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合 > 山河重振GL

第43章

    顾启在跟随勤王军北上后已经节节高升,这?几?个月又一直在驱逐境内金兵游骑,已经被封为河北宣抚使?。目前?中兴三将中,只有韩超还?没?有见?过。
    这?次三大?将占齐,京城又依然在汴京,不知道会有怎样一番战事。总之,在一马平川的中原,汴京城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赵易往南跑反而?危险。
    当呼延宗弼开始攻城,城中兵马在各将领的指挥下全力抵挡的时候,赵易的车驾也未曾止步。他马不停蹄,一路南下,一直到了扬州才停歇。
    赵易到扬州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两淮流域水系复杂,又离金国很远,应当安全了。
    赵易接见?了扬州知州,一行?人在府衙安置。不久,他便听说京城内皇帝病重,平阳公主监国的消息,心中有些意外。
    没?想到赵凌月居然弹压住了局势,想象中的无数官员随自己南下没?有发?生。
    于是,赵易有了一丝羞愧之意。然而?,面对李伯纪和赵凌月劝他回京的人马,他还?是执意留在扬州。
    第28章 惊变
    一个?月后, 呼延宗弼已经在汴京城外填了三万具尸体。而宣化门守军战死?五千人,且汴京城没有一点要被攻破的迹象。
    这时, 四?面的勤王兵马也聚拢了?过来,大肆骚扰这支深入敌方领土的金兵队伍。
    其?中,最让呼延宗弼头疼的是顾启和韩超的队伍。二人手下兵士的勇武,纪律和士气都非寻常军队可比。
    眼看攻城无望,再拖下去只会增加无谓的伤亡。呼延宗弼无奈之下,劫掠了?汴京周边的小城镇一番后引兵退去。
    金兵退走后, 满城百姓欢喜,仿佛重获新生?一般,家家户户如过年一样庆贺。
    勤王军纷纷入城, 赵凌月与李伯纪率百官迎接,只等待皇帝“痊愈”便?给予他们封赏。
    然而, 这些勤王兵马并不都只是等待封赏。顾启和韩超等几路兵马纷纷上书,请求追击呼延宗弼的大军。
    而这个?时候, 一件严重的事却发生?了?。
    虽然赵凌月和李伯纪早先严令不得泄露机密,但不知?是由于众人猜测,还是宫人或南门守军把关不严, 赵易逃跑的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
    这件事在众人口中传递, 虽然因?为京城之围已解, 没有造成多大恐慌,却还是掀起轩然大波。
    城中百姓因?为赵易登基以来的举措,早已认为赵易是有为之君,因?此一开?始皇帝病重的理?由倒也能搪塞过去。但天子整整一个?月不见人影, 还是让军民?警觉。
    现在, 皇帝逃跑的消息就算只是猜测,但也十分?可信。众人对新帝寄予厚望, 没想到他还是和其?父兄一样懦弱。
    不过,现在新帝年轻,没有子嗣。民?众开?始怀疑倘若真的有人可以继位,新帝会像太上皇一样仓促退位,让儿子登基面对金国大军。
    当然,众多鄙夷声中,也有很多百姓收拾包裹想要逃出京城。毕竟天子已经逃跑,这个?消息倘若被金人得知?,他们一定会杀回来。
    己方兵士得知?天子南下的消息,也会失去斗志,那么汴京重演靖康祸事指日?可待。
    一些百姓与城门守军动起手来,更有些百姓走到皇宫门前质问?,要求赵易现身,给他们一个?说法。
    赵凌月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头疼无比,如果赵易在的话,哪里会有这么多事。
    她正和群臣在公主府议事,便?直接对李伯纪道:“又要烦请李相公和本宫跑一趟了?。”
    韩云朝作为御带兼公主府近臣,基本随侍在赵凌月身旁,如同近身侍卫一般。这种时候,她便?也跟随监国公主和宰相一起,从皇宫小门进宫。
    不久之后,皇宫南门处,赵凌月终于缓缓走上城楼。喧哗的百姓看到赵凌月和李伯纪,立时安静下来。
    赵易在应天的时候,赵凌月一直在汴京驻军。大军帮助百姓修补房屋街道时,赵凌月经常视察,因?此百姓中多有认识赵凌月者。
    而且平阳公主在百姓中的名?声一直不错,她身后又跟着第一次围城期间带领他们抗金,极有威望的宰相李伯纪,众人心中便?更安心了?。
    赵凌月扫了?城下的民?众一眼,朗声道:“官家龙体抱恙,特?命本宫暂且监国,宰相兼枢密李相公协助调派兵马!众位因?何在此喧哗?”
    众人一时沉默,尚未反应过来。京城的百姓和赵易并不熟悉,现在听到赵凌月监国,李伯纪从旁协助的消息,竟然比赵易亲自来还要踏实。
    众人静默了?片刻,有人反应过来,大声问?道:“公主殿下,官家是不是已经跑了??”
    赵凌月冷冷一笑,不悦道:“众位听此流言便?冲撞皇宫?若官家想跑,当日?在应天登基之后再南下就是,何必要回到汴京定都?
    百姓再度沉默,觉得有道理?。既然皇帝要跑,何不早点跑?
    赵凌月看看沉默的众人,继续扬声道:“而且陛下登基以来任李伯纪为相,积极抗金,众位有目共睹。为何在此危难之际,受不明人员的流言蛊惑?”
    众人纷纷沉默,兵临城下之际的确总会有敌人散布流言肆虐。但皇帝一个?月不见人影,着实也让人不安。
    “可否请官家出面,解我等之惑?”有人高声喊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