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 名士

正文 第30节

    名士 作者:雾十

    第30节

    “呵,他活该。”比起楚王,卫玠还是更讨厌广陵王一些。别以为他不知道广陵王私下里一直把他姐看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脸可够大的。

    卫玠住进宫里之后,卫姐和栆哥的信就没那么好送进来了,但是也会有,只是时间上要更慢一些而已,并且需要经过审查,指不定被多少人看过。幸好只是家书,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卫姐和栆哥初到任上没多久,就遇到了晋武帝驾崩,纵使别人想整什么幺蛾子,也不太有那个作案条件,短期内来看是一切都好。

    栆哥因为知道卫玠如今的住宿情况,来信也变得中规中矩,没把他卫仲宝特别八卦的一面展现在众人眼前。

    不过,耐不住寂寞的他,还是用暗语隐晦的问了卫玠一下,广陵王怎么还在外面蹦跶。

    卫玠很纳闷,他哥怎么能这么八卦?都远离京城了,这些事儿到底是谁告诉他的?!不过,腹诽归腹诽,在回信里,卫玠也隐晦的回了栆哥,阿翁心里有数。

    广陵王并没有在楚王被审判的时候一并问责。这倒不是卫家弄不死他,又或者是忘记了他,而是卫老爷子发现拿这货钓鱼,真是太td管用了!

    之前在调查广陵王与楚王勾结的时候,卫家派出去调查的人意外的发现,和广陵王私下有联系的并不止楚王一个。也不知道是广陵王自己勾搭的,还是人人都想利用一下人蠢又好骗的广陵王,广陵王的人脉比卫老爷子想象的还要广一些。

    卫老爷子都不需要怎么试探谁有野心,又或者谁近期内就准备动手,单只看谁接触了广陵王就可以摸到不少消息。

    所以,广陵王就这样“幸运”的没有被楚王抖出来。

    楚王一开始还想提醒广陵王这里面有问题,结果蠢货广陵王害怕楚王最终还是会把他给供出来,主动作死,跑去楚王府,拿楚王世子威胁了一通被软禁起来的楚王。

    楚王:……麻痹的,老子倒是要看看日后你会怎么死!

    楚王长这么大,还没被谁如此威胁过。他怒极反笑,假装答应下了广陵王的要求,并把提醒他注意卫瓘的话变成了:“我学过一些医术,那日在殿下见羊皇后,也不知道她自己发现没有,她好像怀孕了,应该是在父皇驾崩之前有的,再多一段日子,这孩子可就要稳住了。殿下您要小心啊,这是来自叔叔我最后的‘善意’。”

    楚王和他的幕僚岐盛学的一样善于挑拨人,他对囚禁了他的晋惠帝没好感,对广陵王也没好感,索性就开始了继续挑拨,想看他们两败俱伤,痛不欲生的表情。

    顺便一说,岐盛因为楚王的事儿,已接□□脆利索的弄死了。这个很好理解,对于皇家来说,主子犯错,永远都不可能是主子真的错了,而是身边的人教坏了他们。不管主子会不会死,这些身边出坏主意的人肯定必须死。

    贾谧倒是因为帮着楚王世子而躲过一劫,如今正在继续帮着楚王世子,好比小心翼翼的掩盖了他们做过什么之类的。楚王虽然被软禁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是一个不小心让他知道他是被他儿子给坑了,他肯定也不会让楚王世子好过的。贾谧为了自己能好好活下去,也会尽力帮着楚王世子,彻底扫清一切证据。

    这边听了楚王话的广陵王,立时就慌了,他和他阿娘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皇后有孕,嫡子还会远吗?

    有了嫡子,他广陵王又算什么?

    广陵王走了没多久,汝南王就来到了。

    汝南王单纯就是来嘚瑟的,他大概是所有人里最恨楚王的了,也是觉得宗正府判的太轻的人。但是没办法,他要在新帝面前卖好,知道新帝是个对自家人心善的,便不能显得自己太暴虐。所以,汝南王选择了软禁楚王,然后用三天两头的来刺激楚王作为消遣。

    “大侄孙,你说你辛苦谋算为的是什么?不外乎我屁股下面的这个位置,但是你猜怎么着?”

    楚王看着他得意忘形的叔公嗤笑,心想着日后有你哭的时候,嘴上也乐于配合,想多从汝南王口中听到更多外面的消息:“怎么着?你依旧坐的好好的?”

    “错错错,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说了又有什么意思呢?”汝南王摇头晃脑,环胸,终于不卖官司,扔下了重磅炸弹,“你辛苦谋划,没得到的东西,有人请辞了。你说你要是能等个几个月,对方一请辞,你不就顺理成章上位了?何苦有今时今日。”

    本来好好坐在那里的楚王,一下站了起来,面目狰狞的看着门外的汝南王:“你说谁请辞了?”

    他辛苦谋划,想要却没得到的东西,原来只需要等几个月,就有人主动放弃,他就可以得到了?

    “不管是谁,你现在也得不到了,不是吗?”汝南王快意极了,他来刺激楚王的目的终于到达了。

    然后,汝南王就笑着离开了王府。

    没告诉楚王想知道的答案,他当然是故意的,他憋死他个小兔崽子!

    作者有话要说:  另外一个八王很快就要出场啦~

    ☆、第111章 古代一百零一十一点都不友好:

    辅政大臣谁请辞了?

    这个问题其实挺好猜的。毕竟辅政大臣一共就四个。

    汝南王:刚刚大仇得报,肯定不会主动辞职,除非他疯了;

    王济:作为西晋第一蛇精病,他倒是有可能干得出来这种抽风的事情,但王家和他老婆常山公主肯定不会同意他当甩手掌柜的,所以不太可能是他。

    卫瓘:在卫家的下一代还没有办法顶上来的时候,卫老爷子哪怕再年迈,也会坚持下去;

    所以,只剩下最后一个人选了——王戎。

    是的,王戎正是第四位辅政大臣,他的请辞既在情理之中,又在众人的意料之外。这位年少时,和另外六个基友组队出道,弄了个红透魏晋半边天的偶像组合——竹林时代,额,不对,是竹林七贤的名士,其实一直都是个让人看不透的人。

    最起码对于卫玠来说是这样,因为他所了解的王戎形象,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

    卫玠对王戎的第一印象是,王济总爱夸他的那句,我妹子似王戎早慧。

    王济这话的重点肯定是在夸卫玠的,但顺便也是在无形中捧了王戎的,王济骄傲又毒舌,嫌少有能真正折服他的人,而王戎很显然便是这个很少里的一员。

    后来,卫玠无意中听过王戎夸王济是“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简单来说就是,王戎觉得王济如瑶林琼树那样出众。

    卫玠表示:两个中老年大叔这些互夸,这的不害臊吗?

    再后来,卫玠从拓跋六修口中知道了王戎夸人的基本套路,也就知道了这不是王戎和王济夸张,夸起人来不要命,而是这个年头的文人夸人都是这种夸张范儿的,什么词儿好,就往上堆砌什么,习惯了,也就不会觉得脸红了。

    好比王戎夸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夸“荀勖”是“谓裴頠拙于用长,荀勖工于用短,陈道宁纟畟纟畟(谡谡)如束长竿”。

    哪怕见到一个酒垆(酒店、酒肆)追忆往昔,说话的风格都是“今日视之虽近,邈若山河”。

    讲真,在流行四六骈文的年代里,卫玠真的是长了不少见识,原来夸人还能这么夸。

    咳,卫玠对王戎的第二印象,是王戎和卫玠已故的二姨夫和峤一样,以抠门出名。就是那个卖李还要钻了核的,生怕别人栽种出好李,让他家的李没路可走。(……)

    但紧接着,因为王济与和峤的砍李树事件,卫玠对王戎却又有了翻天覆地的新认知——孝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的典故尤言在耳,卫玠自己也真真切切经历了只因为王氏和王戎的母亲交好,吝啬如斯的王戎就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送上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李园,帮着王家和王济解围。

    与王衍、王戎真的结识之后,卫玠又发现,王戎真不愧是竹林七贤,谈吐幽默,清赏简要,足以对得起他被历史书记载了一笔又一笔的文坛大咖的身份。

    竹林七贤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这就是七个避世的高人。

    但其实竹林七贤虽然都好玄学,但在政治倾向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好比嵇康和阮籍就是最符合大众印象的那种,他们始终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放弃礼教,返璞归真),对被司马集团所控制下的魏朝,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无论你征召我多少次,都对不起了,大爷我就是对那些功名利禄没兴趣。

    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则主张自然与名教合一,在嵇康一曲广陵散自此终结血洒刑场后,向秀选择了被迫出仕;阮咸也选择了出仕,却和向秀一样,不为晋武帝所重用;

    山涛四十岁的时候选择出仕,投靠了司马师,一路扶摇直上,位极人臣,可惜,司马师大业未成就病死了;唯有王戎,历经几朝,在风雨飘摇中,地位始终超然,他也是竹林七贤中活的最长的,七贤的子孙后代在他和山涛的帮助下,都不至于混的特别惨。

    卫玠想起他曾听过的有文人对王戎的不屑,觉得竹林七贤中就王戎功利心最重,又贪财吝啬,实在是堕了竹林七贤的名声。

    但卫玠看到的却是,潇洒走完人生路的阮籍和嵇康等人的子孙后代,都是王戎和山涛在照拂。

    嵇康虽然是因为得罪了钟会被构陷而死,但他死时确确实实是背负着罪名的,他的儿子嵇绍当时还是个孩子,他将嵇绍托付给了山涛,山涛对嵇绍视若亲子,真的抚养嵇绍长大成才,于是有了“嵇绍不孤”的成语典故。

    但是山涛也早早的去世了,历史上嵇绍能以罪臣之子的身份,混到晋惠帝身边当侍郎,走的能是谁的路子呢?只能是王戎的。

    在这个平行世界,也是在王戎和卫瓘的帮忙,才成全了嵇绍的今时今日。

    卫玠实在是不能理解那些背后说王戎不是的人的想法。

    在卫玠看来,谁也没有立场去说竹林七贤当年的分道扬镳孰对孰错,嵇康、阮籍成全了他们心中的高义,王戎、山涛则照顾了所有人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不至于没有活路。

    只能说是不同性格的不同活法,他们都活的挺开心,这才是真正的竹林七炫,顺着本心而为,并没有对错。

    而就在卫玠觉得他已经足够了解王戎的时候,王戎却急流勇退,请辞了。

    这不仅仅是这个平行世界的王戎的独特选择,在真正的历史上,王戎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他不理世事、寄情于山水的时间,要比平行世界的时间早上近十年,并且,他也没能悠闲多少时间,便在晋武帝死后,再一次被朝廷征兆,又因为女婿裴頠被赵王所害有过短暂的被罢免期,再然后又重新起复……在宦海起起伏伏。

    所以,在如今这个情况下,王戎请辞,卫玠和所有人一样,先是觉得不可思议,后再联想了一下历史,就又觉得也没那么值得惊讶了,确实是像王戎能干的出来的事情。

    只不过历史上,王戎的避世,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觉得国将大乱。如今呢?还是因为他对这个国家不算看好吗?

    卫老爷子有白话版《晋书》这个作弊器,也熟知王戎的套路,当即便下了拜帖,亲自登门求问。

    王戎却给出了令卫瓘十分意外的回答:“若我不退,谁来替伯玉(卫瓘的字)钓鱼?”

    “恩?”卫老爷子心中一怔。

    “有广陵王这个饵,还是不够重,唯有能真正给出让他们心动的位置,那些隐藏在暗涌下的黑手,才会真正现出原形啊。”

    王戎因为广陵王当年批发玉佩的事情,对广陵王各种看不上,兼之想看他倒霉,就对广陵王多加关注了一些,也就自然而然的看出了卫瓘的打算。他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下定决心要帮卫瓘一把。辅政之臣的位置,对于无论野心是仅止步于辅政之臣,还是想要借辅政之臣为跳板所求更多的人来说,都足够重要了。哪怕明知道这是个坑,也会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那种重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卫瓘也懂了王戎的意思。

    纵使卫瓘计策再多,面对那些混不吝手握重兵的王爷,又能如何呢?一力降十会,若对方学历史上的楚王和清河王那样,直接先灭了卫家满门,卫老爷子也是没辙的。哪怕如今他们手上也有身为大将军的王济的兵马,有了一拼之力,但卫老爷子主观上还是不太想兵戎相见,导致生灵涂炭。

    所以,王戎给出的办法才是最合适的,用一块实实在在的肥肉,引得这些王爷们先自相残杀,内耗一番。然后卫瓘才好浑水摸鱼。

    若一开始按照卫瓘的计策,只以广陵王为饵,不是不可以,但要费事儿很多,还加大了风险。

    “若不是知道朝中还有一个你,能把握好这个度,我是断然不会请辞的。”王戎对卫瓘直言不讳,因为卫玠,王戎和卫瓘私下里的关系要比历史上好很多,“只有你能懂我,并且能把它做到最好。”

    卫瓘张了张口,准备说些什么。

    王戎却先一步猜到了他想要说什么,直接打断他道:“若你请辞,我却是断然是没有办法做到你能做到的份儿上的。你是知道我的性格的,我胆小,说不定在强压下会撒手不管,我真的干的出来的。我与你不同,你从一开始追随的就是司马家,而我只是没有办法下的选择,我对司马家一直有心结。”

    司马家害死了王戎的至交好友嵇康,虽然只是间接伤害,却已经够王戎记司马家一辈子了。他能尽心辅佐到这一步,也不过是为了王家和至交好友的孩子而已。

    “所以,我退。请不要再劝我了。我认识的卫伯玉可不是不懂得何为壮士断腕的人。”

    “待清理了朝中弊病,必请濬冲(王戎的字)归朝。”卫瓘郑重其事的许下重诺。

    王戎却再一次拒绝了:“我更愿意寄情于山水。”嵇绍已经成长为足以接过王戎照拂后代重任的人了,他退的很安心。

    “我会替你照拂后代。”卫瓘是为王戎做些事什么,总觉得不安心。

    这一次王戎没再拒绝,只言:“恨没能与君早结识。”

    “如今尤不晚。”

    “对,不晚,不晚,当浮一大白。”

    作者有话要说:  注1:王戎文中夸王济的话,其实是用来夸王衍的,但是,咳,蠢作者设计大纲的时候有写王戎也夸过王济的,但如今实在是找不到原文了,so,借用一下,希望亲亲们能够不要介意。

    注2:文中王戎对司马家复杂的感觉是作者胡乱揣测的,请勿当真。

    ☆、第112章 古代一百零一十二点都不友好:

    王戎提出请辞的时候,朝臣虽然惊讶,却还没有太大的波动。

    直至王戎真的退了,才算是正儿八经的震惊朝野。

    不少大臣脸上都挂着“王戎竟然真的退了”的不可思议,已经到手的辅政之位说不要就不要?陛下竟然也真的同意了……这是几个意思?陛下已经坐不住要限制大臣手上的权利?那为什么要从王戎开刀?难得不应该是从汝南王那种好欺负的开始吗?咳,如今的朝政时局真是神秘莫测啊,皇会玩,我们不懂。

    晋惠帝:“恩?玩什么?上朝什么的,朕已经不想玩了,太累。”

    幸好上朝不是天天上,要不然晋惠帝就真的要罢工了。晋惠帝私下里和他的皇后抱怨了好久,当皇帝还不如当太子,最起码太子不用经常去上朝。

    “……”羊皇后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其实太子也需要上朝,只是你爹当初怕你丢人,才特别允许了你只需要偶尔上朝。

    “当皇帝每天还要那么辛苦的盖章,也好累啊。”晋惠帝继续抱怨。

    “……”羊皇后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她丈夫只是当个橡皮图章,盖一下就完事,真正皇帝需要操心的可不只是盖,还需要看和思考,把握天下大事。晋惠帝有忠心耿耿的嵇绍帮他解决这些,已经是皇帝中十分幸福的那一个了。既不用自己干活,还不用担心嵇绍会糊弄他,或者是生出什么歹心。

    晋惠帝把曲面桌上的东西一推,耍赖一样的趴在桌上,两手伸直,无所事事的耷拉着,对皇后表示:“可不可以不当皇帝,当回太子啊。”

    这一次羊皇后终于有的说了:“不可以!”事实上,卫瓘等老臣为了保住晋惠帝的皇位,正在绞尽脑汁、呕心沥血。

    “qaq你凶朕!”晋惠帝觉得这个日子没办法过了。

    羊皇后也是一愣,因为她也是自己开口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语气竟然那么冷硬,她从未有过这样,不管心里再怎么着急生气,她的语气也一直是柔软无害的,这是她的伪装,也是她的保护色,这还是第一次她的脾气不受自己控制。

    但莫名的,羊皇后不想再学嵇绍、卫玠他们那样,总是顺着晋惠帝说话,她觉得即便是哄孩子,也应该是萝卜加大棒,不能总是一味的迁就。

    “那你说我为什么要凶你?”

    “……因为我做的不好?”晋惠帝才是真正没什么脾气的那一个,要不然以前贾南风和杨继后那么对他,他早就炸了,可是他没有,因为他根本不会生气,即便很生气,睡一觉也就忘记了。如今皇后这么和他说话,他的第一反应也是自己做错了。

    “那你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啊?”羊皇后循循善诱。

    晋惠帝卡壳了,他是真的不知道,只能老老实实的摇摇头,还怕皇后继续生气,道:“你别生气,你说,我改,不对,是朕改。”

    羊皇后哭笑不得,也终于破功,揉了揉丈夫的头,大概是老天对晋惠帝的补偿,给了他孩童一样的智商,也就给了他孩童一样可爱的脸,明明已经是一个二十岁男人的爹了,他圆圆的脸却还嫩的像是他儿子的儿子,让与他亲近的人真是拿他没辙。

    “当皇帝是只能上,不能下的。你明白吗?全天下只有这个位置不能让。”

    “为什么?”

    “因为、因为全天下都想要它。延祖、卫司空、王将军他们那么努力的想要帮你保住它,你怎么能反而先自己说不要了呢?你这让那些为你一直在努力的人,该多伤心啊。”

    “大家都想要,那难道不应该让给大家吗?”从小什么都不缺的晋惠帝,并没有养成多少竞争意识。

    “但是,只有这一个,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是、像是卫小娘。别人跟你要他,你会给吗?”

    “不给!”

    “也好比延祖,别人跟你要他,你会给吗?”

    “不要不要!”

    “所以咯,皇位对于您也是这样重要的存在啊。您有了皇位,才能保护卫小娘和延祖不被别人抢走。”

    “也不让别人把青容抢走!”晋惠帝握拳。

    羊皇后一愣,脸上的笑容就怎么都压不住了,眼泪说来就来,她最近的脾气真的很不对劲儿。

    “你别哭啊qaq朕哪里又做错了吗?”

    “没有,妾只是有些感动。”

    “感动就要哭吗?”晋惠帝用看外星生物的看着自己的皇后,心里叹了句,女人真的好难懂,比每天上朝的那些大臣说的话还要难懂。

    但是没有办法啊,她是他的皇后,他不会嫌弃她难懂哒!

    其实,虽然晋惠帝嘴上抱怨上当皇帝好累,不过那更多的是一种下意识的撒娇,想要关心他的人更关心他,看到他的努力。那么累了,他也把他们教他的东西完成的很好。好比王戎请辞的时候他的表现就很棒的。

    与王戎三请三不允后,晋惠帝这才一脸“沉痛”的同意了王戎的告老,“痛失”国家栋梁的一天,晋惠帝甚至有些食欲不振。

    让大臣们真正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高深莫测又不失关怀的明主。

    食欲不振这个不是嵇绍和卫玠教的,只是,咳,晋惠帝有些牙疼而已。当了皇帝之后,果然点心还是偷偷吃的太多了。

    而在牙疼方面,晋惠帝和王济特别的有共同语言,三天两头就要召王济这个姑父入殿详谈。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朝廷要有什么军事行动,各种小心翼翼,不敢轻举妄动。实则,只是两个牙痛病顽固患者之间在做心与心的交流而已。

    王济:……总觉得沟通牙齿的保健与保护这种事情,太跌我西晋第一蛇精病的面子了,嘤嘤嘤。

    至于王戎的请辞,晋惠帝其实根本没理解那是什么意思,他只懂了“寄情于山水”这句话,说白了就是不工作,出去玩嘛。为此,晋惠帝还长吁短叹的羡慕了一番。

    “朕也想出去玩。”

    嵇绍和羊皇后都读懂了晋惠帝的潜台词,但是没有人搭理他,短期内谁都别想出宫,没看卫玠都老实了嘛。

    说起来,卫玠为什么可以耐得住宫中寂寞呢?

    羊皇后看向嵇绍。

    嵇绍耸肩,别问他,他也好奇卫玠这么半大个孩子,是怎么做到整日坐着不动的,貌似他看见卫玠的时候,不是在弹琴下棋,就是在看书做功课,再不然也是陪着晋惠帝玩,耐心到不可思议。

    说起下棋,这也是嵇绍觉得卫玠很厉害的一个点,卫玠很喜欢自己和自己下棋,并且下棋的路数真的能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一个是杀伐果断、锐意进取,丝毫没有卫玠往日里给人的形象。

    另外一个则就是标准的卫玠形象了,看上去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绵软无害,可一待大刀完备,那就是再标准不过的斩龙刀,任你如何小心部署、耐心设伏,对他都是通通毫无乱用的。

    所以,哪怕是自己和自己下棋,卫玠的棋面也总是斗的不可开交。

    让人实在是搞不懂他小小年纪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入宫面圣,却在凉亭偶遇卫玠的淮南王,也觉得卫玠这小孩有点不可思议。就那么坐在凉亭上发呆,一呆半个时辰都不带换动作的。

    淮南王怎么知道卫玠呆了半个时辰的?

    因为他就在旁边看了半个时辰啊。

    “……”这也是个够无聊的王爷,不亏是奇葩遍地走的司马家的产物。

    卫玠其实并没有在发呆,他在和拓跋六修交流。和拓跋六修在一起很多年,卫玠已经熟练掌握了一套在室外也能流畅自如和拓跋六修交流却不怕被发现的本事,外人顶多会觉得卫玠在发呆,淮南王看到的正是这个场景。

    拓跋六修和祭巫的互相试探,在经过多日多方的努力后,终于有了些眉目,他们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勉强认定了对方的身份。

    【身份?什么身份?】卫玠不解。

    拓跋六修觉得是时候告诉卫玠更多关于他的事情了:【你知道我的父亲为什么不喜欢我吗?】

    【你父亲不喜欢你?】卫玠不知道的东西有很多。

    【……】拓跋六修只能从头讲起,【我的父亲叫拓跋猗卢,是鲜卑族索头部的首领,你们汉人喜欢管我们叫拓跋鲜卑,但其实我们自己管自己叫索头部。】

    【好奇怪的名字。】卫玠这话其实已经很委婉了。

    【这也是后来南方士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索头虏()。】拓跋六修说起这些的时候,表情总是淡淡的,说不清他到底是介意还是不介意。

    卫玠觉得拓跋六修应该还是介意的,所以在不必要的时候,他一般都会尽量用少数民族这个词来指代,而不是顺应大背景下的叫法——胡人。哪怕很多洛漂(类似于北漂)的少数民族也会用胡人来称呼自己。

    【我父亲是拓跋力微的孙子,拓跋猗迤的胞弟。】

    【拓跋力微我知道。】卫玠说完就闭上了嘴巴,因为他发现了一处很不妥的地方,拓跋力微和卫老爷子其实是有杀子之仇的,王济当年给卫玠科普过,那还是卫老爷子在做幽州刺史的时候的事情,卫老爷子用计,让拓跋力微听信谗言,杀害了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

    【是我的祖父。】拓跋六修对这段历史其实要比卫玠更熟悉。

    【抱歉。】卫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为什么突然感觉他和拓跋六修之间变得很狗血?他的爷爷使计让拓跋六修的曾爷爷杀了他的爷爷。

    【我对这个祖父没什么印象,唯一的印象是来自我母亲对他的咒骂,他在洛京为质多年,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很不喜欢我那个性格彪悍的母亲,一直希望我父亲能废了她,另娶个汉人为妻。我母亲觉得他死的正好。所以你不用抱歉,我更站在我母亲一边。】

    【哦。】

    【我父亲很显然更站在他父亲那边,索头部的继承权一直很混乱,父死子继,兄死弟继,我的祖父早早死了,继位的便不算我的父亲和伯父,而是叔祖。拓跋悉鹿、拓跋绰相继继位,甚至是我父亲的异母弟拓跋弗也继了位,然后很快死了。然后又是我的叔祖拓跋禄官继位,他将索头部一分为三,自己住在上谷以北,率领东部,父亲和伯父分率中、西两部,我父亲住在定襄的盛乐。】也就是拓跋六修一直想带卫玠去看的地方。

    那里水草丰美,天高云淡。虽然有着拓跋六修最血腥的回忆,却也有着他整个童年。这些复杂的过去,组合成了如今矛盾的拓跋六修,面容坚毅,却有一颗柔软的心。

    【好像说了很多废话。】拓跋六修回忆着回忆着就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他貌似跑题很久了。

    【我喜欢听。】卫玠听的真的很开心,觉得这是进一步了解拓跋六修的好机会,拓跋六修真的很少讲他的家人,卫玠也从未强迫拓跋六修讲过。但只要拓跋六修乐意讲,卫玠就很乐意听。对比了一下拓跋六修家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戚关系,卫玠必须承认,卫家真的已经算是人口简单的家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才发现自己昨天把壮士断腕写成壮士割腕了,马丹,被自己蠢哭了

    大姨妈掉智商啊qaq

    ☆、第113章 古代一百零一十三点都不友好:

    见卫玠对他的家史感兴趣,拓跋六修就继续讲了下去。

    索头部很对得起“鲜卑族里最强大的一支”这个称号,在拓跋六修的叔祖将索头部一分为三的时候,索头部就已经拥有了骑兵四十余万。

    哪怕索头部搞内部分裂,也并没有大伤元气,反而在三个不同性格的首领的带领下,开始了突飞猛进的版图扩张。

    其中尤以拓跋六修的伯父拓跋猗(yi)迤(yi,两个yi,没看错,这位伯父的名字是个萌萌哒叠字音)最为出彩,任用汉人为官,允许晋人迁移,与晋朝交好,病率军往西征服了二十余个部落,进一步扩大了拓跋鲜卑的威名。

    拓跋六修的父亲拓跋猗卢也不差,拓跋猗卢善用兵,曾出兵并州,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很多部落,都赶到了云中、五原等地。后又西渡黄河,攻打并打败过匈奴和乌桓的不少部落。他兄长拓跋猗迤愿意用汉人为官,就是因为他的劝说。与晋朝划定了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至长城夹道立碑,分界而治的政治格局,并在短短五年间,收服了三十多个西方小国。(改编自度娘)

    这对兄弟俩在北魏立国后,依次被追封为桓皇帝和穆皇帝。

    从“恒”、“穆”这两个谥号里,足可以看出来后世对他们当世功绩的肯定。

    【谥号还有讲究?】卫玠对此是比较茫然的,他只知道一般的开国之君会被称为□□,宋□□赵匡胤,元□□铁木真,明□□朱元璋之类的。

    【你说的那个是庙号。一个皇帝大致会有三种叫法,谥号、庙号和年号。晋武帝的谥号是武皇帝,庙号是世祖,年号太多我就不举例了,史书上比较倾向于称他为晋武帝。

    【谥号是一个人死之后,后人给予他生平的评价。不止帝王有,名臣也有,你祖父的谥号就是“成”,曾祖父是“敬”,都是很好的词。简单点来说,谥号分褒贬,复杂点就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哀、幽之类的,一看就是贬义词,不用多说;晋惠帝虽然是个傻子,但他的“惠”却是不上不下的平谥,代表他比较平庸,没什么政绩;恒、穆则是褒义词,是美谥。

    【以我父亲的穆来说,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贤德信修曰穆;德政应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肃和曰穆;圣敬有仪曰穆;粹德深远曰穆;肃容持敬曰穆;容仪肃敬曰穆。

    【你可以理解为,我父亲是个在后世眼中,相当厉害的首领。

    【但对于我和我母亲来说,他既不是个好父亲,也不是个好丈夫。他娶她为妻,结两族之好,发誓会一辈子爱她。结果,没过几年,结婚的誓言尤言在耳,他却已经又有了“心爱”的人。】

    从一开始,拓跋猗卢对正妻存的就是利用之心,他喜欢她娘家的牛马,喜欢她娘家能够提供的骑马壮士,他喜欢她娘家的一切,除了她。

    但这还不是最悲哀的。

    最悲哀的是,拓跋六修的母亲,在明知道她的丈夫不是个东西,甚至最后为了让他心爱的小儿子上位,而毅然决然的废了她之后,她依旧爱着他。

    说句实话,卫玠不太理解这种想法,他更倾向于君既无情我便休。

    【我也不理解,但我大概知道为什么。】

    拓跋六修的伯父和父亲,在历史记载里,都有一句容貌俊美的形容词。允文允武,又长得好看,还是部落首领,这样的人设,在特别爱美的魏晋时期,自然招人喜欢。

    拓跋六修不是说“因为他母亲爱他的父亲,所以他父亲就必须也爱他的母亲”,但至少在他的母亲为了他的父亲付出那么多之后,他父亲应该给予他母亲最基本的正妻尊重,而不是说废就废,仅仅是为了扶妾的儿子上位。

    小时候拓跋六修因为长的“丑”的问题,总有些自卑,觉得他一点都不像他爹的儿子,怪不得他爹不喜欢他。

    长大后,拓跋六修却反而很庆幸,他一点都不想像他爹,无论是在容貌还是私德上,他都不想和他一样。那是一个自私到不可思议的男人,大概是一代天骄的日子过的太长了,让他得意忘形,看不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拓跋猗卢的那些功绩里,有多少是拓跋六修母亲的家族帮他完成的?又有多少是年幼的拓跋六修匹马上阵为他攻城略地拿下的?他通通都忘记了。

    拓跋猗卢只记得在叔父和兄长死后,他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三部,成为了真正的索头部首领。英雄暮年,他老了,糊涂了,想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以为整个部落就可以这样任他肆意妄为。

    于是,拓跋六修亲手杀了他,让他明白了他的那份自大到底有多么愚蠢。

    当然,拓跋六修也很快就死在了自己的弟弟手上,一报还一报,报应不爽。

    这些过去如走马灯一般快速的从拓跋六修脑海里划过,嘴上却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与卫玠说。他和他父亲之间早已经没有了什么亲情,只剩下了利益之争下图穷匕见的你死我活,很难看、很丑陋,他杀了他的父亲不是因为什么你为什么从小就不喜欢我这个长子,而是若他不动手,那么死的就是他了。

    拓跋六修和卫玠就这么讲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淮南王也就这么看了半个时辰。

    实在是有些煞风景,拓跋六修愿意告诉卫玠这些过去,也愿意去相信卫玠,但他不想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讲下去,这毕竟是一件十分私密、几乎可以说是剖开拓跋六修整个人给卫玠看的事情。

    卫玠虽然不知道拓跋六修到底准备告诉他什么,却也是赞同拓跋六修不想有外人在场的心情。

    所以,卫玠很是不耐的皱眉,走下凉亭,没办法再假装没看见淮南王,上前行礼,希望早早的打发了这个年轻的王爷。

    如今站在凉亭下面的是淮南王,不是叔公汝南王。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那个淮南,晋惠帝的弟弟,一个生母是夫人,在晋武帝生前,却混的还不如楚王这个美人之子好的惨烈王爷。

    八王之乱淮南王明明也参与了,却都没能排上号的那种惨烈。

    楚王入京时,怕自己势单力薄,特意威胁,带上了淮南王这个小伙伴壮胆。结果……楚王就被这个平时不吭不响的弟弟,在关键时刻坑的挺惨。

    淮南王也因此终于进入了朝臣的视野,赞其性格沉静刚毅,是个做大事的料。

    卫玠对淮南王没什么感觉,秉承着一贯不与皇子王爷交好的原则,一直视淮南王为无物,只希望淮南王能早点走人,好让他和拓跋六修继续过清净的世界。

    淮南王……却并不想走。

    一是如今他皇兄有事,暂时不会传召他,他闲着也是闲着。

    二是淮南王也有一个司马家的通病,喜欢亲近长得好看的人。这点不管是从晋武帝还是晋惠帝身上,都有不少史料能够证实。

    淮南王也没例外。他之前被压抑的久了,一直不太敢表露心中所好,如今没了楚王,他才慢慢显了出来,对卫玠这种注定会成为全国第一美人的人,根本没有抵抗力。他倒也不打算对卫玠做什么,就是、就是忍不住的想亲近一二。

    过于出色的外貌是卫玠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总是容易招惹狂蜂浪蝶,赶都赶不走。

    卫玠的不耐烦表现的很明显。

    淮南王却觉得美人连生气都生的这么好看,没话找话他也要赖在这里!

    卫玠想报警,这里有个恋!童!癖!

    最终,还是拓跋六修帮卫玠化劣势为优势,让卫玠趁势从淮南王口中问到了很多其他王爷的动静。楚王早早的退场,历史已经被该的面目全非,卫玠等人反而要更加小心,指不定哪里就有人会意外的半路杀出。

    其中最需要提防的,便是赵王司马伦。

    这位赵王和汝南王一样,都是晋惠帝的叔祖。但是赵王和汝南王不一样的是,汝南王当个辅政大臣就已经知足了,赵王却从一开始就瞄准的是皇位,一点身为叔祖的样子都没有,并不觉得自己和侄孙抢位置有什么不妥,野心大到没朋友,执政的能力却……

    【好事没有他,坏事准有他。自以为聪明,其实也没什么脑子,全部倚仗着身边的奸臣孙秀在为非作歹,让司马家的天下差点变成了孙秀的天下。】

    拓跋六修给卫玠举了个简单的例子。

    石崇与绿珠。

    石崇是卫玠的好基友,历史上是贾谧的好基友,金谷二十四友,是西晋第一富,有个爱妾叫绿珠。绿珠在历史上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位古代美女了,四大美女没有她,但十大美女里肯定有她的位置。妩媚动人,又有才情,美貌闻名天下,让石崇十分自得。

    孙秀一直想要绿珠,等司马伦势起后,孙秀就明目张胆的对石崇索要绿珠。也就是传说中的强抢民女。比还要夸张,里是当街抢未婚女性,这位孙秀却直接要抢别人的小妾。

    小妾不是歌女,怎么可能随意赠送?更不用说,石崇对绿珠也是动了一些真感情的,更不可能让孙秀这般辱没。

    最后的结局……

    绿珠不想连累石崇,从楼上跳下自杀了。石崇及全家上下几十口人,最终也还是被杀死了,因为孙秀不仅要人,还想要石崇的泼天富贵。

    能把一个脸谱化的反面角色,始终如一的演绎到这种程度的现实向人物,历史上真没多少。但孙秀绝对是个中翘楚。

    从孙秀这样的幕僚身上,就足以看出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性了。他在位的那短短的日子里,很是干了不少不是人的事情。并引发了后来真正的乱局,三王起兵。

    所以,赵王是必须要重点防范的八王之一。

    卫玠疑惑的看向拓跋六修,打听赵王的消息,问淮南王干什么?淮南王能知道多少?

    【淮南王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但他却是赵王最大的政敌之一。】一物降一物,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虽然历史上的淮南王最终还是输给了赵王,但是如今有了卫家帮忙可就未必了,用好了,淮南王就是一把屠龙刀。

    卫玠看淮南王的眼神一下热烈了不少。

    淮南王:!!!美人终于注意到我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早更新,是因为蠢作者要出门去和”小藝射日“亲亲吃饭~没想到乃真的来山西了=口=

    大姨妈的第六天qaq希望不会再疼了。

    ☆、第114章 古代一百零一十四点都不友好:

    虽然卫玠很不想承认他使用了“美人计”这种光听名字就知道很糟糕的计策,但他还是对淮南王用了。其实用了之后就会发现,也没那么糟糕,只要适时的给淮南王几个鼓励的眼神,连笑都不需要,想要的消息就已经手到擒来了。

    脸这种东西在魏晋时期还真是占便宜。

    卫玠再一次想起了以前听同学说过的话——颜值高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人间自有真情在,感觉全世界都对你充满了爱。

    淮南王把他能告诉卫玠的,都告诉了,不能告诉的,也告诉了一些。

    不得不说,淮南王大概真的和赵王有一种无法描绘的来自宇宙的缘分。明明两人的封底离的并不算是很近,但淮南王就是知道了赵王在封国闯的祸。

    淮南王此次进宫的目的,便是对晋惠帝禀报赵王造的孽。

    “叔祖这次真的是太过分了。”淮南王把他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的都准备告诉晋惠帝,顺便也就告诉了卫玠一些。

    也许会有人觉得淮南王这样做,有点上学时同班同学和班主任打小报告的嫌疑。但是,怎么说好呢,淮南王就是在明目张胆的打小报告啊,他没不承认。从楚王的事情上,淮南王就已经看清了一个形式——如今已经不是晋武帝的天下了。

    这本应该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晋武帝死了,晋惠帝登基,很多事情都要变了,但偏偏皇室里那些被晋武帝惯出了毛病觉得皇帝老大我老二的王爷们并不这么觉得。

    不少人都和楚王一样,还陷在晋武帝生前的荣光里。觉得无论自己做了什么,皇帝都应该无条件的纵容。就拿楚王挑拨汝南王和卫瓘关系这件事情来说,楚王的使计手段那么糙,他就真的不担心暴露吗?是的,他不担心。因为他完全不觉得暴露了能如何,在晋武帝时期就是如此,不管他们出了多大的纰漏,捅了天大的篓子,晋武帝都不会真的拿他们怎么样的。

    这点可以参考前半生以和晋武帝拍桌子叫板为己任,这样了都能全身而退的妹夫王济,以及被晋武帝亲自下场支持着斗富的国舅爷王恺。

    晋武帝对家人的护短,是大部分帝王一生所罕见的。这位司马家的皇帝,一辈子的刻薄,都好像只用在了他亲弟弟齐献王一个人身上,他可以纵容自己的叔父们倚老卖老,可以大方的给自己的异母弟大把的食邑和封地,可以宠儿子宠的无法无天,唯独纵容大臣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

    往事不提,只说晋武帝晚年见对亲戚子孙的这份纵容,正是这种无底线的对家人的优待,才导致了如今王爷们空前高涨的野心,和与实力不匹配的贪婪。

    也不知道是谁给了他们信心,觉得晋惠帝也会和晋武帝一样,会继续纵容他们。

    楚王的被软禁,却实实在在打了这些王爷们的脸,晋惠帝用雷霆手段震慑了整个朝堂,也顺便对皇族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如今是他当家,而他和晋武帝不!一!样!

    以上,仅来自于淮南王的个人脑补。

    这个明显想的有点多的淮南王,甚至把自己皇兄年轻时的表现,理解为了装疯卖傻。是啊,不装疯卖傻怎么保住太子之位?父皇日渐老迈,儿子却年富力强,父皇又怎么会不心生忌惮?叔父齐献王到底是怎么死的?还不是因为朝臣请立皇太弟,势力太大,给晋武帝造成了一种威胁,实在是没有办法容忍了,才发生的惨剧吗?

    皇兄那个时候还斗不过父皇,自然要韬光养晦,等耗死了父皇,皇兄就终于收起了他老好人的态度,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这才是司马家的继承人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淮南王觉得自己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英明决断,在别人还没醒悟的时候,他醒悟了;在别人还没回神的时候,他回神了;在别人还没明白“不老老实实就要被收拾”的时候,他明白了!

    他毫不犹豫、旗帜鲜明的选择了站在晋惠帝一边,而赵王就是他投诚的诚意!

    赵王在他的封地上到底干了什么?

    这就还要从赵王同学的履历表说起了。

    在还是曹魏的时期,身为司马懿的庶子,赵王被封了安乐亭侯,后来成了东安子,任谏议大夫。

    西晋被禅位后,成为皇族的赵王就被封了琅琊郡王,后改封赵王。历任平北将军、安北将军等。

    晋武帝晚年一系列的军事调动时,也有赵王的一笔,他被改任征西将军,镇守关中。

    “关中”是哪里?就是“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和北萧关(金锁关)。也就是现代的陕西省中部,西安(长安)、咸阳、宝鸡等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天然的地势屏障,易守难攻,在战国时代就有着军事要塞的重要地位。

    对于西晋来说,最重要的是关中在生活着不少的少数民族,民风彪悍的那种。

    元康四年秋,秦雍两地的氐族和羌族就造反过一次,氐人齐万年称帝,与当时匈奴族的侵犯遥相呼应,民族进一步加剧,给西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人不会无缘无故的造反,民风彪悍的少数民族也是。

    氐族和羌族当时的造反,就是因为赵王处事不公,逼反了羌族和氐族。历史上也有这一出,卫老爷子曾借潘安只口示警过晋武帝,并且暗中派人监视过赵王,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这件事情发生。

    只不过历史上这场历时五年的的战争,在这个平行时间因为卫家的介入,规模小了很多,在短短不到一年间就已经结束了,没有对关中造成太大的伤亡和经济倒退。

    朝廷也因此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和兵力去对付很不老实的匈奴。

    从结果上来看,这次的小规模反叛,并没有造成历史上那样千疮百孔的后果,留下的隐患还不足以再次引发五胡乱华。

    但是……

    最让人无奈的是,赵王,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遭到的处罚仅仅是征召回京。晋武帝再一次放过自己的这个叔父,一如多年前他曾经造成的麻烦。

    哪怕有卫瓘在朝中一力反对,也仅仅是把历史上给赵王的“车骑将军”的职位推迟了一段时间,赵王还因此被晋武帝重新派上战场“将功赎罪”,在镇压羌族和氐族的反派上有功,再次重新执掌了关中。

    那之后的赵王确实是安生了一段日子,不敢在乱蹦跶,在晋武帝派人的监视一下,一直表现的很安生。

    不过从淮安网的口中,卫玠却得知了全然不一样的事实。

    赵王不仅没有洗心革面,反而变本加厉的压榨羌氐两族,对卫老爷子心怀怨恨。这个哪怕不给他个窜天猴,他自己都能上天的人物。再一次干了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

    ——再次逼反了羌族和氐族。

    是的,你没看错,短短十年间,他逼反了别人两次。嫌西晋还不够闹腾吗?最可怕的是,朝廷完全没有接到半点消息,因为赵王借着晋武帝的死,杀了晋武帝派去监视他的人,准备自己私下里解决掉这次小规模的反叛。

    “但我觉得他解决不了。”淮南王对此并不看好,要是赵王能够解决,当年也就不会有声势浩大的齐万年称帝了。

    卫玠突然觉得他的头好疼,晋朝有赵王这种猪队友,真是前世欠了他的了。

    【他还造成了三王起兵。】拓跋六修再次提醒卫玠。

    这位赵王别的不行,捣乱的本事真是一等一的高,他虽然没有故意在做什么,却成功的成为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的直接□□。

    卫玠连直接把这位弄回京直接弄死的心都有了。

    但偏偏赵王并不这么觉得,他正在书房表达愤恨与不满,凭什么都是皇帝的叔祖,汝南王能当辅政之臣,他却要在关中这种地方偏居一隅?他觉得他比汝南王那个胆小鬼厉害多了,他劳苦功高,他应该得到更多!

    等再听到王戎主动请辞之后,这位便开始对辅政之臣的位置有了跃跃欲试的态度,而且这还不算完,他觉得如今的皇帝实在是太过刻薄寡恩,当了皇帝了,却对自家人完全没有给什么好处,还软禁了自家的弟弟,不行,这样的皇帝可不能留!

    和卫玠说完话的淮南王,也终于得到了晋惠帝的传召。

    卫玠则匆匆派人把这个重要的消息传给了他的祖父,如今的卫玠还是太小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他只能尽己所能的为他祖父收集消息。

    卫老爷子……其实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告诉他的不是别人,正式外调的卫璪。这个八卦小能手,并没有因为外调而失去他的天赋技能,反而扩大了不少。把关中的异动分毫不差的传回了京中。

    拿着两个孙子写的纸条,卫老爷子满意极了。

    与卫玠觉得自己还是太没用不同,卫老爷子对卫玠和卫璪都满意极了,觉得他们小小年纪就已经能注意到这些殊为不易,比他们那个整天只知道书法丹青的爹要争气的多。

    恒爹表示:_(:3)∠)_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作者有话要说:  栆哥:信息处理专家。

    卫玠:第一公关。

    怂爹:吉祥物~\(≧▽≦)/~

    王氏:= =你在开心什么?

    ☆、第115章 古代一百一十五点都不友好:

    第30节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