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4 章
官场潜规则 作者:瑚布图
第 14 章
吴宇赶来了,暖壶、毛巾之类的东西拿来不少,杜斌说:“你先在这盯着,我回单位取钱。”
杜斌前几天来的一万两千块稿费,七千代雅芬还了教育局的白金首饰款,还剩五千块,刚才办理住院手续交了一千多,他办公室只有三千五百块了。杜斌去了财务室,对会计说有急用,以自己的名义打了欠条,借了三千元。
回到医院,手术还没结束。杜斌交给吴宇六千块,说:“五千交手术费押金,剩下的一千,再交其他的费用。”吴宇敬佩地瞅了杜斌一眼,走了。
杜斌焦急地坐在走廊的长条椅子上,等着手术的消息。那个医生知到自己闯祸了,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便偷偷把院长找来了。院长认识杜斌,他要杜斌去院长办公室等。杜斌说:“不了,我就在这等。”院长见劝不动,示意医生去给杜斌弄瓶矿泉水,他坐在走廊对面长条椅子上陪杜斌唠嗑。
杜斌不安地问院长:“都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没结束?”院长一直陪着小心,说:“开颅手术,很费劲的。”杜斌问:“不会有危险吧?”院长说:“我问过他们,幸亏发现及时,出血量不大。这种手术在我们医院应该没问题。”
傍晚的时候,手术室的门开了,王超母亲被推了出来。她仍然昏迷着。那个主任的衣服都湿透了,他刚走出门口,双腿一软,坐在了地上。
院长高兴地告诉杜斌:“手术很成功,她已经脱离了危险。”杜斌觉得刚来时对主任的态度过于蛮横了,便走过去,拍拍那个主任的肩膀,客气地对那个主任说:“刚才,是我的态度不好,请你多原谅。谢谢你啦!”主任的下来了,虚弱地说:“没啥,没啥。”
杜斌给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打了电话,让他派个司机来,与吴宇一起照顾王超的母亲。
王超听说母亲得了脑出血,当天深夜就赶了回来。
第二天,他母亲完全脱离了危险。王超来到杜斌办公室,关上门,转过身来,眼圈就红了,他哭着给杜斌跪下了,哽咽着说:“杜市长,谢谢你救了我母亲!”
杜斌赶忙走过来,把他拽起来,训斥道:“你这是干什么?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能随便给人跪下呢!”
王超哭着说:“杜市长,你不知道,我父亲在我当兵的时候死的,我没赶回来,没见到他老人家一面,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哪。这次,如果不是你抢救得及时,不是你给交的手术费,我老妈早就没命了,我就连老妈也见不着了。”
杜斌被他说得心酸,眼圈红了,说:“老人家命大,她有你这么个孝顺的儿子,还没跟你享够福呢,她见不到你的面,怎么能走呢。”
王超说:“杜市长,你给我垫上的钱,等我妈出院了,我凑齐了再还给你。”杜斌说:“先别说这个,给老人治病要紧。钱的事,以后再说,你也别去东拼西凑地借,先不用还我,什么时候有了,再还我。”
王超说:“杜市长,是你把我老妈抢救过来的,你虽然比我大不了多少,但从今往后,我就把你当恩人了。”杜斌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假装生气地说:“说什么呢你,什么恩人不恩人的。”王超说:“杜市长,往后,你要有用得着我王超的地方,我肯定往前冲!就是豁出命来,我也情愿!” 第五章
壹
东环市是这个省惟一的对外经贸口岸。东环市东面就是俄罗斯,东环市与俄罗斯的边界线长达220公里,其中水界79公里,陆路边界141公里。
东环市有不少人因为与俄罗斯搞边境贸易发了大财,相对于其他市县,这是个比较富裕的地方。因此前些年,省和牡丹市不少人都喜欢到东环市来挂职,外地要交流的干部,也愿意到东环来。最鼎盛时期,东环市的五大班子领导,只有一名副县长(当时还是县)、一名宣传部长,一名政协主席是东环人,其他20多名党政主要领导,都是省或牡丹市派下来的人。公安局长、检查长、法院院长、税务局长、公商局长、财政局长等实权部门的一把手,也是上面的人。
最新卷 第22节
这些挂职干部,来东环之前不少人也就是个科级干部,被组织上做为后备干部重用后,便来东环挂职锻炼。更有甚者,有的才是个副科级干部。可他们来东环后,一般都进了五大班子当领导,主导着一个县的经济、政治、司法、金融、财税大权,你说他们能干好么?有的人,具备当一方诸侯的能力么?如果你能力不行,老老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干也行,可他们两三年回去时,不少人都是腰缠万贯了。
这些人喜欢搞政绩工程,喜欢弄些脸面上的东西给外人或上级领导看。于是就把东环造得够戗,经济进步不大,外债却欠了不少,而这些挂职干部进步却挺大的。老百姓便把这些人叫“镀金”干部。是靠着东环市这个形象工程的政绩,他们才爬得那么快。可东环的干部就很可怜了,他们的父母、姊妹,妻子儿女都在东环,可不敢搞什么形象工程这类花架子糊弄人,不然,亲人就要招致百姓的骂。于是他们只好夹起尾巴做人,鞠躬尽瘁做事,刚有点成绩,市五大班子刚倒出来个空位置,心思这回进市级领导班子该有戏了吧,可不知怎么的,上面又把人派下来了。因此,东环的干部一直提不起来,意见越积越大,和老百姓的怨言汇成了一股洪流。使这个局面逆转的,是赵法谣之前的县委书记离任。据说他来东环之前是牡丹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很有些文才,曾经给牡丹市委写出过几个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上面才把他委派到东环市当市委书记的。可谁想到,他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马谡,胸有经纶百万,工作却一塌糊涂,他在东环市工作才4年半,就给东环财政造成了3个多亿的大窟窿。而他从东环离任时,竟然带走了几千万钱财。
当时,每个周末下午,五大班子主要领导都要往省城、牡丹市的家里赶,回去跟家人团聚。因此导致办公无法正常进行,道路上的高级车辆一辆接一辆往回赶。一个领导一台车,一个司机,来回要交过路费、过桥费、加油费,有的司机当天晚上往东环赶,周一早上起早再去接。领导回家一趟,司机要走四趟,这费、那费就得上千元。有的周六、周日要用车,司机就得住在那,这样下来,花费就更大。领导宴请朋友、客人什么的,也要花公家的钱。
后来,有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一些早已退下来的老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写了提案,建议东环买两台中巴车,省和牡丹市来的领导周末回家集体坐车。有人计算过,如果真的这样,家住牡丹市的领导都挤一台车回去,住在省城的领导挤一台车回来,每年会给财政节约几百万的资金。可是,一旦形成了这种制度,那他们的特权就没了,因此这些写提案的人,都受到了批评。
但批评归批评,意见还是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东环的中层领导和百姓的洪流合成了一股,就摧垮了这个堡垒。他们接连给上级、上上级写信,并通过一切能说话的渠道反映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一位从东环市走向中央的部级领导的重视,他为家乡的事呼吁到了省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这个问题才得到了控制。那个带走了东环几千万的书记,回到牡丹市高升当了副市长,但经济问题一查就进了监狱。
投鼠忌器,现在,东环市只有市委书记赵法谣、组织部长刘伟和杜斌是外来的。
赵法谣把家搬来了,儿子在英国留学,老伴儿病退在家。一天,临下班的时候,赵法谣给杜斌挂了个电话,说:“杜斌呀,你来东环大半年了,怎么样啊?吃的好吗?住得好吗?”
市委书记突然挂念起自己的吃住问题了,这让杜斌有点惊讶,他不知道赵法谣是不是听到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说法了,便有些忐忑不安,说:“谢谢赵书记关心,我一切都很好。”
赵法谣说:“晚上,你有没有饭局呀?”杜斌说:“没有。”赵法谣说:“那好,我让你嫂子弄几个菜,你上我家来吃吧。”杜斌连忙谢绝了,说:“不用麻烦您了,谢谢赵书记关心。”赵法谣说:“客气啥,我比你早来东环市,家也搬来了,不像你是半个跑腿子,我总得尽点地主之宜吧。”杜斌说:“您要这么说,我还是地地道道的东环人呢,该我请您才是呀。”
赵法谣显然不愿跟他争论,以不容可否的口气说:“行了,别跟我磨叽了。过来吧,咱俩喝几杯。”
杜斌只好答应了。他来东环市大半年了,还没去过赵法谣和刘玉林家呢。想到这,杜斌禁不住有点汗颜了。时间过得真快呀。而自己也真是不会来事,连书记、市长的家门都没去过。
杜斌知道,赵法谣作风比较严谨,组织原则和党性都很强,特别正派。杜斌没带什么礼物,拎了几斤台湾进口的高档水果。赵法谣给他开了门,接过水果,说:“你还真会拿,要是你拿别的东西,我就给你扔出去。”他夫人退休前是教师,身体不好,脸上的褶子很多,头发也花白了。
四个菜早就摆在桌子上了,赵法谣老伴给开了瓶“五粮液”,赵法谣说:“这是俞思卿春节送的,我让他拿回去,他说是他女儿俞敏孝敬他的。他女儿有钱,买了不少瓶送给他,他给我送了两瓶,我就留下了,要不,他的老脸就没地方搁了。”
赵法谣在两个酒杯里倒满了,一只推到杜斌跟前,举起自己的那个杯子,说:“来,大作家,干一杯。”杜斌也随他干了杯,说:“哪里,哪里,您夸奖了。”赵法谣说:“谦虚啥,大作家就是大作家嘛。”杜斌拿起酒瓶,给赵法谣和自己满上,站起来说:“赵书记,谢谢您招待我。我借花献佛,借您的酒敬您和嫂子一杯酒。”赵法谣说:“好啊,我干了。”他夫人抿了一小口,笑了笑说:“对不起杜斌,我身体不好,不能饮酒。”
赵法谣拿过她的酒杯,仰脖干了,说:“夫人不行,丈夫代劳。大作家,你不反对吧?”杜斌说:“不反对。”赵法谣给杜斌倒满了酒,吃了口菜,说:“你的小说写得很好啊!有思想,有情感,我老伴儿就是你的忠实读者。”杜斌看了眼他夫人,她不好意思地脸红了,说:“你们慢慢唠吧,我吃好了。杜市长,我就不陪你了。”赵法谣说:“别忘了吃药啊!”
杜斌说:“您真关心嫂子啊!”赵法谣说:“老伴儿,老伴儿吗。没了她,我不就没伴儿了吗,孩子也不答应呀。”杜斌笑了。
两人把一瓶酒喝进去大半,都有了些醉意。赵法谣感慨地说:“东环市,现在,除了刘伟,就咱俩是外来户呀。来,外来户干一杯!”杜斌喝了,给赵法谣倒上酒,说:“可不,就咱们俩是外来户。”赵法谣叹了口气,说:“不容易呀。你听说了吗,我来以前,也就是4年前,东环的五大班子领导,基本都是外来户。”杜斌夹了口菜送进嘴里,慢慢咀嚼,说:“听说了。”
赵法谣独自把酒喝了,说:“不容易呀!撇家舍业的,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朋友、同事、工作关系、工作节奏、人事关系都是陌生的,都得从头再来,什么事都是个挑战呀!”
杜斌也把酒喝了,附和说:“您说得太对了。”
赵法谣说:“听说,前些日子,你和你老师俞思卿闹了点不愉快?”杜斌说:“其实,都是工作上的事,意见不一样,没有个人恩怨。”赵法谣说:“听说,你在市政府的常务会议上,两次对刘玉林提出了不同意见?”杜斌说:“提过。一次他采纳了,一次他没采纳。”
赵法谣笑了,说:“听说,市政府的常务会议,一般人是不敢发表不同意见的,你还敢?”杜斌也笑了,说:“是吗?我不知道!”赵法谣说:“那,如果你知道了,你还会那样做吗?”
“当然,该反对还是要反对的。”
“那,你不怕刘玉林有想法?”
“怕啥?都是为了工作。”
“有些人可不这么想。”
最新卷 第23节
“我不管,我咋想的就咋说。”
第 14 章
恋耽美
第 14 章
吴宇赶来了,暖壶、毛巾之类的东西拿来不少,杜斌说:“你先在这盯着,我回单位取钱。”
杜斌前几天来的一万两千块稿费,七千代雅芬还了教育局的白金首饰款,还剩五千块,刚才办理住院手续交了一千多,他办公室只有三千五百块了。杜斌去了财务室,对会计说有急用,以自己的名义打了欠条,借了三千元。
回到医院,手术还没结束。杜斌交给吴宇六千块,说:“五千交手术费押金,剩下的一千,再交其他的费用。”吴宇敬佩地瞅了杜斌一眼,走了。
杜斌焦急地坐在走廊的长条椅子上,等着手术的消息。那个医生知到自己闯祸了,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便偷偷把院长找来了。院长认识杜斌,他要杜斌去院长办公室等。杜斌说:“不了,我就在这等。”院长见劝不动,示意医生去给杜斌弄瓶矿泉水,他坐在走廊对面长条椅子上陪杜斌唠嗑。
杜斌不安地问院长:“都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没结束?”院长一直陪着小心,说:“开颅手术,很费劲的。”杜斌问:“不会有危险吧?”院长说:“我问过他们,幸亏发现及时,出血量不大。这种手术在我们医院应该没问题。”
傍晚的时候,手术室的门开了,王超母亲被推了出来。她仍然昏迷着。那个主任的衣服都湿透了,他刚走出门口,双腿一软,坐在了地上。
院长高兴地告诉杜斌:“手术很成功,她已经脱离了危险。”杜斌觉得刚来时对主任的态度过于蛮横了,便走过去,拍拍那个主任的肩膀,客气地对那个主任说:“刚才,是我的态度不好,请你多原谅。谢谢你啦!”主任的下来了,虚弱地说:“没啥,没啥。”
杜斌给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打了电话,让他派个司机来,与吴宇一起照顾王超的母亲。
王超听说母亲得了脑出血,当天深夜就赶了回来。
第二天,他母亲完全脱离了危险。王超来到杜斌办公室,关上门,转过身来,眼圈就红了,他哭着给杜斌跪下了,哽咽着说:“杜市长,谢谢你救了我母亲!”
杜斌赶忙走过来,把他拽起来,训斥道:“你这是干什么?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能随便给人跪下呢!”
王超哭着说:“杜市长,你不知道,我父亲在我当兵的时候死的,我没赶回来,没见到他老人家一面,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哪。这次,如果不是你抢救得及时,不是你给交的手术费,我老妈早就没命了,我就连老妈也见不着了。”
杜斌被他说得心酸,眼圈红了,说:“老人家命大,她有你这么个孝顺的儿子,还没跟你享够福呢,她见不到你的面,怎么能走呢。”
王超说:“杜市长,你给我垫上的钱,等我妈出院了,我凑齐了再还给你。”杜斌说:“先别说这个,给老人治病要紧。钱的事,以后再说,你也别去东拼西凑地借,先不用还我,什么时候有了,再还我。”
王超说:“杜市长,是你把我老妈抢救过来的,你虽然比我大不了多少,但从今往后,我就把你当恩人了。”杜斌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假装生气地说:“说什么呢你,什么恩人不恩人的。”王超说:“杜市长,往后,你要有用得着我王超的地方,我肯定往前冲!就是豁出命来,我也情愿!” 第五章
壹
东环市是这个省惟一的对外经贸口岸。东环市东面就是俄罗斯,东环市与俄罗斯的边界线长达220公里,其中水界79公里,陆路边界141公里。
东环市有不少人因为与俄罗斯搞边境贸易发了大财,相对于其他市县,这是个比较富裕的地方。因此前些年,省和牡丹市不少人都喜欢到东环市来挂职,外地要交流的干部,也愿意到东环来。最鼎盛时期,东环市的五大班子领导,只有一名副县长(当时还是县)、一名宣传部长,一名政协主席是东环人,其他20多名党政主要领导,都是省或牡丹市派下来的人。公安局长、检查长、法院院长、税务局长、公商局长、财政局长等实权部门的一把手,也是上面的人。
最新卷 第22节
这些挂职干部,来东环之前不少人也就是个科级干部,被组织上做为后备干部重用后,便来东环挂职锻炼。更有甚者,有的才是个副科级干部。可他们来东环后,一般都进了五大班子当领导,主导着一个县的经济、政治、司法、金融、财税大权,你说他们能干好么?有的人,具备当一方诸侯的能力么?如果你能力不行,老老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干也行,可他们两三年回去时,不少人都是腰缠万贯了。
这些人喜欢搞政绩工程,喜欢弄些脸面上的东西给外人或上级领导看。于是就把东环造得够戗,经济进步不大,外债却欠了不少,而这些挂职干部进步却挺大的。老百姓便把这些人叫“镀金”干部。是靠着东环市这个形象工程的政绩,他们才爬得那么快。可东环的干部就很可怜了,他们的父母、姊妹,妻子儿女都在东环,可不敢搞什么形象工程这类花架子糊弄人,不然,亲人就要招致百姓的骂。于是他们只好夹起尾巴做人,鞠躬尽瘁做事,刚有点成绩,市五大班子刚倒出来个空位置,心思这回进市级领导班子该有戏了吧,可不知怎么的,上面又把人派下来了。因此,东环的干部一直提不起来,意见越积越大,和老百姓的怨言汇成了一股洪流。使这个局面逆转的,是赵法谣之前的县委书记离任。据说他来东环之前是牡丹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很有些文才,曾经给牡丹市委写出过几个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上面才把他委派到东环市当市委书记的。可谁想到,他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马谡,胸有经纶百万,工作却一塌糊涂,他在东环市工作才4年半,就给东环财政造成了3个多亿的大窟窿。而他从东环离任时,竟然带走了几千万钱财。
当时,每个周末下午,五大班子主要领导都要往省城、牡丹市的家里赶,回去跟家人团聚。因此导致办公无法正常进行,道路上的高级车辆一辆接一辆往回赶。一个领导一台车,一个司机,来回要交过路费、过桥费、加油费,有的司机当天晚上往东环赶,周一早上起早再去接。领导回家一趟,司机要走四趟,这费、那费就得上千元。有的周六、周日要用车,司机就得住在那,这样下来,花费就更大。领导宴请朋友、客人什么的,也要花公家的钱。
后来,有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一些早已退下来的老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写了提案,建议东环买两台中巴车,省和牡丹市来的领导周末回家集体坐车。有人计算过,如果真的这样,家住牡丹市的领导都挤一台车回去,住在省城的领导挤一台车回来,每年会给财政节约几百万的资金。可是,一旦形成了这种制度,那他们的特权就没了,因此这些写提案的人,都受到了批评。
但批评归批评,意见还是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东环的中层领导和百姓的洪流合成了一股,就摧垮了这个堡垒。他们接连给上级、上上级写信,并通过一切能说话的渠道反映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一位从东环市走向中央的部级领导的重视,他为家乡的事呼吁到了省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这个问题才得到了控制。那个带走了东环几千万的书记,回到牡丹市高升当了副市长,但经济问题一查就进了监狱。
投鼠忌器,现在,东环市只有市委书记赵法谣、组织部长刘伟和杜斌是外来的。
赵法谣把家搬来了,儿子在英国留学,老伴儿病退在家。一天,临下班的时候,赵法谣给杜斌挂了个电话,说:“杜斌呀,你来东环大半年了,怎么样啊?吃的好吗?住得好吗?”
市委书记突然挂念起自己的吃住问题了,这让杜斌有点惊讶,他不知道赵法谣是不是听到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说法了,便有些忐忑不安,说:“谢谢赵书记关心,我一切都很好。”
赵法谣说:“晚上,你有没有饭局呀?”杜斌说:“没有。”赵法谣说:“那好,我让你嫂子弄几个菜,你上我家来吃吧。”杜斌连忙谢绝了,说:“不用麻烦您了,谢谢赵书记关心。”赵法谣说:“客气啥,我比你早来东环市,家也搬来了,不像你是半个跑腿子,我总得尽点地主之宜吧。”杜斌说:“您要这么说,我还是地地道道的东环人呢,该我请您才是呀。”
赵法谣显然不愿跟他争论,以不容可否的口气说:“行了,别跟我磨叽了。过来吧,咱俩喝几杯。”
杜斌只好答应了。他来东环市大半年了,还没去过赵法谣和刘玉林家呢。想到这,杜斌禁不住有点汗颜了。时间过得真快呀。而自己也真是不会来事,连书记、市长的家门都没去过。
杜斌知道,赵法谣作风比较严谨,组织原则和党性都很强,特别正派。杜斌没带什么礼物,拎了几斤台湾进口的高档水果。赵法谣给他开了门,接过水果,说:“你还真会拿,要是你拿别的东西,我就给你扔出去。”他夫人退休前是教师,身体不好,脸上的褶子很多,头发也花白了。
四个菜早就摆在桌子上了,赵法谣老伴给开了瓶“五粮液”,赵法谣说:“这是俞思卿春节送的,我让他拿回去,他说是他女儿俞敏孝敬他的。他女儿有钱,买了不少瓶送给他,他给我送了两瓶,我就留下了,要不,他的老脸就没地方搁了。”
赵法谣在两个酒杯里倒满了,一只推到杜斌跟前,举起自己的那个杯子,说:“来,大作家,干一杯。”杜斌也随他干了杯,说:“哪里,哪里,您夸奖了。”赵法谣说:“谦虚啥,大作家就是大作家嘛。”杜斌拿起酒瓶,给赵法谣和自己满上,站起来说:“赵书记,谢谢您招待我。我借花献佛,借您的酒敬您和嫂子一杯酒。”赵法谣说:“好啊,我干了。”他夫人抿了一小口,笑了笑说:“对不起杜斌,我身体不好,不能饮酒。”
赵法谣拿过她的酒杯,仰脖干了,说:“夫人不行,丈夫代劳。大作家,你不反对吧?”杜斌说:“不反对。”赵法谣给杜斌倒满了酒,吃了口菜,说:“你的小说写得很好啊!有思想,有情感,我老伴儿就是你的忠实读者。”杜斌看了眼他夫人,她不好意思地脸红了,说:“你们慢慢唠吧,我吃好了。杜市长,我就不陪你了。”赵法谣说:“别忘了吃药啊!”
杜斌说:“您真关心嫂子啊!”赵法谣说:“老伴儿,老伴儿吗。没了她,我不就没伴儿了吗,孩子也不答应呀。”杜斌笑了。
两人把一瓶酒喝进去大半,都有了些醉意。赵法谣感慨地说:“东环市,现在,除了刘伟,就咱俩是外来户呀。来,外来户干一杯!”杜斌喝了,给赵法谣倒上酒,说:“可不,就咱们俩是外来户。”赵法谣叹了口气,说:“不容易呀。你听说了吗,我来以前,也就是4年前,东环的五大班子领导,基本都是外来户。”杜斌夹了口菜送进嘴里,慢慢咀嚼,说:“听说了。”
赵法谣独自把酒喝了,说:“不容易呀!撇家舍业的,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朋友、同事、工作关系、工作节奏、人事关系都是陌生的,都得从头再来,什么事都是个挑战呀!”
杜斌也把酒喝了,附和说:“您说得太对了。”
赵法谣说:“听说,前些日子,你和你老师俞思卿闹了点不愉快?”杜斌说:“其实,都是工作上的事,意见不一样,没有个人恩怨。”赵法谣说:“听说,你在市政府的常务会议上,两次对刘玉林提出了不同意见?”杜斌说:“提过。一次他采纳了,一次他没采纳。”
赵法谣笑了,说:“听说,市政府的常务会议,一般人是不敢发表不同意见的,你还敢?”杜斌也笑了,说:“是吗?我不知道!”赵法谣说:“那,如果你知道了,你还会那样做吗?”
“当然,该反对还是要反对的。”
“那,你不怕刘玉林有想法?”
“怕啥?都是为了工作。”
“有些人可不这么想。”
最新卷 第23节
“我不管,我咋想的就咋说。”
第 14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