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840 章
唐朝好医生 作者:望平安
第 840 章
狄仁杰接过信,又过了一遍,道:“大哥,照兄弟的估计,是高句丽那边出了变故,所以才会这么着急的。”
王平安嗯了声,道:“吃开河鱼就算了,我们先回府里吧。这位兄弟,请你随我们进城,把事情的经过说明白。”
他转过头,对着王氏夫妇道:“儿子有点急事要处理,就不在这里了,等捞上开河鱼,给我带回去一条就成,咱们熬鱼汤喝。”
王有财和杨氏见王平安并不怎么慌张,便认为事情不大,也就没当回,杨氏道:“成,你先走吧,记得回去先看看孩子。”
王平安答应一声,带着人先回刺史府了。
一进刺史府,王平安立即把那军官带到了书房,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这份军报有无送往长安?”
军官道:“回王刺史的话,当然先送往长安了,而且是比您这份送的还早,但长安比庆州远,估计得明后天才能到。”
狄仁杰问道:“吴王到了营州,他都干了什么,可是把营州的官员撤换了一大批?”
要想控制住营州,当然得把不听话自己的官员都撤换掉,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哪个大唐官员会和李恪同流合污的,和高句丽人勾结,那是灭九族的大罪,谁肯干这种事啊
军官道:“回这位大人的话。吴王到了营州,确是先处理了一批当地官员,把官员都打发回家了,但并未说撤职的事,象别驾和长史他是没权撤换的,只能让他们回家休息几天。”
王平安皱眉道:“不会是因为这种事吧,这可够不上军报,顶多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整治手下,让手下们听话而已。”
军官苦着脸道:“这是头一把火,倒也没什么,可第二把火就要命了。吴王开始征集郡兵,不过才三四日的光景,竟然招募到两千多人,就在末将出发之前,竟然达到了三千,而且还在增加。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啊,营州是久战之地,百姓本就稀少,合州丁壮怕都没有三千多人,他怎么能招募到这么多?”
狄仁杰道:“是不是他养这些郡兵毫不费力?并且还在不停地招募?粮草军饷从何处而来?”
王平安道:“你家都督得知了此事,定是派人去查了,发现新招募的郡兵里,有很多高句丽人,对不对?”
军官立即点头道:“两位大人说得对极,吴王新招募的郡兵里面,全是高句丽人,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了这么多的高句丽人,而且在粮饷上面没有缺口,吴王并未向我幽州求助,没有要粮草,可能是还没来得及吧,可这才奇怪啊,营州那地方,哪可能有养这么多郡兵的粮草?”
王平安和狄仁杰面面相觑,心中都想:“高句丽人这么没有耐性么?如果换做我们去办这种事,至少也要等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时,才要突起发难的,那时长安朝局不稳,外藩叛乱,如此才能得到最大的受益,何必急在一时呢”
王平安问道:“这事怎么应对?”
狄仁杰只感头上冒汗,道:“只好静观其变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我写封信给长安的长孙大人,问问情况吧”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回幽州都督的,另一封是给长孙无忌的,分别送出。
长安。长孙无忌也在看信,不过既不是幽州的信,也不是王平安的信,而是从新罗来的求救奏章。
高句丽发动了战争,入侵新罗,新罗国王向宗主国大唐帝国求救
长孙无忌看着奏章,心想:“如此,局势明白了。高句丽人为什么要扶持李恪,那是因为他们想吞并新罗,而又怕新罗求助大唐,所以才弄出个李恪来,想给大唐弄出点麻烦出来,顾不上他们。嘿,这个计谋倒是还凑合,只是可惜,他们的性子太急了些,发动得太早啦”
他拿了奏章,进入皇宫,打算向皇帝李世民禀报此事。
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被气得吐血
进了皇宫,长孙无忌直入甘露殿,求见皇帝。李世民这段时间精气神儿很足,国事家事都很顺心,大唐帝国的国势蒸蒸日上,而李氏皇族也没什么烦心事,他心情一好,身体自然跟着就好。
很难得地,李世民在殿内写大字,在巨大的书桌上,铺上大纸,他拿着大号的毛笔,每张纸上只写一个字,大大的,墨汁浓浓的。
写完一个“天”字,李世民直起腰来,笑道:“这个字写得如何?”
史忠臣在旁拍手,笑道:“好,皇上您这个字写的好,力透纸背,极有气势,老奴要是猜得不错,您下一字要写‘下’字”
李世民笑道:“让你猜对了,朕下个字可不就要写‘下’这个字么”
正说话间,有小宦官进来,说道:“皇上,长孙大人求见,说有紧急军情,是从新罗送来的告急奏章”
李世民啊了一声,脸上笑容消失,道:“从新罗来的告急奏章?速宣无忌进殿。”
小宦官答应一声,快步退出去了。
李世民扔掉手里的毛笔,自言自语地道:“新罗送来的告急奏章,那就说明是高句丽那边出的事,如果是百济,新罗是不会求救的。”
史忠臣赶紧收拾桌子,小声道:“不知吴王殿下怎么样了,他不是去营州了吗,那里离高句丽很近的。”
李世民嗨了声,道:“营州在高句丽的西边,而新罗在高句丽的东边,东边发生战事,和西边没有什么关系的。”说着话,他坐到了龙榻上。
长孙无忌大步进殿,行礼道:“老臣参见皇上。刚刚尚书省收到新罗送来的国书,是求救的,老臣不敢耽误,立即便给皇上送来了”
史忠臣小跑着过来,把奏章拿过来,转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打开看了眼,便道:“果然不出朕的所料,是高句丽进攻新罗了,那个渊盖苏文还真不消停啊,又给朕找麻烦了。”
新罗送来的告急奏章上说高句丽派兵东进,攻占了新罗的两个城,而新罗派兵拒敌,正在和高句丽兵大战之际,百济却发兵相助高句丽,派兵狠狠咬了新罗一口,导致新罗两面受敌,两面均战败。
长孙无忌道:“皇上,高句丽和百济交好,每当我中原对高句丽用兵时,百济总要从中搀和,以至于高句丽进可攻,退可守,总有回旋余地。老臣以为,应加大对新罗的支持,让新罗去拖住百济,使之无法支援高句丽,这样我大唐才可专心对付高句丽,灭此粪土之国。”
李世民点头道:“这个是当然的,但却也不急,让新罗先和百济高句丽打一打,等打不动时,咱们再派援兵不迟。”
长孙无忌笑道:“皇上圣明,正该如此。说不定不用派兵相助,几场仗打下去,高句丽和百济就会退兵呢,新罗兵还是很能打的,再说如果真的攻到了他们的国都,那还不得拼死抵抗么,一场战事拖个两三个月,很正常的。”
李世民道:“可不是么,我们等着,等到新罗再也支撑不下去时,行围魏救赵之策,从辽东进攻高句丽,高句丽只能从新罗退兵,而新罗对付一个百济,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百济区区小国,不足挂齿。”
长孙无忌点头道:“皇上,您说得太对了,只有这些番邦弱了,才会对我大唐依附得紧密些,如果一旦强了,那麻烦事就多了,如果新罗一直强盛下去,谁知以后会怎么样呢,不可不防。”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是老谋深算之人,他们还真的预料对了,当新罗强大之后,还真的起了妖娥子,但很快便被唐军给镇压了下去,这是后话。
李世民道:“这事不急,等等再说。恪儿那孩子去了营州,一直没有消息回来,他在营州可好,无忌你有他的消息吗,怎地这么久了,这孩子也不写个奏章回来。”
长孙无忌心想:“关于他的消息,怕是过不了几天就能送进京来,但肯定不是好消息。”他道:“没有,吴王去了营州,便如飞鸟入林,杳无音信了。”
李世民摆手道:“无忌,你怎么如此形容,恪儿就算再不懂事,也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举动的,可能是刚到营州,诸事繁多,没来得及写奏章吧。你派人催一催就好,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困难,该帮就要帮,他是你的外甥,你们当和睦相处,让朕省些心。”
“是,皇上说得是,老臣的心胸有些狭窄了。”长孙无忌道,可顿了顿,他又道:“但老臣一直以为,让吴王去营州牵制高句丽,并非是最佳人选,高句丽人阴险狡诈,说不定会对吴王做些什么的。”
李世民皱眉道:“你是说刺杀?这倒是有可能。这样吧,你从京里挑一支卫府劲旅,派去营州保护恪儿,但人数不要太多,以免引起高句丽的恐慌,早早结束对新罗的战事,那样就不好了。”
他既怕儿子在营州有失,又不想让高句丽在对新罗的战争中受损太小,诚不愿战争早早的结束,相反打得时间越久越好,越久对大唐越有利。
第 840 章
恋耽美
第 840 章
狄仁杰接过信,又过了一遍,道:“大哥,照兄弟的估计,是高句丽那边出了变故,所以才会这么着急的。”
王平安嗯了声,道:“吃开河鱼就算了,我们先回府里吧。这位兄弟,请你随我们进城,把事情的经过说明白。”
他转过头,对着王氏夫妇道:“儿子有点急事要处理,就不在这里了,等捞上开河鱼,给我带回去一条就成,咱们熬鱼汤喝。”
王有财和杨氏见王平安并不怎么慌张,便认为事情不大,也就没当回,杨氏道:“成,你先走吧,记得回去先看看孩子。”
王平安答应一声,带着人先回刺史府了。
一进刺史府,王平安立即把那军官带到了书房,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这份军报有无送往长安?”
军官道:“回王刺史的话,当然先送往长安了,而且是比您这份送的还早,但长安比庆州远,估计得明后天才能到。”
狄仁杰问道:“吴王到了营州,他都干了什么,可是把营州的官员撤换了一大批?”
要想控制住营州,当然得把不听话自己的官员都撤换掉,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哪个大唐官员会和李恪同流合污的,和高句丽人勾结,那是灭九族的大罪,谁肯干这种事啊
军官道:“回这位大人的话。吴王到了营州,确是先处理了一批当地官员,把官员都打发回家了,但并未说撤职的事,象别驾和长史他是没权撤换的,只能让他们回家休息几天。”
王平安皱眉道:“不会是因为这种事吧,这可够不上军报,顶多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整治手下,让手下们听话而已。”
军官苦着脸道:“这是头一把火,倒也没什么,可第二把火就要命了。吴王开始征集郡兵,不过才三四日的光景,竟然招募到两千多人,就在末将出发之前,竟然达到了三千,而且还在增加。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啊,营州是久战之地,百姓本就稀少,合州丁壮怕都没有三千多人,他怎么能招募到这么多?”
狄仁杰道:“是不是他养这些郡兵毫不费力?并且还在不停地招募?粮草军饷从何处而来?”
王平安道:“你家都督得知了此事,定是派人去查了,发现新招募的郡兵里,有很多高句丽人,对不对?”
军官立即点头道:“两位大人说得对极,吴王新招募的郡兵里面,全是高句丽人,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了这么多的高句丽人,而且在粮饷上面没有缺口,吴王并未向我幽州求助,没有要粮草,可能是还没来得及吧,可这才奇怪啊,营州那地方,哪可能有养这么多郡兵的粮草?”
王平安和狄仁杰面面相觑,心中都想:“高句丽人这么没有耐性么?如果换做我们去办这种事,至少也要等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时,才要突起发难的,那时长安朝局不稳,外藩叛乱,如此才能得到最大的受益,何必急在一时呢”
王平安问道:“这事怎么应对?”
狄仁杰只感头上冒汗,道:“只好静观其变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我写封信给长安的长孙大人,问问情况吧”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回幽州都督的,另一封是给长孙无忌的,分别送出。
长安。长孙无忌也在看信,不过既不是幽州的信,也不是王平安的信,而是从新罗来的求救奏章。
高句丽发动了战争,入侵新罗,新罗国王向宗主国大唐帝国求救
长孙无忌看着奏章,心想:“如此,局势明白了。高句丽人为什么要扶持李恪,那是因为他们想吞并新罗,而又怕新罗求助大唐,所以才弄出个李恪来,想给大唐弄出点麻烦出来,顾不上他们。嘿,这个计谋倒是还凑合,只是可惜,他们的性子太急了些,发动得太早啦”
他拿了奏章,进入皇宫,打算向皇帝李世民禀报此事。
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被气得吐血
进了皇宫,长孙无忌直入甘露殿,求见皇帝。李世民这段时间精气神儿很足,国事家事都很顺心,大唐帝国的国势蒸蒸日上,而李氏皇族也没什么烦心事,他心情一好,身体自然跟着就好。
很难得地,李世民在殿内写大字,在巨大的书桌上,铺上大纸,他拿着大号的毛笔,每张纸上只写一个字,大大的,墨汁浓浓的。
写完一个“天”字,李世民直起腰来,笑道:“这个字写得如何?”
史忠臣在旁拍手,笑道:“好,皇上您这个字写的好,力透纸背,极有气势,老奴要是猜得不错,您下一字要写‘下’字”
李世民笑道:“让你猜对了,朕下个字可不就要写‘下’这个字么”
正说话间,有小宦官进来,说道:“皇上,长孙大人求见,说有紧急军情,是从新罗送来的告急奏章”
李世民啊了一声,脸上笑容消失,道:“从新罗来的告急奏章?速宣无忌进殿。”
小宦官答应一声,快步退出去了。
李世民扔掉手里的毛笔,自言自语地道:“新罗送来的告急奏章,那就说明是高句丽那边出的事,如果是百济,新罗是不会求救的。”
史忠臣赶紧收拾桌子,小声道:“不知吴王殿下怎么样了,他不是去营州了吗,那里离高句丽很近的。”
李世民嗨了声,道:“营州在高句丽的西边,而新罗在高句丽的东边,东边发生战事,和西边没有什么关系的。”说着话,他坐到了龙榻上。
长孙无忌大步进殿,行礼道:“老臣参见皇上。刚刚尚书省收到新罗送来的国书,是求救的,老臣不敢耽误,立即便给皇上送来了”
史忠臣小跑着过来,把奏章拿过来,转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打开看了眼,便道:“果然不出朕的所料,是高句丽进攻新罗了,那个渊盖苏文还真不消停啊,又给朕找麻烦了。”
新罗送来的告急奏章上说高句丽派兵东进,攻占了新罗的两个城,而新罗派兵拒敌,正在和高句丽兵大战之际,百济却发兵相助高句丽,派兵狠狠咬了新罗一口,导致新罗两面受敌,两面均战败。
长孙无忌道:“皇上,高句丽和百济交好,每当我中原对高句丽用兵时,百济总要从中搀和,以至于高句丽进可攻,退可守,总有回旋余地。老臣以为,应加大对新罗的支持,让新罗去拖住百济,使之无法支援高句丽,这样我大唐才可专心对付高句丽,灭此粪土之国。”
李世民点头道:“这个是当然的,但却也不急,让新罗先和百济高句丽打一打,等打不动时,咱们再派援兵不迟。”
长孙无忌笑道:“皇上圣明,正该如此。说不定不用派兵相助,几场仗打下去,高句丽和百济就会退兵呢,新罗兵还是很能打的,再说如果真的攻到了他们的国都,那还不得拼死抵抗么,一场战事拖个两三个月,很正常的。”
李世民道:“可不是么,我们等着,等到新罗再也支撑不下去时,行围魏救赵之策,从辽东进攻高句丽,高句丽只能从新罗退兵,而新罗对付一个百济,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百济区区小国,不足挂齿。”
长孙无忌点头道:“皇上,您说得太对了,只有这些番邦弱了,才会对我大唐依附得紧密些,如果一旦强了,那麻烦事就多了,如果新罗一直强盛下去,谁知以后会怎么样呢,不可不防。”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是老谋深算之人,他们还真的预料对了,当新罗强大之后,还真的起了妖娥子,但很快便被唐军给镇压了下去,这是后话。
李世民道:“这事不急,等等再说。恪儿那孩子去了营州,一直没有消息回来,他在营州可好,无忌你有他的消息吗,怎地这么久了,这孩子也不写个奏章回来。”
长孙无忌心想:“关于他的消息,怕是过不了几天就能送进京来,但肯定不是好消息。”他道:“没有,吴王去了营州,便如飞鸟入林,杳无音信了。”
李世民摆手道:“无忌,你怎么如此形容,恪儿就算再不懂事,也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举动的,可能是刚到营州,诸事繁多,没来得及写奏章吧。你派人催一催就好,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困难,该帮就要帮,他是你的外甥,你们当和睦相处,让朕省些心。”
“是,皇上说得是,老臣的心胸有些狭窄了。”长孙无忌道,可顿了顿,他又道:“但老臣一直以为,让吴王去营州牵制高句丽,并非是最佳人选,高句丽人阴险狡诈,说不定会对吴王做些什么的。”
李世民皱眉道:“你是说刺杀?这倒是有可能。这样吧,你从京里挑一支卫府劲旅,派去营州保护恪儿,但人数不要太多,以免引起高句丽的恐慌,早早结束对新罗的战事,那样就不好了。”
他既怕儿子在营州有失,又不想让高句丽在对新罗的战争中受损太小,诚不愿战争早早的结束,相反打得时间越久越好,越久对大唐越有利。
第 840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