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魏晋干饭人

魏晋干饭人 第798节

    赵含章轻笑道:“朕相信你,朕将信和文书给你看,是为了让你知道,成逊对你的爱护一点儿也不比你对他的爱护少。”
    张寔停顿了一下后叹气,“臣知道,之前是臣想左了,离开前应该好好的与他恳谈一番的。”
    第1348章 打穿
    赵含章将张寔留在朝中做官,还让他把自个的儿子带来洛阳读书。
    然后张茂不仅把他的妻儿送来,把自己的女儿也送来了,将她托付给兄长,让他们姐弟二人一同在京城读书。
    借着这条梯子,张寔和张茂兄弟又重归于好。
    西域使团带回来的各类种子对国家意义重大,尤其是棉花种子,不仅赵信,张寔和山枫等使团成员也都得了赏赐,官职提升,没能回来的,也都有抚恤和赏赐。
    朝臣们商量了许久,经过各地刺史的竞争,朝中的棉花种子被重新分配。
    是直接分到各州郡的司农寺手中,由他们培育各州第一季的棉花。
    其中以西凉、幽州、并州和冀州得到的种子最多,因为这四地最冷。
    虽然西凉手上有一批种子,但去年为贺鸣鸣出生送入洛阳不少,哪怕又培育了一年,手上的也远不足以分给西凉百姓。
    礼尚往来,投桃报李,这次赵含章把西凉也罗列在内。
    而且,论棉花培育,西凉的技术还比不上洛阳,这一次,她不仅分了种子过去,还从司农寺里派了一个官员过去任职,让他主持西凉畜牧农业的技术变革。
    四州里,得到棉花种子最多的是幽州和并州,一样多!
    身娇体弱的卫玠早就用上了棉花,他是第一批用上的人,所以知道这东西有多保暖。
    消息刚出来,他就和石勒一起上书,为了抢到更多的棉花种子,他更是亲自回洛阳,一边咳嗽,一边和赵含章求种子。
    看在卫玠拖着病体的份上,赵含章给了幽州不少的种子。
    北宫纯就不一样了,他不会说话,趁着在京城贺长殿下周岁,他就每天三趟的出现在赵含章面前,就冲她笑,然后邀请她一起去演武场里练枪,骑马。
    他还和赵含章道:“等长殿下长大一些,臣愿意将北宫家的枪法教给她。”
    赵含章分配种子的时候就多给了他一些。
    祖逖:……
    他一言不发,回京处理兵部事宜时在街上碰见赵瑚几次,每次都问他,“七太爷派去西域的商队还没回来吗?”
    赵瑚:……
    他心痛不已。
    三年了,他已经不想着从赵含章手里拿到悬赏的钱了,只希望商队能够平安回来,要是能带回棉花种子就更好了,哪怕拿不到赏金,他们自己种棉花也能赚不少钱。
    赵瑚手里可有不少旱地。
    碰了几次面,祖逖和赵瑚有了些交情,他这才从赵瑚那里得到了承诺,要是他的商队能带回棉花种子,一定分祖逖一些。
    对祖逖,赵瑚还是很客气的,他是冀州刺史,又是兵部尚书,能与人为善,就不必斤斤计较那点小利,赵瑚认为祖逖也是个豪爽的人,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赵瑚更好奇的是,“他们三年未回,使团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回来,祖尚书为何会觉得他们能平安归来呢?”
    祖逖笑道:“官有官道,商有商道,七太爷是个中好手,应该比某更清楚,商贩走卒,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和门路,说不得,他们带回来的东西比使团只多不少,平安归来的人也只多不少。”
    赵瑚挑眉,没有否认这一点,他对自己的商队也有这样的信心,哪怕他们三年都没音信。
    他们身上没有使团那么重的责任,紧要时刻,甚至连货物金钱都可以抛弃,只要保住性命就行。
    不像赵信等人,他们是华国使团,就是死,也要先维护国家和皇帝的尊严,顾虑许多,反而不像他的商队耐活。
    可是,这也意味着他们会为了保存自己,保存利益最大化而选择留下,不冒险回京。
    赵瑚忧伤道:“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在我活着的时候回来……”
    祖逖意味深长的道:“七太爷有福,一定会看到的。”
    没几天,赵含章就命赵二郎回长安点兵,和西凉合作,分两路向西域前进。
    西域沿途都是小国,或是一些部族聚集在一起,连国都算不上。
    雍州和西凉突然出兵,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赵二郎久不打仗,这次又有北宫团圆陪伴,更想打好,于是领着自己的兵马就往前狂奔,五天时间便狂奔两千里,沿途收伏了三个部族,打下坞堡无数。
    张茂才向北出发不到五百里,和北匈奴打了两场,就听说赵二郎已经彻底将西凉到长安的道路打通,大军到达张掖。
    张茂忍不住侧目,“果然少年英才,张掖到长安两千里,沿途多山匪和马匪,几年下来,我们怎么清也清不完,就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坞堡和各部族暗中支持,本以为这次他会绕过这些坞堡向西,没想到他竟把他们都打了。”
    不止,赵二郎还直接带兵冲进了西羌的地盘,他觉得从西凉去西域太远了,直接将西羌格尔木以北全都撕了下来,他和赵含章道:“阿姐,到时候你把我的雍州扩到这里来,使团再去西域就走这条道,我敢保证,他们一定不会再遇到马匪。”
    赵含章看着赵二郎的战报半晌无言,他打下的这一片相当于后世青海的北半边,这么大一块地方,怎么可能并到雍州里?
    不过……
    “西羌是怎么回事,一点抵抗力也没有?”
    元立立即让人去查。
    但西羌的消息很难查询,那里山高,地广,人稀,大片区域属于高原地区,平原上的人过去会呼吸困难,难以行动,元立虽然也有往那边派探子,但能收集到的信息很有限。
    很久,元立才收到消息,“姚弋仲甚有威望,这几年西羌好几个部落投向他,有奉他为主的意思,邓至羌本来也愿意,今年不知为何突然和姚家打起擂台来,秦郡王攻打西海郡时,他们正内斗,根本无暇支援西海郡。”
    也是赵二郎速度太快了,羌族地区又是地广人稀,有时候跑上一天未必能看到一个村庄,他速战速决之下,消息都没传出去,他就已经把西羌北部给打穿了。
    赵含章自然不觉得这只是运气而已,大赞道:“二郎果然是一员将才!”
    这样的将运,也是能力啊!
    第1349章 臣服
    西羌占了青、藏全部,新和川部份区域,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大半为高原地区。
    赵含章没想过一次就能把地方收回,王莽改制时将羌族移到西海郡,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几百年,早形成自己的生存习惯。
    羌族,是华夏古老的一族,他们不似匈奴那样猛烈,犹如烈阳灼人;也不像羯族那样被打压到底部后触底反弹,犹如凤凰涅槃那般悲壮;这个族群好似水,一直潺潺而流,安静且包容。
    所以对他们,赵含章想的不是打服和收复,而是想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归服,就比如现在,赵二郎打穿了西羌,一路朝西域而去,她就派季平和李天和领一支大军入内安抚沿路被打得凄惨的部族,又让赵申带上魏冉去劝说正在金沙江一带打得正欢的姚弋仲等人。
    “别打了,再打下去你们后方都要没了。”
    南安羌族姚氏和邓至羌族不得不暂停,一直沉默的成王李雄也忍不住冒出来说和,他是氐族,但羌氐一家,两族的关系素来密切,他也不希望羌族再内斗下去。
    他不仅劝他们自己停战,还劝他们归顺朝廷。
    “从前是因为朝廷不能安定四方,我等才不得不顶门立户,现在皇帝有天予之德,又有安民之能,我们为何不能臣服呢?”
    姚弋仲若有所思,邓至的张寒闻言很不高兴,直接怼道:“成王说得轻巧,你得了赵含章的大好处,建立了成国,名义上是属国,却是自立自治,难道我们西羌也能如此吗?”
    李雄噎住。
    西羌要是有个统一的首领,自然可以学李雄,可它没有。
    姚弋仲倒是想归顺,他很聪明,知道打仗只会消耗财富和人力,只有和平才能让民休养生息,牧羊种地,发展人口。
    可其他羌族部落却未必愿意,意识不统一,这不就是他们打仗的原因吗?
    姚弋仲目光闪烁,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如果意识不统一,那他就把他们打服,将西羌统一之后再和朝廷谈。
    然后赵含章很快以行动告诉他用不着那么麻烦,赵申将各部羌族的反应告诉赵含章。
    赵含章当即选择姚弋仲为西羌首领,命季平和李天和协助姚弋仲,又让宁州刺史魏冉和成王李雄做中,四处劝说西羌各部支持姚弋仲,大有效仿成国一般再建一个属国。
    西羌各部瞬间乱起来,有投向朝廷,支持姚弋仲的,也有和邓至羌张家一样怀疑朝廷包藏祸心,不愿意归顺的。
    大家乱哄哄的,从秋天吵到冬天,又从冬天吵到开春,赵二郎一路打到鄯善,张茂也向北,向东蚕食匈奴和北羌的地盘。
    北宫纯也没闲着,得到赵含章的许可,他就向龟缩在河套平原一带的北羌压境,唯赵含章马首是瞻的拓跋六修也跟着朝北羌调兵,拿到了棉花种子的石勒也听命派出一支大军。
    这场仗没打起来,三支大军只是越过边境线在几个大部族边停顿,北羌大部就向赵含章称臣。
    北羌和西羌不一样,西羌有天险,地处高原,外面的人不好进去,北羌占着河套平原,有地利,牧羊种麦日子要好过一点,但他们心里不好过。
    他们先前被四大强敌包围,根本动弹不得,尤其是南北匈奴,北匈奴是每年都南下打劫,东南方向的刘渊则是直接向他们索取保护费,美其名曰贡品。
    还有西凉,两边摩擦不断,就连南边的晋国,总有刺史时不时的跳出来说,我要收复国土,然后就出兵打他们。
    北羌一开始还能和西凉匈奴打一打,偶尔趁着晋国内乱往南挪一挪,或是时不时的压着晋国打,好让他们知道,他们北羌不是好招惹的。
    但这样的局势在赵含章掌权后慢慢消失。
    自赵含章登基之后,北羌就安静了许多,而等到拓跋鲜卑父子易位,北羌更是缩着不敢吭声了。
    他们内部早已有臣服的声音,只等赵含章出手。
    所以三路大军一压境,他们立即上表投降了。
    这让随军的武将们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到手的战功就这么没了。
    没人敢无视北羌的投降,强硬的挑起战事,军中有暗察部的人,这样的事根本瞒不住。
    大家只能等待皇帝的命令。
    赵含章很高兴,当即在河套地区设立夏州,在一众北羌中选了个聪明,有威望,又有远见的羌族首领担任夏州刺史,然后将夏州各城划分辖区,采用羌汉共治的策略。
    赵含章仔细挑选了去夏州任职的官员,在他们出发前一一叮嘱,“夏州虽是州治,但辖地羌人远多于汉人和其他民族,故以羌族自治,尊重各民族的习俗,你们此去是扶助他们。”
    “河套平原水草丰美,不仅适于牧羊,也合适种植小麦和水稻,我想你们去帮助他们种植麦和稻,也帮助他们养出更肥壮,更健康的羊。”
    “陛下对他们过于宽厚,恐怕会让人生起野心,到时候……”
    赵含章摇头道:“怎么会呢?只要让他们知道跟着我们日子要比自己单过要好,朕想,他们一定会选择我们的。他们归服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他们归服不是因为您大军压境吗?
    赵含章:“你们一定要和北羌好好相处,西羌看着呢,朕想,朝廷若能让北羌满意,那西羌一定也会因为朝廷的德望而归顺的。”
    被叮嘱的官员垂眸思索,听说秦郡王已经回师,却将一部分留在了鄯善,西羌有部族想北迁离开都被拦住了。
    皇帝这哪儿是德望啊,分明和对北羌一样,是武力威胁嘛。
    赵含章才不承认呢,她的大军只是进去为内乱的各部族劝和,可没有参与战争。
    她是希望大家和平相处,不打架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