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5部分阅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5部分阅读
不多,曹颙就请宋厚、蒋坚两个,带着书吏、幕僚们入巡抚衙门交结。
曹颙手上有一叠空白的委任状,都是未入流的小吏,等交结完毕,将这些幕僚、书吏的名字写上,他们就是督抚衙门下的属员。
还有一些八品、九品的委任状,是府县的缺,是新总督上任安插自己人,或者给下面做人情的。
清点了三日,都交接的差不多,曹颙被请到巡抚衙门,从李维钧手中接过巡抚衙门的印信。总督印信,则由他从京中直接带过来。这新任旧任交结,就怕扯皮。李维钧没有节外生枝,而且比前几日郊迎时,越发客气。
留几分余地,这样很好。如此账目上有几处不清楚,涉及金额一千六百多两银子之事,曹颙也使人压下,提也没提。俗话说的好,礼下与人,必要所求,果然不假。
公事交结完毕,李维钧便说出心中所请,那就是巡抚衙门这三十多书吏幕僚。其中,有些是李维钧的亲族,回乡或者随他进京,其他人现下还无处安置。京城之中当差,就算养幕僚,也不过一个两个,实安置不了这些。
曹颙想了想,道:“既是李大人开口,本督本当应下。可此次本督出京,亲朋故旧所荐者众,人手只多不少……要不然这样,先让他们继续在衙门里当差,先做到年底。到时,差事做得好的留下;若是想回乡的,本督也礼送……”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新督
,一月十二,李维钧启程讲京,同日曹颙携家眷幕僚进驻巡抚官衙门 现下,随着他的进驻,这边也升为督抚衙门。
这是曹颙入仕十余年,第二次外放。
同沂州的道台衙门相比,这里督抚衙门,可以用气势恢宏来形容。
东西广约三十余丈,南北进深六十丈,占地四十五亩。
要知道,京城众王府中,数庄亲王府占地最广,也不过四十二亩。这直隶巡抚署,比庄亲王府还要多三亩。
整个衙署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以更道相隔。
中路从南到北,是大门、仪门、大堂、二堂、花墙、官邸、上房。
大门后是仪门,仪门过后便是二十丈的甬道,连着大堂。大堂面阔五间。肃穆庄严,却是个摆设,只在接旨与重要庆典时才用。
甬道两侧,各有十八间厢房,每六间一开门,是对照着六部的六科房,是书吏办公的地方。
大堂后,是二堂,这里才是主官接见属官幕僚排班已及升衙断案的地方。
二堂两侧,东厢五间是议事厅,是主官暂歇或与幕僚议事之处;西厢五间是启事厅,收藏着官署的各种案卷,以供幕僚整理查看。
二堂后,则是花墙,花墙后是三堂,也叫官邸。
官邸是曹颙日常办公、批阅公文纸处,已经属于内宅,非传召不得入内。官邸后,另有垂花门到后院上房,是曹颙与初瑜的坐卧起居之地。
后宅除了官邸与上房外,另有数个小院,以安置家人奴仆。
东路从南到北,依次是寅宾馆、幕府院、东花厅、花园。寅宾馆顾名思义,是用来安置贵宾之处,幕府院是幕僚的住处,东花厅与花园都是宴客之所。
西路从南到北,依次是吏舍、幕府院、小教场、马厩。
随着曹颙一家人入住,随行来的幕僚、书吏、奴仆也安置妥当。
李诚留在幕府院,这是曹颙的意思。
李诚既是为当差历练来的,入住内宅。多有不便。
原本曹颙还想让天佑也住在幕府院,被蒋坚劝住。加上除了曹颙从京城带来的人,李维坚还留下十八人,吏舍与幕府院本就不宽敞,天佑这个总督公子过去,就是添乱。
正因为有李维钧留下这十八人,使得曹颙的总督生涯从容许多。
在蒋坚与宋厚的安排下,京城来的这些人,按照所长不同,分置在六科与启事厅。以老人带新人的形式,使得官衙日常政务平稳过渡,有条不紊地进行。
十一月十五这日,是曹颙就任总督后第一次升衙。
直隶两道十府一百多州县。加上大大小小的卫所,掌印的正职文武官员,就有两百多人。
为叩见新总督,有半数官员赶在今日前到保定来排班;剩下一半官员,将赶在下个月初一来叩见。
而后,除非总督公文传召,或是有公务往来,否则这些地方父母就不用再来总督衙门排班。
督抚衙门直属的文武官员,则是逢一、逢五排班启事;若是有案情可断,则在三、六、九日开堂审理。
在此次升衙之前,这些官员差不多都来拜见过曹颙一遭。
他们的履历,早已摆在曹颙案头。
多是从出身年纪开始说起,一路的官场晋升,都有迹可循。还有一些资料,则是由李维钧留下的幕僚郭盛元整理出来,奉给曹颙的。
虽说字数不多,可是很有分量。
例如,正定知府蒋国祥,五十六岁,出身包衣,康熙十九年以监生身份捐通判,康熙二十五年通过内务府考试,康熙三十一年捐同知,直到康熙四十二年才得同知实缺。在同知的位上连任四任后,康熙五十四年升为正定知府,如今已经在知府任上十年。
从履历看,年将六十,出仕四十年,才熬到知府任上,也就差不多止步如此。
可郭盛元的标注,多了两条,河南巡抚田文镜姐夫,正定府盗案渐少。
前者是蒋国祥的官场关系,后者则是从治地百生说明蒋国祥并非像履历上写的那样庸碌。
虽说来直隶之前,曹颙在京中已经做了准备。可毕竟时间短,掌握的也不过是三品以上属官的关系网,以防有掣肘之处。
像下边的府县主官,曹颙了解的都是官面文章。
有郭盛元这份注录,使得曹颙省心不少。
这也是他的运气,要是他不留下这些人,想要整理出这样的人事资料,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整理不出来的。
如此,曹颙在接见属官时。就不是走走过场,谈话也有的放矢。
召见蒋国祥时,曹颙就同他聊治下安定,让他将防盗制盗的所得整理成册,过些日子交上来,好将其中可用之处,在省内推广。
蒋国祥是那种看着极寻常之人,态度恭谨,不谄媚也不清高。
听曹颙提起制盗之事,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平静地应下,并没有谦虚不足,也没有
拐弯抹角赞成自己的功绩。
这是个性子内敛、言语木讷之人。
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官场,或许这就是他升迁艰难的缘故。
曹颙对他的印象颇佳,也没有“尽信书”正定府治下百姓安定与否,还得经过耳闻目睹,才能确定。
还有个二十四岁的知县,叫杨廷翼,旗人官宦子弟,捐官出身。相貌清秀。看着就是一文弱书生。父已病故,有一叔父在六部做司官。是简亲王府门人,有个姑姑嫁给简亲王府的旁支族人,勉强算是简亲王府的姻亲。
曹颙见他时,并没有直言雅尔江阿,只是问了两句杨廷翼在国子监求学的情形。从时间看,杨廷翼进入国子监的时间,网好与曹项在国子监求学的时重叠。
没想到,杨廷翼还真的认识曹项。他不仅与曹项同窗,还曾与曹项一样,参加康熙五十七年的会试。只是一个高中探花,一个名落孙山。
提及往事,杨廷翼神色间带了唏嘘。
取得国子监监生身份不难,通过国子监层层考试,取得直接参加会试资格,却并不容易。这样的人,无一不是熟读经书。即便一科不中,也多少再谋下科。
尤其是这杨廷翼,六年前不过才十八岁,再等一科,也才二十一,却是于落第次年就捐官出仕,今年四月选投隆平知县。
曹颙见他提及往事,只有遗憾与缅怀,并无落第的尴尬,便称呼他的字问道:“吉光是否因身体孱弱之故,才止步科举?”
杨廷翼听了,却是一震,点了点头,苦笑道:“正是如此。下官本想再谋一科,被家中长辈所阻。即便这次出来做官,也是央求再三,家中长辈才肯放人。”
苦读伤身,不能下场的士子,曹颙见过好几个,倒也不觉稀奇。
只是想起隆平算是上县,公务不会轻松,曹颙心里就暗暗留意。
等杨廷翼退下后,曹颙就使人找了隆平县衙人事卷宗,查看县承的资料。县承是四十来岁的举人,从主薄个升上来的,已经在隆平待了三年,历年考评都是中上。
曹颙这才松了一口气,有能干的属下,就算杨廷翼这个病秧子处理不了政务,地方也乱不了。
直隶一地,像杨廷翼这样的官宦子弟。下来混资历的,不在少数。
即便没人在曹颙面前,招摇“我爹是谁谁”,“我祖父是谁谁谁。”曹颙也不能将他们等闲视之。不是想着去安抚拉拢他们,而是要防止他们祸害地方。
有能力的还罢,能力不足的就要想着给调过去能干的辅官。
通过这样的接见,不仅曹颙对于这些地方官有了直观与间接的认识,这些文武官员也见识了新总督的手段。
没有刻意的亲切,也没有傲视属下的官威,只是与每个人谈几句官员治地的情况。
不像是新上任的总督,如同在直隶数年,对他们了如指掌一般。
有的人只当遇到伯乐,欢喜不已;有的人心虚胆颤,惴惴难安。
欢喜的想着如何表现,大树下边好乘凉;心虚的费劲脑汁,寻思着如何巴结,使得新总督睁一眼、闭一眼,放过自己。
等到十五升衙这次,堂上排班的这些文武官员门,对高坐在大案后的新总督,都带了几分真心的敬畏。
开场圆满,曹颙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个中上。
等到散衙,这些来排班的文武官员没有立时散去。
官场交际中,最重要的“三节两寿”再过数日,便是总督夫人的寿辰。
官场上哪里有隐私,在曹颙还没到抵直隶,新总督、总督夫人、总督太夫人的生辰,就已经传遍直隶官场。
太夫人的还罢,人不在直隶,又已经过去。
总督夫人的寿辰,可就是眼前。
不仅是这些轮班来叩见的府台县台,预备了寿礼;没轮上这班、下个月来口见的地方官门,也都纷纷遣子弟亲信上保定,来督抚衙门送寿礼。
古董字画、珠宝喜器,琳琅满目。
等到十一月二十三,初瑜生辰正日止,收到的寿礼已经堆满了三间库房。
虽说这些东西,不比京城亲戚间往来的细致,价格却是不菲。
这次随曹颙出京的幕僚中,有个常年混迹古董行的。据他估算,这些寿礼,价值少说也在七、八万两银子之上。
曹颙听了,直乍舌。
他不是官场新丁,对于“三节两寿”。也是尽知的。这五次送礼中,正官寿命收礼最重、夫人寿辰与年礼次一等,端午与中秋再次一等。
如此算来,任这个总督,一年到头,管收下官的礼就有三、四十万两。
在地方上,总督到是没有什么大开销;可要是进京陛见的话,往六部九卿各大学士府孝敬的银子,也要十万数十万两。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喜盈门
京城,曹府,兰院,上房。
李氏穿着家常衣裳,坐在炕边,手中拿着礼单,惊讶道:“这么多?”炕边两个小凳子上,坐着妞妞与天慧。
妞妞穿着银红旗装,眉目修长,嘴角带着笑意,带着几分水秀,几分俏皮,已经是大姑娘的模样;天慧身量稍小,穿着藕色的旗装,丁香色的比甲,比同龄的孩子安静的多。
礼单是妞妞带天慧整理出来的,见李氏相问,妞妞便笑着回道:“可不是,送礼的人家比往年的多了五成。且不说新送礼的人家,就说与府里有旧的,除了几家至亲还是往年的例,其他人家的寿礼也都贵重许多。”
李氏听了,将礼单撂下,道:“人情往来,最是繁琐,不能疏忽半点,否则就容易让人笑话了去。这些新走礼的人家的单子,抄一份给你哥哥、嫂子送去,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吩咐。”妞妞起身应了,李氏慈爱地看了她一眼,心中暗道:“姝平这么能干,也不知那个小子福气得了去?”
曹颙夫妇出京已经大半月,府中家务都是妞妞带着天慧料理,井井有条,没有出半点纰漏,除了府中规矩严,也同妞妞的机灵能干相关。这两年,关于妞妞的亲事,众人提了不是
一回两回。因妞妞是儿子、媳妇照看大的,李氏也不好说什么。原本她很看好魏家的文杰,后来不知怎么又不了了之。妞妞被盯着心里没底,摸了摸自己的脸,道:
“老太太,侄女可有不对的地方?”李氏笑着摇摇头,道:
“没有,我是想起你们二嫂,苦熬了这些年,总算有了动静,盼着她返回生个大胖小子。”
静惠为人温柔可亲,妞妞与天慧都很亲近她。听了这话,妞妞与天慧都有些跃跃欲试。
“祖母,孙女与姑姑还没给二婶道喜。正好也有阵子没看到四姑姑,明儿就容我们过东府转转吧。”天慧开口说道。
李氏想了想,道:“也罢,刚好我使人求的送子观音,今儿送来,明早咱们一起过去逛逛。”
一夜无话,次日用罢早饭,李氏便使人往东府通禀了一声,而后携妞妞与天慧去了东府。因两府内宅有角门相隔,李氏不耐烦做驮轿,便带着众人步行前往。
青石板路上,早已扫除积雪,饶是如此,妞妞与天慧还是担心路滑、摔到李氏,一左一右,小心搀扶着。引得李氏发笑,道:“瞧你们姑侄两个,忒也小心。”说笑之间,一行人已走到了东府。
静惠同春华、素芯妯娌,后面跟着几个丫鬟婆子,呼啦啦十几个,站在角门处相迎。见到李氏,齐刷刷屈膝见礼。
李氏见状,忙上前一步,搀住静惠道:“你身子重,切莫如此。”说着又嗔怪地对春华与素芯道:“我不是说了,别惊动你们嫂子么?”
春华与素芯不好辩白,静惠搀了李氏的胳膊道:“知道伯娘疼我,只是这几步路,哪里又累着侄媳了?
早年,静惠生完次女后,就有些经期不调。
曹颂回来这两年,比过去好上些,也有经期延后的时候。去年就曾因经期延后的缘故,使得曹颂以为她有身孕,大家伙儿白高兴了一场。这回怀孕,静惠就有些拿不准,直到快到三月,孕吐反应强烈,才请了太医过来。还好,这回是真有了。
李氏的视线送她腹间移到她脸上,摇摇头道:“不管怎样,还是仔细些好。”
静惠笑着应了,又同妞妞与天慧见过,众人簇拥着李氏到了兆佳氏房里。
长媳有孕,兆佳氏也跟着欢喜,看着李氏请来的“送子观音”乐呵呵地道谢。李氏怕静惠受累,又担心兆佳氏口无遮拦,说出什么伤了素芯,便打发她们小辈自去说话。
“只盼着生个胖孙手,我也就能阖眼了。”兆佳氏道。李氏白了她一眼,道:“别说一个,颂哥儿他们几个还年轻,往后添一屋的小子,就怕你这做祖母的嫌吵 !”
“借嫂子吉 言。”兆佳氏笑眯眯地说道。
妯娌两个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而后就听到曹颂的声音:“大老太太来了?”而后,有人低声回了一句。
这会儿功夫,曹颂已经挑了帘子进来,穿着侍卫服侍,带了一身寒气,给李氏与兆佳氏请了安。
兆佳氏见状,唬了一跳,道:“不是中午方回么?怎么回家这么早?”
曹颂满脸欢喜,已是合不拢嘴,笑道:“母亲,方才皇上召见儿子……点了儿子任江宁总兵”
“总兵,江宁总兵?”兆佳氏瞪大了眼睛:“那可是正二品,这不是扯谎吧?”
曹颂笑道:“哪里还有假不成?侍卫处那边已经交差,就差去吏部办手续。我回来,便是取银子的,总要打点一二方好。”
兆佳氏已是欢喜地落泪拉着李氏的袖子道:“怨不得这两个月老梦到江宁,这是我们老爷给我
托 梦 ……”
“这是好事啊,双喜临门。”李氏也为曹颂欢喜。
侍卫虽清闲,可总不能干一辈子。东府曹项前程大好,曹颂这个兄长的,总不能落在弟弟后头。
曹颂还着急去侍卫处,便去了东跨院,同妻子打了声招呼,而是去前院账上支了些银子,急匆匆地出门去了。等到晚饭时分,曹项兄弟两个回来,对于兄长升迁,又是一番恭贺。只有静惠心中,说不上是喜是忧。
京城到江宁,千里迢迢,现下又不通水路,她有身孕,一时半会儿是不能跟着去了。两房妾室,玉蜻容貌半毁,紫兰又向来不得丈夫欢心。
江南繁华之地,丈夫正值壮年,这回下去又是位高权重,身边总要有人侍候。自己心中再不愿,也只能贤惠地为丈夫安排身边人……
同曹家的双喜临门相比,孙家可谓是阴云密布。
孙文成满脸铁青,瞪着安氏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昨日去董家,到底浑说了什么?为何嫡亲的孙女,换成庶出的,还扯出孙班?想着白日里董殿邦不冷不热的话,孙文成直觉得太阳|岤直跳。
安氏眼神闪烁,不敢看丈夫,嘟囔道:“不过是长幼有序,哪里叔叔没娶妇,侄儿就说亲的道理?”
孙文成强忍了怒气,问道:“就因为这个,明明是相孙媳妇,你就当成相媳妇 了 ?”
安氏红了眼圈,道:“班儿眼看二十,还没有媳妇,老爷儿子多,不心疼他,我这当娘的还不能心疼他?”孙文成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与董家结亲,本就是孙家高攀。
这还是孙儿争气,才使得董家另眼相看。没想到,眼看就要下定,闹出这种荒唐事来。
孙儿是新进士,又进了翰林院,配董家嫡亲孙女也配的上;孙班读书不行,内廷考试也不中,在家闲着,哪里会入董家人的眼?董殿邦没有翻脸,只是将嫡孙女换成庶出孙女,已经是给孙家留休面。
就听安氏道:“班儿是嫡子,可不能娶个庶出的媳妇!董家不乐意就不乐意,再给班儿寻好的就是……”话未说完,就被孙文成吼住。
看着眼前的无知愚妇,孙文成只剩下悲哀,连骂她的力气都没有。
事到如今,还能如何?
要是再改口的话,别说同董家结亲,怕是就要同董家结仇。
孙文成起身,看也不看妻子一眼,转身出去。
安氏想要喊人,又没有胆,直到丈夫出去,才唤了陪房贺婆子念叨道:“董家也忒欺负人,要是不愿将嫡孙女许给班儿,直说便是,还非要死皮赖脸地将庶孙女给班儿……”贺婆子听着,不敢说什么,心里直发苦。太太这事也太糊涂,若不是董孙两家几辈子的交情,怕是人家早要翻脸。
她知道太太最近不待见大奶奶,却没想到太太会做出 这样的事儿,要抢孙媳妇做儿媳妇。
大奶奶脾气,平素柔顺是柔顺,可那是在不涉及儿女时;但凡涉及到一双儿女,那就是护崽子的母老虎。就像前些日子,大爷打伤了大少爷。
大少爷原想瞒着,好几天府里也没动静,后来晕倒在外头,被曹家四舅爷送回来。
大奶奶细问究竟,晓得是大爷动手,拿出当年的别产文书来,求到老爷面前,要带儿女分出去过。老爷心疼孙子、孙女,怎么肯依?
最后还是大爷被送到城外庄子,连带着大房两个淘气的妾室,瞧着那意思,是要让大爷在外头常住。
太太正是因这个缘故,迁怒到孙子头上,才在说亲时作梗。
她却只图痛快,忘了大爷与五爷不争气,老爷也在嗔怪她……
孙文成背着手,在院子里站了许久,而后踱步走到长孙院子。书房的灯亮着,孙文成进去时,就见孙礼用左手翻着笔记,看得正入神。
“祖父……”孙礼听到动静,抬起头来,见祖父过来,忙站起身来。
因手臂骨折的缘故,曹项给他在翰林院请了一个月的假,他怕落下功课,请舅舅帮忙,将往年翰林院学士们讲学的笔记借 了一份。
孙文成的视线,落在孙儿吊着的右臂上,心中叹了口气,道:“去告诉你母亲一声,在你娶媳妇前,由她管家……太太身子不好,需要静养 ……”
月底之前,曹颙使得了堂弟外放总兵之事。不出意外,同时还有李卫升浙江巡抚的消息……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官场气派
曹颙先收到的邸报,次日又收到曹颂家信。
对于曹颂外放之事,因早有准备,倒是并不意外,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年前就离京。如此一来,时间就太匆忙了些,也不知曹颂预备得怎么样。
虽说堂弟已经年过三十,他是曹颙看到的,当子侄养大的,自是格外惦记些。
他算了算路程,京城到江宁的路,虽路过直隶,可是的是霸州、文安那边,并不途径保定府。兄弟之间,想要见上一备,怕是来不及。
武官差事虽不比地方文官那么繁琐,可江宁是重镇,江宁总兵所辖官兵超过十万五千人,差事并不清闲。
曹颂虽在西北军中当过差,可只是奉旨在中军帐,并没有管理过军中事务,曹颙不放心也是有的。
刚好月底,十五那日没有轮班参见新上司的直隶文武官员,相继抵达河间府。其中,马兰口总兵范时绎是李语夫婿的亲叔叔,同曹家也算是有亲。曹颙便请他入官邸说话。
范时绎四十来岁,国字脸,身材略显富态,穿着武师补服,带了几分英武之气。两人早年在京中也见过,只是不太相熟。
不过熬到这个品级,都是官场上历练过的,不会冷了场。
见曹颙不避讳李家,还使人叫来李诚相见,范时绎也是闻弦知雅意,少了对面上官的拘谨,多了几分姻亲故旧的熟络。还专程提及自己的侄儿,如今已经外放山东任知州,云云。
曹颙心里算了算,范家三代入仕者数十人,这才是真是的世家大族。自文成公后,范家子孙不入阁,不涉及储位之争,平平安安历经五朝。曹颙看着范时绎,若有所思。
这些年来,他一直想着曹家当如何发展。无权难安,有权亦难安。现下看来,效仿范家,行中庸之道,似乎更容易安稳百年。
范时绎见曹颙没有声音,也渐渐止了话,心中犹疑不定。
曹颙已经醒过神来,将范家的事撂在一边,问起马兰口增八旗兵之事。马兰口原由八旗兵六十人,缺员四十人。
保定府原有正红、镶红旗兵四百零一人,缺员九十九名。直隶其他各处八旗兵,也缺员严重。曹颙到了直隶后,便拟了折子,请旨填补直隶八旗兵的不足,皇上已经允了。这些八旗兵,都在曹颙治下。曹颙现下请旨,也不过是给众人看。
直隶总督治下的八旗兵不多,只有千余人,其他都是绿营。所以才好拿这些人探探底。也是给直隶的各位提督一总兵提个醒,要整顿直隶军务了,大家都悠着点。
不是曹颙多事,而是十三阿哥来信,言及皇上暂时没有派人下来的意思,可会在明年端午前后使人来巡查直隶军务。
那意思,这半年之间,曹颙就要自己做主练兵,还得拿出点成绩来让皇上掌眼。
要有一个月就过年,年前匆忙,走动不得了,年后也不过五个月,时间不等人。曹颙与蒋坚、宋厚商议后,便递了八旗补丁的折子。
都是给皇上当差,以办好差事为主,没得与全省武官为敌,给自己树敌的道理。既已经在前面提了醒,再有不给脸的,曹颙也就不用客气。
听曹颙问起军务,范时绎顿了一下,道:“毕竟是从京城八旗往外抽调,兵部那边的手续怕是繁琐些,按照常例看,明年正月能补足,就不容易。”曹颙闻言,不由皱眉。直隶几处八旗缺额,总数也不到三百人,哪里就那么费劲?
还不是因中间隔着个新年,旗丁不愿出京,兵部也要拖一拖,等曹颙这个总督的反应。要是这么便宜就给办妥当,还用什么卡曹颙的油水。想到往后,要源源不断地往京中“孝敬”银子,曹颙的脸就黑了黑。随即想到前些日子收到的东西,他才平和下来。
也罢,只当是倒手,只要别让自己贴银子就行。在京中时还不觉得,下到地方才晓得,那些总督巡抚为何大把地往京城散银子。“正月就正月,八旗兵补足,而后就是绿营。”曹颙点头说道。范时绎闻言,腮帮子的肉抖了抖,像是要说什么,最终却没开口。
曹颙正要借他的口,将自己的意思传出去,即便他没问,也接着说道:“直隶绿营疲惫,皇上很是不满,让本督下来,也是为直隶军务。瞧着皇上的意思,是要大刀阔斧,怕是明年就要有一番变故。”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不容范时绎再装糊涂。他站起身来,一边像京城的方向抱抱拳,一边道:“既是皇上有旨,下官自是为督帅宪令是从!”
见他知趣,曹颙很是满意。后头还有不少官员等着召见,曹颙便端茶送客……
总督府,大门外,西侧门房。
魏文杰跟在堂叔父魏德身后,看着叔父弓着身子,给总督府的门吏递上银封,不由皱眉。
那银封是叔父吩咐他预备的,里面封了五十两银子。没想到,只是为打点总督府的门吏。这个就是“门敬”在满城知县衙门,也有“门敬”是八两银子。
魏文杰的心里沉甸甸的,他腰间的荷包中,还有三百两银票,那是叔父为这次请安预备的“贽礼”也就是“见面礼”是新官到任,下属第一次参见时给的“到任规礼”
魏文杰记得清楚,就在半月前,叔父刚使堂兄预备了价值三百两银在的礼送过来给总督夫人拜寿。
这才一个月的功夫,单一处知县官,就往总督送礼金同门敬,就是七百两银子。直隶有多少个县衙?
虽说晓得这些都是官场惯例,可想着堂叔父每年只有几十两银子的俸禄,各种孝敬却有数千两,魏文杰心里沉甸甸的。总觉得这一个月所见所闻,与平素里读圣贤书里学来的礼仪规范不符。
门吏收好了门敬,接了魏德的名帖,使人往总督府里通传,又请魏德在外间奉茶。
外间已经坐了一个外地的知府、一个直州知州,都是递了拜帖,等着召见。众人按照品级相见,低声攀谈起来。在来总督府拜见前,魏文杰曾同叔父先往保定知府衙门请安,见识了府台大人的威风。
没想到,到了总督府,同品级的知府,也要在门吏面前陪小心,在门房里等着侯见不敢高声。魏文杰心情复杂,直觉得您闷得很,低声同叔父打了个招呼,出门去候着。总督府门前,自是无人敢随意逗留。
魏文杰踱步走到总督府对面,这边是片荷花池,已经结冰,残雪下露出些枯茎与败叶,放眼望去,远远的有几个顽童在嬉戏。
他回过头来,看着巍峨的总督府大门,才明白平素待自己慈爱有加的世叔父,是真正的人上人。嫌弃他悔婚的姑父,同这个温文儒雅的世叔相比,就像是个官场小丑。只是这一切荣耀,归于曹家,同他并无干系。若想要孝顺姨娘、庇护弟妹,还得他这个做长兄的有担待才行。嗯到此处,魏文杰挺了挺胸膛,顿时生出几分豪气。这时,不远处就传来“哒哒”的马蹄声。魏文杰顺着声音望去,就见一行数骑从东边疾驰过来。“吁!”转瞬间,一行人已经奔到总督府门口,为首之人勒住搔绳,将马停下。却是熟人,魏文杰忙迎上前去,带了几分惊喜唤道:“曹二叔!没错,那下马之人,正是穿着常服的曹颂。
“文杰!”曹颂也带了欢喜,打量他两眼,道:“穿着这身袍子,斟是添了几分老成!不是说去满城么,怎么在这边,是大老爷将你调运边未了?”
魏文杰摇摇头,道:“不是,侄儿族叔今日来参加世叔,侄儿想着也谋过来给叔叔婶婶请安,便跟着过来。
曹颂早年曾随兄长在外任上待过,晓得门房上的规矩,魏文杰的族叔只是七品知县,到总督府侯见,没有半天功夫,轮不到他。
因他在总督府门前驻留,已经有门吏上前询问。
他穿着常服,随从也不过三、四人,门吏的口气就失了恭敬,下巴扬得高高的,有点驱人的意思。
曹颂见他说话难听,心中着脑,却也不愿在这里发火让人看了笑话,压了怒气,道:“我是总督堂弟,从京城来,你们门房上的头儿是哪个,叫他出来见我?”
那门吏见他开口就自陈总督的亲戚,半信半疑,打量着曹颂不肯移步,口中道:“这位老爷可否先递了名帖,再容小的去通传。”
曹颂的脸色顿时黑了,这回不是生气自己受怠慢,而是生气这门吏没眼色。
自己不是外人,自然不会因这些小事,与哥哥犯了膈肌。可要哪日,真是亲朋故旧到了,就因没穿官服,被拦在总督府大门外,那可是要得罪人。“张义、吴茂、赵安、曹满,总有个是你的头吧?快去传话,就说曹颂未了,要进府见哥哥嫂子。”曹颂忍着怒气,沉声道。
听着几个耳熟的名字,那门吏变了脸色,还没等他开口,就见东门房里奔出一人,正是张义……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绿营计
“二老爷”张义趋步上前,夸张地揉了揉眼睛,道:“莫不是小的眼花,定是菩萨见小的日盼夜盼的心诚,就引着二老爷过来!”
曹颂本憋了一肚子气,被他一打岔,笑骂道:“盼念个屁,爷又不是你相好,用得着你小子惦记?”
张义腆了脸道:小的可不是白话,自打前几日老爷得了信,听说二老爷外放,便整日里念叨着二老爷。小人自是也想着二老爷,听说老爷想要使人去霸州侯着二老爷,就挤破脑袋抢差事。小的心里就想着,现下天冷,二老爷是骑马、还是坐车,别在冻着”
这一番碎碎叨叨,听得曹颂哭笑不得,挥手道:“行了行了,这才几日没见,嘴皮子就这么碎了,爷真是服了你,”
张义察言观色,见他眉眼间怒色召消。便不再打详做课,笑着给旁边侍立的魏文杰请安。
魏文杰知道他是曹颙身边得用之人,避开不肯受礼。
“二爷,杰大爷,您二位快请,老爷知道您二爷来了,定是欢喜”张义轻飘飘地看了那门吏一眼,也不着急发作,笑着给曹颂与魏文杰引路。
那门吏心惊胆颤地看着众人的背影,哭丧着脸,只恨自己多是平白得罪了人,使劲给自己一个大耳刮子。
曹颂心里惦记着哥哥嫂子,一路走着,嘴里也没闲下,只问地方官有没有扎刺儿的,总督府里旧人用着顺不顺手,跟着来的那些个幕僚、书吏有没有糊弄差事的。
张义一一应了,心里却暗暗称奇,没想到向来粗心大意的二老爷,如今说起衙门里的事来头头是道。
将到花墙跟前,张义才想起还没给曹颂道喜,忙道:“小的糊涂了,还没给二老爷道谢小的恭喜二老爷双喜临门,青云直上,早得麟儿。”
曹颂横了他一眼,道:“爷还纳罕,你小子怎么懂事一回,没有讨赏,原来在这里等着爷。”话虽是嗔怪,却是笑得合不拢嘴,从怀里掏出锭银子,扔到张义怀里。
张义笑着谢了赏,引曹颂直接过了花墙。对门口的小厮道:“还愣着做甚,过去禀告老爷,二老爷与魏家杰大爷来了”
曹颂见状,放缓脚步,道:“是不是大哥正忙?要是大哥忙,待会儿再见也是一样。”
张义道:“后日总督府升衙,这两日直隶各地轮班的文武官员都到了保定府。现下老爷在官邸里接见的,是直隶巡道常德寿,约摸进去两盏茶的功夫,也不知见完没有。”
曹颂闻言,有些迟疑,哥哥虽是总督,可有公务在,自己也不好就横冲直撞了去。
正犹豫,官邸正门已经出来两人,前面一人,看补服品级,应是张义方才提过的巡道;前面穿着石青色补服的,正是曹颙。
曹颂见状,不由一愣,寻思这道台什么身份,竟让哥导亲自送出来。
别说是他,连常德寿心中也没底,不明白曹颙如此礼遇的原因。
他才得了旨意,升为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今日过来同曹颙辞行,明日就要启程回京陛见。
他带了惶恐,转过身来,刚要请曹颙留步,就听曹颙开口道:“二弟!”
而后就听不远处有人应答一声。
常德寿顺着声音望过去。就见一个高壮的汉子大踏步地走到近前,三十来岁年纪,穿着宝蓝色皮袄,胡子拉碴,满面风尘。
他心中一动,想起前几日看邸报时,江南官场新委了几位文武大员之事。
并不难猜,新任江宁总兵曹颂的“颂”与眼前这位直隶总督的“颙”字都从的是“页”部小想来不是同祖的堂兄弟,也是从堂兄弟。
这会儿功夫,曹颙已经对他介绍道:“常大人,这是舍弟曹颂。就要往江宁任总兵一职。”随即,对曹颂道:“二弟,这是江西布政使常德寿常大人,都在江南,往后还要多亲近。”
江西属两江总督辖下,两江总督衙署在江宁,两人往后少不得见面的机会,曹颙才有此一说。
曹颂见哥哥给自己介绍江南同僚,收敛神色,客客气气地与之见礼。
常德寿只觉得受宠若惊,忙行了卑下之礼。虽说文武官员不相互统属,可总兵是正二品,布政使只是从二品。
曹颙本不是为送客出来的,给曹颂与常德寿见过后,便吩咐张义送常德寿出去。
待常德寿走后,魏文杰方上前,给曹颙见礼。
曹颙打量他两眼,见他老成许多,欣慰地点点头,道:“既是来了,就在这边住下,等后日散班,再随你叔叔回去。”
魏文杰迟疑了一下,道:“侄儿谢过世叔好意,只是侄儿这次是随族叔过来,不好单独行事,还是住在外头便宜。”
曹颂想想也是,便道:“在外头住也罢。你那族叔,与我算半个同乡,早年也见过。等会儿还
在这留饭再走。
魏文杰老实应了,怕耽搁他们兄弟说话,说着想要去见天佑。跟着小厮去寻人了。
曹颙同曹颂兄弟,这才转身进屋里叙话。
“不是说南下的日子就是这两日么,你怎么还得空过来?”曹颙问道。
曹颂“嘿嘿”两声,道:“启程正日是前日,不听大哥嘱咐两句,我心里没底,便将随从行李都托付给李卫,先行一步”李卫也想要过来,可是官身不便,还专程叫我给大哥问好。”
要是其他季节,两天行三百里不算行么,可现下是隆冬季节。道路上还有积雪。
曹颙感动中带了几分恼小道:“胡闹!这样的天气,岂能跑马?江宁离保定又不算远,往后多来信就是。”
曹颂赔笑道:“大哥放心,弟弟都三十来岁的的人,也不是毛头小小子。早在出发前,就使人掌了印花马掌,不怕雪滑。”
兄弟齐聚,曹颙又不愿太扫兴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5部分阅读
欲望文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5部分阅读
不多,曹颙就请宋厚、蒋坚两个,带着书吏、幕僚们入巡抚衙门交结。
曹颙手上有一叠空白的委任状,都是未入流的小吏,等交结完毕,将这些幕僚、书吏的名字写上,他们就是督抚衙门下的属员。
还有一些八品、九品的委任状,是府县的缺,是新总督上任安插自己人,或者给下面做人情的。
清点了三日,都交接的差不多,曹颙被请到巡抚衙门,从李维钧手中接过巡抚衙门的印信。总督印信,则由他从京中直接带过来。这新任旧任交结,就怕扯皮。李维钧没有节外生枝,而且比前几日郊迎时,越发客气。
留几分余地,这样很好。如此账目上有几处不清楚,涉及金额一千六百多两银子之事,曹颙也使人压下,提也没提。俗话说的好,礼下与人,必要所求,果然不假。
公事交结完毕,李维钧便说出心中所请,那就是巡抚衙门这三十多书吏幕僚。其中,有些是李维钧的亲族,回乡或者随他进京,其他人现下还无处安置。京城之中当差,就算养幕僚,也不过一个两个,实安置不了这些。
曹颙想了想,道:“既是李大人开口,本督本当应下。可此次本督出京,亲朋故旧所荐者众,人手只多不少……要不然这样,先让他们继续在衙门里当差,先做到年底。到时,差事做得好的留下;若是想回乡的,本督也礼送……”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新督
,一月十二,李维钧启程讲京,同日曹颙携家眷幕僚进驻巡抚官衙门 现下,随着他的进驻,这边也升为督抚衙门。
这是曹颙入仕十余年,第二次外放。
同沂州的道台衙门相比,这里督抚衙门,可以用气势恢宏来形容。
东西广约三十余丈,南北进深六十丈,占地四十五亩。
要知道,京城众王府中,数庄亲王府占地最广,也不过四十二亩。这直隶巡抚署,比庄亲王府还要多三亩。
整个衙署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以更道相隔。
中路从南到北,是大门、仪门、大堂、二堂、花墙、官邸、上房。
大门后是仪门,仪门过后便是二十丈的甬道,连着大堂。大堂面阔五间。肃穆庄严,却是个摆设,只在接旨与重要庆典时才用。
甬道两侧,各有十八间厢房,每六间一开门,是对照着六部的六科房,是书吏办公的地方。
大堂后,是二堂,这里才是主官接见属官幕僚排班已及升衙断案的地方。
二堂两侧,东厢五间是议事厅,是主官暂歇或与幕僚议事之处;西厢五间是启事厅,收藏着官署的各种案卷,以供幕僚整理查看。
二堂后,则是花墙,花墙后是三堂,也叫官邸。
官邸是曹颙日常办公、批阅公文纸处,已经属于内宅,非传召不得入内。官邸后,另有垂花门到后院上房,是曹颙与初瑜的坐卧起居之地。
后宅除了官邸与上房外,另有数个小院,以安置家人奴仆。
东路从南到北,依次是寅宾馆、幕府院、东花厅、花园。寅宾馆顾名思义,是用来安置贵宾之处,幕府院是幕僚的住处,东花厅与花园都是宴客之所。
西路从南到北,依次是吏舍、幕府院、小教场、马厩。
随着曹颙一家人入住,随行来的幕僚、书吏、奴仆也安置妥当。
李诚留在幕府院,这是曹颙的意思。
李诚既是为当差历练来的,入住内宅。多有不便。
原本曹颙还想让天佑也住在幕府院,被蒋坚劝住。加上除了曹颙从京城带来的人,李维坚还留下十八人,吏舍与幕府院本就不宽敞,天佑这个总督公子过去,就是添乱。
正因为有李维钧留下这十八人,使得曹颙的总督生涯从容许多。
在蒋坚与宋厚的安排下,京城来的这些人,按照所长不同,分置在六科与启事厅。以老人带新人的形式,使得官衙日常政务平稳过渡,有条不紊地进行。
十一月十五这日,是曹颙就任总督后第一次升衙。
直隶两道十府一百多州县。加上大大小小的卫所,掌印的正职文武官员,就有两百多人。
为叩见新总督,有半数官员赶在今日前到保定来排班;剩下一半官员,将赶在下个月初一来叩见。
而后,除非总督公文传召,或是有公务往来,否则这些地方父母就不用再来总督衙门排班。
督抚衙门直属的文武官员,则是逢一、逢五排班启事;若是有案情可断,则在三、六、九日开堂审理。
在此次升衙之前,这些官员差不多都来拜见过曹颙一遭。
他们的履历,早已摆在曹颙案头。
多是从出身年纪开始说起,一路的官场晋升,都有迹可循。还有一些资料,则是由李维钧留下的幕僚郭盛元整理出来,奉给曹颙的。
虽说字数不多,可是很有分量。
例如,正定知府蒋国祥,五十六岁,出身包衣,康熙十九年以监生身份捐通判,康熙二十五年通过内务府考试,康熙三十一年捐同知,直到康熙四十二年才得同知实缺。在同知的位上连任四任后,康熙五十四年升为正定知府,如今已经在知府任上十年。
从履历看,年将六十,出仕四十年,才熬到知府任上,也就差不多止步如此。
可郭盛元的标注,多了两条,河南巡抚田文镜姐夫,正定府盗案渐少。
前者是蒋国祥的官场关系,后者则是从治地百生说明蒋国祥并非像履历上写的那样庸碌。
虽说来直隶之前,曹颙在京中已经做了准备。可毕竟时间短,掌握的也不过是三品以上属官的关系网,以防有掣肘之处。
像下边的府县主官,曹颙了解的都是官面文章。
有郭盛元这份注录,使得曹颙省心不少。
这也是他的运气,要是他不留下这些人,想要整理出这样的人事资料,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整理不出来的。
如此,曹颙在接见属官时。就不是走走过场,谈话也有的放矢。
召见蒋国祥时,曹颙就同他聊治下安定,让他将防盗制盗的所得整理成册,过些日子交上来,好将其中可用之处,在省内推广。
蒋国祥是那种看着极寻常之人,态度恭谨,不谄媚也不清高。
听曹颙提起制盗之事,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平静地应下,并没有谦虚不足,也没有
拐弯抹角赞成自己的功绩。
这是个性子内敛、言语木讷之人。
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官场,或许这就是他升迁艰难的缘故。
曹颙对他的印象颇佳,也没有“尽信书”正定府治下百姓安定与否,还得经过耳闻目睹,才能确定。
还有个二十四岁的知县,叫杨廷翼,旗人官宦子弟,捐官出身。相貌清秀。看着就是一文弱书生。父已病故,有一叔父在六部做司官。是简亲王府门人,有个姑姑嫁给简亲王府的旁支族人,勉强算是简亲王府的姻亲。
曹颙见他时,并没有直言雅尔江阿,只是问了两句杨廷翼在国子监求学的情形。从时间看,杨廷翼进入国子监的时间,网好与曹项在国子监求学的时重叠。
没想到,杨廷翼还真的认识曹项。他不仅与曹项同窗,还曾与曹项一样,参加康熙五十七年的会试。只是一个高中探花,一个名落孙山。
提及往事,杨廷翼神色间带了唏嘘。
取得国子监监生身份不难,通过国子监层层考试,取得直接参加会试资格,却并不容易。这样的人,无一不是熟读经书。即便一科不中,也多少再谋下科。
尤其是这杨廷翼,六年前不过才十八岁,再等一科,也才二十一,却是于落第次年就捐官出仕,今年四月选投隆平知县。
曹颙见他提及往事,只有遗憾与缅怀,并无落第的尴尬,便称呼他的字问道:“吉光是否因身体孱弱之故,才止步科举?”
杨廷翼听了,却是一震,点了点头,苦笑道:“正是如此。下官本想再谋一科,被家中长辈所阻。即便这次出来做官,也是央求再三,家中长辈才肯放人。”
苦读伤身,不能下场的士子,曹颙见过好几个,倒也不觉稀奇。
只是想起隆平算是上县,公务不会轻松,曹颙心里就暗暗留意。
等杨廷翼退下后,曹颙就使人找了隆平县衙人事卷宗,查看县承的资料。县承是四十来岁的举人,从主薄个升上来的,已经在隆平待了三年,历年考评都是中上。
曹颙这才松了一口气,有能干的属下,就算杨廷翼这个病秧子处理不了政务,地方也乱不了。
直隶一地,像杨廷翼这样的官宦子弟。下来混资历的,不在少数。
即便没人在曹颙面前,招摇“我爹是谁谁”,“我祖父是谁谁谁。”曹颙也不能将他们等闲视之。不是想着去安抚拉拢他们,而是要防止他们祸害地方。
有能力的还罢,能力不足的就要想着给调过去能干的辅官。
通过这样的接见,不仅曹颙对于这些地方官有了直观与间接的认识,这些文武官员也见识了新总督的手段。
没有刻意的亲切,也没有傲视属下的官威,只是与每个人谈几句官员治地的情况。
不像是新上任的总督,如同在直隶数年,对他们了如指掌一般。
有的人只当遇到伯乐,欢喜不已;有的人心虚胆颤,惴惴难安。
欢喜的想着如何表现,大树下边好乘凉;心虚的费劲脑汁,寻思着如何巴结,使得新总督睁一眼、闭一眼,放过自己。
等到十五升衙这次,堂上排班的这些文武官员门,对高坐在大案后的新总督,都带了几分真心的敬畏。
开场圆满,曹颙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个中上。
等到散衙,这些来排班的文武官员没有立时散去。
官场交际中,最重要的“三节两寿”再过数日,便是总督夫人的寿辰。
官场上哪里有隐私,在曹颙还没到抵直隶,新总督、总督夫人、总督太夫人的生辰,就已经传遍直隶官场。
太夫人的还罢,人不在直隶,又已经过去。
总督夫人的寿辰,可就是眼前。
不仅是这些轮班来叩见的府台县台,预备了寿礼;没轮上这班、下个月来口见的地方官门,也都纷纷遣子弟亲信上保定,来督抚衙门送寿礼。
古董字画、珠宝喜器,琳琅满目。
等到十一月二十三,初瑜生辰正日止,收到的寿礼已经堆满了三间库房。
虽说这些东西,不比京城亲戚间往来的细致,价格却是不菲。
这次随曹颙出京的幕僚中,有个常年混迹古董行的。据他估算,这些寿礼,价值少说也在七、八万两银子之上。
曹颙听了,直乍舌。
他不是官场新丁,对于“三节两寿”。也是尽知的。这五次送礼中,正官寿命收礼最重、夫人寿辰与年礼次一等,端午与中秋再次一等。
如此算来,任这个总督,一年到头,管收下官的礼就有三、四十万两。
在地方上,总督到是没有什么大开销;可要是进京陛见的话,往六部九卿各大学士府孝敬的银子,也要十万数十万两。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喜盈门
京城,曹府,兰院,上房。
李氏穿着家常衣裳,坐在炕边,手中拿着礼单,惊讶道:“这么多?”炕边两个小凳子上,坐着妞妞与天慧。
妞妞穿着银红旗装,眉目修长,嘴角带着笑意,带着几分水秀,几分俏皮,已经是大姑娘的模样;天慧身量稍小,穿着藕色的旗装,丁香色的比甲,比同龄的孩子安静的多。
礼单是妞妞带天慧整理出来的,见李氏相问,妞妞便笑着回道:“可不是,送礼的人家比往年的多了五成。且不说新送礼的人家,就说与府里有旧的,除了几家至亲还是往年的例,其他人家的寿礼也都贵重许多。”
李氏听了,将礼单撂下,道:“人情往来,最是繁琐,不能疏忽半点,否则就容易让人笑话了去。这些新走礼的人家的单子,抄一份给你哥哥、嫂子送去,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吩咐。”妞妞起身应了,李氏慈爱地看了她一眼,心中暗道:“姝平这么能干,也不知那个小子福气得了去?”
曹颙夫妇出京已经大半月,府中家务都是妞妞带着天慧料理,井井有条,没有出半点纰漏,除了府中规矩严,也同妞妞的机灵能干相关。这两年,关于妞妞的亲事,众人提了不是
一回两回。因妞妞是儿子、媳妇照看大的,李氏也不好说什么。原本她很看好魏家的文杰,后来不知怎么又不了了之。妞妞被盯着心里没底,摸了摸自己的脸,道:
“老太太,侄女可有不对的地方?”李氏笑着摇摇头,道:
“没有,我是想起你们二嫂,苦熬了这些年,总算有了动静,盼着她返回生个大胖小子。”
静惠为人温柔可亲,妞妞与天慧都很亲近她。听了这话,妞妞与天慧都有些跃跃欲试。
“祖母,孙女与姑姑还没给二婶道喜。正好也有阵子没看到四姑姑,明儿就容我们过东府转转吧。”天慧开口说道。
李氏想了想,道:“也罢,刚好我使人求的送子观音,今儿送来,明早咱们一起过去逛逛。”
一夜无话,次日用罢早饭,李氏便使人往东府通禀了一声,而后携妞妞与天慧去了东府。因两府内宅有角门相隔,李氏不耐烦做驮轿,便带着众人步行前往。
青石板路上,早已扫除积雪,饶是如此,妞妞与天慧还是担心路滑、摔到李氏,一左一右,小心搀扶着。引得李氏发笑,道:“瞧你们姑侄两个,忒也小心。”说笑之间,一行人已走到了东府。
静惠同春华、素芯妯娌,后面跟着几个丫鬟婆子,呼啦啦十几个,站在角门处相迎。见到李氏,齐刷刷屈膝见礼。
李氏见状,忙上前一步,搀住静惠道:“你身子重,切莫如此。”说着又嗔怪地对春华与素芯道:“我不是说了,别惊动你们嫂子么?”
春华与素芯不好辩白,静惠搀了李氏的胳膊道:“知道伯娘疼我,只是这几步路,哪里又累着侄媳了?
早年,静惠生完次女后,就有些经期不调。
曹颂回来这两年,比过去好上些,也有经期延后的时候。去年就曾因经期延后的缘故,使得曹颂以为她有身孕,大家伙儿白高兴了一场。这回怀孕,静惠就有些拿不准,直到快到三月,孕吐反应强烈,才请了太医过来。还好,这回是真有了。
李氏的视线送她腹间移到她脸上,摇摇头道:“不管怎样,还是仔细些好。”
静惠笑着应了,又同妞妞与天慧见过,众人簇拥着李氏到了兆佳氏房里。
长媳有孕,兆佳氏也跟着欢喜,看着李氏请来的“送子观音”乐呵呵地道谢。李氏怕静惠受累,又担心兆佳氏口无遮拦,说出什么伤了素芯,便打发她们小辈自去说话。
“只盼着生个胖孙手,我也就能阖眼了。”兆佳氏道。李氏白了她一眼,道:“别说一个,颂哥儿他们几个还年轻,往后添一屋的小子,就怕你这做祖母的嫌吵 !”
“借嫂子吉 言。”兆佳氏笑眯眯地说道。
妯娌两个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而后就听到曹颂的声音:“大老太太来了?”而后,有人低声回了一句。
这会儿功夫,曹颂已经挑了帘子进来,穿着侍卫服侍,带了一身寒气,给李氏与兆佳氏请了安。
兆佳氏见状,唬了一跳,道:“不是中午方回么?怎么回家这么早?”
曹颂满脸欢喜,已是合不拢嘴,笑道:“母亲,方才皇上召见儿子……点了儿子任江宁总兵”
“总兵,江宁总兵?”兆佳氏瞪大了眼睛:“那可是正二品,这不是扯谎吧?”
曹颂笑道:“哪里还有假不成?侍卫处那边已经交差,就差去吏部办手续。我回来,便是取银子的,总要打点一二方好。”
兆佳氏已是欢喜地落泪拉着李氏的袖子道:“怨不得这两个月老梦到江宁,这是我们老爷给我
托 梦 ……”
“这是好事啊,双喜临门。”李氏也为曹颂欢喜。
侍卫虽清闲,可总不能干一辈子。东府曹项前程大好,曹颂这个兄长的,总不能落在弟弟后头。
曹颂还着急去侍卫处,便去了东跨院,同妻子打了声招呼,而是去前院账上支了些银子,急匆匆地出门去了。等到晚饭时分,曹项兄弟两个回来,对于兄长升迁,又是一番恭贺。只有静惠心中,说不上是喜是忧。
京城到江宁,千里迢迢,现下又不通水路,她有身孕,一时半会儿是不能跟着去了。两房妾室,玉蜻容貌半毁,紫兰又向来不得丈夫欢心。
江南繁华之地,丈夫正值壮年,这回下去又是位高权重,身边总要有人侍候。自己心中再不愿,也只能贤惠地为丈夫安排身边人……
同曹家的双喜临门相比,孙家可谓是阴云密布。
孙文成满脸铁青,瞪着安氏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昨日去董家,到底浑说了什么?为何嫡亲的孙女,换成庶出的,还扯出孙班?想着白日里董殿邦不冷不热的话,孙文成直觉得太阳|岤直跳。
安氏眼神闪烁,不敢看丈夫,嘟囔道:“不过是长幼有序,哪里叔叔没娶妇,侄儿就说亲的道理?”
孙文成强忍了怒气,问道:“就因为这个,明明是相孙媳妇,你就当成相媳妇 了 ?”
安氏红了眼圈,道:“班儿眼看二十,还没有媳妇,老爷儿子多,不心疼他,我这当娘的还不能心疼他?”孙文成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与董家结亲,本就是孙家高攀。
这还是孙儿争气,才使得董家另眼相看。没想到,眼看就要下定,闹出这种荒唐事来。
孙儿是新进士,又进了翰林院,配董家嫡亲孙女也配的上;孙班读书不行,内廷考试也不中,在家闲着,哪里会入董家人的眼?董殿邦没有翻脸,只是将嫡孙女换成庶出孙女,已经是给孙家留休面。
就听安氏道:“班儿是嫡子,可不能娶个庶出的媳妇!董家不乐意就不乐意,再给班儿寻好的就是……”话未说完,就被孙文成吼住。
看着眼前的无知愚妇,孙文成只剩下悲哀,连骂她的力气都没有。
事到如今,还能如何?
要是再改口的话,别说同董家结亲,怕是就要同董家结仇。
孙文成起身,看也不看妻子一眼,转身出去。
安氏想要喊人,又没有胆,直到丈夫出去,才唤了陪房贺婆子念叨道:“董家也忒欺负人,要是不愿将嫡孙女许给班儿,直说便是,还非要死皮赖脸地将庶孙女给班儿……”贺婆子听着,不敢说什么,心里直发苦。太太这事也太糊涂,若不是董孙两家几辈子的交情,怕是人家早要翻脸。
她知道太太最近不待见大奶奶,却没想到太太会做出 这样的事儿,要抢孙媳妇做儿媳妇。
大奶奶脾气,平素柔顺是柔顺,可那是在不涉及儿女时;但凡涉及到一双儿女,那就是护崽子的母老虎。就像前些日子,大爷打伤了大少爷。
大少爷原想瞒着,好几天府里也没动静,后来晕倒在外头,被曹家四舅爷送回来。
大奶奶细问究竟,晓得是大爷动手,拿出当年的别产文书来,求到老爷面前,要带儿女分出去过。老爷心疼孙子、孙女,怎么肯依?
最后还是大爷被送到城外庄子,连带着大房两个淘气的妾室,瞧着那意思,是要让大爷在外头常住。
太太正是因这个缘故,迁怒到孙子头上,才在说亲时作梗。
她却只图痛快,忘了大爷与五爷不争气,老爷也在嗔怪她……
孙文成背着手,在院子里站了许久,而后踱步走到长孙院子。书房的灯亮着,孙文成进去时,就见孙礼用左手翻着笔记,看得正入神。
“祖父……”孙礼听到动静,抬起头来,见祖父过来,忙站起身来。
因手臂骨折的缘故,曹项给他在翰林院请了一个月的假,他怕落下功课,请舅舅帮忙,将往年翰林院学士们讲学的笔记借 了一份。
孙文成的视线,落在孙儿吊着的右臂上,心中叹了口气,道:“去告诉你母亲一声,在你娶媳妇前,由她管家……太太身子不好,需要静养 ……”
月底之前,曹颙使得了堂弟外放总兵之事。不出意外,同时还有李卫升浙江巡抚的消息……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官场气派
曹颙先收到的邸报,次日又收到曹颂家信。
对于曹颂外放之事,因早有准备,倒是并不意外,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年前就离京。如此一来,时间就太匆忙了些,也不知曹颂预备得怎么样。
虽说堂弟已经年过三十,他是曹颙看到的,当子侄养大的,自是格外惦记些。
他算了算路程,京城到江宁的路,虽路过直隶,可是的是霸州、文安那边,并不途径保定府。兄弟之间,想要见上一备,怕是来不及。
武官差事虽不比地方文官那么繁琐,可江宁是重镇,江宁总兵所辖官兵超过十万五千人,差事并不清闲。
曹颂虽在西北军中当过差,可只是奉旨在中军帐,并没有管理过军中事务,曹颙不放心也是有的。
刚好月底,十五那日没有轮班参见新上司的直隶文武官员,相继抵达河间府。其中,马兰口总兵范时绎是李语夫婿的亲叔叔,同曹家也算是有亲。曹颙便请他入官邸说话。
范时绎四十来岁,国字脸,身材略显富态,穿着武师补服,带了几分英武之气。两人早年在京中也见过,只是不太相熟。
不过熬到这个品级,都是官场上历练过的,不会冷了场。
见曹颙不避讳李家,还使人叫来李诚相见,范时绎也是闻弦知雅意,少了对面上官的拘谨,多了几分姻亲故旧的熟络。还专程提及自己的侄儿,如今已经外放山东任知州,云云。
曹颙心里算了算,范家三代入仕者数十人,这才是真是的世家大族。自文成公后,范家子孙不入阁,不涉及储位之争,平平安安历经五朝。曹颙看着范时绎,若有所思。
这些年来,他一直想着曹家当如何发展。无权难安,有权亦难安。现下看来,效仿范家,行中庸之道,似乎更容易安稳百年。
范时绎见曹颙没有声音,也渐渐止了话,心中犹疑不定。
曹颙已经醒过神来,将范家的事撂在一边,问起马兰口增八旗兵之事。马兰口原由八旗兵六十人,缺员四十人。
保定府原有正红、镶红旗兵四百零一人,缺员九十九名。直隶其他各处八旗兵,也缺员严重。曹颙到了直隶后,便拟了折子,请旨填补直隶八旗兵的不足,皇上已经允了。这些八旗兵,都在曹颙治下。曹颙现下请旨,也不过是给众人看。
直隶总督治下的八旗兵不多,只有千余人,其他都是绿营。所以才好拿这些人探探底。也是给直隶的各位提督一总兵提个醒,要整顿直隶军务了,大家都悠着点。
不是曹颙多事,而是十三阿哥来信,言及皇上暂时没有派人下来的意思,可会在明年端午前后使人来巡查直隶军务。
那意思,这半年之间,曹颙就要自己做主练兵,还得拿出点成绩来让皇上掌眼。
要有一个月就过年,年前匆忙,走动不得了,年后也不过五个月,时间不等人。曹颙与蒋坚、宋厚商议后,便递了八旗补丁的折子。
都是给皇上当差,以办好差事为主,没得与全省武官为敌,给自己树敌的道理。既已经在前面提了醒,再有不给脸的,曹颙也就不用客气。
听曹颙问起军务,范时绎顿了一下,道:“毕竟是从京城八旗往外抽调,兵部那边的手续怕是繁琐些,按照常例看,明年正月能补足,就不容易。”曹颙闻言,不由皱眉。直隶几处八旗缺额,总数也不到三百人,哪里就那么费劲?
还不是因中间隔着个新年,旗丁不愿出京,兵部也要拖一拖,等曹颙这个总督的反应。要是这么便宜就给办妥当,还用什么卡曹颙的油水。想到往后,要源源不断地往京中“孝敬”银子,曹颙的脸就黑了黑。随即想到前些日子收到的东西,他才平和下来。
也罢,只当是倒手,只要别让自己贴银子就行。在京中时还不觉得,下到地方才晓得,那些总督巡抚为何大把地往京城散银子。“正月就正月,八旗兵补足,而后就是绿营。”曹颙点头说道。范时绎闻言,腮帮子的肉抖了抖,像是要说什么,最终却没开口。
曹颙正要借他的口,将自己的意思传出去,即便他没问,也接着说道:“直隶绿营疲惫,皇上很是不满,让本督下来,也是为直隶军务。瞧着皇上的意思,是要大刀阔斧,怕是明年就要有一番变故。”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不容范时绎再装糊涂。他站起身来,一边像京城的方向抱抱拳,一边道:“既是皇上有旨,下官自是为督帅宪令是从!”
见他知趣,曹颙很是满意。后头还有不少官员等着召见,曹颙便端茶送客……
总督府,大门外,西侧门房。
魏文杰跟在堂叔父魏德身后,看着叔父弓着身子,给总督府的门吏递上银封,不由皱眉。
那银封是叔父吩咐他预备的,里面封了五十两银子。没想到,只是为打点总督府的门吏。这个就是“门敬”在满城知县衙门,也有“门敬”是八两银子。
魏文杰的心里沉甸甸的,他腰间的荷包中,还有三百两银票,那是叔父为这次请安预备的“贽礼”也就是“见面礼”是新官到任,下属第一次参见时给的“到任规礼”
魏文杰记得清楚,就在半月前,叔父刚使堂兄预备了价值三百两银在的礼送过来给总督夫人拜寿。
这才一个月的功夫,单一处知县官,就往总督送礼金同门敬,就是七百两银子。直隶有多少个县衙?
虽说晓得这些都是官场惯例,可想着堂叔父每年只有几十两银子的俸禄,各种孝敬却有数千两,魏文杰心里沉甸甸的。总觉得这一个月所见所闻,与平素里读圣贤书里学来的礼仪规范不符。
门吏收好了门敬,接了魏德的名帖,使人往总督府里通传,又请魏德在外间奉茶。
外间已经坐了一个外地的知府、一个直州知州,都是递了拜帖,等着召见。众人按照品级相见,低声攀谈起来。在来总督府拜见前,魏文杰曾同叔父先往保定知府衙门请安,见识了府台大人的威风。
没想到,到了总督府,同品级的知府,也要在门吏面前陪小心,在门房里等着侯见不敢高声。魏文杰心情复杂,直觉得您闷得很,低声同叔父打了个招呼,出门去候着。总督府门前,自是无人敢随意逗留。
魏文杰踱步走到总督府对面,这边是片荷花池,已经结冰,残雪下露出些枯茎与败叶,放眼望去,远远的有几个顽童在嬉戏。
他回过头来,看着巍峨的总督府大门,才明白平素待自己慈爱有加的世叔父,是真正的人上人。嫌弃他悔婚的姑父,同这个温文儒雅的世叔相比,就像是个官场小丑。只是这一切荣耀,归于曹家,同他并无干系。若想要孝顺姨娘、庇护弟妹,还得他这个做长兄的有担待才行。嗯到此处,魏文杰挺了挺胸膛,顿时生出几分豪气。这时,不远处就传来“哒哒”的马蹄声。魏文杰顺着声音望去,就见一行数骑从东边疾驰过来。“吁!”转瞬间,一行人已经奔到总督府门口,为首之人勒住搔绳,将马停下。却是熟人,魏文杰忙迎上前去,带了几分惊喜唤道:“曹二叔!没错,那下马之人,正是穿着常服的曹颂。
“文杰!”曹颂也带了欢喜,打量他两眼,道:“穿着这身袍子,斟是添了几分老成!不是说去满城么,怎么在这边,是大老爷将你调运边未了?”
魏文杰摇摇头,道:“不是,侄儿族叔今日来参加世叔,侄儿想着也谋过来给叔叔婶婶请安,便跟着过来。
曹颂早年曾随兄长在外任上待过,晓得门房上的规矩,魏文杰的族叔只是七品知县,到总督府侯见,没有半天功夫,轮不到他。
因他在总督府门前驻留,已经有门吏上前询问。
他穿着常服,随从也不过三、四人,门吏的口气就失了恭敬,下巴扬得高高的,有点驱人的意思。
曹颂见他说话难听,心中着脑,却也不愿在这里发火让人看了笑话,压了怒气,道:“我是总督堂弟,从京城来,你们门房上的头儿是哪个,叫他出来见我?”
那门吏见他开口就自陈总督的亲戚,半信半疑,打量着曹颂不肯移步,口中道:“这位老爷可否先递了名帖,再容小的去通传。”
曹颂的脸色顿时黑了,这回不是生气自己受怠慢,而是生气这门吏没眼色。
自己不是外人,自然不会因这些小事,与哥哥犯了膈肌。可要哪日,真是亲朋故旧到了,就因没穿官服,被拦在总督府大门外,那可是要得罪人。“张义、吴茂、赵安、曹满,总有个是你的头吧?快去传话,就说曹颂未了,要进府见哥哥嫂子。”曹颂忍着怒气,沉声道。
听着几个耳熟的名字,那门吏变了脸色,还没等他开口,就见东门房里奔出一人,正是张义……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绿营计
“二老爷”张义趋步上前,夸张地揉了揉眼睛,道:“莫不是小的眼花,定是菩萨见小的日盼夜盼的心诚,就引着二老爷过来!”
曹颂本憋了一肚子气,被他一打岔,笑骂道:“盼念个屁,爷又不是你相好,用得着你小子惦记?”
张义腆了脸道:小的可不是白话,自打前几日老爷得了信,听说二老爷外放,便整日里念叨着二老爷。小人自是也想着二老爷,听说老爷想要使人去霸州侯着二老爷,就挤破脑袋抢差事。小的心里就想着,现下天冷,二老爷是骑马、还是坐车,别在冻着”
这一番碎碎叨叨,听得曹颂哭笑不得,挥手道:“行了行了,这才几日没见,嘴皮子就这么碎了,爷真是服了你,”
张义察言观色,见他眉眼间怒色召消。便不再打详做课,笑着给旁边侍立的魏文杰请安。
魏文杰知道他是曹颙身边得用之人,避开不肯受礼。
“二爷,杰大爷,您二位快请,老爷知道您二爷来了,定是欢喜”张义轻飘飘地看了那门吏一眼,也不着急发作,笑着给曹颂与魏文杰引路。
那门吏心惊胆颤地看着众人的背影,哭丧着脸,只恨自己多是平白得罪了人,使劲给自己一个大耳刮子。
曹颂心里惦记着哥哥嫂子,一路走着,嘴里也没闲下,只问地方官有没有扎刺儿的,总督府里旧人用着顺不顺手,跟着来的那些个幕僚、书吏有没有糊弄差事的。
张义一一应了,心里却暗暗称奇,没想到向来粗心大意的二老爷,如今说起衙门里的事来头头是道。
将到花墙跟前,张义才想起还没给曹颂道喜,忙道:“小的糊涂了,还没给二老爷道谢小的恭喜二老爷双喜临门,青云直上,早得麟儿。”
曹颂横了他一眼,道:“爷还纳罕,你小子怎么懂事一回,没有讨赏,原来在这里等着爷。”话虽是嗔怪,却是笑得合不拢嘴,从怀里掏出锭银子,扔到张义怀里。
张义笑着谢了赏,引曹颂直接过了花墙。对门口的小厮道:“还愣着做甚,过去禀告老爷,二老爷与魏家杰大爷来了”
曹颂见状,放缓脚步,道:“是不是大哥正忙?要是大哥忙,待会儿再见也是一样。”
张义道:“后日总督府升衙,这两日直隶各地轮班的文武官员都到了保定府。现下老爷在官邸里接见的,是直隶巡道常德寿,约摸进去两盏茶的功夫,也不知见完没有。”
曹颂闻言,有些迟疑,哥哥虽是总督,可有公务在,自己也不好就横冲直撞了去。
正犹豫,官邸正门已经出来两人,前面一人,看补服品级,应是张义方才提过的巡道;前面穿着石青色补服的,正是曹颙。
曹颂见状,不由一愣,寻思这道台什么身份,竟让哥导亲自送出来。
别说是他,连常德寿心中也没底,不明白曹颙如此礼遇的原因。
他才得了旨意,升为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今日过来同曹颙辞行,明日就要启程回京陛见。
他带了惶恐,转过身来,刚要请曹颙留步,就听曹颙开口道:“二弟!”
而后就听不远处有人应答一声。
常德寿顺着声音望过去。就见一个高壮的汉子大踏步地走到近前,三十来岁年纪,穿着宝蓝色皮袄,胡子拉碴,满面风尘。
他心中一动,想起前几日看邸报时,江南官场新委了几位文武大员之事。
并不难猜,新任江宁总兵曹颂的“颂”与眼前这位直隶总督的“颙”字都从的是“页”部小想来不是同祖的堂兄弟,也是从堂兄弟。
这会儿功夫,曹颙已经对他介绍道:“常大人,这是舍弟曹颂。就要往江宁任总兵一职。”随即,对曹颂道:“二弟,这是江西布政使常德寿常大人,都在江南,往后还要多亲近。”
江西属两江总督辖下,两江总督衙署在江宁,两人往后少不得见面的机会,曹颙才有此一说。
曹颂见哥哥给自己介绍江南同僚,收敛神色,客客气气地与之见礼。
常德寿只觉得受宠若惊,忙行了卑下之礼。虽说文武官员不相互统属,可总兵是正二品,布政使只是从二品。
曹颙本不是为送客出来的,给曹颂与常德寿见过后,便吩咐张义送常德寿出去。
待常德寿走后,魏文杰方上前,给曹颙见礼。
曹颙打量他两眼,见他老成许多,欣慰地点点头,道:“既是来了,就在这边住下,等后日散班,再随你叔叔回去。”
魏文杰迟疑了一下,道:“侄儿谢过世叔好意,只是侄儿这次是随族叔过来,不好单独行事,还是住在外头便宜。”
曹颂想想也是,便道:“在外头住也罢。你那族叔,与我算半个同乡,早年也见过。等会儿还
在这留饭再走。
魏文杰老实应了,怕耽搁他们兄弟说话,说着想要去见天佑。跟着小厮去寻人了。
曹颙同曹颂兄弟,这才转身进屋里叙话。
“不是说南下的日子就是这两日么,你怎么还得空过来?”曹颙问道。
曹颂“嘿嘿”两声,道:“启程正日是前日,不听大哥嘱咐两句,我心里没底,便将随从行李都托付给李卫,先行一步”李卫也想要过来,可是官身不便,还专程叫我给大哥问好。”
要是其他季节,两天行三百里不算行么,可现下是隆冬季节。道路上还有积雪。
曹颙感动中带了几分恼小道:“胡闹!这样的天气,岂能跑马?江宁离保定又不算远,往后多来信就是。”
曹颂赔笑道:“大哥放心,弟弟都三十来岁的的人,也不是毛头小小子。早在出发前,就使人掌了印花马掌,不怕雪滑。”
兄弟齐聚,曹颙又不愿太扫兴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5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