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66 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 作者:晋城
第 166 章
“的确不知!”赵构如实回道。
童贯冷声道:“我也不知,大人请回吧!”
“当真不知?”赵构目光灼灼地看着童贯,掷地有声地说道:“当年那笔赈灾款乃是救济受灾百姓,解救百姓之苦,却不想被你们这些人中饱私囊。那时,你掌管枢密院,手握兵权,焉能不知。”
“纵然是蔡京,也不过是发号施令,掌管政权罢了,真正的兵权在你手中。当年那笔赈灾款,送往百姓手中只不过是百万两,有大半落在你们这些人的口袋中。没有你的命令,押送银两的队伍安全抵达地方,为何银两不翼而飞?”
“你是为了追查赈灾款才查到我的?”童贯皱了皱眉头,道出心中的疑惑。
赵构点点头,道:“若非追查当年发生的事情,又怎么追查到你身上,要知道蔡京已死,死无对证,就算有真凭实据也没有办法定他的罪,唯有你涉及此事之中,恰逢你贪得无厌,居然贪墨千万两,父皇震怒、百姓聚众起义,一切都与你们这群人脱不了干系!”
童贯苦涩地笑了笑,他本以为是赵构针对自己,亦或是皇上下旨,未曾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苦笑道:“御史大人,若是我说,我们根本就没有拿到那些银两,你还以为与我有关吗?”
赵构惊道:“你们没拿?”
“事已至此,也无须隐瞒!”童贯说道,“那笔赈灾款的确是我们两人从中参与,只不过没有到我们手中。当时,查了许久,仍然杳无音信,后来又发生水患,朝廷拨款数次,我们又想从中捞一笔,还是发生相同的情况,共有千万两赈灾款不翼而飞。”
赵构怔怔不语,他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与自己所料的不差。童贯俯首认罪也是机缘巧合,又或是故意为之,这些都只是猜测。赵构追查赈灾款之事,事情越来越神秘,整个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第234章 迷雾重重
“当时制定这个计划,从中牟利只有寥寥数人参与,不可能泄露!”童贯继续说道,“直到事情发生后,我们才发现有些不对劲。第一次以为是巧合,后面接连几次都出现这样的问题,就非常不对劲了。”
“最奇怪的是,无论怎么追查还是毫无头绪,后面几次基本上没有参与,还在防备,仍然出事了。所以,我与蔡京断定有人捷足先登,却不知到底是何人所为,朝中几乎掌控在我们手中,还有谁敢与我们为敌!”
“原本还想继续调查,不料蔡京出事,我也受到牵连,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今日,你道出追查此事,才知道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麻烦,而这件事幕后之人更是一个谜,就连我都在局中。”
赵构问道:“前任户部尚书朱敏中辞官归隐是否你们二人所为?”
童贯点点头,道:“不错,正是我们二人所为!他知道的太多了,也知道我们二人的计划,不知从何处知晓的。恰好他与我们又是政敌,借助手中的权力逼迫他归隐易如反掌。”
“你们又是怎么做的?”
“朱敏中不愧是名门之后,刚正不阿,心思甚密,不得不防!”童贯赞赏不已,“蔡京与叶梦得关系甚密,向皇上举荐,也没有辜负蔡京的期望,因缘巧合之下进入户部。”
“制定计划后,想要有人从旁作内应,叶梦得对蔡京甚是信任,又忠心皇上,只不过他文采风流,却不懂得阴谋诡计,更不要说我们的计划。我们再从中制定一些事情,又在皇上面前说几句,朱敏中性格直爽,果真上当,早朝与皇上争执起来,最后罢免官职,又念及他的功绩,没有治罪,反而让他辞官归隐。”
“如愿以偿地让叶梦得坐上户部尚书,再利用彼此关系,打听户部内部消息,他也如实相告,蔡京又从旁指点一二,叶梦得能力有限,无法掌控大局,有些事情都与蔡京商议,我们的计划得以展开。”
“千算万算还是忽视了,有人在我们动手之时横插进来,以至于我们的努力化为泡影,整整二百万两落入他人口袋,为他人做嫁衣岂能善罢甘休。那个时候,我们以为是计划上出了纰漏,没有想过有人从中参与。”
“决定再次出手,一连三次都出现相同的情况,当我们打开木箱发现不是黄金,而是空空的箱子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那个时候我们决定追查到底,却发现什么痕迹都没有。”
“你们决定在哪里下手?”赵构相信他们不会傻到还未离开京城或是送到地方时在动手,必然在半途行动,不然肯定有人发现。
“沿途各个驿站!”童贯回道,“要将这批银两发放至灾民手中,一路护送,护送队伍就是刑部衙门之人,必然舟车劳顿,势必会休整再前行,路途久远只要从中下手势必不会引起震动,然后到了地方官吏手中银两也就二分之一不到,只要保证灾民不死即可。”
“想必护送队伍之中有你的内应吧!”
“的确有我们的人,第一次下手的时候,朱敏中还在任,他便亲自挑选刑部之人护送,而我们只能穿插一些人,失败了也就没放在心上;之后几次,叶梦得上任,护送之人皆是我们安排的,还是出了问题才知道事情远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为他人做嫁衣!”
“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此时,赵构想起一句话,蔡京、童贯二人把持朝政不说,还想侵吞国库,野心膨胀,自讨苦吃。不过,赵构心中还有一丝疑惑:“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为何他会知道事情的全盘计划,理应只有蔡京、童贯二人知晓,还有参与护送衙役知晓,莫非是……”
“当年护送队伍的衙役是否全灭口了?”
赵构直言不讳地质问声,惹得童贯大吃一惊道:“你怎么知道?他们全部死了,死得非常蹊跷!”
“死得蹊跷?”
“第一次参与之人悉数被我们灭了口,回来时也只不过是半数,说是途中遭遇匪徒与之缠斗死了不少弟兄,余下的人全部被我们灭口;之后几次的人也是遭遇到相同的情况,无一生还,全部死在回京的途中,我们也派人前往山东等地追查过,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就连当地郡守等人都不知辖内会有这么一批亡命之徒,此事失败后,我们便不再打这个注意了。”
赵构越听心里越觉得不对劲,整个事情就像是一个局,始俑者居然反被人将了一军,又不知是何人所为,打碎牙齿和血吞下自己肚子,为他人做嫁衣。又或是这件事早有预谋,恰逢其会才有这么一出。
蔡京、童贯二人商议计划此事,想要大捞一笔,真正知道此事也就他们二人,其他人都闭口不谈,根本没有第三人知道。第一次出了差错,他们没有察觉无可厚非;第二次、第三次都出现相同的情况,那就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当年参与的衙役也全部都死了,除了第一批以外,其他几批都是在回京途中莫名其妙的被一伙盗匪除去。虽然盗匪横行,也不至于敢与朝廷对抗,那个时候大宋还未出现这么大的阶级矛盾,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问题。
所以说,赵构断定那伙盗匪身份值得怀疑,料想是幕后之人派去的人,假扮盗匪然后再事成之后全部灭口,又或是没有灭口,只是掩人耳目。可是,那些人中又有蔡京、童贯二人安排的,又怎么会没有发现事有蹊跷,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
赵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便离开了天牢,走在路上,满脑子都想得事情的经过。赵构一遍又一遍的理清思绪,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户部尚书叶梦得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次见到他时,只觉得这人身上有浓重的书生气,有些呆傻,不像是阴谋诡计之人。他也是蔡京、童贯二人的棋子,没有多大的作用,只是被他们利用而已。
但是,童贯的一番话却让他有些奇怪了,总觉得这个叶梦得有很多的秘密不为人知,要说具体原因还真说不上来。不过,赵构下定决心还是要重新查一下这人,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有任何的线索都不能放过。
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为今之计唯有动用他们的力量才行!”赵构喃喃自语道,他知道仅凭府中的力量还不足以调查什么,只有调动之前未曾行动的力量才行,秘密的安排府中人员立即启程离开京城,前往集训地,交给他们亲手写的一份信。
当燕青等人接到赵构派来的信使,看了上面写得一切事情,知道事情严重性,急忙派人着手去处理此事。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何要调查叶梦得事情,不过还是听命行事。
叶梦得是苏州吴县人,他们立即派人前往他的家乡,四处搜集信息,就连儿时的叶梦得,以及长大后的事迹一五一十的全部调查清楚;赵构又命人调查叶梦得入京之后的行踪,全部都要摸清才行。
数日后,燕青那里的讯息传来,叶梦得入京城后所有的一切都搜集完全,一堆相关资料摆在赵构面前。不追查没有发现什么,追查到底才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赵构认真地看了一遍叶梦得成长过程,幼年以及在苏州老家发生的一切都记录的清楚。幼年时期,叶梦得文采风流便在当地留有盛名,小小年纪展现才华,百姓对他赞不绝口。
幼年的叶梦得沉稳内敛,不喜形于色,面对称赞都显得淡然从容,毫不骄傲自满,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就连思绪缜密,之后在父辈的安排下进私塾念书,深得先生喜爱,熟读四书五经,又写好书画,爱好极广,又喜欢交朋友,常与文人雅士聚集一堂,与众人游山玩水却又展现出心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之后,叶梦得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后得到一官半职,任职期间功绩卓著,深得百姓喜爱。宋徽宗赵佶喜好书画,便派遣大臣收集书画,恰逢蔡京来到叶梦得管辖的府衙。
叶梦得心知蔡京位高权重,又有文采,心里不愿趋炎附势,行事老道圆滑,并无交恶,也无太多的交集。但是,蔡京却知道叶梦得的家世反而与之结交,叶梦得不愿得罪蔡京,也就与之客套。
二人首次相见不好不坏的分开了,不久后,蔡京回京向皇上举荐叶梦得,说他能力出众,颇有才学。那个时候,宋徽宗赵佶不愿意展露自己精明能干的一面,在众人面前只有吃喝玩乐,沉迷书画的一面,倚重蔡京,听到他的赞许声,心里想着此人又是巴结于他才有这样的机会。
为了顾及颜面,也不想打算自己的计划,宋徽宗赵佶便答应召见叶梦得进京为官。当时,叶梦得心里也好奇,不知为何会被召见,满怀疑虑的进京,之后宋徽宗又询问了几个问题,他都能从容的回答出来,也就得到了皇上赏赐,心知他却有真才实学,却因为是蔡京举荐,并未得到更好的职位,只是赐予翰林学士之位,有名无实。
叶梦得得到翰林学士,后来听闻是蔡京举荐,也就主动的拜会,最后在蔡京盛情邀请之下进入府中,看见蔡京写字帖,心里大为震惊,渐渐地二人相谈甚欢,多是诗词书画之类。
第 166 章
恋耽美
第 166 章
“的确不知!”赵构如实回道。
童贯冷声道:“我也不知,大人请回吧!”
“当真不知?”赵构目光灼灼地看着童贯,掷地有声地说道:“当年那笔赈灾款乃是救济受灾百姓,解救百姓之苦,却不想被你们这些人中饱私囊。那时,你掌管枢密院,手握兵权,焉能不知。”
“纵然是蔡京,也不过是发号施令,掌管政权罢了,真正的兵权在你手中。当年那笔赈灾款,送往百姓手中只不过是百万两,有大半落在你们这些人的口袋中。没有你的命令,押送银两的队伍安全抵达地方,为何银两不翼而飞?”
“你是为了追查赈灾款才查到我的?”童贯皱了皱眉头,道出心中的疑惑。
赵构点点头,道:“若非追查当年发生的事情,又怎么追查到你身上,要知道蔡京已死,死无对证,就算有真凭实据也没有办法定他的罪,唯有你涉及此事之中,恰逢你贪得无厌,居然贪墨千万两,父皇震怒、百姓聚众起义,一切都与你们这群人脱不了干系!”
童贯苦涩地笑了笑,他本以为是赵构针对自己,亦或是皇上下旨,未曾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苦笑道:“御史大人,若是我说,我们根本就没有拿到那些银两,你还以为与我有关吗?”
赵构惊道:“你们没拿?”
“事已至此,也无须隐瞒!”童贯说道,“那笔赈灾款的确是我们两人从中参与,只不过没有到我们手中。当时,查了许久,仍然杳无音信,后来又发生水患,朝廷拨款数次,我们又想从中捞一笔,还是发生相同的情况,共有千万两赈灾款不翼而飞。”
赵构怔怔不语,他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与自己所料的不差。童贯俯首认罪也是机缘巧合,又或是故意为之,这些都只是猜测。赵构追查赈灾款之事,事情越来越神秘,整个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第234章 迷雾重重
“当时制定这个计划,从中牟利只有寥寥数人参与,不可能泄露!”童贯继续说道,“直到事情发生后,我们才发现有些不对劲。第一次以为是巧合,后面接连几次都出现这样的问题,就非常不对劲了。”
“最奇怪的是,无论怎么追查还是毫无头绪,后面几次基本上没有参与,还在防备,仍然出事了。所以,我与蔡京断定有人捷足先登,却不知到底是何人所为,朝中几乎掌控在我们手中,还有谁敢与我们为敌!”
“原本还想继续调查,不料蔡京出事,我也受到牵连,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今日,你道出追查此事,才知道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麻烦,而这件事幕后之人更是一个谜,就连我都在局中。”
赵构问道:“前任户部尚书朱敏中辞官归隐是否你们二人所为?”
童贯点点头,道:“不错,正是我们二人所为!他知道的太多了,也知道我们二人的计划,不知从何处知晓的。恰好他与我们又是政敌,借助手中的权力逼迫他归隐易如反掌。”
“你们又是怎么做的?”
“朱敏中不愧是名门之后,刚正不阿,心思甚密,不得不防!”童贯赞赏不已,“蔡京与叶梦得关系甚密,向皇上举荐,也没有辜负蔡京的期望,因缘巧合之下进入户部。”
“制定计划后,想要有人从旁作内应,叶梦得对蔡京甚是信任,又忠心皇上,只不过他文采风流,却不懂得阴谋诡计,更不要说我们的计划。我们再从中制定一些事情,又在皇上面前说几句,朱敏中性格直爽,果真上当,早朝与皇上争执起来,最后罢免官职,又念及他的功绩,没有治罪,反而让他辞官归隐。”
“如愿以偿地让叶梦得坐上户部尚书,再利用彼此关系,打听户部内部消息,他也如实相告,蔡京又从旁指点一二,叶梦得能力有限,无法掌控大局,有些事情都与蔡京商议,我们的计划得以展开。”
“千算万算还是忽视了,有人在我们动手之时横插进来,以至于我们的努力化为泡影,整整二百万两落入他人口袋,为他人做嫁衣岂能善罢甘休。那个时候,我们以为是计划上出了纰漏,没有想过有人从中参与。”
“决定再次出手,一连三次都出现相同的情况,当我们打开木箱发现不是黄金,而是空空的箱子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那个时候我们决定追查到底,却发现什么痕迹都没有。”
“你们决定在哪里下手?”赵构相信他们不会傻到还未离开京城或是送到地方时在动手,必然在半途行动,不然肯定有人发现。
“沿途各个驿站!”童贯回道,“要将这批银两发放至灾民手中,一路护送,护送队伍就是刑部衙门之人,必然舟车劳顿,势必会休整再前行,路途久远只要从中下手势必不会引起震动,然后到了地方官吏手中银两也就二分之一不到,只要保证灾民不死即可。”
“想必护送队伍之中有你的内应吧!”
“的确有我们的人,第一次下手的时候,朱敏中还在任,他便亲自挑选刑部之人护送,而我们只能穿插一些人,失败了也就没放在心上;之后几次,叶梦得上任,护送之人皆是我们安排的,还是出了问题才知道事情远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为他人做嫁衣!”
“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此时,赵构想起一句话,蔡京、童贯二人把持朝政不说,还想侵吞国库,野心膨胀,自讨苦吃。不过,赵构心中还有一丝疑惑:“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为何他会知道事情的全盘计划,理应只有蔡京、童贯二人知晓,还有参与护送衙役知晓,莫非是……”
“当年护送队伍的衙役是否全灭口了?”
赵构直言不讳地质问声,惹得童贯大吃一惊道:“你怎么知道?他们全部死了,死得非常蹊跷!”
“死得蹊跷?”
“第一次参与之人悉数被我们灭了口,回来时也只不过是半数,说是途中遭遇匪徒与之缠斗死了不少弟兄,余下的人全部被我们灭口;之后几次的人也是遭遇到相同的情况,无一生还,全部死在回京的途中,我们也派人前往山东等地追查过,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就连当地郡守等人都不知辖内会有这么一批亡命之徒,此事失败后,我们便不再打这个注意了。”
赵构越听心里越觉得不对劲,整个事情就像是一个局,始俑者居然反被人将了一军,又不知是何人所为,打碎牙齿和血吞下自己肚子,为他人做嫁衣。又或是这件事早有预谋,恰逢其会才有这么一出。
蔡京、童贯二人商议计划此事,想要大捞一笔,真正知道此事也就他们二人,其他人都闭口不谈,根本没有第三人知道。第一次出了差错,他们没有察觉无可厚非;第二次、第三次都出现相同的情况,那就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当年参与的衙役也全部都死了,除了第一批以外,其他几批都是在回京途中莫名其妙的被一伙盗匪除去。虽然盗匪横行,也不至于敢与朝廷对抗,那个时候大宋还未出现这么大的阶级矛盾,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问题。
所以说,赵构断定那伙盗匪身份值得怀疑,料想是幕后之人派去的人,假扮盗匪然后再事成之后全部灭口,又或是没有灭口,只是掩人耳目。可是,那些人中又有蔡京、童贯二人安排的,又怎么会没有发现事有蹊跷,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
赵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便离开了天牢,走在路上,满脑子都想得事情的经过。赵构一遍又一遍的理清思绪,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户部尚书叶梦得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次见到他时,只觉得这人身上有浓重的书生气,有些呆傻,不像是阴谋诡计之人。他也是蔡京、童贯二人的棋子,没有多大的作用,只是被他们利用而已。
但是,童贯的一番话却让他有些奇怪了,总觉得这个叶梦得有很多的秘密不为人知,要说具体原因还真说不上来。不过,赵构下定决心还是要重新查一下这人,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有任何的线索都不能放过。
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为今之计唯有动用他们的力量才行!”赵构喃喃自语道,他知道仅凭府中的力量还不足以调查什么,只有调动之前未曾行动的力量才行,秘密的安排府中人员立即启程离开京城,前往集训地,交给他们亲手写的一份信。
当燕青等人接到赵构派来的信使,看了上面写得一切事情,知道事情严重性,急忙派人着手去处理此事。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何要调查叶梦得事情,不过还是听命行事。
叶梦得是苏州吴县人,他们立即派人前往他的家乡,四处搜集信息,就连儿时的叶梦得,以及长大后的事迹一五一十的全部调查清楚;赵构又命人调查叶梦得入京之后的行踪,全部都要摸清才行。
数日后,燕青那里的讯息传来,叶梦得入京城后所有的一切都搜集完全,一堆相关资料摆在赵构面前。不追查没有发现什么,追查到底才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赵构认真地看了一遍叶梦得成长过程,幼年以及在苏州老家发生的一切都记录的清楚。幼年时期,叶梦得文采风流便在当地留有盛名,小小年纪展现才华,百姓对他赞不绝口。
幼年的叶梦得沉稳内敛,不喜形于色,面对称赞都显得淡然从容,毫不骄傲自满,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就连思绪缜密,之后在父辈的安排下进私塾念书,深得先生喜爱,熟读四书五经,又写好书画,爱好极广,又喜欢交朋友,常与文人雅士聚集一堂,与众人游山玩水却又展现出心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之后,叶梦得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后得到一官半职,任职期间功绩卓著,深得百姓喜爱。宋徽宗赵佶喜好书画,便派遣大臣收集书画,恰逢蔡京来到叶梦得管辖的府衙。
叶梦得心知蔡京位高权重,又有文采,心里不愿趋炎附势,行事老道圆滑,并无交恶,也无太多的交集。但是,蔡京却知道叶梦得的家世反而与之结交,叶梦得不愿得罪蔡京,也就与之客套。
二人首次相见不好不坏的分开了,不久后,蔡京回京向皇上举荐叶梦得,说他能力出众,颇有才学。那个时候,宋徽宗赵佶不愿意展露自己精明能干的一面,在众人面前只有吃喝玩乐,沉迷书画的一面,倚重蔡京,听到他的赞许声,心里想着此人又是巴结于他才有这样的机会。
为了顾及颜面,也不想打算自己的计划,宋徽宗赵佶便答应召见叶梦得进京为官。当时,叶梦得心里也好奇,不知为何会被召见,满怀疑虑的进京,之后宋徽宗又询问了几个问题,他都能从容的回答出来,也就得到了皇上赏赐,心知他却有真才实学,却因为是蔡京举荐,并未得到更好的职位,只是赐予翰林学士之位,有名无实。
叶梦得得到翰林学士,后来听闻是蔡京举荐,也就主动的拜会,最后在蔡京盛情邀请之下进入府中,看见蔡京写字帖,心里大为震惊,渐渐地二人相谈甚欢,多是诗词书画之类。
第 166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