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不养鱼了,勿扰

第50章

    萧过将酒盏愣愣地拿在手里,鬼主姿态自然地朝他伸出手: “萧道友,就让我代你敬这碗酒吧。”
    萧过: “也行……”
    鬼主从萧过手中取过酒盏,而后转过身轻轻碰了碰池惑的酒碗: “能有这样氛围和睦又有实力的师门,真是令人羡慕。”
    “多谢师兄和池道友,我会好好珍惜这份师门情谊的。”池惑将盏中米酒一饮而尽,他当然知道鬼主言外之意。
    ——如果鬼主的身份秘密一旦暴露,那池惑这份来之不易的师门之谊也会随之分解离析,鬼主不会让他安生。
    池惑也相信, “自己”绝对做得出来。
    时无筝虽然对萧过的态度转变感到困惑非常,但自己两位本不对付的徒弟突然变得和睦,他作为师尊,自然比任何人都要感到欣慰。
    喝过一轮酒后,众人开始吃菜。
    秋深天凉,时无筝就掐了个保温的小决,让席上菜品不被穿堂风吹凉。
    这顿饭是众人下山游历以来,吃得最尽兴的一顿,池惑点的菜没有一样是踩雷的,推杯换盏间菜碟也见了底。
    酒足饭饱后,夜幕下的街市已是一派花团锦簇。
    月色正好,万千枫灯在秋风里摇曳,石板路上车水马龙,笑语喧哗,游人看客络绎不绝,是这群年轻修士未曾见过的繁华景象。
    一行人融入熙来攘往的人群,鬼主跟在池惑的身后,因为他身材比原主祁忘高大的缘故,一路上鬼主替池惑挡了不少路人。
    顺着枫灯和人群,一行人来到了灯魁街。
    街道上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但廊檐下被围起来的地方却摆满小商贩的木板推车,给过来围观灯魁游街庆典的游人们提供小吃和手工艺品,也让扶水城的百姓们凭借手艺赚到银钱。
    只不过箫声已动,灯魁游街庆典准备开始了,游客们已经没心思光顾小摊贩,都在伸长脖子等即将登场的灯魁。
    池惑扯了扯鬼主的衣袖,将他从沿街的人群里拉了出来,鬼主任他拉着,也不做反抗: “怎么了?”
    池惑指了指不远处卖小人偶的推车小贩道: “先前你把人偶送了我,我还没给你回礼,虽然庆典上的玩偶做工粗糙了些,但多少还是有纪念意义的,还望池道友不要嫌弃。”
    他之所以将鬼主拉出来,不过是借要送对方玩偶回礼为由,将他和时无筝分开。
    因为接下来的剧情点,是原书中鬼主攻略时无筝的重头戏。
    毫不知情的鬼主: “祁道友想要纪念什么?”
    池惑顿了顿,自语般道: “纪念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鬼主不解: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了?”
    池惑模棱两可地笑笑: “以后有机会的话,你以后会知道的。”
    鬼主啧声道: “又开始了,像过来人一样卖关子。”
    池惑开玩笑说: “说不定我真的是过来人呢。”
    已经掌握了剧情线的池惑认为,男扮女装的灯魁白逐溪给鬼主抛枫灯,是写在这本书剧情线上的情节,也就是所谓的天道剧情,所以是必然会发生的。
    这一盏备受瞩目的枫灯,注定要落在鬼主的手里。
    但池惑好奇这一世在自己的影响下,拿到灯魁枫灯的鬼主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是和上一世的自己一样,遵守天道书的安排,转手将枫灯送给时无筝呢?还是会有其他的处理方式?
    而且现在鬼主已经知道了灯魁的真实性别,也知道了对方的狼子野心,如果他相信池惑所言,那么后续关于白逐溪的剧情也几乎没办法开展了……
    如果是自己的话,这样的立场之下会如何是好呢?
    重重干扰因素的叠加之下,剧情走向已经扑朔迷离,比起被天道按头走的既定命运,池惑更喜欢现在这样拥有诸多可能性的局面。
    “在想什么?”鬼主看这个拉着他穿越人群的家伙魂不守舍的,似乎有点不开心了。
    池惑恍然回过神: “在想,如果待会灯魁不小心把枫灯抛到你手里,你会不会与其赴约。”
    鬼主似乎只把池惑的话当做玩笑: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池惑: “别不信我这个算命先生,你还是提前考虑的好。”
    池惑话音刚落,街市的人群中突然爆发了一阵喧哗——
    “白家小姐的灯辇过来了!”
    “哪里哪里?借过一下让我瞅瞅,我从几百里外的丛溪城过来的,赶了数天的路,就为了看看今年的灯魁。”
    “别挤啊,这会儿谁都想一睹灯魁芳容,谁先来谁占道儿,没有借让的道理…”
    一架系满枫灯的开放式轿子缓缓走向街市,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开辟了一条路。
    火红枫灯代替了流苏,点缀在轿子四周,也将红枫簇拥的灯魁照亮。
    白逐溪确实生得标致,他的五官有种盛气凌人又略带几分俏皮的美,抹了浓妆尤其艳丽逼人,在千灯掩映下,几乎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随着灯魁游街轿子驶入街市,人群中爆发的惊呼就没再断过,众人倾倒于灯魁惊艳绝伦的容貌和气质,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将整晚的庆典推向高潮。
    池惑和鬼主因为过于平静,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如何?”鬼主半开玩笑地问池惑道,他指的自然是这位灯魁“小姐”。
    池惑嫌吵,堵了一边耳朵: “和昨晚在雁芦楼见到的差不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