。
孟脩祎不悦地盯着须发皆白的沈医正。沈医正让她看得心惊胆战,连忙下跪请罪:“陛下恕罪。”
孟脩祎盯着他看了一瞬,缓缓道:“薄暮笙呢?”
沈医正一愣:“薄医正?她病了。”
孟脩祎顿时大惊,也顾不上生气,急问:“她怎会染病?”
沈医正闻言颇觉奇怪,小心翼翼地道:“人食五谷,但凡是个人,都会染恙。”
孟脩祎蹙眉,抬眼便看到明黄的帷幕上挂了一道朱砂画就的符纸。今日是中元节,素有百鬼出行的说法,每到此时,宫中便会从寺庙中请符纸来贴到各处,防邪避灾。
她心头一动,立即问道:“她是何时染病的?”
沈医正回道:“是今日辰时,薄医正亲自到太医署拜托臣替她来为陛下诊脉,而后,薄医正便直接出宫去了。”
“那时她的脸色可好?”孟脩祎继续问道。
沈医正回忆了一下,回道:“很是虚弱苍白,臣本要替她诊脉,不过薄医正说她自己就是大夫,对自己的身体清楚得很,不过是些许小恙,歇一歇就罢了。臣便打消了念头。”
孟脩祎顿时心头一紧。
待沈医正一退下,她便沉声与麦恩荣道:“立即将宫中的符纸都揭下来烧毁,但凡涉及这种神神鬼鬼的东西都不许留在宫中,违者杀无赦!”
这条旨意下的奇怪。君王神色冷漠,言辞不容置喙,麦恩荣心有不解也毫无迟疑地俯身道:“是,臣这就去颁旨。”
等到这道旨意下达各宫室,引起轩然大波之时,孟脩祎已在暮笙家门外了。
考虑到暮笙此时应当躺在床榻上休息,兴许还……孟脩祎犹豫了片刻,决定还是不要叩门了,省得她还有费劲从床上挣扎起来出迎。
这本是她的私邸,她自知晓哪处防御最弱。绕着这高大的围墙转了一圈,孟脩祎仔细回忆了一番宅邸内里的布局,便走到东边的围墙外,令两名侍从搭了个人梯,轻而易举地便翻了进去。
堂堂君主,竟跑到臣下的门外来翻墙,麦恩荣起先目瞪口呆,随即便是大惊失色,一面压低了声喊陛下,一面急忙让几个侍卫赶紧跟上去。
翻入墙内,便是一处茂密的小竹林。这个季节茂竹翠绿,郁郁葱葱,哪怕有人路过,只要不特意留心,都不会发觉绿竹之后藏了人。
孟脩祎小心地避开那些尖锐的断枝,步履轻盈地走了出去。
薄府人丁不兴,仆役自然也不多。孟脩祎嫌跟进来的几个侍卫碍事,令他们退出去,到大门外等候,自己熟门熟路地便往处于宅邸正中的主院走去。
位于宅邸最正中的主院掩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之后,环境清幽雅静,又有假山遮蔽烈日,在这夏日炎炎中甚是清爽阴凉。
孟脩祎行至主院外,朝里极目张望了一番,发觉其中寂然无声,并无仆役婢子走动低语的声响。她沉默着思忖了片刻,深深吸了口气,仿佛做了个极为要紧的决定,大步朝里走去。
走到房门外,她伸手推门,内里并未上锁,轻而易举地便推开了。孟脩祎快速闪入,反手将门重新合上,想了想,她又把门从里面锁了起来。
轻手轻脚地掠过湖蓝的帷帐,往里面的床榻走去。
轻悠的凉风吹动飘逸的软帐,这短短的路途仿佛在瞬间变得格外漫长。孟脩祎屏住呼吸,眼睛一眨都不敢眨,聚精会神地望向里面。
终于,她穿过了重重帷帐,站在了那张宽大的床榻前。
榻上躺了一个沉静秀美的女子,她脸色苍白,连嘴唇都微微泛白,看起来虚弱可怜。她睡得极沉,未曾发觉这房中多了一个人。
孟脩祎慢慢弯下身,伸出手,在暮笙的脸颊上轻轻触碰了一下。
微凉的触感,切实的感受。她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孟脩祎缓缓地松出一口气,还好她没事。
有人在她脸上抚摸,睡梦中的暮笙也感觉到了不舒服,皱皱小眉头,翻了个身,就面朝里侧,继续安睡。
孟脩祎不禁笑了笑,站直了身环视四周,发现不远处的矮几上放了只仅剩了汤药底渣的瓷碗。她放轻脚步走了过去,端起来闻了闻,沉思片刻,又倾盏尝了尝,那浓浓的药渣苦得她直皱眉,不过也让她大抵确定了其中的几味药,是治疗寻常中暑的药物。
原来只是普通的中暑,孟脩祎总算安下心,坐到暮笙的身边,等她醒来。
看在她中暑生病的份儿上,她就不跟她计较她那么多天不理她,也不计较她上回的明知故问了。
温暖而湿润的夏日总让人昏昏欲睡。孟脩祎放松了神经,不知不觉便倚着瓷枕睡了过去。
待她醒来,已是夜幕降临。孟脩祎睁开眼,便看到昏黄的烛光下,暮笙正笑吟吟地望着她。
孟脩祎不禁抬手摸了摸她的脸,道:“你好些了?”
“只是中暑罢了,”暮笙重新躺下,靠在孟脩祎的身旁,“起初头晕目眩,歇一歇也就好了。”
孟脩祎伸手拦住她纤弱玲珑的肩膀,沉默了一瞬,还是问了出来:“没有别的不舒服么?今日是中元节,宫中……有没有哪里冲撞了?”
暮笙不解她话中的意思,摇了摇头:“不曾。宫中素来规矩井然,又怎会有冲撞?”
都不知扯到哪里去了,显然是没明白她的意思。孟脩祎见她的确精神,想来也无大碍,便不再深问,含含糊糊道:“今夜是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你身子不好,就不要出去了,万一受了寒,又得安养。”
暮笙更不明白了,低声嘟囔道:“不曾想陛下还信这个。”
孟脩祎笑而不语,抱紧了她。
陛下都亲自来探望了,暮笙也不会揪紧上一回的事不放。只要陛下是真心在意她,看着她的时候并没有想另一个人就好了。她对那种“从此以后我爱上的人都像你”的虐恋情深,真的很不感兴趣。
二人静静地躺了一会儿,暮笙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陛下是怎么进来的?
第7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