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结婚十年

第42章

    桑奕明没说话,方言继续问:“我应该看见过离婚协议吗?还是……你以为我看见过离婚协议?”
    “你车祸手术结束后,我回家拿你的换洗衣服,我看到书房桌子上的东西都散在地板上,离婚协议也在地上,我以为……那时候你看到了……”
    -
    -
    车祸给方言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所以车祸前后的事方言都记得一清二楚。
    人总是在经历过天灾人祸之后,开始复盘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跟每一个细微的却能影响到结局的选择,试图从心理上重建,好像这样就能让时空扭转时间倒流,从而避开那些祸端跟每一个错误的选择。
    车祸之后方言躺在病床上,也总会想,如果他前一天晚上没喝酒误事,如果他睡前检查了闹钟,如果他出门没忘带书房里刚批改完的期中考试卷子,如果他不中途折回家拿,那他不会在那个路口碰到那辆大货车。
    方言那天早上开出去没多久,发现没带试卷掉头回家,离开书房时胳膊肘碰倒了书桌上的东西,很多桑奕明的文件跟书都掉在地上,但他来不及收拾,更没留意地上散了一份桑奕明已经准备好的离婚协议。
    “书桌上的东西是我不小心碰掉的,我赶时间去学校就没捡,我也没看见离婚协议。”
    “我以为你出车祸,是因为……”
    桑奕明没把话说完,他的陈述对方言来说有些残忍,桑奕明迟钝的情绪感知还是捕捉到了这一点,原来方言这些年什么都不知道,可是他今晚听到了。
    方言已经能正常思考,身体里的敏感神经也在重新建立连接,很快理出了前后的所有因果,包括那些他不知道的事。
    “你一直以为,我是因为看见了那份离婚协议,情绪崩溃所以才出的车祸,是吗?”
    车里的暖风开得很足,淡淡的草木香气却让方言觉得很冷,好像他整个人都埋在冻土里,放在腿上的手冷得发抖,他只能用力抓着自己的裤子,每说一个字都很艰难。
    他给自己陈述了一遍事实:“你没来得及说出口的离婚,就被那场车祸那么压了下去。”
    -
    -
    两个小时他们就到家了,方言还是觉得冷,先进了浴室。
    热水没能让方言的身体化冻再暖和过来,顺着他脚踝浸进骨头里的寒意彻底凝在了身体里。
    方言自嘲地想,他怎么忘了呢,桑奕明的性子,对什么都不会有太大的情绪起伏,所以哪怕是想要跟他离婚,也是悄无声息地准备,自始至终都没有让他有过丝毫察觉。
    桑奕明妈妈说得或许是对的,或许不管谁跟桑奕明在一起,都不能让桑奕明满意,他以前也经常感觉到桑奕明对他的无奈,所以他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去习惯桑奕明的习惯,努力去适应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让自己变得安静,他想让桑奕明满意。
    他以为只要时间够久,两个人在一起总归是有感情的。
    是他想错了,在桑奕明的世界里,他也不是那个例外。
    方言自认为了解桑奕明,现在才明白,他其实什么都不了解。
    他以为的十年和谐婚姻,他以为的平淡生活才是真,他以为的细水长流,甚至期待跟桑奕明长长久久白头偕老的日子,这些全部都是他的自以为是跟一厢情愿。
    原来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风无浪,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方言脚下十年的平静,十年才筑建起来的夯实,就这么轻易被掀翻打碎,脚底下没了实物,他连站都站不稳。
    原来桑奕明这十年,一直在将就他,将就这场婚姻……
    -
    -
    桑奕明在方言洗完澡后也进了浴室,他洗完澡又把两个人的衣服洗好晾好,擦干净浴室地板,洗了手才出来,走到床边。
    方言头发还有些湿,侧躺在床上,背对着桑奕明。
    “起来把头发吹干再睡吧。”桑奕明说。
    方言没动,桑奕明坐在床沿边:“方言,我真的不知道那年你没看见离婚协议,我一直以为你是因为看见了离婚协议才会出车祸,但不管是因为什么,那些都已经过去了。”
    桑奕明掀开被子想上床,方言突然转身,浑身都是拒绝:“我今晚想自己冷静一下。”
    桑奕明沉默了半晌,松开抓着被子的手:“好,我今晚睡客房。”
    桑奕明打开衣柜,找明早要穿的衣服,方言靠在床头,看着桑奕明的后背。
    桑奕明的肩膀还是那么宽,那年冬天方言第一次见他就觉得桑奕明的后背很有力量,现在依旧这么认为。
    房门打开,桑奕明拿着衣服站在门口看了会儿大床方向,又慢慢把门合上。
    方言虚虚地盯着重新关严的房门,视线再贪婪看久了也会失帧。
    他低下头,看着无名指上的婚戒笑了自己一声:“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时候,你已经放弃过我一次了……”
    作者有话说:
    老桑当年为什么会同意跟言言结婚,还有他后来为什么又想要离婚,后面都会说的宝子们……
    谢谢宝子们支持,后面还有一更,鞠躬感谢~
    第20章 我们离婚吧
    方言一夜没睡,一直在想桑奕明那年要跟他离婚前,除了摘掉了结婚戒指外还有哪些变化。
    没有了,方言想了一夜,什么都想不起来,他们明明还像往常一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