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鱼戏

第28章

    “女大十八变嘛!”鱼年说。
    老三疑惑地说:“可是她又会有什么目的呢?沈家几个余孽早就已经被先生解决了。”
    “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吧。”鱼年这样道。
    他们谈这件事的时候多少还是顾及了一下老大的心情,却依然显得有些随意,这份随意与他们的经历相关,从恶劣环境里爬出来的人,比在普通环境成长的人多一份警惕心,但看待危机的眼光却完全不同。
    而且正如沈玉说的,事情在没有发生之前什么都有可能,预测所有可能显然不现实,沈玉的对策一直都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他唯一一次主动出手,就是十六岁那年。
    沈家在当时就如同一个法外之地,家族盘根错节到像沈家这种程度,各方面都有牵扯,在沈玉看来,沈老爷好比旧朝皇帝,那些权贵便是他的爪牙,帮他遮掩罪行,而沈宅,大门一关,便深如皇宫,谁都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沈玉是沈老爷唯一的血脉,这是他允许沈玉活着的唯一理由。
    沈老爷将偏宅打造成他的后宫,将沈玉安置在主宅,他一边哄着沈玉,一边防着沈玉。
    但是沈玉终究要长大,沈老爷最后还是决定不留后患,他仿佛真的将自己视作帝王,不允许自己的地位被任何人撼动分毫,就连自己的亲孙子也不能容忍。
    然而事与愿违,死里逃生的沈玉一年后带着他从地狱里集结起来的人杀回了沈宅。
    这里的杀是指真正的杀戮。
    没有谋权,没有夺利,因为他们的力量还太渺小,更谈不上什么地位,到最后沈玉发现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用绝对的武力直接摧毁沈宅这个存在。
    沈老爷是有警卫队的,他们虽然是沈老爷最忠实的护卫,但沈老爷将他们全都安排驻扎在了主宅,因而这些人并不知道偏宅的一切。
    然而偏宅正如皇宫后院,不攻破主宅,根本进不到偏宅。
    可是沈玉有小鱼。
    小鱼时隔一年终于等到了沈玉的消息,他与沈玉里应外合,两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在约定好的那个夜晚孤注一掷。
    那是小鱼被带到沈宅养的第十四个年头。
    沈老爷早就对小鱼蠢蠢欲动,他没有将小鱼送给别的人,而是特地给自己留着。
    小鱼选的就是沈老爷召唤他,让他去侍寝的那一天。
    他穿了戏服,里面有好几层衣服,然而最里面那一身是他专门用防水布缝制的双层内衣,夹层里被他装满了酥油。
    在目睹小画眉的可怕遭遇后,他就一直在思考自己要如何战胜那些恶魔。
    他想了许多种对策,最终还是选择了最有把握却也是最有可能玉石俱焚的一种。
    更何况,他要他的玉哥哥旗开得胜。
    所以他愿牺牲一切来给这场豪赌下注,买玉哥哥这场胜利。
    最终他们得胜了,沈玉甚至利用警卫队救出了一批孩子,警卫队的人大多良心未泯,他们只是太遵守纪律,以至于一直不曾见识过偏宅恐怖残酷的一面。
    被救出来的那些孩子还很小,对偏宅的认识还很浅薄,有些甚至仍处于开蒙阶段,能将他们救出来实属意外之喜。
    沈玉带着一年来他集结的一百名少年兵,他们每个都经历过生死训练,每个人都只带一把短刀,在夜色的掩护下,杀进了沈家深宅,杀得那叫一个猝不及防。
    另外如小鱼一样的少年,没死的全都加入了沈玉的队伍,小鱼作为幕后最大的功臣,他烧死了沈老爷,自己也身陷火海。
    沈宅当夜大火,沈玉用身死的少年兵与偏宅里那些自愿加入队伍的少年替换了身份,他还特意留了一具尸体代替小鱼,准备事后应付警察。
    小鱼的存在很难隐瞒住,沈玉并没有对救人的警卫队动手,也没有为难手无缚鸡之力的无辜者,他的目标是偏宅里所有大人物和助纣为虐的一群侍妾和下人。
    小鱼用夜光墨水在那些人的衣摆上都做了记号,让沈玉的人便于在夜色中分辨他们。
    这是一场不为人知的鏖战,鲜血浸染了整个腐朽的宅院,最终一切都在火海中烧成了飞灰。
    沈家改朝换代,沈玉名正言顺继承了沈家,尽管沈氏旁支虎视眈眈,可惜他们碰上的是不惧生死愿以命相搏的少年沈玉。
    年轻就是勇于拼,勇于搏,那些享受惯了荣华富贵的人,却最是怕死。
    沈玉有了继承权,便名正言顺开始收拢沈家的产业。
    他的动作很快,下手很准,更是狠,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盘根错节,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清除,用各种手段清除他认为不必要被沈家留下的项目和资产,包括人。
    他的动作太快了,以至于警察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找不到沈玉下手的证据,再加上沈玉是名副其实的沈家继承人,很多事的过错方完全不在他,这也正是沈玉下手的厉害之处,打蛇打七寸,他甚至没有用上武力,用沈玉的话说,法治社会的武器用法律就够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沈老爷这种权利和地位,以至于有了逍遥法外的资格的。
    幸而沈老爷也有属于他的报应,只是迟早而已。
    第13章 ep.13 起床小鱼
    鱼年睡得呼呼的。
    不吊嗓不练功的日子,鱼年就起不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