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幸好我是光之巨人

第507章

    并且,在这种寂静的生存中,这体哥斯拉的异种并非什么都没做,而是始终遵循地球的意志,不停地蓄力,至今已有数万年的时间了。纵然地球的意志已经灭亡,但它的工作仍然在继续。直到最近,它才困惑地理解到了地球赋予它的时机。
    在近六亿年的时光里,地球已经数度迎击过妖星了。
    那怪兽对着天际,张开它的巨口,在其他怪兽不解的起伏的吼声中,令这地球大气再度受创。而一声尖锐的呼啸,便带起一道血红色的荷电粒子炮径直向空迎到天外。
    这明明只是由生物发出的光线,竟如同一道血红色的天柱。
    但仅仅一秒,这粗壮天柱骤然转细,是其能量不可思议的高度凝结的证明。数万年能量蓄力的一并释放,从规模来看,机械行星认为这足以匹敌当初降临者所启用的死星武器。
    于是少许的登上陆地的人,被援救下来的人,还有报应号里的人一起看到血色恢弘了天色。
    “发生了什么?”
    那一刻,没有人知道。
    而下一刻,另一道从星际穿越的笔直的射光直达水上,只在一瞬之间,几乎蒸发了三分之一个太平洋,令其中一切发生原子裂解的爆炸,令万物崩溃为虚无而腾起。
    边缘处的海水被巨大的力量一路横推冲往报应号,直直翻过锡安的身体,湿润了他的全身。
    剧烈的震动纵然是地球的另一边也可以感受。
    锡安在海浪中默然不语,任由水流冲没,又复出水,看到那怪兽所处的地方已经被一次反击彻底消灭。他的躯壳没有能挡下这鞭笞星星的一击。
    于是,他僵硬地抬起头来,凝望天际。
    那不是别的。
    那是第二个妖星正在照耀万物,重新牵引大气与云彩。
    这是与正在远去的妖星一模一样的怪物。
    锡安转过头去,那颗远离的妖星正在迫近金星。
    想到这颗妖星的来历,并不困难。
    “但它凭什么能走得这么快,从牧夫座大空洞……到这里,居然能这么快!”
    只见到妖星无限斑斓变化的表面正在逐一卷成螺旋,形成一只凝望世界的眼睛。
    要知道……过去的一切尝试也是有代价的事情。
    比这时稍前一点,妖星与地球接触变成黑色的阴影的时候,杰顿星人正在凝望银河系边缘超大恒星群,它在那时已经意识到了许多事情。
    银河系边缘超大恒星群,对于人类来说,是三十年前,哈勃望远镜发现的一连串距离太阳系十七万光年的恒星群,数量极多,而每一个的密度都在太阳的一百倍以上。
    这些恒星的存在一度让人类困惑不已。其实这些不是别的,正是猎户座防线准备已久的最前线。
    妖星正是从那里进入银河。
    而反常螺旋星系也从这里开始与银河发生接触。
    这个星人在长久的奔波之中,并未磨损自己的认知能力,反而变得更为敏锐。它对妖星轨迹的反复检查,让它逐渐确认了一个事实:
    “在妖星行径之处,发生了一种细微的法则上的变化,使得世界变得更接近八十亿年前、也就是宇宙前五十亿年到六十亿年的宇宙暴涨时期。”
    那时候,现存宇宙的一切重子生命文明都还没有诞生。
    诸如碳元素、氧元素或者硅元素或者更重的序号几十位的元素,这些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原子,离它们从恒星的聚变与爆发中抛向宇宙各处还没有多少时光。
    行星一片荒芜,所有的生命都还在酝酿之中。
    那时主宰宇宙的也并不是重子生命,而是更早之前的生物……以及从别的宇宙来到这个宇宙的生物。
    那些生物认为这个宇宙的早期非常适合它们的生存,于是它们到来了这里。
    人们很早就根据宇宙的微波辐射背景,算出了宇宙的寿命大约在一百三十多亿年左右。
    而宇宙是从一个奇点中诞生的。
    那么,换而言之,按照光速,宇宙的直径也该在一百三十多亿年左右,是不是?因为物质顶多能走那么长的距离。换而言之,一百三十亿光年也是地球的“事件视界”。
    实际上,并不是。
    杰顿星人清楚地知道这个事实。
    同样借由微波辐射背景,可以发现宇宙的直径大约在九百亿光年以上。并且这么巨大的空间,背景辐射与时空曲率也近乎相同。
    那么岂不是物质按照超光速移动了?
    也不是。
    理由很简单,这是因为宇宙早期发生了一次超乎想象的空间膨胀,在人类的理论中它被称为暴涨理论。
    宇宙的所有区域都来源于同一个早期阶段。
    但在那个早期阶段中,一次非比寻常的空间指数本身的高速膨胀使得物质与物质之间迅速远离,甚至永远无法互相观测,只能从数十亿年前的余波之中,略有耳闻。
    而原本物质理应分布均匀的世界就此变成一片恐怖的荒漠与孤岛。
    暴涨持续的时间很长,并很可能发生了很几次。
    但每一次只有最开始是最强烈的,之后它的效应就会迅速衰弱。
    总体而言,目前的银河认为,最迟在宇宙诞生后的第六十亿年,暴涨时期彻底终结。
    而暴涨彻底终结的那段岁月也被认为是宇宙重要的历史转化时期。
Back to Top