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谈战
将血 作者:河边草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谈战
国武监的事情很多很杂,而且,正逢内外动荡之时,有很多事情需要赵石来亲自决定,不过说起来,无论是赵石自己,还是杜橓卿其实都明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武监的前途的,还是要看朝堂政局。
机会这个东西,现在应该不缺,只看怎么把握而已,再多的雄心壮志,也要顺应大势,才能有成就的可能,说的再多,其实也不过是在为将来绸缪罢了。
换句话说,真正的变局还未到来,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将来做着准备。
而杜橓卿现在也隐约明白,国武监到了如今地步,差不多已经算是到头儿了,再往前走,便不可能安静的呆在长安城外,天子脚下了。
到底会发生什么,杜橓卿能够想象一下,但到了那个时节,国武监会面对多大的风浪,他真的是心里没底。
相比之下,战事这个话题,确实显得轻松了许多。
今晚,赵石也很健谈,不管什么话题,其实也能够轻易的感觉出他的轻松,不过这并不奇怪,经过几个月的连番角逐,朝堂情势渐渐分明。
武人在大秦朝堂上头一次站的如此稳当,户部连换了两次尚书,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辞位,长安李氏终于露出了倾颓之像。
不管之后情形如何,反正晋国公府的地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稳如泰山了。
表面上看,晋国公府并未过多的参与到此次政争中去,但实际上。晋国公府却一直在若有若无的影响着朝堂政局的变化。
这对于赵石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滋味莫名,根本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但权势在握,克敌制胜的感觉,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永远是那般甘美,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亲自大动干戈而已。
而在政争之后。又能轻松的抽身事外,那种滋味,除了他自己之外,旁人真的很难明了……
此时他便轻松中带着点感慨道:“这当钦差也不是头一次了,当年我曾到蜀中给吴大将军传过旨,可惜没见到,半路上就给堵了回来,去岁时又去吐蕃给归义王完婚,也是刀光剑影……就是不知归义王会不会怨我在他大婚之后,送上的礼物太过独特了些……”
“这才在京呆了几个月。又要奉旨去河洛,嗯。确实要小心一些,张大将军定然不愿跟我这不祥之人见面才对……”
说到这里,自己也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杜橓卿嘴角抽动了一下,陪笑之余,却也心想,您可是漏了说了,当年长安之变时,您可还把张大将军关在了大理寺牢狱之中过,张大将军若是真的愿意在洛阳府邸中见到您,才是见了鬼呢。
心中如此想着,嘴上却是道着,“由此可见,大秦能靖平四方,还要多赖于您,不过……河洛那边才经过战事,应该很乱,路途之上……您还是要防着些小人作祟……”
这话说的较为隐晦,意有所指。
赵石收拢笑容,微微摇头道:“说起来,张培贤在河洛做的不错,并无多少可以指摘之处,只是运气不好,又有点贪功,这才受了挫折……这次出使河洛,我便帮他一把,把坏名声担一下,想来以张培贤为人,应该很愿意我过去一趟。”
杜橓卿讶然,之后却是立即道:“大帅雅量,当为世人所敬……大秦有了大帅,直乃社稷之福也。”
也不管他这话里面到底有几分真诚,赵石只是笑道:“不用恭维,我这名声我自己清楚,陛下更清楚,这个恶人啊,想不当都不成……再说了,张培贤也不容易,这些年功劳没多少不说,如今还落了满身的不是,应该体谅些。”
“以他的年纪,灭周之功怕是落不到他身上了,对于我等武人来说,还有比这更遗憾的事情吗?”
杜橓卿默然点头,这话确实有些道理,灭国之功啊,近在咫尺,却未能靖了全功,这对于一军主帅来说,当为生平憾事……也许,只有同样带领过千军万马的大帅,才能真正体会张大将军的心境吧?
不然的话,素来杀伐果断的大帅,也不会这么有人情味儿才对。
“大帅说的是,张将军确实缺了些运道……只是学生以为,却也不是没有机会,要说河南战事,如今虎牢已然在握,离开封也不算是近在咫尺了,加上后周向来主弱臣强,战事往来,将来之事,很难预料。”
赵石随即点头,赞同道:“你这话有见地,河南战事已经很难完全停下来了,就算咱们愿意,后周君臣如今也是寝食难安才对,看来张大将军,还有机会进开封溜上一圈。”
两个人大体上都是事不关己,随口谈论,此时却都无良的笑了起来。
随后,杜橓卿才又道:“看来,大的战事总归要停上几年了,大帅您看,以如今天下大局,会不会有这个喘息之机?”
赵石喝了口酒,不以为意的道:“谁知道呢,就像今年,你说没战事吧,北边草原上,木华黎会带兵攻打不亦鲁黑汗,王览会做出策应,大同那边也会看情形支应一下粮草。”
“吐蕃那边别看那些和尚口口声声慈悲为怀,但划分疆界这事,谁都不愿吃亏,到时候估计还有的闹呢。”
“西边藉辣思义死了,咱们大秦就和回鹘人成了邻居,回鹘人行商在行,打仗他们不成,但他们可还是得听契丹人的。”
“木华黎在东边灭了不亦鲁黑汗,中部草原就没什么敌手了,之后东边跟蒙古相邻,西边则是西辽,蒙古人野性难驯不假,但辽东摆在他们面前,想来他们很难禁得住诱惑,不会在草原上生事才对。”
“但契丹人就说不准了,不安之下,说不定就会先让回鹘人试探一下,再加上西夏黑山军司还在,郭猛和李驰勋两个能不能顶得住,要不要派遣援军过去,都在两可之间。”
说到这里,赵石笑了起来,“咱们武人,其实不缺用武之地,就看握着刀的人想不想用咱们了。”
“其实吧,这事看着挺简单个道理,不用说什么开疆拓土之类的大道理,只说将士在外打的越远,内里便越加安定,黎民百姓活的也越好,四夷宾服,天下太平,可不就是这么个景象?”
“但话说回来了,你说人们活的越是安稳,越不愿意去当兵打仗,家有余财,就都奔着读书当官去了,为什么?求个安稳啊,当官多安稳,百姓们求安稳也就罢了,其实最怕的还是朝臣,乃至皇帝陛下也求安稳……”
“最终,一团和气之下,也就没了志气,这么着其实就是吃祖上留下的功劳,坐吃山空之下,能撑到什么时候?盛极而衰,多数就都这么来的,咱们现在做的,实际上就是给后代子孙们留多些啃吃的东西,让他们快饿死的时候,还有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赵石自己也觉着有些啰嗦了,看杜橓卿听的愣愣的,心里也不觉有些自得,在长安呆的久了,这糊弄人的本事却也渐长。
不过他还是停住了话头儿,是啊,在长安呆的有点久了,不知不觉间,便有了厌烦之意,还是觉着领兵打仗要痛快的多,好在,这两年还能不时出去走走,不然的话,谁愿意跟那些文人们掰扯不清,弄的你死我活的,却还见不到血……
沉默之中,脚步声响起,转头看时,胡烈弓着身子举着烛台在前面引路,李金花施施然跟在他身后进了二楼厅堂。
杜橓卿赶紧起身施礼,赵石看了进来的两人一眼,这才摆手道:“天色晚了,明日还有军演,安歇去吧。”
杜橓卿告辞离去,李金花见丈夫没有多少疲色,便顺势坐了下来,胡烈又忙着招呼人给夫妻两人换了酒菜。
这才侍立在赵石身后,禀报道:“大帅,您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好了。”
赵石微微点头,摆了摆手,胡烈便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李金花借着灯火仔细瞄了瞄,多年夫妻,她便敏感的察觉,夫君心情好像不错,给夫君夹菜倒酒之余,不由笑道:“怎么,瞧见妾身回来,夫君好像并不高兴?”
赵石莞尔,拍了拍妻子的手,“这么晚了,还来回跑什么?长安城那边,放开手了?”
李金花挪了挪身子,顺势坐到夫君身边,才道:“圣旨已经下来了,令妾身带兵回转驻地,这不,刚安顿好了,便来讨夫君高兴。”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谈战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谈战
国武监的事情很多很杂,而且,正逢内外动荡之时,有很多事情需要赵石来亲自决定,不过说起来,无论是赵石自己,还是杜橓卿其实都明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武监的前途的,还是要看朝堂政局。
机会这个东西,现在应该不缺,只看怎么把握而已,再多的雄心壮志,也要顺应大势,才能有成就的可能,说的再多,其实也不过是在为将来绸缪罢了。
换句话说,真正的变局还未到来,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将来做着准备。
而杜橓卿现在也隐约明白,国武监到了如今地步,差不多已经算是到头儿了,再往前走,便不可能安静的呆在长安城外,天子脚下了。
到底会发生什么,杜橓卿能够想象一下,但到了那个时节,国武监会面对多大的风浪,他真的是心里没底。
相比之下,战事这个话题,确实显得轻松了许多。
今晚,赵石也很健谈,不管什么话题,其实也能够轻易的感觉出他的轻松,不过这并不奇怪,经过几个月的连番角逐,朝堂情势渐渐分明。
武人在大秦朝堂上头一次站的如此稳当,户部连换了两次尚书,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辞位,长安李氏终于露出了倾颓之像。
不管之后情形如何,反正晋国公府的地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稳如泰山了。
表面上看,晋国公府并未过多的参与到此次政争中去,但实际上。晋国公府却一直在若有若无的影响着朝堂政局的变化。
这对于赵石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滋味莫名,根本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但权势在握,克敌制胜的感觉,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永远是那般甘美,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亲自大动干戈而已。
而在政争之后。又能轻松的抽身事外,那种滋味,除了他自己之外,旁人真的很难明了……
此时他便轻松中带着点感慨道:“这当钦差也不是头一次了,当年我曾到蜀中给吴大将军传过旨,可惜没见到,半路上就给堵了回来,去岁时又去吐蕃给归义王完婚,也是刀光剑影……就是不知归义王会不会怨我在他大婚之后,送上的礼物太过独特了些……”
“这才在京呆了几个月。又要奉旨去河洛,嗯。确实要小心一些,张大将军定然不愿跟我这不祥之人见面才对……”
说到这里,自己也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杜橓卿嘴角抽动了一下,陪笑之余,却也心想,您可是漏了说了,当年长安之变时,您可还把张大将军关在了大理寺牢狱之中过,张大将军若是真的愿意在洛阳府邸中见到您,才是见了鬼呢。
心中如此想着,嘴上却是道着,“由此可见,大秦能靖平四方,还要多赖于您,不过……河洛那边才经过战事,应该很乱,路途之上……您还是要防着些小人作祟……”
这话说的较为隐晦,意有所指。
赵石收拢笑容,微微摇头道:“说起来,张培贤在河洛做的不错,并无多少可以指摘之处,只是运气不好,又有点贪功,这才受了挫折……这次出使河洛,我便帮他一把,把坏名声担一下,想来以张培贤为人,应该很愿意我过去一趟。”
杜橓卿讶然,之后却是立即道:“大帅雅量,当为世人所敬……大秦有了大帅,直乃社稷之福也。”
也不管他这话里面到底有几分真诚,赵石只是笑道:“不用恭维,我这名声我自己清楚,陛下更清楚,这个恶人啊,想不当都不成……再说了,张培贤也不容易,这些年功劳没多少不说,如今还落了满身的不是,应该体谅些。”
“以他的年纪,灭周之功怕是落不到他身上了,对于我等武人来说,还有比这更遗憾的事情吗?”
杜橓卿默然点头,这话确实有些道理,灭国之功啊,近在咫尺,却未能靖了全功,这对于一军主帅来说,当为生平憾事……也许,只有同样带领过千军万马的大帅,才能真正体会张大将军的心境吧?
不然的话,素来杀伐果断的大帅,也不会这么有人情味儿才对。
“大帅说的是,张将军确实缺了些运道……只是学生以为,却也不是没有机会,要说河南战事,如今虎牢已然在握,离开封也不算是近在咫尺了,加上后周向来主弱臣强,战事往来,将来之事,很难预料。”
赵石随即点头,赞同道:“你这话有见地,河南战事已经很难完全停下来了,就算咱们愿意,后周君臣如今也是寝食难安才对,看来张大将军,还有机会进开封溜上一圈。”
两个人大体上都是事不关己,随口谈论,此时却都无良的笑了起来。
随后,杜橓卿才又道:“看来,大的战事总归要停上几年了,大帅您看,以如今天下大局,会不会有这个喘息之机?”
赵石喝了口酒,不以为意的道:“谁知道呢,就像今年,你说没战事吧,北边草原上,木华黎会带兵攻打不亦鲁黑汗,王览会做出策应,大同那边也会看情形支应一下粮草。”
“吐蕃那边别看那些和尚口口声声慈悲为怀,但划分疆界这事,谁都不愿吃亏,到时候估计还有的闹呢。”
“西边藉辣思义死了,咱们大秦就和回鹘人成了邻居,回鹘人行商在行,打仗他们不成,但他们可还是得听契丹人的。”
“木华黎在东边灭了不亦鲁黑汗,中部草原就没什么敌手了,之后东边跟蒙古相邻,西边则是西辽,蒙古人野性难驯不假,但辽东摆在他们面前,想来他们很难禁得住诱惑,不会在草原上生事才对。”
“但契丹人就说不准了,不安之下,说不定就会先让回鹘人试探一下,再加上西夏黑山军司还在,郭猛和李驰勋两个能不能顶得住,要不要派遣援军过去,都在两可之间。”
说到这里,赵石笑了起来,“咱们武人,其实不缺用武之地,就看握着刀的人想不想用咱们了。”
“其实吧,这事看着挺简单个道理,不用说什么开疆拓土之类的大道理,只说将士在外打的越远,内里便越加安定,黎民百姓活的也越好,四夷宾服,天下太平,可不就是这么个景象?”
“但话说回来了,你说人们活的越是安稳,越不愿意去当兵打仗,家有余财,就都奔着读书当官去了,为什么?求个安稳啊,当官多安稳,百姓们求安稳也就罢了,其实最怕的还是朝臣,乃至皇帝陛下也求安稳……”
“最终,一团和气之下,也就没了志气,这么着其实就是吃祖上留下的功劳,坐吃山空之下,能撑到什么时候?盛极而衰,多数就都这么来的,咱们现在做的,实际上就是给后代子孙们留多些啃吃的东西,让他们快饿死的时候,还有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赵石自己也觉着有些啰嗦了,看杜橓卿听的愣愣的,心里也不觉有些自得,在长安呆的久了,这糊弄人的本事却也渐长。
不过他还是停住了话头儿,是啊,在长安呆的有点久了,不知不觉间,便有了厌烦之意,还是觉着领兵打仗要痛快的多,好在,这两年还能不时出去走走,不然的话,谁愿意跟那些文人们掰扯不清,弄的你死我活的,却还见不到血……
沉默之中,脚步声响起,转头看时,胡烈弓着身子举着烛台在前面引路,李金花施施然跟在他身后进了二楼厅堂。
杜橓卿赶紧起身施礼,赵石看了进来的两人一眼,这才摆手道:“天色晚了,明日还有军演,安歇去吧。”
杜橓卿告辞离去,李金花见丈夫没有多少疲色,便顺势坐了下来,胡烈又忙着招呼人给夫妻两人换了酒菜。
这才侍立在赵石身后,禀报道:“大帅,您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好了。”
赵石微微点头,摆了摆手,胡烈便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李金花借着灯火仔细瞄了瞄,多年夫妻,她便敏感的察觉,夫君心情好像不错,给夫君夹菜倒酒之余,不由笑道:“怎么,瞧见妾身回来,夫君好像并不高兴?”
赵石莞尔,拍了拍妻子的手,“这么晚了,还来回跑什么?长安城那边,放开手了?”
李金花挪了挪身子,顺势坐到夫君身边,才道:“圣旨已经下来了,令妾身带兵回转驻地,这不,刚安顿好了,便来讨夫君高兴。”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