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
新宋英烈 作者:京华闲人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
新宋英烈 作者:京华闲人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
一支从未听说过的所谓“靖难军”的十余万兵马突然出现在自己背后,初闻这一消息的赵匡胤在经过短暂的懵征之后,思路便开始慢慢变得清晰起来。结合封丘门城头突然出现的上千疑似“飞龙军”兵士,赵匡胤几乎可以断定这支所谓的“靖难军”必是北平军的假托之名。有了这样的判断,赵匡胤在心中暗骂北平军一众人等不守承诺、不讲信义的同时,也深知自己此番举兵反周实是中了北平军的奸计,入了对方彀中。只怕这一次不但要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而且还会连累家人以及身边那些尊崇自己、拥戴自己、相信自己、支持自己、跟随自己的一众心腹亲信乃至城外这数万将士。
同样的,有了这样的判断,赵匡胤也就不难理解张飞潜逃以及之前许新生突然投靠朝廷的举动了。
张飞这厮作为“飞燕堂”的总堂主,负有为自家提供各种消息情报的职责。其此前一直向自家报告“飞燕堂”各分堂并未发现北平军那边有任何异样情况,一切如常。如今北平军十余万兵马突然出现在自己后方,他这个密谍首脑自然是难辞其咎、难逃干系。其在获得相关消息后,为了逃脱惩罚,在自己回营之前暗中潜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甚至,搞不好这个舍张永德而投靠自己的家伙在投靠自己之前便已经暗中降了北平军,成为对方设法促成自己最终下定决心、举兵反周的有力棋子之一。并在关键时刻以虚假消息蒙骗自己,使自己相信北平军会遵守当初的承诺与协议,消除对北平军可能南下的戒心,放心大胆的扯旗举事,并挥军进攻开封城,从而一步步将自己引进北平军早就布下的圈套之中。
至于那个自己一直寄以厚望、施以恩泽的许新生,想来这厮很可能是在自己第一次派其出使北平军时,为北平军的强大实力以及对方必然会有的封官许愿之类的承诺所迷惑、所引诱,不知廉耻的投靠了对方,并转过头来暗中帮助对方。毕竟,其曾经在北平军属地盘桓多日,被对方拉拢的机会和可能性甚至远比张飞要高得多。而且,其以往的种种表现和言辞,当时看似乎都是在报答自己、为自己着想、为自己出谋划策。可如今仔细想来,却不难发现其所作所为实际上却对北平军更加有利。其在将自己一步步推入北平军所设圈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际上比张飞要大得多,也关键得多。
可笑自己当初还曾嘲笑张永德与北平军这个昔日的对手联盟是自寻死路、自找苦吃。如今看来,自己与北平军结盟的想法又何尝不是自投罗网、自掘坟墓。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自己可以看出张永德与北平军结盟的致命缺陷和漏洞,却看不到自己与北平军达成的协议中所蕴含的危机与陷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比张永德更愚蠢、败得更惨。毕竟,张永德当初是被自己和朝廷逼得走投无路,为了不束手就擒、为了不任人宰割,这才不得不去和北平军结盟,并举兵反叛。而自己虽也为柴周朝廷所忌惮,但处境远未到张永德那般岌岌可危。自己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被权力遮住了双眼、冲昏了头脑,真真是自作自受。
虽然赵匡胤理清了思路、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并因此而懊恼不已。可问题是,这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卖。而且,作为一代枭雄,赵匡胤还是非常有头脑、非常善于审时度势的。面对如今这个局面,赵匡胤非常清楚的知道,事已至此,想要反悔肯定是来不及了,与北平军去拼命则更加不可取。因为那样无异于以卵击石,除了平白增加毫无意义的伤亡、造下更多杀孽外,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今之计,只有舍弃自身,拿自己这个起兵举事、“黄袍加身”的首领当筹码,去和北平军谈判。争取用自己一个人的人头,换得家人、手下一众心腹亲信和数万将士的性命——毕竟,无论北平军此番南下报着何种目的,能够兵不血刃的解决城外这数万大军,对其来说都是有利的。如此,也算是自己为这些曾经尊崇自己、拥戴自己、相信自己、支持自己、跟随自己的人们做的最后一点贡献。
一念及此,赵匡胤便不再犹豫,他命人将所有心腹亲信召到中军大帐。随即,他先是将自己的想法晓谕众人,而后不等大家开口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便斩钉截铁的说道:“赵某心意已决,诸位兄弟不必再劝。只是,不知道哪位兄弟愿为赵某走这一遭,去和北平军谈判?”
眼见赵匡胤态度坚决,在场众人虽然不甘心,却也明白自己的首领说的乃是实情。漫说是如今自家大军经过这些时日的苦战损失惨重,就算合开封之战前大周禁军所有兵马之力,也没有与十余万北平军一战的可能。因此,大家虽心有不忍,却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于是,赵匡胤这边话音才落,不顾此去可能会被北平军诸人羞辱甚至为此丢了性命的危险,便已有赵匡义、赵普、王审琦、楚昭辅、李处耘等数人越众而出,异口同声的说道:“卑职(末将)愿往。”
说起来,在这些自告奋勇的手下当中,最适合干这种耍嘴皮子工夫的人,非赵匡胤的首席谋士赵普莫属。可许新生的背叛令赵匡胤对当初与其一同出使北平军的赵安易不再信任,并连带着对赵安易的兄长、北上联络北平军、寻求双方合作策略的提出者——赵普,也开始有了猜忌之心。因此,面对赵普脸上那恳切而积极的表情,赵匡胤就好像没看到一般,目光根本没有在这位昔日的第一智囊身上停留,便直接落在了之前曾经反对赵普的联北之策、劝自己要小心提防北平军的李处耘身上,并向其抱拳拱手、深施一礼,说道:“既如此,那就有劳正元兄了。”——李处耘字正元。
李处耘见状连忙避让一边,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太尉放心,末将此去必不辱使命。”
说完,他又向赵匡胤拜了一拜,这才起身离帐,只身一人策马出了叛军大营,往自北面而来的所谓“靖难军”的方向急驰而去。
当李处耘离开赵匡胤叛军大营的时候,北面五里之外,由钱远山率领的“靖难军”前军两万兵马也已安营扎寨完毕。此时,如果从空中俯瞰,钱远山的前军与由穆特尔统一指挥、兵分两路、在赵匡胤大营左右两侧警戒监视的一万骑兵,以及开封城封丘门城头许新生所部业已对赵匡胤手下五万余叛军形成合围之势。而在更北的地方,由王崤峻亲率的十二万大军正加紧赶路,以便能在天黑之前起赶到开封城下,在这一包围圈的外面再套上一层更大、更紧密的包围圈,确保赵匡胤叛军插翅难逃。
五里地的距离对骑在马上、快马加鞭的李处耘来说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只是令李处耘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以为需要前往“靖难军”中军主力才能完成的谈判工作,在对方的前军大营便有了结果。而且对方显然是对自己这边派人前来谈判早有准备,其前军都指挥使钱远山给自己的答复非常迅速、非常明确,并强调这一答复是不容讨论、不容更改的。
“北平军此次南下靖难,乃是奉了勤王诏书之命,尽臣子本份,为朝廷解难、为官家脱困而来。如今叛军已成瓮中之鳖,朝廷危难已解,如何处置赵逆及其同党,自有朝廷法度、官家圣裁,岂是北平军一地方节度藩镇可以置喙的。”
面对钱远山的这一番既冠冕堂皇,又不容置疑的答复,李处耘纵有万般理由、千种说辞,也无力反驳——更何况对方根本就没有给他分辨的机会。在说完这番话后,钱远山便抬手送客,将李处耘赶出了“靖难军”前军大营。
没能实现自己来之前不辱使命的保证,李处耘带着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地自容的羞愧感回到了叛军大营。好在,赵匡胤对北平军可能的反应早有准备,对方的这一番说辞也并未出乎其意料之外。所以,他不但没有责备李处耘,反而一再安抚、宽慰自己的爱将。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赵匡胤乃至跟随他举兵起事的大部分心腹亲信实际上都已经看开了。在他们看来,虽说此番起兵不但没有取得预料之中的成功,而且还很可能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可至少自己轰轰烈烈的干了一场,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已经不枉此生。是以,在李处耘回营之后,大家反而放开的胸怀。赵匡胤随即命人摆上酒宴,与一众心腹亲信一边在中军大帐内开怀畅饮,一边等待着自己那未卜的命运的降临。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
新宋英烈 作者:京华闲人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
一支从未听说过的所谓“靖难军”的十余万兵马突然出现在自己背后,初闻这一消息的赵匡胤在经过短暂的懵征之后,思路便开始慢慢变得清晰起来。结合封丘门城头突然出现的上千疑似“飞龙军”兵士,赵匡胤几乎可以断定这支所谓的“靖难军”必是北平军的假托之名。有了这样的判断,赵匡胤在心中暗骂北平军一众人等不守承诺、不讲信义的同时,也深知自己此番举兵反周实是中了北平军的奸计,入了对方彀中。只怕这一次不但要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而且还会连累家人以及身边那些尊崇自己、拥戴自己、相信自己、支持自己、跟随自己的一众心腹亲信乃至城外这数万将士。
同样的,有了这样的判断,赵匡胤也就不难理解张飞潜逃以及之前许新生突然投靠朝廷的举动了。
张飞这厮作为“飞燕堂”的总堂主,负有为自家提供各种消息情报的职责。其此前一直向自家报告“飞燕堂”各分堂并未发现北平军那边有任何异样情况,一切如常。如今北平军十余万兵马突然出现在自己后方,他这个密谍首脑自然是难辞其咎、难逃干系。其在获得相关消息后,为了逃脱惩罚,在自己回营之前暗中潜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甚至,搞不好这个舍张永德而投靠自己的家伙在投靠自己之前便已经暗中降了北平军,成为对方设法促成自己最终下定决心、举兵反周的有力棋子之一。并在关键时刻以虚假消息蒙骗自己,使自己相信北平军会遵守当初的承诺与协议,消除对北平军可能南下的戒心,放心大胆的扯旗举事,并挥军进攻开封城,从而一步步将自己引进北平军早就布下的圈套之中。
至于那个自己一直寄以厚望、施以恩泽的许新生,想来这厮很可能是在自己第一次派其出使北平军时,为北平军的强大实力以及对方必然会有的封官许愿之类的承诺所迷惑、所引诱,不知廉耻的投靠了对方,并转过头来暗中帮助对方。毕竟,其曾经在北平军属地盘桓多日,被对方拉拢的机会和可能性甚至远比张飞要高得多。而且,其以往的种种表现和言辞,当时看似乎都是在报答自己、为自己着想、为自己出谋划策。可如今仔细想来,却不难发现其所作所为实际上却对北平军更加有利。其在将自己一步步推入北平军所设圈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际上比张飞要大得多,也关键得多。
可笑自己当初还曾嘲笑张永德与北平军这个昔日的对手联盟是自寻死路、自找苦吃。如今看来,自己与北平军结盟的想法又何尝不是自投罗网、自掘坟墓。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自己可以看出张永德与北平军结盟的致命缺陷和漏洞,却看不到自己与北平军达成的协议中所蕴含的危机与陷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比张永德更愚蠢、败得更惨。毕竟,张永德当初是被自己和朝廷逼得走投无路,为了不束手就擒、为了不任人宰割,这才不得不去和北平军结盟,并举兵反叛。而自己虽也为柴周朝廷所忌惮,但处境远未到张永德那般岌岌可危。自己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被权力遮住了双眼、冲昏了头脑,真真是自作自受。
虽然赵匡胤理清了思路、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并因此而懊恼不已。可问题是,这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卖。而且,作为一代枭雄,赵匡胤还是非常有头脑、非常善于审时度势的。面对如今这个局面,赵匡胤非常清楚的知道,事已至此,想要反悔肯定是来不及了,与北平军去拼命则更加不可取。因为那样无异于以卵击石,除了平白增加毫无意义的伤亡、造下更多杀孽外,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今之计,只有舍弃自身,拿自己这个起兵举事、“黄袍加身”的首领当筹码,去和北平军谈判。争取用自己一个人的人头,换得家人、手下一众心腹亲信和数万将士的性命——毕竟,无论北平军此番南下报着何种目的,能够兵不血刃的解决城外这数万大军,对其来说都是有利的。如此,也算是自己为这些曾经尊崇自己、拥戴自己、相信自己、支持自己、跟随自己的人们做的最后一点贡献。
一念及此,赵匡胤便不再犹豫,他命人将所有心腹亲信召到中军大帐。随即,他先是将自己的想法晓谕众人,而后不等大家开口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便斩钉截铁的说道:“赵某心意已决,诸位兄弟不必再劝。只是,不知道哪位兄弟愿为赵某走这一遭,去和北平军谈判?”
眼见赵匡胤态度坚决,在场众人虽然不甘心,却也明白自己的首领说的乃是实情。漫说是如今自家大军经过这些时日的苦战损失惨重,就算合开封之战前大周禁军所有兵马之力,也没有与十余万北平军一战的可能。因此,大家虽心有不忍,却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于是,赵匡胤这边话音才落,不顾此去可能会被北平军诸人羞辱甚至为此丢了性命的危险,便已有赵匡义、赵普、王审琦、楚昭辅、李处耘等数人越众而出,异口同声的说道:“卑职(末将)愿往。”
说起来,在这些自告奋勇的手下当中,最适合干这种耍嘴皮子工夫的人,非赵匡胤的首席谋士赵普莫属。可许新生的背叛令赵匡胤对当初与其一同出使北平军的赵安易不再信任,并连带着对赵安易的兄长、北上联络北平军、寻求双方合作策略的提出者——赵普,也开始有了猜忌之心。因此,面对赵普脸上那恳切而积极的表情,赵匡胤就好像没看到一般,目光根本没有在这位昔日的第一智囊身上停留,便直接落在了之前曾经反对赵普的联北之策、劝自己要小心提防北平军的李处耘身上,并向其抱拳拱手、深施一礼,说道:“既如此,那就有劳正元兄了。”——李处耘字正元。
李处耘见状连忙避让一边,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太尉放心,末将此去必不辱使命。”
说完,他又向赵匡胤拜了一拜,这才起身离帐,只身一人策马出了叛军大营,往自北面而来的所谓“靖难军”的方向急驰而去。
当李处耘离开赵匡胤叛军大营的时候,北面五里之外,由钱远山率领的“靖难军”前军两万兵马也已安营扎寨完毕。此时,如果从空中俯瞰,钱远山的前军与由穆特尔统一指挥、兵分两路、在赵匡胤大营左右两侧警戒监视的一万骑兵,以及开封城封丘门城头许新生所部业已对赵匡胤手下五万余叛军形成合围之势。而在更北的地方,由王崤峻亲率的十二万大军正加紧赶路,以便能在天黑之前起赶到开封城下,在这一包围圈的外面再套上一层更大、更紧密的包围圈,确保赵匡胤叛军插翅难逃。
五里地的距离对骑在马上、快马加鞭的李处耘来说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只是令李处耘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以为需要前往“靖难军”中军主力才能完成的谈判工作,在对方的前军大营便有了结果。而且对方显然是对自己这边派人前来谈判早有准备,其前军都指挥使钱远山给自己的答复非常迅速、非常明确,并强调这一答复是不容讨论、不容更改的。
“北平军此次南下靖难,乃是奉了勤王诏书之命,尽臣子本份,为朝廷解难、为官家脱困而来。如今叛军已成瓮中之鳖,朝廷危难已解,如何处置赵逆及其同党,自有朝廷法度、官家圣裁,岂是北平军一地方节度藩镇可以置喙的。”
面对钱远山的这一番既冠冕堂皇,又不容置疑的答复,李处耘纵有万般理由、千种说辞,也无力反驳——更何况对方根本就没有给他分辨的机会。在说完这番话后,钱远山便抬手送客,将李处耘赶出了“靖难军”前军大营。
没能实现自己来之前不辱使命的保证,李处耘带着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地自容的羞愧感回到了叛军大营。好在,赵匡胤对北平军可能的反应早有准备,对方的这一番说辞也并未出乎其意料之外。所以,他不但没有责备李处耘,反而一再安抚、宽慰自己的爱将。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赵匡胤乃至跟随他举兵起事的大部分心腹亲信实际上都已经看开了。在他们看来,虽说此番起兵不但没有取得预料之中的成功,而且还很可能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可至少自己轰轰烈烈的干了一场,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已经不枉此生。是以,在李处耘回营之后,大家反而放开的胸怀。赵匡胤随即命人摆上酒宴,与一众心腹亲信一边在中军大帐内开怀畅饮,一边等待着自己那未卜的命运的降临。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袍加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