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陈毅军事文选

正文 第 187 章

    陈毅军事文选 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 187 章

    二十万人,这表现了我们的英勇,也说明了我们战术战斗的蠢笨与落后,伤

    亡很大,否则伤亡是可以减少的。直到现在,我们仍保持北伐时期的战术,

    采用波浪式的集体冲锋。

    (二)我们的战略战役问题表现特别突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绝对

    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全部消灭敌人。即是放开两手,诱敌深入,创造有利时

    机,选择战场,集中兵力,四面包围消灭敌人,以此改善我们的装备,改变

    敌我形势,到一定时机转入反攻。采取这种战略方针,要舍得丢地方,抛出

    空间,争取时间,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壮大自己;以退为进,先退后进,

    逐渐改变敌我的形势。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基本方针和战争全部过程就是本着

    这个原则。如华东战场,我们把敌人诱入山东,一直牵到胶东烟台那个牛角

    尖上。西北战场诱敌进到绥德、葭县[1],冀鲁豫战场也是三进三出[2],敌

    人进到黄河沿岸,甚至渡河攻占大名府[3]。敌人不断占我们地方,他们的有

    生力量也不断被我们消灭。他们每进一步,占领我们一个城镇,必须付出几

    个旅的代价,反复如此。这中间是有矛盾的。但到一定的程度,敌人后方空

    虚,进攻不得不停止了,我们跳过来了,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进入反攻,

    敌人便处于被动,掉在我们反攻大军的后面。整个战争过程就是出让地区与

    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敌我思想斗争也就是这一问题。战争的复杂奇妙为古今

    中外所未有。

    这是个新问题,但也是个老问题,我党二十多年来进行武装斗争就是这

    个问题。在苏维埃内战初期,井冈山时期,这个战略思想就开始形成了,就

    有了一个草稿,一个大概的轮廓。在北伐时期与今天不同,北伐时是一往直

    前,没有后退的。北伐军一直前进,北洋军阀一直垮下去,因为当时敌我形

    势不同,北洋军阀非常腐朽,北伐军异常精锐,能够一往直前,北洋军阀兵

    败如山倒。大革命失败后,我们以农村条件和有新式武装、依托城市的敌人

    作战,就出现了这个战略方针。敌人进攻,我们后退,再进再退,必要时我

    们退出井冈山,另建立根据地。因为敌人是强大的,有现代化的武器,又依

    据城市,经济力量比我们强,我们革命军队是处在农村,由工农和一部分革

    命知识分子组成,没有正式军队,也不懂军事,见敌人就打,硬碰硬非失败

    不可,敌人恰恰希望我们这样做。敌人集中又有准备,我们先让他扑了个空,

    使他们精神松懈了,防备不周,如能打则打,不能打时,让敌人再进,又扑

    了空,精神更加松懈了,造成我们有利条件,我们即可将他消灭,壮大自己,

    又削弱敌人,这样我们“胖”了,敌人“瘦”了。毛主席以十六个字概括这

    种战略思想,即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一年

    来自卫战争并没有出这个范围。敌人进攻是因他强大,我们不能和他硬拼,

    不明敌情是不能乱砍刀的,一定得往后退。敌驻我就乱打冷枪、摸哨、破路,

    使敌人不舒服,精神疲乏。敌疲劳了,我们休息好就打他。敌退我们就追击,

    收复失地,打开新地区。这种战略方针,主要是研究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赚

    钱就来,蚀本就不干,最后才可消灭敌人。这是中国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的唯一办法。研究了苏维埃内战时期广西、赣东北、湘赣红军的经验,

    一般的规律就是如此。广东海陆丰不照这个规律,虽然那里的农民条件很好,

    还有南昌起义及广州起义的部分军队参加,但是最后还是垮台了,失败得最

    惨,就是因为打硬仗,不愿离开海陆丰一步,当时他们认为见了反革命不打

    就是机会主义。这在政治上表现为地方主义。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武装斗争,

    当敌人进攻到非要离开根据地不可时,井冈山可以不要,另去开辟根据地,

    保持有生力量,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叫做“后发制人”,准备好后再

    打,是与历来旧军事思想“先发制人”不同的。

    长沙战役后,一九三○年到一九三一年,江西苏区大规模的内战“围剿”

    与反“围剿”,使这一战略内容更丰富了,原则更扩大了。那时提出“放开

    两手,诱敌深入”,即不怕苏区被敌人占领,不怕坛坛罐罐被打烂,使敌人

    深入以后,再聚歼他一部分,结果是国民党军之张辉瓒、蒋鼎文、毛炳文、

    第 187 章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