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 [综]穿越都是系统的错

正文 第26节

    [综]穿越都是系统的错 作者:长恨歌行

    第26节

    来到秦国的使臣,如果他们的国君真的重视的话,哪一位不是身份高贵?

    公卿贵族尚且不论,便是嫡系王族也是有的。

    而当时的蔺相如是什么身份?

    不过是赵王近侍的门客罢了。

    在秦国人看来,这位使节,本身就隐含了赵国拒绝的意思。

    还有接见蔺相如的地方,章台,那也是在秦王的王宫之中。

    虽然秦王宫庞大的规模之中,有好几个理政的地方,但是以城换璧这种事情,本身就不可能放到严肃的大朝的殿上去。

    太荒谬了。

    没有哪个大臣会真的支持国君如此行事。

    而秦国打着的直接强取豪夺的主意,虽然都心知肚明,但是就更不能放到台面上去说了。

    结果,最后秦国从头到脚都被批得一文不值。

    可笑。

    而拥有蔺相如的赵国,在其后的渑池二王相会中,又狠狠地羞辱了秦国一把。

    奇耻大辱。

    而秦国,却不得不将这口气咽下。

    嬴政想到了曾祖父昭襄王曾经表现出的不甘和怒火。

    又想到了赵国,在最近,秦韩紧张的关系中,妄图插手的愚蠢。

    那么……就让赵国付出代价吧。

    秦国上下正在紧张地备战。

    秦韩的关系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紧张地步,和韩国同为三晋的赵国,在观望的时候,还忍不住在里面插了一手。

    其实这很正常。

    山东各国向来“同气连枝”,自从他们陆陆续续地将其他的中山、鲁、郑等国灭亡之后,剩下的韩、赵、魏、燕、齐五国,对秦国就极为防备。

    相比之下,远在南部边陲的越国虽然好些,但是也将秦国当成了越国争霸路上的重大阻碍。

    但是赵国的插手,是秦国最看不上眼的。

    秦赵追根究底,是同一个祖先,他们的王室都是嬴姓赵氏,可是,诸国之中,和秦国斗得最狠的,也是赵国。

    在这个时候,秦王嬴政若是提出要赵国的和氏璧,可能大臣们都会觉得他已经疯魔了,玩物丧志。

    可是嬴政却知道,他得到和氏璧的日子,或许并不会太远。

    赵国自己也在作死呢!

    饿死了自己的父王、也用蔺相如狠狠下了秦昭襄王的面子的赵惠文王赵何已经去世了,现任的赵王是赵何的太子丹。

    秦国曾经趁着赵国新君继位而攻打过他,在有军神之称的武安君白起的指挥下,赵国瞬间被连下三城。

    那是四年前,秦王政亲政六年之后,大权早就被掌握在秦王的手中。

    最后,以赵国向齐国求救告终。

    而齐国的条件,是要赵国的长安君到齐国当质子。

    长安君是赵王丹的同母弟,作为小儿子,更是备受太后惠文后的溺爱。

    赵王丹最后是靠臣子对太后的劝谏,将弟弟“卖”给了齐国,才得到齐国的出兵相助,转危为安的。

    赵王丹如何能和秦王政相比?

    想到这些,为天材地宝烦忧的秦王陛下瞬间就恢复了好心情。

    回到寝殿,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后宫的赵姬给他添了一位小公子。

    算上已经夭折的儿子,这是他的第二十三个孩子,不过确切的排行,这是十八公子。

    当时扶苏也在嬴政的身边,嬴政瞬间就看到儿子表情有些发愣。

    哎哟,儿砸,你这是怕粑粑疼刚出生的小屁孩儿,不疼你了吗?

    自从儿子逐渐长大,自己就很少能享受到儿子撒娇的乐趣了呢!

    这么想着,嬴政有些好笑地抬手揉了揉扶苏的脑袋。

    若是当初,嬴政还算重视血脉的时候,他其他的公子说不定还能得到他的一些关注。

    但是,一经修真,除了对长子的疼爱还依旧存在未曾改变之外,嬴政发现,他对某些东西,已经看淡了不少。

    就算修真者血脉稀薄又怎么样啦,他这里公子都出生了这么多个了,多生一个不多,少生一个也没差。

    嬴政现在已经很少踏足后宫了,更多的精力,除了修真之外,便放在了政务上。

    长生有了,只剩下看着大秦千秋万代了有木有?!

    而扶苏,是嬴政非常满意的继承人。

    这是他手把手教大的儿子,处理政事的手段看着很是老练,心胸也比那群长于妇人之手的公子开阔了不少,还有眼界……除了自己,就属扶苏的眼界最高了!

    扶苏满足了嬴政对于继承人和儿子所有的想象和标准,所以说,如果嬴政的父爱是一百份儿的话,扶苏起码有九十份儿!这还是往少了估计。

    被自己“担心弟弟抢走爸爸的爱”的长子萌到了的秦王陛下,已经在想着,是不是要给扶苏宝贝儿找两个身份高贵的伴读,让他知道自己对他的拳拳父爱。

    顺便,让他从伴读那边对比一下,也更能突出自己好爸爸的形象呢!

    别以为他不知道,他手下的文武群臣,对孩子都是闷骚,父爱从来没有像他一样明显地表达过呢!

    经过对比,扶苏宝贝儿一定会更加明白,寡人是一个好爸爸哒!

    还沉浸在新添了一个小公子的消息中的扶苏:我擦……

    嗯,这不是因为什么修真者难以拥有后代,而是因为……胡亥,秦二世,始皇帝十八子,又称少子。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是讨债鬼已经来了的节奏……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老师说胡亥其实也做过挽救的,但是……你们明白的。

    秦朝倒得快,我怎么觉得是因为当时我祖龙太心慈手软,各国王室贵族都放过了他们,就只有那些王,要么自杀要么死了……始皇就是太心软呜呜呜……

    后面说秦朝不好、始皇不好、二世不好的,都是汉朝的,然后汉朝那么多年的统治,秦朝就被黑得……吾大秦如此之冤。

    就比如那个始皇帝焚书坑儒,麻痹真是搞笑,当时死的是方士啊,就是一群骗子骗我祖龙可以有长生不老药,然后举个例子,就是徐福,借此骗吃骗喝骗爵位骗金银。最后我祖龙知道被骗了,一怒之下,把方士宰了,特么炒鸡大好事好么!而且也不是三百多儒生,麻痹哪里有这么多儒家的聚在咸阳哦,就几十个方士而已。

    司马迁记载的时候应该还没改,写的是坑方士,然后后面的,为了汉朝统治的名正言顺啊什么的,也为了让人更恨秦朝,贱人们就直接泼脏水,说是坑儒,贱不贱吧!

    我们老师举例,杨广,做好事,但性子太急,结果over,被泼了无数脏水,同理可得,胡亥,有时候也是委屈你了呢……

    而且他们泼脏水能力如此强大,可想而知……呵呵。

    ☆、二世:千秋霸业一朝定(四)

    秦王陛下紧锣密鼓地准备给自己的长子挑选两个伴读,同时,战争也在慢慢地酝酿着。

    看到朝中重臣子嗣的名单,秦王陛下深深地陷入了纠结当中。

    甘罗这孩子不错,非常聪明,家世也好,是甘茂的孙子。

    甘罗先盖个戳。

    蒙恬、蒙毅兄弟……

    蒙骜的孙子,蒙武的儿子,世代为将的家族,对扶苏有帮助。

    这兄弟俩盖个戳。

    至于选哪个?

    以后再想也没事。

    王贲【bi四声】,王翦的儿子,虽然年纪大了扶苏一点,但是……还是盖个戳好了嘛!

    有益的东西谁会嫌少啊!

    白起的儿子白仲……也不错,盖戳!

    好像武将之后多了点?

    没关系,大秦就是以武为重嘛啊哈哈哈哈!

    如果把选伴读变成购物的话,那傻爸爸现在的心态就是:

    买买买,爷不差钱,爷有权

    也不想想,所有重臣的后代都给长公子当伴读,让那些认为他到现在还没有册封太子、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公子们怎么想!

    父王太偏心,心都要碎掉惹

    差不多确定了要选谁,但是伴读人数不能太多,陛下一边心在滴血,一边为儿子挑选着最优秀的伴读。

    都很不错的样子,裁不掉啊……_(:3」∠)_

    为了转移目标,陛下下令,秦国可以对韩国出兵了。

    在秦韩边境那边磨刀霍霍了许久的秦军欢呼一声,在主帅白起的带领下,攻入了韩国的野王。

    秦昭襄王末年,在嬴稷的赏识之下才得以一展才华的范雎,为秦国服务起来可谓是尽心尽力。

    和他比肩的,还有当初劝说各国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同门,用连横说服各国国君的张仪。

    从秦昭襄王时代开始,经历了五年的秦庄襄王时代,在如今的秦王政时代依旧深受重用。

    二位老臣如今正是秦国的左右丞相,秦国要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要进攻的话,最好先拿最近也最弱的韩国下手也是他们提出来的。

    其实本来当初的建议是秦国去攻打魏国的,因为范雎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很不好意思,他在那里受到了虐待,最讨厌的就是魏国了,坑起魏国来是好不心软。

    但是,谁让韩国最弱呢?

    柿子还是要捡软的捏。

    好吧,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魏齐也在撕逼,秦国看戏看得欢。

    而且仔细说起来,韩国还真的弱爆了有木有?

    弱爆了的韩国组建起来的屏障根本抵挡不了号称虎狼之军的秦国大军的进攻。

    几乎所有的诸侯国,士兵上战场,都穿着盔甲——盔,与甲。

    只有秦国例外。

    秦国不用盔,所有的士兵在战场上都是狂暴的杀神,勇往直前,一往无畏。

    士兵们甚至嫌弃盔太过的麻烦,几乎许多的秦兵,头部不做保护措施。

    他们只要勇往直前地杀敌就够了。

    韩国的军势几乎在迅速地崩溃。

    对此十分不安的韩国上层,商议了许久之后,决定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只求秦国停止对韩国的攻击。

    当然了,为了韩王陛下的面子,韩王传给郡守靳【j四声】黈【tou三声】的旨意上,是要他回韩国边境驻守。

    至于上党,就把上党一个孤郡留给秦国好了。

    唉,为了面子,韩王到底没明言要求和。

    当韩王的旨意传到上党郡的时候,上党郡的郡守悲愤地违背了韩王的旨意。

    嘛,上党还没有失陷,那这个地方就是韩国的边塞!

    韩军依旧在挣扎着对抗秦军。

    秦国人都要开始敬佩那个郡守了。

    要知道,韩国国内已经准备切断对上党的支援,撤军了。

    但是显然,他们高估了其他韩国贵族的胆量。

    郡守被撤职了。

    新上任的郡守是韩王派来的冯亭。

    他的职责,就是让韩王之前的旨意变为现实。

    可惜的是,韩王的愿望又一次地破灭了。

    和前任郡守一样,被韩王寄予厚望的冯亭,他也是个激进派。

    他无法坐视上党郡被拱手让给秦国。

    秦国:特么谁用得着你们让啊,劳资自己能打过来好吗?!

    就是代价会大一点罢了。

    但是秦国自从军功爵制实行以来,所有的国民,都已经变成了狂热的战争分子。

    要打仗了?!

    那真是……太美妙了!

    没错,秦国人就是辣么酷炫。

    于是赵国和秦国,哦不,应该是上党郡和秦国还在继续撕逼大战中。

    好消息一个一个地传过来,然后秦王陛下终于下定决心,公子扶苏的伴读人选已经确定了。

    那就是……都要!

    没错,就是这么酷炫,什么甘罗、蒙恬、蒙毅、白仲、王贲,全、都、要!

    啊,于理不合什么的?

    没关系,立太子吧!

    是的,秦王陛下他立太子了。

    人选,自然是长公子扶苏殿下啦!

    朝臣们全都吐出一口闷血:剧本不是这样子的啦!

    说好的帝王的家事就是天下事,我们都有知情权呢

    说好的太子人选我们定呢【并没有】

    虽然知道陛下你是闷骚,但是突然放出这么个炸弹来,我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公子们:父王立了太子,人选却不是我。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其实吧,立太子这件事,和秦王陛下的心理转变也有关系。

    从前他害怕公子们长大了□□,又害怕他们没本事,自然是晚点立太子,最好临死前才指定继承人最好【神预见……】。

    但是,如今他已经是修真者了造不?

    能用的资源,放到他给自己修的王墓里去,然后这天下对他几乎没有吸引力了好不!

    他巴不得有一个【划掉】聪慧可爱会卖萌【划掉】行事得体端庄大方的儿子继承王位好不?!

    而现在看过来,除了宝贝儿扶苏,谁能符合这个标准啊!

    而且扶苏也是修真者啊,不会贪恋世俗的美好品德【喂……】简直就和陛下他一模一样好么!

    所以,理所当然的,陛下将扶苏立为了太子。

    秦宫上下正是一片喜气洋洋,都沉浸在秦王将要立太子的喜悦之中。

    至于心有不甘的其他公子和他们的母妃们……

    哎呀,最差也是要装样子的啦!

    这个时候,秦韩的战讯传回了咸阳的王宫。

    想得太甜,以为这是捷报的群臣们瞬间就被陛下的黑脸镇住了。

    捷报?捷个屁!全都想的特么太甜了!

    秦王差点就要把当年在赵国为质的时候,听到的市井之语里的粗口给爆出来了。

    好一个冯亭,好一个赵国!

    韩王决心向秦国求和,只可惜他派去的上党郡守一个两个,都那么坚决。

    韩国国内是不准备帮忙了,然后,上党郡守冯亭,一不做二不休,率全郡军民,投降赵国。

    上党一郡十七城,尽、献、赵、国!

    秦国努力了这么久,就全为赵国做了嫁衣裳?!

    本来,要是赵国识相,不接受这个烫手山芋的话还好说,但是赵王丹欣喜地接受了白白得来的十七座上党郡的城池。

    秦王政的眼里好像有火在烧。

    他想起每隔几日就会送回来的军中奏报。

    秦国士兵的伤亡,以及……赵国的不劳而获。

    以为把上党送给赵国就能保住这地方?!

    做梦!

    如今诸国征战,其实被秦国攻取了土地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如果是秦地的子民的话,只要遵纪守法,秦国对待他们就绝对是温和的。

    上党郡如今的作为,呵。

    想到至今被认为是蛮夷,甚至被同宗的赵国都排斥蔑视的秦国,嬴政闭上了眼睛。

    既然这样……那就让心存侥幸的人,都看明白好了。

    秦王政十四年,韩上党郡守冯亭率全郡归赵国。

    秦王政十四年,秦王派信梁君王龁【he二声】攻韩国,占缑【gou一声】氏、纶氏,以慑韩国。

    秦王政十五年,秦王派信梁君王龁攻赵,蒙武辅之。

    赵王丹以老将廉颇守之。

    一年多过去了,赵国虽然依然未败,但是和秦国比起来,却有些力有不殆了。

    秦国这个时期,明显的能臣辈出,而且都是一顶仨的那种猛人。

    相比之下,其他诸侯国则都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状况。

    赵国当年舌战秦国君臣的蔺相如,如今早已老迈,同样在军事上极有一手的马服君赵奢已经过世。

    剩下在赵国能撑场面的,也就只有老将廉颇。

    在赵国边塞镇守以抗击匈奴的李牧,如今虽以有了不错的名声,但是赵国君臣还是不敢让他统领太多的兵,派他指挥不了。而且,赵王不认为有将李牧召回来的必要。

    秦国君臣笑看赵国以一位老将廉颇敌对秦国军神。

    虽然廉颇也算赵国军神了,但是果然还是我大秦最给力

    有时候真的特别想给赵王涨好感度有木有

    赵王丹这娃子挺可爱的,我们……果然还是虐虐更健康

    但是大秦军强马壮人叼,也抵不过赵国光守城,不开打啊。

    这方法好贱,可是我们偏偏破不了

    秦国的朝堂上,被破坏了立储大典的太子扶苏施施然站了出来。

    “父王,儿有一计……”

    爹啊,赵国简直特么给脸不要脸。

    但是咱秦国总不能一直驻兵在那和廉颇耗吧?!

    一直驻兵在那里,烧钱啊!

    就算咱是土豪,也不能这么干啊!

    不过咱们秦国负担不起大军的军费,赵国也同样经不起消耗啊。

    听说赵国国内已经隐约有不满了。

    咱派人去赵国把这些消息扩大,再让赵王的宠臣吹个【划掉】枕头风【划掉】耳边风,让人把廉颇换掉就好了。

    听说赵国没什么好将领啊?

    我觉得马服君赵奢的儿子,新任的马服君赵括一定是个子承父业的好人选的么么哒!

    至于赵括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赵奢临死前的遗言还是他若上战场,赵国定败亡什么的……

    至于知晓未来的太子殿下知道赵括纸上谈兵害死赵国四十余万士兵什么的……

    太子殿下表示:我是一个安静善良的美男子

    本君才不是因为被打断了祖龙粑粑为本君举办的立储大典而不高兴呢

    十三岁的太子殿下堪堪跨入舞勺之年的范围,对于秦王陛下让太子殿下也来上朝的决定,群臣的反应……

    就是没有反应。

    这个年纪媳妇都可以娶了,上个朝怎么了?

    至于偶尔还需要和自己两年前选出的伴读们一块接受博士官们的教导这件事……

    啊哈哈哈,活到老,学到老嘛!

    这都是秦王陛下深深的爱啊

    所以一直认为太子上朝只是秦王要让他熟【装】悉【装】朝【样】政【子】的公卿们,一时间都有点儿没反应过来。

    这么有【阴】效【损】的主意,提出来的人应该是相国啊将军啊之类的,怎么可能是我们又和煦又仁慈又善良的太子提出来的呢?

    太子殿下的画风有点儿不对劲

    今天上朝看到了画风清奇的太子殿下,我们觉得我们的感情受到了欺骗

    嬴政一点儿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我儿砸一直都是最棒哒

    你们这群凡人现在知道了,还不快跪舔

    天底下所有的傻爸爸都认为自己的儿砸最棒,就算是祖龙也不例外。

    秦国的人办事一直都是很有效率的。

    赵王丹没过多久就听到了自己左右近侍都在说老将廉颇不中用,快投降了。

    而秦国最惧怕的居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连兵都没有带过的马服君赵括。

    虽然赵括是前任马服君,赵国军神赵奢的儿子。

    要知道,赵王丹这个人吧,有一个特点。

    有时候特别执拗,耳根子又特别软。

    当初冯亭献上上党郡的时候,赵王丹就心动了。

    但是平阳君赵豹不同意啊,什么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什么秦国势大,冯亭这是要移祸赵国啊,理由一堆一堆的。

    赵王丹无奈地被劝住了。

    但是当平原君赵胜一开口,一劝。

    赵王丹发现,寡人的想法还是很有道理的嘛,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十七座城池,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嘛!

    于是赵王丹欣然接纳了上党郡。

    哦,对了,和赵王丹一样眼光有些不咋样的平原君他……是名满天下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呵呵。

    现在,被左右一说,赵王丹也想到了更换赵军主将。

    主要是赵国国内压力大啊!

    赵国近年开始闹饥荒,国内的粮食本来就没多少,结果还要筹集起来当军粮。

    如果真的在打也就算了,可是廉颇一直就驻兵守城,动也不动,多少人怀疑廉颇【划掉】和秦国主将有私情【划掉】和秦国相勾结啊!

    就算当初力挺廉颇的蔺相如也有点吃不消赵国国内的民怨和谣言了,更何况是赵王丹呢!

    换句话说,当初任命廉颇为主将,本身就不是因为他多厉害,而是因为他名声大,赵王丹被很多人安利了。

    廉颇的本事没有看到,粮食是一车一车地被吃完,赵王丹悲愤的心情早就把他从安利漩涡里“拯救”了出来。

    这时候,他非常信任的左右近侍告诉他,廉颇和秦国相勾结?

    赵王丹早就信了大半了。

    至于秦国害怕赵括?

    还不算智硬的赵王丹把赵括叫来,要考校考校他。

    而且为了让别的重臣也信服,赵王丹是在早朝的时候提出来要更换主将这件事的。

    赵国的公卿们没有太大的反应。

    主要是没粮食吃,民怨太大,他们内心对廉颇的埋怨也很多啊!

    就连廉颇的好基友蔺相如都默认了赵王换将的决定,区别只在于换谁上而已。

    李牧那边真的抽调不出来,而且李牧还有一个缺点。

    他不是贵族公卿出身的世家子弟。

    调到秦赵战场上,除了他手下跟了他一段时间的兵马之外,没人信服他。

    且不说除了元王改革后的秦国之外,诸国实行换将制,一个将军都不会让他们在同一个军队待太久,就说就算李牧能带着他熟悉的兵去秦赵战场,但那又怎样?

    赵国抗击匈奴的边防,那就空了。

    最近流言中的赵括其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他的父亲是赵国军神马服君赵奢,当初带兵连秦国都被力压一头,威望极大,就算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大军也会听他的指挥的。

    而和赵王丹对答的赵括,也表现出了他的才华和傲气。

    赵奢评价自己的儿子,是他谈起兵法,便眼空四海,目中无人。

    赵括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放在眼里。

    这起码说明了一点,赵括展现出来的军事才华,是真的很不错。

    赵括在最后狂妄地表示,如果是武安君白起率领秦军,他还会勉强考虑对付一下。

    但是现在,秦军主将是王龁。

    王龁只不过是廉颇的对手罢了。

    连廉颇都对付不了,实在是不足为惧。

    赵王丹下达了命令。

    以赵括为主将,更换廉颇。

    为了保证胜利,赵王丹又让赵括率领二十万大军到秦赵战场。

    加上之前驻扎在那里的二十万赵军,赵国的军队已经增加到四十万。

    这并不是因为赵王丹疯了,而是因为,赵国,快要撑不下去了。

    赵括承诺能快速地解决掉战争,而这,正是赵国如今最需要的。

    赵国群臣默认了赵王的决定。

    他们也觉得,似乎,赵括确实是个好人选。

    就算赵括不行又能怎样?

    赵国已经不能再支持廉颇那守城不动的战略了,等到国内崩溃,赵军早晚还是要败的。

    放赵括上,只不过是赵国无奈中的拼死一搏罢了。

    秦王政十六年年末,赵易主将,以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

    消息传回秦国,秦人就知道,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

    秦王政十七年,秦王增兵,以武安君白起为主将,信陵君王龁辅之。

    将士敢有泄武安君为主将者,斩。

    作者有话要说:  唉,任命赵括为主帅真的是赵国君臣的无奈啊……

    不过看到长平之战的起因,赵国笑纳韩国上党十七城的时候我也是醉。

    自作孽啊,因果啊赵王!

    韩王胆子忒小,秦国一打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联系,韩王就对上党郡手动拜拜了……

    赵王呢,胆子忒大,秦国费心费力打韩国就为了个上党郡,你妹一兵一卒都没出就要笑纳……换成我是秦王我也气死。

    其实到现在,时间线都换了,人物出场完全不考虑年龄诶嘿~

    为了因果,我觉得长平四十万赵军啥的,也不要这么……但是不杀又不造该咋办了。

    查资料的时候看见,据说有个地方,疑似长平遗址,然后里面的尸体都是断手断脚,被杀了以后才被埋的。然后那个坑很大,疑似本身是天然形成的地裂啊陨坑啥的,反正不是人工挖的。

    话说回来,四十万人被活埋,那个坑该有多大【泥垢!

    要是挖很多的坑……秦军人手也不够啊,而且就为了活埋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不值得啊……

    ☆、二世:千秋霸业一朝定(五)

    既然领兵的是武安君,那么此次战争,秦国胜利的结局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了。

    太子扶苏却陷入了烦恼之中。

    他对大秦的虎狼之师自然是抱有万分的信心,烦恼的也不是这件事。

    而是,数量众多,达到四十五万之众的赵军,该怎么办。

    妄造杀孽,则因果循环,日后……报应不爽啊!

    更何况,他记得的资料里,白起是将那些赵军坑杀了的。

    哦,坑杀,换成人话就是……活埋。

    虽然这件事怎么看怎么像后世写史书的人泼脏水,但是那些确实阵亡的士兵将会产生的怨气还是不容小觑的。

    有伤天和……

    皇帝这种生物,其中一个好处就是杀人不偿命,一句命令下去,血流成河。

    可是妈蛋,现在要的是不妄造杀孽啊!

    第26节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