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重生90:我把姐妹卷成学霸

第95章

    “进价5毛来算的话应该500吧,这100是卖筐子的钱吗?我以为这是算在进价里的,而且那筐还没卖完。”秦齐抽出100问道。
    肖琢瞪她一眼,怎么有这么傻气的供货商哦。
    “这几个筐总能卖出去的,或者这100就算是你今天来帮工的费用?”
    秦齐不好意思地笑了,“帮工我本来就是义务来帮忙的,我有个新请求,能多来你这卖几趟桃子吗,除了我外公家,那山上还住着他好几个邻居老爷爷老奶奶,他们也有桃子想卖,塑料袋里的桃子你都看过吧,品相都是很不错的。”
    肖琢想说做生意不是交朋友,不能这么干,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钱你就收着吧,只要货拉来,你能过来盯着卖,我不介意你多卖几天,后面等我妈回来可就不行了。”
    “太好了!”
    秦齐太高兴了,完全没去琢磨后面那句,为什么等他妈来了就不行了的问题。
    “那你以后要天天来?这样会很辛苦——”肖琢一皱眉。
    “我天天来,我不怕辛苦!”秦齐先答应了再说别的。
    反正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总能想出不那么累的办法。
    最关键的是,她好像可以多跟肖琢相处一段日子了,这应该是额外的好消息吧!
    ……
    ……
    秦齐坐上回家的公交车时,整个身体都有点发飘,她对和肖琢相处了大半天这件事还是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这辈子两人的缘分好像因为自己的一丢丢努力,来得比前世更早。
    前一世两人是妥妥的人间悲剧,这一世她一定要想办法扭转成一路撒糖的甜剧才行啊。
    前世两人初遇之后不久,就因为讨论一本《平凡的世界》,知道了彼此是两个世界的人,从那一刻起,秦齐就主动断了继续来往的念头。
    她只想安静地接受自己打工人的命运,不再想着会跟那位齐市三中的准高材生发生什么纠葛。
    谁知命运却不想让两人的缘分就此打住。
    农贸市场并不全是那么友好的一个营商环境。肖琢一家三口鲜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就引起了一家同行的嫉妒。他们在农贸市场做了几次手脚都没掀起什么风波,最后竟找了几个混混朝肖琢打起了主意。
    那几个混混在冬日里的某个凌晨,特意挑了一个偏僻角落,把一早赶去农贸市场的肖琢给打伤了。谁知秦齐那天下了夜班独自回宿舍时,正好就从窗户里看到了工厂后门外的这场打斗。
    等那群混混走出好远,秦齐看到挨打的那人还一直躺在地上,她怕人会冻僵就赶紧出门察看,结果就让她看到了几个月没见过的肖琢。
    只见他衣服残破、浑身是伤,嘴角上还有血,右手拇指和食指都肉眼可见地肿了起来,拇指以一个怪异的姿势扭曲着,看样子指骨好像是断了。
    秦齐顾不上想别的,赶忙找了厂里烧锅炉的爷爷过来,一起把他送到了附近医院。
    也幸好送去得及时,才救下了肖琢的右手拇指,不然他这辈子写字都麻烦了。
    秦齐当时就感慨,这个报复他们的同行心思实在太狠,他们肯定是知道一个学霸失去了右手拇指该是多大的损失!
    在照顾肖琢的过程中,两人又慢慢恢复了来往。
    秦齐知道了肖琢在三中过得有点辛苦,肖琢也知道了秦齐原本就是个学霸,只是因为身体原因才会中考失误。
    肖琢鼓励秦齐可以继续复读考学,秦齐虽然知道自己的家境已经不允许她回头,但她还是在工作之余重新看起了书。
    但更让秦齐为难的是,车间里的班长老莫不时就会借工作之名骚扰她。
    肖琢知道秦齐家里艰难,就偷偷开始存钱,希望可以帮助秦齐一把。寒假的时候,他趁农贸市场不忙的那段日子,竟也来到雪芹食品厂打寒假工。
    肖琢来到厂里不久,就发现了老莫在上班时间对秦齐恶意骚扰的一幕。
    肖琢上前与老莫理论,两人推搡之间,老莫被推得身子一歪,手向后一撑摁倒了机器上。
    那时候厂里做速冻水饺,飞转的压面机压住了老莫伸过来的手。
    顿时,老莫手掌的前半段就被生生压成了扁平的,那一幕真是触目惊心。
    老莫虽然叫老莫,其实是个没结婚的大龄青年。老莫的妈来到厂里撒泼打滚地要求肖琢赔偿,还打电话报了警,说是他儿子一辈子都被毁了,这次一定要肖琢坐牢来偿还。
    肖琢妈妈来了之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老莫一家下跪祈求原谅,并表示愿意赔偿一切损失,只求对方不要影响了自己孩子的前途。
    老莫一家向肖家狠狠提出了一大笔的赔偿金此事才算了结。
    与此同时,肖琢妈妈也发现了肖琢和秦齐两人之间暗流涌动的情愫。
    肖琢爸爸的身体一向不太好,这个家都是肖琢妈妈这个女强人在撑着,她决不允许儿子走上歪路。
    剩下的整个寒假,她都把肖琢关在家里不准他再与秦齐见面。
    肖琢妈妈也私下找秦齐谈了一次,希望她能认清两人之间的差距,不要耽误了肖琢光明的前程。
    “现在我们家已经赔掉全部家当,就只剩下这个宝贝儿子,这是我们肖家未来唯一的指靠,容不得一点闪失!”
    肖妈妈的控诉言犹在耳。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