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恐怖 > 容器之中

第42章

    晚上比较自由,在做完肌肉放松按摩之后,白典往往会敲开卫长庚的房门,探进那狗窝般杂乱的空间,看看有没有机会聊上两句。
    夜晚的卫长庚基本只做两件事:第一件叫“面壁打坐”。至于第二件就通俗多了——看电影。
    白典诞生在娱乐业发达的时代,无数人赚得盆满钵满。可是和第三自然的影视产业相比,那也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按照卫长庚的说法,第三自然每天至少有百部电影上线,电视剧的数量更是不计其数。仅仅依靠千万级别的现实人口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来自于梦海,由一类名为“影视审查工会”的专业哨塔负责挑选并复制到现实世界。
    除此之外,第三自然也保留了不少地球时代的古老电影,与它们的重逢令白典感到亲切无比。可当他试图将它们介绍给卫长庚时,得到的却是肉眼可见的敷衍。
    卫长庚表示自己只看毫无营养的白目喜剧,而且还喜欢边看边打瞌睡,既配不上烧脑片的高深,也配不上文艺片的腔调,道不同不相为谋。
    于是两个人的影友关系仅仅只维持了五天,就以白典气呼呼地夺门而走作为结束。
    不过白典对于老电影的热爱也仅仅维持了一周左右,因为他发现了更加有趣的新鲜事物——千峰联盟常规赛。
    第三自然现有的18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四个大区。每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哨塔,加在一起林林总总有将近360座之多。
    这么多的哨塔,日常工作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叫做“除虫”。
    早在人类抵达第三自然之前,这里就已经存在着一种巨大的外星生物。因为外形和习性都和地球上的虫类差不多(只是放大了数千倍)而被称为虫族。
    经过数百年的艰苦开荒,如今四个大区境内已经基本没有了虫族的踪迹,但保不齐还有几窝漏网之鱼会时不时地骚扰边境、袭击落单的平民。再加上虫族体内含有晶核和稀有元素,各大哨塔便肩负起了7x24小时不间断守备大区安全的重任。
    第二种工作叫“食梦”。这需要进入梦海世界,除去某些名为“梦魇”的存在。
    众所周知,梦海世界是基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构架而成,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人类的两大基础本能——爱欲和死亡。
    爱欲这种东西倒不难办,真正棘手的是死亡本能。它们会像疫病那样在梦海里四处传播,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负面情绪。
    而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制造出“末日”。
    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的早晨了,白典在餐厅里读到过一则早间新闻:第三区某座城市的机场海关截获了一块“走私蜂巢”。
    “蜂巢”当然不是某种地球昆虫的巢穴,而是梦海的实体——足以容纳百亿地球难民的“湿件服务器”。
    如果有人对“湿件”感到陌生,那不妨替换成更加直白的“生物机械”。就是由肌肉、骨骼甚至血液和神经等生物材料组成的机器。
    之前提到过的人造人“亚当”就是一种生物机械,甚至还有一小撮极端人士认为,像白典这样来自于梦海世界的人类,本质也是一种“生物机械”——最起码是高度依赖于“生物义体”的残疾人。
    不同于空有人形、却欠缺头脑的人造人“亚当”,“蜂巢”则相当于没有人形、却拥有大脑的“夏娃”。
    它诞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造福那些罹患脑部疾病的人类,不过经过数百年的迭代更新,如今已经拥有了千倍、乃至数万倍优秀于普通人脑的运算以及存储能力。
    ——比如这桩走私案中所涉及的蜂巢,据说只有脸盆大小,却包含了五千个梦海人类、以及他们生存的世界的全部数据。
    这简直就是中国古代道家所谓的“壶天”。
    不过这种进化也并非全无代价——人类的血肉之躯早已无法负荷蜂巢正常运行所需的能量,因此不得不建造专门的建筑供奉它们;与此同时,还得派出飞船前往本星系的小行星带开采重元素、以提供源源不断的供养。
    当然,蜂巢虽然是超级大脑,却没有任何的独立意识,甚至可以被称作是一片“混沌”。唯有当成千上万梦海人的意识被灌输进来之后,混沌才会消失,一个全新的世界从这些人类的集体潜意识里徐徐诞生。
    以上这些是从普通人的角度观察到的蜂巢,但在某些哲人的眼里,蜂巢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诡异存在。
    ——它并非一个、而是成千上万人类的集体意识;它是人类的造物、又是人类的主宰,从某种意义而言,甚至还是人类本身。
    所以,它究竟是什么?
    姑且将这个问题留给哲人们去头痛,普通人类只需要关心那些形而下的现实——比如当一种普遍的恐慌(魇)在梦海里传播,这种恐慌(魇)也会感染蜂巢本身,进而产生出类似癌症的实体。
    人得了癌症会死亡。蜂巢得了癌症,梦海世界的末日就会降临。
    死亡无可避免,无论机械也好、人体也罢,甚至这个世界……但无论多么无可救药,人们总还是希望竭力挽回。
    于是一套专门侦测梦海世界“梦魇水平”的系统应运而生。一旦发现危险,就委派在哨塔中服役的哨兵和向导前往排除。
    而这就是哨塔的第二类工作“食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