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之茶言观色 第5部分阅读

    穿越之茶言观色 作者:肉书屋

    穿越之茶言观色 第5部分阅读

    对吃不消。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戚时,刘青道:“这还剩有几只鸡和一群小鸡呢,可不能把它们饿着。我就留在家里得了,你们带小宝去走亲戚吧。”

    “那怎么行?”刘大春不舍得委曲妹妹。

    “我跟外婆家的人不熟,呆在那里跟个傻子似的,没的难受;而嫂嫂的娘家我更没必要去了。所以哥哥嫂嫂,你们就放心去吧。”刘青把刘大春一家三口推出了门,把院门关好,一个人盯着她种下的杜鹃花静静地发呆。

    每逢佳节陪思亲。虽然她在那时空里除了那个人,再没有别的亲人了,但那里毕竟是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那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物质丰富,自由平等,她也自信有能力养活自己。现在只身呆在这明朝,除了刘大春家,她一无所有。平时她还能让自己尽量的乐观快乐,但现在,在这家家团圆、户户热闹的日子里,她觉得孤单而惶然。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知不觉,她眼泪潸然。

    刘大春忙完拜年,已是大年初五。“哥哥,嫂嫂,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那天吃完晚饭,刘青道。

    “什么事?”刘大春刚想站起来,又坐了回去。

    “村里也有很多人生活得不好,我想,把养蚯蚓的事也教一教他们,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秦玉英没想到刘青会有这种想法。这一阵别人羡慕的眼光让她觉得无限幸福,现在,小姑子要把这种只属于她们家的幸福传播出去,她一下子觉得舍不得。

    刘大春坐在那里,沉思着,也没作声。他的思想也跟秦玉英一样,总觉得发财的方法是一定要好好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的,就连前几天亲戚问他们如何喂猪,他们也只吱唔过去。

    屋里一下陷入沉默。

    刘青笑笑,道:“如果不愿意也没关系,我只是这么一说。好了,我回房了。”

    刘大春和秦玉英的想法,其实她能理解。如果不是在现代受公益事业的影响,她也不会想到把自己发财的路子无偿地拿出来给大家分享。闷声发大财,这才是中国人最传统的思想。别人发财可不会分给你半两银子,你发了财为什么就想着要分给大家?

    第二天,刘青照例上山去练了一个半小时功,回到家里时,却发现刘大春已起来了,正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发呆。

    “哥哥,你在这儿干什么呢?天气还冷呢,可别冻出病来。”刘青看刘大春竟没发现她是从外面回来的,明显心不在焉。

    “哦,妹妹你起来了?”刘大春这才醒过来。他看着刘青,犹豫着,却半晌没说话。

    “怎么了,哥?是不是昨晚没睡好,一个晚上都在想我说的事呢?其实没什么的,我就那么一说,不教就不教呗,反正他们发财的路子也没告诉咱呢。”刘青看刘大春眼圈有些发黑,显然是没睡好,忙安慰道。

    她在这时空最亲的亲人就是刘大春一家了,她可不想因为外人而让自己的亲人困扰。她只是个小女人,没有济世的抱负。

    “不是,二丫,我想了一个晚上,觉得吧,还是你说的对。其实教给别人,我们也没损失什么,是吧?”

    刘青用力地点头:“是的,哥哥。”她忽然很想拥抱一下刘大春。在这个保守的时代,要作出这样一个决定,该需要做多少的思想斗争!她知道,其实刘大春只是因为一直没想过这问题;一旦他想了,就一定会想通的。

    “可是,嫂嫂她……”刘青也不想让秦玉英伤心难过。相处一年,刘青也喜欢上了这个单纯的十九岁的姑娘。

    “你嫂嫂那儿没事,我会跟她说的。”

    刘青点点头:“那你一定要好好说,要是嫂嫂想不通,咱就不教,啊?”

    刘大春摸摸她的头:“放心吧。”

    那天吃完早饭,刘大春就出去了。中午时刘青听到村里的男人互相招呼着往里正那边去,就知道,刘大春正在一步步实施着属于他们的公益事业。

    山里人纯朴,他们虽基本上都不识字,却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所以他们最后公议,刘大春教会他们养蚯蚓,他们养大的鸡每家都回报刘大春两只。

    刘大春夫妇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收获。更令他们高兴的是,现在他们在村里的地位也高了不少。走在路上,遇上的村里人都会很亲热地跟他们打招呼。村里德高望重的张爷爷也评价说,刘大春这娃,宅心仁厚,心胸宽广,是个做大事的人,以后定有后福。

    这话传到刘大春耳里,他又辗转了一宿没睡。第二天他看向刘青的目光,除了平日的疼爱,还多一种略带敬佩的复杂感情。

    第十九章 春天采茶忙

    在简单而快乐的的日子里,春天悄然来临。

    周达明家种下的茶树,在春雨的滋润下蓬勃生长,到清明时,便可采最少的第一茬芽叶了。村里的小姑娘、媳妇子都被组织起来,开始采茶。刘青也被嫂嫂赶到山上,赚些工钱。

    采茶刘青有经验,她前世是茶研究协会的会员,也曾随协会里的同仁们一起去茶山体验生活。

    清晨四点多钟起床,刘青也顾不上练拳了,匆匆洗漱完毕,围上围裙,戴上头巾,背上竹筐,便往茶山上赶。

    这采茶的时间也极为讲究,否则便要影响品级。

    首先是采茶的季节,以“谷雨前后收者为佳”,谷雨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因此也就有了按时间来分的茶类——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清明后两三天采摘的“雀后”茶、谷雨前采摘的“雨前”茶,都是头春茶,为茶中上品。

    其次是采茶的气候,必须天气晴明。下雨天不采,晴而有云也不采。雨天采的茶不香;便是久雨初霁,也不能采,还须隔一两个晴天,否则茶也不香。

    最后是采茶的时辰,要求清晨日出之前,凌露采茶,方为上品。因为茶叶表面的露水对采摘下来的茶叶有一定的保持滋润、新鲜的作用。如果没有露水,容易干瘪枯萎,品质自是不高。

    刘青爬上茶山,看到一垄垄的茶树依次从山脚直铺而上,如同绿油油的天梯,直上云霄。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气,带有茶的清香的空气沁人心脾,顿时使她心情为之开阔,想要放歌。看到陆续来到的女人们,刘青吐吐舌头,微笑着开始采茶。

    她双手齐下,将一芽一叶或柔嫩的对夹叶轻轻折下,折好一小把后,轻轻放到背后的竹筐里。

    这茶采下后放在手中不能紧捏,放到竹筐后也不能紧压,以保持鲜叶最新鲜的原貌;而且采茶的顺序也要从茶树的下面往上面采,从边缘往中间采,按茶树的行列顺序逐株探清。

    另外,这采茶的手法也有讲究,一定不能用指甲掐,否则掐过的地方加工后便会变黑,影响茶质。

    喝茶很爽,采茶却很辛苦。一公斤特级绿茶,大约要采七八万个芽叶,这种工作,单调而重复,一点也不浪漫。

    到了差不多九点钟,雾气散开,太阳升了上来,刘青才背着竹筐到收茶处称茶。在那里,周达明请的师傅要给茶叶定出等级,再去称重,根据等级和重量给工钱。

    轮到刘青时,茶师傅伸手捧起一捧茶,认真地察看茶叶,只见刘青所采的茶基本都是一芽一叶,而且芽比叶长,折痕整齐,色泽新鲜碧绿。

    茶师傅诧异地抬起头来打量刘青,问:“以前采过茶?”

    “没有,你们昨天不是教我们这样采的吗?”为了保证茶的质量,周达明昨天特意请人来给她们进行培训。

    “不错不错,很聪明。嗯,量还不少。明天继续努力。”茶师傅点点头,高喊一声,“特级!”

    这茶不但根据采的量算工钱,而且茶的等级不同,工钱的等级也不一样。刘青这茶算下来,竟然得了十文的工钱,算是拔了个头筹。要知道,前面那些人,拿的工钱最高的也只有六文。主要是今天是头一天采茶,这些女人们手不熟,采的茶都不好。所以刘青今天算是只出头鸟了,排着队的姑娘媳妇们,都羡慕或妒嫉地看着刘青。

    刘青浑不在意。以前这些人都嫌二丫身体弱,不喜欢跟她玩。现在的刘青秘密多、事情忙,更不喜欢跟村里的女人们说长道短。所以她只微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拿着工钱往外走。

    “等等。”一声高喝在耳边响起,“你们这儿也太不公平了。我觉得我刚才交的茶跟她的一样,为什么她是特级,我的却是二级?”

    刘青回过头来看去,只见一个高高壮壮的女孩正作茶壶状,用手叉着腰,另一只手指着那个定等级的师傅。

    “这位姑娘采茶用折,你采茶用的是掐;还有,你跟她虽然采的都是一芽一叶,但你的茶茶梗长,里里还有鱼叶,怎么能一样?昨天我们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评茶师傅认得说话的这位是东家的侄女,忙解释道。要是其他人,他早训斥了——昨天他一再强调,采茶是不能采鱼叶的,否则要伤茶树。可面前这位就是不听,茶的老嫩也参差不齐,他看在东家的面子上,才给了个二级,结果现在还要吵闹。

    所谓的鱼叶,是指茶树的越冬芽在春季发芽时初展开未抽出新梢时最初的叶片,因呈鱼形,所以叫鱼叶。因其是在上年就形成的,在茶叶的采摘中都弃而不采,只采当年新芽,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同时采摘时,鱼叶不可一并采下,否则会有一些诸弊:第一,鱼叶制成的茶乌黑而可溶性少,使茶的品质低下。第二,鱼叶被采后,该处不再发芽,故而足以减少下次采摘的产量。第三,采摘鱼叶,足以摧残树势影响树龄。因采摘鱼叶有上述弊害,所以鱼叶不可一并采下,只取鱼叶之上着生的一芽二叶(最多三叶)而自鱼叶之上采摘。

    刘青皱了皱眉头。这女孩她认得,是周小琴的叔伯姐姐,今年十三岁,好像叫什么来着……周玉珠?这周玉珠仗着她们周家在这村里是大户,而且村里人都找她小叔看过病、受过她家的恩惠,自己又长得人高马大的,在村子里的一群女孩中称王称霸。刘青听到林姨娘跟陈妈多次聊起过她的事,但因是哥哥家的孩子,嫂子又是个泼妇,周达明也不好多说什么。周达明的哥哥比他年长很多,周达明算是他哥嫂养大的。所以他要说哥哥家的孩子不好,就得被嫂子骂忘恩负义。

    不过刘青很好奇,怎么这周家一根藤倒结两种瓜——周小琴贤静柔美,这周玉珠却长得五大三粗、蛮横无比。

    刘青看那周玉珠转头去跟收茶师傅嚷嚷着,好像没她什么事,正想转身往外走,却被人一把抓住,像老鹰抓小鸡一般,提到收购台前来,一声高音又在耳边响起:“你别走!你心虚什么?”周玉珠一张大脸凑到刘青面前,“你老实交待,是不是给他什么好处了?”

    刘青愕然。

    这位小姑娘到底要闹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茶树种下去后三年才能采摘,这里因为剧情的需要提前了,特注。

    第二十章 沧海桑田的味道

    “老实说,你是不是给他好处了?”周玉珠不停地朝刘青眨巴眼睛,手上的力度慢慢加大。

    刘青只觉得肩膀要断了,她运功一震,把肩膀从周玉珠的魔爪中解救出来,瞥了周玉珠一眼,一言不发地往外走。

    她不知道这周家人在折腾什么,她也不想参合。她只想让这周玉珠知道,她刘青不是好惹的。这姑娘要是知道好歹,被这一震就不应该再来惹她。

    “哟呵!”周玉珠何时受过这般挑衅,她看着自己的手掌愣了片刻神,就往门外追来,拦住了刘青的去路:“嘿,病秧子,看不出还有二两子力气。”

    刘青哭笑不得。二两子力气?二两子力气能震得人手上发麻?这周玉珠,没见识就算了,现在才发现她还没脑子。

    “不说话?不会是生病生哑巴了吧?”周玉珠看刘青不说话,心中开始恼怒。

    刘青瞥了她一眼;“你想让我说什么?”

    “说,你是不是给了那人什么好处?为什么他要给你定特级?”

    “我给你们周家干活,干嘛要给他好处?”大姐,这是你家的生意好吧?用得着这般闹腾么?

    周玉珠本来只想找那师傅的碴儿,选了一个全村最弱的病秧子作靶子,却不料这病秧子却不给面子,竟敢如此挑战她的威严,她顿时觉得颜面大失,怒心顿起,不禁暴喝一声:“还敢顶嘴?”一巴掌便往刘青脸上扇了过来。

    刘青哪里会让她打到,只轻轻一侧,这一巴掌就落了空。刘青饶是不想与这不懂事的小女孩一般见识,也忍不住心里恼怒:这小女孩才十三岁,却如此暴戾,她这一巴掌打过来,要是她没功夫在身岂不要满嘴掉牙?两人无怨无仇,她便这般狠毒;要是有人与她有隙,她岂不要杀人?

    刘青正想是否给对方一个教训,好让她收敛收敛时,却听一声:“住手。”周达明铁青着脸快步走了过来。

    他走到周玉珠面前,皱着眉盯着她道:“怎么回事?”

    大家还没来得及说话,忽然后面又冲过来一个人,却是刘大春。他显然是得了消息后便以最快的速度跑过来的,喘着粗气半天说不出话来,三月初的冷天,他竟跑得冒头是汗。刘大春上下打量着刘青,看她好像没什么事,这才放下心来。

    这时那验茶师傅走了过来,把事情跟周达明说了一遍,又把刘青采的茶和周玉珠采的茶拿过来给周达明看。

    周达明听完,盯着周玉珠,阴沉着脸,半天不作声。

    “哥哥,我没事。”刘青看刘大春跑得满头是汗,忙掏出手绢递给他,觉得很是窝心——有人可以依靠、给你保护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真的……没事?”刘大春这才缓过劲儿来,接过妹妹递过来的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转过头去怒视着周玉珠。

    周玉珠大概知道周达明并不敢把她怎么样,所以看到周达明来,仍是一付理直气壮的样子。这时给刘大春一瞪,不禁慌乱地后退了一步。

    “咱们走吧。”刘青看周达明对这事也挺头痛,在他这儿闹事的毕竟是他侄女。她如果一定要周玉珠给个公道,势必让周达明为难。自己每天在周达明家里出出进进的,还是给他留个面子的好。

    刘大春被刘青拉走的时候,握紧拳头狠狠地瞪了周玉珠一眼。虽说这是周先生的侄女,他也不会跟小姑娘动粗,但他得让人知道,他刘大春的妹妹绝不容人欺负。

    走到半路,就看见秦玉英抱着小宝急匆匆地走来,一见他俩,就急问道:“二丫,怎么回事?听说你被周家大姑娘打了?”

    “没事,还没打着周先生就来了。”刘青笑道,伸手接过一见她就笑着扑过来的小宝。

    “到底怎么回事啊?”

    刘青只好又把事情讲了一遍。

    “奇怪,这不是她们家自个儿的生意吗?她干嘛要这样闹啊?”秦玉英问刘大春。

    “哼,我看哪,是周家老大看着周先生请了外人来管生意,心里不舒服了。”刘大春道。

    “他两家以前不是关系挺好的么?”

    “那是因为以前周先生没儿子,家产以后全是老大家的,自然不计较;现在不同了……”

    听到这里,刘青忽然想起自己怀里的钱,赶紧掏出来递给秦玉英:“嫂嫂,这是今天采茶的工钱。”

    “哎。”秦玉英接过来数了数,惊叫道:“十文?就采这半天竟得了十文?”眉开眼笑,“二丫,你采得这样好,明天又去啊。明天大春带小宝吧,我也采茶去。”

    刘大春张着嘴正要说想不让妹妹去采茶了,但转头看到妻子满脸的笑容,还是悄悄闭上了嘴,心里叹息了一声。

    刘青应了声“好”,心思早已放到了芥子里的茶青上。

    她今天采茶的时候,偷偷藏了一些鲜叶,决定等刘大春俩人不在家的时候,就把茶炒了,试一试感觉。芥子她以前试过,青菜在里面放两天都还是水灵灵的,所以现在倒不用担心影响茶的品质。

    吃过早饭,刘大春和秦玉英背着小宝去了田里,刘青拿出茶青,一看上面露水都还在呢,遂放下心来。让茶青晾干之后,刘青把菜锅清洗干净,开始炒茶。

    前世的炒茶知识在刘青脑子里一一呈现,随着杀青、揉捻、干燥一道一道工序下来,一股熟悉的清香扑鼻而来。刘青抑制住心里涌动的情绪,将茶盛出,把一小撮有着深深浅浅前生看不厌的绿,双手颤抖地轻轻放进碗中,一道白练般的热水冲泡下去,那叶芽便在水中翻滚、舒展,刹那绽放的清香,悠悠远远,在空气中慢慢飘在周身,萦化于小屋之中。

    刘青的眼睛早已模糊,慢慢在把碗捧到唇边,轻呷一口,眼泪便如珠玉般一滴滴地滚落到茶汤里。

    嘴里弥漫的,是沧海桑田的味道!

    她以为她很乐观,她以为她很坚强;前世的快乐与痛苦,前世的恨与爱,前世的所有点点滴滴,她以为,她已将其成功地抛到了九霄云外。却不料,这前世最爱的清香滋味,让她沉淀掩埋的记忆如波涛翻滚起来。

    人们都说恍然隔世,现在她却已然隔世。尚在那个世界的他,过得还好吧?家里她最喜欢的绿竹窗帘,还挂着吗?她离开时还未看完的小说,已经有结局了吧?她未曾喝完的极品铁观音,进了谁的喉,润了谁的心?

    呵,隔生隔死,历经古今,她却只余了这味茶。前世所有她以为能握在手中的东西,竟都成了那碌碌人生里的过眼烟云;那些辗转的心肠,那些深埋的情愫,都成了苍凉的一个人的思念。如今跨过时空而来,陪伴在她身边的,却只余了这清静不扰人的茶的味道。

    刘青捧着茶碗,泪如雨下。

    第二十一章 炒青绿茶

    周达明如何处理周玉珠的事,刘青并不知道,也懒得知道。

    因这茶才种下没多久,芽苗并不多,所以连续采了两日,便已基本采完,周家的成品茶也制了出来。刘青在周小琴那儿喝过周家出产的绿茶之后,便去找了刘大春。

    “哥,你来,我跟你说一件事。”

    “什么事啊,偷偷摸摸的。”刘大春瞪了妹妹一眼,还是过来了。这一年来,刘大春发现妹妹越来越有主见了,看来人识文断字了之后,就是不一样啊。

    刘青把刘大春拉到她房里,小声说:“哥,你还记得我曾叫你种茶吗?”

    刘大春点点头:“嗯。”

    “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叫你种茶吗?”

    “为什么?”

    “因为我曾在后山一个岩洞里捡到了一张制茶的秘方。”

    “什么?”刘大春瞪大眼睛。

    “嘘,你小声点。”刘青说,“这样,我今天采茶的时候偷偷藏了一些鲜叶,我们去按秘方上的法子制一下茶,看看是不是比他们的好。”她要让刘大春亲手制出好茶来,这样比较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她要私下里把刘大春教会,把他推到台前。

    “好。”刘大春很兴奋。

    兄妹俩相跟着到了厨房,刘青拿出半篮鲜叶,生火,热锅,道:“秘方我已经记在心里了,你照着我说的做就好了。”

    刘青教刘大春制的茶,却是后来现代绿茶最主要的制作方法——炒青。

    明朝之前的茶基本都是绿茶,而绿茶与其他茶类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发酵就直接杀青。杀青就是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片变软,以利于下一步的揉捻,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杀青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炒青、蒸青、和泡青。

    明朝之前的茶基本上用的是蒸青,即利用蒸汽杀青,为唐代初创,因其制出来的茶口感不好,炒青出来后就被摈弃。现代只用于分析茶叶的化学成份,这种方法在日本仍还常用。

    泡青则是把茶叶放进开水中烫煮几分钟,然后取出放入冷水,待冷后榨去水分再烘焙。

    而炒青则是把鲜叶放在锅中翻炒,是我国现代制茶最常见的杀青方式。它既可以抑制鲜叶的酶活化,又不至于完全破坏鲜叶酶的活性,其主要目的是蒸发叶内水分和挥发低沸点芳香物质,而后期则利用残余酶以促使茶叶内含化合物发生部分氧化,达到所需品质。

    杀青之后,就是揉捻。这一步改变了原来的制作工艺“碾”,能更好地揉破茶叶细胞,使茶叶里所含的养分在冲泡时更容易溶入茶汤中,在揉捻茶叶也逐渐成形。

    接下来是干燥。干燥又分两步,第一步是烘干,以达到固定外形的作用,同时防止在炒干时结成团或粘锅;第二步是炒干,达到进一步干燥的目的,使茶叶的含水量在3%左右。

    这三道工序,比起以前的制茶工艺来,既省时省工易于控制,也保持了芽叶的完整,充分发挥了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刘大春照着妹妹教的手法和步骤,一步步忙乎着。

    “火不要烧那么大……不对,不对,哥哥你看,要这样揉,力度要轻、重、轻,速度应该是慢、快、慢……”厨房里不断传出刘青的声音,阵阵清香开始从厨房里飘出来。

    制好了茶,刘青背对着刘大春,把刚炒好的茶和从周小琴那里拿来的茶一一沏泡好,转过身来对刘大春笑道:“哥,你尝尝看,哪一种更好喝。”

    刘大春细细品了品,果断地举起左边那一杯:“这杯。”

    “很明显吗?”刘青微笑。她还怕刘大春没喝过茶,尝不出味道。

    “是啊。好妹妹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哪一杯是我们制的?”

    “就是你左边的那一杯,我们刚才制的茶。”

    “真的?”刘大春呵呵直笑,瞧着那杯茶道,“太好了!妹妹,明天我们就去把这秘方卖给周先生,卖……十两,不不,十二两!到时哥哥给你置嫁妆。”

    “哥哥!”刘青收起笑容,伸手在做发财梦的刘大春面前晃了晃,“哥哥,你好好听我说。”

    “好,你说。”刘大春看刘青表情严肃,赶紧收起笑容。

    “这秘方我们不卖。”刘青竖起手指制止刘大春,“别急,你听我说完。我们不卖秘方,我们技术入股。”

    “技术入股?”刘大春更迷糊,“啥意思?”

    “对,就是用我们这秘方加工茶叶,所赚到的钱,我们占两成。还有,这秘方也别说是捡到的,到时谁要强说是他丢的就扯不清楚了。我们就说,这是我们刘家传下来的秘方,记住,是祖传的。”

    “成,都听你的。”刘大春用力点点头,“赚了钱,哥哥给你置嫁妆。”

    还在念念不忘那嫁妆呢?刘青翻了个白眼。

    “什么味道这么香?”屋外传来秦玉英的声音,话声刚落她就抱着小宝进了厨房。见刘大春和刘青俩兄妹都在,而且都一齐抬头看着她,她笑道:“你们在厨房偷吃什么了,这么香?”

    “玉英,我跟你说……”刘大春兴奋地想把制茶的事告诉妻子。

    “嫂嫂,是这样的。不知哥哥跟你说过没有,我们刘家祖上做过茶叶,曾留下一张秘方,后来大家都不认识字,就没在意。我不是去周家跟小琴姐认了字吗?这才发现那张秘方。这不,刚好周先生家的茶山产了茶,我们刚才用秘方试了试,发现做出来的茶,比周先生家的好多了。正商量着准备去跟周先生谈谈呢。”

    刘大春疑惑地看了看刘青,不明白妹妹为什么要将这事儿瞒着妻子。不过自从刘青让他把养蚯蚓的技术传给村里人之后,他就对妹妹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信服。所以当秦玉英将眼光看向他时,他忙道:“是啊,不过我以前还真不知道,所以没跟你提。”

    “有这好事?”秦玉英高兴起来,“那你们准备卖多少钱?五两银子能不能卖得到?”

    刘青无语:真不愧为两口子,一得到秘方就想拿去卖;而且这秦玉英的野心也太小了点,一个秘方只值五两银了?不过算算明初的银价,五两银子可以买到两千斤大米了。对这于一个山里没有什么现钱的家庭来说,这算是一大笔收入了。

    这样想着,刘青的心里微微泛酸,随即脸上又泛起一丝微笑:她今后的努力,必会给这个家庭在经济上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大家对于本章专业知识的介绍有啥想法,是觉得写得太多了,不感兴趣;还是觉得还可以;或是觉得还可多介绍点儿。

    亲们给泠水一个反馈好不好?劳您的手,在评论区给泠水留个言,简单地说“少点”、一般”,或“多点”,泠水就知道了,在以后的章节里会注意这个问题,或者把这些放到“作品相关”里去。

    谢谢亲们的支持!

    第二十二章 茶山两成收益

    第二天早饭后,兄妹俩一起去找周达明。路上,刘青看四周无人,向刘大春解释道:“哥哥,昨天没让你将秘方的事告诉嫂嫂,是因为知道的人多了,容易泄露秘密。这事最好只有我们俩人知道。”

    刘大春想想妻子喜欢炫耀的德性,点点头。

    到了周家,周达明正好在家。这一阵家里做茶,他基本上都不出诊。

    周达明听了刘大春的话,不太相信地抬起头来:“你们有秘方?”这话问的是刘大春,眼睛却一直盯着刘青。

    “是,我家祖传的。”刘大春经过刘青昨日的心理建设,心里底气很足。倒是刘青心里不爽,周达明的眼光让她有一种被人怀疑的感觉。

    “哦?”听了这话,周达明的眼光终于转到了刘大春身上,看了他一眼。然后将身子往椅子背上一靠,伸手抚了抚他的山羊胡子,眼睛微微眯上,似乎兴趣大减。

    “本来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我妹妹跟二姑娘识了字,才认得这是制茶的秘方。昨晚我们便按上面的方法制了一点茶,先生您看看这茶如何。”

    周达明睁开眯缝的眼睛,接过纸包的只有一次量的茶叶。只见这茶形状完整,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银毫显露;闻一闻,一股子清香扑鼻而来。他在京城为官十几年,好茶是喝过不少,却从来没有见过外形和香气如此出色的茶。

    他坐直了身子,脸上的表情变得极为郑重,对旁边伺候的老仆吩咐道:“烧水,沏茶。”

    “是。”

    老仆动手利索地沏好茶。只见沸水冲下,嫩芽上下翻滚,慢慢舒展,片片完好,如刚从茶树上采下一般。沏泡出来的汤色清澈明绿,闻之幽远清馨,扑鼻一股绿豆香。

    周达明拿起杯子,轻轻一啜,让茶水在嘴里打了个转儿,然后徐徐咽下,闭着眼睛慢慢回味,半天不作声。

    刘大春搓着手,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看着周达明,神情明显有些紧张。刘青却在一旁悠然自得——一看周达明喝茶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个懂茶的人。那蒸青绿茶苦涩味重,香气沉闷;而炒青绿茶则香气优雅,微苦回甘,汤色淡绿。孰优孰劣,一尝便知。便是刘大春这从未喝过茶的人,都能品出好坏来——完全用不着担心。而且,还是明显的卖方市场,她也不怕周达明拒绝,大不了迟些发财罢了。

    “唔,不错。”周达明睁开眼点点头,看着刘大春,“怎么想?”

    “我们、我们想,我们把秘方给你,十年内你这二十亩茶园里出的茶,我们占收益的两成。”

    “十两,买秘方。”周达明眼里精光一闪。

    刘大春看了看刘青,坚定地摇摇头:“不行。”

    周达明也看了刘青一眼:“十两,不少了,可以买二十石大米了。”看看刘大春不作声,他又道,“要不,十二两?你可想好啊,现在卖一百斤茶,连本带利才一两银子呢。生意难做啊!”

    刘青看刘大春被周达明这老狐狸一忽悠,便想点头答应,忙扯了扯刘大春的衣袖。“如果这秘方这样不值钱,我们也不好意思拿来给先生,还要先生的银子。既对不起先人,又对不起先生。如此,打扰先生了。”她对周达明恭敬地施了一礼,拉着刘大春就要走。

    刘青只拿一次冲泡的量来,就是怕生意谈不拢后,周达明会拿剩下的茶给制茶师傅研究。她可不认为古代人都是傻子。当然,也怕周达明责怪她偷藏他的茶青。

    “五年。”背后传来周达明的声音,“五年两成收益。”

    “你们想啊,这茶一出,也许过一二年,别人研究研究,也就会制了。那些制茶师傅可不笨呢。到那时,到处都会制这样的茶,我们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给你们五年的两成利润,也是看着咱乡里乡亲的面上。”周达明见刘青头也不回,有些急了。

    刘青停住脚步,转身笑道:“所以啊,我们并没要先生一年给我们固定的秘方使用费,而是占利润的两成。赚得多我们也跟着沾点光;要是赚得少了,我们这两成算下来,也没几个钱不是?再说了,我们要的两成收益是先生这二十亩茶山的。但我想,这秘方制出来的这样好的茶,凭先生的能力,高价销往全国各地是不成问题的,这二十亩茶山的原料是远远供不上的。而先生从别处或买茶山、或买鲜叶,所制出来的茶的收益,那便是先生一人独赚了,先生的销售能力越强,赚的也就越多。我们要的这一点,真不算什么。要不是生活艰难,我们也不会拿先人留下的东西来卖。”

    周达明抚着胡子,表情复杂地眯着眼,盯着刘青看了半晌,终于点头道:“好罢。”

    刘青既然出了面,干脆就做主到底:“还得麻烦先生派人去请里正,好把合约签一签。”

    周达明看向刘青的眼神更加深邃,微一点头:“也好。”对老仆挥挥手。

    老仆出院子关门的声音响过之后,一时间,院子里坐着的周达明,站着的刘大春兄妹,都各自陷入沉思,沉默不语。

    刘青看着坐着悠闲喝茶的周达明,满肚子怨念:万恶的旧社会,可恶的地主老财,可憎的周达明,这也太不把人当人了吧?连坐都不让人坐,难怪劳动人民要翻身革命斗地主呢——便是后来解放了几十年,全国网民还对地主憎之入骨,每天斗之,尤不解恨。

    好不容易过了两盏茶的功夫,里正终于来了,给周达明见了礼,也同样是站着。

    周达明对里正拱拱手,又对跟在后面进来的气喘吁吁的老仆道:“笔墨伺候。”

    刘青更是无语望天。

    纸笔备好,周达明看着刘青:“你来执笔?”

    “我?”刘青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连字都认不了几个。”开玩笑!不看周达明瞧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么?作人低调才能活得更为长久。

    周达明不再说话,唰唰落笔,一挥而就,然后对里正笑道:“还麻烦李老伯做个中人。”

    里正点头哈腰道:“小老儿深感荣幸。”遂上去按了个手印。这周老爷可曾是个大官,保不定哪天又被起复了呢。更何况人家的岳丈一家还在京城做官,而且官更大。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周达明止住正要上前的刘大春,转过头来问刘青:“你要不要看看?”

    “好的。”刘青老实不客气。这可是事关全家能否过上好日子的大事。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讲不得半点客气。

    第二十三章 你把名字改了

    刘青细细看完,暗想,难怪这厮能考上进士,果真有两把刷子。嘴里说道:“甚好。就是有一点,能不能半年结算一次收益?”

    周达明沉吟片刻,拿起笔加上一句,递给刘青。

    刘青看过后,道:“谢谢先生。”示意刘大春上去按手印。

    刘大春按完手印,小心地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合约放到怀里。然后摸出一张纸来,递给周达明:“这是秘方。如果有哪个地方不清楚的,先生便派人来找我。”

    周达明点点头,接过那张纸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厂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热而香散矣,甚且枯焦,不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炒茶铛宜热,焙铛宜温。凡炒,止可一握,候铛微炙手,置茶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薄摊,用扇扇冷,略加揉捻,再略炒,入文火铛培干,色如翡翠。”

    那纸上明显是刘青的笔迹。周达明看着这张纸和纸上的内容,抬头用深邃的眼眸看着刘青,兀自沉思。

    “那个……”刘青笑道,“原来的那一份,是先人手笔,不宜外传。这一份是我誊抄的。”

    周达明点点头,眼光转向刘大春:“这茶清明前后还可采一茬,到时还得请你教这些制茶师傅做一做。”

    刘大春一听,心时直发虚,不过他头脑还算机灵,道:“我们也是按照这秘方胡乱制的茶,其实真不懂。”

    周达明想了想,道:“你们这茶还有没有?到时我也好跟制茶师傅做出来的茶作个比较,如果他们没你们做的好,还得你来教教他们。”

    有是有,不过妹妹只拿了这一丁点儿来,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想着,刘大春不觉把眼光投向了刘青。

    刘青忙道:“因为想试一试这秘方,所以昨日未经先生允许,刘青私留了先生一点鲜叶,还请先生见谅。因实在不敢多拿,只炒得了一点,我跟哥哥尝过之后,就只剩了刚才给先生的那一小撮。”

    “唔,”周达明点头道:“那好吧,那就等到清明再说。”

    走出周家,刘大春搓着手,满脸兴奋:“妹妹,周先生竟然真的答应了!两成,两成啊!对了,妹妹,两成是多少银子?”

    “每年十多两银子总是有的。”刘青遥望着后山茶园的方向,微微一笑,道:“哥哥,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是啊,她从去年的春天穿越六百多年的时空而来,经过一年的努力,她自身的状况和所在的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刘青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你把名字改了叫刘青吗?”从兴奋中慢慢平息下来,刘大春忽然想起这个问题。

    “呃。”刘青有些心虚。她对自己前世的名字虽然不是很有爱,但叫顺口了,也就不想改。最重要的是,二丫这名字实在太土了,以后她可是要出山去走南闯北的,哪能叫刘二丫啊!

    她吞吞吐吐道:“也不是改名。二姑娘说,但凡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要有一个名、一个字的。她说我以后一定会有一番作为,所以建议我名刘青,字二丫。”

    “哦,”刘大春听得似懂非懂,不过听到周家二姑娘称赞她的宝贝妹妹以后有出息,他很高兴:“行,二姑娘给你起的名儿,一定不会错的,她以后可是官家的夫人。”

    “是啊,是啊,我也这样想,才同意她给我起个名儿的。”刘青点头如啄米,心里一阵暴汗——她也刚刚才想起,这古代对于父母先人起的名儿,那是极为尊重的,改了便是不孝。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这可是大罪。不过,刘二丫这名字,实在太让她纠结了嘛!

    尽管周达明探究的目光让刘青心里不爽,但她仍然还是在第二天到周家去了。其实周家除了可爱的周小琴,就只剩下那两本药书和林

    穿越之茶言观色 第5部分阅读

    欲望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