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609 章
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 1609 章
晚上,向小强把胡炯和武炎彬叫进办公室,给了他们每人一把钥匙,一组密码。
“怎么样,”他笑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慢慢地,都领悟到这是什么了。片刻后,两人脸色同时发白,然后又变红,呼吸急促,盯着手里的钥匙和密码。
向小强笑呵呵地,心说:还行,两人都不笨。
他微笑着,眼睛瞟了瞟门口,低声笑道:
“一人三百万。不过我再一次告诫你们,都给我低调点。明白吗?”
两人声音沙哑,呼吸困难,但坚持着颤声道:
“是……是!!!……多谢大人!!!”
[ ]
第155集 大和号开工
进入十月下旬,大明的潜艇产量骤然增大了。原来每月产量只有十几艘,现在产量开始快速攀升。到了十月结束的时候,整个十月份全国已经建造了26艘潜艇。其中12艘都是在下旬生产的。大明海军部通过了海总参的“大幅增产潜艇”的要求,同时把最后一艘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向后延迟了。
海军部制定《十一月中小型舰艇建造计划》中,给潜艇建造制定的目标是:小型潜艇3艘、中型近洋潜艇15艘、大型远洋潜艇10艘、其他特殊潜艇4艘。共31艘。
其中“其他特殊潜艇”,其中两艘是“射水鱼”防空潜艇,另两艘是“*牛”——远洋补给潜艇。
这种补给潜艇也是向小强提出的构想。这是一种两千吨左右的远洋潜艇,没有鱼雷管,只有一门甲板主炮和一门博福斯机关炮,作为自卫武器。除了自身使用的柴油外,还可以额外携带将近800吨柴油,理论上可以为5艘大型潜艇、或者8艘中型潜艇加满燃油。当然,这是理论值,是指的从空加到满,实际上不可能有哪一艘潜艇和“*牛”碰面的时候,一滴油都没有了。一般都只要适量加一些就够了。这样的话,一艘“*牛”一般可以为十几艘、二十来艘潜艇提供加油,足以覆盖一个海上大战区。
除了燃料,补给艇上还装载了大量的食品、淡水、药品、替换零件,还有一个非常专业的维修小组。这些都是普通的攻击潜艇难以带很多的。
向小强曾经还想让这种补给潜艇携带一些鱼雷,用于补充给战斗潜艇。因为根据向小强的二战经验,潜艇战除了燃料,消耗最厉害的就是鱼雷。一旦鱼雷用完了,哪怕潜艇还有大量的燃料和食品淡水,也必须返航。因为再在海上晃荡也没有意义了。但是潜艇设计师们当初表示为难,因为鱼雷占地方,非常占地方。潜艇用的重型鱼雷非常巨大,躺在那里,就像一棵被伐倒的大树干。几颗鱼雷就能挤占掉大量的燃油空间。因此向小强才不得暂时不放弃。
他打算先让这种“燃料*牛”试用一段时间,如果真的出现鱼雷严重缺乏的情况,那么就要另设计一款补给潜艇了——要么不装额外燃油,只装鱼雷,要么设计得更大,两者都装。
……
进入11月,日本外围海域的明军潜艇已经达到了61艘,其中半数都在日本海。日本海里的明军潜艇达到了30艘——密度相当大了。海参崴港外100海里范围以内的海底,日本和苏联的沉船躺得到处都是。日本现在已经实行了“船队护航体制”。前阶段是商船快开到海参崴外海的时候,采集结成船队,等待野外一起进港。现在是一出了日本的港口,立刻集结成船队,十来艘到三四十艘不等,由三五艘、七八艘、十一二艘驱逐舰护航,驶向海参崴。
但是这正好配合了明军的“狼群战术”。明军三十艘潜艇分几层散布在日本海西北部,越靠近海参崴潜艇密度越高。日本商船即使结成船队,也总是逃脱不了明军潜艇的眼睛。一艘潜艇发现船队,立刻用无线电通知前方和左右的其他潜艇,同时紧紧跟踪。于是在未来的几个小时内,或者十来个小时内,一张大网开始收紧了。十几艘潜艇同时朝着船队的方向集中,在前后左右尾随着。
到了晚上。这些潜艇开始屠宰了。十几艘潜艇浮上水面,乘着月黑风高拉开速度,在船队中往来驰骋,不断地选定目标、发射鱼雷……于是,海面上开始爆炸连连,一团团大火球窜上夜空,照得方圆多少海里都红彤彤的。
而潜艇身材非常低矮,在夜晚很容易隐藏在黑暗的海面背景里,即使在水面高速航行,也很难被看到。而潜艇的柴油引擎声早就和四周货船的沉重引擎声、还有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混在一起了。驱逐舰上无论是主动声纳还是被动声纳,此时都没多少用了。况且驱逐舰又要救人、又要东奔西跑的捕捉潜艇,顾此失彼。有的时候保不齐自己也会挨上一枚鱼雷……
一旦十几条狼冲进上百只羊群中大肆杀戮的时候,牧羊人就算有枪,面对一片混乱也基本无能为力了。
……
十月份是明军潜艇战进入辉煌期的序幕。在这一个月里,明军击沉货船吨位,是前三个月的总和。这里既有“狼群战术”的原因,也有潜艇数量大幅升高的原因。
十一月初,各种相关情报证实,潜艇战开始在战略层面对日本起到效果了。日本内阁中不断有人抱怨,对苏联的海上贸易正在变得有亏本的危险,提出要么日本终止对苏联海上贸易,要么再次提高货物的价格,以弥补越来越多的沉入大海的货物和船只的成本。
但是有人反对,说正是目前这种看似亏本的对苏贸易,才让明国把大部分潜艇集中到日本海,得以让日本的太平洋主航线不受太大的威胁,让日本可以正常从其他国家进口钢铁和石油,出口日本的货物。要是终止对苏贸易,那么明国肯定会把更多潜艇调到太平洋沿海,封锁日本自身的航线。因此,还不如继续对苏贸易,同时也提高货物的价码,让苏联为日本的海上损失买单。海参崴是俄国经营了几十年的远东最重要的据点,苏联不会为了几个钱就丢掉的。
这些情报汇集到大明海总参和海军部的时候,这些原本对潜艇战还抱怀疑态度的老头子们,也都渐渐乐观起来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过刚开始而已,日本内阁就已经有人叫唤了。今后几个月,随着大明的潜艇产量不断升高,随着日本周围的潜艇不断增多,日本国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叫唤。总有一天——很可能不需太久,日本帝国这架战争机器就会支持不住。
根据人民卫队的情报,11月初,日本开始在吴港建造一艘史无前例的巨型战列舰,预计总吨位将达到六万吨到七万吨。而且,根据向小强的独家情报,这只是同一级战舰两艘中的第一艘而已。向小强本来还想把情报说的更细一些的,把“大和”和“武藏”这两个名字带出来的。但后来一想,这太夸张了,暂时作罢。
但是,向小强在情报中写道:我们不必焦虑,也不必感到太大的威胁。就让日本去建造巨型战列舰吧!我们只要一边建造航空母舰、一边继续封锁日本就行。等那两艘巨舰服役的时候,日本人会发现,他们甚至已经拿不出多余的燃料用来训练了。这两艘巨舰要么因为、缺乏燃料停在港内作为永久景观,要么因为缺乏训练、一出海就会被我们的航母飞机炸沉。
[ ]
第156集 冬季战争
冬季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了。
十一月初,哈尔滨的温度计,开始频繁出现低于零下十度的读数了。东北大地上,也进入银装素裹的阶段。城市的街道两旁,开始出现了清扫后的脏兮兮的积雪。而在城外,广大的农田里放眼望去已经是一片白,更偏远的山区,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林海雪原”。
但是,在更北边的新占领区,也就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更是一片冰天雪地了。在这里夜晚零下二十度是家常便饭。明军这时候已经基本修建好了冬季营房,修好了防御工事,准备稳定战线,度过冬天了。在温暖的木屋里,炉子烧的暖哄哄的,这些南方士兵们裹着厚实的冬装,犹自冻得不行。好在苏联远东红旗军团已经基本消灭了,明军的第一阶段“秋季战役”战略目标基本达成,战线推进到了外兴安岭一线。
现在,明军最好的筑城部队和要塞部队,都已经进驻到了外兴安岭一线的防御工事内,一边驻守,一边加固工事。在他们的身后,为了保住空中优势,几十个前线机场也修筑起来了,上千架飞机进驻到这块新占领的远东地区。
***末,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一线的苏军据守区已经被攻陷,最后的几万苏军战俘被押上火车,运往占领区后方,充当修筑工事的劳动力。
整个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除了库页岛还在苏军手中,大陆上就只剩下海参崴一小块还在坚守了。而库页岛的苏军也撑不了多久。第一,库页岛上的苏军本来数量就不多,最多一个师。第二,他们现在已经成了孤军,被困在岛上,和苏军控制区缺乏陆地联系。明军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攻进库页岛,无非是因为中间有海峡,而日本海的制海权又在日军手中,明军缺乏大型船只运送部队装备登岛罢了。
但是明军并不着急。很快,海峡就会结冰,最多进入十二月,海峡冰层就会厚得可以开坦克。明军到那个时候再进攻,可以避免很多伤亡。一旦拿下了库页岛,明军就掌握了进入日本海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就是库页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不过,这意义并不大。因为明军舰队想从这里进入日本海,先要从太平洋上绕过整个日本列岛,然后穿过千岛群岛、进入终年寒冷而雾气弥漫的鄂霍茨克海才可以。
可以肯定,斯大林绝对会在冬季尝试发动攻势,扳回败局的。他肯定认为明军都是南方人,不能忍受艰苦的冬季战争,而他的俄国士兵却可以。这一点,也正是大明国内各界最担心的。明军高层正在考虑,是否需要抽调新军进驻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参加驻防。他们虽然都是远清军官兵,但毕竟是北方人。很多原八旗师官兵,本来就是长期驻守在东北关外的,肯定更适应北方苦寒的气候。
不过,能适应“北方气候”是一方面,能适应“北方战争”,又是另一方面。这固然关系到一个士兵是否耐寒,但更关系到这个士兵是否有优良的训练、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这些东西,南方明军都不缺,而正是北方新军最缺乏的。
……
苏军已经退却到贝加尔湖畔以东300公里左右的地带,暂时以“赤塔”为补给中心,试图站住脚。贝加尔湖南面就是外蒙古,这里已经属于中亚了。而明军也无力再向西追击了。预计未来的整个冬天和春天,谁都难以发动大纵深的攻势,最多进行拉锯战了。无非就是谁占便宜一点,谁吃亏一点的问题。明军不可能把苏军打过贝加尔湖,而苏军也不可能把明军打回远东西伯利亚。
在这种气候带作战,黄金时间就是夏季和秋季。冬季是极度酷寒,大雪、暴风雪封锁了一切交通,唯有铁路还能勉强通行。春季是融雪季节,大量的积雪和冻土会融化,让平原变成沼泽,人车难以通行。这里还不比俄国的欧洲部分。那里虽然也寒冷,但至少有相对完善的交通网,还有大量的城市和村镇能作为补给点。而这里,在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基本上什么都没有。而且,冬季气温比欧洲部分还要低,春季泥泞比欧洲部分还要严重。
北方的目前暂时没什么大的战事了。但是在“南方”——或者说“相对南方”——却是围攻海参崴的黄金季节。
冬季冰天雪地,海参崴既缺乏食物,又缺乏燃料,进入了最最艰苦的阶段。而且海参崴到12月上旬,一般就进入冰封期了,到来年3月中下旬才会解冻。也就是说,对海参崴的海上补给基本中断了。也就是依赖破冰船开道,才可以进出一些少量船只。而明军飞机对海参崴的轰炸中,又是把破冰船作为优先目标的。现在海参崴港内,苏联是没有一艘破冰船了。除非日本船队带破冰船来,才能勉强让船队进港。
这种情况下,明军潜艇在日本海的作战压力大为减轻了,可以抽调更多的潜艇带太平洋沿岸了。
现在,明军提出了一个目标:让海参崴撑不过今年冬天。
为此,明军增派了轰炸机,对海参崴进行更大强度的轰炸。因为北线作战基本停止,明军大量的作战飞机空闲下来,现在调来大量的轰炸航空团到南线,参加对海参崴的轰炸,同时争夺日本海的制空权。现在明军已经控制了日本海的西海岸,对日本海的天空,两国已经是一人一半了。
但日本的优势在于,除了机场外,它还有很多港口,还控制着日本海的几处海峡,可以让自己的舰队随意进出日本海,牢牢控制住海面。这一点是明军不具备的。日本海的西海岸,明军能用的只有一个海参崴而已,还是一个深入敌海的孤港。而只要明军不拿下整个朝鲜半岛、不拿下对马海峡,日本海就永远不是明军的。明军的飞机就算控制住了日本海的天空,也最多炸炸日本的军舰商船,明军自己的军舰却很难开进去。
第 1609 章
恋耽美
第 1609 章
晚上,向小强把胡炯和武炎彬叫进办公室,给了他们每人一把钥匙,一组密码。
“怎么样,”他笑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慢慢地,都领悟到这是什么了。片刻后,两人脸色同时发白,然后又变红,呼吸急促,盯着手里的钥匙和密码。
向小强笑呵呵地,心说:还行,两人都不笨。
他微笑着,眼睛瞟了瞟门口,低声笑道:
“一人三百万。不过我再一次告诫你们,都给我低调点。明白吗?”
两人声音沙哑,呼吸困难,但坚持着颤声道:
“是……是!!!……多谢大人!!!”
[ ]
第155集 大和号开工
进入十月下旬,大明的潜艇产量骤然增大了。原来每月产量只有十几艘,现在产量开始快速攀升。到了十月结束的时候,整个十月份全国已经建造了26艘潜艇。其中12艘都是在下旬生产的。大明海军部通过了海总参的“大幅增产潜艇”的要求,同时把最后一艘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向后延迟了。
海军部制定《十一月中小型舰艇建造计划》中,给潜艇建造制定的目标是:小型潜艇3艘、中型近洋潜艇15艘、大型远洋潜艇10艘、其他特殊潜艇4艘。共31艘。
其中“其他特殊潜艇”,其中两艘是“射水鱼”防空潜艇,另两艘是“*牛”——远洋补给潜艇。
这种补给潜艇也是向小强提出的构想。这是一种两千吨左右的远洋潜艇,没有鱼雷管,只有一门甲板主炮和一门博福斯机关炮,作为自卫武器。除了自身使用的柴油外,还可以额外携带将近800吨柴油,理论上可以为5艘大型潜艇、或者8艘中型潜艇加满燃油。当然,这是理论值,是指的从空加到满,实际上不可能有哪一艘潜艇和“*牛”碰面的时候,一滴油都没有了。一般都只要适量加一些就够了。这样的话,一艘“*牛”一般可以为十几艘、二十来艘潜艇提供加油,足以覆盖一个海上大战区。
除了燃料,补给艇上还装载了大量的食品、淡水、药品、替换零件,还有一个非常专业的维修小组。这些都是普通的攻击潜艇难以带很多的。
向小强曾经还想让这种补给潜艇携带一些鱼雷,用于补充给战斗潜艇。因为根据向小强的二战经验,潜艇战除了燃料,消耗最厉害的就是鱼雷。一旦鱼雷用完了,哪怕潜艇还有大量的燃料和食品淡水,也必须返航。因为再在海上晃荡也没有意义了。但是潜艇设计师们当初表示为难,因为鱼雷占地方,非常占地方。潜艇用的重型鱼雷非常巨大,躺在那里,就像一棵被伐倒的大树干。几颗鱼雷就能挤占掉大量的燃油空间。因此向小强才不得暂时不放弃。
他打算先让这种“燃料*牛”试用一段时间,如果真的出现鱼雷严重缺乏的情况,那么就要另设计一款补给潜艇了——要么不装额外燃油,只装鱼雷,要么设计得更大,两者都装。
……
进入11月,日本外围海域的明军潜艇已经达到了61艘,其中半数都在日本海。日本海里的明军潜艇达到了30艘——密度相当大了。海参崴港外100海里范围以内的海底,日本和苏联的沉船躺得到处都是。日本现在已经实行了“船队护航体制”。前阶段是商船快开到海参崴外海的时候,采集结成船队,等待野外一起进港。现在是一出了日本的港口,立刻集结成船队,十来艘到三四十艘不等,由三五艘、七八艘、十一二艘驱逐舰护航,驶向海参崴。
但是这正好配合了明军的“狼群战术”。明军三十艘潜艇分几层散布在日本海西北部,越靠近海参崴潜艇密度越高。日本商船即使结成船队,也总是逃脱不了明军潜艇的眼睛。一艘潜艇发现船队,立刻用无线电通知前方和左右的其他潜艇,同时紧紧跟踪。于是在未来的几个小时内,或者十来个小时内,一张大网开始收紧了。十几艘潜艇同时朝着船队的方向集中,在前后左右尾随着。
到了晚上。这些潜艇开始屠宰了。十几艘潜艇浮上水面,乘着月黑风高拉开速度,在船队中往来驰骋,不断地选定目标、发射鱼雷……于是,海面上开始爆炸连连,一团团大火球窜上夜空,照得方圆多少海里都红彤彤的。
而潜艇身材非常低矮,在夜晚很容易隐藏在黑暗的海面背景里,即使在水面高速航行,也很难被看到。而潜艇的柴油引擎声早就和四周货船的沉重引擎声、还有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混在一起了。驱逐舰上无论是主动声纳还是被动声纳,此时都没多少用了。况且驱逐舰又要救人、又要东奔西跑的捕捉潜艇,顾此失彼。有的时候保不齐自己也会挨上一枚鱼雷……
一旦十几条狼冲进上百只羊群中大肆杀戮的时候,牧羊人就算有枪,面对一片混乱也基本无能为力了。
……
十月份是明军潜艇战进入辉煌期的序幕。在这一个月里,明军击沉货船吨位,是前三个月的总和。这里既有“狼群战术”的原因,也有潜艇数量大幅升高的原因。
十一月初,各种相关情报证实,潜艇战开始在战略层面对日本起到效果了。日本内阁中不断有人抱怨,对苏联的海上贸易正在变得有亏本的危险,提出要么日本终止对苏联海上贸易,要么再次提高货物的价格,以弥补越来越多的沉入大海的货物和船只的成本。
但是有人反对,说正是目前这种看似亏本的对苏贸易,才让明国把大部分潜艇集中到日本海,得以让日本的太平洋主航线不受太大的威胁,让日本可以正常从其他国家进口钢铁和石油,出口日本的货物。要是终止对苏贸易,那么明国肯定会把更多潜艇调到太平洋沿海,封锁日本自身的航线。因此,还不如继续对苏贸易,同时也提高货物的价码,让苏联为日本的海上损失买单。海参崴是俄国经营了几十年的远东最重要的据点,苏联不会为了几个钱就丢掉的。
这些情报汇集到大明海总参和海军部的时候,这些原本对潜艇战还抱怀疑态度的老头子们,也都渐渐乐观起来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过刚开始而已,日本内阁就已经有人叫唤了。今后几个月,随着大明的潜艇产量不断升高,随着日本周围的潜艇不断增多,日本国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叫唤。总有一天——很可能不需太久,日本帝国这架战争机器就会支持不住。
根据人民卫队的情报,11月初,日本开始在吴港建造一艘史无前例的巨型战列舰,预计总吨位将达到六万吨到七万吨。而且,根据向小强的独家情报,这只是同一级战舰两艘中的第一艘而已。向小强本来还想把情报说的更细一些的,把“大和”和“武藏”这两个名字带出来的。但后来一想,这太夸张了,暂时作罢。
但是,向小强在情报中写道:我们不必焦虑,也不必感到太大的威胁。就让日本去建造巨型战列舰吧!我们只要一边建造航空母舰、一边继续封锁日本就行。等那两艘巨舰服役的时候,日本人会发现,他们甚至已经拿不出多余的燃料用来训练了。这两艘巨舰要么因为、缺乏燃料停在港内作为永久景观,要么因为缺乏训练、一出海就会被我们的航母飞机炸沉。
[ ]
第156集 冬季战争
冬季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了。
十一月初,哈尔滨的温度计,开始频繁出现低于零下十度的读数了。东北大地上,也进入银装素裹的阶段。城市的街道两旁,开始出现了清扫后的脏兮兮的积雪。而在城外,广大的农田里放眼望去已经是一片白,更偏远的山区,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林海雪原”。
但是,在更北边的新占领区,也就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更是一片冰天雪地了。在这里夜晚零下二十度是家常便饭。明军这时候已经基本修建好了冬季营房,修好了防御工事,准备稳定战线,度过冬天了。在温暖的木屋里,炉子烧的暖哄哄的,这些南方士兵们裹着厚实的冬装,犹自冻得不行。好在苏联远东红旗军团已经基本消灭了,明军的第一阶段“秋季战役”战略目标基本达成,战线推进到了外兴安岭一线。
现在,明军最好的筑城部队和要塞部队,都已经进驻到了外兴安岭一线的防御工事内,一边驻守,一边加固工事。在他们的身后,为了保住空中优势,几十个前线机场也修筑起来了,上千架飞机进驻到这块新占领的远东地区。
***末,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一线的苏军据守区已经被攻陷,最后的几万苏军战俘被押上火车,运往占领区后方,充当修筑工事的劳动力。
整个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除了库页岛还在苏军手中,大陆上就只剩下海参崴一小块还在坚守了。而库页岛的苏军也撑不了多久。第一,库页岛上的苏军本来数量就不多,最多一个师。第二,他们现在已经成了孤军,被困在岛上,和苏军控制区缺乏陆地联系。明军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攻进库页岛,无非是因为中间有海峡,而日本海的制海权又在日军手中,明军缺乏大型船只运送部队装备登岛罢了。
但是明军并不着急。很快,海峡就会结冰,最多进入十二月,海峡冰层就会厚得可以开坦克。明军到那个时候再进攻,可以避免很多伤亡。一旦拿下了库页岛,明军就掌握了进入日本海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就是库页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不过,这意义并不大。因为明军舰队想从这里进入日本海,先要从太平洋上绕过整个日本列岛,然后穿过千岛群岛、进入终年寒冷而雾气弥漫的鄂霍茨克海才可以。
可以肯定,斯大林绝对会在冬季尝试发动攻势,扳回败局的。他肯定认为明军都是南方人,不能忍受艰苦的冬季战争,而他的俄国士兵却可以。这一点,也正是大明国内各界最担心的。明军高层正在考虑,是否需要抽调新军进驻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参加驻防。他们虽然都是远清军官兵,但毕竟是北方人。很多原八旗师官兵,本来就是长期驻守在东北关外的,肯定更适应北方苦寒的气候。
不过,能适应“北方气候”是一方面,能适应“北方战争”,又是另一方面。这固然关系到一个士兵是否耐寒,但更关系到这个士兵是否有优良的训练、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这些东西,南方明军都不缺,而正是北方新军最缺乏的。
……
苏军已经退却到贝加尔湖畔以东300公里左右的地带,暂时以“赤塔”为补给中心,试图站住脚。贝加尔湖南面就是外蒙古,这里已经属于中亚了。而明军也无力再向西追击了。预计未来的整个冬天和春天,谁都难以发动大纵深的攻势,最多进行拉锯战了。无非就是谁占便宜一点,谁吃亏一点的问题。明军不可能把苏军打过贝加尔湖,而苏军也不可能把明军打回远东西伯利亚。
在这种气候带作战,黄金时间就是夏季和秋季。冬季是极度酷寒,大雪、暴风雪封锁了一切交通,唯有铁路还能勉强通行。春季是融雪季节,大量的积雪和冻土会融化,让平原变成沼泽,人车难以通行。这里还不比俄国的欧洲部分。那里虽然也寒冷,但至少有相对完善的交通网,还有大量的城市和村镇能作为补给点。而这里,在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基本上什么都没有。而且,冬季气温比欧洲部分还要低,春季泥泞比欧洲部分还要严重。
北方的目前暂时没什么大的战事了。但是在“南方”——或者说“相对南方”——却是围攻海参崴的黄金季节。
冬季冰天雪地,海参崴既缺乏食物,又缺乏燃料,进入了最最艰苦的阶段。而且海参崴到12月上旬,一般就进入冰封期了,到来年3月中下旬才会解冻。也就是说,对海参崴的海上补给基本中断了。也就是依赖破冰船开道,才可以进出一些少量船只。而明军飞机对海参崴的轰炸中,又是把破冰船作为优先目标的。现在海参崴港内,苏联是没有一艘破冰船了。除非日本船队带破冰船来,才能勉强让船队进港。
这种情况下,明军潜艇在日本海的作战压力大为减轻了,可以抽调更多的潜艇带太平洋沿岸了。
现在,明军提出了一个目标:让海参崴撑不过今年冬天。
为此,明军增派了轰炸机,对海参崴进行更大强度的轰炸。因为北线作战基本停止,明军大量的作战飞机空闲下来,现在调来大量的轰炸航空团到南线,参加对海参崴的轰炸,同时争夺日本海的制空权。现在明军已经控制了日本海的西海岸,对日本海的天空,两国已经是一人一半了。
但日本的优势在于,除了机场外,它还有很多港口,还控制着日本海的几处海峡,可以让自己的舰队随意进出日本海,牢牢控制住海面。这一点是明军不具备的。日本海的西海岸,明军能用的只有一个海参崴而已,还是一个深入敌海的孤港。而只要明军不拿下整个朝鲜半岛、不拿下对马海峡,日本海就永远不是明军的。明军的飞机就算控制住了日本海的天空,也最多炸炸日本的军舰商船,明军自己的军舰却很难开进去。
第 1609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