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1 章
(综同人)悠闲宅女的综穿生活 作者: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 21 章
于是让景灏想办法与诸葛玄相识,得到认可,并最终同意与诸葛诺的婚事。在真正结婚后,诸葛诺才有了充分的自由。家人的保护,既是对她的爱护,也是对她的束缚。
在这个乱世,英雄辈出,女子嫁人,不是都选择出身,更多的是选择有才之人。所以诸葛诺最终很顺利地嫁给了景灏。
景灏作为宠物从小在诸葛家长大,跟随诸葛家学习,又有诸葛诺的帮助,很清楚诸葛一家人的喜好,所以很容易得到诸葛家一家人的喜欢。
襄阳城南有一所学业堂,据考证其遗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湖宾馆一带,在当时这里北靠城墙,南面是西南诸峰,山、水、城相环绕,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诸葛亮随叔父来到襄阳,便在学业堂读书。
经过认真思考,诸葛亮作出了决定,他既没有随姐姐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没有到刘表手下谋一份差事,他决定继续读书。为了静心学习,他还决定从襄阳城搬出去,另寻一处住所。
诸葛亮心中的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处幽静的所在,山清水秀,不被外人打扰,以便于读书学习,最好还有田地可以耕种,以便在读书之余参加劳动,既自食其力,又锻炼身体和心智。
这个地方还不能离襄阳城太远,虽然不必天天再到学业堂去学习,但那里集中了最好的老师,诸葛亮想随时去那里向先生们请教。按照这些条件,诸葛亮终于在荆州城西北20里处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地方,此地叫隆中。
这是一处山村,山的名字叫万山,不高,冈峦起伏,其间风景优美,四季松柏常青,鸟语花香,水声潺潺,周边山形环绕,势若盘龙,登临高处,可以远眺汉水,在这里读书耕种,是再好不过了。
在当时这里还有点偏僻,襄阳城里的权贵或大户人家,习惯把别墅盖到城南顺着汉水往宜城的方向,那里被称为冠盖里,这个襄阳以西的偏僻山村,平时人烟比较稀少。
这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盖里那种地方凑热闹,他喜欢这里的安静。于是,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二人来到隆中,在这里修建了一处简单的草庐,整理出十来亩耕地,住了下来。
诸葛诺不放心弟弟们,也随着他们搬到了草庐附近,照顾弟弟,让景灏也和弟弟们一同读书,她则照顾他们。
隆中距襄阳城西门20里,汉代一里合现今0.7里,20里相当于7公里。隆中虽然远离尘嚣,但充其量也只是襄阳城的西郊。然而,在当时隆中却不隶属于襄阳管辖,甚至也不属襄阳所在的南郡,它属于南阳郡的邓县。襄阳城北,沿着古城墙是流经此地的汉水,古称沔水,汉水流过襄阳,突然掉头向南,在其拐弯处,有一条叫淯水的河流与其交汇。
今天的邓县称邓州,归河南省,襄阳(1949年以后与隔江相望的樊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2010年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归湖北省,两地相距70多公里,合汉代200里。而在汉末,邓县与襄阳的距离却非常近,其县治与襄阳仅隔汉水一条河。
《元和郡县志》载古谚“襄阳无西”,说的是襄阳往西几乎没有边界,一出城就到了邓县的地盘。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在襄阳城以西20里处,是邓县的管辖范围,也就是南阳郡的地面。
南阳郡虽然也属于荆州,可从未被刘表控制过,先是袁术据此,袁术之后是凉州军旧部张绣,曹操三征张绣未果,后来张绣主动投降了曹操,南阳郡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诸葛亮隐居隆中是在建安二年(197),此时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张绣控制之下。当然,张绣的势力范围并未到达襄阳城下,靠近襄阳城的地区,包括汉水对面的重镇樊城,以及邓县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刘表手中。
☆、穿越诸葛亮姐姐(四)
汉末时节,隐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种风尚,得时则行,不得时则退而息意,面对社会动荡和人身无法保全的时势,一部分士人自动地退居山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诸葛诺和景灏选择的便是这样的隐士生活,居于历史上有名的诸葛亮的隆中草堂之中。景灏与弟弟一起学习,一起结交各方友人,一起名动三国。
当时的荆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刘表本人又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建学校,援引名师,博求儒术,培养人才。当时洛阳残败,太学被废,刘表在襄阳设立的学业堂,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宋忠、庞德公、颍容等人,他们多年致力于延续文化和学术,形成了一个有名的荆州学派。
景灏便和诸葛诺的两个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一起在学业堂学习。这一世,因为诸葛玄依然活着,并且在刘表手下为官,担任一郡太守,所以他们三人也算是官宦子弟,是有门路进入这里学习的。而不必像历史上那样只能走二姐夫的道路,寄人篱下,很是辛苦。
这一世,诸葛亮和诸葛均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察言观色,依旧是心理健康的有才之士。
庞德公在历史上是诸葛诺丈夫庞山民的父亲。而现在他是诸葛玄的好友,诸葛玄为庞德公介绍自己的侄子们,和侄女婿,希望得到他的认可。
《后汉书》有庞德公的传记,说他是襄阳人,家住襄阳城南的岘山一带,从未到城中居住。他是本地知名的学者,刘表多次请他出来做事,他都没答应。
庞德公不出来做官,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说:“有一种叫鸿鹄的鸟,筑巢于高林之上,使其暮而得所栖;有一种叫鼋龟的动物穴于深渊之下,使其夕而得所宿。人们的趋舍行止也是人的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
刘表不死心,亲自去请,庞德公正和夫人耕田,见到刘表来了,就停下耕作,站于垄上,而他的妻子继续耕耘。刘表指着庞德公的妻子说:“先生苦居畎亩不肯官禄,拿什么东西留给后世子孙?”
庞德公答道:“世人留给子孙的是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毛病,我留给子孙的是耕读传家、安居乐业的生活,怎能说没留,只是所留不同罢了(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他们三人对庞德公都很尊敬,才学和品德都得到了庞德公的认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庞德公把他们推荐给了司马徽为师,进一步开阔了眼界。
司马徽字德操,中原地区的颍川郡人,避难来到荆州。他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与庞德公志趣相投,二人关系很好,庞德公称其为水镜先生。
《襄阳记》记载,司马徽比庞德公小10岁,称之为兄。一次,司马徽去看庞德公,恰巧庞德公到汉水对面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来到内室,叫来庞德公的妻子、儿女,告诉他们:“徐庶说今天有重要客人来找我和兄长交谈,你们准备准备。”庞德公的妻子和儿女们一个个跟司马徽见礼(皆罗列拜于堂下),之后奔走忙碌,准备饭菜。庞德公回家,还跑到司马徽跟前问候,闹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了(不知何者是客也)。
司马徽终生未仕,所以史籍对他的记载有限,似乎没有太大的知名度,但在当时他的名气很大,并且早在中原时他就已经很知名。《世说新语》记载,有人慕名前来请他,被他坚拒,有人想让他帮忙出谋划策,他一律说“好”“好”,这也好那也好,他的妻子忍不住说他:“人家问你事,你怎么一律都说好呢?”司马徽答道:“你这样说,也很好(如卿之言,亦大好)。”
这就是“好好先生”典故的由来。其实,司马徽这个好好先生不是糊涂,而是装糊涂,他和庞德公一样,都不愿意介入世事纷争。
司马徽在襄阳避难期间主要以开馆授徒为业。他们三人在学习期间遇到了历史上被诸葛亮十分器重的向朗,向朗自小就拜司马徽为师(少年事师于司马徽门下)。他们还遇到了历史上曾经在诸葛亮手下担任过参谋处长(军谋祭酒)的学者尹默,他也拜司马徽为师,学习古文经学(远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受古学)。
当时朝廷和州郡办的学校是官学,一些学者开馆授徒称为私学,汉末时节,随着今文经学的兴盛,私学也得到大力发展,卢植在北方开私学,教出公孙瓒、刘备两个著名的学生,当时最有名气的私学是郑玄,他的学生中有不少名气大的,如崔琰、国渊、郗虑、刘琰以及长期追随刘备的孙乾等。
庞德公向司马徽推荐景灏、诸葛亮和诸葛均三人,一来是敬佩司马徽的学识,二来缘于司马徽办有私学,他们三人除了在学业堂学习外,还可以在司马徽的私学里得到系统性的学习。
庞德公不仅推荐了他们三人,还推荐了自己的侄子庞统一块去学习。
庞统字士元,生年不详,年龄应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看上去并不聪明。庞统去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正好爬到一株桑树上采桑,庞统就坐在树下,二人树上树下随意交谈,谈了一阵,司马徽觉得他很不简单,一口气竟然谈到天黑,于是大为惊异,说荆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南州士之冠冕)。
大家认为司马徽不仅学问大,而且善于知人,他对庞统的评价一传出,庞统逐渐被世人所知。
有庞德公的指点,加上司马徽的进一步教导,他们三人学业进步很快,由于没有官学程式化的教育束缚,他们三人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很灵活,除当时读书人必不可少的经学之外,他们还广泛涉猎诸子百家,其中诸葛亮对于法家和兵家的著作更是格外留心。景灏则对道家著作更感兴趣,诸葛均则对儒家著作更感兴趣。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读书的方法也与众不同,别人读书务求精通、熟练,而诸葛亮只注重大的方面(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显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读书只是为了成为一名寻章摘句的儒生,他读书为的是积累和思考。
如果没有隆中这十年的积累,没有他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没有他广泛的涉猎和科学的读书方法,他也无法取得后来的成就。
其他二人也是如此,有了这十年的学习,简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景灏的人气更足了些,少了些许野气。诸葛诺虽然没有和他们一起去学习,但是景灏把他见过的书都为诸葛诺复录了一份,还把他的收获与诸葛诺分享。诸葛诺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诸子百家的理解更深入了些。她本人没有太明显的偏好。这些书也算是她的一大收获了。
所谓“游学”,就是走出去求学,在读万卷书之余还要行万里路,没有固定目标,没有教条束缚,广泛汲取学问营养。
而荆州丰厚的文化氛围和名师云集的环境,也为他们的游学提供了可能。
中原战火连天,生灵涂炭,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无论你曾经是高官显贵还是富可敌国,在战乱中,朝夕之间生命都将会陨落。为了保全性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随着大批避难的人们来到荆州,他们有着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在汉水两岸修建了豪华住宅,过起了悠闲且富足的生活。
在此时期由中原一带前来避难的北方知名学者,包括王粲、和洽、杜袭、赵俨、裴潜、韩暨、司马芝、繁钦、梁鹄、傅巽、邯郸淳等人,他们的研究专长,不仅涉及传统经学和儒术,还有诗赋、艺术,当时天下最知名、最顶尖的书法家、音乐家都在其中。
这冠盖云集之处也是藏龙卧虎之地,他们除了观山看景,也读书弹琴、聚谈雅集,使汉水两岸成为百里文化走廊。
他们三人没有把家安在岘山以南的这个走廊地带,不是没有这个物质能力,而是他更喜欢安静,不愿凑这个热闹。但是,他们想游学访名师,此处无疑是必去之所,何况他们的老师庞德公也住在这里。
只有他们三人中只有诸葛亮有志于仕途,而深居于隆中的诸葛亮,眼界一点儿都不闭塞,他可以经常向庞德公、司马徽两位名师求教,平时与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等挚友聚会切磋,或者到岘山一带拜师求学,平时还可能与庞统、庞林、马良、习祯、杨颙、杨仪、向朗、尹默等一批本地才俊有广泛联系。
第 21 章
恋耽美
第 21 章
于是让景灏想办法与诸葛玄相识,得到认可,并最终同意与诸葛诺的婚事。在真正结婚后,诸葛诺才有了充分的自由。家人的保护,既是对她的爱护,也是对她的束缚。
在这个乱世,英雄辈出,女子嫁人,不是都选择出身,更多的是选择有才之人。所以诸葛诺最终很顺利地嫁给了景灏。
景灏作为宠物从小在诸葛家长大,跟随诸葛家学习,又有诸葛诺的帮助,很清楚诸葛一家人的喜好,所以很容易得到诸葛家一家人的喜欢。
襄阳城南有一所学业堂,据考证其遗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湖宾馆一带,在当时这里北靠城墙,南面是西南诸峰,山、水、城相环绕,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诸葛亮随叔父来到襄阳,便在学业堂读书。
经过认真思考,诸葛亮作出了决定,他既没有随姐姐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没有到刘表手下谋一份差事,他决定继续读书。为了静心学习,他还决定从襄阳城搬出去,另寻一处住所。
诸葛亮心中的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处幽静的所在,山清水秀,不被外人打扰,以便于读书学习,最好还有田地可以耕种,以便在读书之余参加劳动,既自食其力,又锻炼身体和心智。
这个地方还不能离襄阳城太远,虽然不必天天再到学业堂去学习,但那里集中了最好的老师,诸葛亮想随时去那里向先生们请教。按照这些条件,诸葛亮终于在荆州城西北20里处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地方,此地叫隆中。
这是一处山村,山的名字叫万山,不高,冈峦起伏,其间风景优美,四季松柏常青,鸟语花香,水声潺潺,周边山形环绕,势若盘龙,登临高处,可以远眺汉水,在这里读书耕种,是再好不过了。
在当时这里还有点偏僻,襄阳城里的权贵或大户人家,习惯把别墅盖到城南顺着汉水往宜城的方向,那里被称为冠盖里,这个襄阳以西的偏僻山村,平时人烟比较稀少。
这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盖里那种地方凑热闹,他喜欢这里的安静。于是,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二人来到隆中,在这里修建了一处简单的草庐,整理出十来亩耕地,住了下来。
诸葛诺不放心弟弟们,也随着他们搬到了草庐附近,照顾弟弟,让景灏也和弟弟们一同读书,她则照顾他们。
隆中距襄阳城西门20里,汉代一里合现今0.7里,20里相当于7公里。隆中虽然远离尘嚣,但充其量也只是襄阳城的西郊。然而,在当时隆中却不隶属于襄阳管辖,甚至也不属襄阳所在的南郡,它属于南阳郡的邓县。襄阳城北,沿着古城墙是流经此地的汉水,古称沔水,汉水流过襄阳,突然掉头向南,在其拐弯处,有一条叫淯水的河流与其交汇。
今天的邓县称邓州,归河南省,襄阳(1949年以后与隔江相望的樊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2010年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归湖北省,两地相距70多公里,合汉代200里。而在汉末,邓县与襄阳的距离却非常近,其县治与襄阳仅隔汉水一条河。
《元和郡县志》载古谚“襄阳无西”,说的是襄阳往西几乎没有边界,一出城就到了邓县的地盘。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在襄阳城以西20里处,是邓县的管辖范围,也就是南阳郡的地面。
南阳郡虽然也属于荆州,可从未被刘表控制过,先是袁术据此,袁术之后是凉州军旧部张绣,曹操三征张绣未果,后来张绣主动投降了曹操,南阳郡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诸葛亮隐居隆中是在建安二年(197),此时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张绣控制之下。当然,张绣的势力范围并未到达襄阳城下,靠近襄阳城的地区,包括汉水对面的重镇樊城,以及邓县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刘表手中。
☆、穿越诸葛亮姐姐(四)
汉末时节,隐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种风尚,得时则行,不得时则退而息意,面对社会动荡和人身无法保全的时势,一部分士人自动地退居山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诸葛诺和景灏选择的便是这样的隐士生活,居于历史上有名的诸葛亮的隆中草堂之中。景灏与弟弟一起学习,一起结交各方友人,一起名动三国。
当时的荆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刘表本人又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建学校,援引名师,博求儒术,培养人才。当时洛阳残败,太学被废,刘表在襄阳设立的学业堂,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宋忠、庞德公、颍容等人,他们多年致力于延续文化和学术,形成了一个有名的荆州学派。
景灏便和诸葛诺的两个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一起在学业堂学习。这一世,因为诸葛玄依然活着,并且在刘表手下为官,担任一郡太守,所以他们三人也算是官宦子弟,是有门路进入这里学习的。而不必像历史上那样只能走二姐夫的道路,寄人篱下,很是辛苦。
这一世,诸葛亮和诸葛均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察言观色,依旧是心理健康的有才之士。
庞德公在历史上是诸葛诺丈夫庞山民的父亲。而现在他是诸葛玄的好友,诸葛玄为庞德公介绍自己的侄子们,和侄女婿,希望得到他的认可。
《后汉书》有庞德公的传记,说他是襄阳人,家住襄阳城南的岘山一带,从未到城中居住。他是本地知名的学者,刘表多次请他出来做事,他都没答应。
庞德公不出来做官,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说:“有一种叫鸿鹄的鸟,筑巢于高林之上,使其暮而得所栖;有一种叫鼋龟的动物穴于深渊之下,使其夕而得所宿。人们的趋舍行止也是人的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
刘表不死心,亲自去请,庞德公正和夫人耕田,见到刘表来了,就停下耕作,站于垄上,而他的妻子继续耕耘。刘表指着庞德公的妻子说:“先生苦居畎亩不肯官禄,拿什么东西留给后世子孙?”
庞德公答道:“世人留给子孙的是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毛病,我留给子孙的是耕读传家、安居乐业的生活,怎能说没留,只是所留不同罢了(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他们三人对庞德公都很尊敬,才学和品德都得到了庞德公的认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庞德公把他们推荐给了司马徽为师,进一步开阔了眼界。
司马徽字德操,中原地区的颍川郡人,避难来到荆州。他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与庞德公志趣相投,二人关系很好,庞德公称其为水镜先生。
《襄阳记》记载,司马徽比庞德公小10岁,称之为兄。一次,司马徽去看庞德公,恰巧庞德公到汉水对面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来到内室,叫来庞德公的妻子、儿女,告诉他们:“徐庶说今天有重要客人来找我和兄长交谈,你们准备准备。”庞德公的妻子和儿女们一个个跟司马徽见礼(皆罗列拜于堂下),之后奔走忙碌,准备饭菜。庞德公回家,还跑到司马徽跟前问候,闹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了(不知何者是客也)。
司马徽终生未仕,所以史籍对他的记载有限,似乎没有太大的知名度,但在当时他的名气很大,并且早在中原时他就已经很知名。《世说新语》记载,有人慕名前来请他,被他坚拒,有人想让他帮忙出谋划策,他一律说“好”“好”,这也好那也好,他的妻子忍不住说他:“人家问你事,你怎么一律都说好呢?”司马徽答道:“你这样说,也很好(如卿之言,亦大好)。”
这就是“好好先生”典故的由来。其实,司马徽这个好好先生不是糊涂,而是装糊涂,他和庞德公一样,都不愿意介入世事纷争。
司马徽在襄阳避难期间主要以开馆授徒为业。他们三人在学习期间遇到了历史上被诸葛亮十分器重的向朗,向朗自小就拜司马徽为师(少年事师于司马徽门下)。他们还遇到了历史上曾经在诸葛亮手下担任过参谋处长(军谋祭酒)的学者尹默,他也拜司马徽为师,学习古文经学(远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受古学)。
当时朝廷和州郡办的学校是官学,一些学者开馆授徒称为私学,汉末时节,随着今文经学的兴盛,私学也得到大力发展,卢植在北方开私学,教出公孙瓒、刘备两个著名的学生,当时最有名气的私学是郑玄,他的学生中有不少名气大的,如崔琰、国渊、郗虑、刘琰以及长期追随刘备的孙乾等。
庞德公向司马徽推荐景灏、诸葛亮和诸葛均三人,一来是敬佩司马徽的学识,二来缘于司马徽办有私学,他们三人除了在学业堂学习外,还可以在司马徽的私学里得到系统性的学习。
庞德公不仅推荐了他们三人,还推荐了自己的侄子庞统一块去学习。
庞统字士元,生年不详,年龄应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看上去并不聪明。庞统去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正好爬到一株桑树上采桑,庞统就坐在树下,二人树上树下随意交谈,谈了一阵,司马徽觉得他很不简单,一口气竟然谈到天黑,于是大为惊异,说荆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南州士之冠冕)。
大家认为司马徽不仅学问大,而且善于知人,他对庞统的评价一传出,庞统逐渐被世人所知。
有庞德公的指点,加上司马徽的进一步教导,他们三人学业进步很快,由于没有官学程式化的教育束缚,他们三人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很灵活,除当时读书人必不可少的经学之外,他们还广泛涉猎诸子百家,其中诸葛亮对于法家和兵家的著作更是格外留心。景灏则对道家著作更感兴趣,诸葛均则对儒家著作更感兴趣。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读书的方法也与众不同,别人读书务求精通、熟练,而诸葛亮只注重大的方面(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显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读书只是为了成为一名寻章摘句的儒生,他读书为的是积累和思考。
如果没有隆中这十年的积累,没有他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没有他广泛的涉猎和科学的读书方法,他也无法取得后来的成就。
其他二人也是如此,有了这十年的学习,简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景灏的人气更足了些,少了些许野气。诸葛诺虽然没有和他们一起去学习,但是景灏把他见过的书都为诸葛诺复录了一份,还把他的收获与诸葛诺分享。诸葛诺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诸子百家的理解更深入了些。她本人没有太明显的偏好。这些书也算是她的一大收获了。
所谓“游学”,就是走出去求学,在读万卷书之余还要行万里路,没有固定目标,没有教条束缚,广泛汲取学问营养。
而荆州丰厚的文化氛围和名师云集的环境,也为他们的游学提供了可能。
中原战火连天,生灵涂炭,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无论你曾经是高官显贵还是富可敌国,在战乱中,朝夕之间生命都将会陨落。为了保全性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随着大批避难的人们来到荆州,他们有着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在汉水两岸修建了豪华住宅,过起了悠闲且富足的生活。
在此时期由中原一带前来避难的北方知名学者,包括王粲、和洽、杜袭、赵俨、裴潜、韩暨、司马芝、繁钦、梁鹄、傅巽、邯郸淳等人,他们的研究专长,不仅涉及传统经学和儒术,还有诗赋、艺术,当时天下最知名、最顶尖的书法家、音乐家都在其中。
这冠盖云集之处也是藏龙卧虎之地,他们除了观山看景,也读书弹琴、聚谈雅集,使汉水两岸成为百里文化走廊。
他们三人没有把家安在岘山以南的这个走廊地带,不是没有这个物质能力,而是他更喜欢安静,不愿凑这个热闹。但是,他们想游学访名师,此处无疑是必去之所,何况他们的老师庞德公也住在这里。
只有他们三人中只有诸葛亮有志于仕途,而深居于隆中的诸葛亮,眼界一点儿都不闭塞,他可以经常向庞德公、司马徽两位名师求教,平时与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等挚友聚会切磋,或者到岘山一带拜师求学,平时还可能与庞统、庞林、马良、习祯、杨颙、杨仪、向朗、尹默等一批本地才俊有广泛联系。
第 21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