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第443章

    沈元白闻言抬眸看向银珠,等待下文。
    银珠攥了攥手,脸上忽而露出了讥讽的笑容。
    “殿下,北国并没有那般好,至少不像柔姨和周留他们说的那般好。”
    “您说,一个靠着公主和亲才能苟延残喘的国家,内里该烂成什么样子呢?”
    “其实,公主真正的愿望是,让殿下您成为雍国皇帝,然后——吞并北国!”
    沈元白闻言眉头猛地一蹙,心里满是震惊,可不知为何,又觉得这般诉求才是真正合理的。
    周伯总是告诉他,先王上和金裕王将母妃疼成了眼珠子,母妃是有史以来最受宠的公主。
    但他却总是忍不住想,若先王上和金裕王当真如此宠爱母妃,怎会舍得让母妃以身饲蛊,又怎么舍得让母妃独自一人深入虎穴呢?
    看看乔家吧,他毫不怀疑,若被推出去的是乔娇娇,乔家就算战死到最后一人,也绝不会牺牲乔娇娇的。
    那才叫宠爱,不是吗?
    “殿下,奴婢这里有一封公主的亲笔信,除了奴婢,其他人都不知道这封信的存在。”
    “殿下,读了这封信,您便什么都懂了。”
    银珠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呈给沈元白。
    沈元白盯着表面已经泛黄的信封,伸出手接过,却并没有立刻打开。
    “银珠,先说说南离国这边的情况吧。”
    银珠稍显错愕,她还以为沈元白会迫不及待拆开信。
    她微微抬眸,望着沈元白这张与玉琉像极了的脸,不由地有些恍惚。
    这个模样生在女人身上,是倾国倾城,生在男人身上,同样让人挪不开眼睛。
    她原以为殿下年少,再如何早慧也难免脆弱彷徨,却原来即便遭逢大变,殿下也冷静理智如斯,根本容不得别人置喙半分。
    想到这里,银珠神色复杂中透着欣慰,开口回答了沈元白的问题。
    “回殿下,南离国三个皇子里,大皇子百里承业占了个“长”字,虽贪欢好色,但与国主父慈子孝,颇受宠爱。”
    “二皇子百里承智手段狠辣果决,在朝中颇有势力,声望也高。”
    “三皇子.......”
    说起三皇子百里承佑,银珠的表情就认真了许多。
    “殿下,百里承佑的生母是继国主夫人,所以他占了个‘嫡’字,而且这些年来他越发出类拔萃,连国主也连连在朝中夸他能干。”
    “当年他还是个毫无威胁的毛头小子,如今眼瞧着,竟成了国主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沈元白闻言点了点头,他对百里承佑已经算是有些了解了,此人绝不简单。
    而且,他身边还有一个充满秘密的孟谷雪。
    “银珠,北国不急着去,先想办法帮大皇子夺取国主之位吧。”
    沈元白淡淡的话音落下,银珠闻言心中一喜!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在背后帮助大皇子与其他两位皇子斗智斗勇。
    但随着二皇子野心日渐膨胀,三皇子崭露头角,她已然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如今有了殿下的帮助,何愁不能成事!
    第358章 新帝登基
    “过几日,将大皇子这边的布局都与我说说,还有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信息,全部整理成册。”
    “再去仔细打听打听三皇妃的行踪。”
    沈元白有条不紊地吩咐着。
    说起这个三皇妃,银珠也有话说。
    “殿下,这三皇妃是雍朝来的和亲公主,奴婢当时还尤其关注过她。”
    “可是一段时间观察下来,这三皇妃行为颇为怪异,做事也自成一套风格,让奴婢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三皇子对她倒是稀罕得紧,至少这些时日下来,他与这三皇妃称得上是形影不离。”
    “前些日子的定亲宴上,三皇子竟然还对天下人声称,要与三皇妃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算是极重的承诺了。”
    “一生一世一双人?”
    沈元白喃喃重复了一句,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画面,可是却快到捕捉不住。
    他敛了敛眉,知晓只要事关孟谷雪,于他而言或许还有些宿命的东西在里面。
    “银珠,我方才说的都去查来,这几日就要。”
    银珠点了点头,知晓二皇子这是下了逐客令的意思了。
    “是,奴婢告退,殿下好好休息。”
    沈元白微微颔首,在银珠转身离去之时,忽然又说道:
    “银珠,以后莫要再喊我殿下了,叫我公子便是。”
    银珠微微一愣,而后轻轻点了点头,“是,公子。”
    银珠轻手轻脚出去了,转身关上房门的时候,她瞥见沈元白坐在榻上,正静静望着锦被上的信封出神。
    房门彻底闭上,银珠转身朝外望去,今晚的月格外亮,照在青石板上像是铺了一层白霜。
    她从屋檐的阴影里走出去,望着月亮出了一会儿神。
    公主,您瞧见了吗?殿下小小年纪已经这般可靠了,奴婢觉得很安心。
    若您也能看到这样的殿下,该多好啊......
    ————
    南离国暗里已经风起云涌,雍朝则迎来了全新盛景!
    六月初八这一日,万众瞩目的新帝登基大典终于来了!
    是日一早,新帝沈元湛亲告天地宗社,而后着明黄衮服,驾临太和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