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0节

    就算是徐达再世,常遇春复活,也打不了这样的仗!
    可是,若不在燕王三卫中施行新军之策,那燕王三卫,又如何甘心?
    今日闹事,自己处理了。
    那明日呢?
    后日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心本性!
    以前大家都吃大白菜,没啥说的。
    可人家现在吃的可是肉,自己还吃白菜,怎么能是个滋味?
    一起的穷兄弟马上服役二十年了,可以回家逍遥快活,再想想自己,就算是老死在军营,也没半点好处,谁还有心思训练?
    人心浮动,迟早会出大问题。
    张玉感觉这是个死结,很紧,勒得自己无法喘息。
    解开了,不行。不解开,也不行!
    朱能拨马到了张玉身旁,低声说道:“不妨将怒火引入朝廷。”
    张玉眼前一亮,若是将新军之策不入燕王三卫的责任推给朝廷,那就是朝廷歧视,看不起燕王三卫,不将燕王三卫作为大明军卒。
    稍加引导,让燕王三卫仇视朝廷,那这些人,将彻底忠诚于燕王,且愿意跟着燕王举事!
    这一招,狠辣!
    张玉赞赏地看了一眼朱能,对众人喊道:“新军之策,深得军心,朝廷却独独将燕王三卫排除在外,是不合适的,张某便亲上都司衙门问上一问,朝廷是作何想,为何对三卫不公,为何对我等将士不公!”
    一席话,让燕王三卫的人,感激不尽。
    张玉下马,走向都司衙门。
    平安、盛庸下令军卒让开。
    平安上前,拱手喊道:“世美兄,多年不见,依旧健朗。”
    张玉,字世美。
    平安曾随朱棣北征,与张玉、朱能等人自是熟悉。
    张玉冷着脸,高声喊道:“平安,叙旧的话,稍后再说,今日我来此,便想问一问,为何新军之策不入燕王三卫?”
    平安哈哈大笑,说道:“既然张将军问起,那平安便回答你。”
    说完,平安登上一处高台,目光扫视过围观之人、北平士卒、燕王三卫,高声喊道:“新军之策,皇上所创,京营先行,军民俱服!皇上感念边疆士兵百战余生,力求新军之策,早入全军!”
    “皇上深知,燕王三卫,常年征战,劳苦功高,当先享新军之策,亲至京师燕王府,将新军之策委托燕王于三卫先行,再推及北平诸卫。”
    “然,燕王推辞再三,不允新军之策入三卫。中军都督府府事徐辉祖劝言,亦然无效。皇上便将新军之策,转交北平都司,全权负责新军之策,不含三卫!”
    “三卫不入新军之策,不是皇上不允,不是朝廷不允,不是都司不允,而是燕王不允!本都司在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诸位,告诉北平所有军民,只要燕王点头,三卫顷刻之间,便可享新军之策所有待遇!”
    “诸位,还有什么想要询问的吗?!世美兄,这个答案,你可满意否?呵呵,现在可清楚了?这都是燕王的意思啊……”
    平安说完,便走下高台,看也不看平安等人,径直回了衙门。
    盛庸走向张玉,抱拳道:“张将军,此事朝廷已有急报,确实是燕王不允,并非是朝廷与皇上不允。但无论什么原因,这些兵擅闯都司衙门,可是不能轻饶的!”
    “那便请盛大人按律行事吧!”
    张玉从未感觉过如此挫败,脸在烧,是耻辱的感觉!
    盛庸看着张玉踉跄而去的背影,冷笑一声,瞥了一眼被绑的众人,下令道:“每人杖五十,再有下次,一律斩诀!”
    杖五十!
    众人悚然。
    别看当兵的体格好,真用心打,别说五十杖,便是二十杖,也足以将人活活打死。
    再说了,这些抡棍子的兵刚刚享受了新军福利,浑身充满了劲,用力过猛,也是有情可原,至于里面有没有夹杂着私仇,就不得而知了。
    一百多人,五十杖下去,死了四个:两个百户,两个千户。
    第三十三章 离心的燕王三卫
    皮肉上的痛苦,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来抗。
    可如果意志崩溃了呢?
    三卫的人都听清楚了,北平的居民也都听清楚了,新军之策之所以不入燕王三卫,问题不在朝廷,不在皇上,而在燕王!
    是燕王不允许新军之策入三卫!
    是燕王将如此天大的好处推掉了!
    棍子打在屁股上,疼,很疼,疼的让人想哭。
    有人,撕心裂肺。
    有人,低声啜泣。
    有人,仰天泪流。
    为什么?
    燕王大人为什么不允许新军之策入三卫?
    燕王!
    我们作为你的最强力量,随你出生入死,征战沙场,难道连享受新军之策,福萌子孙的机会都不给我们吗?
    我们百战余生,创伤无数,为家为国,风雪驰骋,走过万里沙漠,踏过尸山血海。到头来,您就是一句话,直接将我们所有人的利益,全都丢弃了吗?
    为什么啊!
    燕王大人!
    您不是一直最体恤下手的吗?
    为什么如此优渥的待遇,反而不允许给我们了?
    为什么就不能点头呢?
    失望的情绪,弥散在燕王三卫之中。
    张玉带人走了,来的时候,一群人生龙活虎,不怕死的嚣张样子。走的时候,一个个失魂落魄,像是行尸走肉。
    人心,散了。
    张玉、朱能清楚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召集燕王三卫各级将领,商议再三,由王妃徐仪华拍板,下达了戒严令,明令三卫将士:
    不得军令,出营者斩!
    擅谈新军之策者,斩!
    有对军中不满而宣于口者,斩!
    操练懈怠,不服训令者,斩!
    当肃杀的军令传达至三卫军营时,没有一个士卒说什么,只是沉默如鬼蜮,木讷地接受着。
    燕王的行为,令三卫上下心寒。
    谁都想不通,如此新军之策,是个瞎子聋子也应该答应,为何睿智的燕王不答应?
    对燕王的敬重,在平安的讲话之后,在消息传开之后,便荡然无存。
    朱能带百余人冲出了北平城,直奔南方而去,听闻朱棣已到了济南,用不了几日,便可以北上抵达北平。
    可朱能等不了几日,如今新军之策在北平府浩浩荡荡,甚至山海关也搞起了这一套。
    朝廷为了新军之策顺利实施,虽然并没有从京师拨付钱粮,但却允许北平布政使张昺,以尚未解运京师的夏季税,就地拨付军营诸卫。
    而军营对粮食、肉食的需求增长,直接带动了北平府周围的畜牧养殖。
    布政使张昺见状,便鼓励北平府各府县,扩大畜牧养殖,尤其是猪、羊、牛、鸡、鸭、鹅等,为了打消农民顾虑,张昺贴出告示,以洪武三十一年九月市价为准,日后大军收购,绝不低于九月市价。
    九月市价,以猪肉而论,一斤九文,一头成年猪,瘦肥不定,大概两百斤,而这便是一千八百文,快二两银子了。
    农户虽然苦点累点,但多了营收不是?
    日后再缴税的时候,岂不轻松许多?
    以前总担心养了没地方去卖,现在不用担心了,军营直接来收,绝不会让农户亏了。
    张昺的举措,极大鼓舞了农民养殖畜牧业的积极性,也为后续保障士兵饮食奠定了基础。
    无论是“食肉”布政使张昺还是“新军钦差”平安,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朱允炆给了两人足够大的权力,张昺想要给商人松绑,承认商人户籍,不再硬性要求商人挂靠其他户籍,准备为北平商业发展创造条件。
    张昺写了一封奏折,安排人送至京师,同时开始了商业解禁行动。
    布政使衙门。
    张昺召集了北平主要行当的商户,包括一些行商,脚商,悉心听取了商人的诉求。
    商人的要求并不多,只希望朝廷解禁政策,允许自由经商,若是朝廷答应,商人们可以接受朝廷将三十税一的商税,改为二十五税一。
    张昺并没有完全答应商人的要求,只是告诉所有商人,在北平府地界,各级布政使将不再限制商人户籍,允许商人自由经商。
    至于商税问题,则交由朝廷定夺。
    众商人听闻之后,欣喜若狂。虽然地域范围有限,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当然,张昺也没吃亏,以松绑户籍的政策,换取了商户的支持。当张昺提出当下北平粮食颇多,而银钱较少的困难时,这些商户便打了保票,愿以朝廷定价,以银两购置粮食。
    张昺将税粮换做银两,留下三成,其余七成,安排人解送京师。
    九月十四日,朱棣一脸疲惫地打马进入了北平府,连车架都没坐。
    离开北平府的时候,朱棣是军民护送,声势浩大。可回来的时候,已然变了样,就连守护在城门口的士兵,也只是对朱棣简单行礼,再无往日笑脸。
    朱棣心力憔悴,归来途中,世子朱高炽染病,在济南耽误了两日。出济南不久,便遇到了朱能,得知了平安施行新军之策,燕王三卫闹事都司衙门,燕王三卫戒严令等事。
    事情比朱棣想象的更为糟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