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北洋1917

正文 第 305 章

    北洋1917 作者:大鹏金翅明王

    第 305 章

    第六百三十来。

    在7月21日初步拟定的联军中央方面军的编组计划中,联军中央方面军对步兵集团军将采取混合编组的方式,用中国参战军新增援到伏尔加联邦的三个师合九个混成旅,加上日军三个师团合六个旅团,再加上西伯利亚第一第二集团军来进行编组。

    在原计划中,剩下的12个中国混成步兵旅,其中8个混成步兵旅将和4个西伯利亚俄国步兵师一起,混编成四个机械化步兵集团军,每个集团军辖一个混成装甲旅、一个混成步兵旅和一个俄国步兵师、一个集团军属重炮团、一个独立高炮团、一个独立装甲团和一个工兵辎重团,总兵力约4万2千人!

    最后剩下的4个中国步兵混成旅,将和装甲第一师剩下的两个混成旅一起,加上乌拉尔和伏尔加两个骑兵军,组成两个装甲集团军,每个装甲集团军辖一个混成坦克旅、一个混成装甲旅、一个混成机械化步兵旅、一个重炮旅、一个高炮旅和一个骑兵军!

    在1918年7月21日就制定下来的联军中央方面军的编组计划不可谓不庞大,短短十天不到的功夫,随着伏尔加联邦的8个集团军编组完成,其萨拉托夫、奥伦堡、乌拉尔斯克三个集团军已经加入了吴佩孚的南方面军的序列,参与了顿河及北高加索地区的进军。而察里津、沃罗涅日、库尔斯克三个集团军也已经在西南方面军执行乌克兰战役的三路大军中就位。

    且不说这百废待兴的七月下旬,就是整个七月,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就几乎24小时没有停的在抢运军事物资弹药武器粮食和国内增援过来的三个整编师以及三个新的日本师团。

    如果说依着日本陆军素来的自高自大,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接受被正式整编进联军多国部队中完全接受他国将领的指挥,但是由于王庚一手打造的中国参战模范军的崛起,日本陆军意识到如果不融入进去,固步自封的话只能被排除在联军的核心之外,在日本陆军部和内阁之间痛苦的争吵和权衡之后,日本陆军部在内阁的压力下捏着鼻子同意了协约国东线联军总司令部提出的联军中央方面军的混编计划。

    在i帝国陆军值得被中国往兼并之前,首先要武装和壮大自己,这是日本寺内首相冲着陆军大臣吼的原话!

    当然,正因为联军中央方面军的装甲和机械化编组工程是如此浩瀚和巨大,而武器装备的缺口,特别是重炮、中华FD—17II轮式装甲战车、中华FD—18开拓者轻型坦克,包括中华道奇一吨半军用卡车,甚至被从M1918A3改名为M2的12·7MM大口径机枪都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这就使得最先编成的只能是联军中央方面军的6个步兵集团军,步兵集团军的编制进程和原计划的出入并不大,联军中央方面军每个步兵集团军辖一个中国混成步兵旅、一个日本混成步兵旅团、一个西伯利亚步兵师,另外配属一个野战重炮兵联队、一个装甲团、一个高炮团、一个工兵辎重团,总兵力超过4万人。

    一百多列运兵列车在过去的近十天中穿梭不息的奔驰在从海参崴、满洲里到中国北方联邦自治区的铁路上,再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一路风餐露宿直奔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乌法,五天四夜的旅程对新出关的三个中国整编师和三个日本师团的近20万将士来说,或许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广袤的天地。

    而实际上,他们所看到的土地不管名义上挂着什么西西伯利亚自治政府、伏尔加联邦的旗帜和招牌,实际上,却完全掌控在打着协约国旗号的中日同盟手中。

    第六百三十八章(下)这叫人怎么等?

    为了保密或者说避免扰民,联军司令部把联军中央方面军的混合变脸工作放在人口密度相对小一点的乌法大平原上进行,理论上这里是伏尔加联邦下辖的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的土地,从乌法以北的联军最早在乌拉尔山脉以西建立的第一个大的军事基地开始,沿着被联军后勤掌管的筑路民夫大军拓宽和整新的乌法—萨马拉公路,星罗棋布的驻军兵营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

    乌法、米尔纳、图依马济、十月镇、巴夫雷、布古利马一直到萨马拉,公路沿线的十几个城镇附近都建起了临时大兵营,几十万联军的涌入使得乌法大平原在冷清了没几天后又再一次的热闹了起来。

    早在2个月前的1918年6月1日,协约国东线联军在西西伯利亚首府鄂木斯克成立之前,中国参战模范军全军已经扩编到26个步兵整编师加一个装甲师,全军总数达到81万人。此外还有航空队六千人,其中全天候飞行员2000人,地勤人员6000人,各型飞机五百多架。

    之后联军成立之时,王庚一共只调用了吴佩孚的第三集团军的三个整编师加上孙良诚的装甲师参加组建第一阶段联军而已,第三集团军原来的赤塔、尼布楚和乌兰乌德三个军分区的防地则交给当时新编组的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和第二十六师作为后备队驻防,事实上这新编组的三个师都是老兵,第二十四师师长白崇禧、第二十五师师长孙连仲、第二十六师师长刘汝明!

    在整个六月份和七月份,随着协约国东线联军在乌法战役中的辉煌表现,中日两国国内都继续涌现着爱国青年参军报效祖国的热潮,中国国内新招募的新兵补充旅达到了12个之多,日本国内也组建了2个预备师团。

    联军司令部决定要从国内继续向伏尔加联邦的东线战场各增援三个中国整编师和三个日本师团的消息在两国内部传播时,无论是中国国内的参战军各师,还是日本国内的各甲种师团,都为了这些名额争的头破血流。

    张维玺、熊式辉、孙良诚、李鸣仲这些家伙一晃就从少将旅长混成了中将师长,为中日同盟开疆辟土无数,打的苏俄老毛子落花流水的故事在中国国内传的大街小巷都耳熟能详,而日本方面,畑俊六、板—垣征四郎特别是年仅29岁的石原莞尔,一个陆大22期首席毕业的畑俊六39岁一年跳三级升了少将!一个陆大28期33岁的板—垣征四郎半年跳两级升上了陆军大佐!

    更有甚者,原本应该到秋天才毕业的陆大30期的当期毕业生,不但提前被借调到联军司令部,更是在三个月内从少佐跳了两级晋升成大佐,创造了日本陆军史上陆大毕业生最快的升迁速度!

    这三个日本年轻武士的神勇表现和把握到的机遇几乎让所有尚在国内的日本军人发狂,整个一羡慕嫉妒恨是绝对无法避免,因此第二波出关参加协约国东线联军作战的机会被日本的中青年将领们视作鱼跃龙门的最好机会,所有人都开始走门路打听哪三个师团会被派遣到协约国东线联军去,然后就开始活动起来想方设法要先调动到那些最有可能被选中的师团里去,哪怕降一级使用都行!

    尼玛,在日本国内降一级算什么?等参加了协约国东线联军,一口气把德奥打败的话,起码也该跳个2到3级不是么?大部分日本国内的中青年将领就这么想。

    而日本陆军大臣上原勇作和首相寺内正毅家的门槛都被那些师团长和他们请托说情的皇亲国戚财阀大资本家们踏破了,送礼那是用不着,关键是人情,威逼利诱美色啥的能想得到的招都往陆军部和首相府使唤。

    特别是那些家里孩子从军的家长们,有了畑俊六、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的例子在前,大家都想走个捷径,这要是能在联军谋个差事,跟着中国王打仗不闹心,三两个战役下来,咱都是有功之臣了,有谣言说要是立了一等功得个什么伏尔加联邦的胜利金质勋章啥的,那不用回国,在西边就能连升三级,这得少奋斗熬资历十好几年呢!这机会怎容错过?

    就这样,在日本国内经过一番台前幕后的交易折腾鸡飞狗跳,最后定下来第二批派遣到协约国东线联军的三个师团分别如下:1、原驻东京的日本第一师团师团长河合操陆军中将2、原驻仙台的日本第二师团师团长河内礼藏陆军中将3、原驻广岛的日本第五师团师团长福田雅太郎陆军中将要说日本陆军部和内阁吵了半天,其实最后还是论资排辈,派出了日本陆军最早成立的7个甲种师团中剩下的三个!如果加上第一期参加了协约国东线联军的第三师团,第七师团,那已经是五个元老级甲种师团被派遣参加协约国东线联军,不过这三个师团的日本将领私下都称自己终于成为了中国王领导下的王牌部队。

    本来根据联军司令部的混编计划,日本陆军部内有人提出从六个师团各抽调一个旅团派遣去联军参战,结果师团长们不答应了,若是以旅团为单位出战,那么置师团长们于何地?难道六个师团长扔下自己的部队,各自带一个旅团去伏尔加联邦度假?日本的师团长是中将,要升大将没有七八年基本没戏,可这帮师团长年纪都五十出头了,在国内熬到大将那几乎就要接近致仕进入预备役的年龄了,这怎么叫人等得起!

    1918年7月28日13:00萨马拉联军司令部作战会议室之前日本国内和陆军部吵吵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第二批派遣到协约国东线联军参战的,必须是现有帝国陆军精锐中的精锐,从各甲种师团抽调旅团的计划在师团长们的坚决反对下无疾而终,最后拔得参战名额的是河合操中将的日本第1师团、河内礼藏中将的第2师团和福田雅太郎中将的第5师团。

    第六百三十九章(上)田中义一

    这样加上之前的第3和第7师团,日本最早成立的七个甲种师团中的五个已经用于协约国东线联军的作战,这还不算完,日本陆军部盘算了半天,虽然明知道第二批三个师团将被打散了混编成联军中央方面军的混编集团军,但为了加强联军司令部的日本高级将领的比例和影响力,说着说,为了在联军司令部多占个领导位置。

    日本的第1、第2和第5师团在出国前,首先加入了重新编组成立的日本第一军,以便和宇都宫太郎的日本第三军遥相呼应平起平坐,这个日本第一军始编制于甲午战争时之1894年(明治27年)9月1日,战后1895年5月28日始解散。

    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第一军,当时的司令官阁下就是日本陆军之父山县有朋陆军大将,当时山县有朋不过56岁而已,这会儿已经80岁的山县有朋虽然退居幕后,但却是日本陆军当之无愧的影子家长,此时在前台的陆军大臣上原勇作,号称工兵之父,在甲午战争时不过是山县有朋第一军参谋部的少佐参谋而已。

    日本第一军的重新成立和派遣,背后是体现的是日本陆军当家人山县有朋的意志,已经在协约国东线联军中呼风唤雨获得了巨大成功和声望的宇都宫太郎,这厮日后却正是为对抗山县有朋的长州阀,而成立的佐贺左肩阀的创始者,日后搞起2·26事变的日本少壮军人,那些所谓皇道派全是他的徒子徒孙。

    当然,此时的日本第三军司令官、陆军大将宇都宫太郎羽翼未满,这厮跟着中国王在联军中混的虽好,但乌法战役中日本陆军缺少表现机会,却成为日本国内朝野指责宇都宫太郎在中国王面前软弱无能、一味唯唯诺诺绥靖偏安、没有为日本陆军争取到更好机会的借口。

    日本第一军成立后的司令官人选同样让日本陆军部内吵翻了天抢破了头,已经是陆军部参谋次长的田中义一中将捋起袖子脱颖而出,论资历和能力,这厮倒也完全配的上第一军司令官的职务,唯一叫人憋屈的是这厮此时还是个陆军中将,1915年10月晋升为陆军中将的田中义一这会儿才当了三年的中将,在日本陆军论资排辈至少还要等三四年才有机会当大将。

    好在有了宇都宫太郎出阵前因为担任第三军司令官,而破格从陆军中将晋升为大将的先例,这会儿参谋次长田中中将也顺理成章的捞着了这个破格提前晋升为陆军大将,担任日本第一军司令官的机会。

    田中义一(たなかぎいち,1864年7月25日—1929年9月29日)山口县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日后继山县有朋之后成为了长州藩第二代领导人,1918年7月晋升为陆军大将,担任日本第一军司令官,带领第1、第2和第5三个精锐甲种师团派遣至协约国东线联军参战。

    在王庚前世,日后这田中大将还当上了政友会第五任总裁,日本第26任首相,也曾经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的首要炮制者。作为军人政治家有超群的策划能力和良好的视野,长期在日本军政两届呼风唤雨。

    第 305 章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