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君子一诺

正文 第 46 章

    君子一诺 作者:皎皎

    第 46 章

    “在这个地方工作,不会做饭怎么行。”邵炜一指外面的那群人,愉快地说,“别看他们坐着不动,其实每个人都会个拿手菜,不过材料不够,也没办法了。”

    “那也的确是。”苏措感慨地说。研究所的确是前不着店后不沾村,进进出出都要检查证件,一般的菜什么的还都是托食堂师傅买回来的。

    “你等等。”邵炜叫住了她,从墙上取了条围裙下来,站到她身后,“穿上这个再忙,免得把衣服弄脏了。”

    第十三章 希望(4)

    苏措满手都是淀粉,只好举起双手让邵炜帮忙穿上;片刻后围裙还没系上,后颈却开始有些发痒,一股温暖的气息停留那里盘亘不去,急促的呼吸声响在她的耳畔,两只手也不知何时停到了她的腰间。

    前面就是灶台,进不得,沉默半晌之后苏措终于回头,鼻尖恰恰擦过他的。两人距离太过接近,苏措只能看到他如深潭般的眼睛和两道几乎快给头发遮住的剑眉。认识了若干年,她是头一次发现他的眼睛是褐色的,在灯下一晃,极其透明。

    这轻微的触碰让邵炜眼睛里的清明回复,他慢慢直起身子的同时退后一步,露出抱歉似的笑容,说:“对不起啊,小师妹。我只是发现,我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喜欢你。”

    油开了,烟从锅里蹿出来,起初是一缕一缕的,后来则大片大片地升到空气里。苏措慢慢地转身过去,转身把洗净的鱼块倒进了锅里。锅里顿时炸出响声,这个时候,她仿佛听到他在后面轻声叹气。

    那年寒假苏措第一次没回家过年。研究院放了几天假,她缩在寝室里大睡特睡,仿佛要把这一年欠下的瞌睡一鼓作气地补回来。醒过来的时候她就上网,祝福所有认识的人春节快乐,又让苏智把结婚照传给她。

    除夕晚上,没有回家的学生和老师在活动室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晚会,虽然活动室简陋得很,但是柔和的灯光却恰到好处,但是五六十人聚在一起,不分上下级不论师生都打成一片,气氛罕见的好,就连赵教授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苏措端着一杯饮料,走到宽阔的阳台上散心。她这时才发现邵炜也在,他斜靠着阳台,手臂搭在栏杆上,静静看着一楼阳台外只剩下残枝的花园。她转身想走,邵炜已经回过了头,笑着对她挥手示意。路灯的灯光下,那笑容不甚真切。

    她一犹豫,还是走了过去。那晚之后,苏措再没跟他单独说过话,第一是因为忙,第二是她不知道要说什么。

    “邵师兄。”苏措也靠在阳台上,轻轻叫了他一声。

    “刚刚看到我,就准备走了?”

    苏措没回答。

    “起初没告诉你就是怕你这么对我,避之不及,”邵炜看似若无其事地笑笑,“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了。你总是笑着跟喜欢你的男生划开距离,人人都无计可施。”

    他笑起来眼角有了几条细细的纹路,虽然不多,但是每一条都很深,蔓延到了鬓边的头发里。

    苏措盯着那几条纹路,慢慢地说:“师兄,你也应该交一个女朋友了。嗯,你找个女朋友还不容易吗?”“小师妹,有时候你也真狠心,”邵炜神色变一变,唇角轻轻抽动,到最后演变成一个苦涩和痛心兼而有之的笑,“有时间的话我会的。你也帮我留心着点。”

    这时有人高声叫他们进屋。没有人看春节晚会,房间的那台高清晰的大电视已经给关掉了。老师们都已经走了,只剩下三十多位研究生,热火朝天地商量今天晚上剩下的时间干什么,邵炜笑着提议跳舞,人人都连声叫好。录音机放音乐的效果并不好,又恰好活动室里有架钢琴,有人就说:“可惜啊,要是有人会弹琴就好了。”

    那架有些年头的钢琴隐蔽地藏在角落里,没入了灯光深处,显得很落寞。一缕灯光照在黑色的琴盖上,似有若无,那光芒让苏措失神,直到邵炜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头。她回头看到诸人期待与遗憾皆有的表情,于是站出去一步,点点头说:“我会。”说完看到每个人脸上大喜过望的神情,又立刻补充了一句,“不过好些年没再弹,手都生了,还有曲谱也记不准。”

    “别担心,这里有的。”邵炜在钢琴背后的纸箱里翻出一沓曲谱,边扑着上面的灰边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但是应该还能用。”

    “这些都是赵教授的,她丈夫以前是钢琴家。那年我们说要搞活动,也需要曲谱,赵教授就让我们去她那里搬,她的房间里好像还有好几箱子,”另一人走过去,同样翻看起曲谱,“小苏,随便找个你会的曲子弹吧。”

    箱子里的曲谱全得有点不可思议,从肖邦到贝多芬都有且全。苏措弯腰,一本本地翻看。放在最上面的一本就是《梁祝》,每个乐章都有。苏措手一抖,拿了起来搁到了架子上,开始试音,音色很准,好像昨天才人给调过的。

    第十三章 希望(5)

    的确很多年没弹过琴,但《梁祝》是苏措曾经弹得再熟不过了,几小段之后她就找回了感觉,思绪也不由自主被给这首曲子牵引着带走了。每个音符从她手下跳出来的时候,仿佛时针就无声倒回去一点。她逆着来时路往回走,追溯着过往的痕迹,起初,在大三的那个暑假门口停留,小提琴的弦声在那里盘亘不去,大声歌唱;然后再往回,往回,最后终于回到早已不复存在的那个高三——

    里面的一切早被岁月冲淡稀释得只剩下片段,可那些碎片里全是他的影子。开学前一天,她在音乐教室外听到悠扬的钢琴声,于是轻轻推门;英俊少年端坐在钢琴前,双手在琴键上滑动舞蹈,她后来知道,他弹的那首曲子是正是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一曲毕,少年抬头看她,对她微微一笑。她脚步不受控制,朝他走过去,这就是最初。

    那晚大部分人决定在活动室熬通宵;没有人再跳舞的时候她回了宿舍,回来之后却发现刚刚的困意不翼而飞。既然睡不着,苏措索性缩在被窝里读一篇论文,是一位极有名的物理学家的最新一篇关于重离子核裂碎反应的一篇文章,这段时间在国际上非常轰动。

    拿着那篇文章看了不知道多久,苏措拿起枕头边的手机开机。刚一开机电话就叫起来,她盯着那个乱码一样电话号码良久,终于摁下了接听键。

    “阿措,”那个熟悉的声音温柔地说,“现在好吗?”

    苏措忽然发现论文上的字开始扭曲着,她怎么也看不清楚。她紧紧抓着手机,又以同样的力度咬着唇,一言不发。

    起初那边也不着急,但电话这头的沉默得太久已经呈现出一种隐隐不安的意向,声音紧张起来:“阿措,怎么了?怎么不说话,没出事吧?”

    “没有。”苏措恢复常态,“陈师兄,没事。”

    整整一年后陈子嘉再听到这把清悦的声音,他的心跌回肚子里,只觉得浑身一松,“没事就好。”

    勉力让自己笑笑,苏措看到电脑上面清清楚楚地看到时间显示零点零一分。毕业之后这两年的新年,陈子嘉都会打电话给她,从未间断。

    “我还是第一个祝你新年快乐的人?”陈子嘉含笑说,“我打了好几个小时的电话,好在最后一刻你终于开机了。”

    苏措十足玩笑语气:“刚刚我在看苏智结婚的照片,也看到你了。真不知道他怎么有那个胆子请你当伴郎的。”

    “你笑话我?”陈子嘉笑说,“我们当年说好了,谁先结婚就给对方当伴郎。这也是我第一次给人做伴郎,没有经验啊。以后就好多了。”

    苏措一乐,“你放心,估摸着这个世界上是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会肯让你当伴郎了,你去哪里攒经验呢。还不如直接跟别人学学做新郎的经验。”

    “是吗?”陈子嘉只笑,愉快的笑声在电话里什么都听不出来,“又不结婚,学来干什么?”

    苏措硬生生地把“为什么不结婚”这句话咽回喉咙里,问了又能怎么样?不问又能怎么样?她觉得眼睛酸疼,她想说“对不起”,可这三个字犹如千斤,堆在她的喉咙,哪里还说得出什么话?简直不能再谈下去。

    好在这时电话提示说有别的电话拨入,她就挂了电话。

    电话是苏智那边打来的,在法国正是下午,那边热闹得要命,欢歌笑语不断,苏措听着听着也就微笑起来。

    苏智说:“陈子嘉有没有给你打电话?”

    苏措“嗯”了一声。

    苏智停了停,郑重其事地开口:“阿措,今年夏天,陈子嘉来过法国一次。你受伤那事,我怨愤难消,几乎跟他割席断交。可上次他来法国的时候,我严肃地跟他谈了谈,我希望他放弃你,让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愿意在大西北一辈子,就在那里待一辈子;你愿意怀念一个人,就怀念一个人。其实外人看着惨淡,只要你自己觉得好,就行了,我希望他不要干涉。你猜他怎么回答的?”

    苏措无意识地翻了几页书,脱口问:“他说了什么?”

    “他那时候说,‘我要的是她,等的是她。苏智,放弃苏措,这不可能。这辈子,不论用什么办法,我都不会离开她,我不会让她在对江为止的怀念里过一辈子。过去的就应该过去,她这一辈子,不能这么下去。’阿措,你也许没看到,但是这几年,他在美国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你毕业的时候,我为什么骗你去机场,因为我同情他。他喝醉了酒,半夜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说很想你,说想见你。我认识他那么多年,只看到他失态过两次,都是跟你有关啊。

    第十三章 希望(6)

    “这些话不应该我说,但我不说,你也许一辈子不会知道你身后的很多事情。有时候我在想,你是不是真的铁石心肠?那样的人才可能做到对陈子嘉完全不动心。但你不是那种人。这么多年的接触之后,你不可能对他毫不动心,只不过,你的理智永远胜过你的感情。阿措,我宁愿你笨一点,没心没肺一点。那样,你们都解脱了。你的问题,是聪明和清醒。”

    挂上电话之后,苏措对着空茫茫的宿舍,眼前一片茫然。她把头埋在膝盖之中,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说:“我何尝不知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是,过去的又怎么办?”

    第 46 章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