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大明嫡长子

大明嫡长子 第701节

    “不错!”许仕道重重的肯定了一声。
    “可是……”朱宸濠自己犹豫了起来,“京师相距此地千里之遥……”
    “皇上!”许仕道倒有几分疯狂,“大明承平百余年,各府州县大多都是贪官污吏,他们并不以守土为己责,这是其一。
    其二,皇上刚也说了,如今的朝廷妖邪并起,忠良之臣多受陷害,民心已然尽失,所以皇上大军一至,不仅不会有什么抵抗,反而还会壮大我军声势,掀动天下皆反,更能联合各路义军。需知,朝廷不止在江西尽失人心也!”
    说到这里,不少人开始点头,人家到底是世家盛族,所说的话初听很是令人嗤之以鼻,但稍作解释又觉得很对。
    这是什么?
    这就是远胜于人的见识啊!
    “还有其三!”
    这许仕道几句话的功夫,已经大出风头。
    朱宸濠也讶然,竟还有?
    “我军一路北上直取京师,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且高歌猛进,士气如虹,正可一战而胜!”说完他双臂绕于身前,行了个大礼,“此为臣之上策,请皇上决断!”
    朱宸濠犹豫起来,他又有些心动,但是又不敢,这么多年他都没下过这么大的决定,于是下意识的就要向李士实和刘养正看过去。
    刘养正见许仕道如此出彩,心中也有些不适。
    倒是李士实仍然不动如山,他也看出朱宸濠的进退维谷,便出声解围,“皇上,许公所论见解独到、不如再听听他的中策和下策?”
    “对对对。”朱宸濠现在也是比较看重此人的了,“爱卿,你既然说了,那便将中策和下策一并说来。”
    许仕道有一丝微不可查的失望,他此番入南昌,乃是被逼无奈,一直以来,朝廷行逆事,宁王行正事,所以都觉得他的名声很好。
    至少比那个强势、独断、偏执、残忍的正德皇帝要好。
    但与此同时,江南这些年来逐渐富饶,国家兵备渐强,疆土逐步开阔,这其中处处可见正德皇帝的手段权谋,心智城府。
    他忽然在想如果此时是正德皇帝,他会如何?
    这宁王,似乎少了几分果决啊。
    “是。臣的中策是就近攻取南京,南京是留都,城下之日,大江南北皆为皇上府库,浙江更有宁波市舶司,这些年因海贸兴盛,银钱无数,更可以断了朝廷钱粮,使其大伤元气。但中策之危在于,朝廷边军骁勇善战,一旦给出反应时间,到时江南虽繁盛,但我军迟早会陷入苦战。
    下策则是居守南昌,凭借坚城兴许也能守个几年,但当朝廷从各处调兵,合围南昌。我军就是困兽之斗,民心、军心亦会转瞬溃散,无可挽回!”
    听到这里,朱宸濠又惊恐起来,后背生出冷汗,“是极,是极,所谓兵贵神速,朕的志向也从不是在南昌当个偏隅天子,这疆土是一定要开拓的。”
    许仕道的心情被稍微挽回一下,“既如此,那便是上策与中策的抉择了。臣还是谏言陛下,直取上策,敌强我弱,胜利之机就在于出其不意之间。”
    “皇上!”刘养正开始了,“臣以为应当取南京,且应绕过安庆,以最快的速度取下南京!”
    “绕过安庆?”朱宸濠又迷惑了。
    安庆是南京门户。
    安庆不克,就算南京拿了下来,他们也很容被人断了后路。
    许仕道一听也大惊,“不可!安庆不下,南京与南昌两地相隔,时日一久,我军会被朝廷分割两处,到时首尾难顾,大势去矣!”
    刘养正坚持道:“南京是留都,是江南核心,南京既下,我军可广收士绅之心,朝廷在江南根基已失,到那时,皇上坐拥江南膏腴之地,进可北伐,退可依据长江天险而守,再夺了浙北的富饶,即便拖下去,也不惧之。反倒全力北伐,直取京师,是绝无退路的豪赌,许公说的都是顺利之时,万一遇阻呢?南昌是雄城,京师不是雄城?即便我军抵达城下,万一久攻不下呢?到那时,我军岂不是不攻自破?兵法之道,未虑胜,先虑败!”
    李士实也还是觉得自己‘老搭档’所言更加合他的心意,取京师太过冒险,路上不能有一点耽搁。
    而且燕逆做了一次,是破天荒,没人预料到,他们再做第二次,傻子也看得明白。
    这种用兵之策,风险极大,这就代表弱点极大,很容易就会被制住。
    比如说大军孤军深入,容易被合围、被断粮,哪怕只是被拖住,都是凶险万分。
    许仕道却心中焦急,“刘相是怕冒险?若真是如此,就不该有今日这举义之事!这事不冒险吗?以江西一省一地的民财,对上朝廷十余省,这难道不是冒险吗?此事本就是冒险行之,若是不搏,何来取胜之机?”
    “好了!”朱宸濠一看两个人要吵起来了,当了多年‘主公’,这点控场能力还是有的,“许公,你不必着急。刘先生所说也有道理,而且还算有几分稳妥,再者,你们都是江南士绅,那里还有你们的祖宅祖坟呢。”
    这话其他士绅听着是乐意的,纷纷应和,“皇上仁德,不虚其名。”
    许仕道却气得脸色铁青,既然要天下,又怎么能将目光放在江南?
    但看起来他的计策已经不被允许了。
    在他之后,几个江南士绅纷纷表示支持刘养正的提议。
    他们得回去,
    早一日回去,就能早一日把自己的那些家财要回来,更重要的,祖坟不能给人刨了!
    朱宸濠从李士实的眼神中看到了鼓励和肯定,随后定心宣布,“朕意已决,从今日起,征船筑炮,朕将亲自率舟而下,先攻安庆,再取南京!二十日后,朕要在南京谒陵祭天!望各位放下嫌隙,倾力相助,成此大事,共享荣华!”
    “是!!”
    大殿之上,吼声大涨!
    不过他们这份兴奋倒也没能持续多就,人还未散去,外面已有军报传来。
    朱宸濠当然是摆出勤勉之相,又召集主要人员商议,“众位爱卿,前军来报,靖虏侯周尚文在镇江整兵,所领皆为精锐之卫,这当如何是好?”
    ……
    第七百九十六章 取我刀来!
    南昌城那里乱糟糟的。
    周尚文部却不同,他率领的三万大军军容齐整,因为不是拉练,而是正儿八经的平叛之战,除他之外。手下两位副将,六个指挥使及至千户、百户全都战意汹汹。
    这是名将光环的威力。
    既然当兵,自然都想立功受赏,而跟着名将往往攻无不克,战意自然汹涌。
    他们都在想着,打了这一仗,大将军由侯封公,他们这里面说不定也能诞生几个伯爵。
    不然的话,硬熬熬成老太公也出不了头。
    夜晚时,大军在野外安营。
    军帐之内,周尚文左右都是一众青年将领,军学院的身份早年间还很有竞争力,但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要想个个冒出头倒不容易。
    可若真的能混到靖虏侯账下,过得了他的虎目,那不说个人武力,兵书战阵之事必然是非常熟练的。
    周尚文与众将说:“宁逆谋反,惹怒了天子。皇上已率腾骧四卫精锐离京,要亲自征此逆贼,如今大军已过了保定府了。”
    “皇上要亲征?”
    “皇上来了?”
    ……
    帐内众将听闻此话一个个都露出惊诧之色,天子行程本是绝密,不过事情已经发生多天,倒不必再隐瞒了。
    而这些个将领们却不像文臣那般迂腐固执。
    皇帝亲至,那就是对这次平叛之战的重视。
    周尚文嘴角一勾,“咱们可不能让皇上到了南京以后,收到一份战败的军报啊。是也不是?”
    那是当然。
    众将情绪翻涌,“大将军,你就下令吧,我们营中没带怕的!”
    “是,最好是打个漂亮的,到时候皇上到了一看,必定龙颜大悦,咱们也能跟着大将军沾上点光。”
    军人不理政治,朱厚照当然也灌输过这样的思想。
    圣旨下令要他们平叛,那就是平叛,其他的事他们不愿多管。
    收拾了宁王就是功劳,就这么简单。
    “知道你们都想请战,不过敌军那边的情形也得了解清楚才行。”
    这一点并未困扰他们太久,朝廷应当是盯住宁藩很久了,所以锦衣卫指挥使、指挥副使都在这片区域活动。
    他率军进入江西以后,情报支撑就来了。
    十二月九日,他收到消息,于是再次升帐议事,他指着地图,“南昌在赣江之上,目前,叛军正在全力搜罗战船,最前方的部队已经进入鄱阳湖,并打下两岸南康、九江两座府城,自此叛军可直抵长江。”
    江西的地形就是这样,水路处处通。
    “如此一来,安庆兵凶战危之困不过就是这几日间事。若欲解安庆之困,我们可攻九江,逼得叛军不能轻易出长江。”
    江西这里的地形大致是这样:南昌的兵可以在城中乘船入赣江,赣江联通鄱阳湖。南昌在鄱阳湖南,所以在鄱阳湖上要向北行舟,然后在九江府入长江。自九江而下,几日时间就可抵达安庆,然后就是南京。
    所以如果九江府不在宁王手中,长江上的叛军就容易成为孤军。
    周尚文自信,如果让他威逼九江,他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他收到的旨意,是尽快陈兵南昌城下。
    “要到南昌,如何能不经九江?大将军可分兵一路,牵制叛军。否则任他们在长江上遨游,叛乱之祸就容易外溢。末将以为,还是要将叛乱的影响尽量控制好。”
    “嗯。”周尚文点头,“本将继续率领大军过向饶州府去,就……分一路兵马去九江吧,且试试宁逆叛军战力如何。”
    这样也不算违抗圣旨。在军事策略上也算合理,毕竟他们不能看着叛军从眼前过去而不顾,事后也不好解释。
    但第二日,忽然有客来访,并自称是江西巡抚。
    周尚文不敢直接忽略,总归是见一下,即使有假,那当场砍了就是。
    其实一点儿都不假,江西巡抚郑瑜早知宁王有谋反之心,他心心念念的助力也是离得最近的靖虏侯周尚文。
    南昌城变之后,他原本遭伏,还好先有预料,安排了左右卫兵马护卫,最终杀了出来。不过他手中兵马新败,无力讨逆,因而便一直在打听靖虏侯部的消息。
    想来朝廷只要听闻惊变,必定会做这番调动。
    真实的局势也如他所料一样,而经过几日时间打听,他便奔着来了。
    一见面。
    郑瑜这个老头便激动的要哭出来,“在此间见到靖虏侯,便知江西之乱必然平定!好,好啊!”
    周尚文放下信物,也作揖见礼,“郑中丞过誉了,快请坐。”
    大事当前,过多的絮叨不必多言,郑瑜坐下之后立即就问:“靖虏侯入江西,必是遵旨而行,陛下已经知道了?”
    “嗯。”周尚文肯定道:“皇上不仅知道,而且已经亲率三万大军,不日即将抵达。”
    “皇上亲征?”
    作为文臣,郑瑜知道这件事在京师肯定掀起了一些风波,说不准还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他心中复杂,深深愧疚说:“我身为江西巡抚,未能及时勘定祸乱,使百姓遭受战乱之苦,这是有负皇恩,有负百姓,等陛下到了江西,我便向皇上请罪!”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