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归来
将血 作者:河边草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归来
“怎么还没到?”
兵部尚书李承乾裹着厚厚的披风,依旧冻的脸青唇白,瑟瑟打着冷战,到底已经年过六旬,虽说身子还算康健,但和年轻人比不得。;;大冷天的迎出这么远来,别说心里不乐意,便是身子骨也折腾的够呛……
他旁边的吏部尚书方谦露出个僵硬至极的笑容,“应该快了,方才就来报,已经离这里不远了。”
他比李承乾年轻一些,也年轻不到哪里去,而且是正经的文人,底子就不如李承乾厚实,这时只觉着风寒直往骨头缝里钻,真的是难受至极,一边和李承乾说着话,一边心里苦笑……
大将军灭夏回朝,这要是第二天,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个都病倒了,也不知朝中又得传出多少风言风语出来。
这次迎候大将军回朝的人可是不少,和他们两个身份差不多的还有两位,一位参知政事,文正殿大学士刘煜,一位职位差些,但宠信上却比众人都要胜上一筹,正是大理寺少卿张世杰。
张世杰曾为东宫太子侍讲,当年的太子殿下,如今已经登记称帝,东宫旧人自然皆得重用,张世杰四十出头年纪,做官晚了些,也非正途出身,能到今日地步,应该说是际遇非凡了……
尤其是此人还是大将军赵石的堂兄,有这一层关系,其实也就决定了一切。张世杰别看资历浅了些。但将来能走到哪一步。真的说不好。
这一次出迎大将军回朝,来的人可是不少,但就份量来说,当以他们四人为首。
枢密院那里也来了人,但怎么说呢,这个时候,即便是很不服老的李承乾也不得不承认,朝堂之上的老人太多了。年岁老大,连出迎得胜回朝的大将军这样的朝堂大事,枢密院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出来。
不过这能说什么呢,天子优容?能让朝臣善始善终吗?
这可不见得,许是看景兴一朝的旧臣死的死,老的老,也就有那个耐心等上几年罢了,当今陛下啊,心肠可不比先帝软上半分。
当然,这些话。打死李承乾也不敢说出口,只不过在脑海中转上一圈而已。连想都不敢多想什么。
枢密使韩思功又病了,就算不病,那么大的岁数,身份又尊,不可能大冬天的让其郊迎在外。
上次大将军从河东回来,是魏王李玄道领头迎的,如今魏王殿下也病了,一个是累的,一个是让魏王府中突然多出来的那个魏王世子给气的。
这几年,谁都清楚,魏王府世子是魏王的私生子,不过魏王一直无后,到了这个岁数,即便是私生子,皇家也不得不承认其世子的身份了,不然的话,不但要得罪魏王,还要得罪皇室中的一些老人,谁又愿意在这个上面作梗,跟魏王殿下过不去。
这位世子殿下,谁都能看得出来,不是为官的材料,小家子气的很,根本没有半点乃父之风。
不过魏王对世子期望极深,独子嘛,在所难免,但话说回来了,魏王府世子不成材,就算是刚强的魏王殿下手段再多,也是没辙。
这一回就是世子的几个国武监同窗寻他耍乐,跟别人起了口角,之后便是大打出手,魏王世子可好,先自逃了,几个同窗被人揍的鼻青脸肿。
魏王闻听此事,大怒之下,抽的世子殿下满地找牙,自己也当即头晕眼花,摔倒在地,年纪老了,骨头都脆,一下就摔折了一条胳膊。
这下可好,枢密院一下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若非大军已然南归,不然的话,枢密院不定要乱成什么样子呢。
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于前方将士论功行赏之事上,枢密院这次几乎失去了发言的权力……
这对于枢密院来说,几可以称之为灭顶之灾,要知道,枢密院若是连说话的权力都丢了,岂非成了摆设?过不多久,枢密院还能不能存在?
不过,有远见的人都知道,枢密院断不会就此沉默下去,前方军将立功越来越多,立下的功劳也越来越大,枢密院的职权,只会越来越重,不会越来越轻。
像这一次,大将军挟灭国之功而回,枢密院很可能便会易主,这也是许多人不想大将军赵石太早回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方过而立之年的枢密使,让许多人不舒服,也让许多人满心的疑虑。
好在,皇帝陛下并未有明显的圣意露出来,怎么奖赏,还能拖上一段时日,最好……是大将军自己能推辞一下,选个合适的职位,那样一来,也能让人安心一些。
今日前来迎接大将军赵石回朝的人选,其实也算是千挑万选……
张世杰不去说他,李承乾,方谦两人,皆为景王府旧人,先帝在时,景王府这几位虽都位高权重,但却各行其是,并未有所联结,甚至于,兵部尚书李承乾和大将军赵石还有些间隙。
但时移世易,到了今日,不光向来自恃清高的礼部尚书方谦有意与大将军赵石交好,便是兵部尚书李承乾,也低下了倔强的头颅,开始跟大将军赵石越走越近了。
只要论到这个,许多人心里多数要感慨一下,宦途之上,风波险恶,能走到最后的,怕都是些能忘记前尘旧事,度量极大之人。
当然,还有一位参知政事刘煜,此人在中书向来不怎么起眼儿,也没多少实权,估摸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挑出来迎候大将军回朝。
中书向来权重,不愿过于逢迎,坏了中书威信,但灭国之功在前,却不得不来,选了此人,到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
此时已是十月末尾,天寒地冻。
一杆大旗在凛冽的寒风中迎风飘扬,马蹄阵阵,一哨人马已经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很快,蹄声大作,片刻便来到眼前。
为首一人,猛的勒住马缰,战马长嘶声中,来人已经一甩披风翻身下马,雄壮的身子灵活的好像猿猴一般,正是伐夏诸路兵马总管,兴国公,冠军大将军赵石。
众人看的清楚,一下便跪倒了一片,为首几人也是躬身为礼。
赵石快走了几步,虚扶了一下,便朗声笑道:“让诸位大人久等了,别顾什么虚礼了,这天气冷的,走走走,赶紧回城,别要冻坏了身子……嗯,对了,看这冻的,都忘了……不是有圣旨在吧?”
只一句话,就让众人心中一暖,有那沉不住气的,还抬头盯着大将军赵石打量了一番,这是大将军赵石?不对吧?
大将军赵石威严素重,这是京师百官的共识,如今得胜还朝,竟然是这么一副样子,让很多人都感到有点发蒙。
不过抬眼仔细打量一番,大将军赵石虽是笑语晏晏,但也掩盖不住那一身的凛然之气,到底在外征战多时,就算笑着说话,也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大将军赵石到是面色红晕,丝毫不像长途跋涉的样子,到是他身后的那些亲兵卫士们,脸上的霜花都好像能盖住脸庞了,一个个挺立在那里,好像一尊尊雕像,散发着杀气,果然是众人想象中百战之军的样子。
先开口接话的自然是兵部尚书李承乾,四个人中,数他资格最老。
“大将军劳苦功高,我等在这里等一等,是应该的……呵呵,陛下也知天气寒冷,不欲大将军再在路途上受什么风寒,所以也没派人传旨,只是让我等带来了口谕,让大将军赶紧入城,先归家瞧瞧,休息几日,再入宫面圣不迟。”
又是口谕,赵石目光闪了闪,笑着朝众人依次见礼,然后才道:“如此,咱们就别客套了,赶紧入城,柱国也想家的很了呢……”
一句话,为首的四个人皆都笑了,这般最好,嗯,好像……大将军赵柱国好说话了很多啊。
李承乾当先作揖道:“这里确实不是说话所在,我等也就不客套了,还请大将军恕罪。”
赵石抱拳回礼,“后面还有车队,要如何安置,请诸位大人多多操劳,柱国可就不管了啊……”
方谦此时笑着道:“大将军操劳日久,今日方自回京,怎么再敢让大将军烦心琐事,不然朝廷要我等还有何用?”
“此事已经定了,等过两日,过两日,下官便过府一趟,请大将军行献捷之礼。”
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寒暄几句过后,众人上轿的上轿,骑马的骑马,一同回转长安京师。
瞅着长安雄城越来越近,赵石心怀不由大畅……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归来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归来
“怎么还没到?”
兵部尚书李承乾裹着厚厚的披风,依旧冻的脸青唇白,瑟瑟打着冷战,到底已经年过六旬,虽说身子还算康健,但和年轻人比不得。;;大冷天的迎出这么远来,别说心里不乐意,便是身子骨也折腾的够呛……
他旁边的吏部尚书方谦露出个僵硬至极的笑容,“应该快了,方才就来报,已经离这里不远了。”
他比李承乾年轻一些,也年轻不到哪里去,而且是正经的文人,底子就不如李承乾厚实,这时只觉着风寒直往骨头缝里钻,真的是难受至极,一边和李承乾说着话,一边心里苦笑……
大将军灭夏回朝,这要是第二天,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个都病倒了,也不知朝中又得传出多少风言风语出来。
这次迎候大将军回朝的人可是不少,和他们两个身份差不多的还有两位,一位参知政事,文正殿大学士刘煜,一位职位差些,但宠信上却比众人都要胜上一筹,正是大理寺少卿张世杰。
张世杰曾为东宫太子侍讲,当年的太子殿下,如今已经登记称帝,东宫旧人自然皆得重用,张世杰四十出头年纪,做官晚了些,也非正途出身,能到今日地步,应该说是际遇非凡了……
尤其是此人还是大将军赵石的堂兄,有这一层关系,其实也就决定了一切。张世杰别看资历浅了些。但将来能走到哪一步。真的说不好。
这一次出迎大将军回朝,来的人可是不少,但就份量来说,当以他们四人为首。
枢密院那里也来了人,但怎么说呢,这个时候,即便是很不服老的李承乾也不得不承认,朝堂之上的老人太多了。年岁老大,连出迎得胜回朝的大将军这样的朝堂大事,枢密院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出来。
不过这能说什么呢,天子优容?能让朝臣善始善终吗?
这可不见得,许是看景兴一朝的旧臣死的死,老的老,也就有那个耐心等上几年罢了,当今陛下啊,心肠可不比先帝软上半分。
当然,这些话。打死李承乾也不敢说出口,只不过在脑海中转上一圈而已。连想都不敢多想什么。
枢密使韩思功又病了,就算不病,那么大的岁数,身份又尊,不可能大冬天的让其郊迎在外。
上次大将军从河东回来,是魏王李玄道领头迎的,如今魏王殿下也病了,一个是累的,一个是让魏王府中突然多出来的那个魏王世子给气的。
这几年,谁都清楚,魏王府世子是魏王的私生子,不过魏王一直无后,到了这个岁数,即便是私生子,皇家也不得不承认其世子的身份了,不然的话,不但要得罪魏王,还要得罪皇室中的一些老人,谁又愿意在这个上面作梗,跟魏王殿下过不去。
这位世子殿下,谁都能看得出来,不是为官的材料,小家子气的很,根本没有半点乃父之风。
不过魏王对世子期望极深,独子嘛,在所难免,但话说回来了,魏王府世子不成材,就算是刚强的魏王殿下手段再多,也是没辙。
这一回就是世子的几个国武监同窗寻他耍乐,跟别人起了口角,之后便是大打出手,魏王世子可好,先自逃了,几个同窗被人揍的鼻青脸肿。
魏王闻听此事,大怒之下,抽的世子殿下满地找牙,自己也当即头晕眼花,摔倒在地,年纪老了,骨头都脆,一下就摔折了一条胳膊。
这下可好,枢密院一下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若非大军已然南归,不然的话,枢密院不定要乱成什么样子呢。
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于前方将士论功行赏之事上,枢密院这次几乎失去了发言的权力……
这对于枢密院来说,几可以称之为灭顶之灾,要知道,枢密院若是连说话的权力都丢了,岂非成了摆设?过不多久,枢密院还能不能存在?
不过,有远见的人都知道,枢密院断不会就此沉默下去,前方军将立功越来越多,立下的功劳也越来越大,枢密院的职权,只会越来越重,不会越来越轻。
像这一次,大将军挟灭国之功而回,枢密院很可能便会易主,这也是许多人不想大将军赵石太早回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方过而立之年的枢密使,让许多人不舒服,也让许多人满心的疑虑。
好在,皇帝陛下并未有明显的圣意露出来,怎么奖赏,还能拖上一段时日,最好……是大将军自己能推辞一下,选个合适的职位,那样一来,也能让人安心一些。
今日前来迎接大将军赵石回朝的人选,其实也算是千挑万选……
张世杰不去说他,李承乾,方谦两人,皆为景王府旧人,先帝在时,景王府这几位虽都位高权重,但却各行其是,并未有所联结,甚至于,兵部尚书李承乾和大将军赵石还有些间隙。
但时移世易,到了今日,不光向来自恃清高的礼部尚书方谦有意与大将军赵石交好,便是兵部尚书李承乾,也低下了倔强的头颅,开始跟大将军赵石越走越近了。
只要论到这个,许多人心里多数要感慨一下,宦途之上,风波险恶,能走到最后的,怕都是些能忘记前尘旧事,度量极大之人。
当然,还有一位参知政事刘煜,此人在中书向来不怎么起眼儿,也没多少实权,估摸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挑出来迎候大将军回朝。
中书向来权重,不愿过于逢迎,坏了中书威信,但灭国之功在前,却不得不来,选了此人,到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
此时已是十月末尾,天寒地冻。
一杆大旗在凛冽的寒风中迎风飘扬,马蹄阵阵,一哨人马已经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很快,蹄声大作,片刻便来到眼前。
为首一人,猛的勒住马缰,战马长嘶声中,来人已经一甩披风翻身下马,雄壮的身子灵活的好像猿猴一般,正是伐夏诸路兵马总管,兴国公,冠军大将军赵石。
众人看的清楚,一下便跪倒了一片,为首几人也是躬身为礼。
赵石快走了几步,虚扶了一下,便朗声笑道:“让诸位大人久等了,别顾什么虚礼了,这天气冷的,走走走,赶紧回城,别要冻坏了身子……嗯,对了,看这冻的,都忘了……不是有圣旨在吧?”
只一句话,就让众人心中一暖,有那沉不住气的,还抬头盯着大将军赵石打量了一番,这是大将军赵石?不对吧?
大将军赵石威严素重,这是京师百官的共识,如今得胜还朝,竟然是这么一副样子,让很多人都感到有点发蒙。
不过抬眼仔细打量一番,大将军赵石虽是笑语晏晏,但也掩盖不住那一身的凛然之气,到底在外征战多时,就算笑着说话,也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大将军赵石到是面色红晕,丝毫不像长途跋涉的样子,到是他身后的那些亲兵卫士们,脸上的霜花都好像能盖住脸庞了,一个个挺立在那里,好像一尊尊雕像,散发着杀气,果然是众人想象中百战之军的样子。
先开口接话的自然是兵部尚书李承乾,四个人中,数他资格最老。
“大将军劳苦功高,我等在这里等一等,是应该的……呵呵,陛下也知天气寒冷,不欲大将军再在路途上受什么风寒,所以也没派人传旨,只是让我等带来了口谕,让大将军赶紧入城,先归家瞧瞧,休息几日,再入宫面圣不迟。”
又是口谕,赵石目光闪了闪,笑着朝众人依次见礼,然后才道:“如此,咱们就别客套了,赶紧入城,柱国也想家的很了呢……”
一句话,为首的四个人皆都笑了,这般最好,嗯,好像……大将军赵柱国好说话了很多啊。
李承乾当先作揖道:“这里确实不是说话所在,我等也就不客套了,还请大将军恕罪。”
赵石抱拳回礼,“后面还有车队,要如何安置,请诸位大人多多操劳,柱国可就不管了啊……”
方谦此时笑着道:“大将军操劳日久,今日方自回京,怎么再敢让大将军烦心琐事,不然朝廷要我等还有何用?”
“此事已经定了,等过两日,过两日,下官便过府一趟,请大将军行献捷之礼。”
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寒暄几句过后,众人上轿的上轿,骑马的骑马,一同回转长安京师。
瞅着长安雄城越来越近,赵石心怀不由大畅……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