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节
[重生]主公要臣死 作者:南山有台
第36节
每日来给他送花名册和画像的不少,他心情好了见一见,随意应承几下;心情不好,就将人打发走。每日里就往金钗馆里去偷闲,吃吃厨子新研究出来的菜样和糕点,听听兰君姑娘最近刚从南疆学回来的调子,没事儿叫几个小倌陪着喝喝酒,日子当真清闲自在。
如此,摄政王奸佞淫邪的名声在民间是越传越盛。
何湛去往金钗馆的轿子与房岳秀的轿子碰到一起,文官相见,两人在朝中分庭抗礼,官位不分伯仲,自该是下轿对礼,因何湛沾着皇亲国戚的边儿,房岳秀需得先让路。
然而房岳秀没有要让的意思。
两人下轿后互相行礼,房岳秀先行问道:“王爷这是要去哪儿啊?”
何湛拱手笑:“客气,客气,本王正要去金钗馆听曲,丞相想不想同本王一道去?”
房岳秀哼声说:“不必了,下官还要去宫中为皇上分忧,不同于摄政王您,有这么多的清闲。”
“那可不是。”何湛点头道,“要是房丞相放一放手中的事务,也会跟本王一样清闲的。”
房岳秀叫何湛反吃了一记,脸色有些黑:“下官忠于本身,不敢渎职。倒是皇上将选秀一事交给王爷您,如今却是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动静哪儿能让您知道呢?当初丞相您亲自推选本王主持此事,若是叫外人知道你掌握着选秀的事宜,皇上知道了,还以为我们两个结党营私,以乱后宫呢。您说,是不是?”
“…摄政王!国本之事,岂是儿戏?!王爷您莫要轻率!”
“儿戏不儿戏,也是本王的事,丞相您是个大忙人,不劳您‘越俎代庖’,把手伸到本王这里。丞相既然忙于政务,本王不敢挡了您的路。”何湛朝身后挥了挥手,示意让他们将轿子抬到一侧去,给房岳秀让开路,再道,“请吧。”
房岳秀叫何湛这个滚刀肉气得不轻,拂袖上了轿子,似乎见都不愿见到何湛。
何湛瞧着房岳秀的轿子笑了一会儿,方听见头顶上有轻轻的掌声,他抬头望去,就见旁边酒楼的楼台上坐着一个人,正阴霍着一双眼看他,脸上皮笑肉不笑,叫人看着怪异至极。
谢老七。
如此,谢惊鸿已经到京城来了吗?可不是说姜国的使者还未到风临关么?
谢老七对着何湛敬了一杯酒,意思是请何湛上来一叙。房岳秀是有多烦何湛,何湛就有多烦谢老七,可他先一步来到京城,指不定要搞什么幺蛾子,遂就令轿夫在一侧等他,他拐进了酒楼里。
小二点头哈腰地招待何湛上了二楼,这个时候还不到饭点,二楼的人算不上多,谢老七见何湛来,扯着笑说:“少主,好久不见。”
“是挺长时间了,你都变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得动刀。”
谢老七说:“这双手和这副残躯日后还要为少主所用,你七叔我怎么也要撑住。”
“别,你都这么老了,我看不上的。”
谢老七眯了眯眼:“都那么多年了,却不见少主有半点长进。”
何湛没心思跟他绕圈子:“你出现在这儿,该不会是只来喝酒的吧?”
“宗主想你了,让我专程来请你。他在金钗馆等你。”
何湛轻轻皱眉,沉眼望向谢老七:“他不该去金钗馆,招人恶心的事,他总是不少干。”
凤娘都快恨死谢惊鸿了。谢惊鸿将鹿州卖给姜国一事让他成为靖国的千古罪人,因他,瑛娘连个完整的家都没有,何湛小小年纪寄人篱下,若不是宁华琼将他视如己出,这孩子不知要受多少苦多少罪;如今满朝文武都知道何湛的亲爹是谢惊鸿,在背后又要如何非议他,凤娘连想都不敢想。
一帮人进来就将金钗馆所有的客人都赶走,凤娘正要派人去将衙门的人请来,谢惊鸿从人群中走出来,摘掉自己头上的纱帽,对她说了句:“凤娘,原是一家人,不必如此绝情吧?”
凤娘是连话都不想跟谢惊鸿多说,他来只是来见何湛的,只不过是要拿住金钗馆一干人的性命去要挟何湛,不让他乱生事罢了。
谢老七带何湛来时,谢惊鸿正点了人唱曲,唱得是南歌,属于靖国的歌。
谢惊鸿见到何湛,眯着眼笑了笑,声音依旧沙哑难听,却有几分和蔼的味道:“儿。”
何湛:“小谢啊。”
“你模样没变多少,爹还能记得。”
“不显老的人就这样,不像你,短短几年就像个要进棺材似的。”
谢老七皱眉:“少主,怎么跟宗主说话呢!”
谢惊鸿举手止住谢老七的呵斥:“罢了,说得也是事实,我本就活不长久,不过能看吾儿活得久,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如果您不来靖国,我还真能再多活几天。”
谢惊鸿:“爹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是在军营里受苦,不想我儿争气,现在做成了靖国的摄政王,看来,你是不会跟我回姜国去了。”
何湛:“哪怕我在靖国要饭,也比在姜国过得舒坦。”
谢惊鸿说:“儿,你参不透皇权这个东西的,若不是你对他还有用,你觉得他会放过你吗?想想何大忠,再大的功劳又怎么样?到最后还不是被人整死了?你跟着爹,爹能护着你。”
“你参得透皇权,却参不透宁晋。谢惊鸿,倘若你是来劝我‘归降’的,就算了吧,离开金钗馆,我们皇宫里再见。拿捏着一干女人来做筹码,当真不是个男人干的事。”
“儿,宁晋防着你呢。他手中握着你的把柄,要你生要你死,不过是他一念之间的事。如此你都愿为他效忠?”
何湛知道宁晋疑心重,宁晋小时候孤身一人惯了,很少去依附别人,极度缺乏安全感,少时交付的真心常得不到好的回报,所以他很难交出完全的信任,并对他想要的东西有着非常重的偏执心,无论使什么手段,他都要得到。
就算宁晋真防着他,他都不想去在乎。
“能握着我的把柄,他才是个帝王,不然如何他为君我为臣?”
谢惊鸿:“你连问都不问?”
“你想跟我说的,无非是让我不好过的话,我还要问什么?”
谢惊鸿冷冷一笑,将手中的酒尽数饮下,眼睛沉着如水中冰,令人寒到骨子里去。他说:“何湛啊何湛,你七叔说得对,留着你始终是个祸害。你要不是我的亲生儿子,我也不必如此为难。”
“当你的儿子,真是我的过错了。”
谢惊鸿手中擒上一把匕首:“你当真以为我舍不得杀你么?”
刀匕陡然落下,何湛滚到一侧,手无寸兵,只能躲着谢惊鸿的攻势。谢惊鸿的匕首不像是匕首,他所用的招式都是剑法,不知为何,这套剑法,何湛竟看着有些…熟悉。
当空刺过来的一剑,何湛来不及躲,只觉得谢惊鸿的脸竟和宁恪叠在一起,与上次宁恪刺他的那一剑竟无半分差别,便是心下这转念一想,谢惊鸿已将刺过来的匕首收势,手腕一翻便将匕首横过去,锋刃的匕锋抵在何湛的喉咙上,已有半分血色,却未再深入。
何湛不怕死,可当匕锋上的寒意穿过他的颈部直达背脊时,他才觉得铺天盖地的恐惧袭卷着他的每一寸神思。
谢惊鸿咬了咬牙。他握着刀匕的手有些颤抖,谢老七见了,连忙拿着个披风给谢惊鸿披上。
谢惊鸿将刀匕收回来,怒着眼看向何湛:“罢了,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何湛,你还记得金远晟吗?”
何湛瞪着一双眼:“……”
“他还活着,是宁晋的人救了他。你做过什么事,你自己该清楚。你以为宁晋敬你为皇叔,封你做摄政王,给了你多大的恩宠?你觉得他会信任一个连自己兄弟都能杀的人?蠢货!”
第124章 民乱
“你想…杀我?你真想杀我?为什么…我们可是兄弟啊,十年…何湛!十年!”
何湛猛地睁开双眼,被外头吵吵闹闹的声音惊醒。他心脏骤疼,周围的空气似乎都朝他的心房位置压过来,压得他喘不上气来。
房外传来小厮的声音:“王爷,王爷您醒了吗?”
“进来。”何湛简单披上个衣服,允他进来,问道,“出什么事了?”
小厮说:“晚上不知哪里来了群乱民,很多人,流窜到街上疯狂抢掠,东市西市的店铺全都被抢了个精光,简直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刚刚还在民仓那里放了一把火。原本巡夜的士兵都已经被杀了,府衙里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深夜,现在正满大街的抓人呢!”
何湛一听是出了大事,赶紧套上袍子就往外面走。宫里应该也听到风声,天子脚下发生这种事,还是在姜国使者来访的时候,处理起来怕是棘手。
一队接一队的士兵开始挨家挨户地搜索,看兵甲装备,其中还有宫中的御林军。
宁晋竟派了御林军出来?那宫中的防备岂不是削弱很多?
他心脏怦怦直跳,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浓云一般笼罩在他的心头。他掀起轿帘往后看去,冲天的火光浸透了半边夜空,一时间分不清黄昏黑夜,那片如同晚霞绵延的天际,更像是被泼了一把彩墨。
宫里灯火通明,传信的士兵比利箭还要快,夜鹰一样飞进御书房。
铁骁骑和雁北军的几个大将都在御书房中,文官只有一个房岳秀在侧。何湛来时,宁晋正和他们商议此次民乱的事,何湛未让人宣,只在外等候,等到几个大将和房岳秀都领了命出宫,何湛才请见。
宁晋脸色不好,他沉浸在昏暗的灯光当中,似乎与黑暗融为一体,只有那一小捧烛光照着他阴沉的面容。
何湛问:“现在形势如何了?”
“你到朕的身侧来。”
太监给何湛搬了个圆凳子到宁晋一侧,得宁晋令就叫左右的宫人一同退出去。
何湛再问:“可查出那帮人是哪里来的了?”
他怀疑此事与谢惊鸿有关,谢惊鸿前脚刚刚潜入京城,后脚就出了这样的事,可他没敢轻易将谢惊鸿来京一事告诉宁晋。
他怕他跟谢惊鸿私下会面,会让宁晋起疑心。
金远晟还活着,宁晋留他一命,若说跟何湛没有半点关系,连何湛自己都不信。何湛早就知道杨英招疑心他,可杨英招始终没有铁证证明何湛和杨坤的死有关,但金远晟却是个活生生的人证…
“鹿州的流民。景昭帝在时,对鹿州流窜过来的百姓很宽容,放任他们在京都生活,可他们再怎么说也是外客,在京都大多生活困苦,不少的人沦落成乞丐。这次他们联合了不少人,其中大部分就是饱受饥饿折磨的人民,策划了这场民乱。朕已经派人前去平定,也召了丞相负责民间抚慰一事。”
何湛皱起眉:“鹿州?”何湛始终担忧此次民乱只是谢惊鸿对付宁晋的先声,纵然再怕宁晋疑心,却还是说了句:“谢惊鸿已经到京了,臣怀疑此次民乱跟他有关,皇上可以顺着这条线去查一查。臣怕谢惊鸿还会有其他的动作,还是将御林军尽早调回宫中为好。”
“朕知道。”
何湛抬眼,疑惑地看向宁晋。宁晋说:“朕知道你跟他见过面,也知道这次民乱跟谢惊鸿有关。”
“臣…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可无论如何,朕都信你。”
何湛沉了口气。
“只是朕有些难过。”他渐渐迫近何湛的面庞,“这么多天,叔都不肯来见朕,也不肯将谢惊鸿来京的事告诉朕。”
“皇上…”
他亲了亲何湛的唇,手指滑入他的发间,这个吻辗转至深,直到何湛的呼吸渐渐变得紊乱,宁晋才放开他。
“朕都快杀人了。”
宁晋长叹一口气,眉宇间渐渐浮上些倦怠:“何湛,你说究竟是我不信你,还是你不信我呢?”
何湛颤着唇,始终没有将金远晟的事问出口。
宁晋将额头半抵在何湛的肩上,方才说:“叔,你多来宫里陪陪我好不好?只有看见你,我才安心。”
遇见何湛之前,他什么都没有,什么也留不住。
“好。”
宁晋勾笑,唇缓缓移到何湛脖颈间流连。
此民次乱参与的人数高达两百多人,士兵和衙役一同去搜查逮捕的时候已经晚了,到最后抓到手的还不到一百。全城陷入极度的恐慌当中,调查仍在继续。
之前因宁晋下令要重审忠国公府一案,秦方被调任回京,现在已在赴京的路上。宁晋按着何湛的意思,将其重新擢升为大理寺卿,回京先处理民乱的事。
秦方先使者团来京,随行的还有杨英招。听宁晋说秦方被贬到抚衢县之后,杨英招后脚就跟到了。岚郡王在杨英招面前服毒自杀,秦方担下全责,为此被贬职,杨英招对此愧疚不已,果断向宁晋请辞,到抚衢县保护秦方去了。
两人回来时,杨英招的眉眼比以前更厉了,眼神比刀子都要锋利。听属下将民乱的事一一陈述,杨英招向宁晋请示道:“师兄,我在清风道观中救济过不少乞丐,或许他们知道点线索,不如先让我去查探一番。”
秦方道:“我也去。”
杨英招说:“事态紧急,大人不如先跟谢惊鸿这条线,等到时候抓住他谋乱策反的证据,面对姜国使节,我们会更有利一些。”
秦方点头:“好。这件事必须在姜国使节来临之前查出来,否则他们拿此事来诟病新皇,只会让朝廷动荡,百姓不安。”
两人多年合作,似乎培养出别人难及的默契,一言一语都契合得很。
宁晋首肯,擢令秦方调查此案,并让杨英招继续统领铁骁骑,襄助秦方。
春风吹过风临大关,携姜国使节一同入皇城地界。
秦方和杨英招为了不让百姓恐慌,秘密逮捕犯人,很多乞丐受过清风道观的恩,对“同行”中有人犯下此等大罪更是不齿,但恐于他们报复,一直都不敢跟官府合作,可秦方嘴皮子上下一动,就将他们说得有些动摇,加上杨英招在旁保证铁骁骑会保护他们的安全,乞丐终于松了牙关。
制造民乱的二百多人逐一落网,大家纷纷指认其中一人为罪魁祸首,可那人却什么都没有供出来。尽管对他们用了大刑,他们也未曾指认是谢惊鸿。
这件事终是不了了之。
宁晋为安抚民心,调动雁北军和铁骁骑一起拉着这群人游街示众,并贴出告示广布天下。
此事来得突然,平息得也快,何湛代宁晋走向城墙,言此事是有人故意策划,意图扰乱民心,明话暗话都在指向即将入京的姜国;又言宁晋兢兢业业,一直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得新皇领召,朝中为靖国安定上下齐心,才能迅速破获此案。
百姓见城墙上的摄政王形销骨立,眉宇间可见憔悴之色,可见朝中的确将百姓安危放在心间,叛乱所带来的恐慌逐渐被归属感所取代。古言阴阳转换的道理,大致如此。物极必反,月满则亏,这次处理得妥当而迅速,皇都也因祸得福。
至少皇都百姓此次会一致对外。
查不出最终结果不要紧,管他这次叛乱是不是姜国策动的,现在已经是了。
何湛选秀一事不再是焦点,他也因此落得清闲,每日去宫中陪着宁晋,倒不用真去做什么,在御书房里找本书打发时间。宁晋看折子要看好久,但时不时会看何湛一眼,看他还在,就继续再看折子。两人不用说话,就能在一起待一天。
太监送了润喉的银耳羹来,宁晋照例先问何湛:“叔要不要喝一碗?”
何湛的确是有些渴了,将宁晋递过来的银耳羹接过,喝得时候瞥见宁晋手边放着一页字,疑而问道:“这不是宁恪写得么?”
“他想叫朕看看。”
这下何湛更惊了。从前皇位之争,宁恪连个角都够不到,他也没有要争的意思,宁晋和宁恪很少有交集,但即便如此,宁恪绝对是看不惯宁晋的,为何…他的字会出现在御书房?
宁晋说:“前几天看他练剑,有模有样的,朕就教了他几式。他还小,好学心强,那天支支吾吾要朕看看他练字,朕瞧着写得还不错。”宁晋将宁恪练习的字往前放了放,说:“练得是周字,内敛温谦,还有点儿他自己的张牙舞爪,叔觉得如何?”
何湛:“……”
何湛不知怎么该跟宁晋解释宁恪这个孩子,连他自己都吃不准宁恪,现在他也吃不准宁晋了。
宁晋是个寡情的人,尤其是在亲情这方面,没道理…宁晋会突然将宁恪看上眼。
何湛顿半天,才道:“恩…他也不小了,明年就及冠了。”
宁晋说:“这次姜国使者来,朕想让他去迎接,叔意下如何?”
何湛低头请示道:“臣不太明白皇上的意思。”
“他是个人才,也想保住自己和淑太妃在宫中的地位,朕何不给他这个机会?况且,叔不是一直很喜欢他吗?”
何湛:“……”也不知道宁晋哪只眼看见他喜欢宁恪了。
只不过宁恪上次问他关于杀人的事,他似乎对他背后的人有了怀疑之心,可知宁恪已经开始正视自我的身份和价值。何湛觉得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时机,故而才时常去宫中教他念书习武。
“四殿下是您的弟弟,若有亲族为皇上效力,也是一桩好事。”
宁晋笑了笑,歪头看着何湛,却没再说话。
第125章 计谋
宁恪年纪尚轻,做事却十分稳当。宁晋派他去迎接姜国使节,何湛放不下心,派人一路跟着,据人来报说宁恪面对姜国使节不卑不亢。景昭帝所言的皇族风范,总能在宁恪身上寻着一二。
谢惊鸿作为使节团的首领,与四公主魏瑶一同入宫,因之前民乱一事没能抓住谢惊鸿的把柄,也因此事被迅速平息,双方都未占得上风,一顿迎接宴吃得人战战兢兢,好在双方都相安无事。
谢惊鸿以民乱为由,请宁晋将魏瑶留在宫中,以防姜国的四公主在靖国出了什么意外,言下便是要牵线搭桥,将魏瑶许配给宁晋为妃。
宁晋笑了笑,允魏瑶住在宫中,却是给她挑了个最僻静的宫殿,别说宁晋不常去,便是在宫门口路过的奴才都没有几个。
魏瑶几日下来不哭不闹,安安分分的,有闲心时寻了处竹林抚筝。
筝声传得很远很远,时而静缓时而急促,泠泠如石上清泉,飒飒如高岭之风,原是在皇宫这种雕栏画栋的禁地,她的筝却有几分空山的寂寂渺渺。
“谁在弹琴?”
宁恪游龙式一收势,就听竹林方向传来的乐声,不禁问了句。一旁的太监说:“哦,应该是姜国来的四公主。”
“四公主?”宁恪皱眉,“姜国的使节团不是随皇兄去春猎了吗?为何四公主尚在宫中?”
“四公主舟车劳顿,这几天一直在宫中养病,所以就留在了宫中。”
宁恪说:“倒显得靖国招待不周了,去请太医再去看看四公主的病,让他们好好诊治,不许怠慢。”
太监说:“今天摄政王已经吩咐过了。”
宁恪脸上浮了些笑,不常见,叫太监看得一愣,笑容转瞬即逝。宁恪问:“师父…没去吗?”
“摄政王身子一直不大好,春猎兴高是不假,总是折腾人的。”
宁恪点头,想去将官员进献给他母妃的一味灵芝讨来,送到忠国公府去。他从不是个服帖的人,不过念在何湛之前没少为他费过心,这点心意也是应该的。
脚步还没迈出去,只闻竹林中的筝声忽得变了一个曲调,杀伐之气腾腾而来,声动天地,明明只有筝声,却好似将所有的一切都拉回血腥的沙场,嘶吼声、马蹄声、战鼓声、兵刃相接声一应俱全,急促若飞瀑坠地,激昂壮烈。
连那太监听这筝声,都不由感喟一声,忌惮主子在场,没敢作出评价。
宁恪狠狠拧起了眉,挥手遣人退下,独自一人提剑往竹林的方向走去。
这筝声太过熟悉。
前几年,他的“义父”会常来宫中,好似铜墙铁壁都挡不住那个人。
义父常会给他带来他从未见过的东西,宫里那么多规矩,在义父面前都不用守。他说规矩是人定的,人要活得好,必须要成为制定规矩的人。宁恪少时乖戾非常,越是要守规矩,他就越不想守,嬉笑怒骂全凭个人意愿。周围的人见了,没有一个不斥责他的,就连那些个奴才,面上恭恭敬敬,私底下仍说他不懂教养。
唯独有义父,常叹他为真性情,在他身边,宁恪能做他想做的任何事。
有一次,他说他想出宫,义父只说需要些时间。他不知道义父做了什么,可他没等多久,义父就真得能带他出宫了。宁恪自小在深宫长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宁左的太子府,京都多少繁华,他是连见都未见过的。
义父于他而言胜过亲父。
他私自出宫多次,曾与义父身边的一名唤作雪仪的女子交好。雪仪比他大上几岁,虽常带着面纱,但眉眼温柔,颇像宁恪的母妃,宁恪少时见了心中不免亲近。
宁恪性格乖僻,雪仪却是个脾气极好的人,任宁恪怎样耍混,她都不曾介意,有时还会偷偷帮他一把。
雪仪会弹筝,这首《战长关》指法繁复,亦是雪仪独创,除了她,没有人会弹。
可《战长关》的音色的的确确叫魏瑶弹了出来,宁恪循着筝声来时,魏瑶坐在一方翠亭中抚琴。
前去迎接姜国使团的时候,他只远远地看了魏瑶一眼,之后她抱恙宫中,两人更没有相见的机会,直到宁恪的脚步渐近,魏瑶按下琴弦转过身来,宁恪身子一震,下意识地喊了声:“雪仪。”
魏瑶眉眼宛然一笑:“这次倒认出来了。那天你来迎接,见你神色冷淡,还以为你认不出我了。”
“真的是你?你怎么是…四公主?你是姜国的人?”
“你我非要站在国家的层面上么?”魏瑶伸手抚了抚宁恪肩上的竹叶。
宁恪一把捉住她的手,质问道:“你是故意的?为何要引我前来?”
魏瑶笑道:“你总是很聪明。只不过我在抚琴之时想到个主意,故而想到了你。”
“你想做什么?”
“还不能告诉你。”魏瑶点了一下宁恪的鼻尖儿,眉宇间存着宠溺,“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义父是谁吗?我领你去见他,好不好?”
…的确,宁恪从未见过义父长什么样。
义父言自己相貌丑陋,不愿示人。宁恪从不在意人的相貌,只要义父疼他,就算他有些不可示人的秘密,宁恪也不在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想知道义父究竟是谁,为何有这样神通广大的本事。
也想知道,为何是他?为何义父偏偏要收他为义子?
魏瑶缓缓附到宁恪耳边,轻声说:“宁恪,终于等到你长大了。义父的心愿,终于可以完成了。”
春猎的地点定在皇家划定的围猎场,这块常供春闱武举的考核,同时皇家也会有人常来此处围猎骑射。
营地在此驻扎,铁骁骑在外巡逻,将其围得水泄不漏,一只苍蝇都不飞进去。
宁晋与谢惊鸿先看了一场搏戏,谢惊鸿嗓子不好,不太经常说话;宁晋跟他更没什么好说的,谢惊鸿于他而言就是个威胁,一个时时刻刻能夺走何湛的威胁,别说与他交谈,宁晋连杀他的心都有了。
两人相对无言,一场搏戏看得沉默无比,只有随行的几个官员看到精彩绝伦之处会拍手叫好。
夜间会场散去,谢惊鸿与宁晋请辞后就回到营帐中休息,谢老七给他添了件大氅。如今已入春,别人都渐渐着上薄衫,但谢惊鸿似乎尤其畏冷,哪怕是一阵微风吹过,都能见他瑟瑟发抖。
谢老七收到魏瑶的消息,向谢惊鸿回禀,谢惊鸿听言笑了笑:“这个丫头…心思很多,不愧我一心提拔她。既然如此,就按照她说得去做吧。她说得有理,时机不是要等的。宁恪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也该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别再像他哥一样就好。”
谢老七领命,提笔写下一封信,信封上指名道姓要送达忠国公府。
只是送信的“夜鹰子”还未潜出营地,就被宁晋的人放倒了。
烛光盈满了营帐,宁晋细细描画着花样。京窑刚刚研究出烧青瓷的工艺,宁晋想叫何湛看个新鲜,亲自画样,令人做一套茶具出来。
信被送到帐中,宁晋沉了沉心,半晌都没敢打开来看。
一旁的太监多点了盏烛火,将营帐照得更亮,宁晋坐下将信封拆开,缓缓将其展开。
信中寥寥数语,所言之事不过一件:宁恪已落入谢惊鸿手中,若想要其无虞,何湛必得亲自前来。
宁晋紧绷的心松下来,不自觉地长缓一口气。信中就可看出,何湛似乎还不知道宁恪是谢惊鸿的儿子,不然谢惊鸿不会拿宁恪来威胁他。
但这封信的目的又是什么?要跟何湛摊牌吗?要他在宁晋和父亲兄弟之间作出选择?
宁晋冷笑一声,将信封递到烛火上,火舌迅速将其舔卷入口,宁晋将烧起来的灰烬扔到铜盆当中,淡淡地吩咐了一声:“端出去。”
何湛对亲情一向看重,起初也是因着这份血缘,何湛才会将宁晋带在身边。
因谢惊鸿通敌叛国,何湛不肯与他相认,宁晋本不担忧,谁知道却偏偏出了个宁恪。
之前为登基一事,他曾派人监察宁左。宁左似乎一直在追查一件事,宁晋派人跟了跟,不出意外地发现宁恪的身世。若换作旁人,他定毫不留情地要了此人的性命,可偏偏…宁恪是何湛的亲弟弟。
他曾在夜里无数次抚摸过何湛的容颜,细细想着这副皮囊下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他是不是知道宁恪的身份?是不是…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辅佐宁恪登基?
但凡是往深处想想,都觉揪心地疼。
他可以忍受何湛对他的利用,也可以忍受何湛对他的欺瞒,却无法忍受何湛对他没有半点真心。
如今从谢惊鸿这里得到答案,他从心中觉得欢喜,却又甚觉愧疚。
若让何湛知道他曾这样疑心过,何湛又当如何?
——我们这样互相猜忌,又有什么意思呢?
宁晋猛地闭上眼,不敢再细想。
太监将铜盆端出去后,回禀道:“已经处理好了。”
“去,派人到清风山传令杨左督来见。”
纵然何湛不知宁恪是他的弟弟,但他一直将其视为徒弟,这封信倘若送到忠国公府,以何湛的脾性,定会毫不犹豫地前去赴约。
一些事,何湛若是不知道,宁晋但愿他永远不知道。
在这场抉择面前,宁晋不想给他任何选择的机会。
第126章 暗算
翌日天爽气清,从暖野上飘来的柳絮浮在营地的上空。搏戏之后的马术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勇士们个个都想在新皇面前一展才能,以图得天子器用。
谢惊鸿在贵宾位上,脸上一直带着笑容,神色高深莫测,让人猜不透他在想着什么。不久,他瞧见一个人漂亮地翻身下马,轻轻为他鼓起掌来,同宁晋说:“靖国果然人杰辈出。”
宁晋本应不应地“恩”了声,谢惊鸿再道:“不过老夫这个奴才的马术更漂亮一些,不知靖国有没有人敢同他比试比试?”他的手指指向背后的谢老七。
谢老七闻言默然走出来,对宁晋行礼:“战场上马术对决玩得不是花样,奴才想真刀真枪地与靖国的勇士比一比,请皇上恩准。”
宁晋没有不应的道理,就叫官员吩咐下去,从武科中挑出几个好手来跟谢老七比试。
谢惊鸿一脸微笑,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春闱出来的年轻俊杰体力要比谢老七好很多,但始终不如他老辣。谢老七功夫甚好,宁晋观摩半晌,都有些吃不准他的路数,更别提这些初出茅庐的小子。果然不出一炷香的时间,上马的人尽数被谢老七挑下来,一个接一个跑到宁晋面前请罪,谢惊鸿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饶有趣味地看向宁晋。
宁晋是个能沉住气的,连输多场都未曾变过一点神容,也未怪责任何人,只在口上不断称赞谢老七。
谢老七走过来,沉着脸,寻不着意气风发的样子,似乎输赢于他而言无足轻重。
输得人不觉输,赢得人不觉得人,这才是最无趣的。谢惊鸿兴致缺缺地笑了声:“前几日未见摄政王,听闻他身体已大好,不知吾等能否有幸见到他?”
他专往宁晋心窝子里戳,非要在这张波澜不惊的脸上整出点动静不可。
宁晋默了一会儿,眼神终于放到谢惊鸿的身上,一字一句道:“你想玩,朕陪你。”
他挥手遣人,几个官员和服侍的下人都往后退了很远,默默在远处观望着。
谢惊鸿“霍”地笑出来:“我倒是不明白皇上的意思了。”
“关于宁恪。”宁晋直接点出要害,“朕想听听你的条件。”
谢惊鸿转念想想便知宁晋截下那封信,笑意更深:“筹码在我这里,规矩由我来定。皇上若能将何湛交给我,此番邦交,姜国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至于四殿下,我不会伤他分毫,完好无缺地给皇上您送回宫。”
宁晋阴沉着眼,冷笑道:“宁恪是你的儿子,拿他做筹码,你不觉得可笑吗?”
谢惊鸿怔了怔,没有想到宁晋早已知情。他微微眯起眼:“奴才出身的人,能坐到皇位,果然是有几分本事。”
宁晋说:“不想宁恪跟你一样受万人唾骂,这场规矩就该由朕来定。现在,筹码在朕手中。”
谢惊鸿觉得更有意思了:“只要能玩,无论是谁定规矩,我都愿意试一试。”
“若朕赢了,你就永远不要在出现在何湛面前。至于宁恪,若他想留,你带不走;若他想走,朕也不会强求。”宁晋想要的是永绝后患。
“那…倘若是我赢了呢?”
“你不会赢。你是他的父亲,面对你,朕不惜命。”
“堂堂靖国皇上要拿命来跟我赌,我都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惶恐了。”
谢惊鸿摸了摸下巴,眼里泛起邪气,似乎执意要扰乱宁晋的心神:“早知道吾儿有这等拢人心的本事,就该将他送到姜国皇宫去。姜国皇胄可比你有用多了。”
宁晋将殷霜剑拔出鞘,眼神顺着剑身一直看向剑尖,话却是对着谢惊鸿说:“所以朕说,你不配做他的父亲。”
谢惊鸿:“你想怎么玩?”
宁晋冷了眼:“朕亲自跟谢老七比试,谁先从马上摔下来,算谁输。”
被点名的谢老七没什么反应,一直在等谢惊鸿的命令。谢惊鸿不想宁晋会跟谢老七动手。尽管谢惊鸿不太能摸清宁晋底子深浅,然则宁晋师从玄机子,武功套路与凤鸣王相仿,谢老七曾在战场上与凤鸣王交过锋,双方不相上下,的确是个险局。
可越险的局越能显出宁晋的正视——他是铁了心要断掉谢惊鸿带走何湛的念头。
谢惊鸿点头应下,说:“若老七赢了,我要你亲自将何湛交给我。”
“朕说过,你不会赢。”
宁晋要亲自上阵一事遭群臣反对,就连一旁护卫他的铁骁骑都跪下请示他不要轻率,万要以安危为重。宁晋不应,安抚此次只是同谢老七过过路数,点到为止,随即亲自挑出匹好马来,提剑翻身上马。
谢老七换了把精钢长刀,牵马上场,与宁晋相对而立。
宁晋不是好胜之人,但此次他要赢的欲望太盛,只稍作观察,挥剑甩缰就冲了上去。
谢老七依旧是保守的打法,只守不攻,宁晋的剑几次险些将他挑下马去。谢老七臂上衣袖被宁晋戳个大窟窿,差点就将他整条胳膊砍下来。与凤鸣王的套路不同,凤鸣王的剑沉稳,若行云走野,一套下来能将攻防围得严丝合缝,水泄不漏;宁晋也不知是糅合了谁的剑法,出剑的角度刁钻非常,剑法诡异,虚虚实实相杂,令人难以捉摸。
谢老七见长此以往难以抗敌,微微沉了沉眸,有意地将宁晋往后方山林中引去。
见谢老七跑,宁晋也无畏惧地跟上去,双方马上都挂着弓和箭,宁晋收剑张弓,箭矢极速冲向谢老七的背脊。谢老七闻风闪身,箭尖儿划过他的耳侧,在他脸上留下一条不长不短的血痕。
谢老七狠狠抽动马缰,眼眸深沉,不敢再轻心大意。
两人双双没入密林当中。谢惊鸿骑马跟上去,一队铁骁骑也紧随其后。
得令从清风山赶来的杨英招来到之时,双方已在丛林中不知周旋多久,铁骁骑的人上前将情况一一告知,杨英招一听,心下着急了。
关心则乱,关心则乱!谢惊鸿怎是讲规矩讲道理的人?他素来阴险,如此要宁晋应战,不知在耍什么花招。宁晋为何湛一门心思地求胜,如此怕是要吃大亏的!
杨英招不等再探,直接挑开枪,上马往丛林中冲去。
黑鸟从密密郁郁的林中惊飞而起,杨英招抬头看去,心中惶惶不安,止不住动如擂鼓。
铁骁骑的马蹄独特,她尚能循着踪迹跟上一段,可没再往深处走,马蹄的痕迹变得杂乱。似乎经过了一场骚扰,铁骁骑都四下纷乱逃开,马蹄印延伸至四面八方,杨英招遍寻不得方向,只能凭借着风吹草动继续探去。
宁晋的弓紧绷待发,周围陷入了极为恐怖的静谧当中,他发现不对之时已经晚了,密林中找不到谢老七的踪迹,他屏住呼吸,眼看四路,耳观八方,忽地听到一阵草动,他的箭如脱兔,直入草丛当中。
紧接着,谢老七的身影在树影中闪现,宁晋的箭紧随其后,飞快地射过去,几次都将谢老七逼得无处可躲。
忽然,宁晋闻见一股独特的香味。他师从玄机子,对于毒或药的香气极为熟悉敏感,这是“丧魂”,可让人在短时间内失去反抗能力。
他惊着捂上口鼻,从马上翻下来,匍匐着躲到一棵树的后面,以作遮挡。
纵然他躲得再快,多多少少也吸入一点,便是这一点点就足以让他再难抗敌,他弃弓抽剑,手握刃口,硬生生在手心当中划出一道血痕来,疼痛让他逐渐恢复感觉。
他强咬着牙起身,方才明白谢惊鸿此次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何湛,而是他。
谢老七说:“宁晋,不要再躲了,出来吧!你逃不掉了!”
谢惊鸿一心想要何湛认他,软硬兼施逼何湛为他效力,所以无论何种计谋都是对何湛使的。
他不是没想过对宁晋下手,但是他享受让敌人痛苦的过程,他要的是何湛的背叛,对宁晋的背叛。然而宁晋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他的预想,宁左宁右在朝多年,宁晋只用了小小的手段就让他们兄弟二人土崩瓦解,一个成了残废,一个自尽而亡,如此下去,宁恪的路只会更难走。
正如魏瑶所说,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要送给忠国公府的信,倘若何湛能收到,以他的脾性定会前来,届时自投罗网便是最好;倘若这封信叫宁晋的人截下,他转而对付宁晋,未尝不是个好方法。
谢惊鸿的马稳稳当当停在谢老七身后,他道:“宁晋,靖国的男儿要死,就要死得坦坦荡荡!你身为靖国皇上,怎么如此懦弱!”
宁晋掌心的血顺着指尖儿流下,痛觉已经完全消失了,他拿不起剑来。眼看着谢老七的步伐越来越近,他的心思反而沉静下来,沉着地去找寻着一线生机。
“丧魂”不需要药石,只需一碗水即可化解,可眼下根本找不到一口水,幸在他只吸入一点点,倘若能拖住时间,或许还有得救。
宁晋杵着剑站起身,倚着树干喘了几口粗气:“你就不怕何湛恨你?”
谢老七止住步伐,循着声音望去,果然从婆娑的树影中发现一个模糊的身形。他心下警觉,反倒放慢了搜寻的步伐,只听身后的谢惊鸿说:“不过是枚棋子罢了,恨不恨的又有什么关系?”
何湛与他不同心,这样的儿子不要也罢。
他的儿子是宁恪,辛辛苦苦谋划到今日,不过是为了宁恪而已。
宁晋的手上渐渐再度恢复知觉,他背上的箭筒中还有一支箭,他将箭收到手中,侧头往树干后望去,果然看见谢惊鸿和谢老七二人。
宁晋从草丛中滚了一圈,尽可能快速地变换位置,谢老七惊着眼后退几步,随着草丛的动响追过去。
宁晋猛地将箭甩出去,谢老七一眯眼,手腕一转,手上长刀翻刃将这枚暗箭从中劈裂!
宁晋正要从草丛中跃出再攻之时,一把冷剑转眼架到宁晋的脖子上。
谢惊鸿苍着声音笑,说:“你输了。”
第127章 昔朝
宁晋汗水涔涔,一张俊美无俦的脸此刻苍白如纸,谢惊鸿手中的长剑泛着寒意,似乎能从颈间传到他的四肢百骸。
宁晋手中的殷霜剑还在,谢惊鸿见了便要他将剑扔下。
宁晋冷不丁地扯出笑容来,耳边背后谢老七的脚步声,他心下一断,反手用剑格挡过去,顺势在谢惊鸿的腰际狠狠捣了一记。
谢惊鸿吃痛,手上一松,剑已被宁晋夺过,形势极速逆转,现在刀剑却是架在了谢惊鸿的脖子上。
谢惊鸿眯了眼,宁晋将剑刃逼得更紧,说:“朕说过,你不会赢。”
宁晋尚且未从药力中恢复,但谢惊鸿近些年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再怎么样,他都不是宁晋的对手,更何况是在谢惊鸿放下戒心的时候。
宁晋用不上全力,可他劫持谢惊鸿,尚能拖上些时间。
他挟谢惊鸿出来,谢老七惊着一双眼,按下急追过去的脚步,缓缓向后撤去:“宁晋,你信不信,我会让你死无全尸!”
宁晋扯笑:“那就要看谁先死了。”
双方正僵持着,忽听远方传来一声呼喊:“师兄!”
正见杨英招从密林中窜行而出,提枪奔来。谢老七一眯眼,纵身提刀冲向杨英招,杨英招见谢老七攻来,正欲挑枪将他的攻势击退,不想谢老七身形一伏,挥手将马腿斩断。
血喷溅而出,马长嘶一声,杨英招从马上滚落,好在她涌上气力,即刻稳住身子。
刀紧随而至,猛地砍下,杨英招翻滚好几圈,挥枪挡开,这才与谢老七拉开距离。
她顾不上周身疼痛,即刻甩出枪法来与谢老七迎战。
同样是刁钻的套路,谢老七应接不暇,他方才跟宁晋经过一场恶战,加上不熟悉杨英招的路数,几番交兵,谢老七逐渐见绌。
谢惊鸿大喊一声:“攻上!”
谢老七想都未想,直接转而着重攻击杨英招的上盘。
宁晋惊心,将剑再入一丝,血液从剑刃处渗出来。谢惊鸿沙哑地笑了几声:“你不敢杀我…”
宁晋想与他多费口舌,杨英招基本功稳练,枪法灵活多变,以轻敏取敌,可她终是女子,与谢老七相比低上几分,谢老七攻上显然是攻其弱点。
宁晋定声说:“扫下!”
杨英招伏身,躲过谢老七平砍的刀,挥枪扫向谢老七的腿,谢老七果然敛下攻势,向后退了几分。但相比之下,杨英招的弱点更明显,两人对战,不相上下,渐渐地,杨英招对付谢老七的刀有些吃力。
忽听远方有马蹄声,想必是铁骁骑赶到了,宁晋未曾放松半分,逐渐感受着自己力量的恢复情况。
谢老七听见马蹄声也急了,刀势越来越猛。宁晋凝气,狠狠将谢惊鸿推至一边,谢惊鸿猝不及防地倒退好几步,差点跌在地上,见宁晋飞身过去,手握殷霜剑,挡住劈向杨英招的刀。
第36节
恋耽美
第36节
每日来给他送花名册和画像的不少,他心情好了见一见,随意应承几下;心情不好,就将人打发走。每日里就往金钗馆里去偷闲,吃吃厨子新研究出来的菜样和糕点,听听兰君姑娘最近刚从南疆学回来的调子,没事儿叫几个小倌陪着喝喝酒,日子当真清闲自在。
如此,摄政王奸佞淫邪的名声在民间是越传越盛。
何湛去往金钗馆的轿子与房岳秀的轿子碰到一起,文官相见,两人在朝中分庭抗礼,官位不分伯仲,自该是下轿对礼,因何湛沾着皇亲国戚的边儿,房岳秀需得先让路。
然而房岳秀没有要让的意思。
两人下轿后互相行礼,房岳秀先行问道:“王爷这是要去哪儿啊?”
何湛拱手笑:“客气,客气,本王正要去金钗馆听曲,丞相想不想同本王一道去?”
房岳秀哼声说:“不必了,下官还要去宫中为皇上分忧,不同于摄政王您,有这么多的清闲。”
“那可不是。”何湛点头道,“要是房丞相放一放手中的事务,也会跟本王一样清闲的。”
房岳秀叫何湛反吃了一记,脸色有些黑:“下官忠于本身,不敢渎职。倒是皇上将选秀一事交给王爷您,如今却是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动静哪儿能让您知道呢?当初丞相您亲自推选本王主持此事,若是叫外人知道你掌握着选秀的事宜,皇上知道了,还以为我们两个结党营私,以乱后宫呢。您说,是不是?”
“…摄政王!国本之事,岂是儿戏?!王爷您莫要轻率!”
“儿戏不儿戏,也是本王的事,丞相您是个大忙人,不劳您‘越俎代庖’,把手伸到本王这里。丞相既然忙于政务,本王不敢挡了您的路。”何湛朝身后挥了挥手,示意让他们将轿子抬到一侧去,给房岳秀让开路,再道,“请吧。”
房岳秀叫何湛这个滚刀肉气得不轻,拂袖上了轿子,似乎见都不愿见到何湛。
何湛瞧着房岳秀的轿子笑了一会儿,方听见头顶上有轻轻的掌声,他抬头望去,就见旁边酒楼的楼台上坐着一个人,正阴霍着一双眼看他,脸上皮笑肉不笑,叫人看着怪异至极。
谢老七。
如此,谢惊鸿已经到京城来了吗?可不是说姜国的使者还未到风临关么?
谢老七对着何湛敬了一杯酒,意思是请何湛上来一叙。房岳秀是有多烦何湛,何湛就有多烦谢老七,可他先一步来到京城,指不定要搞什么幺蛾子,遂就令轿夫在一侧等他,他拐进了酒楼里。
小二点头哈腰地招待何湛上了二楼,这个时候还不到饭点,二楼的人算不上多,谢老七见何湛来,扯着笑说:“少主,好久不见。”
“是挺长时间了,你都变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得动刀。”
谢老七说:“这双手和这副残躯日后还要为少主所用,你七叔我怎么也要撑住。”
“别,你都这么老了,我看不上的。”
谢老七眯了眯眼:“都那么多年了,却不见少主有半点长进。”
何湛没心思跟他绕圈子:“你出现在这儿,该不会是只来喝酒的吧?”
“宗主想你了,让我专程来请你。他在金钗馆等你。”
何湛轻轻皱眉,沉眼望向谢老七:“他不该去金钗馆,招人恶心的事,他总是不少干。”
凤娘都快恨死谢惊鸿了。谢惊鸿将鹿州卖给姜国一事让他成为靖国的千古罪人,因他,瑛娘连个完整的家都没有,何湛小小年纪寄人篱下,若不是宁华琼将他视如己出,这孩子不知要受多少苦多少罪;如今满朝文武都知道何湛的亲爹是谢惊鸿,在背后又要如何非议他,凤娘连想都不敢想。
一帮人进来就将金钗馆所有的客人都赶走,凤娘正要派人去将衙门的人请来,谢惊鸿从人群中走出来,摘掉自己头上的纱帽,对她说了句:“凤娘,原是一家人,不必如此绝情吧?”
凤娘是连话都不想跟谢惊鸿多说,他来只是来见何湛的,只不过是要拿住金钗馆一干人的性命去要挟何湛,不让他乱生事罢了。
谢老七带何湛来时,谢惊鸿正点了人唱曲,唱得是南歌,属于靖国的歌。
谢惊鸿见到何湛,眯着眼笑了笑,声音依旧沙哑难听,却有几分和蔼的味道:“儿。”
何湛:“小谢啊。”
“你模样没变多少,爹还能记得。”
“不显老的人就这样,不像你,短短几年就像个要进棺材似的。”
谢老七皱眉:“少主,怎么跟宗主说话呢!”
谢惊鸿举手止住谢老七的呵斥:“罢了,说得也是事实,我本就活不长久,不过能看吾儿活得久,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如果您不来靖国,我还真能再多活几天。”
谢惊鸿:“爹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是在军营里受苦,不想我儿争气,现在做成了靖国的摄政王,看来,你是不会跟我回姜国去了。”
何湛:“哪怕我在靖国要饭,也比在姜国过得舒坦。”
谢惊鸿说:“儿,你参不透皇权这个东西的,若不是你对他还有用,你觉得他会放过你吗?想想何大忠,再大的功劳又怎么样?到最后还不是被人整死了?你跟着爹,爹能护着你。”
“你参得透皇权,却参不透宁晋。谢惊鸿,倘若你是来劝我‘归降’的,就算了吧,离开金钗馆,我们皇宫里再见。拿捏着一干女人来做筹码,当真不是个男人干的事。”
“儿,宁晋防着你呢。他手中握着你的把柄,要你生要你死,不过是他一念之间的事。如此你都愿为他效忠?”
何湛知道宁晋疑心重,宁晋小时候孤身一人惯了,很少去依附别人,极度缺乏安全感,少时交付的真心常得不到好的回报,所以他很难交出完全的信任,并对他想要的东西有着非常重的偏执心,无论使什么手段,他都要得到。
就算宁晋真防着他,他都不想去在乎。
“能握着我的把柄,他才是个帝王,不然如何他为君我为臣?”
谢惊鸿:“你连问都不问?”
“你想跟我说的,无非是让我不好过的话,我还要问什么?”
谢惊鸿冷冷一笑,将手中的酒尽数饮下,眼睛沉着如水中冰,令人寒到骨子里去。他说:“何湛啊何湛,你七叔说得对,留着你始终是个祸害。你要不是我的亲生儿子,我也不必如此为难。”
“当你的儿子,真是我的过错了。”
谢惊鸿手中擒上一把匕首:“你当真以为我舍不得杀你么?”
刀匕陡然落下,何湛滚到一侧,手无寸兵,只能躲着谢惊鸿的攻势。谢惊鸿的匕首不像是匕首,他所用的招式都是剑法,不知为何,这套剑法,何湛竟看着有些…熟悉。
当空刺过来的一剑,何湛来不及躲,只觉得谢惊鸿的脸竟和宁恪叠在一起,与上次宁恪刺他的那一剑竟无半分差别,便是心下这转念一想,谢惊鸿已将刺过来的匕首收势,手腕一翻便将匕首横过去,锋刃的匕锋抵在何湛的喉咙上,已有半分血色,却未再深入。
何湛不怕死,可当匕锋上的寒意穿过他的颈部直达背脊时,他才觉得铺天盖地的恐惧袭卷着他的每一寸神思。
谢惊鸿咬了咬牙。他握着刀匕的手有些颤抖,谢老七见了,连忙拿着个披风给谢惊鸿披上。
谢惊鸿将刀匕收回来,怒着眼看向何湛:“罢了,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何湛,你还记得金远晟吗?”
何湛瞪着一双眼:“……”
“他还活着,是宁晋的人救了他。你做过什么事,你自己该清楚。你以为宁晋敬你为皇叔,封你做摄政王,给了你多大的恩宠?你觉得他会信任一个连自己兄弟都能杀的人?蠢货!”
第124章 民乱
“你想…杀我?你真想杀我?为什么…我们可是兄弟啊,十年…何湛!十年!”
何湛猛地睁开双眼,被外头吵吵闹闹的声音惊醒。他心脏骤疼,周围的空气似乎都朝他的心房位置压过来,压得他喘不上气来。
房外传来小厮的声音:“王爷,王爷您醒了吗?”
“进来。”何湛简单披上个衣服,允他进来,问道,“出什么事了?”
小厮说:“晚上不知哪里来了群乱民,很多人,流窜到街上疯狂抢掠,东市西市的店铺全都被抢了个精光,简直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刚刚还在民仓那里放了一把火。原本巡夜的士兵都已经被杀了,府衙里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深夜,现在正满大街的抓人呢!”
何湛一听是出了大事,赶紧套上袍子就往外面走。宫里应该也听到风声,天子脚下发生这种事,还是在姜国使者来访的时候,处理起来怕是棘手。
一队接一队的士兵开始挨家挨户地搜索,看兵甲装备,其中还有宫中的御林军。
宁晋竟派了御林军出来?那宫中的防备岂不是削弱很多?
他心脏怦怦直跳,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浓云一般笼罩在他的心头。他掀起轿帘往后看去,冲天的火光浸透了半边夜空,一时间分不清黄昏黑夜,那片如同晚霞绵延的天际,更像是被泼了一把彩墨。
宫里灯火通明,传信的士兵比利箭还要快,夜鹰一样飞进御书房。
铁骁骑和雁北军的几个大将都在御书房中,文官只有一个房岳秀在侧。何湛来时,宁晋正和他们商议此次民乱的事,何湛未让人宣,只在外等候,等到几个大将和房岳秀都领了命出宫,何湛才请见。
宁晋脸色不好,他沉浸在昏暗的灯光当中,似乎与黑暗融为一体,只有那一小捧烛光照着他阴沉的面容。
何湛问:“现在形势如何了?”
“你到朕的身侧来。”
太监给何湛搬了个圆凳子到宁晋一侧,得宁晋令就叫左右的宫人一同退出去。
何湛再问:“可查出那帮人是哪里来的了?”
他怀疑此事与谢惊鸿有关,谢惊鸿前脚刚刚潜入京城,后脚就出了这样的事,可他没敢轻易将谢惊鸿来京一事告诉宁晋。
他怕他跟谢惊鸿私下会面,会让宁晋起疑心。
金远晟还活着,宁晋留他一命,若说跟何湛没有半点关系,连何湛自己都不信。何湛早就知道杨英招疑心他,可杨英招始终没有铁证证明何湛和杨坤的死有关,但金远晟却是个活生生的人证…
“鹿州的流民。景昭帝在时,对鹿州流窜过来的百姓很宽容,放任他们在京都生活,可他们再怎么说也是外客,在京都大多生活困苦,不少的人沦落成乞丐。这次他们联合了不少人,其中大部分就是饱受饥饿折磨的人民,策划了这场民乱。朕已经派人前去平定,也召了丞相负责民间抚慰一事。”
何湛皱起眉:“鹿州?”何湛始终担忧此次民乱只是谢惊鸿对付宁晋的先声,纵然再怕宁晋疑心,却还是说了句:“谢惊鸿已经到京了,臣怀疑此次民乱跟他有关,皇上可以顺着这条线去查一查。臣怕谢惊鸿还会有其他的动作,还是将御林军尽早调回宫中为好。”
“朕知道。”
何湛抬眼,疑惑地看向宁晋。宁晋说:“朕知道你跟他见过面,也知道这次民乱跟谢惊鸿有关。”
“臣…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可无论如何,朕都信你。”
何湛沉了口气。
“只是朕有些难过。”他渐渐迫近何湛的面庞,“这么多天,叔都不肯来见朕,也不肯将谢惊鸿来京的事告诉朕。”
“皇上…”
他亲了亲何湛的唇,手指滑入他的发间,这个吻辗转至深,直到何湛的呼吸渐渐变得紊乱,宁晋才放开他。
“朕都快杀人了。”
宁晋长叹一口气,眉宇间渐渐浮上些倦怠:“何湛,你说究竟是我不信你,还是你不信我呢?”
何湛颤着唇,始终没有将金远晟的事问出口。
宁晋将额头半抵在何湛的肩上,方才说:“叔,你多来宫里陪陪我好不好?只有看见你,我才安心。”
遇见何湛之前,他什么都没有,什么也留不住。
“好。”
宁晋勾笑,唇缓缓移到何湛脖颈间流连。
此民次乱参与的人数高达两百多人,士兵和衙役一同去搜查逮捕的时候已经晚了,到最后抓到手的还不到一百。全城陷入极度的恐慌当中,调查仍在继续。
之前因宁晋下令要重审忠国公府一案,秦方被调任回京,现在已在赴京的路上。宁晋按着何湛的意思,将其重新擢升为大理寺卿,回京先处理民乱的事。
秦方先使者团来京,随行的还有杨英招。听宁晋说秦方被贬到抚衢县之后,杨英招后脚就跟到了。岚郡王在杨英招面前服毒自杀,秦方担下全责,为此被贬职,杨英招对此愧疚不已,果断向宁晋请辞,到抚衢县保护秦方去了。
两人回来时,杨英招的眉眼比以前更厉了,眼神比刀子都要锋利。听属下将民乱的事一一陈述,杨英招向宁晋请示道:“师兄,我在清风道观中救济过不少乞丐,或许他们知道点线索,不如先让我去查探一番。”
秦方道:“我也去。”
杨英招说:“事态紧急,大人不如先跟谢惊鸿这条线,等到时候抓住他谋乱策反的证据,面对姜国使节,我们会更有利一些。”
秦方点头:“好。这件事必须在姜国使节来临之前查出来,否则他们拿此事来诟病新皇,只会让朝廷动荡,百姓不安。”
两人多年合作,似乎培养出别人难及的默契,一言一语都契合得很。
宁晋首肯,擢令秦方调查此案,并让杨英招继续统领铁骁骑,襄助秦方。
春风吹过风临大关,携姜国使节一同入皇城地界。
秦方和杨英招为了不让百姓恐慌,秘密逮捕犯人,很多乞丐受过清风道观的恩,对“同行”中有人犯下此等大罪更是不齿,但恐于他们报复,一直都不敢跟官府合作,可秦方嘴皮子上下一动,就将他们说得有些动摇,加上杨英招在旁保证铁骁骑会保护他们的安全,乞丐终于松了牙关。
制造民乱的二百多人逐一落网,大家纷纷指认其中一人为罪魁祸首,可那人却什么都没有供出来。尽管对他们用了大刑,他们也未曾指认是谢惊鸿。
这件事终是不了了之。
宁晋为安抚民心,调动雁北军和铁骁骑一起拉着这群人游街示众,并贴出告示广布天下。
此事来得突然,平息得也快,何湛代宁晋走向城墙,言此事是有人故意策划,意图扰乱民心,明话暗话都在指向即将入京的姜国;又言宁晋兢兢业业,一直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得新皇领召,朝中为靖国安定上下齐心,才能迅速破获此案。
百姓见城墙上的摄政王形销骨立,眉宇间可见憔悴之色,可见朝中的确将百姓安危放在心间,叛乱所带来的恐慌逐渐被归属感所取代。古言阴阳转换的道理,大致如此。物极必反,月满则亏,这次处理得妥当而迅速,皇都也因祸得福。
至少皇都百姓此次会一致对外。
查不出最终结果不要紧,管他这次叛乱是不是姜国策动的,现在已经是了。
何湛选秀一事不再是焦点,他也因此落得清闲,每日去宫中陪着宁晋,倒不用真去做什么,在御书房里找本书打发时间。宁晋看折子要看好久,但时不时会看何湛一眼,看他还在,就继续再看折子。两人不用说话,就能在一起待一天。
太监送了润喉的银耳羹来,宁晋照例先问何湛:“叔要不要喝一碗?”
何湛的确是有些渴了,将宁晋递过来的银耳羹接过,喝得时候瞥见宁晋手边放着一页字,疑而问道:“这不是宁恪写得么?”
“他想叫朕看看。”
这下何湛更惊了。从前皇位之争,宁恪连个角都够不到,他也没有要争的意思,宁晋和宁恪很少有交集,但即便如此,宁恪绝对是看不惯宁晋的,为何…他的字会出现在御书房?
宁晋说:“前几天看他练剑,有模有样的,朕就教了他几式。他还小,好学心强,那天支支吾吾要朕看看他练字,朕瞧着写得还不错。”宁晋将宁恪练习的字往前放了放,说:“练得是周字,内敛温谦,还有点儿他自己的张牙舞爪,叔觉得如何?”
何湛:“……”
何湛不知怎么该跟宁晋解释宁恪这个孩子,连他自己都吃不准宁恪,现在他也吃不准宁晋了。
宁晋是个寡情的人,尤其是在亲情这方面,没道理…宁晋会突然将宁恪看上眼。
何湛顿半天,才道:“恩…他也不小了,明年就及冠了。”
宁晋说:“这次姜国使者来,朕想让他去迎接,叔意下如何?”
何湛低头请示道:“臣不太明白皇上的意思。”
“他是个人才,也想保住自己和淑太妃在宫中的地位,朕何不给他这个机会?况且,叔不是一直很喜欢他吗?”
何湛:“……”也不知道宁晋哪只眼看见他喜欢宁恪了。
只不过宁恪上次问他关于杀人的事,他似乎对他背后的人有了怀疑之心,可知宁恪已经开始正视自我的身份和价值。何湛觉得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时机,故而才时常去宫中教他念书习武。
“四殿下是您的弟弟,若有亲族为皇上效力,也是一桩好事。”
宁晋笑了笑,歪头看着何湛,却没再说话。
第125章 计谋
宁恪年纪尚轻,做事却十分稳当。宁晋派他去迎接姜国使节,何湛放不下心,派人一路跟着,据人来报说宁恪面对姜国使节不卑不亢。景昭帝所言的皇族风范,总能在宁恪身上寻着一二。
谢惊鸿作为使节团的首领,与四公主魏瑶一同入宫,因之前民乱一事没能抓住谢惊鸿的把柄,也因此事被迅速平息,双方都未占得上风,一顿迎接宴吃得人战战兢兢,好在双方都相安无事。
谢惊鸿以民乱为由,请宁晋将魏瑶留在宫中,以防姜国的四公主在靖国出了什么意外,言下便是要牵线搭桥,将魏瑶许配给宁晋为妃。
宁晋笑了笑,允魏瑶住在宫中,却是给她挑了个最僻静的宫殿,别说宁晋不常去,便是在宫门口路过的奴才都没有几个。
魏瑶几日下来不哭不闹,安安分分的,有闲心时寻了处竹林抚筝。
筝声传得很远很远,时而静缓时而急促,泠泠如石上清泉,飒飒如高岭之风,原是在皇宫这种雕栏画栋的禁地,她的筝却有几分空山的寂寂渺渺。
“谁在弹琴?”
宁恪游龙式一收势,就听竹林方向传来的乐声,不禁问了句。一旁的太监说:“哦,应该是姜国来的四公主。”
“四公主?”宁恪皱眉,“姜国的使节团不是随皇兄去春猎了吗?为何四公主尚在宫中?”
“四公主舟车劳顿,这几天一直在宫中养病,所以就留在了宫中。”
宁恪说:“倒显得靖国招待不周了,去请太医再去看看四公主的病,让他们好好诊治,不许怠慢。”
太监说:“今天摄政王已经吩咐过了。”
宁恪脸上浮了些笑,不常见,叫太监看得一愣,笑容转瞬即逝。宁恪问:“师父…没去吗?”
“摄政王身子一直不大好,春猎兴高是不假,总是折腾人的。”
宁恪点头,想去将官员进献给他母妃的一味灵芝讨来,送到忠国公府去。他从不是个服帖的人,不过念在何湛之前没少为他费过心,这点心意也是应该的。
脚步还没迈出去,只闻竹林中的筝声忽得变了一个曲调,杀伐之气腾腾而来,声动天地,明明只有筝声,却好似将所有的一切都拉回血腥的沙场,嘶吼声、马蹄声、战鼓声、兵刃相接声一应俱全,急促若飞瀑坠地,激昂壮烈。
连那太监听这筝声,都不由感喟一声,忌惮主子在场,没敢作出评价。
宁恪狠狠拧起了眉,挥手遣人退下,独自一人提剑往竹林的方向走去。
这筝声太过熟悉。
前几年,他的“义父”会常来宫中,好似铜墙铁壁都挡不住那个人。
义父常会给他带来他从未见过的东西,宫里那么多规矩,在义父面前都不用守。他说规矩是人定的,人要活得好,必须要成为制定规矩的人。宁恪少时乖戾非常,越是要守规矩,他就越不想守,嬉笑怒骂全凭个人意愿。周围的人见了,没有一个不斥责他的,就连那些个奴才,面上恭恭敬敬,私底下仍说他不懂教养。
唯独有义父,常叹他为真性情,在他身边,宁恪能做他想做的任何事。
有一次,他说他想出宫,义父只说需要些时间。他不知道义父做了什么,可他没等多久,义父就真得能带他出宫了。宁恪自小在深宫长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宁左的太子府,京都多少繁华,他是连见都未见过的。
义父于他而言胜过亲父。
他私自出宫多次,曾与义父身边的一名唤作雪仪的女子交好。雪仪比他大上几岁,虽常带着面纱,但眉眼温柔,颇像宁恪的母妃,宁恪少时见了心中不免亲近。
宁恪性格乖僻,雪仪却是个脾气极好的人,任宁恪怎样耍混,她都不曾介意,有时还会偷偷帮他一把。
雪仪会弹筝,这首《战长关》指法繁复,亦是雪仪独创,除了她,没有人会弹。
可《战长关》的音色的的确确叫魏瑶弹了出来,宁恪循着筝声来时,魏瑶坐在一方翠亭中抚琴。
前去迎接姜国使团的时候,他只远远地看了魏瑶一眼,之后她抱恙宫中,两人更没有相见的机会,直到宁恪的脚步渐近,魏瑶按下琴弦转过身来,宁恪身子一震,下意识地喊了声:“雪仪。”
魏瑶眉眼宛然一笑:“这次倒认出来了。那天你来迎接,见你神色冷淡,还以为你认不出我了。”
“真的是你?你怎么是…四公主?你是姜国的人?”
“你我非要站在国家的层面上么?”魏瑶伸手抚了抚宁恪肩上的竹叶。
宁恪一把捉住她的手,质问道:“你是故意的?为何要引我前来?”
魏瑶笑道:“你总是很聪明。只不过我在抚琴之时想到个主意,故而想到了你。”
“你想做什么?”
“还不能告诉你。”魏瑶点了一下宁恪的鼻尖儿,眉宇间存着宠溺,“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义父是谁吗?我领你去见他,好不好?”
…的确,宁恪从未见过义父长什么样。
义父言自己相貌丑陋,不愿示人。宁恪从不在意人的相貌,只要义父疼他,就算他有些不可示人的秘密,宁恪也不在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想知道义父究竟是谁,为何有这样神通广大的本事。
也想知道,为何是他?为何义父偏偏要收他为义子?
魏瑶缓缓附到宁恪耳边,轻声说:“宁恪,终于等到你长大了。义父的心愿,终于可以完成了。”
春猎的地点定在皇家划定的围猎场,这块常供春闱武举的考核,同时皇家也会有人常来此处围猎骑射。
营地在此驻扎,铁骁骑在外巡逻,将其围得水泄不漏,一只苍蝇都不飞进去。
宁晋与谢惊鸿先看了一场搏戏,谢惊鸿嗓子不好,不太经常说话;宁晋跟他更没什么好说的,谢惊鸿于他而言就是个威胁,一个时时刻刻能夺走何湛的威胁,别说与他交谈,宁晋连杀他的心都有了。
两人相对无言,一场搏戏看得沉默无比,只有随行的几个官员看到精彩绝伦之处会拍手叫好。
夜间会场散去,谢惊鸿与宁晋请辞后就回到营帐中休息,谢老七给他添了件大氅。如今已入春,别人都渐渐着上薄衫,但谢惊鸿似乎尤其畏冷,哪怕是一阵微风吹过,都能见他瑟瑟发抖。
谢老七收到魏瑶的消息,向谢惊鸿回禀,谢惊鸿听言笑了笑:“这个丫头…心思很多,不愧我一心提拔她。既然如此,就按照她说得去做吧。她说得有理,时机不是要等的。宁恪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也该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别再像他哥一样就好。”
谢老七领命,提笔写下一封信,信封上指名道姓要送达忠国公府。
只是送信的“夜鹰子”还未潜出营地,就被宁晋的人放倒了。
烛光盈满了营帐,宁晋细细描画着花样。京窑刚刚研究出烧青瓷的工艺,宁晋想叫何湛看个新鲜,亲自画样,令人做一套茶具出来。
信被送到帐中,宁晋沉了沉心,半晌都没敢打开来看。
一旁的太监多点了盏烛火,将营帐照得更亮,宁晋坐下将信封拆开,缓缓将其展开。
信中寥寥数语,所言之事不过一件:宁恪已落入谢惊鸿手中,若想要其无虞,何湛必得亲自前来。
宁晋紧绷的心松下来,不自觉地长缓一口气。信中就可看出,何湛似乎还不知道宁恪是谢惊鸿的儿子,不然谢惊鸿不会拿宁恪来威胁他。
但这封信的目的又是什么?要跟何湛摊牌吗?要他在宁晋和父亲兄弟之间作出选择?
宁晋冷笑一声,将信封递到烛火上,火舌迅速将其舔卷入口,宁晋将烧起来的灰烬扔到铜盆当中,淡淡地吩咐了一声:“端出去。”
何湛对亲情一向看重,起初也是因着这份血缘,何湛才会将宁晋带在身边。
因谢惊鸿通敌叛国,何湛不肯与他相认,宁晋本不担忧,谁知道却偏偏出了个宁恪。
之前为登基一事,他曾派人监察宁左。宁左似乎一直在追查一件事,宁晋派人跟了跟,不出意外地发现宁恪的身世。若换作旁人,他定毫不留情地要了此人的性命,可偏偏…宁恪是何湛的亲弟弟。
他曾在夜里无数次抚摸过何湛的容颜,细细想着这副皮囊下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他是不是知道宁恪的身份?是不是…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辅佐宁恪登基?
但凡是往深处想想,都觉揪心地疼。
他可以忍受何湛对他的利用,也可以忍受何湛对他的欺瞒,却无法忍受何湛对他没有半点真心。
如今从谢惊鸿这里得到答案,他从心中觉得欢喜,却又甚觉愧疚。
若让何湛知道他曾这样疑心过,何湛又当如何?
——我们这样互相猜忌,又有什么意思呢?
宁晋猛地闭上眼,不敢再细想。
太监将铜盆端出去后,回禀道:“已经处理好了。”
“去,派人到清风山传令杨左督来见。”
纵然何湛不知宁恪是他的弟弟,但他一直将其视为徒弟,这封信倘若送到忠国公府,以何湛的脾性,定会毫不犹豫地前去赴约。
一些事,何湛若是不知道,宁晋但愿他永远不知道。
在这场抉择面前,宁晋不想给他任何选择的机会。
第126章 暗算
翌日天爽气清,从暖野上飘来的柳絮浮在营地的上空。搏戏之后的马术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勇士们个个都想在新皇面前一展才能,以图得天子器用。
谢惊鸿在贵宾位上,脸上一直带着笑容,神色高深莫测,让人猜不透他在想着什么。不久,他瞧见一个人漂亮地翻身下马,轻轻为他鼓起掌来,同宁晋说:“靖国果然人杰辈出。”
宁晋本应不应地“恩”了声,谢惊鸿再道:“不过老夫这个奴才的马术更漂亮一些,不知靖国有没有人敢同他比试比试?”他的手指指向背后的谢老七。
谢老七闻言默然走出来,对宁晋行礼:“战场上马术对决玩得不是花样,奴才想真刀真枪地与靖国的勇士比一比,请皇上恩准。”
宁晋没有不应的道理,就叫官员吩咐下去,从武科中挑出几个好手来跟谢老七比试。
谢惊鸿一脸微笑,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春闱出来的年轻俊杰体力要比谢老七好很多,但始终不如他老辣。谢老七功夫甚好,宁晋观摩半晌,都有些吃不准他的路数,更别提这些初出茅庐的小子。果然不出一炷香的时间,上马的人尽数被谢老七挑下来,一个接一个跑到宁晋面前请罪,谢惊鸿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饶有趣味地看向宁晋。
宁晋是个能沉住气的,连输多场都未曾变过一点神容,也未怪责任何人,只在口上不断称赞谢老七。
谢老七走过来,沉着脸,寻不着意气风发的样子,似乎输赢于他而言无足轻重。
输得人不觉输,赢得人不觉得人,这才是最无趣的。谢惊鸿兴致缺缺地笑了声:“前几日未见摄政王,听闻他身体已大好,不知吾等能否有幸见到他?”
他专往宁晋心窝子里戳,非要在这张波澜不惊的脸上整出点动静不可。
宁晋默了一会儿,眼神终于放到谢惊鸿的身上,一字一句道:“你想玩,朕陪你。”
他挥手遣人,几个官员和服侍的下人都往后退了很远,默默在远处观望着。
谢惊鸿“霍”地笑出来:“我倒是不明白皇上的意思了。”
“关于宁恪。”宁晋直接点出要害,“朕想听听你的条件。”
谢惊鸿转念想想便知宁晋截下那封信,笑意更深:“筹码在我这里,规矩由我来定。皇上若能将何湛交给我,此番邦交,姜国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至于四殿下,我不会伤他分毫,完好无缺地给皇上您送回宫。”
宁晋阴沉着眼,冷笑道:“宁恪是你的儿子,拿他做筹码,你不觉得可笑吗?”
谢惊鸿怔了怔,没有想到宁晋早已知情。他微微眯起眼:“奴才出身的人,能坐到皇位,果然是有几分本事。”
宁晋说:“不想宁恪跟你一样受万人唾骂,这场规矩就该由朕来定。现在,筹码在朕手中。”
谢惊鸿觉得更有意思了:“只要能玩,无论是谁定规矩,我都愿意试一试。”
“若朕赢了,你就永远不要在出现在何湛面前。至于宁恪,若他想留,你带不走;若他想走,朕也不会强求。”宁晋想要的是永绝后患。
“那…倘若是我赢了呢?”
“你不会赢。你是他的父亲,面对你,朕不惜命。”
“堂堂靖国皇上要拿命来跟我赌,我都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惶恐了。”
谢惊鸿摸了摸下巴,眼里泛起邪气,似乎执意要扰乱宁晋的心神:“早知道吾儿有这等拢人心的本事,就该将他送到姜国皇宫去。姜国皇胄可比你有用多了。”
宁晋将殷霜剑拔出鞘,眼神顺着剑身一直看向剑尖,话却是对着谢惊鸿说:“所以朕说,你不配做他的父亲。”
谢惊鸿:“你想怎么玩?”
宁晋冷了眼:“朕亲自跟谢老七比试,谁先从马上摔下来,算谁输。”
被点名的谢老七没什么反应,一直在等谢惊鸿的命令。谢惊鸿不想宁晋会跟谢老七动手。尽管谢惊鸿不太能摸清宁晋底子深浅,然则宁晋师从玄机子,武功套路与凤鸣王相仿,谢老七曾在战场上与凤鸣王交过锋,双方不相上下,的确是个险局。
可越险的局越能显出宁晋的正视——他是铁了心要断掉谢惊鸿带走何湛的念头。
谢惊鸿点头应下,说:“若老七赢了,我要你亲自将何湛交给我。”
“朕说过,你不会赢。”
宁晋要亲自上阵一事遭群臣反对,就连一旁护卫他的铁骁骑都跪下请示他不要轻率,万要以安危为重。宁晋不应,安抚此次只是同谢老七过过路数,点到为止,随即亲自挑出匹好马来,提剑翻身上马。
谢老七换了把精钢长刀,牵马上场,与宁晋相对而立。
宁晋不是好胜之人,但此次他要赢的欲望太盛,只稍作观察,挥剑甩缰就冲了上去。
谢老七依旧是保守的打法,只守不攻,宁晋的剑几次险些将他挑下马去。谢老七臂上衣袖被宁晋戳个大窟窿,差点就将他整条胳膊砍下来。与凤鸣王的套路不同,凤鸣王的剑沉稳,若行云走野,一套下来能将攻防围得严丝合缝,水泄不漏;宁晋也不知是糅合了谁的剑法,出剑的角度刁钻非常,剑法诡异,虚虚实实相杂,令人难以捉摸。
谢老七见长此以往难以抗敌,微微沉了沉眸,有意地将宁晋往后方山林中引去。
见谢老七跑,宁晋也无畏惧地跟上去,双方马上都挂着弓和箭,宁晋收剑张弓,箭矢极速冲向谢老七的背脊。谢老七闻风闪身,箭尖儿划过他的耳侧,在他脸上留下一条不长不短的血痕。
谢老七狠狠抽动马缰,眼眸深沉,不敢再轻心大意。
两人双双没入密林当中。谢惊鸿骑马跟上去,一队铁骁骑也紧随其后。
得令从清风山赶来的杨英招来到之时,双方已在丛林中不知周旋多久,铁骁骑的人上前将情况一一告知,杨英招一听,心下着急了。
关心则乱,关心则乱!谢惊鸿怎是讲规矩讲道理的人?他素来阴险,如此要宁晋应战,不知在耍什么花招。宁晋为何湛一门心思地求胜,如此怕是要吃大亏的!
杨英招不等再探,直接挑开枪,上马往丛林中冲去。
黑鸟从密密郁郁的林中惊飞而起,杨英招抬头看去,心中惶惶不安,止不住动如擂鼓。
铁骁骑的马蹄独特,她尚能循着踪迹跟上一段,可没再往深处走,马蹄的痕迹变得杂乱。似乎经过了一场骚扰,铁骁骑都四下纷乱逃开,马蹄印延伸至四面八方,杨英招遍寻不得方向,只能凭借着风吹草动继续探去。
宁晋的弓紧绷待发,周围陷入了极为恐怖的静谧当中,他发现不对之时已经晚了,密林中找不到谢老七的踪迹,他屏住呼吸,眼看四路,耳观八方,忽地听到一阵草动,他的箭如脱兔,直入草丛当中。
紧接着,谢老七的身影在树影中闪现,宁晋的箭紧随其后,飞快地射过去,几次都将谢老七逼得无处可躲。
忽然,宁晋闻见一股独特的香味。他师从玄机子,对于毒或药的香气极为熟悉敏感,这是“丧魂”,可让人在短时间内失去反抗能力。
他惊着捂上口鼻,从马上翻下来,匍匐着躲到一棵树的后面,以作遮挡。
纵然他躲得再快,多多少少也吸入一点,便是这一点点就足以让他再难抗敌,他弃弓抽剑,手握刃口,硬生生在手心当中划出一道血痕来,疼痛让他逐渐恢复感觉。
他强咬着牙起身,方才明白谢惊鸿此次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何湛,而是他。
谢老七说:“宁晋,不要再躲了,出来吧!你逃不掉了!”
谢惊鸿一心想要何湛认他,软硬兼施逼何湛为他效力,所以无论何种计谋都是对何湛使的。
他不是没想过对宁晋下手,但是他享受让敌人痛苦的过程,他要的是何湛的背叛,对宁晋的背叛。然而宁晋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他的预想,宁左宁右在朝多年,宁晋只用了小小的手段就让他们兄弟二人土崩瓦解,一个成了残废,一个自尽而亡,如此下去,宁恪的路只会更难走。
正如魏瑶所说,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要送给忠国公府的信,倘若何湛能收到,以他的脾性定会前来,届时自投罗网便是最好;倘若这封信叫宁晋的人截下,他转而对付宁晋,未尝不是个好方法。
谢惊鸿的马稳稳当当停在谢老七身后,他道:“宁晋,靖国的男儿要死,就要死得坦坦荡荡!你身为靖国皇上,怎么如此懦弱!”
宁晋掌心的血顺着指尖儿流下,痛觉已经完全消失了,他拿不起剑来。眼看着谢老七的步伐越来越近,他的心思反而沉静下来,沉着地去找寻着一线生机。
“丧魂”不需要药石,只需一碗水即可化解,可眼下根本找不到一口水,幸在他只吸入一点点,倘若能拖住时间,或许还有得救。
宁晋杵着剑站起身,倚着树干喘了几口粗气:“你就不怕何湛恨你?”
谢老七止住步伐,循着声音望去,果然从婆娑的树影中发现一个模糊的身形。他心下警觉,反倒放慢了搜寻的步伐,只听身后的谢惊鸿说:“不过是枚棋子罢了,恨不恨的又有什么关系?”
何湛与他不同心,这样的儿子不要也罢。
他的儿子是宁恪,辛辛苦苦谋划到今日,不过是为了宁恪而已。
宁晋的手上渐渐再度恢复知觉,他背上的箭筒中还有一支箭,他将箭收到手中,侧头往树干后望去,果然看见谢惊鸿和谢老七二人。
宁晋从草丛中滚了一圈,尽可能快速地变换位置,谢老七惊着眼后退几步,随着草丛的动响追过去。
宁晋猛地将箭甩出去,谢老七一眯眼,手腕一转,手上长刀翻刃将这枚暗箭从中劈裂!
宁晋正要从草丛中跃出再攻之时,一把冷剑转眼架到宁晋的脖子上。
谢惊鸿苍着声音笑,说:“你输了。”
第127章 昔朝
宁晋汗水涔涔,一张俊美无俦的脸此刻苍白如纸,谢惊鸿手中的长剑泛着寒意,似乎能从颈间传到他的四肢百骸。
宁晋手中的殷霜剑还在,谢惊鸿见了便要他将剑扔下。
宁晋冷不丁地扯出笑容来,耳边背后谢老七的脚步声,他心下一断,反手用剑格挡过去,顺势在谢惊鸿的腰际狠狠捣了一记。
谢惊鸿吃痛,手上一松,剑已被宁晋夺过,形势极速逆转,现在刀剑却是架在了谢惊鸿的脖子上。
谢惊鸿眯了眼,宁晋将剑刃逼得更紧,说:“朕说过,你不会赢。”
宁晋尚且未从药力中恢复,但谢惊鸿近些年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再怎么样,他都不是宁晋的对手,更何况是在谢惊鸿放下戒心的时候。
宁晋用不上全力,可他劫持谢惊鸿,尚能拖上些时间。
他挟谢惊鸿出来,谢老七惊着一双眼,按下急追过去的脚步,缓缓向后撤去:“宁晋,你信不信,我会让你死无全尸!”
宁晋扯笑:“那就要看谁先死了。”
双方正僵持着,忽听远方传来一声呼喊:“师兄!”
正见杨英招从密林中窜行而出,提枪奔来。谢老七一眯眼,纵身提刀冲向杨英招,杨英招见谢老七攻来,正欲挑枪将他的攻势击退,不想谢老七身形一伏,挥手将马腿斩断。
血喷溅而出,马长嘶一声,杨英招从马上滚落,好在她涌上气力,即刻稳住身子。
刀紧随而至,猛地砍下,杨英招翻滚好几圈,挥枪挡开,这才与谢老七拉开距离。
她顾不上周身疼痛,即刻甩出枪法来与谢老七迎战。
同样是刁钻的套路,谢老七应接不暇,他方才跟宁晋经过一场恶战,加上不熟悉杨英招的路数,几番交兵,谢老七逐渐见绌。
谢惊鸿大喊一声:“攻上!”
谢老七想都未想,直接转而着重攻击杨英招的上盘。
宁晋惊心,将剑再入一丝,血液从剑刃处渗出来。谢惊鸿沙哑地笑了几声:“你不敢杀我…”
宁晋想与他多费口舌,杨英招基本功稳练,枪法灵活多变,以轻敏取敌,可她终是女子,与谢老七相比低上几分,谢老七攻上显然是攻其弱点。
宁晋定声说:“扫下!”
杨英招伏身,躲过谢老七平砍的刀,挥枪扫向谢老七的腿,谢老七果然敛下攻势,向后退了几分。但相比之下,杨英招的弱点更明显,两人对战,不相上下,渐渐地,杨英招对付谢老七的刀有些吃力。
忽听远方有马蹄声,想必是铁骁骑赶到了,宁晋未曾放松半分,逐渐感受着自己力量的恢复情况。
谢老七听见马蹄声也急了,刀势越来越猛。宁晋凝气,狠狠将谢惊鸿推至一边,谢惊鸿猝不及防地倒退好几步,差点跌在地上,见宁晋飞身过去,手握殷霜剑,挡住劈向杨英招的刀。
第3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