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漂泊的人生(散文集)

正文 第 26 章

    漂泊的人生(散文集) 作者:刘墉

    第 26 章

    儿子懒洋洋地,一付死相地吃完把刀叉往盘子上一扔,就转身回房子,留下做母亲的,

    佝着背绑垃圾袋,又打开前门,披一件外套,冒着纽约十一月的霜寒,把袋子拿到路边去。

    故事二:

    深夜一点钟,我跟儿子同吃消夜,老婆因为身体不舒服,早早就休息了,所以我也只好

    勉强吃儿子用微波炉做的意大利罐头丸面。我先吃完,迳自将刀叉拿去洗,并回头对儿子

    说:

    “把脏东西收拾一下,一齐丢到垃圾筒里,楼下也检查检查,有没有垃圾,然后拿出

    去!?说完就进卧室了。

    只听得儿子匆匆忙忙的脚步,楼上楼下地传来,再就是开衣橱和大门的声音,居然没多

    久,外面的灯光便熄灭了,想必他已及时就寝。

    故事三:

    车房里先传来车子的引擎发动声,跟着,浴室里便响起吹风机的轰轰声,十分钟之后,

    楼梯上脚步声响起,做母亲的尖声喊:

    “快一点!吹个头要吹多久,再不快你就要迟到了!”

    又隔了半天,才听见儿子下楼和关车门的声音,以及车子冲出门,疾转弯而去的吱吱轮

    胎摩擦响。想必一路上都在训儿子。

    只是当天儿子又迟到了!

    故事四:

    老婆住院,我早上不教课、不开车、不出门,儿子前一晚就发了愁,早早上床,天没亮

    就轻手轻脚地起床,自己开冰箱,也不知弄了什么东西吃,吹风机响了两分钟不到,就人去

    楼空。

    晚上儿子顶着北风回到家,直喊冷,先问妈妈什么时候出院,吃完饭,急急地去做功

    课,说是因为巴士来得慢,早上差一点迟到,今天要提前睡,第二天更早起。

    临睡又问了一遍:“妈妈什么时候出院?”

    上面这四个画面,相信是每个家庭都可能经验的,却由其中提供许多值得深思的事。

    母亲(也可能是父亲,但多半是母亲,所以本文中以母亲为假设。)往往巨细靡遗,对

    子女照拂得无微不至,在她的心中,即使孩子已经十六、七岁,仍然可能会因为鞋带系不

    好,一脚踏住另一脚的鞋带而跌倒,所以当孩子系鞋带时,她还要目不转晴地看着。

    即使有一天她不得不叫孩子自己做事,也要千叮万嘱,唯恐有什么闪失,可以说:她在

    帮助孩子思考!

    在孩子心中,母亲常是无所不能的,她可以早上五点钟起床,做早餐,送孩子上学,自

    己去上班,经过超级市场买菜,赶回家烧饭、洗衣、催孩子做功课、练琴、记帐,打骂着孩

    了上床,东摸摸、西理理,忙到深夜睡,而第二天:

    又是生龙活虎,早上五点多钟就忙里忙外的——超级妈妈!

    避免我这样过一生

    美国电视上有个感冒药的广告:

    妈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妈妈感冒了!”

    大儿子、二儿子、大丫头、二丫头、小毛头、加上老公,全傻了眼地问:“我们怎么

    办?”

    于是感冒药画面插入,母亲吃下去。

    哗!

    超级妈妈重显神威,全家人乃大欢喜!(旁白:请服用××牌感冒药!)

    问题是,这个超级妈妈会得到怎样的回馈?她会受到子女多大的感激?她又是否能够教

    育出具有独立人格,且知道孝顺的子女?

    答案常是令人失望的——不!不!不!

    因为她是超级妈妈啊!她本不该生病,也不需要子女照顾!她既然不需要,我们又何必

    去照顾她呢!

    于是许多子女就这样地被呵护、被帮忙思考,成了标准的MAMMT'SBAB?”!

    于是许多母亲就“我这样过一生!”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前面“家庭纪录”的第二、四两项,诚然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第 26 章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